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98|回复: 0

从家长开放日到AI课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3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观实小家长开放日与AI课的教育反思

在上海市实验小学参与家长开放日与AI数学课观摩后,作为一名前来学习的教师,我对基础教育的落地与未来教育的创新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对照自身教学实践不断思考着。

一、于基础课堂中,反思习惯培养与家校协同的“温度”

上午一年级家长开放日的全学科课堂,让我看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每一节课都像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初见不觉惊艳,但是细听回味无穷,总藏着巧思妙构,被他们默默“深更课堂”的教育精神所感动。将习惯培养融入每一个细节,这种“知识传授与习惯养成并重”的课堂设计,正是低龄段教学的核心要义。

w1.jpg

w2.jpg

同时,开放日中家长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也让我,们反思家校协同的“深度”。通过让家长直观观察课堂、感受教学理念,搭建起信任的桥梁,让家长清晰理解教学逻辑与习惯培养重点。其实我们还是可以设计“家长可感知”的沟通内容,比如分享课堂习惯培养方法、邀请家长参与家庭实践任务,让家校目标一致、行动同步,真正形成育人合力。

二、于AI课堂中,反思技术融合与素养培养的“精度”

下午五年级《小小家庭理财师》AI数学课,彻底打破了我对“技术+教育”的固有认知。方懿老师未将AI作为“炫技工具”,而是以“家庭电费优化”真实项目为驱动,让AI成为学生处理数据、解决问题的“帮手”——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账单、借助AI工具计算支出的过程中,既巩固了学科知识,又培养了数据素养与财经思维。这种“技术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承载素养培养”的融合方式,很好。

这堂课更让我反思“核心素养落地”的路径。实小教师通过“真实情境+项目驱动”,让数学从课本符号变成“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而我过去的教学多依赖“例题讲解+习题训练”,学生虽掌握解题方法,却难以将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未来需学习这种“以终为始”的教学设计:先明确要培养的素养目标(如数据分析、批判性思维),再设计贴近生活的项目任务,最后选择合适的技术工具辅助,让学生在“做中学”中真正提升综合能力。

w3.jpg

w4.jpg

三、于整体观摩中,反思教育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从一年级夯实习惯基础,到五年级探索创新教育,既坚守了基础教育的“根本”,又拥抱了未来教育的“趋势”。这让我反思自身教学的“定位”:作为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创新”而忽视基础,也不能固守“传统”而畏惧变革。在低年级注重习惯养成与知识积累,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在高年级逐步引入前沿理念与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唯有平衡好“传承”与“创新”,才能让学生既“走得稳”,又“走得远”。

今天的观摩之旅,不仅是“看课”,更是一次“自我审视”。希望未来能把学到的“习惯培养方法”“家校协同思路”“技术融合路径”融入教学实践,在打磨课堂细节、深化家校合作、探索技术赋能中,努力成为既懂基础教学、又能引领创新的教师,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助力。
学习笔记(今日略了)
学无止境  行以致远

w5.jpg

w6.jpg

w7.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0-31 04:29 , Processed in 0.14047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