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老留德学人

[心情原创] 重回德国60天(更新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家伙们在广州应该也学不到普通话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5-2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我想起很久以前看的一篇关于lz的人物访谈
下面是楼主的自述,看完之后我无语了,lz是生活在电影中 ...
admirewhat 发表于 2008-3-14 16:29


电影都没这效果阿....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8-2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8-2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8-2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8-18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唉  楼主作为父母真是用心良苦
可是当您的孩子一出生的时候,您在家为什么不用中文和他们交流呢
您也可以在家让孩子体验中国文化,过中国节日
但是
弄到最后回国,为了专门学中文学中国文化,折腾来折腾去,闹到打孩子(虽然没有打)报警。。。
您认为这样就是让孩子体验到中国文化了吗?
我知道最后孩子学会中文了,理解了父母的用心,在中国待过,体验了中国文化了
但是您不觉得这样的一个开端 不是吓到孩子了吗?

个人认为文化是要循序渐进 是潜移默化的
在德国也有听父母话的德国小孩,但是您的孩子感觉是被您用强扭的方式逼迫着接受中国文化的
您的一句“我得到了中国是父亲应有的尊重,我心里美滋滋的”
多少让人感觉,您是把自己的孩子当作一个让自己开心的物品,而非平等的人来对待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10-26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10-26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2-3-9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回德国60天孩子的东西方文化冲突  
    2007年7月初我和妻子带着一对在德国出生长大的儿子Peter和女儿Stefanie回到他们阔别了数年的的故乡——德国杜塞尔多夫市,Peter 刚满18岁了,女儿Stefanie12岁。当年由于我这个当爸爸的,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怕他们忘了中文和中国传统思想,要求他们跟爸爸妈妈在家一定要说中文,有一天儿子违反了这个规定,还跟我顶嘴,我说再顶嘴就揍你,没想到才9岁的他在德国保姆Frau Pascheit的狐假虎威之下比我还厉害,公然说“你敢打我?这在德国是犯法的,儿童是受国家保护的,你知道吗?你敢打我我就报警把你抓去坐牢”!我无言,因为他说的都是正确的,万一报警后果不堪设想,但又吞不下这口气!总觉得这孩子全盘西化了,什么之乎者也和中国传统文化荡然无存了,彻夜未眠中心里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计划,经过跟妻子商量同意后,我们开始实施这个计划。
     1998年的一天,我一脸兴奋得告诉孩子们说“过几天就是中国中秋节了,你爷爷奶奶在中国特别想你们,我想趁假期带你们回去看他们一次,开学前再回德国”,孩子们不知有诈,高兴的答应了,经过10多个小时的飞行,终于拖儿带女的经香港回到了广州,一对儿女一句中文也不会,全家人围着这对洋宝贝,鸡跟鸭讲的沟通起来了,说来也怪,他们和爷爷奶奶等亲人逐渐达成了一种自有的沟通方法。转眼几个星期过去了,有一天儿子问“Papa Wann gehen wir nach Deutschland zurueck”? 就是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回德国的意思,我看着儿子的眼足足有10分钟,然后语重心长的说“儿子,你坐下,爸爸要跟你谈谈”,儿子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我告诉他,我决定把他们兄妹留在广州,学习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长大了以后再回德国。一下子兄妹俩就像炸弹爆炸一样跟我闹了起来,大哭大闹说我是骗子,他们要打电话回德国给德国保姆,让她来救他们,还说要报警,更过分的是,他居然说他们不是中国人,是德国人,还说你们中国人都是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整个中国又脏又乱,说他们不愿意留在这种鬼地方,还真的用半生不熟的中文打了110,我心中压了多时的无名火终于像火山爆发一样,一泻千里,我一辈子没打骂过孩子,可能孩子们头一次看到我发那么大的火骂人,顿时吓得目瞪口呆,这时警察也赶到了,经过了解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警察还帮着我们把孩子狠狠地训了一顿,并让孩子要绝对的听从父母教育,这回俩孩子傻眼了,我趁机得意洋洋的说“报警了!有用吗?这是中国!不是你们德国”!一时气愤起来我也变得有点语无伦次了,最后我乘胜追击,居高临下软硬兼施达成父子约定:就是他们兄妹俩起码要学完6年级以上的中文才可以再回德国。但很快孩子们就真的把德国保姆给叫来了,经过艰难谈判,最后双方各让一步,让德国保姆把小女儿带回德国,儿子继续留在中国接受再教育。然而到了2002年德国保姆的了癌症,不得不同意我们把女儿也带回广州,不到一年她就去世了。
    时间过得也真快,一转眼数年过去了,孩子们也慢慢从怀念德国保姆的悲痛中走出来了,儿子为了等他妹妹念完6年级,特地又多上了三年初中,Peter的执著还是蛮让我吃惊的,9年来他一次也没回过德国,但为了这个理想,他不断的复习德语,9年后依然讲得一口流利德语,还居然令我刮目相看的考上了重点高中广州第一中学,Stefannie 德语基本上忘光了。到了2007年,兄妹俩就很正式的跟我提出回德国的愿望,不过这次是完全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下和我商量的,我得到了中国是父亲应有的尊重,我心里美滋滋的,但又明白必须要履行诺言,只好愉快的答应了。
                                                阔别多年兄妹俩重回德国
    2007年7月初我又和妻子于9年后再次拖儿带女回到孩子们阔别多年的德国,虽说我们一年也会回到德国一两次,但房子由于几年前德国保姆因病去世的原因,已经多少带有“聊斋”的味道,全家齐动手打扫,才有呈现出了一点家的模样。接下来,为孩子们报学校,Peter由于讲得一口流利德语,毫不费力的分进了一所很好的高中,Stefanie由于德语不过关,被分到了一所以强化德语为重点的初中,但当我们带着她到学校报到的时候,我被眼前所看到的情况所惊呆了!全班28个同学全部都是来自土耳其、摩洛哥、波兰等的外国人,用我常说的一句话,全班一眼看上去,没有一个像人样的人,我当时眼前一黑,差点没晕过去,女老师看到我这种情况,马上过来问我是不是那不舒服,我一听她那不地道的一口烂德语,用怀疑的口气问她是哪国人?回答居然是波兰!还说她自己才来德国三年,我心想我女儿才不会到这种鬼地方来学什么习,我冷冷的说“你自己的德语都还有待提高,你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呢”?女老师说“由于这几年很多外国人起来闹,说他们德国人歧视外国人,举行了反就业不公平等运动,所以德国政府迫于这些压力,不得不为外国人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我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一幅得意洋洋的样子,我心想,一派胡言!德国政府应该坚持他们的立场,用这种不上档次老师教学,那不是典型的误人子弟嘛!我拉着女儿一边说一边转身就走,心想我们不会上这种学校的!女老师追出来“站住!这是教育部门指派的义务教育课,你不上课是犯法的”!我说“别给我来这一套,我在德国20年了,别人不懂我可懂!我花钱去读贵族学校可以吧”? 女老师一时无语应对,我们扬长而去,直接把车开到了Kaisserswerth 有着400多年历史的Teodor Friedener贵族寄宿学校,学费每月1万多人民币,都是政治家和明星的子女后代,但校长Fahrenholz女士告诉我们学位全满了,一时间空气都仿佛凝固了,看着我们掉了魂似的样子,Fahrenholz 校长说“这样吧,杜塞尔多夫最好的学校叫Suit-Bertus,是基督教学校,就在我们旁边,我跟校长Tenhagen博士很熟,我看能不能上他们的学校,下午放学回来我们这里补习功课和寄宿生活”,Fahrenholz 校长边说边拿起电话打过去了,说是约了第二天让我们把女儿带去给校长看和面谈。
    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这个有5百年历史,号称当地最好的中学见到了校长Tenhagen博士,他认真地看女儿在中国的成绩单说“成绩倒不错,但她的德语不行,怎么上课呢?所以我看我们不能收她”,我一听头都快爆炸了,一急,说道“校长先生,你可不能单方面看成绩阿,她出生在德国,德语只是暂时忘了,她才12岁只要跟德国孩子呆在一起,我保证不出2个星期她又会说德语了,加上她还弹得一手好钢琴,这些因素您怎么就没看到呢”?校长愣了一下说“看来你说的是对的,你刚才说她会弹钢琴?我们学校就缺乏钢琴有天分的学生,得过奖吗”?我马上说“得过得过,2005年舒曼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亚太地区选拔赛第三名”,一股脑把她其它所有得奖的情况统统说了出来,校长Tenhagen博士说“好吧!看在这个孩子钢琴的分上,我破例收她吧”!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一来儿女的入学问题彻底得到解决了。  
                                            学钢琴千里寻师
  为了不给Suit-Bertus这所名校丢脸,女儿的钢琴学习顿时成为了首要议事日程,网上看到了欧洲最著名的钢琴教育大师凯沫林(Karl-Hanz Kaemmerling)教授在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学院7月中有一次大师班,而另一名钢琴教育大师阿里瓦迪(Arie Vardi)教授将于8月20日在德国Goslar举办大师课,我赶紧报了名,希望女儿多从中学习,而钢琴老师初定由德国国立舒曼高等音乐学院的思捷潘斯卡教授上,她也是我妻子的导师。
    2007年7月16日我驱车带着妻子和女儿开了600多公里的路,来到了风景如画的莫扎特故居——萨尔斯堡音乐学院参加了凯沫林教授的大师班,现场听说凯沫林教授同时有一个入学考,但大家都知道他收学生的标准是很严格的,而且这次他仅收2个学生,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报名者200多人,妻子觉得不可能,但我还是抱着碰运气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最后凯沫林教授认为Stefanie的手指条件和学习的相当规范正统,问我谁是她的钢琴老师,由于考试前妻子紧张的连呼吸都成问题,所以她压根就没进考场,我赶紧把妻子叫进来,介绍道“这就是Stefanie的钢琴老师,叫黄佩玉”,凯沫林教授说“哦!原来你就是黄佩玉,贾志超(Julian Jia)和叶子(Paul Ye)的老师,我知道你,你是台湾人,是我们国立舒曼高等音乐学院的高材生,你教出来的这两个学生在德国现在很出名,行内大家都议论纷纷谁是他们的导师,今天终于见到你了,你是我们德国制造的,所以是我们德国的骄傲,所以我今天晚上想请你吃饭,不知可否赏脸”?到这时凯沫林教授都还不知道我们是一家三口,他以为我是德中文化协会送学生来考试,而黄佩玉是以指导老师的身份来的。
    晚上凯沫林教授请我到美丽的多瑙河畔一家高级餐厅吃饭,我们三人受宠若惊,坐定以后,小心翼翼的问了女儿Stefanie跟他学琴入学考的事,他说“先吃饭,等一下我再告诉你们我的决定,我要想一想”,他问了很多黄佩玉回国创办广州和深圳舒曼钢琴学校的经过,并作了很多学术上的交流,他也向我打听了很多关于贾志超和叶子为何12岁就被德国国立舒曼高等音乐学院破格录取为少年大学生的经过以及舒曼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的情况,他说他最近刚刚被任命为该大赛的评委会主席,所以想多了解一下亚太地区选拔赛的情况,我以舒曼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亚太地区委员会主席的身份趁机邀请他出席今年10月1日到7日在深圳举行的决赛中担任评委会主席,他一口答应了,我惊喜之余接着话题问Stefanie靠入学考的事,他严肃的说“我决定收她为学生,因为这个孩子的天份和基础都很好,手指特别长,基本功打得很正规和扎实,再加上她是黄佩玉的学生,我看差不了哪去”。我们的心都快蹦出来了,这时我才自豪的告诉了凯沫林教授我们一家三口的秘密,他听完,先是一惊,然后发出爽朗的大笑,不断地说“那更好,那更好(Noch Besser)”,就这样我们做梦都没想到女儿一下子成了世界钢琴大师凯沫林的学生,好几天都没回过神来,总有点做梦般的感觉。
    2007年8月20日我们又按预先报了阿里瓦迪(Arie Vardi)教授大师课的计划,来到了Goslar,一个小城市,但充满古典气息,美极了!一打听顿感羞愧,我来德国留学生活了20多年居然不知道Goslar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城市。中午我们来到Kreisshaus参加了瓦迪教授大师课,瓦迪教授是个犹太人,一看就知道这人很聪明,充满智慧的双眼,一张坚定不移的脸,上课用的是英文,后来才知道瓦迪教授的德语其实说得也很好,不知道是否由于纳粹迫害犹太人的那段可怕经历,让瓦迪教授还是有点耿耿于怀而不愿意说德语,根凯沫林教授大师课一样,学生都来自世界各地,瓦迪教授是我见过讲课最细腻的教授,每段、每个音节、每个音不厌其烦的示范比喻,分解分析,讲他们的背景和相关故事,看得出来他对肖邦等东欧派的音乐家的作品有着很深的理解和认识,达到倒背如流、随手拿来的大师境界。而凯沫林教授则以其纯正日耳曼人的优势,对贝多芬和莫扎特、舒伯特、舒曼等日耳曼音乐家的作品有着别人不可逾越的理解和内涵,两位大师各有千秋。
    大师课成员当中有4个中国人,其中一个是8年前我在北京认识的一个女孩,叫王羽佳,现在好像在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学习,好像跟朗朗同一个老师,也是德国犹太人,叫格拉夫曼(Graffmann),一看就知道典型的德国姓,还有一个是香港黄懿伦老师的学生李嘉龄,现在跟瓦迪老师在汉诺威音乐学院学习,另外两个男孩子是来自香港的加拿大移民,一个现在还在加拿大,说很想转学到德国来学习,从加拿大花了大价钱来德国上大师课,目的就是想通过这种机会找象瓦迪教授这样的名师学习,祝愿他能成功。另一个就刚转学到了柏林音乐学院跟我的朋友,钢琴系主任赫威斯(Hellwig)教授学习。
    瓦迪教授好像很喜欢王羽佳,老夸奖她,我倒觉得她人倒挺可爱的,但不知怎么搞得,我就是有点抗拒她那股有点散漫不羁的美国味,他说他爸爸也不喜欢她的这种美式作风,还暗示我越来越象她老爸了,就是老说她和管她。但心里想,也难怪她,一个15岁就到美国成长的人,现在20多岁了,没变得更坏已经就阿弥陀佛了,我一直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都像很多欧洲人一样存有偏见,作为欧洲早期的罪犯流放地和冒险家、三教九流去冒险的乐土,文化风范自然没法和沉淀数千年的欧洲相提并论,所以听说好像她也想到欧洲来留学,我马上举了双手双脚赞成,并表示如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倒是李嘉龄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很文雅和大方得体,钢琴弹得很不错,这两个大姐姐很喜欢Stefanie,我作为师哥也好,前辈也好,晚上把他们4个全都请到了当地最出名的拜尔之王(Koenig von Bayern)吃德国咸猪手喝慕尼黑的大麦啤酒,女儿Stefanie说跟凯沫林教授和瓦迪教授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一个多月的人力物力和心血总算没白费。                                             
  2007年8月底在隆重的大师课学员音乐会结束后我们要赶回300公里外的杜塞尔多夫,由于音乐会延迟的缘故,李嘉龄错过了她的最后一班回汉诺威的火车,她问我可不可以送她回去,我一时间被难住了,倒不是反方向多跑100多公里的缘故,而是我开的是一辆新款英国迷你车(Mini Cooper)只能坐三人,已经满座了,但一想不送她回去难道让一个女孩流浪街头?只好答应了,临开车前嘉龄又带了个日本同学爱子提出也想跟我的车,我顿时觉得一个头三个大,但看在嘉龄的份上和她那乞求的眼光,无奈之下超载了两个人,这在德国被抓到可是天大的麻烦,只有沿途让女儿蹲下委屈一下了,半夜12点多才到汉诺威,嘉龄和爱子以及我们这时才想起还没吃晚饭呢,大家其实也是有点依依不舍的感觉,就不谋而合直冲到了中国餐馆里,我又请大家大吃了一顿中餐,饭后逐个送她们到达了目的地,才以时速220公里的速度,午夜狂奔1个半小时完成了300多公里的路程,于凌晨3点回到了家,女儿明天一大早就开学了,抱着熟睡的女儿上楼的时候我在想,学琴的孩子其实有时候也蛮可怜的,又想到可怜天下父母心,心中感慨良多。                                       
    Stefanie 现在上了德国最好的中学,跟了德国最好的教授,前面的路怎么走就靠她自己了,我也尽了一个当父亲的责任了,省得过去几年来老被家人唠叨,说我只是帮助学生贾志超和叶子走向辉煌之路,而自己的孩子一个月连面都见不了几次,亏欠孩子们的东西,我今天还给他们了,希望他们珍惜和一路走好。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2-10-4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7 16:15 , Processed in 0.07229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