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34|回复: 1

[租房搬家] Ifo研究:德国新租房租金自2013年以来上涨75%,租房市场如同“抽彩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4 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自2013年以来,德国七大城市的新租房租金平均上涨约75%。相比之下,已有租约的房租仅温和上升。这种差距正在让德国的大城市租房市场出现明显分化。



Ifo专家奥利弗·法尔克(Oliver Falck)警告称:“这种趋势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并削弱城市的经济增长潜力。如果劳动者无法负担在大城市的住房,城市的竞争力将受到打击。”

研究显示,现有租约与新租约之间的租金差距平均为每平方米4.48欧元,相当于48%的涨幅。差距最大的城市是柏林,约达70%;其次是慕尼黑(45%)和汉堡(37%);科隆、法兰克福、斯图加特和杜塞尔多夫的差距则在30%至36%之间。

Ifo研究员西蒙·克劳泽(Simon Krause)指出:“住房市场的裂缝正在扩大。老租户享受稳定的租金,而新租户则需支付高得多的价格。同样的地段、同样的户型,租金可能相差数百欧元。如今的租房市场几乎成了一场彩票。”

研究还首次区分了不同租约类型下的租金负担。数据显示,低收入家庭在现有租约下的租金支出比例多年来稳定在35%左右;但在新租约中,这一比例已接近50%。

Ifo研究员帕斯卡尔·扎莫尔斯基(Pascal Zamorski)表示:“由于新旧租约间的巨大差价,许多人宁愿留在原有低租金住房中,即便这已不再符合他们的生活需要。这降低了人口流动性,也削弱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Ifo呼吁,政府应更多关注住房供应端,通过降低建筑和购房成本、加快审批流程、促进可负担住房建设来缓解压力。单纯的租金管制虽然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无法解决住房短缺的根本问题。

德国联邦议院近日通过所谓的“建筑加速法案”(Bau-Turbo),旨在刺激停滞的住宅建设。新法将加快市政审批程序,特别是针对新建项目、加建与超市屋顶开发等,以提高住房供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25-10-14 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信息速读
- 新签租约飙升约75%(自2013年起),而存量租约仅温和上涨,形成“两套租金体系”:老租户“稳”、新租户“贵”。平均差距每平米4.48欧元,相当于约48%;柏林最大,约70%。
- 低收入家庭在新租约下的房租负担率逼近50%(收入的一半交房租),显著抑制人口流动与劳动力市场匹配。难怪大家形容:现在租房像抽彩票,中奖率低,租到合适的更像“头彩”。

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不只是一条龙,简直是群龙聚首)
- 供给长期偏紧:大城市净流入(含国际移民、年轻人、缩小户规模)+ 新开工/许可锐减、建设成本与利率上升,令新房供给“卡脖子”。
- 制度性“路径依赖”:德国对存量租约涨幅有较强约束(比如租金刹车、参考租金表等对在租合同有效),抑制了在租租金上升,但对“重新放租”的价格约束较弱,导致新旧租约价差越拉越大。
- 行为反应:老租户为保低租不愿搬家,造成“住房占用不匹配”(明明需要换更合适的,但不敢动),进一步减少市场上可流通房源,推高新租房价,形成负反馈。

后果不止是贵一点
- 劳动力市场:搬家成本飙升,人才难以进城或在城内优化通勤,企业要么加薪要么“用脚投票”去次级城市,城市生产率受损。
- 机会不平等:同楼同户型,因签约时点不同每月可差数百欧元,代际与收入差距被放大。
- 城市生态:通勤半径扩大、拥堵与碳排上升;年轻与关键岗位(教师、护士、警员)留城难度加大,公共服务也受影响。

把差距“翻译”成钱包的疼
- 以70平米为例:4.48欧元/平米的平均差距≈每月多付314欧元;在柏林等差距最大的城市,差额可轻松上探到每月400–600欧元区间(视地段而定)。

对“Bau-Turbo”(建筑加速法案)的冷静点评
- 优点:加快审批、鼓励加建和超市屋顶开发、推进存量用地再开发——这些都是最快见效的“供给加法”路径。
- 现实约束:审批只是瓶颈之一。开发商融资、建筑业产能与材料/人工成本、地方政府规划与基础设施配套,都会决定落地速度。短期要指望它迅速把租金拉回去,恐怕有点“指望大象跳芭蕾”。

政策组合拳:别只盯“价”,要动“量”
- 供给端(主菜):
  - 提速提容:数字化统一审批、简化用途变更,节点密集区适度放宽容积率、停车位刚性指标。
  - 存量改造:办公楼改居住(配合采光/防火规范微调)、老旧楼加层与分户、空置盘活。
  - 工业化建造:标准化设计、模块化预制,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 精准补贴:面向可负担住房与“关键职业住房”的定向融资与税收优惠,换取多年限价与准入条件。
- 金融与税制(配菜):
  - 加速折旧与建设期利息扣除的可预见性,改善项目财务模型;首置购房减免过户税可缓解自住需求对租赁市场的压力(需地方协同)。
- 需求与流动性(辅菜):
  - 扩容Wohngeld等住房补贴,让补贴“跟人走不跟房走”,减少“原地不动”的激励。
  - 迁居支持:跨城搬家补助、通勤补贴优化,鼓励劳动力匹配。
  - 信息透明:统一公开新旧租约价差、空置与审批进度数据,降低市场摩擦。
- 管制的边界:
  - 强力限租能短期“压表”,但会加剧新签价格扭曲与供给萎缩。更明智的是把管制聚焦到反垄断、信息披露和极端市场滥用,主攻供给与效率。

给不同人群的实操建议(不光讲大道理)
- 租客:
  - 提前备齐资料包(Schufa、工资单、无租金拖欠证明),扩大搜索半径与通勤方式灵活搭配;留意合租、公司公寓、合作社住房。
  - 签约要点:分辨阶梯租(Staffelmiete)与指数租(Indexmiete)的长期成本;核对Mietspiegel与“租金刹车”适用,遇到明显超标可依法维权与申请回退。
  - 供暖与能效:看中介图纸不如看能效等级,未来总成本差很大。
- 雇主与城市:
  - 住房津贴/公司房、与开发商共建保障租赁;多点办公与远程政策,换住房钱不如给通勤与灵活性。
- 房东/开发商:
  - 在利率高位期,能效改造的长期回报更凸显;与城市合作拿地与限价换容积,现金流更稳。合理定价与透明管理,减少空置期是“隐形降本”。

怎么看未来一年
- 若利率逐步回落、审批提速与成本回落同步,租金上涨节奏可能趋缓,但“新旧租约双轨制”不会自行消失,除非供给显著改善且搬家激励更合理。
- 需重点关注的三项指标:新开工/许可数量、建筑业倒闭/融资环境、关键岗位在城内可负担租房的收入比。

一句话总结
- 现在的德国大城市租房,确实像抽彩票;但要提高“中奖率”,不是把奖池封起来,而是把奖券印多点、派发快点、让换票更容易。换成人话:多建、快批、善改、真补,才是“稳租”的长久之计。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4 10:54 , Processed in 0.08423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