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787|回复: 11

[似血残阳] 库尔斯克战役 MARS (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3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库尔斯克战役  MARS

    库尔斯克战役是二战东部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在这次战役后,德国人永久性地失去了战略主动权。不但如此,库尔斯克战役也是二战中最有争议的战役之一,在战后出版的有关它的众多书籍所持观点分歧之大,是其它战役研究中少有的。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东西方处于隔离的状态,双方的历史学家都很难获得对方的资料,而因那场“敌人变成了朋友,朋友变成了敌人”的冷战所引起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也影响了历史学家们客观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在苏联解体后,人们已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已前不曾公开的史料,从而可能客观地评论一下这场50多年前的大战。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将在这篇文章中尽量客观地简述一下库尔斯克战役的前因后果,我将试图在此文中回答下面几个问题:1、如果德军在5月份发动进攻是否就能取胜2、普罗科罗夫卡坦克大战的真相3、德军有无可能在库尔斯克取胜。
    我的文章将分5个部份:1、战前态势2、德军的准备3、苏军的准备4、德军的进攻5、苏军的反攻战前态势
    1942年10月,在计划斯大林格勒大反攻的同时(“天王星”计划),苏军还制定了“火星”计划,该计划的目标为消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面对莫斯科的勒热夫突出部,其目的有三:1、消灭那个从1941年冬起,就威胁着莫斯科的德军突出部2、防止德中央集团军群抽调兵力增援斯大林格勒3、为下一步对斯摩棱斯克的进攻准备一个出发点。
    苏军在这次攻势中投入了西方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的第41、第22、第39、第30和第31集团军,该攻势由朱可夫协调,(“天王星”由华西列夫斯基协调),本来定于10月12日发动攻击,但由于天气的恶劣,最后,延迟到11月25日。他们的队手就是莫德尔和第9集团军。
    进攻之初比较顺利,但德军进行了顽强抵抗,那些被包围的德军部队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仍坚持战斗到底,而突破口两侧的德军部队拼命守住阵地,使得苏军无法扩大突破口,这使得突破的苏军机械化部队聚集在有限的几条道路上,从而遭到德军炮火的大量杀伤,对苏军来说,更不幸的是,当时天气情况极差,这使苏军无法快速运动,所以苏军的进攻很快就缓慢了下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军的预备队逐渐赶到了,在德军的反攻下,苏军伤亡惨重,12月底,朱可夫被迫下令,中止了这场攻势。在这次攻击中,苏军唯一值得一提的战果是攻占了险要的路切萨山谷,为以后的进攻准备了一个出发点,除此以外,苏军只在战线不重要的地方前进了数公里而已,苏军为这次失败的攻击付出了伤亡215674人(阵亡和失踪70374人、受伤145300人)的代价。德军的损失不详,但应该也很严重,因为此后德中央集团军群即无力派兵增援斯大林格勒战场,而后也无力协助曼斯坦因的春季攻势。最后,由于受到的损失,德军不得不收缩战线,于几个月后,主动放弃了勒热夫突出部。
    另外,朱可夫在西洛高地并没有吃败仗,只能说他为了取得胜利付出了个过高的代价,以后有机会我会谈谈柏林战役的情况。我在写有关历史的文章时,会尽量不带感情色彩,因为公正是研究历史的出发点。
    在苏军于1942年11月19日发动的代号“天王星”进攻中,德国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的一部被包围在斯大林格勒,与此同时苏军最高统帅部正在积极准备发动第二阶段战役,在这个代号为“土星”的战役中,苏军准备动用(从北到南)弗罗兹尼方面军的第6集团军和西南方面军的第1近卫、第3近卫和第5坦克集团军(这时苏联的坦克集团军的编制和1943年夏以后的坦克集团军编制有很大不同,该坦克集团军有90000人,但坦克数量只有182辆)将突破防守德军防线左翼的意大利第8集团军和霍立德兵团(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残部和德国第48装甲军)的防御,然后苏军将投入马利诺夫斯基将军指挥的兵力强大的近卫第2集团军直扑罗斯托夫,这个计划一旦成功,苏军将以一个更大的包围圈把整个德国在苏联南方的兵力都包围在其中。
    与此同时,德国人也在积极准备发动解围行动,11月27日曼斯坦因元帅接任了担任解围任务的顿河集团军群司令。12月12日,代号为“冬季风暴”的德军斯大林格勒的解围战役开始了,德军准备工作之快大大出乎苏军的意料,在德军攻击正面上,苏军只部署了第51集团军(3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和1个坦克旅),虽然苏军进行了顽强地抵抗,但这点兵力实在无法阻止德军前进,12月19日,德军已突破至斯大林格勒的最后一条天然屏障——米什克瓦河,与被围德军只有40公里。为了因应曼斯坦因的进攻,苏军改变了他们的计划,雄心勃勃的“土星”计划被放弃,苏军的预备队近卫第2集团军将立刻调往德国顿河集团军群正面,以阻止德军的前军,其余的部队将发动“小土星”计划,他们的目标将只限于毁灭意大利第8集团军和德国霍立德兵团,苏联人意识到一旦这个目标达成,曼斯坦因在后路被切断的威胁下,将只有撤退一途。
    12月16日,苏军发动了进攻,在进攻的正面上,苏军投入了4个集团军370000人,坦克1170辆,而担任德军左翼防御的德国和意大利军队的实力为210000人和120辆坦克。
    苏军在兵力上有1。8:1的优势,而在坦克上的优势更达10:1。所以苏军的进攻十分成功,至12月29日战役终止时,意大利第8集团军和霍立德兵团已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德军对斯大林格勒的供应线基本上被切断,而为了挽救整个战线免于崩溃,曼斯坦因被迫中止了对斯大林格勒的救援行动,德军部队不得不赶到战线的北部,以阻止苏军的前进。在这次战役中,双方都蒙受了重大损失,意大利第8集团军共有84830人阵亡和失踪,29690人受伤,从此意大利军队在东战场上再也不能作为一支军队存在了。而德国第385、387、62、294步兵师和第22和27装甲师遭到了毁灭,此外第19、11和第6装甲师、第3山地师、第304和306步兵师遭到了重创。苏军的损失也非常惨重,从1942年11月19日苏军发动斯大林格勒大反攻到1943年2月2日德第6集团军投降,苏军共付出了伤亡485777人的代价(154885人阵亡和失踪,330892人受伤)。
    如果说德军在这场战役中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通过几乎是超人的努力,德军终于能重新建立了一条战线,并为陷入高加索的德国A集团军群撤出赢得了时间,德国在苏联南部的战线能免于崩溃得归功于曼斯坦因的卓越的指挥能力,归功于那些勇敢和富于牺牲精神的德国普通官兵们,那些被包围的德军部队拒绝投降,顽强地战斗到最后一刻,那些被逐次派往苏军突破口的德军增援部队,不顾力量的悬殊,前赴后继地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冲锋,他们并不能改变战斗的结局,但他们增加了苏军的伤亡,降低了苏军前进的速度,为德军兵力调整赢得了时间。
    而在苏联一方,把第2近卫集团军派到曼斯坦因攻击正面的决定在事后受到了很多苏联军史学家的批评,因为事实表明德军只是勉强稳住了战线,而苏军部队在突破德军左翼后,如果立刻投入第2近卫集团军这支新锐部队直扑罗斯托夫,由于当时德军的后方十分空虚,该集团军很可能不受阻碍地达成目标,而一旦罗斯托夫被攻克,德军的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都将陷入包围之中,而德军在苏联南部的军队将全部被消灭,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苏军应该冒让曼斯坦因和被围的第6集团军汇合的危险。这个假设并非没有道理,但仍有两个问题,首先苏军有没有足够的后勤能力来进行这场直径达400公里的包围战,即使苏军成功地包围了德军,这时的苏军是否已强大到能一次吃掉那么多的德军?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结束,苏德前线并没有沉寂下来,1月13日,苏联弗罗兹尼方面军攻击并毁灭了匈牙利第2集团军和意大利亚尔平军,在短短15天内苏军俘虏了8万人,突破轴心国防线正面150公里,并向西前进了约100公里。在同一时间,苏联最高统帅部正在计划以弗罗兹尼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发动一个联合攻势。西南方面军将从斯塔罗贝尔斯克向东南进攻,把德国顿河集团军群切断在顿巴斯盆地中,行动代号为“骏马奔驰”,稍后,弗罗兹尼方面军也将发动自己的进攻,目标是夺取哈尔科夫,代号为“星”。
    苏军在其进攻的正面聚集了大量的兵力,西南方面军投入了(从北到南)第6、第1近卫、波波夫机械化集群、第3近卫和第5坦克集团军(该集团军名不符实,因为它没有一辆坦克)共325000人,坦克325辆,其中波波夫机械化集群是苏军机械化部队的试点,它辖4个坦克军(第4近卫和第3、第10、第18坦克军)、3个步兵师(第57近卫、第38近卫和第52步兵师)、2个坦克旅(第9和第11坦克旅),55000人,212辆坦克,它将作为此次进攻的装甲矛头西南方面军所面对的德军部队为兰斯集群的部份兵力,第1装甲集团军和霍立德兵团,共160000人,100辆坦克。而弗罗兹尼方面军将投入(从北至南)第40、第69、第3坦克集团军(165辆坦克),共21000人,615辆坦克。而其面对的德军为兰斯集群的主力,和第1党卫军装甲军的2个师(“阿道夫。希特勒”师和“帝国”师),共70000人,200辆坦克。苏军的兵力占有很大优势,但苏军最高统帅部这一次并不掌握任何战略预备队来应付突发情况。
    1月29日,西南方面军首先发动了进攻,在一开始,苏军的进展十分顺利,波波夫机械化集群于2月初成功地越过顿涅滋河,2月12日抵达德军的后方重镇克拉斯诺伏斯克,3天后,西南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将军投入了作为方面军预备队的2个坦克军(第25坦克军和第1近卫坦克军),2月19日,苏军已逼近了查波罗齐,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总部所在地(当时,希特勒本人正在那里)。
    2月2日,弗罗兹尼方面军也发动了进攻,但他们的进攻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很大困难,德军依托精心构筑的工事,进行了顽强抵抗,苏军正面的进攻一再被击退,并蒙受了重大伤亡,但该方面军右翼的由莫斯卡连科将军(他后来成为苏联元帅)指挥的第40集团军的进攻比较顺利,虽然苏军的正面进攻进展迟缓,但40集团军逐渐迂回到德军的侧后方,使德军有被包围的危险,于是,德军开始了逐渐撤退,并在沿途以优异的逐次抵抗来阻滞苏军的前进,2月16日,苏军攻占了哈尔科夫。
    在苏军看来,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但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他们已逐渐陷入了曼斯坦因精心布置的陷阱中。在苏联进攻开始后,曼斯坦因就开始计划德军的反击计划,他决定首先以撤退来拉长苏军的补给线,当苏军的兵力拉长以后,他将以精锐的第1党卫装甲军为主力,首先击破苏西南方面军,然后再向北转,击破弗罗兹尼方面军。为了诱敌深入,有许多地方必须放弃,而为了能逐个击破敌人,也为了为集结兵力赢得时间,在北面的德军将作坚决地抵抗,经过艰苦的努力,曼斯坦因说服了希特勒采纳了他的计划。在苏军不断进攻中,他们的战线越拉越长,而德军却趁机完成了兵力的集结。曼斯坦因以第1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装甲师和著名的“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为主力继续拖住弗罗兹尼方面军,以第二党卫军“帝国”装甲师和第三党卫军“骷髅”装甲师为北集团,以第4装甲集团军第48装甲军(第7和第11装甲师、第5党卫军“维京”装甲掷弹兵师)为南集团,于2月20日,发动了对西南方面军的反击,至3月2日,苏西南方面军遭到了重创,其波波夫机械化集群遭到了毁灭。为了挽救危机,苏联最高统帅部下令把弗罗兹尼方面军左翼的第3坦克和第69集团军转交西南方面军,他们从2月23日起,不断攻击德军左翼,但进展甚微,在击败西南方面军后,德军主力转向北方,首当其冲的第3坦克集团军立刻陷入包围之中,至3月5日,除了第6近卫骑兵军以外,基本被消灭。3月6日,德军开始了向哈尔科夫的进攻,3月14日,德军攻克了哈尔科夫。得手后的德军继续前进,以图在春季泥泞季节开始前,占领尽可能多的地盘,为了防止战线的彻底崩溃,苏最高统帅部不得不中止了计划中在列宁格勒的进攻,把第1坦克集团军南调,此外第21和第64集团军也被火速从斯大林格勒调往前线,但这些部队最快也只能在3月下旬赶到,而当时哈尔科夫东面只有第1近卫骑兵军一个部队,但正是他们顽强地进行了3天的阻击战,使苏军得到了集结兵力的时间,在接下来的几天中,苏军得以投入了西南方面军和弗罗尼兹方面军的预备队——第2和第3近卫坦克军和步兵第206、167、113师,而这时,德军在集战后已疲惫不堪了,由于缺乏一支新锐的装甲部队去扩张战果,德军不得不以击溃苏军进攻部队的同一支部队进行追击,由于战损和劳累,德军的进攻越来越弱了,因此随着苏军援兵的赶到和泥泞季节的开始,德军的进攻中止了。
    德军在哈尔科夫战役中只所以未能歼灭苏军,就是由于装甲兵力严重不足,事实证明,当第一线的机械化部队突破敌人防线过程时,其本身也会被严重削弱,如果这时没有第二线的机械化部队投入,就无法有效地扩大战果。因而德军只能击溃苏军,而无法象战争初期那样大量地歼灭苏军。
    在这次战役中,双方都蒙受了重大损失,苏军的损失为阵亡和失踪100694人,伤139336人,坦克和自行火炮1345辆,大炮5291门,飞机417架。德军的伤亡不太清楚,不过从第1党卫装甲军损失了12000人上看,其损失是相当大的(可笑的是,随着冷战的结束,苏联的许多档案公开了,我几乎可以提供苏军在二战中任何一次战役中的伤亡情况,而资料相对公开的德国,由于战败后资料散失等原因,反而无法做到这一点)。
    哈尔科夫战役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形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军的准备
    在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正在激烈进行的2月中旬,曼斯坦因已经在酝酿德军的1943年夏季的作战计划,当时,他已经意识到德国在苏联已陷入了一场没有希望的消耗战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凭着其人力,物力上的优势,必将压倒德国,而避免这个噩运的唯一办法是在苏军的优势还不明显时,以一连串歼灭战使苏军在人力和物力上“大出血”,当这种损失大到苏联无法忍受时,德国便有可能获得一个通过谈判的和平。
    在战役接近尾声时,他的计划也已成型了。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两个,其中一个是被称为“反向”计划,即先放弃顿涅兹盆地,引诱苏军深入第聂伯河下游,再把所有的预备队集结在哈尔科夫以西,从南、北两个方向袭击苏军暴露的两翼。由于他才以类似的方法取得了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一开始曼斯坦因倾向于这个方案。但这个方案也有其致命的弱点,首先它等于把战略主动权供手让给了苏军,其次如何判断苏军究竟于何时何地发动进攻,由于在战争的这个阶段,德军已感到兵力严重不足,他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去防守整条战线,如果把兵力集中在南方,而苏军恰恰在别的地方发动进攻,那又如何应付?并且苏联可以等待,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的工业会提供越来越多的武器装备,苏军的战斗力也会越来越强,而德国人恰恰不能等待,因为随着西方盟军在北非的胜利,可以预计在1943年他们一定会在欧洲本土登陆,到那时候,德军将彻底陷入一场毫无胜利希望的两线战争中。因而,虽然很遗憾,“反向”计划不得不被放弃。
    “反向”计划被放弃的最后一个原因是德军在哈尔科夫战役中的全胜,胜利使得德军从上到下又充满了信心,希望在苏军遭到重创的情况下,继续扩张战果,事实上,在哈尔科夫战役接近尾声时,曼斯坦因就曾试图说服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元帅派兵南下,夹击撤退中的苏军,只是由于中央集团军群已经精疲力竭,实在抽不出兵力配合才未能实行。而一旦“反向”计划被放弃,曼斯坦因便考虑实行“正向”计划,即通过德军的主动进攻来歼灭苏军。很自然,他的目标选在库尔斯克突出部上。这个在冬季战役中形成的突出部,它有如一个紧握的拳头从苏军的战线中延伸出来,其正面长约250英里,而底部却不到70英里,在曼斯坦因眼中,从这里发动其“正向”攻击是在理想不过的了,一次协调地南北两翼的钳形攻击,足以切断整个突出部,歼灭大量苏军,并且这次战役的成功将缩短德军的战线,使德军的机动部队大大增加。虽然,在他的回忆录中,曼斯坦因竭力声称他对“反向”计划的支持,实际上他对“正向”计划投入了同样多的热情,早在3月10日,曼斯坦因便向来他的司令部的希特勒建议,一旦泥泞季节结束,德军就应发动对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进攻,他的建议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都是些从哈尔科夫战役中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德军应该在他们恢复战力前,以一次坚决的进攻摧毁之。很显然,他并不知道,苏军最高统帅部已把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68、21、64集团军调到了库尔斯克突出部。
    曼斯坦因的计划在德军上层引起了很大反响,它得到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元帅和陆军总部参谋长蔡兹勒上将的支持,但同时也受到另一个德国著名将领古德里安上将的反对。古德里安才在2月被任命为德国装甲兵总监,在随后的对东线的视察中,他发现他所创建的德国装甲部队以削弱到了何种程度,他最初在1940年建立的装甲师配备4个坦克营共有坦克400辆,在1941到1942年,已经缩编到2个坦克营200辆坦克,而到1943年春,整个东线18个装甲师只剩495辆坦克,平均每师只有27辆坦克!而且作为主力的三号、四号坦克已被证明不是苏联T-34坦克的对手,古德里安曾试图让德国工业界仿制苏联的T-34坦克,但由于德国人无法仿制T-34的发动机而只能放弃这个想法。当时德国人已经研制出了他们的新一代坦克——五号“豹式”坦克和六号“虎式”坦克,由于在希特勒认识到在数量上没有希望和苏联人竞争,那么就要在质量上压倒敌人。而德国人寄希望最大的就是“虎式”坦克,希特勒认为一个装备着30辆虎式坦克的独立装甲营的战斗力相当于1个装甲师。可是,且不说这些新式坦克仍存在弱点(如“虎式”坦克的过于笨重和“豹式”坦克的易出故障),它们的产量低得令人痛苦,当时“虎式”坦克的月产量只有25辆,而“豹式”坦克月产量也不过50辆。在这种情况下,古德里安从一开始就反对把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装甲部队投入冒险,他甚至建议在整个1943年,德军都应该采取守势。
    尽管有这些不同意见,希特勒最终仍决定采纳曼斯坦因的计划,他于4月15日发布第6号作战命令,决定德军将以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联合发动一个钳形攻势以摧毁苏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军队。攻势的代号为“卫城”。
    在命令中规定,“4月28日起,攻势可在陆军总部命令颁布的6天内发动”。也就是说,“卫城”作战最早发动的日期是5月4日。
    4月30日,由于当年雨季结束的较晚,卫城作战第一次被延期。5月3日,希特勒在慕尼黑召见参与“卫城”作战的各个高级将领。在这个会议上,有一个德国高级将领出人意料地表达了对这次作战的不同意见,他就是担任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主攻任务的第9集团军司令瓦尔特。莫德尔上将。莫德尔行伍出生,他没有显赫的背景,他没有像古德里安那样在军事学术上有重大成就,也不象曼斯坦因那样才华横溢,更不象隆美尔那样有突出的个性,但他倔强、顽强,作战经验丰富,在顺利时,他从不会放弃机会,在碰到困难甚至绝境时,他所表现的顽强和有如牛头犬一样的执拗,使他成为一个难缠的对手,苏联的朱可夫元帅一生所打过的大仗,恶仗无数,他所吃的唯一一次败仗,就是载在莫德尔和他的第9集团军手下。莫德尔是少数得到希特勒完全信任的德国将军,同时他也是少数几个敢于在希特勒面前直言不讳的将军。这次,他绕过了他的顶头上司克鲁格元帅,直接向希特勒进言(克鲁格对此十分恼火),他把一叠航空照片摊在希特勒面前,这些照片显示了苏军在德军计划中的进攻路线上,已经构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他争辩说,进攻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了,准备迎接德军进攻的苏军已经从战败中恢复了元气,这将使进攻成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所以“卫城”攻势应该被放弃。希特勒被他的发言所打动,显出了犹豫的神情。于是在接下来的会议中,以莫德尔、古德里安为一方,以克鲁格和蔡兹勒为另一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会议最终在没有得出任何结论的情况下结束了。值得注意的是参加了这次会议的曼斯坦因的态度,在他的回忆录中,他声称他当时认为“卫城”计划的最佳时期已经过去了,因而倾向于取消这个攻势。可惜由于他的这个说法无法从参加这次会议的其他人的回忆中得到证实,也和他在“卫城”作战发动后所一贯持的乐观态度不符,所以我并不相信他的话。
    曼斯坦因把“卫城”作战延期以至失败归咎于希特勒的独断专行,是十分不公正的,首先德军在4月最迟在5月初发起进攻的前题是在苏军在战败后尚来不及恢复元气和其增援部队尚来不及敢到上(而这并不正确),即使不考虑这个因素,单就是由于当年泥泞季节结束较晚,就使得德军不可能在5月中旬前发动进攻,而到那时苏军的防御体系已经基本完成,等待着德国人的是一场代价高昂的正面进攻。而当时德军从1942年5月起,几乎已经连续不断地战斗了10个月之久,部队的损耗已达到了极点。从1942年7月1日到1943年6月30日,德军在东部战场上阵亡,受伤和失踪人数高达198万5千人,前线德军的师通常只有团甚至营的规模。而作为进攻利器的装甲部队的损失已到了无法令人忍受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准备一场进攻(不是对败退之敌的追击),德国人要做到:1、后方工业要生产出足够的武器2、这些武器要运送到前线(苏联境内道路情况很差,而且苏联游击队正在发动“铁路之战”)。
    3、在武器运到前线后,部队要时间来掌握4、前线那些精疲力竭的部队需要时间休整,起缺额要补充,新兵要有时间训练5、要在前线聚集足够发动一场攻势的弹药和粮草。
    而这些要在短短1个多月间完成,可能吗?要知道即使在7月德军发动攻势时,其装甲师平均拥有坦克数量也不过100辆而已。一次准备完善的德军攻势失败在一个完善的苏军防御体系下,那么一次准备不充份的德军攻势就必然能击破一个不完善的苏军防御体系吗?作为一个卓越的统帅,曼斯坦因不可能没有看到这一点,而事实上他和希特勒就推迟“卫城”作战的分歧主要发生在6月,他在回忆录中的辩解在我看来只是他不想和这次有着重大后果的战役的失败拉上关系,而希特勒已经死了,而且也彻底名誉扫地了,把责任推到他的头上正可为一了百了。可以想象,如果希特勒下令在5月初发动进攻,如果一旦失利,也会有人说希特勒一意孤行,不肯等待聚集足够的兵力和物资,而提前发动攻势,从而招致了失败。
    尽管有反对的意见,尽管曾有过犹豫,希特勒最终决定“卫城”作战仍将进行。德国人的这个决定是源于他们对于“闪电战”的自信,自开战以来,德军的“闪电战”尚没有在战役范围内失败过,不管敌人的防御设施是多么完善,德军最终总能完成突破,而德军几次失败的战役都发生在德军已前进了数百公里以后。所以虽然德军对苏军的防御的坚强表示担心,怛他们所担心的是要花费多大的代价才能突破,能消灭多少苏军,一旦取胜后,尚有无余力发动进一步攻击。而并没预料到会遭到失败。如果说反对意见也起到一点作用的话,那就是使“卫城”作战进一步被推迟了,希特勒认识到“卫城”作战的重要性,而他也清楚一旦失败会导致的严重后果,既然现在突袭的时机以错过,很自然的,他决定把攻势推迟直到准备充份为止。于是,“卫城”作战被推迟到6月,尽管由于曼斯坦因和克鲁格一再催促发动进攻,但希特勒显然认为还应该等聚集了更多的物资,准备得更充份才能发动功势。于是在一再延期下,“卫城”作战最后被延期到7月5日。
    在这次攻势中,德国投入的兵力,在突出部北部,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第9集团军,司令莫德尔上将,第9集团军共有21个德国师和3个匈牙利师,335000人,其中有6个坦克师,分别为第2(118辆坦克),第4(101辆坦克),第9(83辆坦克),第12(83辆坦克),第18(72辆坦克)和第20坦克师(82辆坦克),1个装甲掷弹兵师(第10装甲掷弹兵师)和若干独立坦克营,共有590辆坦克,424门突击火炮。除此之外,拥有14个不满员的师,1600000人的德国第2装甲集团军将发动辅助性攻击,该集团军拥有第5(102辆坦克)和第8(101辆坦克)两个坦克师和第25装甲掷弹兵师,一共是325辆坦克和突击火炮。
    在突出部中部,德军投入了96000人的第2集团军,他们在这个攻势中,将起辅助作用,主要任务是保持突出部南北的德军间的联系。
    在突出部南方,曼斯坦因投入了223907人的第4装甲集团军和126000人的肯夫兵团,霍斯将军指挥的第4装甲军(由北向南)由第52步兵军、第48装甲军和第2党卫军装甲军组成,第48装甲军配有第3(90辆坦克),第11(113辆坦克)两个坦克师,“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132辆坦克,35门突击火炮),第10装甲旅(200辆“豹式”坦克)和第167步兵师,共有55辆坦克和66门突击火炮。第2党卫军装甲军由第1“阿道夫。希特勒”(106辆坦克,35门突击火炮)、第2“帝国”(145辆坦克,34门突击火炮)和第3“骷髅”(139辆坦克,35门突击火炮)3个装甲掷弹兵师构成,共有坦克390辆,突击火炮104门,其中包括了42辆“虎式”坦克。
    在德军的最右翼是肯夫兵团,它用有10个师,其中有3个坦克师,分别是第6(117辆坦克),第7(112辆坦克,它就是隆美尔在法国战役中指挥的“鬼师”)和第19坦克师(70辆坦克),另外拥有45辆“虎式”坦克的第503坦克营也配属在该兵团中,从而使该兵团拥有344辆坦克和25门突击火炮。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德军所拥有的实力看,并不奇怪,德军上上下下都对胜利充满了信心。而这时,苏联一方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在开始下一章前,我想先谈谈为所非常欣赏的德军将领莫德尔上将(他将很快成为德国元帅),在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后,莫德尔担当了一个类式于德军东部前线的“救火队员”的角色,在喀尔巴纤山的悲剧后,他接替了曼斯坦因指挥苏德战场南部的德军,1944年6月,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毁灭后,又是他去收拾残局,他的名望在1944年8月于华沙城下挡住苏军的进攻而达到顶点,接着他被调往西线,9月蒙哥马利元帅的“市场花园”计划就是被他挫败的,在德军即将战败的时刻,莫德尔元帅担任了德军西线总司令,他的军队被英美联军包围在鲁尔地区,而希特勒命令他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作为一个军人,他应该服从命令,同样作为一个军人,他也深知投降的耻辱,但他也明白战争到了这个阶段,军人们再怎样付出牺牲的代价,都已经毫无意义了,于是他作出了一个罕见的决定,他下令他的部队就地解散,官兵们可以自行决定是继续战斗,进行突围或投降,一切责任由他本人承当。他的这个命令也许使数以万记的德国官兵们免于在战争最后几天中丧生。当部下问到他本人的打算时,莫德尔只是平静的说:“一个德国元帅是不应该做俘虏的。”在交代完后事后,莫德尔一个人走进了一座森林,在那里他把一发手枪子弹打进了自己的头部。


苏军的准备
    1943年4月16日,正在列宁格勒的苏联元帅朱可夫接到了斯大林的电话,在电话中,斯大林下令取消计划中的对列宁格勒的解围战役,“我们需要你去哈尔科夫一次”。两天后,朱可夫抵达弗罗尼兹方面军总部,但局势已无法挽回了。他所能做的只是把尽可能多的部队调到德军进攻方向,以阻止局势进一步恶化。
    在泥泞季节来临后,前线沉寂了下来,而苏联方面也开始思考德军下一步的行动。显而易见,库尔斯克突出部是德军最理想的目标。从4月初起,苏军高级将领们对如何应因德军的计划展开了一场争论,斯大林和弗罗兹尼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倾向于发动一场先发制人的进攻,以打乱德军的进攻准备并夺回在3月份失去的战略主动权。而朱可夫、瓦西列夫斯基和安东诺夫则认为苏军应先保持防御状态,以坚强的防御消耗掉德军进攻能量,摧毁其装甲兵力,然后再发动自己的战略进攻。在4月2日,苏军总参谋部发布的命令反映了这个争论,它一方面要求“在泥泞季节中,各部应加强防御工事,尤其是反坦克工事的建筑,应在德军可能的进攻方向聚集预备队。并加强对部队的训练”。另一方面它也强调让各个部队加强进攻的准备。4月3日,瓦西列夫斯基下令各个方面军和各级情报机关加强对德军下一步行动的侦查。根据这个命令,从苏军各个方面军的侦察部队到苏联在海外的谍报网都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4月8日,朱可夫首先向最高统帅部提供了他的保告,他预计德军将首先攻击库尔斯克突出部,然后包围在突出部南部的苏军,最后发动向莫斯科的进攻。最后,他写到:“我不认为有必要发动一场先发制人的进攻,我们应首先以坚强的防御消耗德军的力量,尤其是摧毁他们的坦克,然后,我们可以预备队发动发动全面反攻,以摧毁德军的主力”。接着于4月10日和12日,苏中央方面军参谋长马里宁中将和弗罗兹尼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分别向最高统帅部送交了他们的报告,在报告中,他们都预计德军下一步的攻势会指向库尔斯克突出部,其可能的发动日期为5月中旬。“在其他方向,德军不大可能在近期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他们要求最高统帅部尽快在受威胁的战线后方建立一支强大的预备队。
    4月12日,在莫斯科,斯大林召见了朱可夫、瓦西列夫斯基和安东诺夫,在这次会议中,斯大林最终被说服,决定采纳朱可夫的计划。于是从这时开始苏军在库尔斯克转入了以防御为主的准备工作。
    1943年起,苏军的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尤其在其机械化部队上,在30年代,以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为首的一群苏联军官中的精英,根据他们的战争经验和对未来战争的思考,发展出了被称为“大纵深”作战的理论,这个理论要求把步兵,机械化部队,炮兵和空军在战争中密切配合:在进攻中首先应由步兵在炮兵,工兵和独立的坦克部队的支援下,在敌军的防线上打开突破口,然后投入第一线机械化部队以扩大突破口并对敌人进行浅纵深分割,包围,最后投入第二线机械化部队,它们将通过突破口对敌人进行长距离,大纵深的追击和包围,与此同时,空军将和突破的机械化部队保持密切协同,对敌人后方目标进行大规模轰炸,并辅之于空降兵的突袭。整个战争将着眼于运动战,而不是一战时流行的堑壕战。
    根据这个理论,苏军在1932年建立了2个机械化军,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以军的规模建立机械化部队,而那时德国的装甲部队还没影子呢!
    “大纵深”理论虽然先进,但那时还处在婴儿期的坦克却不能满足实现这个理论的需要,当时的坦克火力弱,机动力差,防护能力也不足,这一切都给了军队中保守派反对的口实,1938年,斯大林对红军的清洗又给了这个理论最后一击。虽然,包括图哈列夫斯基在内的许多高级将领被处决,但他们播下的种子已经在年青一代的苏军军官们心中生了根,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开花结果。
    在战争处期,苏军所蒙受的灾难性的损失使苏军内部进行了痛苦的反省,结果就是开始“回归”30年代的“大纵深”理论,可是在1941~1942年,苏联无法向前线部队提供足够数量的坦克,所以不得以,苏军的机械化部队只能拆散成旅或团的规模,担任步兵支援任务。这个情况到了1943年,终于有了改观,搬迁到乌拉尔山以东的苏联军火工业终于开始达到并超过战前水平,而西方的援助也开始大量抵达,这使苏军第一次有能力组建理想中的机械化部队。
    1943年夏季以后苏军的机械化部队可分为三种:1、担任支援步兵角色的坦克旅(65辆坦克)和坦克团(39辆坦克),它们被配属于步兵军或师。
    2、担任战术性突破的坦克军(10997人,209辆坦克)和机械化军(15018人,204辆坦克)。它们的突破纵深为德军后方50~250公里,它们被配属于集团军。
    3、担任战略突破的坦克集团军,它的突破纵深是德军后方200~500公里。1943年下半年以后,苏军坦克集团军的组织结构如下:坦克军-2机械化军-1摩托化团-1高射炮团-1反坦克团-1榴弹炮团-1火箭炮团-1通讯团-1工兵营-1运输团-1机修营-2独立坦克旅-146000~48000人,近800辆坦克,500~600门火炮和迫击炮。
    这样的坦克集团军苏联最后一共建立了6个,它们是苏军机械化部队的核心。(要注意的是苏军的装甲部队的兵力比同等单位的德军装甲部队小,一般说,在满员情况下,一个苏联坦克军的兵力相当于一个德军装甲师,一个苏联坦克集团军的兵力相当于一个德国装甲军)
    1943年,苏军的主力坦克仍然是装备着76毫米炮的T-34,在德国人把“虎式”坦克投入战场后,苏军发现T-34的76毫米炮无法在远距离对“虎式”坦克造成威胁,于是苏联紧急研发了最新型的T-34坦克,把一门85毫米炮安装在T-34上,这就是被认为在二战中最好的中型坦克T-34/85,它的85毫米炮相当于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但他的机动性能要好的多。
    另一个苏军的新武器是SU-152自行火炮,把一门152毫米榴弹炮安装在KV-1重型坦克的底盘上,它后来以其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一个“动物猎杀者”的绰号。不过,这两种新式武器都无法在1944年3月前投入战场,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仍将用他们原有的装备作战。
    苏军在整个库尔斯克突出部进行了精心的防御准备,正如我们将看到的,通过情报机关的努力,苏军几乎能同步得到德军发动进攻的日期,怛在猜测德军主攻方向时,苏军犯了错误,由于德中央集团军群实力强劲,而且他们所占据的位置威胁着莫斯科,苏军认为那里将是德军主攻方向,因而苏军把最精锐的部队安排在库尔斯克北部,朱可夫元帅也在此指挥,以协调西方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的作战,(华西列夫斯基则负责协调弗罗兹尼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的作战)但事实上德军的主攻方向将由曼斯坦因的德南方集团军群发动,直指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南部。
    苏军计划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动用5个方面军的兵力:西方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弗罗兹尼方面军、草原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其中直接投入到库尔斯克防御战的是防守库尔斯克突出部北部的中央方面军,防守突出部南部的弗罗兹尼方面军和担任预备队的草原方面军,其余苏军将在德军进攻遭到顿挫后投入苏军的反攻作战。
    苏军的计划如下:在最北方,索克罗夫斯基指挥的苏联西方方面军准备投入两个集团军:巴格拉米杨将军指挥的实力强大的近卫第11集团军(12个步兵师,4个坦克旅,2个坦克团,135000人,648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000门大炮和迫击炮)将为进攻的主力,其左翼为博尔金将军的第50集团军(54062人,87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071门大炮和迫击炮),他们的任务是一旦德军的进攻被阻止,就发动进攻,攻占德军占据的奥勒尔突出部,从北方切断深入库尔斯克的德军。
    在西方方面军的左翼是由波波夫指挥的苏布良斯克方面军,该方面军的任务为配合西方方面军的奥勒尔攻势,他们将向奥勒尔突出部的正面发动进攻,投入这场战役的苏军兵力为第3(60000人,1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第63(70000人和6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和第61集团军(80000人和11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在方面军的预备队中,包括了第25步兵军和第1近卫坦克军(20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和一些独立炮兵和机械化部队,使其总兵力达到433616人,7642门大炮和迫击炮,84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在西方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背后,苏联最高统帅部还布置了强大的预备兵力,准备用于下一阶段的攻势,包括第11集团军(65000人),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731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和第4坦克集团军(652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第20坦克军(18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第25坦克军(19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和第2近卫骑兵军。
    在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左翼,正对着德军第9集团军的进攻方向的是由罗克索夫斯基将军指挥的中央方面军,该方面军包括5个集团军(第70、13、48、60、65)和第2坦克集团军。
    罗克索夫斯基把第70、13和48集团军布置在德第9集团军的进攻方向上,在德军最可能的主攻方向上的是第13集团军(114000人,2934门大炮和迫击炮,27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其左翼为第70集团军(96000人,1678门大炮和迫击炮,125辆坦克),右翼为第48集团军(84000人,1454门大炮和迫击炮,178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在突出部的顶端,罗克索夫斯基布置了第60(96000人,1376门大炮和迫击炮,6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和第65集团军(100000人,1837门大炮和迫击炮,12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应对德第2集团军的进攻。
    方面军二线部队为第2坦克集团军,该集团军由第3和16坦克军、近卫第11坦克旅组成(缺了1个机械化军)共37000人,47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该集团军的预备队还包括第9(168辆坦克)和第19坦克军(168辆坦克)在内的一些独立部队。中央方面军的总兵力为711575人,11076门大炮和迫击炮,246门火箭发射器,178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部,面对着德第4装甲集团军的是瓦杜丁的弗罗兹尼方面军,瓦杜丁的兵力部署方式和罗科索夫斯基非常相似,他把主力放在突出部肩部的中、左翼,尤其是在由哈尔科夫经奥波杨到库尔斯克的公路上,那时通往库尔斯克的捷径。负责阻止德军向奥波杨前进的是第6近卫集团军(79900人,1682门大炮和迫击炮,15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该集团军的左翼是近卫第7集团军(76800人,1573门大炮和迫击炮,24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在其右翼为第40(77000人,1636门大炮和迫击炮,23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和第38集团军(60000人,1168门大炮和迫击炮,1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在这4个集团军后方,瓦杜丁部署了第69集团军(52000人,889门大炮和自行火炮)。作为方面军预备队的第1坦克集团军(辖第6和31坦克军、第3机械化军,40000人,419门大炮和迫击炮,64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和步兵第35军(35000人)。其方面军总兵力为625591人,8718门大炮和迫击炮,170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在中央方面军和弗罗兹尼方面军的后方是科涅夫将军的草原方面军,它的任务是当前方两个方面军形势吃紧时,向它们提供增援兵力,万一库尔斯克防线被突破,它将成为最后一道防线,而当苏军转入反攻时,它将提供新鲜的兵力。该方面军辖5个步兵集团军:第4近卫(70000人,178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第5近卫(80000人,1953门大炮和迫击炮,18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第27(70000人,92辆坦克)、47(65000人)和第53集团军(65000人,78辆坦克)。另外还包括了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第18、29坦克军、第5近卫机械化军,37000人,593辆坦克和37辆自行火炮),第3近卫、第5近卫和第7近卫骑兵军,第4近卫坦克军(18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第3近卫机械化军和第1近卫机械化军(各有约200辆坦克)。该方面军的总兵力为573195人,8510门大炮和迫击炮,163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最后,将在苏军反攻中担任助功的苏联西南方面军第57集团军(65000人,80辆坦克)和第2坦克军(168辆坦克,该军于7月11日转入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
    经过几个月的补充,苏军的近卫师达到了8000人,而普通师也达到了7000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军师的满员率会越来越低,到1944年下半年,苏军的近卫师和担任重大任务的师平均兵力为6~7000人,而其他的师平均兵力为3000人,我们常常听到一个满员的德军精锐装甲师在反击中能击退5、6个苏联师,其奥秘多源于此)。
    从而使参加第一阶段库尔斯克战役的苏联中央方面军,弗罗兹尼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对德国第9和第2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夫兵团在兵力上占2。
    4:1的优势(1910361:780900),在坦克上占1。9:1的优势(5040:2696)。
    苏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内的每个步兵集团军都构筑了3条防线,前2层是主战区和二线战区,组成一个深达3英里的战术防御地带,第三部份是集团军防御区。在两个方面军后面,是由草原方面军构成的两道防线。总计苏军在库尔斯克共有8道防线,其纵深超过100英里。
    主战区是构筑工事最多的地方,具有5道战壕,彼此由交通壕构成的网路连接。到处散布着据点和反坦克阵地,为了防止德国炮兵的射击,它们都设在地下的碉堡里,火力点的布置都是环形的,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开火,而且特别注重彼此能连成一片火网。战壕可以提供守军在不被敌人目视观察的情况下方便的调动。苏军的防御还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在德军最可能的进攻方向上,聚集了大量的兵力和装备,比如在中央方面军的第13集团军的防线上,苏军每公里平均部署了4500人,45辆坦克和104。
    3门大炮和迫击炮(相对于方面军的平均每公里870人,4。7辆坦克,19。8门大炮和迫击炮)。而在南部的弗罗兹尼方面军的近卫第6和第7集团军的防线上,平均每公里兵力为2500人,42辆坦克,59门大炮和迫击炮。苏军防御的另一特点是极其重视对德军坦克的防御,苏军的反坦克作业是以火力据点为中心,辅以反坦克壕和反坦克地雷区,它们将把攻击部队逼到据点的火力范围内。据点还配置了机枪巢和迫击炮以对付敌人的步兵。每一个被称为“PTOP”的这种据点相隔约0。
    5公里,它们构成纵深5公里的防御网。每一个“PTOP”阵地通常部署了5门76毫米反坦克炮,5支战防枪,一组工兵,一个冲锋枪班,有的还有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支援。将各个“PTOP”阵地配属于团级指挥下,就构成了“反坦克地带”。而在敌人威胁大的地方,还有“机动阻塞组”,由营级的摩托化工兵组成,并有步兵伴护,他们随时准备开往敌人入侵的方向上,就地埋设地雷。所有反坦克据点,雷区迫击炮和机枪阵地都以极高明的技巧伪装,当德军开始攻击时,他们将什么也看不到,直到最前面的坦克被击中爆炸为止。
    虽然做了如此周密的准备,苏联最高统帅部对即将来临的决战仍无必胜的把握,要知道德国的闪电战在从前还从未在战役范围内被阻止过,这不能不对苏军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5月2日、8日和19日,苏联最高统帅部多次向前线各部发出了德军即将发动进攻的警报,但这些日子都平安地渡过了,在前线除了双方的空军对对方目标发动了袭击以外,显得十分平静,时间到了7月,德军攻击的时间近了,而苏军从7月1日起,进入了全面戒备,他们静静地等待着一场大战的到来。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军的进攻
    7月4日下午4点,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部,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以营级规模的部队向苏军的前沿阵地发动了进攻,以清除苏军的前进阵地和为第二天的主攻准备一个出发点,经过激烈的战斗,德军占领了几个苏军的前进阵地,于是德军转入防御,等待第二天的进攻。
    当天夜晚,苏军近卫第6集团军的侦查部队捕获了一个德军第168步兵师的士兵,他供认德军的进攻将从第二天即7月5日开始,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下令守军开始进行炮火反准备,以打乱德军的进攻。
    7月5日凌晨2点,在突出部北方的苏第13集团军捕获了德国第6步兵师的一个中士,他也称德军将在5日凌晨3点发动进攻,朱可夫立刻下令中央方面军开始炮火反准备,并通知莫斯科德军的进攻终于要开始了。
    这样,弗罗兹尼方面军于5日01:10时,中央方面军于5日02:20,开始了对德军阵地和可能的部队集合点发动了炮击,这场炮击不但给德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而且迫使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推迟了2个半小时,南方集团军推迟3个小时发起攻击。
    一、库尔斯克北部的战斗7月5日04:30,德第9集团军开始了长达80分钟的炮火准备,其第1空军师也开始对苏军阵地进行轰炸。为了削弱德军炮火的威力,苏第13集团军司令布卡洛夫下令于04:35起,以967门大炮和迫击炮向德军反击。05:30,德军开始了他们的攻击。
    最初的攻击由德军最左翼的第23军发动,在那里德军以3个步兵师(第78、216和36师)进攻苏军第13和48集团军的结合部,这是一次佯攻,意图是把苏军的注意力从德军的主攻方向上引开,但这次进攻证明很不成功,德军仅前进了1点5公里便被阻止了。
    德军的主攻来自于中央的第47和第41装甲军,在这里莫德尔投入了4个装甲师(第20、2、9和18装甲师)和3个步兵师(第61、292和86步兵师),而防守的一方是苏第13集团军的第15和第81步兵师,这两个师背后就是由第307师防守的重要据点波尼里。拥有12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的德第20装甲师于9点突破了苏第15步兵时的防线,并向前推进了5公里。在20装甲师的左翼,德第6步兵师在第505独立装甲营的2个“虎式”坦克连的支援下,在苏第15步兵师的右翼完成了突破,这样苏联第15步兵师不但面临着被从两翼包抄的威胁,而且其右翼的第81步兵师也受到了影响:它的左翼受到德第6步兵师的威胁,而其右翼在有“象式”强击火炮支援的德第292步兵师的攻击下,也岌岌可危。
    在德第292步兵师的左翼,德第86步兵师在第18坦克师的一个团和独立第653和654装甲营的“象式”强击火炮的支援下,沿铁道向波尼里猛攻,为了应因这个威胁,布卡洛夫向第81师增援了第129坦克旅和第1442自行火炮团,当天这些部队连同第81师的步兵击退了德军的4次进攻,但德军的第5次攻击终于使苏军向后退却。这样德军从苏军的防线的中部,突破了苏军第一条防线,但在两翼,德第23军和46装甲军的进攻则完全失败。
    罗克索夫斯基迅速的做出了反应,他向第13集团军投入了350架飞机,并把第1和13反坦克旅,一个炮兵旅和第21迫击炮旅增援给第13集团军。同时,布卡洛夫把集团军二线的第74步兵师派往德军突破口的左翼,他计划以该师和第27近卫坦克团以侧击切断突入苏军阵地的德军。
    5日下午,向第二线撤退的苏第15步兵师在德军的追击下,受到很大损失,其676团一度被包围,经过苦战后才得以突围。15师的撤退使第13集团军左翼的第70集团军的右翼受到了威胁,该集团军的第132步兵师也开始被迫后退。
    在地面激战的同时,在空中双方的空军也在进行一场激战,总的来说,德国空军略占上风,他们在这一天里共出击了1000架次攻击苏军目标,而苏联空军只出击了约500架次。
    在5日终了时,德军在苏军第13和70集团军之间打开了一个宽15公里,深约8公里的口子,但德军付出的代价是可怕的,在第一天德军投入的3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中,有三分之二因战斗或机械原因而退出战斗,虽然有些损失的坦克经过修理可以在稍后重新投入战斗,但其中至少有70辆是永久性的损失。这对德军来说是一个不详之兆。
    在当天夜晚,罗克索夫斯基紧张地准备在第二天发动一个逆袭,他准备投入第2坦克军全部(第3和16坦克军)外加方面军预备队中的第19坦克军,在方面军预备队中的另一个坦克军——第9坦克军,也奉命做好增援的准备。
    事后来看,德军的攻击势头正猛,此时发动反攻,有些为时过早。并且,由于各个坦克军协同不力,在6日凌晨,只有第16坦克军准时进入了攻击位置,于是苏军决定首先以16坦克军发动进攻,6日03:50,在炮火准备后,第16坦克军和第17近卫步兵军发起了进攻,与此同时,莫德尔也把第二线的第2和第9装甲师投入战场,于是库尔斯克战役中第一次大规模坦克战展开了。苏第16坦克军的先头部队第107坦克旅,正面撞上了德国第505独立装甲营的“虎式”坦克,在半小时内,107旅遭到了重创,它的50辆坦克损失了46辆,而紧随其后的第164坦克旅在激战中也损失了23辆坦克。得胜的德军一路追击败退的苏军,直到抵达苏军第二条防线,在那里苏第17近卫步兵军的第70和75近卫师以猛烈的火力阻止了他们的进攻,而在18:30,苏第19坦克军终于赶到,他们猛烈地攻击德第2和20装甲师,最终挡住了德军的前进。
    在德军突破口的左翼,德第41装甲军再一次试图把苏第13集团军和第48集团军分割为二,德军以第292和86步兵师,第18装甲师猛攻由苏军第307步兵师防守的波尼里,但为苏军的顽强抵抗所阻止。
    在6日这一天,苏军的反攻并没有奏效,但它确实做到了迟滞德军进攻的目的,而与此同时,苏联空军在争夺制空权的努力中,取得了效果,他们宣称以损失90架飞机的代价击落德军飞机113架,而苏联轰炸机和强击机也变得更活跃。
    7日凌晨,德军再一次发动了攻击,其首要目标是波尼里,一个重要的铁路和公路枢纽。
    在这里的战斗是如此激烈,以至德国人后来称它为库尔斯克的斯大林格勒。德第18装甲师和第292步兵师向波尼里发动了5次进攻,但都被苏第307步兵师击退,德国人在苏军的强大火力下,损失惨重。10:00,德国步兵在50辆坦克支援下一度突入波尼里西北部,但很快苏军发起了一次反突击,把德军赶了出去,紧接着,两个营的德国步兵在12辆坦克支援下,攻占了波尼里东郊的五一农场,并在市区北部占领了一个落脚点,与此同时,德第9装甲师也从该市西郊发起了进攻,虽然苏军兵力处于绝对劣势,但德军仍不得不花一整天时间,并付出了重大代价,才攻占了半个波尼里。防守的苏第307师损失也很大,该师的预备队只剩下一个营了,为了守住波尼里,布卡洛夫向该城增援了第129坦克旅和第1442自行火炮团全部和第13反坦克旅和第3坦克旅各一部。
    在德军突出部的右翼,德军第47装甲军以第2和20装甲师,第6步兵师向南攻向奥克伐特卡。罗克索夫斯基事先已预料到德军的进攻方向,他把第16和19坦克军,以及第3反坦克旅部署在奥克伐特卡地区,在7日中午,德军以第2装甲师在左,20装甲师和独立第505装甲营在右,向苏军防线一再发动进攻,但每一次进攻都被击退了,德军付出了重大伤亡而几乎一无所得。在德军的最右翼,德第46装甲军向苏第70集团军发动了13次进攻,同样失败了。
    对于德国人来说,更糟的是,在7日这一天,苏联空军取得了库尔斯克北部地区的制空权,从此德国地面部队将不再有在白天自由行动的权利。
    8日莫德尔把他最后的预备队第4装甲师投入战场,它被用来加强第20装甲师,这两个装甲师连同第2装甲师向奥克伐特卡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猛攻,并一度突入苏军防线,为了应付这个威胁,罗克索夫斯基和布卡洛夫向该地增援了第140步兵师和第11近卫坦克旅,激战一天后,德军虽然占领了个别苏军的阵地,但其突破苏军防线的企图失败了。
    在同一天,波尼里城内激战不断,双方都蒙受了重大损失,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德军向该城投入了第10装甲掷弹兵师,而苏军也投入了第3和第4近卫伞兵师,在经过血腥的战斗和付出惨重的代价后,德军终于占领了大半个波尼里,但苏军仍控制着部份市区,而通过该师的铁路和公路仍处在苏军的火力控制下,无法使用,进攻的德军已经精疲力竭,无力再继续前进了。
    经过4天的激战,德第9集团军的攻击能量已耗尽了,在9日莫德尔以第2、4和20装甲师的300辆坦克向奥克伐特卡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结果是徒增损失而一无所得。于是莫德尔被迫在10日宣布德第9集团军转入防御。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军在库尔斯克北部的失败使得德军计划中以南北两个方向的钳形攻势包围消灭突出部内的大量苏军的企图失败了,而且由于情况始终在掌握之中,苏军在北部几乎没有动用草原方面军的兵力,从而使它得以全力支援南部的战斗。

   德军在库尔斯克北部的失败使得德军计划中以南北两个方向的钳形攻势包围消灭突出部内的大量苏军的企图失败了,而且由于情况始终在掌握之中,苏军在北部几乎没有动用草原方面军的兵力,从而使它得以全力支援南部的战斗。
    在7月5日~11日,苏联中央方面军共损失了33897人,其中阵亡和失踪18561人,受伤18561人。
    德军的损失再一次不能确定,但我手头有两个数字,其一是伤亡和失踪20720人,但我并不相信这个数字,因为首先在经过50年后,德国仍不能指出在这20720人中,哪些是永久性损失(阵亡和失踪)、哪些是暂时性损失(受伤和生病),这使我对这个数字发生了怀疑,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德第9集团军的进攻明显是因为遭受了重大损失后被迫中止的,如果德国人只有2万人的伤亡,(第9集团军共有335000人)以顽强著称的莫德尔是不会下令中止进攻的。所以我更倾向于第二个数字,德军在这6天战斗中,损失了约5万人和400辆坦克。
    5日晨,在比预定的时间晚3个小时后,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的第48装甲军和第2党卫装甲军发起了进攻。德国人采取了把“虎式”坦克布置在第一线的战术,以试图从密集的苏军防御阵地中撞出一条路来,德军的攻击正落在苏第6近卫集团军的第67和52近卫步兵师头上。德第48装甲军以第3和11装甲师,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第10装甲旅的部份兵力,共464辆坦克和89门强击火炮首先从出发置跃起,向北部进攻,而第332和第167步兵师则保护装甲矛头的两翼。德军的进攻从一开始起,就遭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大德意志师在第10装甲旅的支援下,以35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的兵力,猛攻苏第67步兵师的阵地,在前进了3公里后,德军的坦克陷入了苏军精心布置的雷区而动弹不得,而苏军也趁此向德军猛烈开火,德国人花了整整10个小时才得以通过这片雷区,在此其间德国人至少损失了36辆坦克。在越过雷区后,大德意志师经过一场苦战,最后在第11装甲师先头部队的协助下,终于突破了苏第67近卫步兵师的防线,承受着德军3个师攻击的苏第67近卫步兵师被迫开始后退,但其第196近卫步兵团和第611反坦克团仍在坚守阵地直到当天晚上,其残部趁夜色突围,回到了苏军阵地。正是由于他们的顽强抵抗,使得第67近卫步兵师的主力第199和201近卫步兵团得以退入二线阵地,在那里他们得到了第1837反坦克团,第245坦克团和第1440自行火炮团的增援,在这些生力军的帮助下,使进攻的德军蒙受了大量伤亡。苏军对德军在此处突破的反应是,瓦杜丁下令把方面军预备队中的第27反坦克旅派往第6近卫集团军在第67近卫步兵师后方的第90近卫步兵师,苏军希望在第二线的第90近卫步兵师在退入其阵地的第67近卫步兵师的兵力支援下,能挡住德军的攻势。
    在大德意志师的左翼,德第3装甲师的90辆坦克猛烈地打击在苏第71近卫步兵师防线上,虽然苏军的抵抗十分激烈,德军在5日傍晚还是从第71和67近卫步兵师的结合部打开了一个口子,突入苏军防线约5公里。苏军被迫向后撤退。这样在第一天中,德第48装甲军成功地突破了苏军第一道防线,德第3和11装甲师,大德意志师准备在第二天,向西北旋转,强渡佩那河,突破苏军第二道防线,而在同时,苏军也把大量兵力调往佩那河防线,以阻止德军进一步的进攻。
    在德第48装甲军的右翼,德第2党卫装甲军,以356辆坦克和95门强击火炮的兵力在5日4点,向苏军第52近卫步兵师的阵地发起了攻击,德军以第1党卫“阿道夫。希特勒”师为前锋,第2党卫“帝国”师和第3党卫“骷髅”师在其右后方,而德第167和168步兵师则分别保护两翼,德军的进攻正撞在苏军第52近卫步兵师的反坦克阵地上,苏第1008反坦克团在德军的攻势面前,寸土必争,其第2连在其炮位被德军摧毁前,击毁了6辆德国坦克,包括了3辆“虎式”坦克,直到5日16:10,在全团24门反坦克炮被摧毁了21门,人员损失过半情况下,德军才攻占了他们的阵地,为此德军付出了损失坦克33辆的代价,其中有17辆是“虎式”坦克!
    德国党卫军在突破苏军第一线阵地后,继续向前推进,按计划,他们第一天的目标是普赛尔河畔的波克洛夫卡,到18点,德军又向前进了6公里,在那里德军被一条部署着坦克和反坦克火炮的苏军防线阻止。
    这样,在德军第一天的攻势中,德第2党卫装甲军把苏第52近卫步兵师一切为二,并突入苏军防线达20公里,虽然苏第52近卫步兵师蒙受了30%的损失,但它并没有崩溃,它的第155近卫步兵团和第375步兵师一起扼守着德军突破口的东侧,其第151和153近卫步兵团则在突破口的西侧坚守阵地,以防德军进一部扩大突破口。
    为了对付德军的攻势,苏第6近卫集团军司令齐斯特亚克夫把拥有72门反坦克炮的第28反坦克炮旅派往第52近卫步兵师,并命令集团军第二道防线上的第90和第51近卫步兵师加强戒备,阻止德军的进一步突破。同时,瓦杜丁下令,卡图克夫将军的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第2近卫坦克军将向苏军第二道防线开进,准备在6日向德军发动反击。
    卡图克夫将军也许是苏军中最出色的坦克指挥官,早在灾难性的1941年担任苏第4坦克旅旅长的卡图克夫,在10月6日的一场精心准备的伏击战中,几乎全部摧毁了德第4装甲师。现在他担任了最新组建的苏第1坦克集团军司令的职务,他在二战中所立的战功,不在任何一个德军坦克指挥官之下。在接到命令后,卡图克夫把其第6坦克军(16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部署在第90近卫步兵师的右后方,把第3机械化军(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部署在第90近卫步兵师的左后方,而第31坦克军(19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则作为集团军的预备队。同时苏第5近卫坦克军(200辆坦克)被部署在第51步兵师后方,而第2近卫坦克军(200辆坦克)被部署在德军突破口的右侧。苏军的计划是在6日,以第1坦克集团军反击德第48装甲军,以第5近卫装甲军从正面,第2近卫装甲军从侧面攻击德第2党卫装甲军。
    由于德军在第一天的进攻比较顺利,瓦杜丁无法下决心在德军攻势正猛时发动反攻,所以他在最后一刻下令取消了6日的攻击,第1坦克集团军将在苏军第二道防线后建立一条额外的防线,只有在德军的攻势被阻止时,苏军才发动攻击。这个命令使得苏军的第1坦克集团军放弃了其机动性,而将其作用仅限于支援步兵,瓦杜丁的这个决定在当时和事后都受到了不少批评。
    在6日上午,只有第2近卫坦克军按计划发动了反攻,这次攻击被德军击退。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苏军的反攻没有付诸实行,瓦杜丁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仍取得了效果,他以一半以上的坦克兵力充实苏军防线,这减缓了德军攻击的速度,而同时他又以其余的坦克兵力不断地打击德军的侧翼,这将最终把德军的攻击从他们的目标奥波杨和库尔斯克引开,并直接导致了普罗霍洛夫卡坦克大战。
    在德军的最右翼,配属于第4装甲集团军的肯夫兵团在5日03:30,开始了他们的炮火准备,30分钟的炮击后,德军第6、19和第7装甲师,第106和320步兵师发起了攻击。到11点,德第19装甲师首先在苏第7近卫集团军第81和78近卫步兵师间突入了2公里,而德第7装甲师的进攻更为成功,到13点,其第6和第7装甲掷弹团渡过了北顿涅茨河,然后该师已第25装甲团为前锋,沿着铁路从正面突破了苏第78近卫步兵师的防线,向前推进了6公里。这样在5日终了的时候,肯夫兵团在苏第7近卫集团军的第一道防线上打开了一个深6公里,宽12公里的口子,但对德军来说,肯夫兵团这一天的进展不能令人满意,与第48和第2党卫装甲军相比,它只取得了微小的进展,这使得第2党卫装甲军的右翼开始危险地暴露了。
    在这一天,德国空军十分活跃,整天他们出击了超过1000架次,这使苏联空军被迫采取防守的措施,双方在这一天未分胜负的战斗中,都受到了很大损失。
    6日上午,在90分钟的炮火准备后,德第48装甲军开始了他们第二天的进攻,在德国空军的支援下,德军以第3装甲师在左,大德意志师在中,第11装甲师在右,向北推进,一路上德军逐步逼退了苏第67和52近卫步兵师,并逐渐逼近了苏军的第二道防线,到当天晚上为止,德军至少向苏军第二道防线发起了8次攻击,但都未能成功。当这一天终了的时候,前线形势表明了德第48装甲军未能抵达普赛河,这对德军来说不是个好消息,在德军右翼的进攻已经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其左翼的攻势也开始慢了下来。这意味着进展最顺利的第2党卫装甲军的两翼都有受到攻击的危险。
    德第2党卫装甲军在这一天的进展较为顺利,在6日上午在炮火的掩护下,德军以“阿道夫。希特勒”师在左,“帝国”师在右,迅速突破了苏军第51近卫步兵师防御的第二道防线,深深插入了苏军防线的后方,苏军的反应是以第5近卫坦克军反击德军右翼的“帝国”师,在一场激烈的坦克战后,双方都蒙受了重大损失,而苏军只是延缓了德军的进攻速度,未能达到阻止其前进的目的。虽然德第2党卫装甲军的进展令人满意,但该军军长豪塞尔却开始把忧虑的眼光投向他的日益暴露的两翼,由于在他右边的肯夫兵团和在其左边的第48装甲军都开始滞后,他的两翼完全处在苏军不停顿的反击下,他得知在他的右翼,苏第2近卫坦克军向他发动了进攻,虽然在二线的“骷髅”师在空军的帮助下,击退了苏军的攻势,但整个“骷髅”师都被迫在步兵赶上来前,用于保护德军的右翼,而无法用于至关重要的向北方奥波杨的进攻。
    在6日傍晚,苏军也调整了部署,瓦杜丁把更多的反坦克武器布置在德军前进的路线上,并把第1坦克集团军的预备队第31坦克军(辖第100、242和237坦克旅)向东,调往德第2党卫装甲军的前进路线上。在这一天,对苏军来说,唯一的好消息是在第6和第7近卫集团军的结合部上,苏第375步兵师在第96坦克旅和第496自行火炮团的支援下,一再打退了德“骷髅”师的进攻,使德第2党卫装甲军和肯夫兵团不能连成一气。
    虽然这一点的重要性在当时未能被人所及时理解,但事后这点将对整个战役的结局有重大影响。
    肯夫兵团6日的攻势首先由第19和第7装甲师发动,第6装甲师则在当天下午加入。德第19装甲师在其左翼的德第168步兵师的支援下,从顿涅滋河对岸的桥头堡出发,打击在苏第81近卫步兵师的左翼上,并突破了该师的防线,只有在投入了该师最后一个营的预备队后,才暂时阻止了德军的前进。与次同时,德第7装甲师突破了苏第78近卫步兵师的防线,并抵达苏联第二条防线,在此据守的是苏第73近卫步兵师和第167、第262坦克团,在一整天里,德第7装甲师连续对苏军防线发动攻击,但都未能达成突破,当天下午,德军预备队第6装甲师终于赶到,它在第19和第7装甲师的中间向苏军发起攻击,但在这时候,苏第7近卫集团军司令苏米洛夫把苏第111、270、15近卫和94近卫师调到德军突破位置,在这些生力军支援下,苏军顶住了德军的攻势。
    这样,在6日终了时,德第48装甲军和第2党卫装甲军成功地在苏军第二道防线上打开了一道缺口,从而严重威胁到奥波杨的安全,为此德国人付出了至少3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的代价,其中大德意志师在进攻开始时其本身所有和配属该师的35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中,现在还能运行的只剩下80辆了,虽然有些损失是可以经过修理,再重新投入战场,但无可否认的是,德军的进攻能力已经开始被削弱了。而由于肯夫兵团不能赶上左翼德军的进攻速度,使得德“骷髅”师被迫被用于保护德军的右翼,而不能用来扩大突破。同时,德国空军在5、6两天里共损失了超过100架飞机,其出击次数由5日的1278架次降低到6日的873架次,空中优势逐渐在向苏军方向转化。
    6日18:30,瓦杜丁向最高统帅部和瓦西列夫斯基要求增援,当晚瓦西列夫斯基向最高统帅部发电要求,立即把草原方面军第5近卫集团军的第10坦克军(18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调往德48装甲军的进攻方向,把第2坦克军(168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调往德第2党卫装甲军面前的普罗霍洛夫卡。同时,他还要求准备把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调往弗罗兹尼方面军。他的要求被批准了。斯大林亲自给瓦杜丁打电话,要求他不惜任何代价,阻止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部的突破,为酝酿中的苏军在突出部北部的进攻争取时间。
    7日早晨,德军第48和第2党卫装甲军开始了对苏第6近卫集团军和第1坦克集团军防守的苏军第二条防线发起了进攻,一开始,第2党卫装甲军的攻势比较顺利。该军以“骷髅”师向东进攻,以扩大突破口,以“阿道夫。希特勒”师和“帝国”师向北进攻,他们逼退了苏第49和100坦克旅。苏军立刻以第5近卫坦克军向德军暴露的右翼发起了一次反击,虽然“帝国”师在空军的支援下,击退了苏军的这次反攻,但这也使德军的进攻速度慢了下来,苏军趁机将第183步兵师部署在德军前进方向上,同时苏第31坦克军的第242和237坦克旅也出现在德第2党卫装甲军的左翼,这迫使德军将“阿道夫。希特勒”师的部份兵力用于保护他们的左翼,这使得德第2党卫装甲军只能以一小部份兵力向北进攻,在7日整个一天里,第2党卫装甲军只前进了数公里,未能达成突破苏军防线的任务,而且由于其左翼苏军的抵抗十分激烈,德军的攻击方向逐渐向东北偏离了他们计划中要夺取的奥波杨,而指向了普罗霍洛夫卡。
    对于德第4装甲集团军左翼的第48装甲军来说,7日的任务十分艰巨,他们既要向北推进,又要在东北方向赶上第2党卫装甲军,以保护其暴露的左翼。而同时,瓦杜丁则计划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德军扩大其突破口,他采取的措施是一方面不停地攻击德第2党卫装甲军暴露的两翼,以迟滞其前进的速度,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全力在接下来关键的几天内,防止第48装甲军和肯夫兵团突破其面前的苏军防线,和党卫军汇合,只要苏军能德军无法扩大其突破口,那么一旦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赶到,瓦杜丁就能发动以两个坦克集团军的兵力向德军发动一场强大的攻势。而要做到这一点,苏军必须要阻止德第48装甲军继续前进。
    瓦杜丁把第1坦克集团军的第3机械化军(辖第10、3、1机械化旅和近卫第1坦克旅,近200辆坦克)和第90步兵师部署在预料中德军的主攻方向,同时他从相对比较安静的第38和40集团军的防线上调来了第309步兵师,3个反坦克团加上第52近卫步兵师的残部,加强苏军当前的防线。
    德第48装甲军7日的攻势首先由“大德意志”师和第11装甲师发动,在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支援下,德军猛烈地攻击苏第1和第3机械化旅的阵地,在一场残酷的战斗后,德军沿着奥波杨公里前进了5公里,苏军的坦克和反坦克火炮使德军的坦克损失惨重,苏军宣称在7日一天中,他们击毁了28辆虎式坦克和76辆其它德军坦克,尽管遭受了重大损失,德军仍在顽强地前进。而这样苏军的防线有完全被突破的危险,为了保持防线的完整,瓦杜丁和卡图可夫命令第3机械化军的左翼向北撤退以保持其和东边的第31坦克军的联系,撤退的苏军遭到了德国炮兵和空军的猛烈轰击,损失惨重。但尽管如此,德军也未能及时扩大战果,因为在卡图可夫命令第6坦克军的第112坦克旅从侧面打击了突入最深的“大德意志”师,这次逆袭勉强使德军的攻势停顿了下来。
    第二天7月8日,德军继续他们的攻势,“大德意志”师和第11装甲师继续压迫着第3机械化军,使之步步后退,而德第3装甲师也逐渐赶了上来,以保护德军的左翼。很显然的,光靠第3机械化军本身,已无法阻止德军的前进,于是瓦杜丁只能下令把本来用于对付德第2党卫装甲军左翼的苏第31坦克军调回来,该军将和第3机械化军余部,第309步兵师,第29反坦克旅,两个坦克旅,3个反坦克团在德第48装甲军面前占领阵地,瓦杜丁希望这个部署能至少暂时阻止德第48装甲军向北朝奥波杨的进攻,以使他有足够的时间来组织第2、10和第5近卫坦克军在普罗霍洛夫卡以南对德第2党卫装甲军的反攻。
    与此同时,德第48装甲军军长冯克诺贝斯多夫将军也在考虑下一步的作战计划,由于苏军在其左翼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兵力,为了解除这个威胁,他在8日晚下令第二天“大德意志”师和第11装甲师将首先沿着奥波杨公路向前推进5公路,并攻占公路上重要的制高点260。
    8高地,然后第11装甲师将继续向北推进,“大德意志”师则向左旋转,在第3装甲师和第332步兵师的配合下,歼灭苏军在德军左侧的部队,然后再从新向北加入第11装甲师,向奥波杨攻击前进。
    对于德国第2党卫装甲军来说,7月8日是十分顺利的一天,因为德国人终于能以步兵第167师接替了“骷髅”师以保护德军的右翼,这使德军能以3个装甲师的兵力向北推进。本来,苏军以决定在8日以第10坦克军从正面迎击,以第2坦克军,第2和第5近卫坦克军攻击德军的右翼,但由于德军的前进过于迅速,从而使苏军的坦克兵力只能逐次投入战场,首先投入攻击的是第10坦克军,它的3个坦克旅在第183步兵师的协助下,从正面攻击了德“帝国”师和“骷髅”师,结果在德军猛烈的反坦克火力下被击退,并遭到了重大损失。本来应该和第10坦克军同时发动进攻的苏第2坦克军因协同不良,延迟到8日下午才发动了攻击,同样被德军击退。第5近卫坦克军于8日10点向“帝国”师的右翼发动了进攻,但只取得了微小的进展。而第2近卫坦克军的进攻则成了一场灾难,该军的140辆坦克在集结时被德国空军的侦察机发现,德军立刻以4个中队装备着30毫米反坦克加农炮的HS-109式飞机,无情的袭击了苏军的坦克群,苏军在损失了约50辆坦克后,被迫停止了攻击。至此,苏军的反击以失败告终,德第2党卫装甲军的北进未能被阻止,而德第48装甲军的前进速度也大大加快了,这使得这两个德国装甲军之间恢复了接触。但由于在德军右翼的肯夫兵团仍未能赶上来,第2党卫装甲军的军长豪塞尔将军再一次被迫以“帝国”师主力用来保护他的右翼。
    从7日早晨肯夫兵团发动进攻那一刻起,德军就陷入了苦战中,德军以第19装甲师在左,新投入的第6装甲师(117辆坦克,并配属了第503独立装甲营的45辆“虎式”坦克)在中,第7装甲师在右,他们在苏第81近卫装甲师的右翼形成了突破,苏第7近卫集团军司令苏米洛夫立刻做出了反应,他把第92和94近卫步兵师以及第96坦克旅派往德军的进攻正面,以迟延德军的进攻,以第305步兵师在后方建立一条新的防线,以阻碍德军近一步向北推进,同时他命令苏第213步兵师和第72近卫步兵师进攻德军的右翼,这个反攻重创了保护德军右翼的德第106和320步兵师,从而拖住了德第7装甲师的部份兵力。第二天,7月8日,苏米洛夫接着把第15近卫,第270和111步兵师投入对德军右翼的攻击,这使德军被迫把整个第7装甲师用于保护自己的右翼,而德军左翼的第19装甲师的进攻也被苏第81近卫步兵师的顽强抵抗所阻止,只有第6装甲师在第503独立装甲营的支援下前进了8公里,这样在7、8两天的战斗中,肯夫兵团虽然最终突破了苏军的第一道防线,但它远未能达成突入苏军防御纵深和保护第2党卫装甲军右翼的任务。
    在7、8两天的空中战斗中,苏联空军逐渐扩大了它的优势,在这两天中苏联空军都保持了1100架次的出击次数,而德国空军的出击数从7日的829架次降到了8日的652架次,虽然如此,德国空军仍能保持在战场关键地带的区域制空权,而只有在11日以后,苏联空军才会最终夺得整个战场上空的控制权。
    9日是库尔斯克战役的关键的一天,瓦杜丁已经知道苏联最高统帅部已经同意把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和8万人的第5近卫集团军从草原方面军调给他指挥,但这些部队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到达,瓦杜丁决定在这几天里,他仍将采用一方面在奥波杨公路上正面抵挡德军向奥波杨推进,同时在两翼连续发动反击,使德军无法全力以赴的攻击他们的主要目标。为此,他把第69集团军部署在第6和第7近卫集团军的后方,以阻止德军向东北方普罗霍洛夫卡可能的推进,同时把第10坦克军从苏军的左翼调到中央奥波杨公路上,同时他还把第309和204步兵师部署在同一条公路上,这些部队将和原来在这个方向上的第31坦克军和第3机械化军一起阻止德军直接攻向奥波杨的一切企图,而第2坦克军和第5近卫坦克军将再一次向德军右翼发动进攻。
    9日,曼斯坦因元帅把所有可以集结的飞机都投入到战场上,在这一天德国空军出击次数高达1500架次,几乎是苏军的两倍。
    在密集的空中支援下,德第2党卫装甲军以“阿道夫。希特勒”师和“骷髅”师向北沿着奥波杨公路发起了进攻,他们逐渐逼退了苏第3机械化军和第31坦克军,在日终时“骷髅”师抵达了普赛尔河,并和其左翼的第11装甲师建立了联系。同时苏联第2坦克军和第5近卫坦克军对德军右翼的攻击,再一次被“帝国”师和第167步兵师所击退。虽然苏军的反攻又一次失败,但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它将对这场战役的结局有重大影响。
    德第48装甲军9日的攻势分为两个部份,首先其第11装甲师继续向北推进,他们突破了苏第3机械化军的防线,攻占了260。
    8高地,并和其右翼的党卫军“骷髅”师建立了联系。在同一时间,“大德意志”师则向左旋转,本来德军指望该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和第3装甲师一起消灭威胁德军左翼的苏军部队,然后再回头和第11装甲师一起再次向北推进。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大错特错的决定,从一开始“大德意志”师就陷入了和苏第6坦克军和第90近卫步兵师的苦战中,而当瓦杜丁一得知德军的这个动向,他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他把大量兵力调往他的右翼,这些部队将牢牢缠住德“大德意志”师和第3装甲师,使他们再也无法被用于德军计划中的主攻方向奥波杨。
    由于德第48装甲军现在只剩下第11装甲师可以配合第2党卫装甲军向北的攻势,而右翼的肯夫兵团在9日一整天又几乎毫无进展,而苏第2坦克军和第5近卫坦克军又不断对德军右翼发动攻击,这使得德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霍斯将军在9日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第2党卫装甲军将偏离奥波杨方向,转向东北的普罗霍洛夫卡,以摧毁苏军在德军右翼聚集的部队。正是这个决定,直接导致了几天后的普罗霍洛夫卡坦克大战。

    当库尔斯克战役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在西方传来了英美联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的消息,这给德军造成了很大压力,因为德军的战略预备队都被拖在库尔斯克地区。虽然遇到了这种情况,由于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部的进展,希特勒觉得“城堡”作战仍有成功的希望,所以在10日他发布命令“城堡作战仍将继续”。于是在12日德军在南部的攻势将到达其高潮——普罗霍洛夫卡坦克大战!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具体介绍这个著名的坦克战前,我先来介绍一下发生在德军两翼的战况。
    在7月9~10的夜里,苏军右翼(也就是德军左翼)的形势如下:在德军突破口的西方苏军部署了第6坦克军,第90近卫步兵师和第3机械化军的第1、10机械化旅,共有坦克约100辆,他们沿着佩那河占据了防御位置,在他们后方是作为预备队的第184和204步兵师。在北方的奥波杨公路沿线,苏军部署了第3机械化军其余部队,第5近卫坦克军,第31坦克军,第309步兵师和第67近卫步兵师,而有12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的第10坦克军则被部署在第二线,苏军在这一方向共部署了约3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此外大量的反坦克武器也被部署在这一地区。
    德第48装甲军计划在10日以第3装甲师继续沿着奥波杨公路北上,以“大德意志”师和第3装甲师攻击其左翼的苏军,可是经过几天的战斗,德军的实力已经大大削弱了,这时德第48装甲军所能运行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数量只剩下173辆坦克和强击火炮了(包括30辆“豹式”坦克,记住第48装甲军原有535辆坦克和66门强击火炮),而“大德意志”师和配属该师的第10装甲旅更只剩下了87辆坦克和强击火炮!我很奇怪为什么德国人仍然认为他们可以以这点兵力可以同时在两个方向作战!
    不管如何,第48装甲军仍在10日3:30时发起了进攻,“大德意志”师首先攻向苏第3机械化军和第6坦克军的结合部,他们首先突破了苏第200坦克旅的防线,并向苏军纵深推进,苏军则迅速把第6摩托旅,第112坦克旅和第60重型坦克团派往突破口,于是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到10日傍晚德第3装甲师的70辆坦克也投入了战斗,苏第6坦克军终于不支,向后退却了10~20公里,在10日终了时,第6坦克军只剩下了35辆坦克和10门自行火炮,其损失高达50%以上!
    11日德军继续他们的攻势,德第3装甲师和第332步兵师清除了残余苏军的抵抗,并前进到了苏第184步兵师的防线,而同时苏军也在准备一场新的反击,瓦杜丁把第10坦克军(12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和第219步兵师调往该方向,他计划以第5近卫坦克军、第6和第10坦克军组成一个突击集团,以200辆坦克的力量打击在德第48装甲军的左翼上,而以第3机械化军和第31坦克军共150辆坦克,继续阻止德军向北方推进。
    对于德军肯夫兵团来说,10~11日的战斗充满了挫折,由于同时需要保护自己的左右两翼,使得它的装甲矛头只剩下第6装甲师一个师,而苏军除了以第7近卫集团军的兵力不断攻击他的两翼外,其第69集团军在其进攻正面占领了阵地,在10日一天的战斗中,苏第69集团军的第94和92近卫步兵师,第305步兵师重创了德第6装甲师,到日终时,第6装甲师的坦克数量从超过100辆下降到了47辆。很显然,如果没有第7和19装甲师的帮助,第6装甲师无力继续前进。但第7装甲师正忙于应付苏军对德军右翼的连续攻击,但由于在德军左翼的苏第81近卫步兵师和第375步兵师为了避免被合围而主动撤退,这使第19装甲师终于能被用于向北进攻。11日在曼斯坦因的催促下,肯夫兵团以第503独立装甲营的“虎式”坦克为前锋,第6装甲师和第19装甲师紧随其后,他们突破了苏军第305和第89近卫步兵师的防线。向前推进了20公里,并接近了由苏第107步兵师防守的下一道防线,苏军迅速投入了第81近卫步兵师来阻止德军继续前进,终于使战线再一次稳定了下来。这时候,肯夫兵团离他们的目标——普罗霍洛夫卡仍有30公里,而苏第69集团军只剩下第375步兵师这一个预备队了。于是第69集团军司令向瓦杜丁求援,而肯夫兵团也在准备在12日再一次发起攻势。
    正当肯夫兵团经过激战,终于有所突破的时候,德第2党卫装甲军也在奋力向普罗霍洛夫卡前进。在9日晚接到霍斯有关改变进攻方向的命令后,3个党卫军师整夜都在向进攻出发点聚集,但由于夜色和复杂的地形的影响,到10日天亮时,“阿道夫。希特勒”师还没能到达指定地点,所以第2党卫装甲军只能逐次投入战斗。“骷髅”师和“帝国”师首先发起进攻,而“阿道夫。希特勒”师要到13点才能加入攻击。到中午时分,“骷髅”师终于强渡了普赛尔河,在河对岸建立了一个立足点,但德军进一步的前进遭到了苏军第52近卫步兵师,第11摩托化旅和第178坦克旅的顽强抵抗,而苏第2坦克军也连续不断地对德军右翼发动进攻,这使得德军在10日只取得了微小的进展。虽然如此,第2党卫装甲军军长豪赛尔将军仍对作战前景表示了乐观的态度,因为现在第2党卫装甲军的集结终于完成了,他预计11日就能向苏军防线发起全力的一击。
    在同一时间,瓦杜丁也松了一口气,因为他的援兵赶到了。最先到的是第5近卫集团军的第33近卫步兵军,瓦杜丁立刻命令以该军的第9近卫伞兵师守卫普罗霍洛夫卡城,把第95和97近卫步兵师沿着普赛尔河部署在第51和52近卫步兵师后方,形成一条新的防线。而第42近卫步兵师则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被派往形势危急的地方。
    瓦杜丁所要依靠的最重要的一支增援部队,由罗特米斯特洛夫中将指挥的第5坦克集团军,在9日接到命令后,在24小时内急进了100多公里,在10日终于到达了指定的集结区域。瓦杜丁把第2坦克和第2近卫坦克军,第1529自行火炮团、第522和148榴弹炮团、第148和93加农炮团、第16和80近卫火箭炮团转隶给第5坦克集团军,并命令该部加速完成兵力的集结,于12日和第1坦克集团军一起向德军发起一次强有力的反攻。罗特米斯特洛夫立刻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他计划在12日以第18和29坦克军为第一梯队,在第2坦克军和第2近卫坦克军的配合下,向德军发起攻击,而第5近卫机械化军则保留为集团军的预备队。这时,无论瓦杜丁和罗特米斯特洛夫都没有预料到,德军11日的进攻将严重打乱苏军的进攻计划,一次精心策划的反攻,将演变为一场惨烈的遭遇战。
    7月11日5点,在苏军完成反攻的准备以前,德第2党卫装甲军以“阿道夫。希特勒”师和“骷髅”师两个师的兵力向着普罗霍洛夫卡发起了攻击,“帝国”师则继续保护德军的右翼,为了保证进攻的成功,德军集中了其空军向苏军的防御阵地发起了空前猛烈的轰击,在这个攻势下德军迅速地突破了苏第2坦克军的防线,在9:05分,该师就抵达了普罗霍洛夫卡城郊。德军前进速度之快,大大出乎了苏军的预料,在此地防御的是苏第9近卫伞兵师,该师并加强有第57重型坦克团(21辆KV重型坦克)和第301反坦克团(24门反坦克炮),该团任务是掩护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集结区域,按计划该师最早也将在12日投入战斗。
    但11日早上越来越近的枪炮声,使该师意识到战斗就迫在眼前了。在近1小时的炮击和轰炸后,“阿道夫。希特勒”师于09:50向由第9近卫伞兵师26近卫伞兵团2营据守的252。
    2高地发起了连续不断的攻击,苏联伞兵们打得格外顽强,德军经过了3个多小时的激战后才在13:10攻占了252。2高地,这给苏军赢得了时间。在11日接下来的时间里,德军冒着苏军密集的火力和不断的反冲锋,缓慢地向普罗霍洛夫卡前进,他们在这一天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进展,但未能攻克普罗霍洛夫卡。在11日晚上19点,在前进指挥所,瓦西列夫斯基和罗特米斯特洛夫亲眼看到了德军坦克的突破。于是瓦西列夫斯基当即命令罗特米斯特洛夫提前发动反攻。而这时由于正陷入和德第48装甲军的苦战中,苏第1坦克集团军根本不可能在12日发起反攻,所以一切只能靠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了。
    对于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首先它计划中的攻击发起位置已被德军攻占,这意味着进攻计划被迫在最后一分钟加以改变,而本来预定在这次进攻中担任重要角色的第2坦克军在11日的战斗中损失严重,只剩下了不到100辆坦克了,并且该军各部的位置十分分散,在12日苏军反攻前,更本不可能加以从新集结,因而第2坦克军只被赋予掩护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侧翼的任务,而不直接参加反攻。罗特米斯特洛夫最后计划以第18和29坦克军从正面攻击德“阿道夫。希特勒”师和“骷髅”师,以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攻击担任德军右翼掩护的“帝国”师,第5近卫机械化军(212辆坦克)作为预备队,另外一个以集团军副司令特鲁法诺夫率领的由100辆坦克(71辆T-34/76,29辆T-70和T-60)的集团被派往苏军左翼的第69集团军,以阻止肯夫兵团的前进。苏军攻击发起时间被定为12日8点30分。在同一时间,德军也在紧张地准备12日的进攻,在11日的激烈战斗中,德军也蒙受了重大损失,“阿道夫。希特勒”师实力下降到60辆坦克和10门强击火炮,在整个晚上,德军完成了兵力重组,并且把一批新到的或修复的坦克补入部队,这使第2党卫装甲军12日发起攻击时,其坦克数量反而超过了前一天的数量。对双方来说,一场至关重要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在苏军攻击发动以前,由于肯夫兵团的一次果敢地行动,迫使苏军在一次修订他们的计划,11日晚德肯夫兵团第6装甲师以其第11装甲团第2营和第114装甲掷弹团第2营组成了一支突击队,由贝克少校指挥,他们的任务是趁黑夜悄悄穿过苏军防线,出其不意地夺占顿涅茨河上的渡口,并坚守到第二天第6装甲师主力到达为止。这支德军突击队以一辆缴获的T-34为先导,一路静悄悄地穿过苏第69集团军的防线,一路上德军严格保持无线电静默,士兵们被禁止交谈,但允许他们坐在坦克上吸烟。这次行动完全达成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只是在德军快到达渡口时,才被苏军发现,但这已为时过晚,德军迅速夺占了渡口,并击退了苏军一切夺回渡口的企图,事实上德军的成功甚至超过了德军自己的预料,贝克少校发现他的部队不但要忍受苏军的炮击,还要遭受德国空军的轰炸,因为他们以为渡口还在苏军的手中!贝克突击队一直坚守到12日第6装甲师的到来,德军这个行动的成功给苏军造成了一个危机,现在肯夫兵团已经接近了普罗霍洛夫卡,如果他们和第2党卫装甲军汇合的话,苏军左翼的大量部队就会陷入合围。虽然有这样的战机,但德军却无力发展战果,因为整个肯夫兵团在一个星期的激战后,已经精疲力竭了,他们没有一支生力军去扩大战果,所以肯夫兵团在渡过顿涅茨河后再一次陷入停顿,普罗霍洛夫卡仍可望而不可及。
    苏军对肯夫兵团突破的直接反应是立刻把第2近卫坦克军的主力调往南方,第2近卫坦克军本来预备在12日队“帝国”师发动攻击,但12日一早一场大雷雨横扫了这个地区,使进攻不得不退后,接着其主力第26近卫坦克旅又被派往第69集团军,这使得第2近卫坦克军只剩下50辆坦克,于是该军别无选择,只能转入防御。于是第2近卫坦克军无法参加苏军12日的反攻。同时由于德军左翼第48装甲军12日的攻势,迫使苏军将第5近卫机械化军向西移动,以防止德军可能的突破,这使得苏军12日在普罗霍洛夫卡的反攻的兵力,只剩下第18和第29坦克军,唯一使苏军安慰的是德“帝国”师被用于保护德军暴露的右翼,同样无法参加12日的战斗。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50多年来,普罗霍洛夫卡坦克大战已经成了一个传奇,长久以来,它以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而闻名于世,在1943年7月12日苏德两方共1200~1500辆坦克在此地激战。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可惜也是一个不可靠的故事。
    事实上,普罗霍洛夫卡坦克战的规模比人们长久以来以为的小得多,卷入这场战斗的苏德双方坦克数量只有500多辆。此外,双方事后都对战果作了夸大不实的宣传,我所看到最离谱的数字是德国以48辆坦克的代价,摧毁苏军坦克超过600辆,很难相信在大战结束这么多年后,还会有人相信这种神话。为了尽可能搞清这个问题,我曾查了许多资料,感谢冷战的结束,至少苏联一方面的许多资料不再保密了,在某种程度来说,现在有关苏联在二战史料甚至比德国的更为详尽。
    直接参加普罗霍洛夫卡的德军部队为第2党卫装甲军的“阿道夫。希特勒”师(该师在12日共有坦克67辆和强击火炮10门)和“骷髅”师(101辆坦克和20门强击火炮),另一个党卫军师“帝国”师(95辆坦克和强击火炮)担当着保护德军右翼的任务,没有参加对普罗霍洛夫卡的攻击。这样,德军一方参加普罗霍洛夫卡大战的坦克和强击火炮数量为198辆。
    让我们再看看苏联一方的兵力,苏军参加普罗霍洛夫卡一战的军队是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第18和29坦克军。第18坦克军辖第110、170、181坦克旅和第32摩托化步兵旅,该军共有坦克187辆:21辆“丘吉尔”式,103辆T-34/76,63辆T-70和T-60。第29坦克军辖第25、31和32坦克旅,在12日的实力为216辆坦克和21门自行火炮:1辆“丘吉尔”,130辆T-34/76,85辆T-70,9门SU-76,12门SU-122。苏军总兵力为403辆坦克和21门自行火炮,相对于德军,苏军兵力占了几乎2。 5:1的优势,并且苏军是生力军,而德军已经连续战斗了一个星期了。不过德军也有几个优势,首先苏军坦克兵力中有相当数量的过时的轻型坦克如T-70等,苏军要到1944年才能做到使坦克军大部装备T-34,而现在真正能对德军造成威胁的只有233辆T-34/76而已。另外由于德军已先一步占领了苏军计划中的进攻出发地区,这迫使苏军只能穿过一片开阔地才能攻击德军,而这恰好使德军能发挥其“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的远距离杀伤力,而在这个距离上,苏军T-34上的76毫米炮并不能给德军造成伤害。
    12日早晨06:30,德国空军开始了对苏军防线的轰炸,接着08:30,德军和苏军几乎是同时发动了攻势,两军迎头撞击在普罗霍洛夫卡郊外的原野上,为了躲避德军致命的远距离炮火的威力,苏军指挥员下令坦克以最高速度冲向德军。只要能接近德军的坦克,那么T-34就能发挥其机动性的优势来战胜笨重的“虎式”坦克。在冲锋过程中,苏军的坦克付出了可怕的代价,在德军“虎式”坦克和88毫米反坦克炮的轰击下,一辆接着一辆苏军坦克爆炸起火,但苏军并没有后退,在12日一整天里,苏军几乎不停顿的发起了一波连着一波的攻击,双方将士都打“疯”了,那些坦克被打坏的坦克兵们,就在坦克的残骸旁,用轻武器互相射击,甚至进行肉搏。惨烈的战斗一直进行到夜晚,精疲力竭的双方才停了下来。罗特米斯特洛夫检查了一天的战斗,很显然,苏军未能完成摧毁第2党卫装甲军的任务,但至少德军向普罗霍洛夫卡的突破被挡住了,罗特米斯特洛夫得出了结论,德军仍具有可观的实力,因此他决定第18和29坦克军先转入防御,以争取时间完成部队的重新集结。
    现在我们来看看双方的损失,苏军第29坦克军在12日的战斗中损失惨重,损失高达50%以上,而第18坦克军投入战斗的第170和181坦克旅也同样受到很大损失,不过该军还保持着完整的第110坦克旅和第36近卫坦克团。总的来说,苏军在12日普罗霍洛夫卡损失坦克和自行火炮在180辆左右。在这同时,德军损失接近其总兵力的50%,也就是80~9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从双方损失数量来看,德军无疑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看德军失败了。由于第2党卫装甲军未能在12日夺取普罗霍洛夫卡,肯夫兵团也未能达成突破,这使得苏军有时间把处于有被合围危险的其左翼部队撤回下一道防线,同时苏军的援兵也源源赶到了,这使得苏军下一道防线将更为坚固,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唯一一次合围消灭苏军大量部队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
    我有一份苏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第18、29坦克军和特鲁法诺夫集团于11日~14日对德第2党卫装甲军的损失报告,它披露在这4天的战斗:第18坦克军被击毁坦克30辆(7辆“丘吉尔”,23辆T-34/76)击伤21辆(10辆T-34/76,11辆T-70和T-60)第29坦克军被击毁坦克154辆(99辆T-34/76,55辆T-70),自行火炮10辆(6门SU-76,8门SU-122),击伤坦克数量不详,击伤自行火炮5门(3门SU-76、2门SU-122)。特鲁法诺夫集团被击毁坦克29辆(18辆T-34/76,11辆T-70和T-60),击伤坦克34辆(33辆T-34/76、1辆T-70)。总共苏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在这4天里被摧毁坦克213辆,自行火炮14门,到14日,其坦克数量包括已修复的坦克,下降到了374辆。
    正当苏德两军在普罗霍洛夫卡激战的时候,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北部,苏军于12日3点,发动了准备已久的对德军奥勒尔突出部的进攻,这个攻势立刻使德中央集团军群的第9集团军有被切断后路的危险,同时也使德军以两翼包抄来包围库尔斯克突出部内苏军的企图彻底失败了,从这时起库尔斯克北部的德军将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存而战斗。
    13日,德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元帅和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斯坦因元帅被希特勒召见到他的临时总部“狼穴”,在这次会议中,希特勒宣布由于英美联军在西西里登陆,使得意大利的局势变得十分不稳,而靠意大利本身的实力无法抵御西方盟军的入侵,为了保住意大利和巴尔干,他不得不决定中止“城堡”作战,并从东线抽调兵力去支援意大利前线。这是希特勒所愿意说出来的想法,事实上不难看出希特勒做出这个决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他已经对“城堡”作战的胜利丧失了信心,因为很显然德军如果能在“城堡”作战中获得一个决定性的胜利,那就足以抵消英美联军在意大利的胜利。而在13日当天的形势是,在库尔斯克北部,苏军不但阻止了德军的攻势,并且发动了反攻。而在南部,虽然德军的进展比较北部为大,但至今未能达到突破苏军整个防御体系和大量消灭苏军的目的。更何况在哈尔科夫南部的顿巴斯地区,德军发现苏联南方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正在准备对德南方集团军群的侧翼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攻势,这一切都使希特勒决定该是中止进攻,转入防御的时候了。
    对希特勒的决定,克鲁格表示完全赞同,基于中央集团军群现在的局势,任何进攻的企图都是不切实际的。曼斯坦因元帅则强烈地表达了反对意见,他认为苏军在南方的攻势不会对德军产生太大的影响,而他的部下虽经过多日的苦战,仍对战斗的胜利充满了信心,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苏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德军只要多坚持一下就能取得胜利。因此他强烈主张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应该继续协力发动攻势,此外他已经准备在库尔斯克南部投入最后的预备队,德国第24装甲军该军辖第23装甲师和第5党卫军“维京”装甲掷弹兵师,两师共有坦克约150辆,由于相信苏军已经投入了他们所有的预备队,曼斯坦因认为第24装甲军这支生力军的投入战场将使德军最终赢得胜利。
    克鲁格元帅简直不敢相信曼斯坦因的乐观态度,他声称至少中央集团军群不可能参与任何继续进攻的计划,因为苏军的攻势正在顺利进行,一旦苏军攻克了奥勒尔突出部,整个第9集团军就会陷入重围,那将是第二个斯大林格勒。因而中央集团军群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把德军撤出来,任何进攻都不在考虑之内。
    不过,曼斯坦因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仍对希特勒产生了影响,他虽然决定“城堡”作战将被中止,但他最后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法,首先他拒绝在两翼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把最后的一支预备队第29装甲军投入战场(他后来于14日下令把第29装甲军派往苏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可能的进攻路线上),不过他同意曼斯坦因仍可以在库尔斯克南部继续他的攻势,以达到摧毁尽可能多的苏军部队,阻止苏军在43年发起夏季攻势的任何可能。对于中央集团军群的形势,他下令由摩德尔指挥第9集团军和第2装甲集团军,在奥勒尔附近阻止苏军的攻势,并恢复原来的战线。希特勒做出的这个决定很大程度是基于他对曼斯坦因的信任,毕竟在以前曼斯坦因还没有让他失望过。他这个可以称为“拖泥带水”的决定显然是希望曼斯坦因这次能消灭苏军最后一批的预备队,那么德军的攻势虽不免失败,但至少也要使苏军在短时期内无力进攻,从而使德军能把其战略预备队用于其他方向。
    (Mars注:由此可见德军兵力的枯竭到了如何严重的程度!)
    虽然对希特勒的决定感到失望,但至少曼斯坦因不是空手而归,他得到继续进攻的许可,很可能他报有希望,如果他的进攻能得手的话希特勒将不会强行把他的部队调走。在继续他的攻势前,曼斯坦因尽可能地补充担任主攻任务的第2党卫装甲军的损失,这使第2党卫装甲军在13日的装甲兵力达到187辆坦克和64门强击火炮(“阿道夫。希特勒”师:50辆坦克和20门强击火炮:“帝国”师:83辆坦克和24门强击火炮,“骷髅”师:54辆坦克和20门强击火炮),德军攻势的重点仍将放在其右翼,第2党卫装甲军将继续向普洛霍洛夫卡前进,同时肯夫兵团将尽全力向第2党卫装甲军靠拢,德军的目标有三:1、合围并歼灭在第2党卫装甲军和肯夫兵团之间的第69集团军主力2、摧毁在德军正面的苏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3、如可能的话,占领普罗霍洛夫卡。
    从13日起,整个前线展开了激战。在德军的左翼,德第48装甲军反复攻击苏第1坦克集团军的防线,但始终未能达成突破,德军损失很大,其担任主攻的“大德意志”师在进攻发起前共有坦克326辆(包括配属该师的204辆“豹式”坦克)和34门强击火炮,经过10天的激战只剩下91辆坦克(43辆“豹式”坦克)和25门强击火炮了。
    苏军方面,第1坦克集团军由于一开始就被分割使用,这使得该集团军也受到重大损失,到16日第1坦克集团军的坦克数量也下降到不足300辆,虽然如此,卡图克夫还是完成了任务,阻止了德军在苏军右翼形成任何突破。
    在苏军战线中央,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司令罗特米斯特洛夫把第18和第19坦克军部署在第2党卫装甲军向普罗霍洛夫卡进攻路线上,第5近卫机械化军被一分为二,一半被部署在两个坦克军的后面,另一半被部署在第69集团军的后方,以阻止肯夫兵团的前进。而第5近卫集团军则在被部署在普罗霍洛夫卡西北方,以防止德军再一次转向奥波杨公路。从13日到15日3天里,德第2党卫装甲军反复向普罗霍洛夫卡发动攻击,但每一次攻击都被顽强防御的苏军瓦解,同时苏军不断以小部队发动反冲锋,这使得第2党卫装甲军在3天里只获得了微小的进展。在苏军左翼,德国肯夫兵团的进攻给苏军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14日苏军作出了把有被合围危险的第69集团军部队撤到下一道防线的决定,在接下来的2天里,第2近卫坦克军在第5近卫机械化军部份部队的支援下,极有技巧的进行了掩护退却的战斗,使第69集团军的部队安全的撤走了。
    到16日,肯夫兵团终于和第2党卫装甲军连成了一条连续的战线,但曼斯坦因的目标一个也没有实现,德军未能消灭苏第69集团军,没能摧毁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也没有占领普罗霍洛夫卡。
    由于曼斯坦因的攻击未能达成目标,也由于库尔斯克北部和意大利的局势日益恶化,希特勒的耐心终于到了极点,17日他下令将第2党卫装甲军撤出战斗,准备调往意大利,18日“大德意志”师也奉命调往中央集团军群。
    在德军兵力调离库尔斯克南部的同时,苏军的增援源源不断地赶到了,草原方面军的第27和53集团军抵达,同时到达的还有第4近卫坦克军(18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和第1机械化军(204辆坦克),这使得苏军在库尔斯克南部的增加了约4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Mars注:由此可见曼斯坦因关于苏军预备队损失殆尽的判断错得多厉害!)
    本来苏军准备在17日以这些兵力发动一场反攻,但事实证明无此必要,因为德军在17日13点开始后撤,到23日,双方基本恢复了战前态势。
    在7月5日~23日,库尔斯克南部的战斗中苏军共损失了143950人(阵亡和失踪54994人,受伤93016人),我所能找到唯一的一个有关德军伤亡的数字是29102人(阵亡7209人,失踪1696人,受伤35838)再一次,我对这个数字表示怀疑,在经过如此激烈的战斗后,德军的损失只有不到3万人?
    在退回原防线后,曼斯坦因认为苏军已经因损失惨重,至少短时期内无力发动进攻,他的这个判断与事实向去甚远,这也许是他在其军事生涯中第一次在重大问题上判断失误,不过这种失误在当时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在苏军于8月3日发动大规模攻势起,曼斯坦因就应该知道自己判断错了,所以他在50年代(10年以后!)的回忆录中还声称当时苏军以到了崩溃边缘,只是由于希特勒坚持取消了“城堡”作战,才使德军在库尔斯克失利,这就是不可原谅了,说得委婉一点,他不够诚实,说得不客气一点他在说谎。很容易想象曼斯坦因当时的想法,他和库尔斯克战役的联系太紧密了,而正是由于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使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彻底失去了主动权,这个责任太大了,他曼斯坦因可无意去承担它,而推卸责任的最好的方法中有一个万能药方,“一切都是希特勒的错!”反正希特勒不但死了,而且已经彻底的名誉扫地了,由他来承担这个责任是再合适不过了。
    事实上,把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完全归咎于希特勒是不公平的,在这个战役中希特勒从始至终都能听取他的将领们的意见,他采纳“城堡”作战计划是由于它来自于他的最出色的将领之一——曼斯坦因,“城堡”作战的推迟是出于德军整补的速度过低,那些认为德军在5月有能力发动一场大规模攻势并取胜的说法并没有根据,他于13日下令中止“城堡”行动是基于已没有成功的可能,尽管如此曼斯坦因仍得到了机会来至少摧毁苏军在库尔斯克南部的军队,只是在这个企图也失败后,希特勒才彻底中止了“城堡”作战,并且正是由于德军的撤退,使其避免了遭受两面攻击的危险,因为苏联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的攻势在17日开始了。
    最后,我们将在后面看到,这一次,希特勒没有坚持要德军“坚守到最后一人”,而是听从了他的将领的劝告,允许德军撤退,从而使德军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险。希特勒的真正的失误是低估了苏军的实力,同时高估了德军的实力,这才是德军失败的原因,而德军将领包括曼斯坦因在内,从认为5月发动攻势就能取胜到相信苏军已经耗尽了预备队,在这方面犯的错误并不比希特勒少,而希特勒彻底失去对其将领的信心是以后的事,而这并不完全是他的错,谁能对屡战屡败的将军们保持信心?
    德军撤回原防线后,第2党卫装甲军开始准备去意大利,但这个计划很快被苏军的行动打乱了,由于苏联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于17日发动的进攻,第2党卫装甲军只有军部和“阿道夫。希特勒”师最终去了意大利,而“帝国”师和“骷髅”师,被紧急调去阻止苏军的前进(这两个师接收了“阿道夫。希特勒”师的坦克,使实力上达到3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苏军的这个攻势的企图就是减轻德军对弗罗兹尼方面军的压力,并把德军的注意力从苏军的主攻方向上引开,由于坚信苏军已没有预备队,曼斯坦因放心地把手头最重要的装甲兵力派到了南方,经过激战,德军最终阻止了苏军的攻势(在战斗中,这两个党卫军师损失了50%的兵力),但在苏军的主攻方向,弗罗兹尼方面军正面,贝尔格罗德和哈尔科夫方向,德军毫无戒备,曼斯坦因并未能预计到,苏军正在准备一个大规模攻势,德军即将大祸临头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军的反攻
    苏军的反攻计划始于1943年5月中旬,几经修改后,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一旦德军在库尔斯克的进攻被阻止,苏军将以西方方面军的左翼部队,波良斯克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在库尔斯克北部发动进攻,这次进攻将收复库尔斯克北部德军占领的奥勒尔突出部,摧毁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然后以中央方面军从正面,西方方面军和波良斯克方面军从北面两个方向夹击德第9集团军,这次攻势的代号为“库图佐夫”。
    当德军在库尔斯克北部的攻势于7月10日被阻止后,苏军最终决定于12日发动“库图佐夫”战役,西方方面军左翼部队和波良斯克方面军将首先发起进攻,而中央方面军则在15日加入。同时苏弗罗兹尼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也将组织一个更大规模的进攻,直指贝尔格罗德和哈尔科夫,为了掩护苏军兵力的集结,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将发动一场牵制性进攻,将德军装甲预备队从苏军主攻方向上引开(这次进攻失败了,但确实达到了吸引德军注意力的效果)。
    从4月起,苏联西方方面军和波良斯克方面军就开始准备对奥勒尔突出部的进攻,西方方面军将投入其左翼的第11近卫集团军和第50集团军,另外方面军所属的第1坦克军(18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和第5坦克军(18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被配属于第11近卫集团军,这使得苏军兵力达到211458人、74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4285门大炮和迫击炮。计划中,第11近卫集团军将作为进攻主力,打击在奥勒尔突出部的北部。在西方方面军二线,苏军部署了最高统帅部的预备队,第11集团军(65000人和30辆坦克)和第4坦克集团军(652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司令是斯大林格勒的英雄巴达诺夫),随时准备用于扩大战果。
    在奥勒尔突出部的东部,苏联波良斯克方面军将发动对德军的正面攻势,苏军将以第3和63集团军发动主攻,在北面第61集团军也将发动牵制性攻击,方面军预备队中的第1近卫坦克军(20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和第20坦克军(18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将支援苏军的突破,在波良斯克方面军的后方,是新组建的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它的司令是苏联另一个著名的坦克专家雷巴尔科,该集团军拥有731辆坦克和自行火炮(475辆T-34/76,224辆T-70,32门自行火炮)。
    15日苏联中央方面军的第70、13和48集团军也将加入攻击,它们将攻击奥勒尔突出部的南端,然后与从北往南进攻的第11近卫集团军汇合。从而切断整个在奥勒尔突出内的德军。
    在奥勒尔突出部的德第2装甲集团军拥有第55军(第321、339、110、296、134步兵师)、第53军(第211、293、208、112步兵师和第25装甲掷弹兵师)、第35军(第34、56、262、299和36步兵师)3个军,集团军预备队有第5(102辆坦克)和第8(101辆坦克)两个装甲师,和负责后方警卫任务的第305和707警卫师。共有160000人和32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德军的兵力居于劣势。不过一个有利的因素是第9集团军离它很近,只要第2装甲集团军能抵挡住苏军的最初攻势,增援部队就能很快赶到。而且苏军的进攻准备没能完全瞒过德军,防守奥勒尔突出部南部的德第35军军长伦德利克少将准确地判断出了苏第3和63集团军的进攻路线,于是他将他的24个步兵营中的6个,42个炮兵连中的18个,48门88毫米高射炮中的24门部署在苏军的进攻地段上。10日第2装甲集团军的司令施密特中将因涉嫌反希特勒的行动被捕,摩德尔将军奉命临时代理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这个变动在最后一刻给德军的指挥系统带来了混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德军迎来了苏军的反攻。
    7月12日3点30分,苏军沿着整个前线发起了持续2小时40分钟的猛烈炮击,6点05分,苏西方方面军和波良斯克方面军的一线部队开始了进攻。在北方巴格拉米杨将军的第11近卫集团军以6个近卫步兵师的兵力打击在由德军第211和293步兵师防守的一段16公里的防线上,苏军取得了迅速的突破,德军2个步兵团被击溃,到12日下午巴格拉米杨投入了他的二线步兵师以扩大突破口,同时第1和第5坦克军也向前运动,准备进入突破口。
    德第5装甲师及时投入了战斗,它的反击减缓了苏军前进的速度。傍晚苏第5坦克军进入突破口,并迅速突进德军防线10公里,但第5装甲师的反击终于使苏军坦克部队停止于德军第二条防线前。
    13日晨,苏第50集团军在第11近卫集团军右翼投入战斗,当天14点30分巴格拉米杨把第1坦克军投入战场,苏军这两个坦克军合力击破了德军第二条防线,到13日日终时,苏军在德军防线中形成了一个深15公里,宽23公里的突破口。很显然在奥勒尔北部的德军已经无力独自阻止苏军的前进,只有等待援军迅速赶到,才能避免一场灾难。
    在奥勒尔突出部东部,伦德里克将军精心布置的防御措施起到了极大效果。苏军第3和63集团军以6个步兵师对德第56和262步兵师的进攻几乎是一场灾难,在德军的阵地前,苏军损失惨重,经过一天激战苏军虽然得以突破德军第一条防线,但付出了极大代价,有高达60辆支援步兵进攻的KV-1重型坦克被摧毁在德军阵地前,而德军只损失了3门88毫米反坦克炮。
    12日晚,伦德里克把他的预备队第36步兵师投入战场以进一步迟缓苏军前进的速度,而德军第一批援兵,第8和第2装甲师正加速赶来。13日苏军把第二线步兵师投入战场,此外第1近卫坦克师也于13日中午投入突破口,但尽管如此,在德军顽强地抵抗下苏军的突破速度仍然很慢,这给德军调动部队争取了时间,而伦德里克因他的出色表现,而被提升为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
    摩德尔很清楚一旦苏军的攻势获得成功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他的反应非常快。在苏军发动攻势仅几个小时,他就从第9集团军中抽调了4个师去应付这个威胁。第9集团军的第2装甲师和第2装甲集团军的第8装甲师于13日晚到达伦德里克的第35军地段上,而第12、18和20装甲师则迅速向第11近卫集团军前进方向集结。
    同时苏第61集团军也以第12、76和77近卫步兵师向由德第53军第208和34步兵师的防线发起进攻,13日第20坦克军投入战斗,但德军在增援的第112步兵师和第12装甲师的部份兵力情况下,使苏军只获得微小进展。
    在这种情况下,波良斯克方面军司令波波夫将军向最高统帅部要求把第3近卫坦克团军投入战斗。13日晚最高统帅部同意了他的要求,但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要花2天时间才能赶到前线,在这段时间里,第3和63集团军反复攻击德军防线,但他们只能缓慢向前推进,而无法形成突破。而同时德国援军源源不断地赶到了。
    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司令雷巴尔科将军决心不从第3和第63集团军进攻方向突破,而另选突破口,他希望这将出乎德军意料,以次弥补他缺乏炮兵和工兵的弱点。19日10点30分,他的第12和15坦克军开始了攻击,这次攻击迎头撞上了德第2和第8装甲师,但苏军在空军的支援下到19日晚仍前进了12公里。这时德第8装甲师的一次反攻阻止了第15坦克军,但第12坦克军仍继续向前突破,20日雷巴尔科投入了他的预备队第2机械化军企图强渡奥卡河并切断通往奥勒尔的铁路,但由于德军的抵抗和缺乏工兵的支援,苏军的强渡没有成功。
    21日3点,波波夫下令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以第15坦克军和第2机械化军从奥勒尔东北部,第12坦克军从南部向奥勒尔发动攻击,到25日苏军终于得以切断了奥勒尔-库尔斯克铁路,但德军的抵抗越来越强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雷巴尔科反复攻击德军,企图找出德军防线上的弱点,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弱点并不存在,于是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的进攻最终成为一场代价高昂的正面苦战。
    如上文所述,13日希特勒命令摩德尔同时指挥第9和第2装甲集团军,并阻止苏军的奥勒尔攻势,15日苏中央集团军也加入了攻势,但进展不快。摩德尔在衡量了整个局势后,发现最具威胁的是苏第11近卫集团军在北方的攻势,该集团军已经突破了德军的防线,17日巴格拉米杨把第25坦克军(19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投入战场,希望给德军最后一击。摩德尔迅速把第9装甲师、第10装甲掷弹兵师和第266、第26步兵师部署在苏军前进路线上,同时第441和707警卫师虽然缺乏反坦克装备,也被派往该方向。同时德军还集中了空军向苏军猛烈轰炸,但由于苏联空军已经逐渐夺取了制空权,德国空军无法完全阻挡苏军的前进,虽然尽了最大努力,摩德尔只能做到迟缓苏军的攻势。至此,摩德尔意识到失去奥勒尔突出部只是个时间问题了,16日他向希特勒请求撤往下一道防线(“哈根”防线),但希特勒于20日下令禁止第9集团军和第2装甲集团军进一步后撤,对次摩德尔和克鲁格再一次向希特勒请求希望允许他们进行“弹性防御”,21日苏第11集团军进入第11近卫集团军和50集团军之间的进攻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于22日同意了摩德尔的请求。
    7月25日,意大利国王下令逮捕了墨索里尼,意大利退出战争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希特勒下令第2党卫装甲军立刻起程前往意大利稳定那里的局势(事实上只有“阿道夫。希特勒”师一个师成行),而为了缩短战线,奥勒尔突出部将被迫放弃,28日德国总参谋部发布了弃守奥勒尔的命令。
    在同一时间里,苏军继续向奥勒尔挺进,26日苏第4坦克集团军投入了战斗,虽然德第23和41装甲军顽强地抵抗,苏军仍能前进到了据重要的奥勒尔-波良斯克铁路线不到10公里的地方,只是在新赶到的“大德意志”师的反击下,才暂时阻止了苏军。
    德军从7月31日开始向“哈根”防线撤退,在此期间,德军在撤退途中进行了彻底的“焦土”政策,他们焚毁了一切农作物,并强迫250000苏联平民携带牲畜随之撤退。苏军很快意识到德军的后退,苏最高统帅部下令在德军后方的游击队采取一切措施延缓德军的退却,同时下令将第11近卫集团军和第4坦克集团军转属给波良斯克方面军,把第4近卫坦克集团军转给中央方面军,命令这两个方面军从两个方向向德军包抄攻击,8月5日苏军攻克了奥勒尔,并继续向后退中的德军追击,但一切切断德军的企图都失败了,16日战线再一次稳定了下来。
    在奥勒尔战役中,苏军沿一条400公里宽的战线向西推进了150公里,苏军得以收复了奥勒尔,拉平了库尔斯克防线,并为苏军下一步向波良斯克和白俄罗斯的进攻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出发点。但由于在进攻过程中,苏军未能达成一个成功的突破,这使苏军合围德军部队的企图未能成功,这使苏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苏军在“库图佐夫”行动中,共损失了429890人(阵亡和失踪112529人,受伤317361人),并损失坦克和自行火炮2586辆,这真是一场惨胜。令人十分失望的,我再一次无法找到德军的伤亡数字。
    (Mars注:我现在来解释一下苏军损失统计的方法,苏军一般把人员损失归为永久性损失和非永久性损失,前者包括阵亡和失踪,关于失踪有以下几种情况:1、阵亡但尸体未能找到2、被俘3、逃亡4、被德军切断和部队失去联系或加入游击队5、受伤后送后再无音讯,可能因伤致死或残废。
    此外苏军把生病的军人和受伤的军人归于一类。
    苏军的坦克损失包括了所有战损和因机械原因引起的非战斗性损失,而战损坦克中即包括被击毁的坦克也包括只是被击伤,可以修复的坦克,而一旦一辆坦克被修复重新投入战斗,如果再一次被击中,将被再一次被列入损失名单中,比如第1坦克集团军在43年8月3日到31日间,共损失坦克1049辆,而它原先兵力只有542辆坦克!在此期间由于苏军一直在向前迅速推进,他们接收的补充不会很多,那些数字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修复后再次损毁坦克的重复计算。
    另一方面,德国方面在大战结束50年后,不知由于什么原因仍不能统计出东线每次战役的损失数字,我只知道在苏德战争中有320万德国陆、海、空军人和党卫军、后备军在东线阵亡,至于每个具体战役德军损失数字,要么没有,要么很不可靠。而且德军的损失统计和苏军不同,比如德军坦克损失一般只包括战斗中被击毁的坦克,而且即使这样的数字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所以有人把德军在战役结束后的坦克数减去战役前的坦克数,作为德军的损失,这很不可靠,因为它即不包括德军增援补充的坦克,也不包括修复的坦克,这真是一个遗憾。)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库尔斯克北部的战火逐渐平息了下来,朱可夫元帅对于这样的结果肯定感到十分失望,虽然在“库图佐夫”作战开始后不久,他就去了库尔斯克南部战线,但“库图佐夫”作战计划毕竟是在他的指导下制定的,他不能不关心这个计划的实行情况。自1941年冬莫斯科战役以来,朱可夫一直在寻找机会歼灭德军中战斗力最强,对苏军威胁最大的中央集团军群,可是一直未能成功,这一次德军又一次摆脱了覆灭的危险。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已经成了他个人的仇敌,朱可夫一向以意志坚强著称,他坚信终有一天,他会达到他的目的,事实上,朱可夫还将等待10个月之久,直到1944年6月著名的“巴格拉季昂”作战——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毁灭。在当前,朱可夫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组织苏军在库尔斯克南部的大反攻,即“鲁勉采夫”作战,当德军在7月23日和苏军脱离接触时,斯大林便要求苏军立刻发动反攻,朱可夫不得不竭力使斯大林了解在经过将近20天的战斗后,在发动攻势前,苏军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来补充和修整,终于斯大林勉强同意把攻势延后到8月3日,虽然只有10天的时间来整补,朱可夫只能希望攻势的突然性可以抵消苏军准备的不足。苏军的“鲁勉采夫”作战,计划以草原方面军从正面共击贝尔格罗德-哈尔科夫轴线,以弗罗兹尼方面军从德军左翼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夫兵团的结合部实行突破,把德军一切为二,然后从西部包抄在哈尔科夫方向上的德军。
    同时,西南方面军也将以第57和第1近卫集团军从东北部向哈尔科夫攻击。在计划期间,苏第40集团军司令莫斯卡连科将军,竭力主张弗罗兹尼方面军不应该实行段距离的包抄,而应该从波尔塔瓦实行突破,对德军实行远距离的包围,这样德军就很难及时把预备队调到苏军突破地点,朱可夫很欣赏他的建议,但朱可夫认为在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后,苏军部队已经很疲劳了,而且苏军的后勤单位很难承担对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作战行动的支援,所以他仍决定采用比较稳妥的段距离包围作战计划。
    苏军把进攻重点放在弗罗兹尼方面军的进攻地段上,该方面军的主攻由第5近卫集团军担当,第5近卫集团军的攻击将集中在一个宽仅16公里的地段上,在这个地段上,该集团军将第32近卫步兵军(包括第66、97近卫步兵师和著名的第13近卫步兵师)放在右翼,第33近卫步兵军部署在左翼,计划在攻势的第一天,集团军将前进12~15公里,一旦突破口被打开,第1坦克集团军将从集团军右翼一个宽4公里的地段,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将从左翼一个宽6公里的地段进入突破口。在击破当面的德军后,这两个坦克集团军将向左旋转,第1坦克集团军将形成对哈尔科夫的外层包围圈,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将转属于草原方面军从西部包抄哈尔科夫,并形成对该城的内层包围圈。为了保证任务能够顺利完成,苏联最高统帅部优先对第1坦克集团军进行补充,在德军进攻终止时,第1坦克集团军只剩下不到300辆坦克,现在该集团军得到了200辆新坦克的补充,再加上修复的坦克,在8月3日进攻前,第1坦克集团军的兵力又上升到742辆坦克(417辆T-34/76)和27门自行火炮,同时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兵力也恢复到503辆坦克和40门自行火炮。
    在第5近卫集团军的右翼是第6近卫集团军,它也将担任重要的突破任务第5近卫坦克军将作为该集团军的装甲矛头。在第6近卫集团军右翼是第27集团军该集团军配属了两个坦克军:第4近卫坦克军(180辆坦克)和第10坦克军,它的任务是保护担任主攻的第5和第6近卫集团军的右翼。
    在方面军的右翼苏第40集团军和38集团军将分别于8月5日和8日发起攻击,其中第40集团军辖第2近卫坦克军,从6日起第10坦克军也将转属于该集团军,它的任务保护方面军的整个右翼。
    在弗罗兹尼方面军的左翼,是草原方面军,它的任务十分艰巨,它将从正面向有完善的防御体系的贝尔格罗德-哈尔科夫轴线发动攻击,草原方面军司令科涅夫将军从左至右部署了第53、69和第7近卫集团军,他把手头唯一的装甲部队第1机械化军部署在第53集团军的地段上,而西南方面军的第57集团军计划在8日参加战斗。
    为了确保突破的成功,苏军在主攻方向上集结了大量炮兵,在第5和第6近卫集团军的地段上,苏军火炮密度分别达到了每公里113和129门大炮和迫击炮,在53集团军的地段上更达到了每公里242门大炮和迫击炮的程度。苏军的总兵力为900000人和2832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面对苏军的德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夫兵团丝毫没有意识到苏军的大规模进攻近在眼前,它的许多单位尚未从对库尔斯克的进攻作战中恢复过来,优先整补的第2党卫装甲军又被调往他处,这使德军的防线十分脆弱。在苏军的进攻路线上的德军单位是第4装甲集团军的第52步兵军和肯夫兵团的第11军,在弗罗兹尼方面军正面,德第52军的第255、332和167步兵师占据了防御位置,平均每师的防御地段宽度为14~16公里,在草原方面军前方是德第11军的第168、198和166步兵师,每个师平均防守地段宽度为16公里。德军的预备队为第19装甲师(49辆坦克和强击火炮)和第6装甲师(28辆坦克),以及第323步兵师和第52独立装甲营(10辆“虎式”坦克),这是德军可以在战斗一开始就投入的兵力。而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夫兵团加上后来增援的“大德意志”师,“帝国”师和“骷髅”师,德军的兵力有300000人,约6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在兵力对比中,苏军在人数上有3:1的优势,在坦克上的优势更达5:1。
    在苏军选定的突破地段上,苏军的优势更大,如苏第5近卫集团军,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将以160000人,1100辆坦克的兵力在一个16公里宽的地段上,攻击只有2个德国步兵团防守的地域,苏第6近卫集团军以85000人,200辆坦克攻击也是由两个德国步兵团的防线,而第53集团军则以77000人,291辆坦克的兵力攻打由一个德国师防守的地段。苏军通过在重要地段上最大限度地集结兵力,以确保能顺利突破德军防线。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苏军各个部队都在紧张地等待进攻时刻的到来。
    8月3日5点,苏军的炮群打破了早晨的寂静,在5分钟内把大量炮弹倾卸到德军第167、168和332步兵师的防线上,在接下来的30分钟里,苏联工兵紧张地清除苏军攻击路线上的障碍物,并在雷区中开辟道路,30分钟后,苏军的大炮又一次开始了怒吼,这一次炮击持续了2小时10分钟,最后以一阵“喀秋莎”火箭炮的齐射作为结尾,这时苏联坦克和步兵开始发起攻击。
    苏军的炮火使防守的德军损失惨重,尤其是德第332和167步兵师的结合部上,德国防御工事大多被摧毁,幸存的德国士兵在炮火下发抖,更本无力阻挡苏军的前进,苏第6近卫集团军的先头部队首先突入德军防线达3公里。德军对苏军的炮击作出的第一个反应是将第19装甲师第74装甲掷弹团和第52独立装甲营增援第332步兵师,以第6装甲师和19装甲师的第4装甲掷弹团支援第167步兵师,企图在最初阶段就阻止住苏军的突破。
    7点55分,苏军步兵在坦克支援下沿着一条40公里长的战线向德军发起了全面攻势,由于出色的炮火准备,苏军得以迅速地攻入德军第一道防线。苏军中以担负着为2个坦克集团军开辟道路的第5近卫集团军的攻势最为猛烈,在集团军右翼,第32近卫步兵军以第66、97和13近卫步兵师,在第93坦克旅和第1547自行火炮团的支援下很快就突破了德第332步兵师第164步兵团的防线,在集团军左翼,第33近卫步兵军以第6、9近卫伞兵师和第95近卫步兵师3个师的兵力,在第28和57重型坦克团,第1440和1549自行火炮团的支援下,攻入了德第332和167步兵师的结合部,由于德军尚未从苏军猛烈的炮击下清醒过来,苏军得以迅速占领了德军前3条战壕,只是在突入德军防线3公里后,苏军才遭到德军第一次反击,德国空军首次出动,轰击前进中的苏军,但这次空袭未能达到阻止苏军的目的。苏第32近卫步兵军一再痛击德第164步兵团,德军团部被快速前进的苏军俘虏,到中午第164步兵团已经被击溃了,11:50,苏军发起攻击仅4个小时后,苏第1坦克集团军开始进入突破口。
    同时集团军右翼的第33近卫步兵军的攻击同样成功,第6近卫伞兵师迅速地突破了德第332步兵师的防线并于9点30分强渡沃斯克拉河,接着该师又突破了德军第二道防线,在11点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开始进入突破口,15点整个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通过了突破口,开始向德军防线纵深前进。在第一天第5近卫集团军突入德军防线8~14公里,而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已经开始了向德军纵深的发展。
    3日晚,第一批德军增援部队赶到了,第19装甲师的73和74装甲掷弹团先后到达了第332步兵师的后方,并开始对苏第1坦克集团军的第3机械化军发动反冲锋。
    在苏第1坦克集团军左翼,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以第29和18坦克军为前锋,第5近卫机械化军为第二梯队,在炮兵和苏联空军的支援下迅猛地向德军后方前进,他们一路上击破德军的抵抗,到3日晚已突入德军防线达26公里。
    正当第5近卫集团军,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在德军防线上打开一个大口子时,在第5近卫集团军的右翼,第6近卫集团军的23近卫步兵军的第52和53近卫步兵师首先突破德军防线,一直到3日晚,德军才能以第19装甲师的一次反击把苏军阻止在离托玛洛夫卡4公里的地方,在第6近卫集团军的右翼,第51和71近卫步兵师的攻击则不够理想,一开始这两个师成功地驱逐了德第676步兵团,但德军以第52独立装甲营的“虎式”坦克和第255师的步兵向苏军不断发动反击,并最终阻止了苏军的前进,苏军虽然立刻投入了二线的第90近卫步兵师和第5近卫坦克军,但德军的防守也越来越顽强,直到3日晚上,苏军仍未能达成突破。
    在苏第5近卫集团军左翼,苏草原方面军第53集团军和第69集团军的第48步兵军于3日8点发起了攻击,在德军方面,第167步兵师在第6装甲师的支援下顽强地抵抗着苏军的攻击,由于贝尔格罗德- 哈尔科夫轴线是德军防御的重点,该地区的防御体系十分完善,而苏军的炮火给德军阵地造成的损害不大,苏军的攻势从一开始起就成了一场苦战,德军的每一个阵地都要经过激战才能夺得,当天下午科涅夫不得不下令提前投入第1机械化军,在它的协助下苏军在3日日终时,得以突入德军防线8公里。
    朱可夫有理由对苏军第一天的进展表示满意,这一天中,苏军第5、6近卫集团军和第53集团军都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防线,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都已投入战斗,其中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已经从德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夫兵团之间突入26公里,德军2个步兵师(332和167步兵师)遭到了重创,现在就要看苏军能否在4日继续扩大战果,和德军的增援部队能否及时堵住苏军的突破口。
    4日4点,在猛烈的炮火和空军的支援下,苏军继续他们的攻势,第6近卫集团军的第23近卫步兵军在第5近卫坦克军的支援下,一再攻击德军防线,但德军的顽强抵抗使苏军进展缓慢,在一天中只前进了4公里。同时第5近卫集团军的第32近卫步兵军于4点30分发动进攻,其第66和97近卫步兵师猛烈攻击由德第19装甲师的侦察营,第73装甲掷弹团和164步兵团防守的地段,但仅仅前进了1。
    5公里就被迫停了下来,只有第13近卫步兵师的攻击比较顺利,该师和第1坦克集团军一起,切断了托玛洛夫卡-贝尔格罗德公路,从南面威胁到了德军重要据点托玛洛夫卡。在第32近卫步兵军的左翼,第33近卫步兵军继续他们的攻势,在4日他们把德第167步兵师残部和第6装甲师逐离了托玛洛夫卡-贝尔格罗德公路,在4日终了时,苏军已经在德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夫兵团间造成了一个宽20公里的缺口。
    4日,苏第1坦克集团军继续它的攻势,卡图科夫命令第6坦克军将协同第5近卫坦克军从北和东北攻击托玛洛夫卡,而第3机械化军将从东南部向托玛洛夫卡后方迂回,对托玛洛夫卡的正面进攻再一次被德军挡住,但第3机械化军的迂回则获得了成功,该军一路克服了德军的抵抗,在一天中前进了20公里,卡图科夫迅速利用了第3机械化军的成功,将集团军其他兵力:第6和31坦克军也投入这个方向,苏军的机械化部队迅速向德军托玛洛夫卡防线侧后迂回,德军觉察到了苏军的行动,但低估了苏军的兵力,所以德第19装甲师和第255、332步兵师仍然死守阵地,并未察觉自己即将陷入重围。
    苏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于4日5点发起了攻击,该集团军已经把第5近卫集团军的步兵抛在身后10公里,到9点第5坦克集团军的第18和29坦克军正好撞上了德第6装甲师,德军在空军的支援下,熟练地利用河流和村庄作掩护,成功地阻碍了苏军的前进,到4日晚,苏军的2个坦克军只前进了3~4公里,对此情况,罗特米斯特洛夫决定把第二梯队第5近卫机械化军投入战斗,该军将从德军左翼迂回突破,但在这个攻势启动前,由于苏草原方面军第53集团军屡次攻打贝尔格罗德不下,瓦杜丁命令将第5机械化军调往53集团军地段,从西方向贝尔格罗德进攻。正在失望之际,罗特米斯特洛夫得知了第1坦克集团军突破成功的消息,他立刻下令第18坦克军从第1坦克集团军的突破地域向对面德军左翼迂回,而第29坦克军继续从正面向德军进攻。整个作战行动将在5日展开。
    到4日晚,防守托玛洛夫卡的德军在正面遭到进攻,右翼遭到迂回的情况下,又得知在其左翼苏第27集团军向德第48装甲军的第11装甲师发动了试探性攻击,并突入德军防线数公里,很明显27集团军即将投入战斗,这一行动将使守军的左翼也会受到威胁,并最终导致被合围。而这正是苏军5日的作战计划。
    8月5日晨,苏军第6近卫集团军的第52近卫步兵军,第5近卫集团军的第32近卫步兵军和第5近卫坦克军继续对托玛洛夫卡的进攻,在德军这个防御中心中的德军部队是第255和322步兵师,第19装甲师的主力和第52独立装甲营,共3个师的兵力。虽然兵力占劣势,德军的抵抗仍非常顽强,使苏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代价,经过激烈战斗,到5日下午苏军终于到达了托玛洛夫卡北郊约4公里的地方,在这儿德第52独立装甲营的一次反击,再一次使苏军停顿了下来。苏军各个进攻部队中,只有第13近卫步兵师的进展令人满意,它已经深深地突入德军防线后方,现在它开始向右旋转,威胁到德国托玛洛夫卡防线的后方。
    在步兵攻击的同时,苏联2个坦克集团军继续向德军的纵深挺进,第1坦克集团军开始向西南方向进攻,到5日傍晚它已经抵达克里莫夫地区,从而切断了德国托玛洛夫卡守军向南撤退的道路。
    在同一天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开始向德第6装甲师和第167步兵师左翼的迂回,发现了苏军的行动后,德军竭力延长他们的左翼,以阻止苏军突破,但由于兵力不足,德军的防线越延长,其防御就越薄弱,无法抵挡苏军的攻势,到5日晚,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已开始威胁到德军后方。而德国肯夫兵团已经没有预备队了,但这一天德军的援兵开始接近战场,第一个到达的第3装甲师已经抵达哈尔科夫南部,不过该师至少还需要1天时间才能赶到前线。
    按照苏军的计划,苏第27和40集团军于5日凌晨向德第4装甲集团军第48装甲军发起攻势,在前一天,27集团军已经以精心挑选的精锐部队向德第11装甲师(50辆坦克)的前沿阵地发起了试探性攻击,苏军在炮火掩护下,顺利地清除了雷区,并夺取了德军第一道战壕。
    在5日晨,在猛烈地炮火准备以后,第27集团军第163和166步兵师迅速通过前一天打开的通道突入德军防线,10点,第4近卫坦克军进入突破口,该军在一天里克服了地形的阻碍和德军的抵抗,前进了13公里,德第11装甲师发起了几次反击,但未能阻止苏军的前进。第27集团军的进展,从西面威胁到了托玛洛夫卡的德军守备部队,这支德军面对绝对优势的苏军,已经顽强地战斗了3天之久,现在他们终于到了无法再坚持下去的地步了,于是他们决定在5日夜晚,趁苏军的包围圈尚未合拢,从南部突围,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苏第1坦克集团军已经迂回到了他们的南部,苏军的包围圈已经合拢了,他们现在突围已经太晚了。
    在苏军的右翼,第40集团军于5日5点15分发起进攻,苏军的前锋第206和100步兵师在几个小时内就突入德第57步兵师的防线4公里,苏军的坦克部队第2坦克军进入突破口,当天第40集团军前进了8公里,为了堵住苏第40集团军打开的缺口,德第48装甲军的预备队第7装甲师(58辆坦克和24门强击火炮)被紧急调往该区域,5日晚第7装甲师开始了对苏第206步兵师的侧翼发起攻击,第40集团军司令莫斯卡连科将军立刻把第161步兵师调往一线,他很满意德第7装甲师出现在他的地段上,因为这意味着在关键的战斗正在右翼激烈进行时,德第48装甲军无力抽调兵力前去增援。
    正当苏联弗罗尼兹方面军的攻势取得进展时,草原方面军4~5日的攻势则遇到了很大困难,4日草原方面军的第53和69集团军于继续沿着贝尔格罗德-哈尔科夫公路进攻,而第7近卫集团军在当天稍后也加入了攻击,但在德军以第6装甲师,第168和198步兵师,依托完善的防御体系,进行了坚决地抵抗,虽然苏军投入了第1机械化军,但一切试图快速突破的企图都失败了,苏军在4日的前进速度慢得令人恼火,为此草原方面军司令科涅夫一再向朱可夫求援,终于在4日晚,他得到了从第5近卫集团军转来的第5近卫机械化军,科涅夫决心将用第5近卫机械化军从西面向贝尔格罗德迂回。5日,在又一次猛烈地炮击后,科涅夫命令第53、69从正面,第7近卫集团军东面,第5近卫机械化军从西南面,向贝尔格罗德进攻,虽然德军的抵抗仍很顽强,但苏第53和69集团军还是逐渐接近了贝尔格罗德,第7近卫集团军强渡了北顿涅茨河,从东面威胁到该城,而第5近卫机械化军也开始威胁到德军的后方,在这种情况下,曼斯坦因下令放弃贝尔格罗德,撤往哈尔科夫,5日18点,苏军攻占了贝尔格罗德,不过德军主力得以避免了被合围的命运,有秩序地向哈尔科夫后退。
    这样到6日,苏军第一阶段的攻势获得了成功,贝尔格罗德和托玛洛夫卡都落入了苏军的手中,朱可夫下令实行下一阶段的战斗,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仍将从正面攻击哈尔科夫,而瓦杜丁的弗罗兹尼方面军将尽快以步兵消灭被围的德军,同时其坦克集团军将继续突破,并从西面迂回哈尔科夫。
    6日清晨,苏第27集团军首先在炮火掩护下发起攻击,苏军一路压迫德第57步兵师和第11装甲师后退,德第11装甲师连续发动反击,但都未能成功,到6日晚,第57集团军第4近卫坦克军的第13近卫坦克旅强渡了佛斯卡拉河,在对岸建立了一个桥头堡,德军一切消灭这个桥头堡的努力都失败了。
    消灭被包围的德军的任务被授予了第6近卫集团军的第32近卫步兵军,该军在第1坦克集团军的部份兵力支援下,到6日晚上,已经牢牢地控制了德军向后撤退的道路。从托玛洛夫卡撤出的德军分为二路,第19装甲师和第255步兵师向西南撤退,而第332步兵师则退向南方,7日天一亮,撤退的德军部队就遭到了苏联空军的猛烈攻击,由于苏联空军已经牢固地掌握了制空权,德军一路遭受了苏军飞机几乎不停顿的轰炸,不久苏军的大炮也开始对德军轰击,这使撤退中的德军遭到了惨重的伤亡。冒着苏军的炮火,德军反复地攻击苏军的包围圈,企图打开一条通道,但他们一再被击退,于是他们就转向另一个地段,试图找到一个薄弱环节,可是这样的薄弱环节并不存在,德军的指挥机构很快被打乱了,其部队漫无秩序地散布在苏军的包围圈中,在7日一天里,苏第32近卫步兵军杀死了5000德军,并俘虏了2000人,剩余的德军有的就地占据阵地准备战斗到底,有的化整为零企图偷越苏军防线,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只有少数一些德军能够回到德方战线,其余都被消灭了。
    (Mars注:大家一定记得希特勒常常坚持不放弃任何要塞,即使它已陷入重围,这往往被解释成希特勒的愚蠢,但在我看来,至少有些时候与其说希特勒愚蠢,不如说他冷酷,因为在敌方占据了制空权,并且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占很大优势的情况下,要塞的守卫部队离开防御工事,在野地里生存机会有多大?以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那还不如命令他们死守要塞,战斗到最后一人,既然他们反正会被歼灭,那么在要塞里无疑能坚持更久一些,可以拖住更多的敌人,尤其是步兵和炮兵,这样就能给德军调集预备队争取时间)。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6 18:12 , Processed in 0.067613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