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天界的传说

《巨变中的宇宙》系列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1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3.1 太阳发生剧烈爆发


               

据路透社报导,2002年7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19,太阳发生剧烈爆发,溢出距离超过地球直径30倍。一颗卫星拍摄到了这一壮观景象。(图片来源:NASA/Reuters)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1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3.2 太阳“攻击”掠日彗星

图片说明


2003年2月处于太阳冠状质量喷射巨浪附近的NEAT彗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1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3.3 太阳系新星体登场

太阳系新星体登场
据BBC新闻网报导,科学家们称已发现一个类似星球一样的新星体,它正围绕太阳旋转,地点位于冥王星外5亿公里的地方。这是自72年前发现冥王星之后太阳系的最大发现。

该星体直径约1280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十分之一,仅为冥王星一半的大小,每288年围绕太阳转一圈。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布朗对BBC新闻网记者说,“它的大小是所有小行星的总和”,“因此,它确实非常之大。”布朗及其同事特鲁希略是在6月 4日发现这个新物体的。 他们研究时使用的望远镜是加利福尼亚帕洛玛天文台的,后来,他们又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对它进行了研究。

天文学家们已将这个星体暂时取名为“夸欧尔”。对曾经居住在美国洛杉矶的汤瓦土著人来说,“夸欧尔”代表著令世上所有东西汇聚在一起的自然力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1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3.4 木星的卫星数量快速增至48颗

据美国太空网站报导,继天文学家2003年3月5日宣称发现7颗木星新卫星后,7日又宣布发现了另一微型卫星,从而使木星的卫星数量快速增至48颗。天文学家预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木星一直是卫星之王。已被发现的环绕太阳系其它行星的卫星数量是,土星30颗,天王星21颗,海王星11颗,火星2颗,冥王星和地球都只有1颗。

这些新发现的木星卫星以次取名为S/23 J8,它们体积都很小,直径仅约1-3公里。尽管有几种推测,但是天文学家还不知道这些小卫星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参考资料

    1.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jupiter_moons_030305.html
    2. http://www.space.com/astronotes/astronotes.html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1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3.5 木星的两颗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



据BBC中文网2002年09月29日报导:科学家们通过对木星进行探测的“伽利略号”太空探测器发回的数据显示认为,木星的卫星欧罗巴(木卫二)上可能具有类似地球的海洋,推测可能存在着生命。

“伽利略号”太空探测器证据显示木星的欧罗巴卫星永冻的表层下面存在着很深的咸水海洋。此外还有资料显示,这颗卫星上面可能存在着外星生物。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格林伯格教授和他的同事在观察了欧罗巴表面裂缝的照片之后认为,欧罗巴冰冻的表层比较薄,表层裂缝可以使得气体、热量和有机物质接触到表层下面可能存在的水。他们认为,欧罗巴海洋同地球上的冰冻海洋非常相似,很像是北冰洋。北冰洋通过裂缝而接触空气和热量,而欧罗巴海洋也可以通过冰层裂缝接触到外界。

不只是木卫二上面可能存在海洋,早在2000年科学家们就从“伽利略号”太空探测器取获的磁读数推测到,木星最大的卫星加里梅德(木卫三)的冰冻表面之下也可能隐藏着大面积的液体水。

“伽利略号”磁性仪器探测到木卫三上存在比冰导电性更高的物质。科学家们认为,木卫三号表层200公里之下很可能存在大面积盐性的液体水,其含盐度很可能与地球上的海水相似。科学家们还曾在木卫三号表面上发现盐性矿物质。“伽利略号”发回的高清晰度的图象也支持木卫三号上可能存在水的设想。

水是万物之源。在地球上,通常是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由此科学家们推测木星的两颗卫星(欧罗巴和加里梅德)上很可能存在着生命。

参考资料

木星是被浓密气体所包围的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罗马神话中的木星叫“朱比特(Jupiter)”,是天上众神的首领(即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天界的统治者。木星直径约为14.3万千米,是地球直径的11.25倍,其质量是地球的318倍,体积超过地球的13千米的金属态氢和氦。再外面就是液态氢和液态氦构成的“海洋”,还有就是我们看到的表层大气。

木星的卫星至少有16 颗,其中直径与月球相似甚至更大一些的有4颗。这4颗卫星中,最靠近木星的是爱奥(IO,木卫一),之后依次是:欧罗巴(Europa,木卫二),加里梅德(Ganymede,木卫三与卡利斯托 (Callisto,木卫四)。它们是在1610年由伽利略发现的,因此它们也叫伽利略卫星。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是1989年发射升空的,对木星进行探测长达6年多时间。“伽利略号”环绕木星飞行33次,将木星的四颗卫星的详细资料送回地球,其中包括伊奥、加里梅德、卡利斯托和欧罗巴。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1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3.6 本世纪最壮观的流星雨



被称为21世纪最壮观的狮子座流星雨,在2颗流星掠过。在中国18日晨4时和19日18时29分出现两次高峰,其中最后一次是90年代以来狮子座流星雨的最高峰,可达1小时1万颗流星。

               


流星是地球外层空间小石块和尘粒坠落地球大气层时 燃烧的景象,那些小石块和尘粒大部分会气化,小部分会爆炸。每年11月14日至21日,尤其是11月17日左右,都有一些流星从狮子座方向迸发出来,这就是狮子座流星雨。

狮子座流星雨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存在一颗叫坦普尔棗-塔特尔的彗星。这颗彗星绕太阳公转,同时,它不断抛散自身的物质,在它行进的轨道上散下许多小微粒。当彗星回归时,地球会经过它近期释放出的颗粒稠密区。地球上的人们便会看到大规模的流星雨。由于坦普尔-塔特尔彗星每隔33年的回归,每33年会出现持续几年的狮子座流星雨高潮。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新一轮狮子座流星雨高潮中,自1998年以来,每年11月都出现了强流星雨。

下边让我们迫溯一下狮子座流星雨的历史足迹。早在公元前1768年,我国就有关于它的记载,其它国家的史料中也能找到它的踪影,1799 年在南美州,也描述了狮子座流星雨的情况。1833年,流星雨的规模达到惊人的程度。一位美国波士顿的观测者这样描述到:“1833年11月12-13 日,一个惊人的场面降临地球,整个天空被流星照亮,成千上万颗‘星星’在天上飞舞。就象下雪时漫天空雪花在飘扬。”科学家们估计,在这场长达9小时的流星雨事件中,一个人至少可以看到24万多颗流星。

天文学家预言,33年后,即1866年11月还会看到壮丽的流星雨。果然,欧洲的人们看到了每小时达到5千颗的流星雨,北美州的人们由于月光干扰,每小时看到1000颗,规模不如1833年那样壮观。当人们满怀期望地迎接1899年的狮子座流星雨时,却以失望告终。1932年,人们重燃希望,结果又落空了。人们在一分钟内只看到一颗流星。接连遭受打击的人们对狮子座流星雨不再有什么期望了。

1966年11月17日奇迹出现了。狮子座流星雨又迸发了,美国西部的亚利桑那州到处都能看到一物辉煌无比的流星雨,每个时的流星数超过10万甚至达到14万,持续时间为4小时。

狮子座流星雨中的流星过后,在天空中短时间内还会留下一团云雾状痕迹,这就是流星余迹。

作为“天外来客”,流星雨给人们,尤其是天文学家带来了惊喜和幻想。然而,它们也能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灾难。

看看全球200来个巨大陨石坑,就知道地球其实远不是一块平静的乐土。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地球不知接待了多少莽撞的不速之客,只不过地质变迁和生命活动抹掉了大部分客人的痕迹。

除九大行星之外,太阳系里还有许多绕太阳运转的“零碎”行星,绝大部分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其中一些小行星具有特殊的轨道,会定期接近地球,被称为“近地小行星”。此外,一些彗星也会不时光临地球附近。这类小行星和彗星统称为“近地天体”。当它们中的一些降落到地球上时,则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在10-20公里间的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掀起的尘云笼罩在空中经久不散,地面至少有6个月处于黑暗状态,并由此开始了长达10年、“核冬天”一般的寒冷年月,大量动植物遭到灭顶之灾。许多科学家相信,恐龙时代就是这样结束的。

1908年6月30日清晨,西伯利亚中部,一个巨大的火球从天空中划过。它着地之后引起了一场大爆炸,扫平了大约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烧毁了大量树木,引起的大气冲击波绕地球两圈。这一事件被称为通古斯爆炸,人们对它提出了反物质、黑洞、外星飞船坠毁等种种说法,一种解释是:一块彗星碎片撞击了地球。这个由冰和尘埃构成的碎片长约100米,重100万吨,飞行速度每秒30公里,撞击产生的能量超过广岛原子弹的600倍。

直径小于50米的近地天体基本可以不必关心,它们落入地球大气层时,摩擦产生的热足以把它们烧得差不多。直径在50米至1公里间的天体,就可能造成地区性的灾难。直径超过2公里,就足以引起全球气候剧变,就像恐龙所经历的那样。科学家估计,直径超过1公里的大型近地小行星大约有1000个,超过50米的恐怕上百万不止。因此,"天外来客"肯定会有,关键是什么时候。约1000个大型近地小行星中,科学家迄今只发现了一半,所以还没法做什么预测。

在中国古代,流星常常与个人的命运或社会的变迁联系起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即使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当人类的行为违反自然规律时,也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此次大型流星雨的出现又代表着什么天象变化呢?

参考资料

    http://www.bjp.org.cn/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1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3.7 本世纪首次水星凌日现象结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03年5月8日发表SOHO太阳探测器拍摄的系列复合图像,展示水星凌日整个过程。这次水星凌日现象开始于5月7日7点48分,13点16分结束(格林尼治标准时间),

全过程大约持续了5个小时,这是水星在本世纪中发生的第一次凌日现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文

3.8 五星联珠与改朝换代

从四月二十日起的四个多星期里,人们在傍晚日落后的西方天空,可以用肉眼同时观察到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由西向东近乎直线排列的“五星连珠”的天文奇观。这五大行星包括地球都在黄道面上围绕太阳旋转,但各自旋转周期不同,加上地球自转的原因,这一次五大行星恰巧转到太阳的同一侧,从地球上看就是五大行星相聚一线的百年一遇的天文美景。

               

五月八日是观看五星联珠的较佳时刻,届时这五颗行星位置将最为接近,其中水星、金星、火星及土星会聚在不到十度的范围内,相隔最远的木星与水星相距约三十四度。当天即使不用望远镜,也可以看到同时出现在天空中的五星。最近一次可观察到的五星联珠现象发生在 194年中,这样的行星汇聚还会有3次,分别

是2年11月。但是其余三次行星在日落后汇聚的位置很有可能不会超出地平线,这就意味著人们必须借助天文望远镜观看。因此,本世纪的第一次五星聚会就能用肉眼直接观赏到,将是十分壮观的一幕。

               


有趣的是,在五月十三日左右,月球也将加入五星联珠的行列,五月十四日晚月球正好位于五大行星中间,形成罕见的“行星合月”现象。此后,各个行星很快沿着各自的轨道分散开来,五星连珠现象将逐渐消失。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布衣,都以“天”为至尊。这不仅仅是因为“天”厚赐了人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衣食住行,更主要的是“天”时刻都在慈悲地以各种天象预示、规范着人的思想与行为。人顺天而行、做了好事,“天”就现吉象,人间必会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若是逆天而为、干了坏事,“天”就降凶兆,                     

人间就会干旱少雨、洪涝灾害、兵变民乱……。特别是历代帝王对这种“天人交感”更是深信不疑。

根据中国传统对“五星连珠”的看法,认为是最吉祥的天象,表示将有“明主出现”,因此古代君王对于五星连珠都有极大的期待与期许,也因此产生不少历史事件。史学家司马迁(145~87 BC)說,五星连珠時,国家会有大的改朝换代发生,新的伟大人物將建立新的国家。

西元前1953年2月26日,五大行星非常紧密的在目視4.33度之內会聚,当時大禹建立夏朝,也是夏朝君权神授的开始。

西元前1576年12月20日,水、火、木、土四星连珠(金星也在附近),是夏朝灭亡的象征,成汤成功的改朝代为商。

今本《竹书纪年》对殷末周初,周将代殷时的天象也有描述:“孟春六月,五纬聚房。后有凤凰衔书,游文王之都。书又曰:殷帝无道,虐乱天下,星命已移,不得复久,灵祗远离,百神吹去。五星聚房、昭理四海。”西元前1059年5月28日,周文王改朝换代为周,当时所有的行星会聚在巨蟹座內 6.45度的范围,這是史书上记载的行星会聚第二紧密的一次。

《宋书·天文志》说:“齐恒公将霸诸侯,五星聚于箕。”齐桓公乃春秋五霸之首,在他统领诸侯之际,又出现了五星连珠的天象。

公元前206年,《马王堆帛书》记载“(汉高祖)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沛公至霸上”,当时五大行星就在东井(二十八宿之一)附近,刘邦率先进入关中,按照事先的约言,刘邦当王。但当时刘邦实力远不如项羽,故未敢称王。但那时“五星聚于东井”这一特定天象的出现,古人则认为这是汉代将兴的征兆。

到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时代,天空星象又呈现五星连珠的状况。据说,星象在五星连珠时,在地球上的人文世界中,也象征着学问的鼎盛,所以宋代的文风极旺。

以上各例都说明金、木、水、火、土五星以某种方式聚会,兆示天下将有大人物出现,天命有所转移。看来五星聚在某处,便是改朝换代的象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行星合月”和本世纪最壮观的一次“五星连珠”在达到鼎盛之后,渐渐退去的日期也恰好在世界法轮大法日(5日13日)前后。这能都是巧合吗?

天垂此象,无非以无声的语言昭示天下,人间将出现正义之士,不畏邪恶,大义维护天理、呵护善良、承顺天意,替天行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时、地利、人和”之理也必将在中国再次得到验证。


参考文献

    http://www.gsfc.nasa.gov/scienceques220419.htm
    http://www.space.com/spacewatch/planets_align_020503.html
    http://skyandtelescope.com/obser ... s/article_572_1.as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3.9 天文新发现:小行星在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内漫行

据美国空间网(http://www.space.com)报导,除金星和水星之外的第一颗围绕太阳运转、运转轨道又完全在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之内的星体被发现。该小星体可能是居于太空难观测区域中众多天体中的一个。数百万小行星中大部分运行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地带。有数百颗漫游在太阳系内,但是迄今为止,所有小行星都处于拉长了的轨道上,这种轨道至少使它们远离地球的轨道。

新发现的小行星被命名为2003 CP20。通过观测它的量度估计它不会超过1公里宽,专家认为,这是可能导致地球毁灭的太空岩石的最小尺寸极限。不过天文学家说这颗小行星不会有什么危险。

天文学家认为,该小行星的离太阳最远的距离要比地球离太阳最近距离要近,其轨道非常倾斜,在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平面上下运行。目前估计它经过地球时不会近于284万公里(月球离地球约38万公里)。由于它距离太远加上太暗淡,在地球上如果不借助于望远镜用肉眼难以被观测到。

参考文献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asteroid_inside_030214.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1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3.10 土星周围发现一颗新卫星

据美国太空网报导,继今年木星周围发现18颗新卫星(总数达58颗)之后,土星周围发现了一颗新卫星,使土星的卫星数量达到31颗。这是近三年来土星周围发现的第一颗新卫星。

这颗新卫星取名为S/2003 S1,宽约8公里,属不规则型,相对于土星的运转逆向旋转,其轨道奇异。关于这颗新卫星的起源还不清楚。

参考资料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saturn_moon_030409.html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1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3.11 云罩土星的卫星“泰坦”(Titan)

有云层笼罩的土星的卫星“泰坦”
最新的地面望远镜照片显示,“泰坦”上竟有和地球上相似的云层,甚至也有雷暴雨。“泰坦”是土星数十颗卫星中属最大的。它大过水星,是太阳系中唯一带有自己的大气层的卫星。和地球一样,它的大气成份大多是氮气,也有少量的甲烷。照片显示,当时“泰坦”部份上空笼罩着厚厚的甲烷云层(不是水气云)。科学家们推断这些云也会下“雨”。

它们随时而变,有时也呆上好几天。“泰坦”有缓慢的季节变化,但一般相信不太可能有生物存在,因为它距离太阳十三亿公里远,气温通常在摄氏零下180度以下,实在太冷。天文学家们用最新的Keck II 望远镜摄得“泰坦”这一批照片。Keck II 坐落在夏威夷岛火山顶,它的复合主镜直径十米,具有瞬间调整复合镜的功能。它拍得的“泰坦”照片竟比七十年代飞越土星的“旅行者”号太空船所拍的照片更清晰。

这项新发现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发表在《天文物理学报》上的。NASA的卡西尼号太空船将在2004年造访土星,探测究竟。

参考文献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titan_clouds_021218.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1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3.12 天文新发现:海王星出现3颗新卫星

海王星三颗新卫星

天文学家1月13日宣布,有三颗以前没有观测到的卫星围绕海王星旋转,至此该行星的已知卫星总数达到11颗。

海王星是太阳系中离我们第八远的行星,可是每隔几个世纪它与第九远的冥王星交换位置。这些新卫星运行无规律,大小约30-40公里。

参考文献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neptune_moons_030113.html
    http://cfa-[url]www.harvard.edu/press/pr0303.html[/ur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1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3.13 一奇异彗星已经驰入太阳系

一奇异彗星已经驰入太阳系

据美国国家地理新闻12月19日报导,一颗未知奇异彗星已经驰入我们太阳系,目前正朝东/东南方向穿过武仙座星群。该彗星为日本业余天文爱好者12月14日清晨发现,现以发现者名字命名为Kudo-Fujikawa 彗星,正式名称为

C/23年1月28日该彗星最接近太阳的时候(近日点),地球上大部分地区能够观察到。“其逆轨道(意味着相对于主要行星的轨道而言,

该彗星以相反的方向前进)以及到时候的近距离穿过太阳会使许多人,包括我本人,意识到此彗星可能潜在地驱散太阳辐射及太阳风。”“如果确实这样的发生的话,我们将会看到一个难以置信的彗星,因为其内在挥发性的、稀有气体暴露于太阳的辐射之中。”

参考文献

    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1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3.14 科学家质疑光速不变原理



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5月29日消息,科学家们准备用置于国际空间站上的超精度时钟和其它一些太空任务,检测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消息称,这一实验结果很有可能极大程度地改变人们对宇宙时空的认识。

创立于1905年的狭义相对论的一个最基本的假定是,无论观察者以多大的速度在任何方向上运动,光速对于他来说都是不变的。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常数的光速在宇宙空间中是恒定的。

然而,近些年来在基本粒子研究领域提出的一些新理论却认为,这一假定并不总是正确的,在宇宙的深处,时空的结构可能会发生一些在地球上非常难以探测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将会导致光速的改变。

为了证明这些新理论的正确性,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基础物理计划的支持下,科学家们展开了一系列重新审视狭义相对论的实验。计划的负责人之一,印第安纳大学物理学教授,阿兰.考斯泰勒基博士(Alan Kostelecky)说,三种不同的超精度时钟:主原子空间定位时钟 (Primary Atomic Reference Clock in Space ),铷原子钟(Rubidium Atomic Clock)和超导微波振荡仪(Superconducting Microwave Oscillator)已经被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了,此外欧洲空间局(European Space Agency)也将很快在国际空间站上安装原子钟系综(the Atomic Clock Ensemble)。除了国际空间站之外,NASA的一些其他飞行计划也将对狭义相对论进行重新检验,其中,一个名为“时空”(SpaceTime)的飞行任务将携带原子钟飞过木星,并将它们以极高的速度抛向太阳,这种高速飞行将确保检验的高敏感度。

由于地球的转轴的方向和旋转的速度是固定的,而在太空中,空间站或飞船转轴的方向和速度都是可以变化的,所以如果时空的结构发生了细微的改变,在太空中的测量将比在地球上的更为精确。考斯泰勒基博士最后说,这些实验结果将很可能在科学界引起极大的轰动,并对人们现有的时空结构的认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其实光速不变只是一种在很小范围内的归纳,是一种假说。人类的确做过一些试验,可那范围与宇宙比起来是非常小的,银河系边缘上的光速人们都没有测量过,所以并不能保证宇宙深处的光速与地球上的光速一样。科学家们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投巨额资金,大规模地做实验,在宇宙深处重新检验以光速不变原理为基础的狭义相对论。其实早在1998年9月,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先生就在瑞士讲法时已指出了这一点(《法轮佛法(在瑞士法会上讲法)》) :

“……不同的空间存在着不同的时间,我们地球范围之内有个时间场,一切都局限在这个时间的范围之内。那个人造卫星一旦超出我们大气层的时候,它就是另外的一个时间了,绝对和地球的时间不是一个时间场。那么在经过其他的星球的时候,又有它那星球的时间场。天体越往大去,它的时间、速度差异越大。”

“银河系中发生的事情你说十五万光年才能看到,其实我告诉大家,说不定三、两年你就能看得到。为什么呢?因为光的速度也是受时间场所控制的。穿越不同时间场的时候,光的速度‘刷──,刷──,刷──’就变得忽快忽慢,到我们地球这儿来的时候,又符合地球的时间场,就变得非常的慢了。你用地球人类所能认识的这个时间场去衡量宇宙的这个时间,根本就无法衡量的。”

那么,再延伸下去,我们知道,科学家们在近几年内观察到了许多重大的天文学变化,比如超新星爆发的增多,新恒星的大量诞生,多个星体的碰撞合并,GAMMA射线的爆发,新星体的大量涌现,这些现象一般都距离地球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光年之遥,所以很多人根据光速不变原理,认为这些宇宙巨变都是发生在几百万或几千万年以前的事,与我们现在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如果光速在宇宙中是变化的,并且在宇宙的深处比在地球上要快得多,那么我们看到的外层空间的宇宙巨变就不再是遥远的过去的事情,可能就是几年前的事情,甚至是最近的事情,这意味着什么呢?宇宙的巨变可能近在眼前,何止近在眼前,每个人都可能已经在其中了。中国古人相信天人合一,从天象的变化可以预知人类社会的变迁,天象的变化也会导致人类社会的变迁。这些剧烈的变化对应到我们地球上,或许预示人类也正面临着重大变革。

参考文献

    http://spaceresearch.nasa.gov/general_info/OBPR-02-101.html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1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剧变中的银河系

本章简介

银河系同样更是处在巨变之中。天文学家发现银河中心特大质量黑洞爆炸频繁,在2000年,银河系超巨星Rho Cas发生巨型爆发。而红外线天文卫星观测到银河系大量新生恒星,银河系中的闪亮光点球聚体,科学家推测宇宙是由一种拮抗重力的神秘能量所主宰的。天文学家在广阔的天体范围内发现了许许多多出乎意料的现象,不平静的银河系球形星团是其中的一个。快速穿越银河系的黑洞会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巨星环环绕着银河系?如果存在一完整的环,科学家们将不得不重新思考银河系如何形成的细节。科学家在银河系周围发现氢气云团,这些云团是如何形成的呢?银河系中心亮丽风景线,展示了银河系中心区域的惊人的高能。哈勃望远镜观测到一个奇异星体爆发产生的光回声又是一个以前没有观测到的天文现象。

“银河系即将进入新纪元”一文中研究表明,我们银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庞大密集的星际气体圆环正在银河系中心附近汇集,其密度在未来的2倍,银河系的景观将会非常绚丽。

也许本章的内容远不足以概括巨变中的银河系,但是仍然可以透射出巨变中的银河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1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4.1 天文学家发现银河中心特大质量黑洞爆炸频繁



               
银河系黑洞爆炸
对银河系中心特大质量黑洞进行的最长久的观测,给了天文学家前所未有的了解它的机会。美国NASA钱德勒X射线观测台提供的新数据表明,我们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活动频繁,经历着无数次爆炸,偶尔发生大爆炸。

这次对银河系中心黑洞的观测持续了两周共164小时。“我们对一特大质量黑洞进行了以前从没进行过日常观测。”参与这项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专家巴加诺夫(Frederick K. Baganoff)在目前正在西雅图召开的美国天文学会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见到这个特大质量黑洞的爆发活动几乎每天都发生。”

图像展示的是我们银河系的一部分。这一图像是根据红外线天文卫星的观测构造出来的。图像的范围每边近似30度,图象中心位于名为NGC 7822扩散星云。图像内是气体和尘埃云区,大量的新恒星正在气体尘埃区形成。形成中的新恒星非常明亮,其亮度强达超过太阳数千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1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4.2 银河系超巨星Rho Cas发生巨型爆发

哈佛-史密斯索尼安天体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埃勒斯.罗贝尔(Alex Lobel)领导的一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在西雅图召开的第201届美国天文学会议上宣布,他们观测到了超巨星Rho Cas发生的巨巨型爆发,其爆发喷射物的质量是地球的1万倍。这次惊人的爆发事件发生在2000年。星体在爆发中所损失的质量要比天文学家以往观测到的其它任何一次爆发要多。Rho Cas (Rho Cassiopeiae)属于仙后座星群。在银河系的数十亿星体中,只有少数星体的大小与Rho Cas相当。天文学家曾观测到其首次爆发发生在1946年。该研究小组认为Rho Cas随时可能会发生下一次爆发。持续观测显示,在两年前爆发后的这段时间里,它的巨大气氛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尽管它离我们较远,但由于Rho Cas明亮(其量度是太阳的50万倍),天文学家在北半球全年都能看得见,甚至不用望远镜也容易看到。

“它干了件令人惊异的事情,” 哈佛-史密斯索尼安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Andrea Dupree说,“我们能见证这次令人震惊的爆发真的是特别幸运。”Rho Cas的爆发表明这些超巨星是多么的不稳定。

参考文献

    http://cfa-www.harvard.edu/press/pr0302.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1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4.3 红外线天文卫星观测到银河系大量新生恒星

图像根据三个波段的红外线观测合成。三个波段分别为12,60和100微米。黄色到白色区域是红外线明亮区域。这些明亮区在可见光照片上不会出现。新形成的恒星总是在气体和尘埃云的纵深区域。而这些气体和尘埃云对各种光而言几乎是不透光的。新恒星放射的可见光能量被气体和尘埃云吸收掉了。但对红外线言,气体和尘埃云由于吸收了光能量而被加热从而成为红外线光源,从而新恒星可以被观测到。

(图象来源:加州理工学院http://www.ipac.caltech.edu/Scienc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1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文

4.4 银河系中的闪亮光点─球聚体

浩瀚苍穹,有数不尽的星系。随着科技的进步,天文学家设计并建造了直径8-10米的地基望远镜。他们更加仔细地观测到银河系和邻近星系中的几百个亮点。这些星系中的亮点被命名为球聚体(Globular Clusters), 由十万到一百万个恒星密集组成。

               
银河系的闪光亮点
今年第一期的《科学》杂志对球聚体的观察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综述和研究 (Science, 299卷 563年1月3日)。美国天文学家Krauss和Chaboyer论证宇宙和第一批恒星的年龄至少为112亿年。他们并推测宇宙是由一种拮抗重力的神秘能量所主宰的。

这张图片描绘了银河系存在、演化的四个阶段,代表着现代天文学家对星系的认识。那些分布在银河系中的闪亮光点就是球聚体,每一个球聚体包含有几十万颗星星。

1976年,当天文物理学家Ivan King为学生Francois Schweizer签注他的著作“展现宇宙”时,他写道:“Francois,尽量使这(课本)过时”。Francois秉承师志,已经成为研究球聚体的专家。Ivan King的鼓励确实反映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现今的科学家们努力在寻找突破和发现新的理论。当科学进步时,人们今天的知识将会变得陈旧过时,支离破碎,甚至是有缺陷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4.5 不平静的银河系球形星团

天文学家在广阔的天体范围内发现了许许多多出乎意料的现象,这些观察结果显示我们的宇宙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科学》杂志在2003年伊始发了一期特别期刊用以介绍银河系中球形星团中发生的巨变。

球形星团据信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星团。测定宇宙年龄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测定球形星团中古老星体的年龄来估测宇宙年龄的下限。对银河系球形星团的观测发现了许多震憾人心的大变动。天文学家指出如果我们能够在距离星团核心较近的区域观察这些球形星团,我们会发现那里的夜空无比绚丽多彩。罗伯特.伊里恩 (Robert Irion)教授的文章“银河系中不平静的群星”集中介绍了在银河系球形星团中观察到的壮观景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地球上,在距离太阳几光年之内我们只能看到为数不多的几个恒星,但是在这些球形星团附近却有十万个以上的恒星。这么多星体荟萃在这么小的空间里,因此星团里面热闹非凡,众多的双星系统以几小时,甚至以几分钟为周期互相环绕着,脉冲星一分钟自转上1000周,他们运动的轨道互相交叉穿越。在计算机模拟图象中,众多的星体就象绕着街灯飞行的一大群飞蛾。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景象使人眼花缭乱。星团中星体的相互作用使许多星体被抛射到星团外围或远离星团的空间;许多星体甚至互相碰撞成为新星体。在球形星团中发生这种碰撞的机率比在其它区域要高达十亿倍以上。这些相互作用吸引了许多天文学家。

科学家从哈勃望远镜和钱德勒X-射线观测仪的观测结果和计算机模拟中发现星团中星体的演化和星团的动力学息息相关,每一个星体的变化都对周围环境发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着其它星体的变化。

星团中的双星系统是科学家们感兴趣的对象之一。科学家们把双星系统比作含有两个原子的分子系统,虽然两个系统的尺寸相差很大,双星系统由星体而非原子组成,但是科学家们认为两个系统有着相同的物理实质。双星系统的行为受整个星团密度的影响。当星团膨胀时,其中的星体距离不是太近,双星系统和其他星体的碰撞机会很少。但是星团中星体的相互吸引不可避免地使星团体积缩小。当双星系统与另外一个星体靠近时,另外的星体可以从双星系统获得能量从而使双星系统互相环绕的轨道变小。有时第三个星体甚至取代双星系统中的一个并且把它抛出星团之外。科学家们把这个过程叫做星团中星体的“蒸发”。这种交换使得星团密度变小,避免星团核心的坍缩,但是从长远来看,也使得星团的生存受到威胁,星团的寿命可达1亿甚至更高,取决于它的最初质量和含有双星系统的数目。

计算表明星团中如果有5%到10%的星体是双星就足以使星团通过以上描述的蒸发过程从而避免星团的坍缩。理论预测当星团核心坍缩时蒸发过程应该很快使核心反弹,从而避免星团的坍缩,因此我们应该观测不到这种坍缩的系统。但是在银河系星团中天文学家们观察到了为数众多的星团核心坍缩的例子,观测发现大约有 20%的银河星团发生了核心的坍缩。因此观测和理论预测在这里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物理理论对这种核心坍缩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球形星团给天文学家研究星体在密集状态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机会,其中星体的不寻常活动对天文学家来说也充满了神秘。

参考资料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299/5603/60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4.6 快速穿越银河系的黑洞

天文学家11月18日宣布,他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在银河系内观测到一个“逃逸”中的黑洞,为黑洞形成与超新星爆发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最有力证据。这次发现的黑洞代号为GRO

J1655-40,这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在银河系内部快速飞行的黑洞。(超新星爆发产生的黑洞及与其相伴的黄色星体的设想图)

天文学家表示,新发现的黑洞就象出膛的炮弹一样在飞奔,时速达到40万公里,比邻近恒星运动速度快4倍。其跑动速度如此之快,证明它很可能是在超新星爆发过程中被“投掷”出来的。目前其运动大致方向是朝着地球飞来。但近期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

天文学家指出,在银行系的中央区域,星球的形成更加频繁,因此超新星的出现也更加常见。

参考资料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 ... ackhole_021118.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4.7 钱德勒X-射线观测仪观测到银河系黑洞附近的剧烈碰撞



美国航空航天局网站12月12年9月6日的《科学》杂志上。

这次所观察到的黑洞系统SS433,是一个含有黑洞和大质量星体的双星系统。所探测到两团气体温度高达5千万度,分布在黑洞两侧距离黑洞系统0.25光年。科学家们用多普勒频移测到的气体团速度表明,其中一团朝着靠近地球的方向运动,另一团则远离地球而去。

科学家们对在远离银河系中心黑洞探测到高温气体团感到非常意外。早先钱德勒和哈勃望远镜的观测表明气体在逃离黑洞膨胀的过程中温度会迅速下降,所以科学家们认为在离开黑洞几百万公里以外应该没有高温气体。

“这些发现证明膨胀冷却模型不能成立,”文章合作者之一,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罗勃.分德尔博士说,这些气体必然被重新加热过,最可能的一个过程是来自后面的高速的气体团撞到了前面速度较低的气体团。”在用可见光波段望远镜所作的观测中科学家们的确发现有黑洞附近每隔几分钟就有子弹状的团状气体射出。科学家们正在对此作进一步的观测。

参考资料

    http://chandra.harvard.edu/photo/2002/0214/index.html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4.8 天文新发现:巨星环环绕著银河系

1月6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第201届美国天文学会议上,两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宣布发现银河系被一个以前没有见过的、由古老的星体所组成的巨环所环绕。如果存在一完整的环,科学家们将不得不重新思考银河系如何形成的细节。

天文学家一般认为,银河系大多数星体集中于相对较薄的圆盘和中心较厚的凸起上面,在银河系中心星体数量更多,朝银河系边缘,星体会愈来愈稀少。新发现的圆环上大约有1亿到5亿颗星体组成,在银河系边缘外发现了这么多星体,对天文学家是个惊讶。

由美国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成员。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布赖恩.晏尼(Brian Yanny)说,圆环上的星体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转,速度大约是太阳的一半。圆环比圆盘约厚10倍。

“该圆环不同寻常,因为它似乎仅仅由古老星体所组成。”欧洲研究小组组成员之一、罗瑞哥.埃巴塔(Rodrigo

Ibata)说,“虽然在有些已知的星系里也有由年轻星体组成的亮环,但是还没有发现一个星系有类似于银河系的那个巨环。”

尽管对圆环的形成有多种解释,但是天文学家认为,无论如何该圆环是个谜。

参考文献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milkyway_ring_030106.html
    http://www.cnn.com/2003/TECH/spa ... ing.reut/index.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7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文

4.9 科学家在银河系周围发现氢气云团

据美国国家射电天文观测中心1光年。他们的研究结果将发表在《天文物理期刊快报》。

天文学家认为,GBT望远镜发现最令人信服的事实是这些气体云团在动力学上和银河系盘的相关性,即它们跟着银河系转动。目前,关于这些云团的起源还不清楚。

参考文献

    http://www.newswise.com/articles/2002/10/HALO.NRA.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7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4.10 银河系中心亮丽风景线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的位于大气层外的钱德勒X射线观測站(Chandra X-ray Observatory )最近绘制了一个银河系中心区域的惊人的高能全景图。这一发现对了解我们银河系最活跃地带和宇宙中的其他星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看起来像一个蔓延的大都市,钱德勒新绘制的图片上显示成百的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浸泡在几百万度的像发光的雾一样的气体中。他们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Amherst 的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的 Q. Daniel Wang 说,“银河系的中心是运动的中心。从这些图片我们可以对银河系中的恒星,气体和灰尘,包括磁场和吸引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力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影响到周围的区域以致对整个银河系造成影响。”Wang在21年7月16至21日由一个先进的CCD图像谱仪(AIS)绘制,包含了银河系中心的厚4光年的狭长区域。

这个小组最直接的一个结果使他们可以把单独的X光源和热气体产生的散射光区分开,并且更改了过去对热气体的定义。热气体的温度看起来比原来估计的低十倍。

散射的X光似乎与银河系内部的混乱与密度有关。那里恒星的形成速度比银河系“郊区“要快得多。绝大多数的质量很大的恒星坐落在银河系中心地带并且迅速地把星体的外层甩出从而形成星际风。那里超新星的爆发也更加常见而且把振动穿过星系内部。

银河系的中心是一个质量相当于三百万个太阳的黑洞。虽然钱德勒最近观察到了银河系中心黑洞附近的一个微弱闪光,但黑洞附近的输出功率保持相对较低。

然而,这个小组观察到的一个似乎与离中心几百光年远的铁原子发出的无法解释的光也许表明银河系中心的超级黑洞过去比现在亮几百倍。或者,这发光是由过去银河系中心黑洞引起的极高能量的宇宙射线引起。

银河系中心充满极热气体产生的极高压力和极强的磁场。图片也显示高温高压的气体显然在从银河系中心向银河系外围逃逸。Wang说,“银河系是一个生态系统,他中心的活动会严重影响银河系整体的演化。从天文学角度看,银河系的中心就好比我们的后花园,它为我们了解其他星系的核心提供了优秀的试验场地。”

一粒砂中有三千大千世界,我们银河系中同样也存在着三千大千世界。希望现代的科学能够借鉴古老的东方对这个世界的深奥理解。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银河系也是一个庞大的生命体。银河系中心的更加常见的超新星爆发也许意味着银河系中心的时间场要远远快于它周围的时间场,并且那里正在发生剧烈的转变。

参考文献

    http://chandra.harvard.edu/press/02_releases/press_010902.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7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4.11 哈勃望远镜观测到一个奇异星体爆发产生的“光回声”



               


这组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哈勃望远镜拍摄的照片显示一个非同寻常的星体爆发产生的光象水波一样在星体附近回荡。该星体名为V838 莫诺色罗蒂斯(Monocerotis), 位于我们银河系的独角兽( Unicorn)星座,是一个罕见的正在爆发的超级巨星(supergiant)。超级巨星是一类大质量,高亮度的星体,质量一般是太阳的几百倍以上,亮度也比太阳大得多。

这次的异常爆炸发生在2002年1月,在短短的四十多天里,该星体的亮度增长了一万倍,成为我们银河系中亮度最大的星体。照片中可以见到从这一奇异星体发出的光正在向四周的空间扩散,在碰到四周包围着该星体的尘埃后又被反射回来,构成一副绚丽的、状似牛眼的多色图样。关于这一观测的研究结果刊登在3月27日的《自然》杂志上,《科学》杂志在同一天发表了有关评论。

               

照片显示从2002年5月到12月,星体景象由于星体四周不同部分依次被照亮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天文学家把这种效应称为“光回声”。星云中的不同颜色反映了星体颜色随着星体爆发的改变。在这段爆发过程中,该星云的表观直径迅速由4光年增加到7光年。

目前科学家们对这次爆发的原因还不清楚,天文学家称以前从没有观察到过类似的星体。

参考文献

    1. http://www.nature.com/physics/ph ... hlights/6930-1.html
    2. http://hubblesite.org/newscenter/archive/2003/10/
    3. http://scienceno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2003/326/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9 00:31 , Processed in 0.1064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