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65|回复: 0

[关税] CBAM 向下游延伸倒计时:欧盟碳关税扩围影响几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2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2025 年 7 月 1 日,欧盟委员会启动 CBAM 向钢铁、铝下游产品延伸的公众咨询,剑指价值链下游碳泄漏问题。按照欧盟 “咨询 - 草案 - 立法” 的常规路径,结合 CBAM 此前多次修正的 “推进惯性”,此次咨询本质是 “预演立法”—— 各方意见大概率会快速收束为决定草案,经表决后落地成法,钢铁、铝密集型下游产品纳入 CBAM 已进入 “倒计时”,相关出口企业需提前布局应对。

w1.jpg
咨询的核心内容
核心内容:将 CBAM 扩展到钢铝密集型下游产品,该部分内容实际上在2025年3月19日的《欧洲钢铁和金属公司行动计划》中早已有计划。

纳入产品的范围:具体纳入产品类目本次暂未确定,待2025年第四季度明确。根据钢铝下游产品推测,钢铁下游产品中例如工业机械部件(如轴承、齿轮、模具)、家电与消费品(如不锈钢厨具、家用电器外壳(如冰箱、洗衣机)等)、能源行业(风电塔筒、石油管道及储罐用钢)、汽车零部件(如轮毂、底盘、车身板)等产品将受影响。预计铝下游受影响产品:汽车铝制部件(车身板、发动机零件)、航空航天用铝材、铝罐(饮料、食品包装)、电子产品外壳(手机、笔记本电脑)电缆、散热器、厨卫产品等。

欧盟这样做的目的
     表面看,欧盟推进 CBAM 向下游延伸,打着 “防碳泄漏” 与 “反规避” 的旗号 —— 要堵住漏洞:比如企业把高排放加工环节转移到非欧盟国家,像铝、钢在海外深加工成最终产品回流欧盟,规避碳排放定价的操作,都会被盯上。

     但深挖本质,背后是欧盟钢铝产业的 “自救算盘”:过去十年,欧盟铝业丢了半壁市场份额,今年美国加征 25% 钢铝关税,又给本土产业补了一刀。更棘手的是,欧盟钢铝下游企业早年砸钱脱碳,长期没回本 —— 虽说短期能靠省碳成本赚点,但可再生能源、低碳氢能这些 “贵价能源”,把技术投入、运营支出抬得太高,优势全被抵消。可预见未来,低碳金属价格仍高于传统产品,金属生产商急需 “绿色溢价” 回血。

     说白了,CBAM 扩展范围,是拿 “碳规则” 当保护罩,要给欧盟钢铝产业及下游筑一道 “绿色护城河”,让本土企业在市场里重新站稳脚跟,把产业竞争力 “拉回正轨”。

此举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CBAM 的系统化升级,正将碳排放的 “监管之网” 撒向更广阔的贸易场 —— 那些此前未被波及的进口商、出口企业与贸易商,很快要直面全面的碳排放报告义务和征税压力。这不仅是规则的收紧,更是国际供应链的一次深度重塑。

     单看 2024 年,欧盟从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就达千亿元规模,占其同类产品总进口量的 37.3%;若 CBAM 范围进一步扩展,受影响的相关产品规模将飙升至数千亿,数十万家出口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都可能被卷入这场 “碳风暴”。对企业而言,CBAM 贸易合规绝非短期应对,而是必须扎根长远的生存课题:尽早启动产品碳足迹核算与认证,推动低碳供应链重组,加码低碳技术升级改造,才能在新规则下站稳脚跟,锻造新的竞争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CBAM 已不止是欧盟边境的碳定价工具,正悄然成长为全球气候监管的核心框架。监管范围的持续扩容,意味着复杂最终产品的碳排放数据,将成为国际贸易中的 “硬通货”。对企业来说,早行动就是早占先机:不仅能稳稳守住合规底线,更能在采购布局、战略规划与国际沟通中抢占主动。眼下,CBAM 扩围的草案预计年内或明年初就将浮出水面,在最终决策尘埃落定前,主动参与规则讨论、提前布局应对,正是企业把握主动权的关键窗口。

w2.jpg

    2025 年第二季度,发布通报,分析并给出解决 CBAM 商品向欧盟第三国碳泄漏问题的选项 。

    2025 年第四季度,全面审查 CBAM,同步推出反规避战略与首份立法提案,包括把 CBAM 范围拓展至部分钢铁和铝密集型下游产品,新增反规避措施 。


w3.jpg
绿之画能源环保

行业动态、人才推荐、技术合作

欢迎随时联系

信息来源:听碳的声音/网络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等公开资料,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参考、研究、交流或欣赏之用,并已表明出处。本公众号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13 11:57 , Processed in 0.13286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