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36|回复: 0

[一带一路] 智汇丝路 融通四海 | 第六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经验交流会在广州成功举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7 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关注并在对话框回复“搜索”

点击链接后即可按关键词获取全部资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融合与合作创新,着力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积极探索数智时代“一带一路”出版合作新趋势新路径新举措,2025年8月16日,由中国出版协会、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出版协会“一带一路”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出版周报》承办的第六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经验交流会在广州成功举办。

来自全国近300位出版发行界、科技企业代表及海外出版人,围绕“智汇丝路·融通四海:创新驱动‘一带一路’出版协同发展”主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会上,第六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征集与国际化人才遴选活动结果同时公布。

w2.jpg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常勃,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赵海云,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国际出版周报》编委会主席、“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征集与国际化人才遴选活动指导委员会主任李朋义,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出版协会“一带一路”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纪臣,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谈静,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君铁,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执行董事(社长)、党委书记、总编辑宋强,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叶河,埃及、阿联酋希克迈特文化产业集团创始人兼总裁,汉学家、翻译家、作家、出版人,第九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获得者艾哈迈德·赛义德(白鑫)(Ahmed Mohamed Elsaid Soliman),励讯集团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张玉国,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伊朗籍副教授、伊朗研究中心研究员、第十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艾森·杜思特穆罕默迪(Ehsan Doostmohammadi),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社长兼总编辑陈刚,河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总编辑孔令刚等嘉宾出席会议、致辞、作主旨报告、分享经验与颁发证书。

会议由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副总编辑、《国际出版周报》总编辑、中国出版协会“一带一路”出版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高德明主持。

w3.jpg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 邬书林

邬书林在致辞中指出,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以来,我国出版界积极响应并落实好“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加大与沿线各国家、各地区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力度,翻译了3000余种中国经典著作,与50多个国家的出版社共建选题库,推出1200余种合作图书,促成1.8万项版权贸易,这些数字背后是不同文明的碰撞、不同思想的交流,更是“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明观的生动诠释。面向未来,为推动“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中国出版界需把握3个关键。一是以精品内容为核心,深化文化价值挖掘,系统翻译中国经典,加强联合创作,让传播更具穿透力影响力。二是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主动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数字出版国际合作,实现精准传播,让合作更具创造力。三是以务实机制为支撑,完善长期合作保障,推动标准对接,建立常态化人才交流与版权保护机制,形成共生共融格局。唯有如此,方能以出版为纽带,在数智时代真正“融通四海”,助力构建更有效的国际传播体系,让文明互鉴的纽带更加牢固。

w4.jpg

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 赵海云

赵海云强调,为深化数智时代“一带一路”出版合作,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出版业须把握其天然国际化属性与人脉优势,并清醒认识国际化与数字化是“必答题”而非“可选项”。他指出,国际出版业已向知识服务转型,中国出版亟需提升在全球知识生产链条中的价值高度。他建议,一要坚守稳定的话语体系与逻辑,将中央精神转化为具体实践。二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推动从单一版权输出向对外出版能力建设转型。三要探索行业联盟模式,破解规模分散难题,提升效能。四要加速数字化转型,破除对数字化的迟疑,按照国际学术规范,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逻辑。五要强化国际合作深度链接,吸纳国际优秀人脉资源,增强行业吸引力。唯有如此,方能以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真正实现“智汇丝路,融通四海”。

w5.jpg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国际出版周报》编委会主席、“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征集与国际化人才遴选活动指导委员会主任 李朋义

李朋义详细介绍了第六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征集与国际化人才遴选活动情况和最终结果。他指出,本次活动涉及“主题图书‘走出去’”“版权输出”“海外布局和运营”“国际策划与组稿”“国际营销和渠道”“数字出版‘走出去’”6大类别案例和“国际化领军人才”“国际化人才”两大类别人才。该活动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131家出版企业提交的200个典型案例、35位国际化领军人才和56位国际化人才申报材料,申报数量创历史新高。经工委会秘书处初审和指导委员会终审,最终有95个案例入选“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16位入选国际化领军人才,30位入选国际化人才。

w6.jpg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出版协会“一带一路”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纪臣

张纪臣表示,中国出版集团作为出版“国家队”,积极推动国际出版交流与合作,始终深耕“一带一路”国家出版市场。他重点介绍了中国出版集团的行动路径。一是强化主题出版引领力,把对外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持续推动《习近平扶贫故事》等著作对外译介,为全球治理注入中国智慧。二是深化经典互译工程,依托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搭建文明对话桥梁。三是打造数智融合标杆,中华书局“荀子”大语言模型、中图公司“思瓜”科研大语言模型、中译公司“格物”大语言模型等创新项目,助力拓展延伸出版产业链,增强集团融合出版竞争力。他强调,集团将依托重点项目合作,推动出版产业链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共建“智汇丝路”新生态,全面提升中国内容在“一带一路”的触达力与影响力。

w7.jpg

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谭君铁

在主旨报告环节,谭君铁指出,大湾区立足“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区位优势,以数智创新与区域协同双轮驱动“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升级。一是构建湾区与周边融通生态,实施“南粤互译计划”、组建“海丝书香同盟”,推进中外图书版权和图书展会双向合作。二是以多元内容为载体拓宽文化出海路径,实施“广东图书走进海外图书馆计划”和“《少年文摘》焕新计划”,推动粤版图书杂志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三是强化数智赋能,运用生成式AI、区块链技术,建立可信知识服务平台,开发沉浸式阅读产品。他强调,将深化“向南战略”,以技术革新破解多语言传播壁垒,打造中华文化“听得懂、听得进”的立体化国际传播体系,为文明互鉴注入湾区动能。

w8.jpg

埃及、阿联酋希克迈特文化产业集团创始人兼总裁,汉学家、翻译家、作家、出版人,第九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获得者 艾哈迈德·赛义德(白鑫)(Ahmed Mohamed Elsaid Soliman)

艾哈迈德·赛义德指出,阿拉伯出版业资源十分丰富,但面临结构性困境,图书产量印量不足,翻译体系零散,盗版现象严重,数字出版发展滞后。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阿出版合作是最成功、最具温度、最有持续性的领域之一。希克迈特文化产业集团自2011年创立以来,翻译并出版超过700本中阿互译图书,推广几十位中国作家的文学、哲学、少儿作品,与100余家中国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他提出3点合作建议。一是共建中阿联合数字出版平台。二是建立翻译与数字化支持基金。三是创立“一带一路出版与文化学院”。中阿出版界应依托“技术+文化+商业”模式,将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性合作,共建跨语言、跨文化的出版新生态,全面提升“一带一路”国际传播影响力。

w9.jpg

励讯集团中国区高级副总裁 张玉国

张玉国指出,全球人工智能论文发表数量已从2004年的3.6万篇增长至2024年的48.6万篇,年复合增长率达15%。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正迅速崛起为全球知识生产大国。过去20年间,中国在AI论文发表数量和研究贡献排在世界前列,生成式AI专利数量和影响力都远超世界其他国家。他表示,过去20年间,国际合作产生的科研成果影响力显著,科学和工程上的突破都离不开国际合作。在当前全球人才交流与科研论文跨国合著备受挑战的背景下,中外出版机构亟须找到交流合作的“安全区”,充分用好数智技术,共同破解发展难题,为人类知识发展贡献力量。

w10.jpg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伊朗籍副教授、伊朗研究中心研究员,汉学家、翻译家,第十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 艾森·杜思特穆罕默迪(Ehsan Doostmohammadi)

艾森·杜思特穆罕默迪表示,出版是文明互鉴的“文化长河”,中国经验的核心在于以创新思维破除跨文化传播壁垒。他结合自身翻译《论语》《黄帝内经》等典籍的实践提出3点建议。一是强化“文化双向理解”机制,通过中外学者合编导读、培养精通目标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从语言转换到文化共鸣的跃升。二是深化数智技术赋能,善用人工智能翻译、多媒体电子书等工具拓展数字渠道,破解“一带一路”市场覆盖不足的痛点。三是构建版权保护协同网络,完善跨境维权机制以应对盗版挑战,保障创新源头活力。他强调,数智化背景下,出版合作需坚持“内容为王+科技赋能”双轮驱动,将中华经典与当代成果转化为适配不同语境的优质内容,以系统性创新全面提升“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效能,推动文明共生共荣。

w11.jpg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副总编辑、《国际出版周报》总编辑、中国出版协会“一带一路”出版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高德明

高德明指出,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2年来,中国出版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由中国出版协会、中国出版集团共同主办,中国出版协会“一带一路”出版工作委员会等单位联合承办的“一带一路”出版合作经验交流会已连续举办了5届,今年是第六届,已成为“一带一路”出版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推动国际出版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届交流会的主题是“智汇丝路·融通四海:创新驱动‘一带一路’出版协同发展”,旨在探讨数智时代“一带一路”出版合作新趋势新路径新举措,以出版合作推动创新发展,共同推动新时代“一带一路”出版合作走深走实。

w12.jpg

w13.jpg

w14.jpg

w15.jpg

w16.jpg

w17.jpg

w18.jpg

w19.jpg

左右滑动查看

w20.jpg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社长兼总编辑 陈刚

w21.jpg

河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总编辑 孔令刚

陈刚、孔令刚分别作为入选“一带一路”国际化领军人才和出版合作典型案例代表进行了经验交流。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还有:安徽美术出版社社长王训海,山东美术出版社社长曹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社长刘东风,中州古籍出版社总编辑卢欣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经理马朝阳,明天出版社总编辑祝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董事长、总编辑刘捷,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社长刘文菁,北京出版集团国际合作部部长高鹿璐,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社长罗大明,安徽人民出版社副社长高杨,华语教学出版社副总编辑顾珺,江苏求真译林出版社副社长高燕,上海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段劲楠,四川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吴坤,天津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轶冰,云南科技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副社长胡凤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总经理王磊,中山大学出版社副社长何韵,希克迈特(宁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昕等出版机构领导,国际合作部、版权部相关负责人。

w22.jpg

编辑:赵依雪

初审:许惟一

复审:渠竞帆

终审:高德明

w23.jpg

w24.jpg

w25.jpg

你“在看”我吗?

留言区等待有态度的你👇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2 08:44 , Processed in 0.20600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