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554|回复: 2

文化之旅--良渚文化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9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考古学上"文化"的概念是指分布于一定的区域、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内,某个人们共同体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综合体现,习惯上以该类文化遗存的最早发现地来命名该文化。良渚文化最早由原西湖博物馆(今浙江省博物馆)施昕更于1936年在浙江余杭(旧称杭县)良渚镇及其周围地区发现而得名。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250─4150年,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在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 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八十年代以来,反山、瑶山、汇观山等高台 土冢与祭坛遗址相复合,。

陶器以黑陶为特色,制作精美,有的甚至涂漆。玉器非常发达,种类有珠、管、璧、璜、琮、蝉。其中玉琮个体大,高达18-23厘米,上面雕刻圆目兽面纹,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品,被誉为「玉琮王」。形状为内圆外方,与古代的天地相通思想相吻合。玉器上刻有似神似兽的神人形像和神人兽合一的形像,它们可能是当时人们的崇拜对象。

良渚文化的钱山漾一地出土有绢片、丝带和丝线,是中国远古时代最重要的家蚕丝织物。此外,还发现了许多祭坛遗址,如余杭瑶山遗址发现的祭坛,平面呈方形,从里向外为红土台、灰土围沟和砾石台,外围的边长约20米。祭坛上一般都有大墓,可能是人们祭祀先祖、天神的地方。
  良渚遗址发现之时,正值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不久,当时,在中 国进行的田野考古调查发掘主要集中于中原地区。在以中原为文化中心的历史背景下,施昕更在其家乡发现并主持调查发掘了良渚遗址,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在长江流域地区发掘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经历多方磨难,1938年其发掘研究报告《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出版报告》在上海出版,在当时中国的学术界引 起很大的反响。施昕更以十分严谨的科学态度,认为其发现的良渚黑陶为新石器时代遗物,并因此认为其文化性质为山东龙山文化向南发展的一支。同时对中国古代文化中原中心论提出了有力的挑战,指出良渚黑陶文化的发现对研究"绝少历史的记 载"的浙江春秋战国以前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了"浙江远古文化程度,因黑陶及石器的发现,确可与中原并驾齐驱,……现在可以将它重新估价。"但直至五十年代,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在进一步讨论良渚黑陶文化遗存时,仍将其作为龙山文化杭州湾区。
五十年代中期开始至六十年代前半阶段,江苏、浙江、上海三地相继发掘了一系列的良渚文化遗址,特别是在浙江省发掘 的吴兴(今湖州市)钱山漾遗址良渚文化地层中发现了较多的农业生产工具及水稻、丝麻织物,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学术界对良渚文化文化内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认识,也为良渚文化的命名奠定了基础。著名考 古学家夏鼐先生在1960年发表的《长江流域考古问题》中提出了"良渚文化"的概念,一般认为这是考古界对良渚文化的正式命名,对良渚文化的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按照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围绕着太湖的苏南、浙北及上海是一个独立的考古学文化区块。至今为止的考古学研究基 本建立了这一地区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即马家浜文化(罗家角类型)-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一脉相承的文化发展序列,使这里成为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区。良渚文化开始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其最晚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000年。浙江的良渚文化遗址 基本涵 盖了整个良渚文化的发展时期。如果将良渚文化简单地划分成早、中、晚三个阶段的话,那么在良渚文化的中期开始,即公元前2900年左右,良渚文化发生了突变,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良渚文明诞生。
浙江的良渚文化遗址中最重要的是良渚遗址群,这是分布于余杭瓶窑、良渚两镇的遗址群落。在三十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一百余处良渚文化遗址,在这么一个地域内,密集着如此之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在全国范 围内是罕见的。在环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分布区域里,是目前所知的规格最高、遗址分布最密集、保存情况最好、考古研究最深入的一处遗址群,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同时代遗址中,具备这样优越条件的遗址也是十分少见的。
在良渚遗址群中,有人工营建的超大型土台莫角山遗址,它东西长约670米、南北宽约450米,相对高度约5-8米。是目前发现的良渚文化范围内最大型的人工营建址,它以其超大型的体量和考究的营建模式,显示了它在良渚文化中的中心地位和规格。在良渚遗址群中有反山、瑶山、汇观山等重要的贵族墓地,在瑶山、汇观山还发现了超越物质生活需要的营建工程--祭坛。在这些墓葬中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精美玉器。器的种类、规格、数量以及雕琢技术,在世界同期诸遗址中首屈一指,在良渚文化中亦属最高级别。玉器中的琮、璧、钺、璜等良渚文化代表性器物,以后成为夏商周文明中玉礼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在良渚遗址群中,同时存在着不同级差的聚落模式,是良渚社会分化和社会组织结构的体现,是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十分重要的地区。
经过60余年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良渚遗址群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根据目前的研究,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良 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它在良渚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已引起各级政府与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中国国家文物局已将《良渚遗址群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向国务院推荐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并将良渚遗址群列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同时,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已批准《良渚遗址群保护规划》,将良渚遗址群的保护、研究纳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 本帖最后由 carolge 于 2007-5-9 15:3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5-9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9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8 23:08 , Processed in 0.08988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