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imwangqi

[神州大地] 笑傲沙场——中国古代风云名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卷:谁主沉浮——五代宋辽金元篇
  
  78.“魔面”斗士——狄青
  
  狄青(1008-1057)字汉臣,北宋将军
  
  狄青从士兵成长为将军,又升到地位荣耀的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这在重文轻武的北宋简直是个奇迹。
  
  狄青当兵时就与其他士兵不同,极有抱负。当时的士兵地位极其糟糕,为了防止士兵逃跑,军队领导规定在士兵们的脸上刺字,狄青自然也在所难免。好多士兵都觉得自己根本没前途,只有狄青心中对未来抱有希望。
  
  与西夏军的作战中,狄青初露锋芒,他打仗时比较“另类”,每次上阵都披散长发,带上铜面具(传说因为太帅,担心震不住敌人),冲入西夏军阵中拼命砍杀,哪怕负伤也要坚持作战,西夏军队对这位带面具的猛士十分恐惧,称呼他为“天使”。这里的“天使”可不是现代人理解的“可爱”的意思,而是凶猛的天神之意。北宋名臣范仲淹对狄青非常器重,鼓励他多读兵书,这就使狄青的智略和勇猛形成正比。狄青在与西夏的作战中屡立军功,逐渐从一个勇敢的小兵成为宋朝的名将。
  
  西夏战事平息后,狄青又率军平定了广源州(广西与越南交界处)部族首领侬智高的叛乱。当时侬智高自称皇帝,横行两广,气焰嚣张,北宋朝廷大为震动,先后派出征伐的宋军都被侬军打败。宋仁宗派出强将——狄青——挂帅出征。狄青率军发动奇袭,冒雨飞越昆仑关,大败侬智高军,收复了邕州(广西南宁),侬智高逃到大理国(后被大理国杀死,首级被送到宋朝首都开封)。这次战争的辉煌胜利使狄青荣升枢密使,人生之路走到了巅峰。
  
  狄青官升重臣,依然保持军人本色。宋仁宗曾劝狄青用药除去脸上的刺字,而狄青说:“陛下选拔人才从来不问出身贵贱,臣愿意留着这刺字激励那些被视为卑贱的士兵。”狄青已经成为当时宋朝士兵的偶像,他们都以狄青为自豪,脸上的刺字也不再当成耻辱的标志了——咱们狄大人脸上也有啊。
  
  狄青从普通士卒成长为宋朝重臣,按说应该是件非常荣耀的好事,但是这里却暗藏着不幸。因为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就是军人出身,曾是后周重臣,但后来还是篡夺了后周的天下;所以不少宋朝文臣就开始污蔑狄青有篡位的野心(除了对武将的忌讳,不少文臣的心理也很鄙视武将,尤其是士兵出身的狄青),包括一代文豪欧阳修也对狄青进行诬陷。宰相文彦博请求罢免狄青时,宋仁宗说:“狄青是忠臣啊。”文彦博却说:“我太祖皇帝难道不是周世宗柴荣的忠臣么?”最终宋仁宗对狄青的信任全都被这些文臣给毁灭了,他免去了狄青枢密使之职,把他打发到陈州(河南淮阳)镇守。狄青离开京城后,朝廷还不放心,每月都派人到陈州监视狄青的行动,生怕狄青“谋逆”,狄青被这帮文臣折腾得精神抑郁,身患重病,去世时年仅49岁。可怜一代名将竟在重文轻武的宋朝被视为国家最大的威胁,落得如此可悲的结局。不管怎么样说,狄青在老百姓心目中还是很伟大的,民间有不少关于狄青的演义传说,比如说宋朝有两个星座下凡的能臣,一个是文曲星包拯,一个就是武曲星狄青。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卷:谁主沉浮——五代宋辽金元篇
  
  79.精忠报国 武穆无双——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将军
  
  岳飞,中国人心目中永远的无敌英雄,除了他抗击金兵的赫赫战绩和令人悲痛的千古奇冤外,人们还津津乐道关于他的好多故事和传说,什么“大鹏转世”、“岳母刺字”、“枪挑小梁王”、“岳家枪法”、“岳家拳法”、“武穆遗书”等。
  
  历史上的岳飞确实武功高强,这位出身农家的武功高手还没成年就能挽三百斤的硬弓,不但当兵时冲在最前,当将军后依然多次带头冲阵斩杀敌将,曾在太行山之战中单骑迎敌,手握丈八铁枪刺死了金军将领黑风大王。
  
  岳飞精通兵法,治军严整,身经百战,无往不胜,宋高宗曾赐给他手书“精忠岳飞”的战旗。他率军荡平江南游寇、击破刘豫伪齐军(金国的傀儡)收复襄阳六州、平灭洞庭湖首领杨么(关于岳飞镇压农民起义的对错与否,尚有争议,不过在当时,杨么起义军和伪齐军、金兵被看作南宋的三大祸害)、N次杀得金兵丢盔弃甲、屁滚尿流,尤其是郾城、颖昌之战最为经典。
  
  当时金军统帅兀术(即“完颜宗弼”,下面还会专门讲讲这位金国名将)集中精锐骑兵杀向岳家军的郾城(属河南)大本营,岳飞以精锐骑兵和骑兵预备队攻击金军的两翼“拐子马”(轻骑兵),以手持麻扎刀、提刀、大斧等兵器的步兵部队冲击金军中央的“铁浮屠”(重骑兵),上砍人,下砍马,岳飞亲自横枪跃马,指挥战斗,最终把兀术的这支最精锐最强悍的王牌部队一举打垮! 兀术不甘失败,又集中大军进攻颍昌(河南许昌),岳飞再次挫败金兵,阵斩金军上将夏金吾(兀术女婿),兀术不得不承认“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他悲叹的说:“自我朝从北方兴起一来,还从没有过今天这样的挫败!”岳飞的威名传遍天下,金兵提起“岳家军”无不谈虎色变,甚至管岳飞叫“岳爷爷”。能把敌军打得直喊“爷爷”,在历史上也是少有了。
  
  岳飞不但自己是沙场顶级高手,他麾下的猛人也不少,比如岳云、杨再兴、牛皋等。岳云是岳飞的养子,一个勇猛盖世的男孩,双锤无敌;杨再兴血战小商桥,以三百骑兵杀金兵数千,最终战死疆场,他后来被金庸编造成《射雕英雄传》杨康的祖先;牛皋猛烈超群,威震敌胆,在《说岳全传》中他被塑造成程咬金、李逵式的搞笑角色。总之他们也都跟着岳飞一起成为令人钦佩的抗金英雄。
  
  岳飞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就在他想乘胜收复中原之时,被宋高宗、秦桧以12道金牌召回,北伐大业功亏一篑,后又被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年仅39岁,临死前他在“供状”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字。他的儿子岳云同时被害,时年23岁。宋孝宗时,岳飞被封谥“武穆”;宋宁宗时,又将岳飞追封为“鄂王”。
  
  这位精忠报国的名将不但赤胆忠心、战功绝伦,用兵如神,而且生活俭朴,不贪财,不好色,有文采,有风度,堪称完美武将的典范,也是为官者的楷模。岳飞16岁时曾娶了一位夫人,后来他离家从军,这位夫人也改嫁他人。此后岳飞又娶了李夫人,夫妻感情深厚。曾经有位同事花钱买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士族小姐,送给岳飞做妾,岳飞依然坚持一夫一妻,拒绝了此事。当时南宋的文臣武将家里姬妾成群都是很平常的事,岳飞的家庭倒是很罕见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卷:谁主沉浮——五代宋辽金元篇
  
   80.南宋“武功第一”——韩世忠
  
  韩世忠(字 良臣,1089-1151)南宋将军
  
  韩世忠是与岳飞齐名的南宋抗金名将,有些地方与岳飞很像,比如功夫高强,骁勇善战。他和岳飞一样也能挽三百斤的强弓(莫非他和岳飞挽的都是同一类型的弓?),还经常手舞铁槊,奔驰在山间峭壁(有点像电影画面)。在一次与西夏的作战中,韩世忠第一个攻入城内,杀死敌将后将其首级扔到城外。当西夏军又派军马进犯时,韩世忠率领一帮敢死队战士奋力出击,把西夏军杀得仓惶溃败。
  
  在抗金战争中,韩世忠屡破金兵,曾在雪夜亲率三百名勇士突袭金军营寨,杀得金军晕头转向,不知所措。黄天荡一战是韩世忠的经典战例。当时他在镇江防守,金军统帅兀术正要率军北撤,韩世忠指挥八千水军与兀术十万大军大战于江心,韩世忠站在一艘朦艟大舰上亲自督战,他的夫人梁红玉身穿铠甲,亲自擂鼓指挥,金军多次猛冲,但怎么也突破不了宋军的江上封锁线,被射死和俘虏的不计其数,兀术的女婿龙虎大王也被宋军生擒。兀术万分恐慌,想把名马送给韩世忠,求他放自己一条生路,韩世忠拒绝。兀术只好率领残兵败将退向黄天荡(南京附近)。
  
  韩世忠以八千水军把兀术十万大军围困40多天,虽然最后没有生擒兀术,还被金兵把自己的战船给烧了,但无论怎么说也把金兵杀了个胆战心惊、把兀术打得狼狈不堪,使金兵从此不敢轻易再渡长江。不久韩世忠又指挥了大仪镇(今江苏扬州西北)伏击战,他将金军诱入埋伏,然后命“背嵬军”(宋军精锐部队,战斗力超强)各持长斧,上砍人胸,下劈马足,大破金军骑兵,俘虏金将挞孛也等200多人。当时南宋满朝大臣都认为韩世忠战功卓绝,他也获得了 “武功第一”的荣誉称号(这里的“武功”可不是说个人的武艺功夫,而是战功之意)。
  
  虽说韩世忠与岳飞同为抗金英雄,但韩世忠的人品却没有岳飞那么“光辉高大”,这个地痞出身的将军,娶了四位妻妾,其中三位出身妓女包括梁红玉也是,他还喜欢在酒宴让部将妻女陪酒。或许这样的人更让别人感觉真实吧,天下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人呢?
  
  当然人品归人品,名将还是名将,韩世忠与岳飞一样,坚决反对宋金议和,还上书抨击秦桧、毫不留情,因此秦桧对他特别忌恨。岳飞被秦桧陷害后,其他大臣都不敢吭声,只有韩世忠愤愤不平,他当面质问秦桧:“岳飞究竟身犯何罪?为何把他关押?”秦桧回答“莫须有”。韩世忠愤怒地说:“莫须有怎能使天下人心服?”此后,原本就讨厌韩世忠的秦桧对他更是仇恨,开始唆使亲信向皇帝弹劾韩世忠,韩世忠也知道自己前途无望,又担心自己被害,于是自请辞去官职,闭门谢客,不谈军国大事,有时骑着小毛驴悠闲地游览西湖美景以排解内心郁闷,直到病逝。比起战友岳飞的悲惨结局,韩世忠的归宿算是很好的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卷:谁主沉浮——五代宋辽金元篇
  
  81.沙场红颜 擂鼓击敌——梁红玉
  
  梁红玉(?-1153)南宋女将军
  
  梁红玉是中国历史上传奇女子,虽然“出身”不大好(有说娼妓,有说军中艺人,反正在当时都属于“低贱”职业),但她的功勋和胆魄让世人无不钦佩。
  
  正史上有关梁红玉的记载不多,一些野史说梁红玉祖上是武将,她从小就和老爸老哥练习武功,后来因为老爸作战失利被杀,梁家也完蛋了,梁红玉沦落为京口营妓(军队中“小姐”)。关于她和韩世忠是怎么相识、如何相爱的,也有不同说法,基本上算是“一见钟情,终成眷属”。韩世忠娶梁红玉时也仅仅是一个普通军官,梁红玉也不是韩世忠唯一的夫人。
  
  不管梁红玉早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反正她成为韩夫人后跟随韩世忠四处征战是确定的了。随着韩世忠逐渐成为南宋的名将,梁红玉也有更大的机会和空间展示她的非凡才能。至于梁红玉的军事才能从何而来,估计一是天生智勇,二是长期跟随老公在军营和战场的缘故。
  
  韩世忠守秀州(今浙江嘉兴)时,在京城谋划叛乱的苗傅和刘正彦想把梁红玉扣押为人质,宰相朱胜非糊弄两个叛乱头子说:“不如派韩世忠夫人去招抚韩世忠。”梁红玉也假称同意劝说韩世忠与他们合谋,两个叛乱头子不知是计,于是以太后的名义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让她出城迎接韩世忠入朝。梁红玉趁机脱离险境,快马加鞭来到秀州,见到韩世忠后共商计策,迅速平定了苗刘叛乱,两个叛乱头子都被斩杀。这是智勇兼备的梁红玉第一次上好的表现。
  
  梁红玉协助韩世忠驻守镇江时,与金军统帅兀术大战于长江之上,梁红玉与韩世忠周密部署,以8000士卒抗击10万金兵。战役中,梁红玉身穿铠甲,登上战舰,冒着敌军的箭雨,亲自擂鼓,这可不是“作秀”,也不是简单的敲敲鼓振作振作士气而已,而是擂鼓指挥宋兵作战,连续打退金兵数次进攻,使金兵无论如何也无法突破宋军防线,金兵死伤惨重,兀术惊恐万分。“梁红玉击鼓破金兵”被世代传颂,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将亲临战场指挥作战的经典传奇。
  
  黄天荡之战虽然把金兵打得很惨,但最终还是让兀术跑了。因为此事,梁红玉竟然上书弹劾自己老公,这一惊人的举动不但令当时满朝文武都大为震撼,也让我们这些后世读史者惊叹不已。宋高宗对梁红玉此举十分欣赏,封她为“杨国夫人。”
  
  此后,梁红玉与韩世忠镇守楚州(今江苏淮安),梁红玉亲自织薄为屋,帮助韩世忠训练军队。他们镇守楚州10多年,只有3万士兵,却让金兵不敢进犯。岳飞被害后,韩世忠辞官归隐,梁红玉陪同丈夫平淡地安度晚年,结束了金戈铁马的岁月。后人有诗称赞梁红玉——
  
  旧是平康女,今为定远侯。戎装如月孛,配剑更娇柔。
  眉锁江心恨,心分国士忧。江中奏敌忾,赢得姓名流。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卷:谁主沉浮——五代宋辽金元篇
  
  82.常胜也常败的大金元帅——完颜宗弼(兀术)
  
  兀术(即“完颜宗弼”,女真族,?-1148)金朝军事统帅
  
  对南宋人来说,兀术是一个凶悍可恶的“侵略者”(在一些演义小说和评书中,他一直是头号大反派),对金朝人来说,他可是一位业绩显赫的大英雄。
  
  兀术在史书上一般叫“完颜宗弼”,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儿子,自幼习武,彪悍骁勇,人称“四太子”。一到打仗时,他就特别兴奋,经常扔掉头盔、直冲敌阵。在一次与哥哥完颜宗望(也是金朝数一数二的名将,率军破辽国、灭北宋)追击辽朝皇帝的战斗中,他箭已用完,就夺人家辽兵的枪,独自连杀八人,生擒五人。兀术与宋朝的第一次战争,是与完颜宗望攻占河南汤阴(岳飞的家乡),降宋兵三千,继而直逼汴京(河南开封),兀术以三千铁骑杀到城下,迫使宋徽宗(当时是太上皇)仓惶逃跑。兀术派出一百名骑兵追击,没追上,但获得三千匹战马。
  
  兀术最得意的一战,是他席卷江浙的时候。当时金国分两路大举南下,兀术率领其中一路,兀术先在和州(安徽和县)大败宋军,接着突破宋军防线,横渡长江,占领建康(南京),宋高宗赵构逃往杭州,兀术紧追不舍,连克广德军(浙江广德)、安吉(浙江安吉)等地。金军占领杭州后,宋高宗又逃到越州(浙江绍兴)。兀术命令麾下部将以四千精锐骑兵继续追击高宗,高宗先逃到明州(浙江宁波),又乘船逃到大海上,金军攻克明州后又入海追了三百里,高宗大幸,没被抓到,但也被吓得魂飞魄散。兀术没逮到高宗,就在江南洗劫一番,准备北撤,不料在江上遭遇了南宋名将韩世忠夫妇,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在金宋战争中,兀术虽然屡次得手,但也多次惨败,因为他的对手多是当世的顶级名将,黄天荡之战被韩世忠打、和尚原之战被吴玠打、顺昌之战被刘锜打、偃城颖昌之战被岳飞打,他最心爱的王牌部队——重骑兵“铁浮屠”和轻骑兵“拐子马”被打得七零八落,兀术的倒霉也成就了这些南宋抗金名将的赫赫英名。虽然兀术连遭惨败,但由于南宋朝廷实在无能透顶,高宗秦桧之流使劲浑身解数要议和,最终南宋还是与金朝签订了愿意臣服的和约,每年都向金朝皇帝进贡。就这样,多次在战场上被南宋名将痛击的兀术,利用高宗的软弱胆怯,终于使南宋臣服。
  
  兀术不但是驰骋沙场的金军元帅,也是金朝大权独揽的Politik巨头,拥有太傅、太师、领三省事,都元帅等诸多显赫职衔,他支持金熙宗改革,诛杀挞懒等反对派头子,使金朝度过危局,对稳定金朝政局起了重大作用。当时不少金朝贵族高官腐.败得很,都盘算着自己的利益,只有兀术为金朝的军政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相比他的老对手岳飞在宋朝的悲惨遭遇,兀术在金朝真可谓春风得意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卷:谁主沉浮——五代宋辽金元篇
  
  83.“八字军”统帅——刘锜
  
  刘锜(1098-1162)字信叔,南宋将军
  
  
  刘锜是一位令西夏和金朝闻风丧胆的名将,辉煌战绩丝毫不亚于岳飞和韩世忠,只是名气没有岳韩二将大而已。
  
  刘锜出身将门,长得威武、漂亮,有着精湛的箭术。当陇右都护时,他在与西夏军作战时屡次得胜,西夏人对他十分畏惧,以至于只要西夏小孩啼哭,大人都会说:“快别哭啦,刘都护来啦!”此后刘锜成为“八字军”的统帅(王彦创立,士兵脸上刺了“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开始正式率军与兀术的金兵对决。他一生最闪光的战役是顺昌保卫战。
  
  兀术率10万金兵夺取开封,挥师南下,刘锜率军坚守顺昌(安徽阜阳),他亲自在城上指挥军民加强防御,又派人侦察金兵的动向,并在城外设下了埋伏。金兵游骑刚到顺昌城下就被击溃,刘锜从俘虏口中得知金将韩常率一支金兵驻扎在顺昌附近的白沙涡,刘锜派人突袭,斩获甚多。金兵先头部队受挫后,大部队立即杀来,包围顺昌,刘锜以强弓劲弩狂射金兵,金兵被迫后撤,刘锜乘势出击,再挫金兵。几天后,刘锜派五百敢死队壮士突袭金军大营,金兵损失惨重,只好暂时解除了对顺昌的包围。
  
  金军统帅兀术得到金兵在顺昌失利的消息后,亲率主力杀向了顺昌,刘锜故意派人被金兵俘虏,让他们对兀术说“刘锜只是个喜欢寻欢作乐的公子哥。”兀术果然得意忘形,认为拿下顺昌不在话下。接着刘锜又施妙计,派人在附近的河水和草丛中投放毒药,这可把兀术的人马可给害惨了,大批中毒倒下。决战时,兀术出动了他的王牌部队——重甲骑兵“铁浮图”和轻甲骑兵“拐子马”,刘锜下令八字军战士用长枪挑“铁浮图”的铁盔铁罩,用大斧砍他们的胳膊和脑袋;又派士兵在战场之上撒豆子,当金兵的“拐子马”吃豆子的时候,宋军专砍马腿。兀术惨败而退,刘锜继续袭击,最终获得完胜!不久刘锜又柘皋之战中再次击败金兵,被打怕了的金兵看到刘锜军队的旗帜就纷纷退却。
  
  战后刘锜遭到了战友张俊的排挤,他被宋高宗解除了兵权,派到湖北当了一个地方官。金朝皇帝完颜亮再次进犯南宋时,宋高宗又想起来刘锜了,让他率军抗击(此时的刘锜已经被南宋朝廷冷落了20年之久!)。当完颜亮问麾下哪位将军敢抵挡刘锜时,竟没有一个人回答,气得完颜亮下令在军中不许提刘锜的名字,以免动摇军心。被冷落了20年的刘锜虽然重掌将印,但已年老,身患重病,无法再建战功。不久书生虞允文率军在采石之战中击败金军,刘锜感慨的说:“朝廷养兵30年,不能施一技,而大功却是一个儒生建立的,我们这些武将真是惭愧死了!”不久刘锜吐血身亡,终年65岁。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卷:谁主沉浮——五代宋辽金元篇
  
   84.先破金,后抗蒙——孟珙
  
  孟珙(字 璞玉,1195——1246)中国南宋将军
  
  岳飞和文天祥是南宋两位知名度最大的英雄,一个抗金,一个抗元,都可谓“精忠报国”、“丹心照汗青”。南宋还有一个护国抗敌的英雄,他既打败过金兵,又战胜过蒙古军,只是名气远不如岳飞、文天祥,他就是孟珙。看来有些时候,知名度不高并不等于能力不强啊。
  
  孟珙生于将军世家,曾祖父和祖父都是岳飞的部下,爸爸孟宗政是屡败金军的名将,曾组编了一支“忠顺军”,孟宗政去世后,孟珙就统管了这支军队。
  
  孟珙指挥军队多次击溃金兵,金军将领武仙企图迎金朝皇帝进入四川以躲避蒙古军,孟珙率军大破金兵,斩杀五千余人,又乘胜踹了金兵大营,俘虏金兵七万,粉碎了金帝入川的计划。后来金哀宗完颜守绪在蒙古军的打击下,逃到了蔡州(河南汝南),南宋朝廷决定应蒙古之约,联合灭金。孟珙率军担当此任。当时蒙古军进攻城北,孟珙的宋军进攻城南,而金哀宗正与完颜承麟(金末帝)哭哭啼啼地搞“皇帝宝座交接仪式”,仪式刚结束,城南就竖起了宋军大旗。孟珙指挥宋军攻入城内,然后打开西门,接蒙古军入城,可怜的金哀宗自杀身亡,金末帝被乱军斩杀,金朝灭亡。
  
  不久,宋、蒙这两个联合灭掉金朝的盟友翻脸,宋朝襄阳、随州(属湖北)等地相继失守,江陵随时可能被蒙古军拿下。孟珙奉命率军救援。当时蒙古军正在编造木筏,准备渡江,孟珙白天下令军队变换旗帜和军装颜色,循环往来,夜里则沿江燃起火炬,绵延数十里,以此计策迷惑敌军,继而对蒙古军发动袭击,连破24寨,火烧战船木筏两千多个,夺回被俘虏的军民两万多人,蒙古渡江南进的计划破产。
  
  后来,蒙古军又想在黄州渡江,孟珙发现后再次把蒙古舰队痛扁一顿,蒙古军看渡江是不行了,就派步兵和骑兵杀来,结果孟珙把蒙古步骑军也给杀败了。随后孟珙挥师收复了郢州(湖北荆门东北)、荆门(今属湖北)、信阳(今属河南)、襄阳、夔州(今重庆奉节)等地,南宋长江中上游的防务全归孟珙负责。他积极储蓄粮草,筑城立寨,准备有朝一日能收服中原。
  
  孟珙52岁时病逝,他去世前,上表朝廷让贾似道代替自己,又把李庭芝推荐给贾似道。这两个被孟珙看好的人也都成了南宋末年的风云人物,不过贾似道成了擅权误国的奸臣,李庭芝成了慷慨就义的抗元英雄。
  
  孟珙是南宋后期最出色的战将,如果说他打败奄奄一息的金国算不得真本领,那他数次击败强悍的蒙古大军可是相当了不起了!他虽身为武将,但喜欢研究《易经》,精通佛学,还自号“无庵居士”。他领兵作战时威猛无敌,平日谦逊温和、待人诚恳,这就是两种不同状态下的名将孟珙。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2-1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85.前燕帝国的护国之剑
  
  慕容恪(字 玄恭,鲜卑族,?——366)中国十六国时期前燕大臣,军事统帅
  
  慕容恪虽然不是统一的大帝国的名将,在中国历史上名气也不是很响亮(可能是人们对十六国历史了解太少了),但他的军事和治国能力却超强,这个15岁就统帅部队大破敌军的名将不但在东晋十六国时代首屈一指,就算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名将相比也毫不逊色。被他打败的对手名单有——后赵军队、高句丽军队、扶余国(兴起于东北)军队、东晋军队、冉魏军队还有一些叛军。
  
  慕容恪是前燕王慕容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2-11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86.战场“飞人”——杨大眼
  
  杨大眼,氐族,中国南北朝时代北魏将军
  
  这个名字有些搞笑的将军是南北朝时代的传奇猛将,氐族人。由于是小老婆生的,杨大眼一直被亲戚们歧视,都说受苦的孩子早当家,杨大眼就是个典型。也不知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练成的,杨大眼有个神奇的功夫——跳走如飞。
  
  从军的时候,杨大眼给选拔将官的尚书大人李冲表演了他的特技,他把一条三丈来长的绳子系在发髻上,然后用力飞奔,只见绳子变成了直线,如飞箭一般,看得众人目瞪口呆。李冲立即把杨大眼提升为军官。
  
  此后,杨大眼作为将军多次与南朝交手,不仅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也统领部队屡建战功,拿下不少南朝城池,斩杀了不少梁朝将军。南朝的将士一听说杨大眼在军中,还没开战就开始胆怯。就连南北两朝边境上的不少南朝百姓都用杨大眼的名字来吓唬哭闹的小孩,好多南朝人还都以为杨大眼是个眼大如车轮的“怪物”将军。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即使三国猛将关羽和张飞重生,也未必能超过杨大眼。
  
  杨大眼也吃过败仗,在钟离之战中被谋略超群的梁朝名将韦睿打得惨败,自己也北魏宣武帝被贬为士卒,后来皇帝又想到他的功劳,将他重新启用。
  
  杨大眼的夫人潘氏是一位骁勇的女中豪杰,经常身穿戎装和老公出入军帐,杨大眼曾自豪地对别人说自己的老婆是“潘将军”。不过这个女人在杨大眼被贬士卒的时候与人偷情,给杨大眼带了绿帽子,杨大眼知道后暴怒,将这个昔日与他出生入死的“潘将军”杀死。
  
  杨大眼漫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2-11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87.俊美神勇“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又名高孝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6-14 17:58 , Processed in 0.057265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