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唐十三少

[军事杂评] 我眼中的二次世界大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7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唐十三少 于 2006-4-7 16:55 发表
呵呵,萍聚还是有高手的,
lsdf 朋友的回复逻辑清楚,条理清晰,有的对我来说还是新东西,精彩,不过站于我的立场,始终愿意相信德国的失败在于他们的运气,如果再来一次,一切都有可能。出发点不同,看来目前我 ...


再谈一下英伦登陆的问题,在现代战争的条件下,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登陆作战无异于自杀,解放军金门登陆的战例就是最好的例子,陆上的无敌雄狮到了登陆战中最后回天乏力。德国确实也如楼主所言,想速战速决,尽快登陆,不给英国喘息之机。德国也确实如楼主所言,集中了各种军用和民用船只,集合在海边的港口准备登陆作战,可因为没有制空权,这些船只成了英国皇家空军最好的靶子,大多作了无谓的损失。
诚然英国的海军分散于世界各地,但因为英国海军和德国海军实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即使只是英国在欧洲的海军也远远超过德国海军的力量。法国战役之前的挪威战役中,德国一支舰队就是因为寡不敌众,被英国舰队全歼,10艘战舰全部被击沉。
以后在二战的整个进程中,德国海军的水面舰只始终不敢和英海军正面对决,只能采取躲躲藏藏的游击战术,即使这样,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俾斯麦号"还是难逃覆灭的命运。至于潜艇,在法国战役结束后数量还没有达到能支援一场大规模登陆的程度。事实上德国起初的造舰计划是水面舰只核潜艇并重的,只不过是在希特勒登陆英国的设想失败后,转而采用封锁英国的战术,这时希特勒发现了潜艇在封锁战中的用处从而才开始大力发展潜艇的,而在法国战役刚刚结束时,德国的潜艇数量还是难言可观。
而且诚然英国的海军分散于世界各地,可是德国海军的大型舰只也分散在全球各地,这是因为德国海军吸取了一战中的海军被英海军封锁在港口里动弹不得的教训,在战争爆发之前就把几乎所有的大型水面舰只派到海外“狩猎”,德国的主力潜艇部队,自不必说也是活跃在远洋交通线上。说是英国海军散布全球,集合困难,恐怕德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窘境更要甚于英国,因为德国在远洋漂游根本不敢大摇大摆的回国,只能东躲西藏,逃避英国海军布下的天罗地网。
综上所述,楼主设想的德国的海军闪电战实现的可能为零

至于空战,成如楼主所言,空战地点对于空战的胜败有着极大的影响。而英国是处于守势的一方,在空战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德军要想登陆成功,至少一定要对登陆滩头地带空袭,这个地点一定是在英国海岸,和伦敦比起来,离德空军的基地距离基本相等。
即使德军强行出动舰队登陆,首先德军无法筹集足够的船只运送足够多的部队,再次随着德军军舰越来越接近英国海滩,空战地点也就会越来越接近英空军基地,越来越有利于英国空军。英国空军完全可以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不在海峡中间和德空军击战,而在接近英国海岸的地方和德空军作战。这样空战的效果和二战实战类似。德国难占上风。

除了战术方面,还有领导人作战决心的因素其实更为重要。
德国由于国力所限,不可能同时大力发展陆海空三军,由于德国是传统的大陆国家,自然陆空军获得优先发展,按照海军的造舰计划,至少要到1945年的海军力量才有可能与英国相当,实际上这个造舰计划根本就从未完成。而德国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军舰在挪威战役中又元气大伤,以至于德国海军将领一致认为,没有制空权决不会出动德国海军登陆,否则无异于自杀。
精锐装甲部队是希特勒手中的王牌,自然不会在成功的希望极其渺茫的情况下投入登陆作战的,这一点希特勒绝对是舍不得的,其实希特勒在敦刻尔克的犹豫停顿在很大因素上也是为了减少他心爱的装甲部队的损失,想把英法在敦刻尔克的残余部队留给的空军去收拾,可惜最后未能如愿。陆上作战尚且如此,这样希特勒就更不可能把他的掌上明珠——精锐装甲部队投入到没有制空权的凶险的英吉利海峡上去冒险进攻的。况且此时希特勒已经决定对苏联动手,保存精锐的装甲部队在俄罗斯广阔的大平原上纵横驰骋,而不是到吉凶未卜的海上葬身鱼腹,无疑是希特勒的不二选择。

综上所述,没有取得绝对的制空权的情况下,希特勒是绝对不会跨海征英,事实上这种冒险也一定是不会成功,得不偿失的。

[ 本帖最后由 lsdf 于 2006-4-7 18:54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4-7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唐十三少 于 2006-4-7 16:55 发表
呵呵,萍聚还是有高手的,
lsdf 朋友的回复逻辑清楚,条理清晰,有的对我来说还是新东西,精彩,不过站于我的立场,始终愿意相信德国的失败在于他们的运气,如果再来一次,一切都有可能。出发点不同,看来目前我 ...



呵呵,其实我和楼主在二战问题中的大多数观点都是一致的,而且我也认为德国在二战中的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单兵素质等各方面都已经趋于完美。问题只在于希特勒被前期德国的辉煌胜利冲昏了头脑,过高地估计了自已的实力。落得个被群殴的下场,含恨而亡。这一点上可以说希特勒缺乏对国际形势的深刻认识造成的悲剧。为什么德国始终没有一个得力的助手?为什么德国总是与全世界为敌?这些都值得后来人思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希特勒是天才的战略家,但不是一个成熟的国际性的政治家,这一点上他远远不如俾斯麦,其实希特勒和俾斯麦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崇尚铁血武力,都担任敌国总理,都有着不依靠议会等民主手段的du cai手腕,都在军事生涯中取得过令人眩目的辉煌胜利。可二人结局大相径庭。希特勒被全世界人民——包括他的祖国的绝大多数人民永远被钉在了耻辱柱上,受人唾弃。而俾斯麦却留下了铁血宰相,德国统一之父等等美誉,永远为后人所敬仰崇拜。
俾斯麦的时代国际形势可以说比希特勒时代更加复杂,相对于其他国家德国的实力也比希特勒时代的优势更小,德国本身还四分五裂,外界强敌环伺。可俾斯麦运用极其高超的政治手腕,纵横捭阖,第一战联合奥地利打败丹麦;第二战争取法国中立,打败奥地利;第三战争取欧洲其他国家中立,挑逗法国首先动手,最终德军长驱直入巴黎,法兰西第二帝国轰然倒塌。极其巧妙的在敌友之间转换,将其他大国玩弄于股掌之间。
俾斯麦杰出的政治判断力试举一例即可:萨多瓦战役后,奥军打败,普军上下一致要求直捣维也纳,普国国王也坚执此议,俾斯麦不惜以辞职相威胁,只是逼奥地利放弃了在德意志邦联的领导权,并且退出德意志邦联。德国见好就收,正是预见到了法国不久的干涉。试想如希特勒,决不会如此善罢甘休,定然要“宜将剩勇追穷寇”,从而招致法奥联军的联合对抗,而这时普鲁士尚且羽翼未丰,这样德国能否顺利统一还是大有疑问。
可以说正是俾斯麦的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让德国顺利统一,才有了德国工业的大发展,进而德国工业跃居世界第二,这些都要拜俾斯麦所赐。希特勒最缺乏的也恰恰是这一点,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敌人的力量,不会很好的利用国际形势和敌人之间的矛盾,因此最后落得国破身亡的下场。
另外感觉希特勒最后自杀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希特勒本质上是一个军人,为了维护军人的荣誉,他不会让自己或者被盟军俘虏,并被押上审判台,那对他而言是最大的耻辱!不知大家是否看过前段央视热播剧“亮剑”的小说原文,最后李云龙自杀时的心情我想和希特勒是异曲同工的,作为一个真正的军人,就一定要选择壮烈的死法!士可杀不可辱!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4-9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敦刻尔克撤退的奇迹不是上帝给的
是希特勒给的
他一直认为同西方的战斗(英法)是一场圣战。或许他不原意,也不想去这么消灭同宗的金发碧眼的雅利安人。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10 15:07 , Processed in 0.053094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