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由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IW)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美国对欧盟商品的依赖程度已显著超过对中国的依赖。调查发现,在3120个商品类别中,美国进口中来自欧盟的占比至少达50%。这些商品涵盖化工产品、机械设备、电子产品以及普通金属制品——从特殊激素到前端装载机,再到X射线管。
这些商品类别占美国全部进口种类的17,5%,对应的进口总额约为2900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在2925个商品类别上对美出口总值为2470亿美元。研究指出,自2010年以来,美国对欧盟进口的依赖显著上升,进口额增加了近150%。
研究共同作者马特斯(Jürgen Matthes)表示:“结果甚至让我们自己感到惊讶。很明显,美国对欧洲供应的依赖比想象中更高——总体上已经超过对中国的依赖。”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依赖因“去风险化”(De-Risking)趋势而明显下降。
尽管数据凸显了欧盟在美贸易中的重要性,但欧盟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谈判中仅争取到15%的关税水平,仍高于英国的10%。研究作者苏丹(Samina Sultan)批评说:“欧盟本可以更自信地谈判。”但她同时指出,谈判也受到地缘政治的制约——特别是美国可能减少对乌克兰的支持,使欧盟不得不在安全与经济之间权衡。
这份研究结果可能成为未来贸易博弈的重要砝码。苏丹表示:“美国人必须明白,如果他们继续提高对欧盟的关税,实际上是在自断财路。这将付出高昂代价。”不过,特朗普已威胁将对欧盟针对美企的数字罚款进行报复,贸易争端再度升级的风险仍在。
研究人员提醒,单靠贸易数据还无法完全反映美国对欧盟商品的不可替代性。要评估其在产业链中的真实作用,还需进一步结合企业和物流数据。但这项研究已为未来的政策和谈判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从欧盟进口中约有15%属于IW特别划定的重点产品群,这些商品在过去五年中始终保持至少50%的进口占比,且与工业价值链密切相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