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微信文章
随着AI技术飞速发展,算力需求呈几何级增长,数据中心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在这场“算力军备竞赛”中,一个看似低调的元器件——超级电容器,正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成为支撑未来AI服务器稳定运行的关键。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主账号,设为星标每日接受推送!同时关注小号防失联!发布市场点评!
从传统业务到“新星”崛起:江海的超级电容十年磨一剑
江海股份的核心业务长期以来是传统的铝电解电容器,占据了近80%的营收。然而,公司早已洞察到产业变革的趋势,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布局超级电容业务。早期,超级电容主要应用于光伏并网调频系统等传统领域,而现在,其在AI服务器后备电源的应用,正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新引擎”。
目前,江海股份的超级电容业务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据了解,一家重要的台湾客户(台达)已收到终端客户的预测订单,并已开始向包括江海在内的供应商询问产能规划。这标志着,超级电容在数据中心的应用,正在从技术验证走向商业化落地的关键时刻。
GB300的超级电容谜局
当前,市场最关注的莫过于英伟达最新一代的AI服务器平台,如GB300和Blackwell。由于其巨大的功率(GB300预计高达140千瓦甚至更高),传统的锂电池备用单元(BBU)已难以应对高频次的电压跌落和功率衰减。
为此,英伟达在2024年提出了采用超级电容的解决方案,并将选择权下放给了电源厂商。这引爆了对超级电容的需求,同时也引发了关于EDLC(双电层电容器)和LIC(锂离子电容器)两种技术路线的激烈讨论。
目前,包括台达在内的多家电源巨头都在积极进行技术验证和方案迭代。这意味着,虽然最终方案尚未完全确定,但市场正处于爆发的前夜。无论是哪种技术路线胜出,对超级电容的需求都已成为确定性的趋势。
价格战还是技术战?国产厂商的成本优势
在AI服务器领域,成本往往是决定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以英伟达GB300为例,一个机柜的超级电容总价值量因供应商而异。
* 日本供应商:单颗报价最初高达90多美元,后降至50美元左右,一个机柜的总价值量约10,000多美元。
* 国内厂商:单颗报价区间在十几至二十美元,一个机柜的总价值量约4,000美元。
国内厂商的成本优势显而易见,这为它们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据悉,江海股份有望在北美某客户的项目中,拿下40%至50%的市场份额。在合作初期,客户更看重供货的质量稳定和产能保障,而非价格。价格战或许会在市场充分竞争五年后才会成为主要考量。
产能与风险:谨慎扩张背后的“豪赌”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整个行业对大规模扩产的态度却异常谨慎。江海股份目前每月可用于服务器的超级电容产能约为二三十万只,公司高层已在密集讨论扩产事宜,但尚未最终确定具体方案。
这种谨慎并非没有道理。超级电容的生产设备专用性强,一旦市场未能如期爆发,将面临巨大的投资亏损。这就像一场“豪赌”,考验着公司决策层的魄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非二级市场的投资机构已嗅到商机,正积极寻求与超级电容厂商的合作,资本与产业的结合或许将加速行业格局的形成。
未来展望:百亿营收,数据中心是增长的“星辰大海”
对于未来,江海股份有着清晰而宏大的目标:总营收突破100亿元。其中,超级电容器业务的目标是达到30亿元。
这个目标并非空穴来风。公司认为,超级电容市场的发展速度可能非常快,其潜力不亚于2020年后爆发式增长的光伏市场。更重要的是,公司所瞄准的不仅仅是超级电容本身,而是整个数据中心市场。
从服务器的铝电解电容器和薄膜电容器,到后备电源的超级电容,再到末端UPS电源的各类电容,数据中心的全面建设将带动整个江海集团业务的系统性增长。
正如公司的管理层所言,传统的铝电解电容业务已接近增长瓶颈,未来新的增长点将完全聚焦于超级电容业务。在AI算力浪潮的推动下,江海股份正驶向一片广阔的“蓝海”,而超级电容,正是那张通往未来的“黄金船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