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84|回复: 1

[信息分享] 禽流感蔓延,勃兰登堡13万只家禽被扑杀,绿党呼吁改革密集养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7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德国禽流感疫情持续扩大,尤其在勃兰登堡州形势严峻。当地政府通报,在梅尔基施-奥德兰县(Märkisch-Oderland)的两家家禽养殖场中,约13万只禽类因感染禽流感被要求扑杀。



县政府发言人于早晨表示,最初报告的数字为3.5万和5万只,如今情况进一步恶化。当天上午,当局已在诺伊哈登贝格(Neuhardenberg)的一处养殖场开始对8万只鸭子实施扑杀,但整个过程将持续多日。“今天无法全部完成,”发言人说。

目前禽流感已在全德国范围内的家禽养殖场出现。根据调查,这些家禽很可能被感染的野鸟传染,而这些候鸟在迁往南欧过冬的途中途经勃兰登堡时传播了病毒。特别令人担忧的是,本秋季灰鹤(Kraniche)出现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死亡事件,主要集中在勃兰登堡西北部的利努姆湿地(Linumer Teichland)地区。

绿党批评密集养殖体系导致高风险

联邦议院绿党认为,禽流感暴发暴露了密集化养殖体系的脆弱性。绿党农业与动物保护事务发言人佐伊·迈尔(Zoe Mayer)指出:“禽流感之所以对众多家禽养殖场构成如此严重的经济威胁,反映出一个根本性的结构问题——养殖场规模过大、密度过高。”

她强调,目前动辄上万只家禽被饲养在有限空间内,一旦爆发疫情,就不得不扑杀庞大的动物数量。“这个问题不能靠提高赔偿金额、让纳税人埋单来解决,”迈尔说。

绿党呼吁,政府应当制定新的政策框架,使养殖业能够以较低密度、较高动物福利标准运作,从根本上减少疾病传播风险。与此同时,绿党也表示,在当前紧急阶段,他们支持联邦与各州协同采取有针对性的防疫措施,以遏制疫情扩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25-10-27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波更像“候鸟搭顺风车、病毒蹭热度”的典型秋季高峰:勃兰登堡正好位于迁徙通道和湿地密集区,野鸟(尤其是灰鹤)的大量停歇叠加今年以来欧洲持续的高致病性H5N1压力,给家禽业带来正面冲击。密集养殖一旦破口,扑杀数以万计只是法律框架下的“标准操作”——残酷但现实。

关键信息与背景
- 为什么现在严重:秋季迁徙叠加病毒在野鸟群体中已“常驻化”,湿地集群停歇→粪便与水体污染→周边农场外环境病毒压力飙升。
- 灰鹤异常死亡是个红旗:提示环境病毒载量高、传播链条活跃,周边家禽场被动暴露风险随之上升。
- 为什么大规模扑杀:现行欧盟/德国动物健康法强调“快速扑杀+封锁圈+流行病学追踪”来阻断扩散。规模化单体场一旦阳性,整场作为一个“流行病学单位”处理,因而数字惊人。

绿党的批评与它的“对”和“不那么对”
- 对的部分:高密度、超大单体场确实放大了“单点失败的后果”。一场事故就是几十万只的经济与伦理灾难。
- 需权衡的部分:把鸡鸭“放得更散”并非万灵药。户外/放养暴露野鸟的几率更高;密度降到多低才显著降风险,也取决于生物安全、通风、分区等细节。简单“去密集化”若不配套生物安全与结构性改造,可能只是把风险从“场内传播”转成“场外暴露”。

可行的中短期组合拳(既现实又能少被病毒“捶”)
- 生物安全加码(立竿见影):
  - 饮水与垫料全封闭,杜绝地表水;进出车辆、人员、器具分级消毒与动线分离。
  - 鸟类阻隔:进风口防鸟网、装卸区顶棚、饲料筒防鸟器;饲料与死禽密闭管理。
  - 秋冬“上棚令/限外出”(Aufstallungspflicht)在高风险区提前触发;场周围明水面与野鸟集聚点尽量做物理隔离。
- 流行病学“切块”,把“大船”改成“多舱密封”:
  - 同一场内硬分区(独立通风/出入口/人员与物资专属化),把一个W×万只的大风险单位,切成多个可独立管理的小单位。
  - 模块化禽舍与“同进同出”(all-in all-out),减少跨龄群交叉感染,同时避免“一刀切全场扑杀”的概率与规模。
- 监测与早发现:
  - 提高环境拭子与粪便PCR频次,在候鸟高峰期做“周检”;可在排风口、雨水沟设“哨点”采样。
  - 数字化追溯与车辆GPS白名单,异常动向自动预警,缩短溯源时间。
- 疫苗策略(不再是“禁区”):
  - 欧盟已允许在合规条件下对家禽接种并维持贸易(需DIVA策略识别疫苗抗体与野毒感染)。法国已在高风险鸭业实施常规接种,意大利、荷兰等也有试点。
  - 德国可优先在高风险物种/地区(如肉鸭、火鸡、湿地周边带)开展分区接种试点,配套监测与贸易安排。疫苗不能替代生物安全,但能把“扑杀阈值”前移、把损失峰值拉平。
- 农业空间与生态接口管理:
  - 新建或扩建场址与大型湿地/候鸟集结点拉开缓冲带;县级层面做“野鸟-养殖风险热力图”,指导生产布局与季节性管控。
  - 快速清理野鸟尸体、规范处置,降低环境病毒负荷。

结构性改革怎么落地,才不只是“把账单给纳税人”
- 通过“动物福利/转型基金”定向支持小单元、分区化、通风与消毒基础设施改造,而不是简单以头数补贴扩规模。
- 用差异化保险与费用机制,让高风险做法(超大单体、缺乏分区)承担更高保费,低风险做法获得保费与融资优势。
- 公共采购与标签体系奖励“低风险+高福利”产品,给产业转型真实的价格信号。
- 借鉴Borchert委员会提出的路线:长期稳定筹资、阶段性标准提升、给企业明确预期和回本周期。

对公众与养殖从业者的几点实用提示
- 消费安全:彻底煮熟的禽肉和鸡蛋是安全的;生熟分开,注意厨房卫生。
- 野外接触:不要触碰病死野鸟,遛狗避开湿地鸟群与尸体,发现异常及时向当地兽医或县级部门报告。
- 从业者防护:场内佩戴防护装备,处理病死禽时用手套与口罩,规范消毒与废弃物处置;出现人员呼吸道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暴露史。
- 信息渠道:关注Friedrich-Loeffler-Institut(德国联邦动物健康研究院)、州农业部与县政府的通告,它们的风险评估和“上棚令/封锁圈”更新最权威。

一句话小结
- 病毒不讲政治,但很讲“地利”和“密度”。把“超高密度+单体巨场”的单点灾难风险,改造成“中低密度+多舱分隔+疫苗与监测”的韧性系统,再配合季节性严防死守,这才是从根上减少“动辄十万只扑杀”的可行路径。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0-27 15:21 , Processed in 0.08672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