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240|回复: 39

[战国春秋] 龙的传人 《历史的诱惑-观宋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 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一、从夹马营开始的历史



         

《历史的诱惑》原创小说博客发布声明

   本博客文章均属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现经本人允许,由“惟有中华”博客同步发布,特此声明。书名:《历史的诱惑》   作者:龙的传人                龙的传人    2008年11月9日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龙的传人”兄是个对历史很有研究的青年才俊,很高兴他将自己的历史小说《历史的诱惑》观宋史---在“惟有中华”博客上同步发布,希望给喜欢中华文化和历史的爱国者们带来借史鉴今的精神营养素。。。。                                         惟有中华 即日

--------------------------------------------------------------------------------------------

[0001]

一、从夹马营开始的历史:

1、怪异的夜晚

一切事情都要从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二月十六日的夜半开始。后唐飞捷指挥使赵弘殷的妻子杜氏生下了一个男婴,地球人都明白,他就是赵匡胤。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怪像记载。比如刮狂风、下暴雨、电闪雷鸣、冒香气或者到处放红光,反正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赵先生也不例外,他出生时,据说也有种种不寻常的事情发生。首先是有红光笼罩宅院,屋内一片光明,还有就是胞衣形状奇特,像一朵大荷花的花蕾,而且异香缭绕,居然三日不散!



就是因为体有异香,他的父母给他起了个乳名叫“香孩儿”,而他家后院的应天禅院被后来的宋人叫做“香孩儿营”。可见,我国的名人效应有多早!



然而,当时的赵弘殷的心情并不像今天我们在医院产房外面看到的那些焦急中带着喜悦的父亲们那样。要知道现在可是五代乱世时期,虽然不少人渴望生在官宦之家,但在乱世这就不一定是好事了。应该说这种家庭比普通百姓更提心吊胆。对于已经是飞捷指挥使(中级禁军头目)的父亲而言,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孩子的性别问题而是性命问题。



都说“乱世出英雄”,其实乱世的英雄是以成本极大的高淘汰率筛选出来的。两百以前,有一个叫达尔文的人在周游世界回家之后写了一本叫做《物种起源》的惊世著作。书中讲了一个关于“进化论”的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显然,这一法则不会因为乱世而更改;相反,借用马尔萨斯的人口学原理(人口学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如没有限制,人口是呈指数速率(即:2,4,8,16,32,64,128等)增长,而食物供应呈线性速率(即:1,2,3,4, 5,6,7等)增长。注意:马尔萨斯使用的相对应术语是几何和算术。只有自然原因(事故和衰老),灾难(战争,瘟疫,及各类饥荒),道德限制和罪恶(马尔萨斯所指包括杀婴,谋杀,节育和同性恋)能够限制人口的过度增长。参见马尔萨斯灾难。)这种境况正加剧了选择的残酷。所以,“乱世出英雄”的前提是要先活下来。



当然,老天是很照顾赵香孩儿的,此后的一段时间,五代出现了一段难得的安稳期。详细说来应该是后唐明宗李嗣沅在位,他采取圣君模样的政策——休兵息民。于是,中原战乱暂时平息。这对赵香孩来说是个大好事,使他在最柔软的童年有一个相对安稳的成长环境。假如那时炮火连天,他会不会成为达尔文先生的例证谁也不敢打保票。



[0002]

乱世人命不值钱,既然有了这个难得的安定时期,饱尝刀头上讨饭吃的赵弘殷希望香孩将来会有一个好的出路,不再靠冲冲杀杀过日子。因此,赵弘殷给香孩聘请了一位先生,开始教他四书五经。

这位老先生就是住在夹马营前的陈学究,陈老师靠设帐授徒这种简易方式为生。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头活得也实在不容易。可这位先生脾气还挺倔,见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就要说说。赵同学出身于官宦之家,虽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但他的哥哥早年夭折,父母自然对他宠爱有加。这样就难免有些纨绔子弟的做派,争强好胜、不容人过,连府里面的丫鬟都称呼“大少爷”。陈老师却不讲究什么家庭背景,是不是地训训他,弄得赵同学心里面很是不爽。当然,这就为这位皇帝启蒙老师后来很是有些凄凉的下场埋下了伏笔。

小时候的赵香孩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在他的心目中夹马营里那些和父亲一样当兵的叔叔大爷就是他们这些“军中子弟”最现实的选择。可是,这种竹马木刀游戏玩了不到几年,赵同学就看到了真的长枪大戟。就像我们小时候拌家家,一阵忙完过后可以假着吃,毕竟大家在乎的是中间玩的过程。可是,要真到了饥荒遍野的时候,连树皮、草根、红泥都不放过,就别说拿来模拟的野菜了。

其实,事情的起因是,采取“休兵息民”政策的后唐明宗归西了。尔后争夺帝位的混战就开始了。慜帝上台不久,明宗的养子、凤翔节度使李从珂就把他给赶下了龙椅,自己当上了皇帝,可他屁股还没坐热,又被明宗的女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打进洛阳,身死国灭。石敬瑭,应该说他是世界上所以无耻之徒当中最犯贱的一个。为了当皇帝,石敬瑭忍痛大出血,不仅把幽云十六州奉送给了契丹,还老着脸认比自己小十岁的契丹主耶律德光为干爸爸。在耶律干爹的帮助下,石敬瑭在后唐的废墟上建立了后晋,当起了“儿皇帝”。这个皇帝当得实在不光彩,就连石敬瑭的很多手下也觉得不齿,可是石皇帝却不以为然,人无耻到这种程度你只能恨他的脸皮太厚。

这场动乱就是在洛阳发生的,夹马营也难免受到波及。而且,这段历史还有许多小说家选用,出现了诸多传说。其中最有名的讲述是赵皇帝的母亲杜氏用篮子挑着赵匡胤和赵光义(后来的宋太宗)逃避战乱,被陈转老祖看见。陈转老仙很风雅地吟了两句:莫道当今无天子,都将天子担上挑。

气泡般的和平被挑破了,小小年纪的赵同学见到了血腥的杀戮,或许他还不明白那些大人为什么把别人杀死,但他朦胧地懂得:兵乱给人们带来的只有死亡和苦难。



[0003]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幼年的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这是一句相当科学的话,要知道人的大脑是没有分辨能力的,什么东西装得多了,其相应的潜意识也就形成了。所以,这次战乱逃难在赵同学的潜意识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或许后来在他举兵起事,竭力阻止杀戮的时候,他的心头会不觉地想起自己童年时候经历的苦难。

2、孩子王

后晋灭了后唐,把都城由洛阳迁到了汴梁,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虽然改朝换代了,赵同学的老爸还是很幸运地被改造成后晋的官员。于是,举家随着新主人搬迁到了新都,住进东城新曹门里的寿昌坊巷内。后来赵家太过生猛,从这个巷子出了两位皇帝,便更名为“双龙巷”。

到汴梁几年后,赵匡胤已经出落成健壮少年,此时他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了练习武艺上,整天就是走马射箭、舞刀弄枪。他老爸赵弘殷经常出征没有时间管他,就是妈妈杜氏唠叨着让他读书,赵同学却另有一番大道理:太平时的天下需要文治,战乱的时代需要武功。眼下是刀兵四起,孩儿愿意把武艺练精通了,日后有机会好去安邦定国。

杜氏夫人后来对他走马射箭不在严厉管束,颇有些最时髦的“鼓励孩子自由发展个性”的意思。要知道,在当时并不开明的年代,父母能有如此觉悟是相当不易的,换了别人要不考取个功名光宗耀祖就不认你是赵家的人。所以说,伟人的背后有一位贤明的母亲是相当靠谱的。我们敬爱的朱老总就有一个能干、坚韧、吃苦耐劳的母亲——钟太夫人。(《回忆我的母亲》朱德)记得我小时候看完这篇文章就拿着书和母亲理论:我妈妈为什么没有朱德妈妈好?结果,母亲说了一句话让我当时伤心了半天:因为你不是朱德。原来如此!

没有了老妈的啰嗦,赵同学从此就专心习武,发展专业。也许是遗传基因的关系,他在武艺方面还真有天分,很快就练得弓马娴熟,武艺出众。为后来征战沙场、步步晋升攒下了不菲的本钱。

有人说赵先生步步高升是因为他作战勇敢。应该说,讲这句话的人大概还不懂历史。历史纵横几千年,你看到有那个只凭借勇敢就能让万民臣服!当然,勇敢是必须的,但在那个真刀实枪、红着眼睛硬往身上招呼的冷兵器年代,只有勇而无谋估计是不行的。你见到有谁闭着眼睛冲进敌阵从头砍到尾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赵先生的武功真的不错,史书记载“一根杆棒等身齐,打得四百座军州都姓赵”。可见他的武艺肯定不是半瓶子水,这也是他勇敢的资本。



[0004]
    赵同学现在长了本事就等着毕业一展身手。历史是个好老师,她无声地用事实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哲学家说本事和机会都是木棍,本领是短木棍,而机会是长木棍,它们结合起来就是攀上成功之巅的梯子。
    其实,人有两种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生命。第一种就是等待,当你能力不足的时候你就要学会等待,像赵忠祥老师的节目《人与自然》中的蛇一样,当它跑不过猎物的时候,就会猫在某个地方,等待猎物的出现。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等待是需要时间和耐性的。在猎物不到的时候,任何的急躁跟不安都是毫无用处的。第二种当然就是能力超强的时候,用自己的硬实力改变命运。显然,这个时候的赵同学还没有这种觉悟。所以呢,他选择了动物本能的方式——等待。
    就这样在等待中几年悄悄过去了,香孩儿变成了小伙子,一张紫红色的四方大脸,魁梧的身材,颇有些英武之气(参见宋太祖像)。不过在此之间,一次惊险的经历让他在汴梁城有了一些名声。事情因于一匹烈马不受控制,竟然将赵小伙头撞城门却未受伤。于是,赵小伙的光荣事迹传遍全城。
    名声这玩意儿很奇怪,它什么也不是,可又似乎谁也离不开。赵同学名声在外,自然就吸引了一批走马斗鸡的强梁少年都来尊崇他为老大。想来该是他们当年也受过烈马之苦但愧于应对无措而身板又不硬朗,所以才委身听命于赵偶像。其中有两位我们后面会经常见到,也是大宋王朝开国的重要武将。一个叫韩令坤,一个叫慕容廷钊。面对跟着自己混的兄弟,赵同学似乎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而事实上,他们正是以后赵同学变成赵皇帝的政治资本。
    现代管理学都必须重点提到人脉,它是所有成功者必须具备的,没有人脉的光杆司令能成什么大事?毕竟郭靖、杨过、张无忌只是电影里面的人物。
    这个世界上人很多,但领袖很少。赵同学从出生怪异我们就能觉察出来他身上的领袖气质,但光有气质还不行,你还得有笼络人心的手腕。当时小青年赵匡胤的两大爱好无意中帮了他的忙。这两大爱好是赌博和打架。由此看来,不管什么爱好,只要发挥到了极致,那也是一种能力。当然,这两种爱好通常是连在一块儿的。
     赵青年虽然喜欢赌博,但他的赌品实在不敢恭维,他是赢了就走,输了不给拍拍屁股就走人,要是有人想阻拦,那好,我正好玩第二个爱好。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内还是国外,打架的人不少,但真正能把打架当成爱好的着实不多。

    [0005]
    在那个强横者生存的年代,赵青年有这样的表现也不足为奇,但他重义轻财,赢来(或者抢来的)钱财都是和哥们儿喝酒。有钱大家花,绝不小家子气。当年上海滩有个9岁少年也有这种义气,不过他不偷也不抢,而是到大富翁家做佣人。年终老爷发的工资——一块大洋,捏在手心跑回去和贫民窟的小伙伴均分,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在大上海盛极一时的大亨杜月笙。所以,斤斤计较是绝然成不了大事的,因为太轻——一斤加一斤就两斤而已。
    除了讲义气,处处维护自己的兄弟,为了哥们儿不惜和别人武力相见,赵匡胤还很有气量、能够容人,所以兄弟们都愿意跟着他。但这群小哥们的行为很有些不良少年的意味,不是骑着马在街市中呼啸而过,就是聚在居民区踢足球——蹴鞠,要不就是聚众赌博或者去野外较量武艺和箭法,顺便捎带几只走兽(大多是家禽家畜)当做下酒菜。
    假如生活就这样下去,没有什么改变的话,赵匡胤或者会成为无赖头子、地痞大哥(他还真有这个潜质)。但是历史不能假设,在五代那个今天晚上脱了裤子睡觉时还是人,明天早起穿衣服时可能就是皇帝或者成了鬼魂的年代,每个人都无法预见自己的生活会怎么样。
    不久以后,一场天下大乱,将赵匡胤抛到了江湖上,成为一个一文不名的流浪汉。
    只有在那苍茫大地上,赵匡胤才真正了解了什么是“江湖”,什么是做人的追求,世界之大绝不是汴梁所能包容的,世界之大只有走出去才能真正见其大。
   [0006]
3、逼上江湖
    世道虽乱,可生活还要继续,尽管乱世里的生活是那样的艰辛。频繁的改朝换代、屡见不鲜的兵连祸结,那些手无寸铁的普通百姓,悲惨境遇就像明朝沈明臣《凯歌》一样,可谓是“杀人如草不闻声”,不生活在那个年代,就无法真正理解什么是“生灵涂炭,浮尸遍野”。
历史评论说“五代不仁之极也!”所以不难想象身在普通官宦的赵家日子也是很难过的。而且在这个时候又添丁进口了,除了光义,赵匡胤又有了一个弟弟。应该说这是喜事,可在兵乱之年,特别是已经显露窘态的赵家,就意味着不光是多了张吃饭的嘴(其实小孩子也吃不了多少),更麻烦的事情在于东奔西走的困顿和性命之忧。
    尽管如此,赵同志还是照常过着所有这个年龄段的人该有的生活。这年他十八岁,完成成人礼之后,顺理成章地娶了贺景思将军的女儿做妻室,开始了自己的小日子。
    不管外面吵得多大、闹得多狠、乱得多糟,只要不到最后一刻,老子决不现身。
    可是历史就是这么幽默,在他还没有享够个人生活,一场祸乱降临了。
准确说来,这次的祸乱来自北方的强悍民族——契丹(请记住这个名字,后面她会轮番登场)。不过事情的起因是生活在雁门关以北地区的吐谷浑一部(亦称吐浑,原为鲜卑慕容部的一支)不堪忍受契丹的欺压,拔腿溜到后晋——弃暗投明了。
    事实上,我认为吐谷浑部落的首领肯定是属于脑袋有问题的那种人物。平时除了骑马放羊其他要经过大脑转换的事情都没干过。要知道,聪明人跳槽都会找更大、更保险、更有前途的单位,他去人死一根筋地受了欺负就跑,也不抬头看看前面是什么地方,康庄大道还是悬崖峭壁?
    这下子契丹可恼火了,接连责备后晋。石敬瑭生气窝火又害怕,竟然一病不起,驾返西方了。由此看来,无耻之徒的抗打击能力也是有极限的,在限度范围内,别人的一切打击、侮辱、诽谤、嘲讽、白眼都只会增加其无耻颜面的厚度,可是一旦超标,那根弹簧也就自然崩溃了。对这种无耻之徒,我无话可说!
   [0007]
    随后继位的石重贵倒是硬气了一点,不过不多,就一点点而已。他对契丹不称臣,契丹可不干了,因为这样就意味着两国在政治关系上是平起平坐了。耶律德光兄马上动用武力,要教训这个“孙子”。事情弄成这个样子,那就开打吧。
两军一交手,耶律德光发现“孙子”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差劲,居然和自己互有胜负,还有一次将“爷爷”打得孤身一人,骑着骆驼狼狈而逃。
    但耶律德光手中有“帝中国”这张王牌,北面行营招讨使杜威(名字很威风,人却很鼠辈,毕竟名字是爹娘不是自己起的)想效仿石敬瑭便投降了契丹,并率2000人充当先锋,直接攻进了汴梁。
    在世界任何地方,凡有兵乱都会大肆抢劫一番,我们称为“夯市”。张彦泽也不例外,纵兵大掠汴梁,赵家被洗劫一空。这还不算完,契丹兵“打草谷”又打到了赵家,连番掠夺过后,赵家财物全无,简直比水洗得还干净。
    赵匡胤当时保护着家小逃难去了,等安定下来,回到家看到的只有空荡荡的破房子和冒着热气的焦土。他的心中在愤怒、不平、屈辱的同时有了生命中第一次咬牙切齿的怒吼:难道这个世道要永远动荡下去吗?
    当时的他只有二十岁,在没有普及义务教育而又自学意识极差的年龄,很明显他还无法回答这个事关中国历史大循环的大问题。看眼下的现实是一家人要吃饭,要生活!
赵匡胤作为家里的准长子(哥哥早年夭折),三弟光义、四弟光美还小,自己责无旁贷地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在汴梁等待机会毫无着落的时候,赵匡胤决定要出去闯一闯,毕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机会也应该要多一些,至少当时他是这样认为的。于是,在兵乱的第二年,他告别了母亲和妻子,走上了前途莫测的江湖路。
    从古至今,历史和社会的苦难也一定是每个人的苦难,这个苦难逼迫人们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以此来适应生活的压力,求得哪怕是最艰难的存活。

   [0008]
    普通人面对灾难的反应差不多都是嚎啕大哭、泣不成声,稍微脆弱一点儿的就立刻晕厥、应声倒地,然后则是几天卧床不起,偶尔还迷迷糊糊胡言乱语几句。他们认为危机就是灾难,而伟人对待危机却都是一个版本的先危后机,首先是和常人一样地悲伤,之后就转变成机会。他们坚信危难之中一定有机会的影子,而事实上也是如此。
    当一场灾难降临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同时一个伟大的事业也在等待着他,只有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历经苦难,投入火海,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浴火重生,成为光芒万丈的神鸟。
    从汴梁的强梁少年到江湖浪客,赵的生活彻底转向,他将开始融入到这个莽莽苍苍的世界,将认识许多过去不认识的人,了解许多过去不了解的事,他的眼界将会开阔,对人情的丑恶,世态的炎凉,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而这一切都是苦难赐给他的。
    从另一种意义上讲,他应该感谢苦难。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导师;赵匡胤,来吧,命运之神正在等待着你!

   [0009]
4、浪迹天涯
    赵匡胤在刚出发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将来的路会有多么的艰难,也不清楚自己的出口在什么地方,但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凭自己的一身本事,谋得个一官半职来养家糊口,然后踏踏实实工作、兢兢业业做事,再坐着轿子上下班,接着盼望上司给自己升职、加薪,最后在某个恰当的时候选择告老还乡。
    于是他先西行到了陕西和甘肃,但“西线无战事”,他一无所获,只留下了“赌棋输华山”和“千里送京娘”的传说。无奈之下,他取道汉水,折向东行。
    这期间,赵匡胤盘缠用尽,忍饥挨饿是家常便饭。一次饿得实在难受,竟把路边庙宇的莴笋吃个精光。闻讯而来的老僧面对这个不告而食的饿汉,只给了他一个恶狠狠的眼神,对于自尊心很强的人,一个鄙视的目光已经足够了。赵匡胤感觉到所有的尊严却被剥夺一空,自己再也不是那个锦衣华服的公子哥。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发达富贵。为了找回自尊,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是赵匡胤心灵上极其重要的一个转变,生计的逼迫使他只能走路,没有顺风车可搭,是名副其实的 “驴”行。他一边走一边讨饭,穿城越村,挨家挨户,山栖露宿,每敲开一扇门对他都是一种考验,因为面对他的往往比老和尚的白眼更具有嘲讽意味。对赵匡胤来说敲开那扇门可能意味着侮辱,但不敲那扇门就只会饿死。
    人只要到了求生存的地步是没有什么放不下的。赵匡胤现在身无所有,剩下的只是那么一点可怜的自尊,然而讨饭的生活使他失去了最后的保护。要讨饭就不能有尊严。生命的尊严和生存的压力,哪个重要?是的,赵匡胤,只有失去一切,你才能明白自己的力量和伟大。
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难后,只能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而另外一些人虽然也不得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但他们的心从未屈服,他们不断地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赵匡胤毫无疑问是后一种。这是一次伟大的转变,很多人可能究其一生也无法完成,转变的关键在于心。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心是最柔弱的,他特别容易被伤害,爱情的背叛,亲情的失去,友情的丢失,都将是重重的一击。然而对于赵匡胤来说,还有什么不可能承受的呢?他已经一无所有;还有什么比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死去而无能为力悲哀,为了活下去和狗抢饭吃、被人唾骂、遭人鄙视!我们有理由相信,就在某一个痛苦思考的夜晚,赵匡胤把这个最脆弱的地方变成了最强大的力量的来源。

   [0010]
    是的,即使你拥有人人羡慕的容貌,博览群书的才学,挥之不去的财富,也不能证明你的强大,因为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比如说你摔倒了一万次,你一万零一次还敢于爬起来,如果摔倒了一次,你就不敢起来了,那你就只是躺在地上的一条虫,然而一万零一次你还能站起来,那你就是人中之龙,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容貌、财富都是外在的东西,如果这些东西随着时间会改变的时候,你的这些所谓的成功就很肤浅了,很可能就会不复存在。比如说你现在二十几岁年轻美貌,可是到了三十岁以后呢,你还倾国倾城吗?你总有老去的一天,你总有到三十、四十岁的年龄,那么三十岁以后容貌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是谁能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到了那个时候你再也不能靠外表活着了。这个时侯你只能依靠自己的信念活着,你的智慧、品德、成熟、气度、你的个人魅力、你的面向未来越老越不输的信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迷茫一阵之后,他决心去投靠父亲的老战友。赵匡胤来到了湖北复州(今天湖北天门),那里的防御使(由刺史兼任的州军事长官)王彦超是老爸的朋友,怎么也会给点面子。谁知等他一路奔波,风尘扑扑地出现在忘大人面前的时候,却知道了一个世界上还有“冷漠”二字。
    王大人见到落魄潦倒的赵匡胤,再想想已经坐了冷板凳的赵弘殷,根本不提给赵同志安排工作的事,管上几顿饱饭后,给钱数钱(其实就几个铜板),就把千里来投的赵贤侄礼送出境了。
    在投奔无果的情况下,他打算改投他人。于是这次他投靠的是随州(今天湖北随县)刺史董宗本。董大人倒不像王彦超那么势力眼儿,还顾及和赵弘殷同殿当臣的面子,给赵侄安排了个吃粮不管事的职位。
    漂泊流浪很久的赵匡胤终于有了安定的生活,他很感激董宗本,也想一展身手,立些功劳,来报答董叔叔的收留之恩。谁知道他的表现,惹得一个人不高兴起来,这个人就是董宗本的儿子董遵诲。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0011]



董遵诲见赵匡胤谈吐不凡,马术超人,武艺高强(专业特长)。觉得自己平白无故地就矮了三寸,心里很不是滋味,看来“自己的强大就是别人的弱小”这话一点不假。

对待比自己强的人通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你强,我要比你更强,然后苦练武艺,再和人比试;那另一种就不行了,兔崽子,你不是强吗?老子打击你,陷害你,给你穿小鞋,把你搞垮,看你还强不?董兄弟就是这种心态。

妒火中烧的董兄开始伺机找赵小弟的茬儿,经常无中生有地刁难他。一开始赵小弟也没往心里去,大人不计小人过嘛,可是天长日久火柴虽然可以不划火柴盒,但火柴盒主动摩擦火柴头那效果也是一样的。

一次,在讨论如何用兵的时候,两人的意见又不一样了(说来也正常,要一样了那才叫不正常),董兄被赵小弟驳得哑口无言,本来心中就有邪火,再丢了面子,董兄脸红一阵白一阵之后,说了句“赵公子果然不凡,可怎么还要寄人篱下?”说完甩袖而去。

这是一句相当恶毒的话!

赵小弟恼羞成怒声嘶力竭大呵:站住。

董遵诲的背影却没有停留,越走越远······

这次董遵诲的话使赵小弟忍受不下去了,他本打算直接揪住董遵诲狠狠地教训一顿。但江湖上流浪的经历使他克制住马上就要爆发的怒火,只深吸一口气后也转身走了。

纵观赵匡胤性格其实具有两重性,既宽厚又暴躁。和善慈悲的面孔用来应付服从他的人,残暴凶狠的面孔用来对付他的敌人(后面我们将一一见识)。不过这次有例外,只因为时机不到。

很快赵贤侄就向董宗本告别(情理之中的事)。安定虽好,但是要付出忍气吞声的代价,却是不能忍受的。因为对于那些丢失了尊严最后又拾回尊严的人来说,要是有人胆敢再拿自己的人格尊严来玩弄,他是会拼命的。如此看来赵兄对现实的屈服是也有一定限度的,这也是赵匡胤之所以成功的奥秘——对现实完全屈服投降的是庸人,对现实完全叛逆抗拒的是狂徒,与现实有原则的合作,合作中又坚持原则的才是明智的人。

赵匡胤自知投靠亲友这条路也不行了。

天地之大,竟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苍茫大地,竟没有自己的容身之所!

迷盲——迷失加盲目!

谁都不希望自己到处碰壁,赵兄也不例外。但人生在世有许多事是自己无法控制的,环境不可改变,那就改变我们自己吧!


[0012]

5、指点迷津

上天想人谁灭亡,就先让谁疯狂;上天想要谁伟大,就先让谁受苦。

看来赵匡胤的苦要到头了,因为老天开始向他微笑······

离开随州,赵匡胤好像依然找不到方向,尽管他的心智已经今非昔比,但生计问题还是时时困扰着他。在漫无目的地流浪中,他来到汉水边的重镇襄阳(今天湖北襄樊)。在此,决定他一生的机缘终于到来。

在襄阳,长途跋涉后的赵匡胤已经身无分文,他在此又无亲无友。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来到一座庙宇,向和尚们找点儿吃的(看来古时候宗教之所以如此普及是有它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至少可以当作暂时的流浪收容中心,哪怕是一顿饭或者借宿一宿,而事实上,历史上很多王侯将相都跟庙宇有关系)。

这次他极富眼光地拉住了一个和尚(主持方丈):小师父,给我弄点吃的吧!“小和尚”虽然身材矮小,却是千真万确的世外高人,也从未有人胆敢这么嚣张地“尊称”自己。但他上下仔仔细细打量眼前的陌生小伙子,继而围着赵小伙绕了两圈后没有愤怒,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和气和慈祥的微笑。

主持虽是方外出家之人,没有念经念得一心想成佛做祖、不食人间烟火,却对天下大势看得十分明白。他见赵匡胤虽然满面风尘,衣着平常,却面方耳大,仪表堂堂,声音洪亮,谈吐不凡,便为其指点一条明路——北上,在北方他才会有自己的机遇。

方丈最后还给了他足够的盘缠,又送了一头毛驴。和尚有如此豪侠之气,估计年轻之时也必是有过不平常的经历。可惜我翻阅几乎所有有关这个和尚的书籍都无详载。遗憾之至!

得到资助的赵匡胤骑驴一路北上,经历两年多世态炎凉磨练的他,将一飞冲天而不可遏止。虽然毛驴很慢,他的心却已经飞起来。想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就像突然有人告诉你马上就高升了,你不“疯”才怪。

经过数日奔波,赵匡胤来到了商丘,在林荫下的小酒铺喝了点儿酒,酒足饭饱后他打算踹口气,休息一会儿。于是牵着毛驴顺着道慢慢向前走,转过一个弯后,赵匡胤看见路旁闪出一座神庙(很亲切),走到近前,看到门匾上写着“高辛庙”。这里顺便提一下,“高辛”就是上古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之一的帝喾,他“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十五岁时,因辅佐颛顼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今天商丘市南高辛)。三十岁时,代颛顼为帝,都于毫。因他兴起于高辛,史称“高辛氏”。

赵匡胤面对上古大帝的神庙,想到自己的颠沛流离,忽然悲从中来,就想进庙去求神问卜,占卜一下自己的前程。

人在走投无路或者极度彷徨的时候,通常会寻求一种超自然力量来支撑自己的信念,赵匡胤也不能免俗。

进了神庙,赵匡胤看到在香案上摆着占卜用的箭卜,占卜时以两个箭卜一正一反为吉利的“圣箭”。赵匡胤现在最关心的是自己北上会有个什么结果,祷告一番后,说:“如果我这次能当上个小校,就出现圣箭。”结果······没有出现圣箭!

赵匡胤叹了口气,难道自己连当个小校的福气也没有吗?他不甘心,就往大了说,结果······还是······没有!

再来······

还是没有,最后把他给逼急了,便信口说道:“若真没有当臣下的命,那就索性做几天皇帝吧!”说罢,顺手把箭卜扔了出去,谁知竟是个“圣箭”!

赵匡胤顿时呆住了。就像一个要饭的乞丐,突然一天有人告诉他中了五百万大奖,他要是不惊呆我都惊呆了!他根本没有想过自己能有九五之尊的份儿,他的要求不过是校官,如果混得好,一步步升到和老爸一样的中级军职就知足了,节度使在他看来都是遥不可及的,现在上天竟然说他会当上皇帝!

从此,赵匡胤心中有了个对任何人都不能提起的秘密。

这个秘密不断地刺激他。虽然无法和别人说,但在深夜醒来(估计是乐醒的),他一定经常问自己:这会是真的吗?


[0013]

也许是偶然,也许冥冥之中真的有那么一种不可捉摸的天意,这时后汉汉高祖刘知远驾崩,隐帝刘承佑刚刚继位,镇守河中的李守贞和永兴、凤翔两镇结盟,自己当了三镇盟主,宣布“独立”,李守贞自称“梁王”。隐帝便命“托孤”大臣、枢密副使郭威前去评判。

郭威被特任招安抚使领兵西征,后汉的西部各军统归其节制,他立即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没有着落的赵匡胤此时恰逢机会,就投身行伍,加入了郭威的队伍,他见赵匡胤武艺非凡,还是同僚之子,就把他留在身边做了一名亲兵。

别小看了亲兵,虽然地位低微,但赵匡胤这次是跟对了人。要知道干革命最怕的便是站错队啊!郭威绝非王彦超、董宗本之流可比,郭威虽然出生贫寒,但我一再强调人的成就大小和他的出生是没有太多关系的,有雄才大略就行。如果赵匡胤留在王彦超或者董宗本处,最大的成就无非像他自己梦想的那样,做个校官而已。但郭威是开创后周的一代雄主。赵匡胤在他身上将学到许多在别人哪里学不到的东西(帝王之术)。

郭威时时刻刻在以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赵匡胤,而赵匡胤也很自觉,有样学样,积累起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

这是后汉乾佑元年(公元948年),对于赵匡胤来说,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

从此,江山社稷的大门,将由此向他打开。



[0014]

6、社会是最好的大学

有人说社会是一所大学。的确,这所大学是世界上学问最高深莫测的学府,因为在里面每个人面对的都是切切实实的利益纠葛,尽管很小却相当复杂。所以,要在这所大学毕业,就必须找到好的教授。赵匡胤很幸运,因为他找到了当时最好的老师(后周太祖郭威)。

借用一句大家耳朵都听出老茧的话:没有周太祖郭威,就没有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坦诚地讲这句话不是抄袭,绝不是抄袭。

人一辈子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所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这话一点不假。两年多的颠沛流离,锻炼了赵匡胤的机智和耐性,现在他要学习的是沙场用兵和政坛夺权的艺术。

郭威指挥的平叛战斗很快就打响了。在平定河东的战役里,赵匡胤的武艺第一次用在了合理合法杀人的战场上,他大开杀戒,积累下了许多军功,但还是没有被提拔,仍然是一名亲兵。但在军队里,赵匡胤却有崇高的威信,因为他能力实在太突出,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很有计谋,处事冷静,思虑深远(注意这个特点),又很讲义气,有危险的时候第一个上,这为他后面实现霸业打下了伏笔。

郭老师则由于平定李守贞,以枢密使身份加邺都(今天河北大名)留守、天德军节度使,名声和权势更盛。

一直以来,权势这个东西很有些像毒品,当你适应它的时候,也就是离不开它的时候。而且,它还会不断地升级,逼迫你不断地去满足它。最后,你自己都弄不清是你在追求权势,还是权势在愚弄你。

郭威的权势大了,追求的方向也开始大了起来。他留心搜罗人才,先后得到魏仁甫、李谷、王薄、范质等人。他用李谷管理财政,魏仁甫、李谷、王薄、范质参与机谋,一步步地向最高权力逼近。

就在赵匡胤刚开始向郭老师学习的时候,实践的机会又来了,准确地说是一场动荡,根源在于后汉的最高权力机构。

本来后汉的几位顾命大臣各有分工:杨汾总机政(宰相)、郭威主征伐(最高军事长官)、史弘殷典宿卫(礼部尚书)、王章掌财政(财政部长)。可是,中国的团体就是这样,在有外敌威胁时还合作愉快,可一旦没有了外患,内部就开始窝里斗了。后汉的权力机构也不能幸免这种宿命,所以自己人很快恩仇起来。

当时隐帝刘承佑已经二十岁,在老百姓看来,二十岁应该还是大孩子(弱冠之年),可帝王就不同了,由于环境的关系,他们是天生的早熟品种,心眼比四十岁的人还多。显然,这个小伙子觉得自己也长大了,开始讨厌这帮老家伙管自己,特别是在赏赐自己喜欢的乐队,以及在册封皇后的问题上,和顾命大臣屡起冲突,于是他开始向太后的外戚靠拢,拉外戚加入权力争逐。

外戚参政在历史上向来不是什么好现象,可窝里斗的大臣们却将其当做强援,与史弘殷“有隙”的苏逢吉屡次以言语刺激太后弟弟。但其真正使隐帝动了杀心的却是一件看来毫不相干的小事:他曾连续几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打铁之声,等到梦醒时分又没了,于是他怀疑有人在制造发动政变,决定先下手为强。当然怀疑的对象是几个老臣。

在一个寒冬凛冽的凌晨,毫无防备(其实防也防不住)的杨汾、史弘殷、王章在早朝时被伏兵杀死。随后隐帝刘承佑满心欢愉地宣布:朕今日开始,不再是杨汾他们眼里的小孩子了!(《宋史》)雄心壮志自然可嘉,但问题是他确实还是个小孩子。因为人们从来看一个人是否长大的标准只有一个——心的坚强,而表现出来的就是所作所为一定要成熟。从伏杀顾命大臣开看,我们只能很无奈地告诉刘孩儿,这个主意既小又傻,小到只有小孩子才想得出来,傻到没有人愿意想得出来。不过,作为皇帝的他好像并没有这般觉悟,为了独自尊大,他决心“乘胜追击”把老臣一网打尽,所以下密诏令郭威部将诛杀郭威。我在查阅所有隐帝史料时发现,全部史料对这件事的评价都千篇一律地用了一个词“惊呼!”

理解理解!


[0015]

很明显密诏落入郭威之手。于是,郭老师留下养子兼外甥柴荣镇守根据地邺都,自己则亲率大军杀向京城。而赵同学在这次战斗中依然骁勇善战。

最后,厮杀的结果:隐帝为乱兵所弑,不过郭威留在都城的一家老小也被斩尽杀绝。而血的代价是:郭威掌握了后汉的大权,后汉成为风中摇曳不定的烛火,随时都会被郭威一口吹灭。
   郭老师进了京城,也按惯例“夯市”,放纵大军掳掠三天,城中的火光也三天未熄。
   赵同学身处军中,尽管没有“奋不顾身”地去大肆抢劫,但那些到处都闪动的刀光剑影,无处不在的哀哭惨叫,却使他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童年经历过的动乱,那种惶恐无助的感觉刺痛了他的心。
   赵匡胤在火光的背后,思索着:难道掌握权力一定要用血与火吗?
   很显然正在学习中而未毕业的他肯定是没有答案的。不过他是一个会思考的学生,既然喜欢思考就终究会有答案,而后来的事实告诉我们,他做得比郭威更好。
   郭威掌管了国家的实际权力,但官场的多年经验告诉他,现在还不是登上至尊皇位的最佳时机。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当时的局势,大家就明白为什么到嘴边的肉郭老师不吞进去:后汉高祖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刘崇,在太原拥有强兵,他的儿子刘贇在徐州为武宁节度使,许州的忠武节度使刘信也有一定的实力,如果郭老师贸然取而代之,三镇联合起来将会是很可怕的势力。所以等待,只要等待。
   精明过人的郭老师不会做傻事,他请太后临朝听政,并大造声势,准备立刘贇为汉帝。妙哉,太妙了!要不是政治老手,这样一箭三雕的主意是决然不可能想出来的——刘贇称帝则刘崇也被牵制,总不能以大欺小把儿子的位子抢走吧。这样三镇联盟还没有形成就被巧妙地消除了。
   就在刘贇乐呵呵还在路上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北方的契丹发兵打来了。太后和朝中大臣手忙脚乱。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也属正常,这帮人要说平时斗斗嘴皮子,拉个帮结个派,偶尔再有几个不安分的和外族说说悄悄话还行,要真到了要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大家除了你瞪我我瞅你,或者故作忧国忧民状以外,是不会有什么好结论的。
   最后,经过一阵毫无意义的“争论”,朝廷决定请郭威带兵迎战。结果大军走到亶州(今天河南濮阳西南),在郭威的授意下,军将拥立的把戏再次上演,具体情节如下:
   经过赵匡胤等亲信的串联鼓噪,军士们以“我们攻陷京城,与刘家结了大仇,要力新皇帝来保平安”为名,包围郭威的住所,郭威则闭门不出,军士们于是翻墙上房而入。史书上是这样形容的:“乱军山积,登阶匝陛,扶抱拥迫”,“裂黄旗”,“以代赫袍”。郭威就这样当上了皇帝,建立后周。

[0016]

五代时军士拥立的案例实在是数不胜数,骄兵悍卒拥立将帅、藩镇、皇帝,大家也习以为常了。但还是新兵蛋子的赵同学,这样声势浩大而又富有戏剧性的场面还是第一次见到,所以可以想象这件事在其心里面将造成多大的影响,而后来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总之来说,赵同学这次长见识了:原来还能这样当上皇帝!
   郭威建国后,按例论功行赏。鉴于赵同学在拥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出力非小,被拔补为东西班行首,后来又拜滑州副指挥。至此,赵匡胤成了军官,真正踏上了仕途。
   相比之下,刘氏家族就凄惨了:刘贇还没到京城就被郭威囚禁,刘信被逼自杀,只有刘崇逃过一劫,据守晋阳称帝,建立北汉,因为实力不大,依附契丹。从此,北汉和后周如同一对世仇,恩恩怨怨一直纠缠到宋朝才算彻底解决。
   郭威登基后,采取了一系列安抚奖励措施(是为新官上任三把火):
   首先,改革弊政,免除过于残忍的刑罚,还停止州县贡献珍美食物及特产的惯例;
   其次,虚心纳谏,保持节俭生活;
   最后,时常(注意频率)发表人生感言。比如他对宰相王峻说:“我是穷人出身,碰到机会做皇帝,岂敢厚自奉养以害百姓”。如此大义大臣百官无不感恩涕零,泪洒殿堂。
   懂政治游戏的人都看得出来这一切均是郭威的表演。表面文章哄哄个别榆木脑袋还行,像赵匡胤这种天生的政治高手,那就不得力了。但赵匡胤还是虚心学习郭老师的各类招数,不仅如此,放学后回家还爬在案头举一反三,得出自己的心得。因为深藏心底的那个秘密一直提醒他,这些东西以后用得着。
   而不幸的是郭威并不知道他正在辛辛苦苦地培养一个将要埋葬自己所开创的王朝的人。
   所以,历史已经无数次告诫我们,越是看起来忠心的人,就越有问题,他们的忠心一定是建立在某种特定的利益之上的。当利益不复存在或者有更大利益诱惑的时候,这种本来就很脆弱的忠诚将被死死埋葬。
[0017]

7、金戈铁马

赵匡胤虽已成为军官,但在后周的军界还是个小辈。在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声名显赫的英雄,是那些手握重兵的藩镇或者节度使。

但他还在努力着,现在已经不再是那个梦想着当名小校的流浪汉,他想成为名将。两年前,这还是个连自己听起来都觉得可笑的奢求。可是今天,一切皆有可能!

是的,在这个变数极大的年代,随时都会发生奇迹。只要你敢去想,然后付诸实践,梦想终究是会成真的!毛主席说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果然,机遇又出现了。其实,应该算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当年郭威留在都城的儿子都被隐帝诛杀干净,现在自己称帝,要选接班人,怎么办?在帝王之家,继承问题一直都是最复杂最不可思议的问题,为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大家尔虞我诈、你争我斗,最后鱼死网破。对郭威来说,虽然理论上避免了这种悲剧的发生,但他似乎丝毫没把这当做一种荣幸;相反,无人接替却是对人生最大的侮辱。现在自己已经是要入土的人了,再生产是肯定不行了,毕竟能像杨振宁先生那样在七八十岁还焕发青春的人,实在太少。万般无赖之下,郭威把养子柴荣封为晋王,并担任开封府尹这一重要职位(是为接班人)。

柴荣,邢州尧山柴家庄人(今河北邢台隆尧)。父亲柴守礼、祖父柴翁都是当地有名的富豪。据说,他的姑母本唐庄宗之嫔御,明宗遣其归家,行至河上遇大风雨,止于逆旅数日,偶遇郭威,看他体貌非凡,一见倾心。而郭威亦闻柴氏贤惠,父母知志不可夺,遂成婚于逆旅中。(浪漫啊!)

不久柴氏家道中落,年未童冠的柴荣无奈之下前去投奔嫁给郭威的姑妈,他性情谨厚,帮助郭威处理各种事务,深受郭威喜爱,被收为养子,改名郭荣。当时郭威家境并不富裕,柴荣为资助家用,外出经商,做茶货生意,往返江陵等地。其间学习骑射,练就一身武艺,又读了大量史书和黄老著作。及长,弃商随郭威从戎。

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在位三年的后周太祖郭威病逝,柴荣登基称帝。
登基后,柴荣自然也要培养自己的班底(大凡搞政治的人都懂得人脉资源的深刻意义),赵匡胤即是其中之一。

郭威死后,北汉觉得后周皇权交接必有动荡,是个报仇雪恨的好时机(历史经验主义者大都这样认为,但不幸的是他们大概忘了经验也是会骗人的),便联合契丹挥师南下,辽骑兵万余人,北汉兵三万人,号称雄狮二十万,直逼潞州(今天山西长冶)。


[0018]

听说北汉军队入侵,朝廷上下一致同意全力阻击,但在由谁领军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因为柴荣准备亲率大军抵抗,当时大家普遍认为刘崇老奸巨猾必不敢自来,所以皇帝不宜轻动,只需大将领兵出师。应该说这个理由听起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正确的,但柴荣在此体现了他的天才的战略眼光和胆识。

在实际决策中,不受他人特别是多数人的意见的影响是很困难的,当许多人众口一词时,很多人都会从大流,甚至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而柴荣用他的智慧告诉人们,真理往往是站在少数人一边的。

柴荣对他的谋士们说,你们的看法很有道理,但你们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刘崇看我年少新立,想吞并天下,如此大好时机,一定自来,我不可不自往,而且从前唐太宗定天下,都是身临前敌,我怎敢偷安!

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赵匡胤作为禁军将领,随驾拱卫。

很多时候,一个新世界就是要在血与火中诞生,尽管难免血腥和痛苦,但这些却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由于两支队伍相向而行,很快他们便在高平附近撞在了一起。

刘崇率领中军在巴公原摆开阵势,骁将张元微阵在东,辽将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允阵在西,军容严整。

望着杀气腾腾的北汉军阵,柴荣下决心以攻击取胜。但由于之前时间预算误差,后周军将刘词还没有到来,后周军人数少(1:2),军士有畏惧情绪。想来也是人之常情,明明单挑单,现在却要一挑二,不害怕可能连进了太平间的鬼都不会相信,总不至于你在后面喊:同志们,为了共产主义光荣事业,冲啊!大家的觉悟是不会那么高的。所以,真正考验柴荣的时刻到了。

而接下来的事实告诉我们,真正的猛人是怎样炼成的!

柴荣亲率贴身卫兵冲击敌阵,剑指北汉主帅刘崇,而汉兵数百弓弩手则万箭齐发,于是在电影里面才有的场面出现了:箭如雨注,密密麻麻。所幸柴荣麾下亲兵用盾遮挡,只麾盖中几箭,而战马被射成了刺猬。

赵匡胤当时担任后周负责警卫的将领,看到皇帝陷于险境,军人的血性被激发出来,他大喊一声:兄弟们,为主尽忠的时候到了!然后杀人敌阵。

可以肯定的说,这绝不是作秀或者故作,而的的确确是被柴荣的勇气所染,最后爆发出来的惊天一吼。傻瓜都明白在铁血横飞的战场上,说话是要立马要兑现的,而兑现的代价可能就是献血和生命。赵匡胤当然也知道危险,但他还是冲破箭雨,一马当先闯进汉阵,纵横驰骋,所向无敌。他已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安全,他心里想的就是不能让自己的皇帝深陷险境。正是这种无形的力量激发了全体将士,而这种力量,我们称之为忠诚——因忠而诚!

于是,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北汉士兵(每两人一组)拼命地冲(往自己大营方向),后面紧跟着拿着长矛利器的后周士兵则进行追赶运动。而刘崇带领一百多骑兵连饭也顾不上吃,星夜兼程逃回晋阳老巢。这样,后周以小胜多大败汉辽联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斗中,赵匡胤因为太过生猛,左臂中箭,血流如注,但仍鏖战不休,直到柴荣看到他的伤势,强令他回营时才住手。

出色的战绩,使赵匡胤获得了后周高层的赏识,柴荣是个明白人,懂得论功行赏,赵匡胤的力气没有白费,血也没有白流,不久便被拔擢为殿前都虞侯领延州刺史,从而进入了禁军的高级领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0019]

而最大的赢家莫过于周世宗柴荣,击败劲敌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打出了新君威风,巩固了自己的绝对地位,以后再也没人敢在背后议论其非“世出”的背景,从而为后面一系列改革铺平了道路。

军权在手的赵匡胤对柴荣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地为其东征西讨,以报答知遇之恩。他再也不需要在江湖流浪,遭人冷遇。至少当时他的确是这样想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可是,一旦投入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他还能保持自己吗?

(我们下回分解!)

8、一代明君

五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只要有勇气,有能力,有智慧,就会取得自己想要的地位。

郭威曾是平民,柴荣曾是商贩,赵匡胤曾是流浪汉······

所以说,命苦不能怨政府!只能说你的资本积累还不够,所以与其整天抱怨,还不如省下时间静下心来多练练内功,等到武艺超群了再来一决雌雄。

柴荣是五代时期少见的英明君主,他胸怀大略,志在统一天下,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整顿朝纲,惩治腐败,澄清吏治,减轻民困(减免租税),治理河患(堵塞黄河决口和疏通河渠),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颁布《均田令》)······

在这些改革中,最关键的是抓住了人才。他曾下诏求贤,不论是离退休还是在职官员,不论大小品级,只要有好的建议,都可以上书言事,就算是毫无功名的平头百姓,也照样能享受这样的待遇。比如,显德二年,一个“草民”赵守微给皇帝写了一封信,大谈治国之道,柴荣看了觉得有道理,就把他宣召进京当面探讨,二人谈得十分默契,第二天赵守微就被任命为右拾遗(言官),成了名副其实的“火箭干部”。

而这样的事并不只这一件,“孤本”是不能说明问题的。

柴荣敢于破格使用人才,当时尽管武夫当道,瞧不起“毛锥子”文人,可奇怪的是“文凭”在当时却很吃香,不是科举出身想当宰相,门儿都没有!但柴荣魄力实在是大,一句“古人为宰相者,尽由科第耶?”便把没有科举资历却才华卓著的魏仁甫擢升为相,魏仁甫也不负柴荣的期望,终成一代名臣!





[0020]

他的革新措施收到明显效果,积蓄了力量,一统天下的基础已经隐隐形成。只是这个柴荣搭好的台子上面上演的统一大戏,主角究竟是谁?会是他自己吗?

有了国力基础,一切都有了保障。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这个理儿。

为了实现统一大业,柴荣决定整顿军队,他要打造一支纵横无敌的铁骑,来实现自己一统天下的宏图伟志。

首先他从整顿军纪入手,毫不手软地杀掉临阵溃逃的樊爱能、何徽及将校七十余人,投降北汉的右军步兵也都处死。一时上下震动,从肃然“骄将惰卒始知所惧”《资治通鉴》,五代以来“兵骄逐帅,帅强逐上”的局面,开始出现转机。

同时为了显示革命的决心,他还下旨殿前虞侯赵匡胤整顿皇帝的近卫部队禁军,拿自己开刀。当时的禁军都是历代相承,不加淘汰,因此老弱很多,纪律不严,一遇劲敌,往往非逃即降(严重违反达尔文先生的自然选择法则)。相反,各地藩镇拥有众多骁勇之士,实力大大强于禁军。

柴荣很明白,要想巩固皇权,维护统一,就必须提高禁军的战斗力。因此,在整顿禁军的过程中,柴荣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他经常亲自对军兵进行“面试”,选拔武艺高强者补充到禁军殿前司。

手握整军实权的赵匡胤更是尽心尽力遴选人才,点选马军、步军士卒。自高平之战以来,赵匡胤的最大收获不在于升官几级,而是取得了整顿禁军的大权。在乱世之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可比1+1=2更好让人心悦诚服。所以,赵匡胤也利用主持整顿的机会开始在军队中间形成自己的势力。不过,他的拉拢措施实在是陈旧了一点——拜把子。

情节大概是赵匡胤同志宴请石守信、王审琦、杨光义、李继勋、王政忠、刘庆义、刘守忠、刘延让、韩重贇。大家一阵酒足饭饱后,赵大将军晕晕呼呼(估计是装出来的)地发表慷慨激扬的演讲。从上十八代可能是一家扯到在战火中的共同成长,反正只要能拉上关系,都在赵将军的演讲范围之内。最后,赵将军提出希望,大家混在一起不容易,又难得有共同点,性格还如此相近(简直就是一个娘胎出来的),不如大家结成金兰(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以后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怀疑?),共同为皇上效忠(晕,还拉柴荣做广告)。

大家听得热泪盈眶,好像失散多年的同胞兄弟在战乱逃亡的荒野之上喜见相逢。于是,大家一致同意赵将军的提议,最后歃血为盟,铸台而誓。



[0021]



要说赵匡胤还真有眼光,十兄弟都在殿前司各军中担任中高级将领。其中,石守信为铁骑控鹤四厢指挥使(名字有点别扭)。王审琦为铁骑都指挥使,刘延让为铁骑右厢指挥使,这些人以赵匡胤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势力圈子。

人注定是一个群体动物,这是铁定的规律。一个女人过日子必然凄凉,一个男子度时光,必然寂寞,鱼儿必定是成群游荡,大雁飞行必定成队成行······所以在成功的路上,培养自己的人脉跟交际圈子那是至关重要的。

9、雄霸天下

很快柴荣的改革有了成效,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他将用他毕生的精力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统一中国。

精明一生的柴荣很明白一个道理:扫帚不到,地上的灰尘是不会自己抹掉的。同理,所有大大小小的“朝廷”,也都不会自动地把土地双手奉上,武力解决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为了制定正确的战略,柴荣召集文武众臣多次研究统一天下的方略,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初春的一天,他又把文武重臣召集起来,比部郎中王朴首献《平边策》(这是一篇非常简练的议论文,不到一千字,但治国安邦的策略却论述得很全面,很有独到的见解。为方便读者参读,我将全文附于篇后)。其中最主要的是明确提出“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的进军原则。为了说明其方略的正确性,王朴还在《平边策》对后周之外的各国之政治、经济、国力、兵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这个建议得到了柴荣的肯定。后来,柴荣亲征吴国,就命王朴任枢密使,主持军政事务,王朴因此也成为国家重臣。

大地上已经是春光无限,可献血飞扬的杀伐还将继续。

一番精心的准备后,柴荣把首战的目标定在了原属中原,后在契丹搅乱中原时被后蜀趁乱夺取的秦(甘肃秦安西北)、凤(陕西凤县东)、阶(甘肃武都东)、成(甘肃成县)四州。其实原因很简单,他先要解除来自西北的威胁。

愿望虽好,但四州地形复杂,运粮困难,加上蜀军顽强抵抗,后周久攻不下。对此,许多本来不愿意用兵的后周文官,更振振有词,主张收兵回朝。

后周世宗欲罢不忍,特命赵匡胤速到前方视察,弄清战事胶着原因。

赵匡胤一路风尘到了前方,经过细心勘察地形,了解军事形势,断定只要坚定信心,收复四州是稳操胜券。

每次看到这儿,我都会想,如果赵匡胤身在当今,保不准是个很牛的营销高手。因为我发现在现代管理学课本上,有一个案例和他有着惊人的相似。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美国皮鞋公司派推销员到非洲的一个国家去开发市场。这个国家还比较落后,当地的人们都没有穿鞋的意识和穿鞋的习惯,走在路上,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穿鞋。第一个推销员先到了非洲,看见大家都不穿鞋,马上给公司发了个电报:“这里落后闭塞,根本没人穿鞋,根本就不会有市场。”,准备马上打道回府,结果在公司的压力下他继续留下开发市场。而另一个公司也派出了一个个推销员来到了这个国家,他也看见了同样的现象,于是他也马上拍了份电报回公司,不过内容却是:“天啊,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将是个多么巨大的市场啊,我们一定要把握机会,及早占据市场空白。”他的想法很简单:这个国家是没人穿鞋,但根据他的调查,这个国家这两年在境内发现了大量的石油,伴随日后的开发,这里的人民将很快富裕,所以有着潜在的巨大购买实力,至于不穿鞋?那只是以前落后的陋习,这里的政府已经提出要向西方世界学习,设立了建设文明国度的计划,百姓穿鞋将是迟早的事,假如每人穿一双鞋,那么市场的巨大将不敢想象。结果经过他的一番努力,身体力行的向当地民众介绍穿鞋的好处,以及穿鞋的美观,最后他大获全胜而归。

怎么样?经典吧!

其实,这就是一个能力的问题。只可惜,一般人都没有。鉴于它的特殊性,我们将这种能力叫做眼光。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嫌河里的石子乱七八糟,偶尔还扎脚,可有心人却认为这东西就是黄金,当年石头记不就是这样来的吗?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堆形色各异的石头,而人家可以用来赚钱。

柴老板听罢赵匡胤的报告,马上按照他的建议调整部署,闰九月,在后周将士的疯狂打压下,秦、成、阶三州先后投降(不投降不行,虽然地势险要,攻不进去,那你也出不来啊,十天可以,一个月就难了,士兵总要吃东西啊,出来可能是一死,不出来就肯定饿死),而驻凤州的蜀军负隅顽抗两个月后终于也被攻陷。不过,在后来的史料记载中,有一种说法:凤州之所以失陷并不是后周的原因,而是后蜀朝廷之中出了奸臣。通常这类人物只顾自己不顾国家,是大家痛恨的对象,比如秦桧(后面也会有他出场的机会),比如蔡京、贾似道以及后来的汪精卫,总是在关键时刻来那么一下,坏了国家大事。事实证明,小的朝廷政权也有奸臣,也会来这么一手。



[0022]



之后的内容就俗套了,小人向皇帝进谗言,皇帝担心外面的将军造反,限令立刻回来,于是蜀军主帅撤离凤州,自然他挽救蜀地的努力也这么付之东流。



附本:《平边策》原文及译文如下

唐失道而失吴、蜀,晋失道而失幽、并,观所以失之由,知所以平之术。当失之时,莫不君暗政乱,兵骄民困,近者奸于内,远者叛于外,小不制而至于大,大不制而至于僭。天下离心,人不用命,吴、蜀乘其乱而窃其号,幽、并乘其间而据其地。平之之术,在乎反唐、晋之失而已。必先进贤退不肖以清其时,用能去不能以审其材,恩信号令以结其心,赏功罚罪以尽其力,恭俭节用以丰其财,徭役以时以阜其民。俟其仓廪实、器用备、人可用而举之。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强财足、人和将和、有必取之势,则知彼情状者愿为之间谍,知彼山川者愿为之先导。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与天意同,与天意同则无不成之功。



  挠之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吴国,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二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西,备西则挠东,必奔走以救其弊,奔走之间,可以知彼之虚实、众之强弱,攻虚击弱,则所向无前矣。勿大举但以轻兵挠之。彼人怯,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则必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获其利,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难而平之也。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吴,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可飞书而召之,如不至,则四面并进,席卷而蜀平矣。吴、蜀平,幽可望风而至。惟并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必须以强兵攻之,然其力已丧,不足以为边患,可为后图,候其便则一削以平之。



  方今兵力精练,器用具备,群下知法,诸将用命。一稔之后,可以平边,此岁夏秋,便可于沿边贮纳。臣书生也,不足以讲大事,至于不达大体,不合机变,望陛下宽之。



  简略翻译如下:



  唐失去道义从而失去了吴、蜀两个富庶的地方,晋失去道义从而失去了幽州、并州(指河东)两个战略要地,分析其失去的原因,就可以得到平复统一的策略。在道义不存的时代,都是君昏政乱,兵骄而民困,朝内有奸臣,边疆有叛将,势力小的不限制以致于势力膨胀,势力大的不压制致使作乱篡位。天下人离心离德,不肯为国效力,以致有吴、蜀独立建国,和幽州、并州割据局面的出现。所以,平定天下的策略就是反唐、晋之道而行之。首先要纳贤罢奸清理政治,用干才除庸人知人善任,施恩惠讲信用团结人心,赏功臣罚罪人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提倡节约积聚国财,使徭役合理施惠于民。等到国库充足、物资雄厚、上下齐心报国的时候再平定四方。对方的百姓如果看到我们国家政清人和,上下和睦,国家强盛而又富足,兵强马壮,将士同心,有了必取之势,那对方的情况就会发生有利于我们的变化:知情的人就会做我们的内应,熟悉地形的人就会为我们做向导。到这时候,对方的民心和我们的民心相同,那就是顺应了天意,顺应了天意那就无事不成了。



  攻取统一的策略应该从容易之处着手。现在看来,吴国最弱,应先从吴国开始。吴国地域大,东到海,南到江,和我们的边界也很长,有两千里。我们先骚扰其守备薄弱的地方,坚守东面我们就骚扰他的西面,增援西面我们就再去骚扰他的东面,在他们东西奔走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发现他们的边界的虚实和兵力强弱,然后集中兵力攻其薄弱,则会所向无敌,席卷敌军。但不要太兴师动众,只须用轻兵骚扰即可。敌人素来怯懦,知道我军征讨,必然会发重兵来应战,这样几次下来,对方必然民困国竭,假如不派重兵,那我们就能大获其利,他困竭而我得利,不久江北的领地就会归我所有。得到江北之后,又可以用其民众来充实我们的军队,壮大我们的力量,江南也就不难平定了。这样用兵,用力小而收获大,得吴则南方的桂、广也就能轻易到手,岷、蜀用飞书就能招抚,假如不降,就四面并进,天兵席卷而定蜀地。吴、蜀一旦平定,幽州就会望风而归。但并州是死命之寇占据的地方,不能用恩信招抚,必须用重兵强攻。但现在还不足以威胁边境,可以最后再取,等待有利时机,一战就可成功。



  现在我军兵强马壮,物资充实而完备,群臣团结知法,将官尽心尽力,等庄稼再丰收一次就可以用兵平定边境了,今年夏秋后,在边境一带可以先储存军粮、物资,做好准备,以图大业了。臣只是一个书生,不足以谈论国家大事,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请陛下宽恕。



[0023]

在这次讨伐当中,赵匡胤凭借自己天才的远见扭转了战局,可谓后周第一大智囊。不过智囊归智囊,头功却是别人的。说起来大家会觉得可笑,头功给了赵匡胤的拜把子兄弟石守信。虽然石守信是赵匡胤的下级,但我可以坦率地告诉大家,这个头功给石守信绝对应该。第一,当时他任铁骑控鹤四厢指挥使,主要管辖地区就是秦、成、阶、凤四州接壤的地方;第二,他是征讨大前锋(皇帝御封);第三,他作战勇猛,身中三箭(肩、背、大腿)依然奋勇杀敌。而赵匡胤在这次战斗中只起了个军师的作用,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柴老板奖赏是分明的。不过,赵匡胤毕竟是上司,即使哥们儿兄弟感情再好,也不能只顾自己高兴啊。石守信,别高兴得太早,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当大家还沉浸在胜利的欢愉之中,柴老板又决定对南唐下手了。按照当时的局势分析,柴老板的这个决策太过冒险,因为南唐不同于之前的任何势力。首先,南唐的兵比后周多,训练水平也比后周高;更要命的是,他的长处正是后周的短处——水军。也就是说南唐由水陆两大兵种组成,所以后周很容易陷入被水陆大军夹击的危险境地。于是,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虽然柴老板的确强悍,此战也必败无疑,除非奇迹发生,但事实告诉我们,奇迹,正是由强人创造的。

为了解决被夹击的威胁,柴荣命赵匡胤带一支骑兵去攻打滁山的南唐军(主要是南唐水军),然后远道奔袭滁州,从根本上切断南唐水陆大军。

在兵法上,柴荣的这一策略叫做偷袭,而将这一战术发挥到极致的我们大概会想起二战时期的希特勒(先后闪击波兰,捷克,苏联),而翻开历史,1000多年以前赵匡胤就已经运用自如了。

当南唐守军得知赵匡胤率领大军攻击时,赵匡胤的军队已经攻占了军事要地滁山,速度之快,让南唐守将咂舌,猝不及防的南唐兵还没来得及拔刀张弩就被砍倒一片,守将何延锡战死。接着,赵匡胤又率军攻打滁州。

开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滁州的地理环境。

滁州是淮河一线的军事要地,要攻打滁州就要途经清流关,而清流关易守难攻,还有皇甫晖(以凶悍著称)等南唐大将把关。不过,在清流山背后有一条小径可通到滁州城,素来无人行走,连南唐军士都不知晓。精明过人的赵匡胤肯定不会硬碰硬,所以他选择从后山绕道而行,突然出现在山后,切断了守军的退路。守将皇甫晖表现出了应该有的吃惊,于是慌忙撤军退回滁州。所以,有时侯人们惊讶的原因可能并不是事情本身有多么不可思议,而只是我们个人的缺憾让我们对本来他人习以为常的事情产生了疑惑而已。面对死路,连死人都会改道,更何况赵匡胤!

[0024]

皇甫晖前脚刚踏进城,赵匡胤后脚就跟来了。

于是,皇甫晖使出自己的杀手锏——据城不出,紧闭城门。任赵匡胤在外面骂得天翻地覆,人家就是不出来。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如果一直下去,赵军不会被气死也会被饿死,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人生地不熟(实在也没人,都呆在城内),又没有带多少粮食。看着将士们饿得眼睛都陷下去,赵匡胤的心里比谁都急。可是急是没有用的,于是,赵匡胤召集千户以上级别军官,鼓励大家想办法。俗话说,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其中有人就说出了一个方法,首先声明版权不属于他。当年诸葛孔明逼司马懿出城就是用的这个招。当时魏蜀交战,司马懿拒不迎战,诸葛亮便教人送来妇装,以嘲笑其懦弱。不过,老奸巨猾的司马懿不吃他这一套,毅然穿上,而且言谈风趣,毫不气愤。

所以,当这人把计策说出来的时候,旁边的人差不多都笑翻了。这么天真的的注意大概只有写童话故事的作者才想得出来。在大家笑得几乎落泪的时候,这些人发现坐在堂上的赵匡胤却一脸严肃,赵匡胤挥挥手,做了个停下来的手势,然后站起来在营帐内来回走动,大家的眼睛也随着他的身子来回移动,最后,赵匡胤突然转身,说道:“此计甚妙,尔等皆照办”。

赵匡胤再度表现了他天才的军事判断力,而这种天分将在今后的军事生涯中不断地帮助他。

于是气急败坏的皇甫晖只得出城迎战。其实说来也只能怪他心理素质太差,这么忽悠一下就受不了了,如此气度,怎能成大器!

这里我们先分析一下战争中的一种奇特现象,百万军中如何取上将首级。如果经过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是个技术活儿。

玩过三国群英传过关游戏的人都知道,要想打倒后面的大将比如许诸、张颌、典韦、张辽、夏候渊等人,你必须先打倒一大批诸如肥肥、熊熊的小兵,要是技术不行,那每次你是还没机会见到大将就已经惨死在无名小卒手中。

其实,实际战争也差不多,要想越过万军杀大将,谈何容易!

以三国大将关羽为例,他斩杀颜良的过程就很值得研究。首先,颜良站在阵前,并不知道关羽要来杀他;其次,关羽依靠快速的交通工具(赤兔马),还有砍头利器(青龙偃月大刀,据说重八十二斤);最后使用一定的配音(大喝一声),冲将过来,颜良还不知怎么回事就没了脑袋。

可见这种方法有几个特征,用简单语言表述就是找个空子,趁你不备,给你一刀——很有些捅黑刀子的意思。

综合说来,要实现这一目标,任重道远!

不幸的是,赵匡胤就是这样一个任重道远的战术高手。在对峙几分钟后,赵匡胤突然一吼:“我独与皇甫晖战,与别人无碍,闪开!”便手抱马颈直入敌阵,一剑砍中皇甫晖的头部,将其生擒。南唐大将姚风跳马出战,又被生擒,这样后周军一举拿下滁州城。



[0025]

随后,后周大军一举攻取淮南地区,结束了征战南唐之旅,顺利回京,柴荣等高层领导亲自到城外迎接,并就地封赏。赵匡胤晋升为定国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这时赵匡胤还不到三十岁。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实际上的南唐还没有覆亡,因为寿州还没有被攻克,而南唐“水军锐敏,周人无以敌”。

所以,封赏仪式过后,柴荣便召赵匡胤等将领入宫商讨破南唐水军之法。经过数小时的讨论研究,大家一致同意马上创建水军,制造战舰。

数月之后,一切大功告成。史书上是这样形容的“纵横出没,犹如蛟龙,贻胜唐兵”。从创建到成军,这个速度可不是一般的快,那是相当的快!

要建立不世之功的柴荣顾不上休息调养,因为他明白,给自己踹气的时间多了,对手恢复元气也会多。于是,柴荣接连发动了针对南唐的二征、三征。

而就是这种不要命的“工作狂”态度,注定了一代贤主的短命之殇。

后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年)春,南唐大将李景达从濠州(今天安徽凤阳东)派救兵进至寿州城外紫金山上,经营寨十多座,并筑成通往寿州的通道,从而接济城中粮食。

要说这种设置还真有点日本建筑风格——碉堡。本来南唐这样的部署是相当科学的:城内城外相互照应,进可攻,退可守。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日本鬼子的碉堡之所以让我军头痛,有一个地理因素,那就是但凡碉堡都建在一望无际的平原,这样人家想偷袭都难。而南唐的“碉堡”却在山寨之间,人家正面进攻不行,还不会学希特勒绕过马其诺防线吗?

赵匡胤在分析敌军部署,作实地考察之后,决定来一次集体登山运动,居高临下打击敌人。

而此时的李景达还在帅府喝酒赏舞,在他看来,凭借自己坚不可摧的工事,只要自己据门不出,后周过不了多久就会乖乖回家。从语法上讲,这句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过要换一下主语。

当南唐军士都像郭主帅一样还在享受生活的时候,突然天降“怪物”,在大家都还没看清楚是烧饼还是油饼的时候,(当时他们差不多就是这样想的,一般醉生梦死的人大脑里面浮现的大都是些美好的东西)石头已经砸在了头上。顿时,天上密密麻麻的石头、木棒像雨一样地倾泻,到处哀号满天。

站在人道主义立场,赵匡胤的这种手段的确凶残了一点,不过,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想出来的办法一般都是很极端的。所以,也不能全怪人家毫无人性,实在是自己当初做得太绝,人家才出此下策,敬请理解!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0026]

在一阵狂轰滥“砸”之后,还没等南唐军缓过神来,赵匡胤的“天兵天将”已经杀下来。

在一切还没有弄清楚就遭受如此灭顶之灾,可以想象南唐军将会是多么地茫然!所以,这次战斗基本上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赵匡胤就拿下寿州。

战败的南唐军则沿河向东溃逃。

赵匡胤因功改领义成军节度使,晋封检校太保。

同年冬,柴荣再度南下,征讨濠、泗二州,赵任前锋。

纵观前两次征战,我们发现名声大噪的南唐水军好像百无一用,根本就没有他们的影子。

要说明一下,前面之所以没有提及南唐水军是因为水军根本就没有投入战斗,泗州离寿州毕竟远,而且赵匡胤的闪电战实在太过生猛,还没等南唐水军出发,战斗已经结束了。

不过这次南唐军在潦州城东十八里滩上设立营栅,营中旌旗招展,刀枪似雪,倒也颇有些威风凛凛的气势,再加上这里三面临水,南唐将帅信心十足,只等后周军队到来。

后周方面,柴荣亲率五十艘战舰驻于扬州。由于他们正好在一条水路上,水战成为不可避免的战争方式,而前两次征战后周一再避免决战水军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不过无论怎么躲避,决战这一天终究会到来,这是后周和南唐唯一的共识。

恰在此时,一件事情的发生使决战提前爆发,这是柴荣万万没有想到的。

就在赵匡胤征战南唐期间,他的老爸赵弘殷病逝了,按例要守孝三年。柴荣得知此事后,感到忧心忡忡。在如此紧要关头怎么可以失去这么关键的将领?不得已,柴荣决定多留赵匡胤几天,在消灭南唐之后再行孝礼。

显德四年冬,柴荣领他全中国最强大的舰队向潦州进发。他的战船名字十分威风,什么江海蛟,断江龙,排山倒,就差取名“小鹰号”了。

船名威风,那么战船呢?应该说战船也很厉害,这些战船大都有三层楼高,各种火炮齐全。

柴荣指挥作战有个很大的特点,从来不去仔细研究作战计划,老是率意而为,打到哪算哪。很有当年霍去病的风采,正是他“随心所欲”的战术打得匈奴节节溃败。所以客观来看,这正是他指挥艺术的精华之处。

你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要攻击什么地方,敌人能知道吗?碰到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谁能顶得住?南唐就吃了他的亏。

[0027]



当南唐得知柴荣率领大军攻击时,柴荣的舰队已经攻占了军事要地泅水,速度之快,让人咂舌,南唐军来不及迎战,就被柴荣给突击,南唐水兵手忙脚乱纷纷溃散,营外停泊的战舰毫无防备,上面基本上空无一人,柴荣挥兵上舰,然后乘船直抵泗州城下,泗州守将范再预料不到后周兵来得这么快,而且又没有气节,当即开城乞降。如此懦弱,实在可悲!

赵匡胤领禁军一部乘胜追击。

“很快就要打到南唐老巢了”,当时几乎所有人连战马都这样认为。可是,历史就像一场电影,时间不到,就绝不会结束(盗版除外)。

很明显,南唐已经知道了后周的行动计划,他们躲藏了起来,这可不是平日孩童们玩的躲猫猫游戏,茫茫大地,又没有侦察卫星,到哪里去找人?

赵匡胤的部队已经追赶了很长时间,现在粮食和水都不够,虽然士气还算高涨,但能坚持多久?何况大家都隐隐约约觉得情况不对劲,有种进入埋伏圈的感觉。

于是,他找来了自己最信任的部将,询问他:“现在什么位置?”

部将回答:“这个地方叫洞口,离海州大约还有七十里。”

洞口?此地已经离楚州不远,可一路过来不但没有敌人,连普通百姓都没有。

难道情报有误,敌人又转移了?这是极有可能的,但他们又去了哪里呢?

正在思虑的时候,部将向他报告,粮食缺乏的情况。赵匡胤明白,下决断的时候到了。

在抗战影片中,到这个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个战士灰头土脸而又满脸愤怒的表情,对部队指挥官(一般是排长或者连长)喊道:“连长,打吧!”

另一个战士也跑过来,喊道:“打吧,连长!”

众人合:“连长,下命令吧!”

这时镜头推向连长的脸,给出特写,连长脸上显现出犹豫的表情,然后在房间踱了几个圈,最后用沉稳的语气告诉大家:“同志们,不能打!”

剧情的发展告诉我们,连长总是对的。

这并不是开玩笑,当时的赵就面临着连长的选择。

前面我们说过,但凡重大决策要拿主意的时候,就会有一群人在你旁边叽叽喳喳,这个说前进,那个说后退,这个说东,那个说西。反正说对了有功劳,说错了也是你做决策,责任推不到自己身上,这种便宜大家都会去捡,最可怜的就是统帅,因为他是最终的决定者,也是责任的承担者。

而这个责任并不是赔点钱或者道个歉就能解决。一旦判断失误,付出的代价将是几万人的生命!

赵匡胤思虑再三,决定还是把将领们召集起来,听取他们的意见。

不出所料,将领们有的说撤退,有的说前进,其中建议撤退的占多数,而王朴则坚决主张继续前进(深入唐境,无所得,遽班师,何以复命?),但他的意见也很快就淹没在一片反对声中。

赵匡胤终于明白,招来这些将领是没有用的,主意还要自己拿。

前进还是后退?

大家都不说话,他们清楚,现在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士兵们看着将领,将领看着赵匡胤,赵匡胤看着屋顶。



[0028]



如果上天能帮自己拿主意多好啊!其实,做出选择是容易的,但如果选择错误,上天会给我第二次改正的机会吗?

到了这个地步,兵书已经没用了,谁也不能告诉我敌人在哪里。要做出这个抉择,我还有什么可以依靠呢?

直觉?对,就是直觉(又称第六感)。虽然没有理由,没有线索,也没有证据,但敌人一定就在附近!

他下定了决心,沉稳地对那些等待他的将领们说道:“前进,敌人就在附近。”

没有人再提问,因为他们已经从赵匡胤的脸上看到了自信,这种自信也感染了他们,感染了整支队伍。

于是,几万大军向着未知的命运又迈出了一步,但这支军队没有犹豫,没有动摇。因为他们相信,无论如何困难,赵匡胤一定是有办法的,这个人一定能够带领他们取得胜利,并活着回家。

上下同欲者,胜!

其实南唐丢掉泗州后,便停泊数百艘舰船于清口,清口处于淮滨之地,久无行人,苇荻如织,多泥浊沟堑,唐兵打算以地利优势诱骗周兵于此,再一举歼灭。

赵匡胤率军来到清口时,正值黄昏时分,暮霭渐浓,树影加深,周围的一切因陌生与朦胧而带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诡异。

赵匡胤下令全军暂时就地驻扎,并提高戒备,又派一批侦察兵打探周围情况,为了提防唐军夜袭,赵匡胤富有创造性地采用现在酒店流行的“三班倒”策略,简单说来就是每次只许三分之一的士兵休息,这样每两个时辰换一次。

黑色的夜晚常常为军事专家出其不意的用兵提供了条件。事实证明,南唐军中也不乏利用黑暗的高手。

半夜十分,南唐大家延邹率兵悄悄登岸,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闯入周营。后周军猝不及防,赵匡胤也大吃一惊。不过,作为当时少有的军事奇才他很快恢复了理智。

只见赵匡胤跃身上马,左手持火把,右手拿剑,猛地向唐军冲去。

按常理,在战斗中是不应该暴露主帅身份的,而赵匡胤的举动无疑是在告诉所有人,他就是赵匡胤。不是傻子也是精神病,相信这就是大多数人的回答,但问题在于,这样的人确实是存在的,赵匡胤就是一个。

他知道这样做有悖常理,他也明白这样做自己被砍的几率会更大,但他还是做了,只为了告诉他的部下:赵匡胤还没有死,也没有逃,他和你们同生共死。

他要用行动把自己的将士从惊恐中拉回来。

于是,壮观的一幕出现了。几乎所有的后周士兵都手持火把和兵器,整个夜晚灯火通明。

这就是个人魅力。它不单来自外表亮丽,不只来自技术高超,也不仅来自才能过人,甚至不仅来自品德高尚,它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听说,后来的成吉思汗、康熙、毛泽东、邓小平也有这种能力。

原来如此!

[0029]

10、一群应该被记住的人

经过一夜激战,后周死伤过半,南唐则几近消灭殆尽。

赵匡胤如风般继续前征,继而焚泰州,拔海州,克楚州。

这里要着重提一下,南唐驻守楚州的将领是张彦卿和郑昭业,二人都是忠勇之士。然而唐军大势已去,楚州一座孤城也难以守住。周世宗柴荣又发动州民浚通老关河,遣数百艘战舰自淮入江,夹击楚州。柴荣亲临前线指挥,赵匡胤则昼夜不解甲胄,挥兵登城,势如骤雨。如此阵势,南唐诸将包括张彦卿之子在内,以周强唐弱,楚州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为由 (确是实情),泣谏张彦卿出降。张彦卿大义凛然,并手刃其子,誓死不降,众人感泣,也断了投降的念头,誓死报效唐主。

古代剑客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

                                                       ——李云龙

而所谓气节这种东西,平日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也经常被当做大棒来打别人,但真正的气节总是在危机关头表现出来,而在这种时候,坚持气节的下场往往不会是鲜花和掌声。

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在面对屠刀时体现出自己的气节。这种气节才是真正的勇气。

当后周攻进城后,张彦卿和郑昭业仍然率众巷战,直至兵尽刀缺,张彦卿仍然举动绳床,拼死抵抗,最后被周兵乱刀杀死,郑昭业自刎身亡,守兵千余人尽皆战死,无一生降!(震撼!)

我翻阅诸多正史,大多未对张、郑二人未作过多正面评论,我理解他们的立场。

就在写这段文字之前,我也考虑再三。最后我没有从大流,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黄河早已经将那些古往埋葬,但我觉得我还是应该从那些纸堆中找出真相,还二人一个公道。因为,迟到的公道仍然是公道。在我看来,不管他们是南唐还是后周,甚而至于契丹,我都会固执地写下这段足以让我感慨的历史。不管他们的政治背景是什么,有这样一种精神就已经足够了。

我想不光是我自己还有许许多多有良知的人们都不会忘记,正是这些人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孤城,才拯救了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他们理应被记住。

如果一千多年前的他们知道一千多年以后,有一个一文不名的作者将他们的事迹以历史应该有的真实昭示天下的时候,我想九泉之下的他们应该会瞑目了吧!

[0030]

唐兵不断失败的消息接踵传来,唐主李璟如坐针毡,这位自诩风流的皇帝再也潇洒不起来了,他感觉很累,一次次战败的消息像巨石一样沉重地击打过来,心灰意冷的李璟打算草草收场,为自己也为南唐的苟延残喘做最后一件大事——割让地盘。

清单如下:

1、江北十四州:光州( 今河南潢川 )、寿州( 今安徽寿县 )、濠州( 今安徽凤阳 )、泗州( 今江苏泗县 )、楚州( 今江苏淮安 )、海州( 今江苏连云港 )、泰州( 今江苏泰州 )、扬州( 今江苏扬州 )、滁州( 今安徽滁县 )、和州( 今安徽和县 )、庐州( 今安徽合肥 )、舒州( 今安徽潜山 )、蕲州( 今湖北蕲春 )、黄州( 今湖北黄冈 );

2、划江为界,南面归南唐,北面归后周;

附:贡献财物若干。

11、北伐

仗打完了,赵匡胤也应该回家守孝了。于是,柴荣准许赵匡胤带职尽孝(忠武军节度使兼典掌禁兵)。细心的人可能有疑问了,怎么升来升去还是节度使,那儿的节度使还不一样的级别吗?说实话,还真不一样。比如北京、上海的市长就比全国其他地方级别高,这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这里就不讨论了。

由于赵匡胤实在过于优秀,只要有点眼光的人都能瞧出赵匡胤是个“潜力股”,日后必定“升值”,而现在正是最好的投资机会。于是,一帮文官赵普、王仁瞻、楚昭辅、李处耘等人先后投入赵匡胤的麾下,成为其日后的心腹幕僚。这里多提一下赵普,因为他的思想将影响即将建立的整个大宋王朝。其实赵普和赵匡胤的结识过程有点戏剧性色彩。

赵匡胤攻取滁州后,永兴节度使刘词把自己的幕僚赵普推荐为滁州军事判官。赵匡胤第一次见到赵普就大吃一惊,觉得很面熟,再细细大量,见这人丰神秀眉,举止安详,待到相谈,观此人才思敏捷,谈吐不凡,赵匡胤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

这是一次偶然的相见(流行词又称“偶遇”),竟使得日后二人携手,创建了千秋伟业,赵普更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闻名后世。

[0031]

对赵匡胤来说,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转变。

没有文人谋士的辅佐,再勇猛的武将也不过是凭着本能去搏杀的野兽,惟一的区别,有的人可能是老虎或者狮子,有的却只能是豺狼或猎狗。

可是,一旦他们拥有了智囊们的指点,很快就会变成道貌岸然的圣人,而圣人是值得人们追随和敬仰的!

没过多久,赵匡胤就被召了回来,因为柴老板说:“我想收回北方。”

既然主子发话了,那就打吧!

其实,最想北伐的还是赵匡胤,只要我们去调查一下赵同志童年时候的悲惨经历,再分析一下是谁造成了他的痛苦,就会发现埋藏在赵匡胤心里面的仇恨是多么的刻骨铭心。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三月,柴荣亲自统军北伐。当然,他是不会知道这将是自己最后一次征讨。出征之前,柴荣照旧做战前部署:

主帅:柴荣(总指挥)   赵匡胤(水路都部署)   韩通(陆路都部署)

作战方式:水陆并进

目标:幽云十六州,即今天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

兵力:共计四十万;其中水军十五万,陆军二十万,禁军五万

装备:甲胄(每人一件)   弓箭   十八般兵器(刀、枪、剑、哉、棍、棒、梁、镜、斧、饿、铲、镀、鞭、锏、锤、叉、戈、矛)  偶尔也可以就地取材,诸如石块、木棒等

大战一触即发,凭借快速敏捷的反应,后周可谓势如破竹、顺风顺水,仅仅在一个月之内,后周就连克宁州(今天河北青县)、益津关(今天河北霸县)。

前面就是瓦桥关(河北雄县西南),只要再突破这个关口,幽州就遥遥在望了。

第一个到达关口的是柴荣,先前在西征之时,柴老板就不惧任何风险,经历风浪这么多年之后,柴荣的这个脾气非但没改,反而更甚。只要一见敌军就马上有杀上去的冲动。他这么一折腾倒不要紧,旁边的人可就提心吊胆了,皇帝自个儿觉得命是自己的,那无可厚非,可是奴才就不同了,他们的命是系在皇帝身上的,主子要出了点差错,就算再多有几个脑袋那也不够砍,而且还要带上亲族,代价就太大了。

所以,大家一看柴荣又准备想冲上去,就赶紧找赵匡胤。赵匡胤刚从战场下来,还不等喝完水,就急忙率骑兵赶来护驾。经过激战,瓦桥关守将姚内斌看后周实在太过大势,遂开城乞降。随后,莫州刺史刘楚信、瀛州刺史高彦晖也先后迎降。

后周军所至如同秋风扫落叶,进军四十二天,兵不血刃,便收复了三州七县之地。一切似乎都太过正常,而后的事实告诉我们,事情正常到了不正常的程度,那危险也就来了。



[0032]



这次危机其实和战局毫无关系,准确说是周世宗柴荣病倒了。

每到这种时候,上到将帅,小到太监都手忙脚乱,慌慌张张,六神无主,大家都挤在营帐内外焦急地等着御医的结果。片刻过后,御医漫不经心地站起来对旁边的人说,皇上并无大碍,只要老臣开一副良药即可痊愈,最后所有人才松口气。

不过,这次这样的的情景没有出现,因为柴荣压根就不让太医就诊,他知道以前从未想过的噩梦来了,而且将一直不醒,直到被阎王爷派来的两个小鬼坐航班接走。他太了解自己的身体了。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处理好后事。

就在柴荣卧病期间,发生了一件奇怪而诡异的事情。强扶病体的柴荣正在批阅公文,在最显眼位置发现了一个来路不明却相当精致的锦囊(可见当时制作人广告学不错,懂得外包装)。不过让柴荣吃惊的倒不是外包装,而是里面的一块木条上面的字“点检为天子”。

这是赤裸裸的谋乱。

在中国历史上,从陈胜、吴广起义开始,几乎每个朝代更替或重大变故,都会有相对应的预言出现,这简直都成了规律。

不过,按当时的科技水平,很多东西是无法解释的,正因为这样,预言才有了他的实用价值,革命者也拿这种东西来提高民众支持率。所以,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绝对是有道理的。

不过,现在讨论木条内容的科学性已经毫无意义,柴荣关心的是这个锦囊究竟是哪里来的?他很清楚,这是一个陷阱,而预言的制造者绝对不是时任点检的张永德(看来柴荣智商还真有点高!),那陷害张永德的人会是谁?为什么要诬陷他?



[0033

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锦囊的预言最终变成了现实,时任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在陈桥政变。而事件的制造者其实也不是赵匡胤,可能大家想也想不到幕后主使兼策划竟然是南唐中宗李璟。他本来的目的是要离间赵匡胤和柴荣,却阴差阳错把赵匡胤当成了张永德,最后张永德更任别职,而偏偏将赵匡胤推到了点检的位置。

所以说,历史是具有偶然性的,原来如此!

柴荣查来查去,也没弄出什么结果。不过锦囊事件却让他警惕起来,他一直在想一个千百年来无数人都在苦苦思考的问题(千古难题啊!),谁才是真正可以信赖的人?

虽然柴荣断定幕后主使另有其人,但张永德要谋反的阴影在他脑袋中一直挥之不去,即使他一再地告诉自己,张永德不会这么做,可潜意识时不时地就会冒出他们造反的影像。

说来也是,流血跟流泪那是有巨大区别的。泪流干了,你就不会再哭泣,擦了眼睛,一切又恢复正常,可流血不一样,一旦划破,即使可以愈合,那也是会留下永恒疤痕的。现在柴老板心里面就留下了去不掉的“疤痕”。

随着病情的加重,柴荣无奈只好班师回朝。回到朝中,柴老板遍视满朝文臣武将,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他认为值得信赖的人——赵匡胤。

同时,为了保住周氏王室,柴荣将张永德改任别殿,擢升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检校太傅,执掌禁军。这是柴荣为自己子孙做的最后一件事。不过,很不幸,正是他的这次调动结束了周朝天下。

他的出发点很好,但是结果不好!因为他覆灭谣言的方式太过简单。

在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惯性思维。下面我们将以问答的形式来解释这个概念(有兴趣大家也可以试一试):

问题:由两个阿拉伯数字 “1”所能组成的最大数是多少?柴荣很快回答:“11”。由三个阿拉伯数字“1”所能组成的最大数又是多少?柴荣也很快回答:“111”。再问:那四个 “1”呢?柴荣还是很快回答出来,不过答案不对,他的答案是“1111”。正是这种定式思维给了他错误答案。其实最大的数应该是 1111 。

柴荣以为只要换了点检就没事了,应该说正常情况下,这样做也对,就像西药,那痛治那,可是那是有前提的——疼痛的位置也是导致疼痛的位置,否则如果你脸上浮肿,非要治脸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病因不在脸而是肾。张永德并不是造谣者,你现在拿他开刀是没有用的,根本没找到要害嘛。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0034]

12、短命之殇

显德七年六月十九日,一代豪杰天子,五代第一明君——周世宗柴荣撒手人寰。

他雄才伟略,曾有“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愿,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不顾鞍马劳顿,经年累月四处征战。

虽然在位只有仅仅的五年半,但他的文治武功已经为结束割据局面的事业奠定了基础。毫无疑问,他是自五代以来最杰出的君王,他有着卓越的军事和政治天赋,精力充沛。执政以来,勤勤恳恳、日夜不息地处理政务,哪怕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手不释卷。

一个天才加上勤奋,世上还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成的呢?

只可惜,时间太短,而更可悲的是他的继承人只有七岁!

哀叹明君不永年,九州未统便宾天;  
    倘如英主得延寿,蛮族岂能窥中原。

  

[0035]



13、我们是一家人

   实际上,柴荣在安排后事时,已经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变故作了相应的预防。在文臣方面,命宰相范质、王溥参知枢密院事,魏仁浦兼枢密使,三相并掌军政大权。武将方面(最容易出问题),任李重进率部防御河东,被罢免了殿前都点检之职的张永德出镇潭州,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只统率禁军,三将均不在托孤大臣名单。李重进、张永德被外放,留在京城的只有赵匡胤,尽管柴荣安排了牵制他的韩通这枚棋子,但实际上已经没有人能阻挡赵匡胤向最高权力迈进。
   不过,赵匡胤固然英勇无比,但他要实现自己的宏愿还必须清除一个人——宰相王朴。说来大家也许不信,每次在王朴的训斥面前,赵匡胤只有一个动作——唯唯而退。你可以不信,但的确是事实。因为王朴的个人魅力实在过于强大(朝廷文武之仕皆钦朴之高义),要知道这是人生最厚实资本。
   也许,老天实在要成全赵匡胤,在柴荣死前三个月就暴病身亡了。至此,赵匡胤前面的所有障碍全部清扫干净。
   但多年的官场历练已经使赵匡胤深谙权力角逐的利害,要做皇帝,还需要一样东西——时机。要明白造反不是去野营,有拥护、支持你的就肯定有反对、打压你的,而要排除异己绝对需要时间。
   同时,赵匡胤还面临着个人情感的问题。后周世宗柴荣对他有知遇之恩,而柴荣又是少见的豪杰天子,赵匡胤一直把他当做自己的恩师一样尊敬。现在他老人家不在了,我该怎么办?
   当然,赵匡胤是一个感情分明的人。柴荣在的时候,他自然没有也不敢有异心,但换了个不懂事的娃娃,那感情就不一样了。显然,赵匡胤没有诸葛亮誓死辅佐阿斗的高尚情操,所以造反那是肯定的,关键是以什么方式和在什么时候,这是他非常关心的。
   而且,就算赵匡胤不动心,他手下那帮兄弟也不会同意。
   在我们小的时候,经常会有很多梦想,长大之后要当这个,当那个。现在的小孩子想干什么我不知道,但在我的那个年代,解放军绝对是第一志愿。我当年也曾经憧憬过自己有一天可以拿着炸药包去炸敌人碉堡,然后告诉所有人,中国共产党万岁!或者学人家雷锋,只为别人做好事。记得那个时候我们老师给我们讲学习雷锋。下了课,我们一帮同学就去公共汽车站给人家擦玻璃。完了以后人家司机过来骂我们一顿——玻璃全花了!虽然我们挨了骂,可这也是老太太推火车——精神可嘉啊!不管怎么样,那种感觉总是好的。
   但长大以后,那些梦想的少年们却没有真的成为解放军,至少大多数没有。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无数的人,无数的事都明确无误地告诉他:“别做梦了,你不是这块料!”这句话其实倒不一定是打击,在很多情况下,他是真诚的劝诫。
   上天是公平的,他会把不同的天赋赋予不同的人。有人擅长这个,有人擅长那个,这样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所以,有人做了皇帝,有人做了文臣,有人当了武将······而小时候一厢情愿的梦想是根本靠不住脚的。而人一生奋斗的目标就是填补这种落差,不管用什么方式。
   纵观历史,但凡战争年代,武将造反的频率极高,其实原因无它,权位而已。要获得至高无上的权位,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当皇帝,但这个方法难度系数太大。于是很多武将退而求其次,只要能够拥立一个新的皇帝,自己将来就是开国功臣,新老板自然不会忘记穷兄弟,多少也会给点好处。虽然这方法也有风险,比如要是你遇上的老板性格不好,像刘(刘邦)老板,那就完蛋了。但和可能的收益比起来,还是有赚头的,这就叫收益预支。
   而在和平年代,这么干也是不行的,造反的成本也不小,而且十分不容易成功(安史之乱就是铁证),可是一步登天、青云直上是每个人都梦想的事。你要实现人生价值(不是炸碉堡也不包括擦玻璃)总先得找个依附的对象啊,纵然给你一根木棒你能撬起地球,可问题是支点在哪儿?于是,这些人开始找自己的代言人。想通过他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说,历朝历代每次革命决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事,他一定是某个或者某几个利益集团共同作用的结果。

[0036]



14、真实的谎言
   看似平静的汴梁城内正涌动着一股阴森森的暗流。
   赵匡胤及其幕下心腹正在加紧活动。而后周世宗去世后的半年里,禁军高级将领的安排又发生了对赵匡胤绝对有利的变动:
   殿前司前四位实力将领依次是都点检赵匡胤,副都点检慕容延钊,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
   侍卫司前五位实力将领依次是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驻扬州),副都指挥使韩通,都虞侯韩令坤,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
   在京城的禁军两司将领,除了韩通,基本上都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或好友。
   形势的变化使得人心惶惶,一些忠于后周的官吏,马上就敏锐地意识到动乱的根源将出在赵匡胤那里。一些人也跑到太后那里陈述赵匡胤的利害,甚至有人主张先发制人,及早将赵匡胤杀掉,根除后患。
   具有敏感政治嗅觉的赵匡胤见时机已经成熟,再不动手恐怕会“过火”,便开始加紧准备,等待最后的有利时间。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对中国人来说,这是新年的第一天,老百姓要放鞭炮,贴春联、剪纸,挂年画、吃元宵、猜灯谜,还要相互串门拜年。对于皇宫来说,节日气氛丝毫不逊于民间,虽然没有逛庙会,耍龙灯等节目,但是内容却也丰富多彩,而且场面更大,规格更高。
天刚亮,年满八岁的周主(周恭帝)正在大庆殿接受文武百官的礼贺,不谙世事的孩子被迫扮演成老成持重的角色,在群臣的簇拥下,倒也颇有几分不可侵犯的龙威,小皇帝第一次感觉做皇帝原来这么过瘾。
   然而,历史一次次告诫我们,人在得意忘形的时候总会有麻烦的。
   这次也不例外,因为契丹和北汉联军打来了。
   怎么来得这么突然?你要有这种疑问,说明你的潜质不错。
   只要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知道这份情报是有问题的。理由如下:
   首先,后周北伐不过半年时间,虽然当时未能一举剿灭契丹、北汉,至少伤了他们元气,也展示了后周的威风。这么短的时间,无论北汉或契丹都不会贸然南下。
   其次,北伐以来,后周一直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故,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柴荣之死。可是,这对北汉和契丹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多么好的一个机会,有头脑的统治者都明白,虽然柴荣死了,但国家机器运转还是正常,他们没有理由在毫无胜算的时候发动一场战争。

还有,如果说贺新年算一种机会的话,那就更离谱了。难道就后周过春节,北汉就不过或者延期吗?即使不过,那你也是不敢轻举妄动的。众所周知,边关是没有春节这种概念的,我们大年三十可以歌舞升平,看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吃年夜饭。守边的将士就没有这么幸福了。除了手中冷冰冰的兵器就只有呼呼的寒风陪伴左右。说点不客气的话,人家还真想你来了,反正也无聊还不如真枪实弹干一架。
    可是很遗憾,如此漏洞百出,宰相范质、王浦居然信以为真,还表现出少有的惊慌。其他大臣也是慌乱如麻,连不懂事的小皇帝都被大臣的举动给吓哭了。
    六年以前北汉来犯的时候,年轻气盛的柴荣可以御驾亲征。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大家总不能指望这位小皇帝御驾亲征吧!
    大臣们在焦急中苦苦思考着对策。
    最后,一个人的发言使群臣慌乱的心安静了下来。
    身为宰相之首的范质用十分沉稳的语气告诉仍然啼哭不止的小皇帝,“只要派遣赵匡胤率领宿卫禁军前往抵御,国家可保平安。”
    最后太后懿旨,同意。
    正月初二,身为禁军最高统帅兼归德节度使的赵匡胤奉诏出征。
    后周的末日即将来临。

[0037]

这里要澄清一下,范质之所以推荐赵匡胤,其实并不是范、赵交情多好,二人也没有串通一气。相反,范质是文武大臣当中十分忠于后周的,倒是王溥、魏仁浦有问题。要知道,他们二人都以谨慎、稳重著称朝野,什么风浪没见过。按常理遇到这种情况也没必要惊慌得一言不发。惟一的解释,他们要让这个主意由周室最信任的人说出来,戏才会更真实。

这次他们如愿了!

15、陈桥兵变

出发前,赵匡胤对部队进行了周密部署:赵普、高怀德、张令铎等亲信留在身边,石守信、王审琦等部将留守京城以防不测。

大军浩浩荡荡终于开到著名的陈桥驿(开封东北四十里)。陈桥驿在出名之前曾叫板桥,历来是旅人分别之地,留下不少文人骚客的墨迹,如白居易的《板桥路》,李义山的《板桥晓别》(附后)。而今文人早已远去,悲伤别离之情也将被武士们的抱怨、烦躁所代替。月色如旧,这注定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从事着不同的职业:种地的农民,做生意的商人,修修补补的手艺人,他们都是这世上芸芸众生中的一份子。而在他们中间,有一些人却不安于从事这些职业,他们选择了另一条路——读书。

从圣人之言到经世之道,他们无书不读,而从这些书中,他们掌握了一些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使得他们能够更为理性和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因而,他们也成了这个社会中的优秀分子,是当时正统思想的缔造者和维护者。

同时,也有另一群人,他们不学习当时流行的孔孟之道或者经世之理,他们专修阴阳术数之学。所谓阴阳术数之学来源悠久,其内容庞杂,包括算卦、占卜、天文、权谋机断等。这些玩意儿在当时的人看来是旁门左道,君子之流往往不屑一顾。但实际上,阴阳学中蕴含着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分析,是前人社会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因为今天我们研究的重点不是阴阳学,我就不作太多论述,有兴趣的同志可以自己去专研。不过,我可以推荐你一本“教科书”——《周易》,我敢保证你会收获不菲。

话说回来,学习这门学问的一般都不是什么正经人,正经人也不学这玩意儿,因为不管是过去的科举,还是今天的高考,阴阳学是不涉及的。但身怀此学的人往往有吞食天地之志,改朝换代之谋。用现在的流行语就是“社会不安定因素”,一般这种人是不敢放归大自然的。

此外,学这门学问有一个好处,当他们实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可以去摆摊算命实现第二次就业。

赵匡胤军中就有这样一个人——苗训(一听名字就觉得怪异)。

他修的就是阴阳术数系里面的天文专业。要知道,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和现在那是有巨大差别的。他们认为,从天上的星象可以看出人间的旦夕祸福,而每一个有作为的人都对应着天上的一颗星星。(如果他们知道那些星星上面实际上住着外星人,不知道会不会晕厥)而在当时,精通这门学问的人是极少数,而且他们有一个极其神圣的职业——预言家。

这晚,一大群人围着苗训,认真聆听大师的精彩讲座。由于没有任何史书详细记载,我也不清楚他讲了些什么。只知道士兵们个个听得义愤填膺。顿时,宣泄声、叫喊声、呼号声响成一片······

附:

                    【板桥路】唐·白居易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


                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


                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板桥晓别】唐·李商隐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0038]



    赵匡胤闻声出来,先是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继而大声呵斥,百般劝慰。一阵故作姿态的劝说失效之后,赵普等人将赵匡胤送回房内吃酒。酒席间,赵匡胤很是夸张地醉酒,然后被人扶回卧室休息,作为政治老手,他知道自己现在不能留在现场。正人君子的形象是很关键的,后面的戏让其他人去唱吧!
    一场夺位大戏即将上演。赵匡胤根本就毫无睡意,但为了证明自己“心底无私天地宽”的高尚情操,居然鼾声大作,隔墙可闻!
    然而,只有赵匡胤自己知道,一动不动躺在床上的他,内心却波澜起伏。这是人的本能反应,但凡遇到关乎自己命运大事的时候,人的心是不容易平静的。他比谁都清楚,如果成功,自己就可以扶摇直上,坐上威严的龙椅;一旦失败,自己以及任何与自己相关的人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我真值得冒险吗?
    经过一阵辗转反侧的思想斗争,赵匡胤决定休息睡觉。
    因为,他的答案是——值得。
    黎明终于来临,随着一轮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赵匡胤终于从睡眠中“醒来”。他走出大帐,“惊讶”地发现将士们环立四周。还没等他说话,前面几员大将已经迎了上去,并将一面鲜艳的黄袍披在他的身上,将士们则呼啦啦跪倒在地,高呼“万岁”。
    如果说当年郭威代汉,将士“裂黄旗以被帝体”还像是仓促而为的话,那这次的“黄袍加身”则是典型的早有预谋。
    赵匡胤明白,兵变的帷幕既然已经拉开,就不能老是躲在幕后。不过,在露出本性之前,还有必要再感化一下将士们的心灵,以此表示自己实在是无可奈何。
    所以,当众人将黄袍披在他身上的时候,赵匡胤先是惊愕(装!),然后说了一句实在是不该说的话,俗称废话:“你们要干什么?”
    每当这种时候,下面的人都会老一套地搬出许多大道理。比如,赵匡胤英明神武、武功盖世,而现在的领导人(小皇帝)年幼无知、大权旁落等等。反正,他们会把眼前这个人捧成千古难求的圣人,而把要打击的对象说得一文不值还遗臭万年。(估计赵匡胤听到这些,想不高兴都不行了)
    不过,高手就是高手,赵匡胤不但毫无笑意,反而一脸严肃,而接下来的这句话,直接让听众感到得几乎要流泪。
    “先主待我不薄,我不能对不起先帝,而且少帝和太后,是我所侍奉过的,朝中大臣也都是我的同僚。即使少帝年幼无知,大臣们执迷不悟,我也不能让天下百姓遭受战乱之苦!”(接着装!)
     一般而言,话说到这种份上,大家应该解散了。可是事实说明,只要你敢于造反,那理由是相当充足的。不过,这个理由在今天听起来有点玄乎。当然,玄乎的理由肯定只能玄乎的人说出来。而苗训就是这样的人才。
     由于自己专业(阴阳术数学)成绩实在过于优秀。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他的话题都绝对和专业有关。这次也不例外,看着赵匡胤期待的眼神,苗训鼓起勇气从人群中走到前面。然后把他昨晚给士兵们的内容又声情并茂地重复一遍。
     于是,大家缓和的情绪再一次高涨。

[0039]

赵匡胤终于不再推辞。(露出狐狸尾巴了!)不过,他还是补充了一句我觉得相当可耻的话:“你们自己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如果能听我的命令,我就答应。不然,我不能做你们的主子。”(汝辈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吾命则可。不然,我不为若主也。)其言下之意就是:并非我赵匡胤想当皇帝,而是你们贪图钱财,我是为了你们才答应的。就像想现在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们一直标榜着“双赢”,却总是在为对方着想的名义下获取自己的最高利益。同时,精明过人的他肯定不会错过这个谈条件的机会——你们必须听我命令。
    当然部下们的反应也是很合心意的。(众将纷纷下马齐声高呼:唯命是从!)
    所以,干革命的人要没几把刷子,那是绝对不行的。
    在众人的簇拥下,赵匡胤半推半就地骑上马,踏上回京之路。
    赵匡胤参与过拥立郭威当皇帝那部电影(主要演员之一),知道一旦造反,有些人是肯定会乱来的,比如“夯市”,那影响就相当恶劣了,为了安抚百姓,稳定民心,赵匡胤下达了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第一道圣旨(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第一次是很特别的,理应被记住):
                             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近世帝王起兵举事,皆放纵军卒大掠京师,今不许尔等劫掠都市及抢劫府库财物。听命者,重赏;违命者,立斩。
                                           钦此!
    当天下午,赵匡胤率领部队返回汴京,京城中早有部下接应,所以几乎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赵匡胤就控制了整个京师。只有韩通听说赵匡胤率师回京,准备抵抗。不过,他的动作太慢了,还没等他缓过神来,就先被赵匡胤的部将王彦升杀死。
    当朝廷得知消息的时候,大家正在朝堂热热闹闹地寒暄。符太后听罢大惊失色,不知所措。她向范质等人问计,范质不知如何回答。(其实,他比符太后还惊讶)
    符太后泪流满面,骂道:“卿等保举匡胤,如何生出这种变端?”
最后,慌乱了阵脚的宰相范质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但是有点天真——劝降。
    不过,你可别指望范丞相会奋不顾身单枪匹马地跑到赵匡胤面前说些让赵匡胤泣血啼哭,恨不得马上改邪归正的豪言壮语。因为他只是一个读了很读书,写了不少诗的中国标本式的古典知识分子。用今天的话说,就属于那种“智商极高,情商超低”的混合型人才。这种人明显的特征就是:传统、保守,自尊心超强,还喜欢一个人躲在某个角落悲叹命运。所以,你要期望这种人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估计是不可能了。
    范质下殿后,悔恨不已,抓住王浦的手恨声说道:“仓促遣将,吾辈之罪也!”
    用白话翻译过来就是:我太蠢了,这都是我的错啊!
    王浦仰天长叹,范质则痛哭不止。
    这样,赵匡胤轻而易举率兵进入京师。值得一提的是,千百年来每逢改朝易主的时候,最让人惨不忍睹的就是京城,有时候甚至可以用“屠城”来形容。但这次由于军纪严明,将士们秩序井然,秋毫无犯,使京师的紧张气氛大为缓解。
    另外,赵匡胤还别出心裁地命令将士解甲还营,自己则退居公署(以前的办公室)。
    所以,尽管都是造反,那绝对是有差别的——民心。这你就可以想通为什么当年聚上梁山的明明是一百零八个“草寇”,人们却一致认为是英雄好汉了。
    一切准备就绪,赵匡胤知道应该请一个人出来了。他比谁都明白只有搞定了这个人,自己才可能名正言顺。虽然这个人在自己看来根本就是废物,但在后周看来,他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因为他是后周皇室最为信任的人——范质。
    不过,他使用的手段却并不新鲜但很管用。
很快,范质被带来了,赵箭步迎上去,握住他的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喊:“我受世宗厚恩,为六军逼迫至此,违负天地,如何是好?”
天真的范丞相以为赵匡胤开始悔过自新了,正准备给赵匡胤上思想政治教育课,好让他迷途知返。
    谁知军校罗彦环按剑上前,厉声喝道:“我辈无主,今日必立天子,谁再有异言,宝剑绝不留情。”(双簧演得真不错!)
    面对威胁,面对软硬兼施,懦弱的范质没有选择我们所希望的英雄式的据理抗争,他的方式很简单——跳槽。从柴老板所属的周公司跳到赵老板即将开业的大宋公司,而跳槽的代价是:除了性命和空壳职位,其他财物如名声、信誉、气节等全部丢失。不过,之后范质为表示自己良心未泯,又附加了一个条件:保全少帝及太后。
    赵匡胤说:“可以。”

[0040]

16、当皇帝的滋味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五,整个京城笼罩在庄严神圣的气氛之中。在宰相带领下,百官身着朝服,在殿前台阶依次排列。翰林承旨陶谷从衣袖中取出禅位诏书,庄严地将诏书慢慢展开,然后用那种不男不女、阴阳怪气的音调宣读一大堆文绉绉的东西。其实大概意思就一句话:现在的皇帝不姓柴而姓赵,他是顺应天命登基的,以后大家都要听他的。
  宣读完毕,还有极其庄重的礼仪活动:周恭帝要三次从皇位下来,请赵匡胤就位,而赵匡胤也必须礼貌地辞让三次,最后,周恭帝还要让位,赵匡胤则做出实在不好意思的姿态,很是“委屈”地接受对方重托,登上皇帝宝座,然后进行宣誓就职演说:
   首先肯定周恭帝的伟大贡献;
   然后说明自己任重道远;
   最后保证坚持在周恭帝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话毕,百官下拜,三呼万岁。
   历史上的这套把戏大家应该也看惯了,封建社会历来都是如此。但这一套不演也是不行的,大家各有所需,大臣演完后可以升官发财,赵匡胤演完后可以做皇帝,可以说是双赢。
   不管我们如何鄙视这套把戏,但王朝建立的事实及其对历史深远的影响是绝对存在的。
   就在这一天,大宋王朝建立了,她将以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延续三百一十九年,并将她的影响扩展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她的光辉,她的荣耀,是我们每个人共同拥有的;
   她的阴暗,她的丑恶,是我们每个人共同承受的。
   公元960年正月初五,这个日子将被历史永远铭记,在这一天,一个伟大的王朝建立了。
   在纷乱不堪的五代,赵匡胤创造了两个奇迹。首先,他从一文不名的流浪汉到当上皇帝,只用了十年时间,即位的时候不过三十三岁。另外,几乎兵不血刃地发动了一场成功的兵变。第一个奇迹主要归功于赵匡胤太过强悍,属于个人能力问题,其他人很难模仿。而第二个奇迹就具普遍意义。历数五代十国,发动兵变而成为皇帝的不在少数,所谓的陈桥兵变,倘若不是有日后数百年稳固的大宋江山,则无异于其他任何一次兵变。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对于当时的将士与百姓,他们对这样的兵变并不会如何吃惊,新皇帝换旧皇帝,新朝代换旧朝代,他们见得多了。惟一能让他们动心的是,久乱思治的老百姓盼望有一个贤明的君主能一统江山,使他们过上安稳的日子。而后来的事实告诉我们,他真的做到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0041]

17、发展的前提——稳定
    赵匡胤虽然坐到了龙椅上,但事实上能坐上去的人很多,而真正能够坐稳的很少。为了成为那些少数中的一份子,赵匡胤采取了“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当然是对支持自己的将领加官进爵,加以优待安抚。具体方案如下(按姓氏排列):


    石守信: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王审琦:殿前都指挥使
    高怀德:殿前副都点检
    张令铎:马步军都虞侯
    张光翰:马步军都指挥使
    赵光义:殿前都虞侯
赵彦徽:步军都指挥使
    赵普:枢密直学士
    看得出来,这一次精心布置的任命(把要害部门都换成了自己人)。
    第二步,对郭氏、柴氏宗室,极力予以优待,封后周末代小皇帝柴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后周太后,迁居西宫,并特别交代臣下,要尽力给他们安排好养尊处优的豪华生活,对后周的文武百官,赵匡胤给出了自己的最低标志:只要不是死心塌地的反抗者,都照单全收。愿意服侍新主的依然当官。活人如此优待,死人也不例外,韩通就受到了这样的优待——追赠为中书令,并予以厚葬。他要人们知道,忠臣是值得尊敬的(不知道韩通在阴曹地府会不会气得吐血)。
    然而,光有安抚是永远不够的,强硬的手段那也是必须的。赵匡胤比谁都清楚,一个新的王朝刚建立的时候,前朝的残余势力肯定会伺机报复。所以,不能让他们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这是血的历史教训。妇人之仁导致的悲剧实在是太多了。赵匡胤不想重蹈覆辙,所以他决定使用一下“大棒”政策。不过,导致他很快下手的却是一件意外事件:
    刚坐上皇位没几天,赵匡胤觉得光自己乐不过瘾,于是决定巡视京城,与民同乐。但凡皇帝出宫,不管是办公差还是行私事,他们都不愿意显露自己的真实身份,穿件老百姓或者商贩样式的衣服,取个龙叔、黄爷之类的名字。然后还时不时地提醒旁边不长记性的奴才。所以,虽然他们出宫的次数比较多,时间也比较长,只要不碰上地震、台风之类的天灾,基本上是可以毫发未损地回宫的。
    偏偏赵匡胤从来都不是一个低调的人,又没有康熙皇帝运气好(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偶尔还能误打误撞投入贼窝,扯出一大堆历史奇案),他决定以大宋开国皇帝的身份游城。
    于是,在前有仪仗队,后有文武百官的豪华阵容下,赵匡胤满意地坐上御辇,缓缓行驶。不过,最夸张的还是大街两旁不断涌动的人潮。要知道,在那个没有电视机的年代,要亲眼目睹天子的尊容那是十分不易的。不像现在,可以看现场直播,而且别说自己的皇帝,就是地球另一边的皇帝,只要动动手指头就可以看到。不但是他们的样子,只要你有足够兴趣,跑到一条叫做“英特尔来特”的高速公路上,这人干过的一切好事坏事,你都可以了如指掌。另外,你要是忍耐力实在不高,还可以文字的形式说说粗话。

[0042]

    那个时候的人们,肯定没有这么幸运。于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新皇帝的敬仰——现场围观。
    看着欢呼的场面,赵匡胤神采飞扬,异常高兴。
    御辇浩浩荡荡驶过御街,来到大溪桥,前面突然锣鼓喧天,非常热闹。有卫士前来禀报,说民间为给新皇帝助兴,特地在前面表演“旱教”。
所谓“旱教”,又称“杂乐百戏”,包括武打格斗、鬼神戏、杂剧、马术等等。(形式如此多种多样,比现在的演唱会好看多了。)
    对表演者要求极高,不但武艺精湛,嗓子也得圆润,另外,长相还要对得起观众——俊美。估计在今天那淘汰率肯定是很高的,我掐指算了一下,自改革开放以来,能达到这个高度的只有一个人:成龙。
    春光灿烂的赵匡胤听话,洋洋得意,觉得自己这个新皇帝深得人心才会有如此大的魅力,不但不请自来,还免门票。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他毫不犹豫地传旨——停驾观赏。
    要说“旱教”演员们身手果真了得,直看得赵匡胤眼花缭乱、忘乎所以,甚至时不时地还往扶手上一拍,大声叫好。
    看得如此着迷,我估计他下一步就准备走上舞台和演员们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了。可惜,演员们根本不想要他的精神鼓励,物质比精神更实在。不过,他们想要的物质实在是太大了——赵匡胤的人头。
    于是,就在节目快要落幕的时候,一支冷箭射向了御辇。
    就在大家血液几乎要凝固的时候,剑却出人意料地偏离了本该走的轨道,最后紧擦御辇,射在车后的黄伞上。
    赵匡胤躲过一劫。
    气急败坏的赵皇帝顿时火冒三丈,当即下令拿下所有“旱教”成员及“可疑观众”。皇帝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这案子算是通了天,皇帝大人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差点被人当场“革命”,而行凶者竟然是几个卖唱、耍杂技的。这要换在今天,绝对是超级八卦新闻。什么宫廷黑幕、王位之争必定纷纷出炉,有实力的还请几个著名评论家和分析师现场炒作。
    但出人意料的是,在当时这起案件的处理却是异常的低调,几乎所有的历史记录都只寥寥几句、讳莫如深,似乎在隐藏着什么。
    当然,结论还是有的。经过详细审讯,犯罪嫌疑人朱某(化名)、李某(化名)等十七人对自己的罪行集体性供认不讳。最后,为争取宽大处理,他们最后供出了此案的幕后黑手——在押的十七人(无一漏报)。
    经反复核查,此案作终审判决,也不用交检察院起诉,以上十七人全部被即刻斩首示众。
    这案子到这里就算结了,但真相却似乎并未大白。因为还有一个始终未能解释的问题——杀人动机。
    要知道,刺杀实在是个了不得的大事情,绝不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根据经济学原理,敢于冒这个险的人,必定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收益大于风险。
    亏本的买卖从来没人愿意做,那到底是什么收益使得他们敢于干出这等惊天动地的大事呢?显然,那个年头诸如巴勒斯坦、伊拉克式的自杀性爆炸事件的执行者还不存在。
    而最大的疑点是后周残余势力和各地方军阀(节度使),因为根据成本核算,只要赵匡胤死了,他们占到的便宜最大。但问题是所有的卷宗均未提及任何一位后周或者地方高官。
这是一个没有动机的案件,参与其中的人却并不是受益者,这似乎让人很难理解。由于一直没有公开关于这起案件的绝密档案,这个案子仍然是一团糨糊,搞不清动机,也搞不清真相。不过,从接下来赵皇帝使用的一系列手段,我们可以断定,他本人一定知道答案。

[0043]

18、大棒政策

对于宋太祖赵匡胤,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十分理性的皇帝。中国历史自三皇五帝以来,真正有作为的皇帝不多,而雄才大略又理智的皇帝就更少。如果要搞个排行榜的话,宋太祖应该可以排到前十。

行刺事件过后,赵匡胤没有过分追究,只处决了十七名当事人,其他无关人员没有一人被枉杀。要知道在那个特别讲究“连坐”传统的时代,这是难能可贵的。

在反省这次事件的时候,赵皇帝觉得自己的确太过招摇,他明白登上帝位、降服在朝百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要实现自己的宏图伟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到时候各种明的、暗的、直接的、间接的威胁都会像恶魔一样袭来,而在所有威胁中,那些强大的藩镇无疑是最致命的。

为了不让自己一手建立的王朝成为五个短命王朝之后的第六个,赵匡胤动手了。他的第一个目标是驻守潞州的昭义节度使李筠。当然按照惯例,在比赛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选手。

个人简历:李筠,并州(今天山西太原)人,善骑射,勇力过人。在郭威发动兵变取代后汉时,因表现突出成为开国功臣。奖励情况:周太祖郭威在位时,因多次立军功而被任命为昭义节度使、检校太傅,后又加封为同平章事;周世宗柴荣时,又立新功,加封侍中;周恭帝即位后,再加封检校太尉,届时其镇守北方边境潞州,领泽、潞、邢、洛、卫等州,跨有河东、河北两个重要财赋之域。

随着势力的不断增强,作为地头蛇的李筠野心(自己当老板)开始膨胀。不过,他还是落后一步,因为自己的犹豫(这一性格将注定他一生的命运),也因为另一个人的强大。

说穿了,还是一个觉悟问题。要知道干革命可不是买彩票而是百米冲刺,买的彩票只要在有效期内,都可以兑奖;而百米赛跑就不同了,谁第一个冲过终点就是胜利者,剩下的亚军、季军将全部被淘汰。

这次赵匡胤率先碰线。

[0044]

李筠向来飞扬跋扈、颐指气使,这次又被自己未曾放在眼里的人给羞辱了,心里面肯定是不服气的。要知道,当赵匡胤还在郭威麾下做跟班的时候,李筠已经贵为节度使,如今,反而堂堂的李大将军去做赵匡胤的臣子,真是太岂有此理。

其实,李筠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还是李大将军刻舟求剑的心理在作祟。虽然自己一直是节度使,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你那么早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呢。如果再给你升,那皇帝怎么办?可是,人家小赵就不一样,本来起点就低(跟班),工作又那么踏实,表现还很让皇帝满意,不升他升谁?

可是,李筠就没有这么高的觉悟了。

所以,咬牙切齿的他发誓要取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相比之下,小赵同志的心态就好多了。尽管他也恨不得马上将李筠抓回来千刀万剐,可政治家的直觉告诉他,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候,至少还没有打击的借口。

所谓借口,其实就是无中生有的谎言。

于是,赵匡胤向李筠递了一根橄榄枝:任命李筠为中书令。

当赵匡胤的使者带着加封中书令的诏书来到潞州时,李筠内部出现了分歧。一部分人要求趁宋朝立足未稳,举兵起事,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现在兵力还难以和宋朝兵马抗衡,应该积蓄力量,等条件成熟再起兵。

不过,尽管大家各执己见,但有一点是共同的的:迟早会谋反。

这样争吵了半天,一点效果没有。最后,李筠决定发扬民主精神——投票。结果,反对的人占多数。

于是,李筠暂时收起狼子野心,恭恭敬敬地迎接使者。

一阵官方性的仪式后,李筠设下盛宴款待钦此使臣。酒席上,李筠摆出一副和蔼可亲的姿态陪侍使臣,让使臣大为感动,甚至他觉得离京前赵老板的叮嘱太多余了。

如果故事就这样结束,那也不错,至少李筠给使臣留下了深刻好感。

可是,历史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现实是容不得假设的。

接下来李筠做了一件正常人做不了的事。

不知道是李筠喝得太多,还是他的确思念旧主。他竟然叫人拿来太祖郭威的画像,然后对着画像痛哭不已。

这下捅娄子了!

要知道在思想还不开明的时代,前朝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拿出来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碰到脾气好一点的皇帝可能就让你蹲一下监狱,要是碰到那些性格暴一点的绝对被灭族。

不过说实话,你还不能说人家没人性。换了是你,你也会这么干。这就好比你和情敌坐一起吃饭,好端端的他却突然拿出一张你女朋友的照片欣赏,估计你不火冒三丈那是不大可能的。

使臣返京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毫无保留地告诉了皇帝,赵匡胤火了。

[0045]

然而,赵匡胤却没有动手,反而还亲赐诏书,召李筠的儿子李守节进京出任皇城使,掌管宫门、禁令、宿卫(以前赵匡胤干过的职业)。

这下李筠慌了,他知道赵匡胤的这招棋太过高明,直接就让自己陷入两难境地。如果让儿子去,无疑可以减轻甚至消除自己谋反的嫌疑,代价却是自己儿子作了人质,要是赵匡胤不讲江湖道义,可能随时撕票,而且以后还不能明目张胆地搞造反运动。如果不去,那第一个假设的好处将向另一个方向发展,随之而来的将是宋朝的铁骑。

正当李筠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盟友来了,而正是这个盟友的加入将李筠提前推入战火。

北汉主刘钧得知李筠和自己有相同的志向——反宋,大喜过望,马上修书一封,着人火速交给李筠,鼓动其与北汉联合,共同起兵对付赵匡胤。

按理说,处在困境中的李筠应该马上响应了,可他却出人意料地叫儿子带上密信去见大宋皇帝。

在这个世界上,政治家绝对是最坚韧的动物。他们从不轻举妄动,只有在胜券在握的情况下,才会发动最后的猛击。

而李筠也绝对算得上这样的动物。虽然他是武将出身,看起来也不起眼,又没有柴荣的机智,也没有赵匡胤的深沉,为人处世还十分嚣张,从来都不招人喜欢,但他却有二人没有的优点——精明。

他实在是一个精到极点的人,据说任何人跟他合作之后,对方基本上都是那种来的时候开的还是奔驰、宝马,回去就只能坐公共汽车那种。而且,人家还会感恩戴德,因为最后的一块钱(公交车费)是他给的。

这次也不例外。所以,这看似让人捉摸不透的做法,里面却藏着大学问:

首先,他要用自己的忠诚来麻痹宋朝;其次,他借儿子去京城的机会,打探一下朝廷的虚实;第三,乘机联络周朝旧臣;第四,进一步恶化北汉与宋朝的对立关系。

表面上李筠好像出卖了北汉,实际上北汉和后周早已经是世仇,不管是谁当皇帝,这种关系基本上是改变不了的。所以,北汉是不会有意见的。

应该说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计划,但就如同我之前所讲,计划的执行才是最重要的,这个计划的内容以及可行性都没有问题,坏就坏在他挑选的这个执行人身上。

[0046]

不知道是先天基因遗传变异,还是后天培养不力,反正李守节没有继承父亲的优良品质,李筠勇猛无比,自己的儿子却懦若病夫。

在前往汴梁的路上,李守节翻来覆去地想,如何拜见赵匡胤,他可能问什么问题,该怎样小心谨慎、不露一点痕迹地对答如流······应变之策想了千万种。

可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赵匡胤在他三扣九拜后,竟突如其来地说道:“原来是太子到了,何故而来?”

这是一句相当吓人的话!

李守节当时就蒙了。本来自己心理素质就不高,经这么一吓,想好的答案也记不起来了。赵匡胤原以为李筠一向嚣张,儿子至少也应该留有几分霸气吧,那知道却是这么经不起风雨。

李守节诚惶诚恐地回到家,把经过老老实实地告诉了父亲,当即遭到老爹一顿臭骂。不过话又说回来,儿子没出息那老子也是有责任的,自己天天只想着怎样造反,也不管孩子的将来,现在遭报应了吧。

不过对李筠来说,倒也没什么大不了,反正纸已经捅破了,那就和盟友一起行动吧!

为了争取北汉的最大支持,李筠把手下牙将刘继冲等送到北汉作人质,表示归顺。然后发表讨宋檄文,其中列举赵匡胤叛逆等罪状四十条之多,并将朝廷派来的监军周光逊一齐送往北汉。

李筠在郭威、柴荣以及小皇帝时期,能够势高权重,满朝文武无出其右,说明他的能力是不错的,毕竟想在郭、柴面前滥竽充数那个难度和风险是相当大的。客观地说,他是一个很有带兵才能的人。

当年汉高祖刘邦问过韩信,自己能带多少兵,韩信告诉他只有十万。这件事充分说明兵不是越多越好,关键看在谁的手里,怎么使用,而李筠的能力远远不是十万兵可以包容的。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他的将领们,这些人可不是吃素的,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在李筠手下有所谓四大天王之称,分别是刘继冲、丘仲卿、詹珪、范伟图。此四人曾经带领部队横扫西蜀、南唐,助柴荣平定四海。

[0047]

既然一切都准备好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吧。但是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即使是造反这种事情也是需要搞一个仪式的。首先李领导要先发言,主要概述一下这次造反活动的目的及其伟大意义,并综合介绍一下具体的执行方法和抚恤金、安家费之类的问题;然后其他人补充发言,士兵则鼓掌表示欢迎;之后散会,开打。

战事一触即发。李筠首先瞄准战略要地泽州,而他派遣的大将是以谋略著称的詹珪。

詹珪是个天生的前锋材料,他善于使用骑兵进行突破,选择进攻位置准确,又能冷静判断战场形式。

出征前,李筠准备给他三万精兵,詹珪摇摇头,说:“三百足矣。”

在场的人都以为这位仁兄在开玩笑,要知道泽州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因而也是重兵把守,一般连鸟都飞不进去,三百人再精总不至于插上翅膀飞过去吧。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注视下,他一言不发,轻松自如地走到案台,取下令箭,扬长而去。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半天才回过神来:这人莫不是疯了吧?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马克思

他将用胜利证明自己的大脑绝对是正常的。

按照传统,通常革命队伍为了表示自己革命的彻底性和坚决性,都会搞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最明显的就是服饰,比如从前的黄巾军,后来的太平军,都有自己的标志服装。各个朝代也不例外,刘家的款式就绝对和秦家不一样,李家的造型和杨家也不同。反正只要你穿上李筠的衣服,就表明赵家是你的仇人。

但詹珪没有走传统路线,因为他取胜的方法正是在衣服上——乔装。

这是一个天才的主意,詹珪知道按照当时的信息传播速度,只要自己速度足够快,一定能在消息达到之前取下泽州。

于是,詹珪带领精兵三百,火速赶往泽州城。

来到城下,詹珪告诉城上守将张福,自己奉节度使李筠之命前来商议大事,请求开城门。当时张福的确还没有得到潞州反叛的消息,而且来者人数不多,从表面看又没有异常情况。于是,张大人亲自开城迎接。正要说些客套话,却被詹珪一刀解决。

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天才将军占领要地泽州。

这次交手平淡无奇,没有出现轰轰烈烈的场面,但是却告诉我们几个真理:

1、所谓强硬的手段,并不一定是指武力,只要能够消灭对手,可以使用任何方法;

2、信息技术落后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你能充分利用;

3、正直诚信只不过是自己处于下风时候不得不采取的缓兵之计;

4、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能弄虚作假,更不能使诈,但打仗就不同了,只要能够取胜,任何手段都可以用,孙子说这叫“兵不厌诈”。

[0048]

出师大捷,李筠禁不住趾高气扬(老毛病又来了),于是大摆筵席,犒赏将卒。

大家正吃得高兴,另一位天才说话了:“公孤军起事,非常危险,虽有河东援军,恐未必足恃大宋甲兵精锐,难于交锋,不如西下太行,直抵怀孟,寨虎牢,据洛邑,东向争天下,方为上计。”

正在兴头上的李筠不高兴了,吃饭就吃饭,下班时间谈什么工作,当即大骂丘仲卿,最后附上自己的回复意见:想我乃周朝大将,与世宗义同兄弟,禁卫军皆我旧部,闻我起兵讨逆,势必倒戈归我。况我有詹珪枪,泼汗马,何愁不踏平汴梁?

兢兢业业的丘仲卿没想到自己的忠心竟然被老板当成驴肝肺。

一个有识之士遇到一个狂傲愚蠢的主子,你只能怪自己命不好!

几乎在被李筠责骂的同时,丘仲卿心里有了一种预感:这个人结局很凄惨。这可跟一般人被骂之后的怨言大不相同,天才们的预言是很容易变成事实的。

北汉主刘钧在李筠称臣后,精神亢奋,准备倾国内兵力与宋朝一争高下。

而大宋朝廷几乎在詹珪占领泽州的同时,也接到了李筠策反的消息。

赵匡胤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日子来了。之前士兵武器粮食都准备好了,但他仍然没有动手,因为他缺少一样东西,你就是削藩的借口。

削藩还需要借口吗?需要,非常需要。在平定藩镇这项活动中,借口看上去无关紧要,但实际上,借口虽不是必须的,却是非常必要的。

在理想状态下,赵匡胤是皇帝,李筠是藩王,上司炒下级鱿鱼,似乎天经地义。但在实际情况下,皇帝和藩王就不仅仅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了。因为藩王拥有皇帝也有的东西——兵权,而且都是私人武装。所以,你要平白无故把人家给办了,藩王自己没有意见,下面一帮跟着他混的兄弟也肯定是不同意的。

另外,对于战争狂来说,可以任意发动一场战争,打任何一个看不顺眼的人;但要发动一场天下人没异议的战争,借口就显得非常必要。

当赵匡胤听说李筠终于造反了,可以想象他是多么地兴奋。

赵老板马上于大殿之上召来群臣商议。

大家开始自由发言。

枢密使吴廷祚一语中的:潞州岩险,贼若固守,未可以岁月破,但李筠素来骄横无谋,宜迅速引兵击之,彼必恃勇出战,只要他出离巢穴,即可擒矣。

翻译过来其实就一句话:引蛇出洞。

赵匡胤很赞同吴丞相的想法。在他看来,李筠能够历经三朝而不倒绝不简单,因而决不能轻敌。于是,在战前他派了自己手下的第一大将石守信担任主帅,而刚与燕国公主新婚的高怀德担任副帅。

然而,高怀德出征后却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回复。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0049]

年轻的高怀德似乎没有把老前辈们放在眼里,他告诉赵匡胤,敌军纪律涣散,李筠和詹珪都是无谋之辈,打败他们铲除李筠集团简直易如反掌。

在我们的经验中,战前口出狂言往往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可是有些时候,口出狂言者是有充足资本的。

高怀德有这个资本(正在积累),他是经过仔细分析,详细研究,反复论证之后才说出这番话的。而赵匡胤也认同他的这一看法。于是,赵匡胤决定御驾亲征。

与此同时,赵匡胤又命殿前都点检、镇守节度使慕容延钊、王全斌率兵从东路与石守信、高怀德回合。

有战争经验的人都知道,战士们在前线不要命地拼杀,后方的稳定是很关键的,为了免去后顾之忧,赵匡胤有必要管理一下后方:皇弟赵光义暂理朝政,副宰相吴廷祚及吕馀庆协助。

一切准备就绪,出发!

19、在曲折中前行

先前达到前线的正副主帅石守信、高怀德本打算直接夺回被李筠占领的泽州,却发现李筠已经转移阵地向长平进发。被放了鸽子的高怀德再次表现出了年轻人特有的气质——急躁。

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他告诉主帅石守信,自己愿意带兵前去剿杀逆贼,面对眼前这位年轻气盛的人,石守信没有犹豫,只笑了笑,当即给他三千精兵。他知道,年轻人不经历失败是长不大的。

高怀德的进攻对象是地势险恶的大会场。大会场依山为固,隘口狭小,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当高怀德带兵抵达大会场,准备发动他的第一波攻势时,他几乎绝望了。因为他想象中的大会场应该是这个样子:方圆百里宽阔平坦,上有白云,下有青草,羊群中偶尔还夹杂着牧羊女清脆悠扬的歌声。而事实郑重地提醒高怀德:这就是大会场,你说的那个地方叫呼和浩特,离这里六百四十公里,估计骑马半个月才到。

而更让他精神崩溃的还在后面。

[0050]

李筠手下另一位将领范守图已经为高怀德准备了一份意外的礼物——地雷(蒺藜)阵。看过《水浒传》“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的人大概见识过它的厉害。

高怀德正向大会场杀来的时候,范守图并没有闲着,他预计到了高怀德的行动路线,在他们的必经之道上埋下了大量“地雷”。当高怀德带领部队浩浩荡荡经过时,他们及时收到了这份大礼。

可怜的宋军既没有探雷器,也没有所谓专业的工兵,要想过去只能拿人来排雷。于是大家一拥而上,踩上地雷的只能算你运气不好,下辈子投胎去吧;运气好的算是捡了一条命。

殿后的高元帅没有被地雷炸,不过也有了不小的麻烦,由于宋军大败,情况混乱,等到休战时已是深夜,伸手不见五指,高怀德竟然迷了路。当然,在那个地方是不可能找警察叔叔问路的。

无奈之下只能叫来部下询问,有人说是东,有人说是西。没办法,那就凭感觉走吧。不过这次高元帅还是很走运,虽然多走了180°弯路,最后还是回到了大营。

惨败而归的高怀德终于有点清醒,他算是明白了打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是风花雪月,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刀剑刺入身体时发出的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是四处喷溅的鲜红的血,是垂死士兵声嘶力竭的惨叫声。

高怀德见了石守信,立马跪倒在地,请求元帅军法从事。

石守信扶起高怀德,没有责骂,只说了些失败是成功之母一类鼓励他的话。

足智多谋的石守信何尝不知道高怀德此次进攻必败,但他还是让他去了。一方面可以杀杀这个人的气焰,另一方面可以打探敌军情况。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石元帅决定第二天向大会场进攻。

第二天一大早,李筠尚未起床,就听见城外咒骂连天。李筠登上城楼看见高怀德单枪匹马立于城下,声称要与李筠大战三百回合。一向嚣张跋扈的李筠决定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让他晓得什么才叫尊老爱幼!

李筠披挂上马,出城门后劈头盖脸地刺向高怀德。两人战于一处,你来我往,难分胜负。可是毕竟姜是老的辣,高怀德明显吃了经验的苦,见自己抵挡不住,掉头就逃。马上就要到手的鸭子,李筠是不会让他飞掉的,于是他拍马便追,城内兵将看见大帅得胜,也乘势杀出,誓死活捉高怀德。

《三国演义》续集再次上演:高在前面猛跑,李筠在后面狠追,转眼间奔驰了五六里,却突然不见了高怀德的踪影。从亢奋中清醒过来的李筠喊出了之前无数人喊过,之后还会有无数人喊的名言:中计了!

[0051]

突然一声炮响,石守信率伏兵杀出,李筠见势不好,掉头就跑。不过,太晚了。宋军已经像恶狼一样扑过来。大家你来我往,死伤无数,战斗一直从早上打到天黑。

李筠带着残部一路撤退到泽州,拒门不出。正如前面所说,泽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实就是他的地理位置好,有河朔咽喉之称。往北,可以直抵太原,进而攻取河朔;往南,出太行则抵孟、怀二州,进逼汴梁。当时,李筠之所以抢先占据滁州,不能不佩服人家的战略眼光。

当然,赵匡胤也清楚占领泽州意味着什么。所以,他的目标很明确——尽快攻下泽州。

惨败后的李筠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我真的不能够取胜吗?

他很清楚,虽然他可以拿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等名言来开脱自己,但如果他再次失败,那可就不是常事了。经过一番总结,他发现自己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宋军不厚道。不可否认,这是原因之一,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他之所以战败的根本原因在我看来只于一点——心态。

同时,他的内心又是忐忑不安的,他很明白,对他而言,接下来的每一次战斗都将是决战,从他起兵的那一刻起,自己就已经背上了反贼的罪名。除了那几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心腹外,普天之下是没有几个人真正支持他的。虽然自己有着过人的军事天赋,当年曾为后周东征西讨,自己的铁骑也是踏遍中国大地。但我并不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我可以击败赵匡胤十次,他依然是皇帝,但赵匡胤只要击败我一次,我就可能永不翻身,沦为死囚!

这实在是一笔风险极大的生意,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后一天,每一战都可能是最后一战。日复一日的精神压力使得他必须不断地以性命相搏!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不得不玩一场绝对不能输的游戏。

在死神阴影笼罩下的李筠必须面对新的挑战。因为城外的宋军已经发出了进攻信号。而他一定要去应战,并击败他们。对李筠而言,获得胜利已不是为了夺取皇位,只是为了活下来。

[0052]

英勇无畏的宋军发起了第一次攻击波。

声势浩大的精锐宋军随即涌向孤独的泽州城。
   必须说明,宋军攻城,不是光膀子去的,他们也很清楚,骑着马是冲不上城墙的,事实上,他们有一套相当完整的战术系统,大致有三拨人。
   每逢攻击时,宋军的前锋,都由一种特别的兵种担任——阶兵。所有的阶兵都推着阶梯。所谓阶梯,是一种长木梯,依据城墙的高矮确定其长度,一般标准是五十米。这是第一拔。
   第二拨是弓箭手,躲在第一波人后面,以斜四十五度角向天上射箭(射程很远),甭管射不射得中,射完走人。
最后一拨就是骑兵,等前面都忙活完了,距离也就近了,冲出去砍人效果相当好。
   这次的流程大致相同,无数的阶兵抬着阶梯,向着城下挺进,他们相信,城中的敌军和以往没有区别,火器和弓箭将在自己的英勇面前屈服。
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晴天的霹雳声以及以及从天而降的不明物体。
几次攻击失效后,眼前的一切,都超出了赵匡胤的想象,以及心理承受程度。

仗打到这个份上,缩头就跑,就是一个严肃的面子问题,赵匡胤认定,敌人兵力已经到达极限,只要再攻一次,泽州城就会彻底崩塌。

在领导的召唤下,士兵举着大刀长矛开始了又一次进攻。

正如赵匡胤所料,他很快就等到了崩溃的消息,宋军的崩溃。

万般无奈之下,赵匡胤下令——撤退。

回到大营,气急败坏的赵匡胤照例叫来部下,要求天亮之前必须想出办法。

第二天一大早,赵匡胤早早地来到营帐,却发现部下都在。没等他开口,一个校尉告诉他,经过大家一夜苦思冥想,有个绝好的破解之法——穴城。

所谓穴城,大致情况是这样的:先造一辆大木轮车,上面搭上木板,再覆盖一层牛皮。军士隐身其中,将其推到城下,然后就可以使劲挖城,这样城上弓箭武器都难以发挥作用。鉴于这种木轮车特殊的构造,人们叫它木驴,其实跟几百年前古希腊特洛伊木马差不多。

应该说,这是一个十分高明的方法,不过只是理论上。

当然,赵匡胤对这玩意儿还是很信任的。于是,马上差人打造木驴。大家齐心协力效率挺高,几天工夫三架木驴出炉了。经赵匡胤验收合格,马上投入战场。

为了显示自己的天才创意,赵匡胤站在阵前,目送木驴顺利到达城下。

[0053]

木驴里面的士兵正要挖城,只见天上大大小小的石头砸了下来,要知道木驴不是铁驴更不是坦克,对一般轻型武器刀、箭有绝好作用,可对这种超级重型武器那就不管用了。李筠其他能力不敢说,但是扔石头这种力气活还是很拿手。

远处的赵匡胤伴着凄惨的叫喊声愤然回营。

自开战以来宋军已经前后攻城十余日,却总是不得要领,劳而无功。而且军将伤亡极大,如此下去,大军必将疲惫。远道征战,最怕的就是战事的长期黏着,赵匡胤心急如焚。

其实,此时的泽州城内更是人心惶惶。虽然像李筠这样的人,根本不在乎生死,无论是好言相劝还是武力威逼,都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他只认实力。但其他人就不同了,比如他的爱妾刘氏。作为女人,自然不会热衷于杀人放火之类的工作,更不会喜欢整天东奔西走、居无定所,女人嫁人所期待的不过是一个家而已。所以,她开始给李筠吹枕头风:“今孤城威迫,旦暮且破,若得马数百匹,尚可以突围走保上党。上党楼堞坚固,且靠近河东,易于求援。与其死守,不犹愈乎!”

刚开始李筠雄心不改,坚持固守城池,可这种风吹多了,刘氏的鼓动开始起作用了。

宋军屡攻不克,赵匡胤现在也真的无可奈何。但是他知道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别人想办法。

这次他没有失望,甚至还有些感动。因为指挥使马全义决定组建一支敢死队,由自己率领攻城。赵匡胤别无他法,只好同意部下的这一无奈的冒险。

第二天,马全义及其十五个人带着必死的决心,冒着矢石箭雨,从城南缘堞而上。在途中,马全义左臂被飞箭穿透,他咬着牙奋力将箭拔出,继续前进(猛士,真的猛士!)。

皇天不负苦命人。最后,固若金汤的泽州城终于被打开一处缺口,城内一片混乱。

这下李筠傻眼了,他万没有想到战局会发展到这个程度,明明城外的敌人已经溃不成军,现在却出现在面前。其实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李筠错把赵匡胤当成了“龟兔赛跑”里面的乌龟。实际上,赵匡胤是一个比李筠还全能的兔子,只不过刚开始客场作战,不熟悉地理情况,后来在这一带混熟了,当然也知道什么地方好守,什么地方难攻了。

[0054]

绝望的李筠见大势已去,终于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结束自己——自焚。

也许,他死后做了鬼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在部下的预言中死去。

按照惯例,我们回头来看看李筠的一生,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毫无疑问,李筠是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人,他武艺超群,英勇无畏。在年轻时,凭借自己的英雄气概征西蜀,讨南唐,为后周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但他的缺点和他的优点一样突出,作为五代乱世群雄当中的一个,他有着统一中原的野心,而在实现野心的道路上,他狂妄的性格终究把他送入失败的魔窟。

所以,他是一个被性格绊倒的枭雄。

这样,从四月十九日戊子初发兵到六月十九丁亥李筠自焚,宋军伐上党首尾共六十一天;崭新的大宋王朝将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出现在旧的藩镇节度使面前。

不过,对赵匡胤来说,最大的收获无疑是通过这次战争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石守信、慕容延钊、高怀德、马全义、王全斌以及吴廷祚、吕馀庆、马令宗。在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将向人们证明:人才是最大的资源。

20、生死较量

解决李筠这件事情后,赵匡胤接着对付他的老对头——李重进。

开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选手的基本情况:李重进,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权重已久。郭威临死前,特地让他与柴荣明君臣之分,可以想象当时李重进的权势已非同小可。此后,李重进顺理成章地成为周世宗柴荣即位时的钦命大臣,受到重用。樊爱能、何徽被斩杀后,李重进被任为侍卫司统帅,出征淮南。在此期间,又立新功,被任为淮南节度使,而当时赵匡胤还只是一个防御使,远未能与之相比。但在周世宗后期,当李重进被任命为马步军都指挥使的时候,赵匡胤也迅速升级,从而形成李重进、赵匡胤、张永德、韩通分掌内外兵权的局面。起初,李重进与张永德因为权力摩擦不断,后来张永德因为著名的“锦囊事件”去职,李重进与赵匡胤的关系急转直下,等赵匡胤登基称帝后,李重进更是寝食难安、苦思对策。

面对李重进这个庞然大物,赵匡胤也是处处防范,不敢懈怠。他很清楚,依照这个人的实力,完全可以再演一次“陈桥兵变”,而且票房可能更高。因为他至少和后周能扯上血亲关系。在封建社会,这么一个小小的差别,最后的效果却是天壤之别。像赵匡胤这种兵变,真正的说法叫谋乱,是大逆不道;而李重进如果兵变,则可以叫着复辟,名正言顺。所以,当年刘备费尽心机要和刘邦扯上关系并且喜欢人家叫自己刘皇叔就是这个道理。

[0055]

首先出招的是赵匡胤,他的方法很简单——明升暗降。具体如下:

加封李重进为中书令,马步军都指挥使的职务暂时由韩令坤代理。

在官场、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的李重进实在太熟悉这种手段了。当然,他也知道赵匡胤快对自己下狠手了。于是,各处招兵买马,广发招聘贴。

                             招聘

    本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现面向全国招聘贤才(多多益善)。

    招聘条件:1、有吃苦耐劳精神(造反是个费力活),不怕困难(枪林弹雨),勇于冲锋;

              2、爱好广泛(喜欢闹事);

              3、心理比较阴暗,唯恐天下不乱者优先;
       待遇:工资面议

    另外,本公司招聘人才不注重学历背景(文盲、高材生皆可),但注重个人能力(力气),欢迎优秀人才加入我司。

当然,不是贴布告那种搞法,而是派人私下四处寻访。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结果,机会提前来了。

据可靠消息,李筠在泽州、潞州举兵。

如此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李重进没有理由放过。他马上写了一封密信,派亲信瞿守珣绕道与李筠联系。

瞿守珣拿上信超兴奋地往泽州赶。经过千辛万苦、艰难跋涉终于走进了赵匡胤的大营,瞿守珣很礼貌地把绝密信件递给赵匡胤(宋版《无间道》)。

赵匡胤很高兴,却没有打开信。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高手,直觉已经告诉他,瞿守珣的到来意味着什么:李重进准备反了。要知道,这种感觉是很靠谱的。打个比方,你正在家里面看电视,突然警察同志来了,你首先想到的什么?你肯定比谁都清楚。显然,他们不是闲着没事干,来找你喝茶聊天的。

按照当时的形式,如果李筠和李重进联合,再加上北边的契丹、北汉,赵匡胤无疑是瓮中之鳖。而腹背受敌、两线作战,历来是兵家之大忌,而且赵匡胤当时也没有多线作战的实力。

思来想去,他决定先想办法安抚住李重进(一颗定心丸——免死铁劵)。当然,在安抚李重进之前,先应该安抚他的亲信瞿守珣。

事实上,赵匡胤还是很讲义气的,知道瞿守珣的卧底工作危险系数比较高,表示自己绝不会亏待你,只要你完成任务回来,我就给你加官进爵。

瞿守珣十分感激,赵匡胤的慷慨和大方超出了他的预料,他觉得赵老板比李老板阔多了。

瞿守珣回到扬州后,启动三寸不烂之舌,力劝李重进养威持重,不可冒然出兵。

看着瞿守珣滔滔不绝、口吐莲花、倒挂长江,脸上还挂着一副只有忠臣死谏时才有的表情,李重进只说了一句话:“我要出兵,马上!”

这么诚恳的劝说,这么真诚的表情,为什么就是说不动你呢?瞿守珣陷入了沉思!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0056]



但瞿守珣没有气馁。他认定,李重进已经开始动摇了,只要再劝一次,他就会彻底屈服。

这次他成功了。

瞿守珣告诉李重进,其实不用出兵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坐山观虎斗。

这是一个听上去极为拙劣的主意。然而,李重进相信了。

说到底李重进还是个凡人,要知道人是生来喜欢占便宜的动物,这种不计成本的买卖,谁会舍得?

每当我觉得人生太过现实时,我经常会翻开这段史料,并感谢瞿守珣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让我真正领略了忽悠与梦想的最高境界。

随后,赵匡胤又派遣六宅使陈思诲很是招摇地把免死铁劵赐给李重进。

这下李重进被赵匡胤的糖衣炮弹给完全击中了。之前还还犹豫不绝的他现在死心了。他算过一笔账,自己造反的目的无非是想获得那至高无上的权位,因为拥有无上权力的人,掌握着生杀大权,他可以让乞丐睡一觉之后成为富甲一方的地主,也可以让权倾朝野的王侯将相一夜之间变成人人唾骂的死囚。而要自己通过造反方式来获取,风险实在太大。现在自己有了免死铁劵,不相当于有了一件捍卫自己财富的护身符了吗?聪明绝顶的李重进自然知道如何选择。

应该说,无论从那个角度分析,李重进的想法都是没有错误的(错误也不等于正确),只不过他大概忘记了一点。免死金牌其实和彩票一样,也是有有效期的,而期限的制定者正是铁劵的发放者。对赵匡胤而言,它的截止日期就是李筠失败之时。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十月二十一日,赵匡胤在结束李筠战斗后,下令亲征李重进。

这次,他将用速度告诉李重进什么才叫实力。

五日,赵匡胤乘船经宋州、宿州,到达泗州,他下令舍舟登陆。十一月十一日,大军到达扬州城下,战事的进展比赵匡胤预料的更迅速。扬州民众看见满山遍野的宋军,保持了手无寸铁者固有的懦弱精神风貌,一个个慌若惊弓之鸟,而李重进的将士们则集体性地两腿发软,别说抵抗,就连逃命的力气都没了。

当天,扬州城破。

[0057]

心灰意冷的李重进呆呆地站在血泊中,身边只有几个和他一样心灰意冷的卫士。孤独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顷刻之间,自己竟然一无所有。他想到了死,可是怎么个死法?他又犹豫了。

是像吊秋千一样飘然而死,还是撞墙般头破血流而死······

这个战功卓越、颇具天才的将领就这么结束了他的光辉一生,最后终于在烈火中死去。他的悲剧源自于他的性格。这个人有着天生的军事才能,却没有领袖应该具有的气魄和果断,他处事左思右想、犹豫不绝,甚至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如此。

可悲的李重进!

战争必然意味着屠杀与凶残。而作为一个高明的政治家应该知道屠杀与凶残,包括整个战争并不是最终目的。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自己的政权,而要巩固它,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应民心。赵匡胤攻破扬州后,马上下令赈济城中百姓粮米衣物,同时召集李重进的家属、部下,完全开释他们的罪名。很明显,他做到了。

21、非常监督

纵观历代王朝,为了巩固政权,制治于未乱之时,皇帝们都集体性地采取一些非常手段。他们秘密地向各地派出许多特务,重点盯防那些有地方实力的节度使或者地方军事、行政长官,窥探并收集一切他们觉得有意义的情报。

特务手段说起来似乎不好听,甚至叫人谈虎色变,然而却很有实用性。因为当时确实有一些藩镇并不甘心听命于新朝,暗地里总想搞一些小动作。

比如,真定节度使郭崇是个死忠派,看见赵匡胤做了皇帝,心里面很是不爽,有时候还为后周掉眼泪。他对前朝的“深厚感情”被查探的特务发觉后,一个小报告打到了赵匡胤那里。郭听说过后,吓得几天不敢出门,最后干脆辞职回老家种田,以后再也没有为后周掉过眼泪。

驻扎在浦州的杨承信暗自准备武装暴动,赵匡胤以送生日礼品的名义,派密使前去侦查。杨承信惧怕暴露,终究未敢起事。

保义节度使袁彦在赵匡胤称帝以后,“日夜缮甲冶兵”,被举报后,只好中途停止。

一份秘密报告就能消弭可能出现的刀兵动乱,特务手段的威力绝对不可小觑。

[0058]

当然要加入这样的秘密组织那也是很困难的。

首先,要写申请书。内容必须体现自己干这一行的先天才能和强烈的入会动机,要有不入此组织誓不罢休的坚定决心,而且态度必须端正,如果未被选中,不能怨政府,应该毫不气馁,承认自己的不足,老老实实在家等待第二年的机会;

其次,要进行严格审查和面试,必须保证是良民,无犯罪前科;

最后,经过精心挑选(淘汰制)和各种训练,顺利通过这些考验的人才能成为预备特务(相当于干事或者助理),而预备期一共十二个月。之所以设立预备期主要是为了保证特务质量及特务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此期间,不得有任何不轨行为,而且表现要绝对积极,什么地方有情报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最低标准)。否则,将被取消晋级正式特务资格。十二个月届满,就可以成为一名正式特务。

特务们的主要职责主要是侦查地方藩王的行动,并随时向皇帝报告。此外,他们还负责收集情报,策反敌军高级军官及卧底等工作。

正是这种特务活动,曾使得众多官吏心生惶惑,而这个组织还不受任何部门,任何机构管辖,他们只听命于皇帝的指挥。同时他们也不受司法机关管束,法院、检察院一律无权过问该组织的一切事宜。

由于赵匡胤推行了这一套严密的特务系统,使他对各级文武官员的举动了如指掌。也使得刚刚建立的宋王朝有了超过五代各朝的强大控制力。

尽管这个机构理论上重权在握,除了皇帝不受任何人、任何机构管辖,但由于统治者赵匡胤一直推行“仁政”策略,从不滥施刑罚,暴杀大臣,因此出现了历史上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观。

这是一个大量使用特务却没有出现血腥特务统治的时代。

[0059]

22、雪夜定策

搞定了自家的后院,赵匡胤就谋划着怎样把自家变成天下。

而当时宋朝的形势是不容乐观的。北方有契丹建立的强大的辽政权以及依附契丹的北汉;南方有占据江汉一隅三州的南平,占据湖南十四州的武平,占据两川、汉中四十六州的后蜀,占据岭南六十州的南汉,最后还有占据江淮地区的南唐和两浙地区的吴越。

也就是说,赵匡胤千辛万苦从孤儿寡母手中弄来的江山,就中原一块地方。不过,和其他列国比起来,宋朝还是挺大,而且由于后周两任皇帝郭威、柴荣开疆扩土、励精图治,使其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所有威胁当中,宋最大的对手就只有契丹、北汉和南唐。而不管从当时局势还是赵匡胤的个人感情,他都愿意第一个消灭北汉。

当时北汉统治者为了称霸中原,频繁的战争便接踵而来。本来人就不多,战斗力又不强,所以在北汉十七岁以上的男子被抓壮丁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而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北汉所在的疆域土地贫瘠,而且又没有劳动力开垦,使得老百姓的生活破败不堪。

每次读到这些地方,我脑海里面都会闪现这样的情景:满脸黄土,满目苍夷,皱纹斑斑的老百姓在风雪中艰难地迈进······他们大口大口地痛饮高粱酒,唱着一支悲壮的山歌。除了粗犷的性格始终未改,其它早已物是人非。

事实上,赵匡胤也动手了。可是由于遣将不力,宋军落入北汉圈套,最后全军覆没。

于是,赵匡胤不得不重新考虑对策。

最终让他作出决定是在一个美丽的雪夜,之所以特别加上“美丽”二字,其实只因为让我想起三国时期刘备求贤如渴,三顾茅庐的故事。

当年,刘备第一次去卧龙冈,未见孔明,只好怏怏而回;第二次拜访,却已经是“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塑风吹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说: “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刘备说:“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三国演义》“刘玄德三顾草庐”)刘备明知道孔明试探自己诚意,在山上苦等一天却仍然不见人。当刘备第三次去见孔明时,只一篇《隆中对》便足以尽慰刘备雪天来访未果的不快。诸葛亮一出,才引出一段段轰轰烈烈的三分天下的壮阔历史图景。

悠悠历史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苦尽甘来,令人称赏不已的雪天佳话。

而今,又是一个雪天。和刘备有着同样雄心壮志的赵匡胤是否会有所触动?

请欣赏舞台剧——雪夜定策(该剧由本人依据真实历史事实改变而成)

[0060]

赵普正在灯下看书。等一卷读完,已经几个时辰过去,天更晚了。赵普起身活动活动筋骨,缓缓地踱到窗前,朝外看去。雪下得很紧,玉龙翻飞,柳絮乱舞,院中的树枝不堪重负,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赵普:“今夜如此大雪,主上想必不来了。”仍然穿着官服,觉得十分拘束,但又不敢脱去,一时犹豫,便于门客搭话。(赵普是赵匡胤的布衣昆季之交,又是宋朝重臣,所以赵匡胤经常退朝后,便微服私访前往赵普府上商量国家大事或者下棋娱乐。这样一来,为防皇帝来临时有失礼仪,赵普只好在家的时候也穿着官服,而且赵匡胤习惯又不好,老是深夜过来,搞得赵普官服也不敢脱。)

“不会来了。今夜如此大雪,寻常百姓都不愿出门,何况天子,岂有冒此风寒、轻易外出的道理?”门客回答道。

赵普觉得有理,于是换了一身休闲装。

夜,静悄悄的。只有雪花飘落以及偶尔飘来的树枝的吱吱声。突然,远处一阵急促的犬吠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随后便是人的吆喝声。那狗好像十分听话,马上停止叫唤。

夜,更加寂静。

赵普不由得打了一个呵欠。(赵夫人上)抬头看时,却发现夫人不知何时已来到身边。

“天气冷了,小心着凉。”赵夫人边说边把一件棉被披在赵普身上。

赵普笑着握住夫人的手。两人正要相拥休息。(门客上)

门客匆忙禀报(揣着粗气):“老爷,官爷到了!”(其实,所谓“官家”是五代宋朝时期对皇帝的一种称呼,取义于“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

赵普慌乱之下迎了出去。(赵匡胤信步而上)

“雪夜拥炉好睡啊,朕来搅你清梦了!”赵匡胤未进门,爽朗的笑声已传了进来。

赵普慌忙叩拜(下跪,屈身,头碰地):“臣接驾来迟,且衣冠未整,应该待罪。”

赵匡胤笑着说:“今夜大雪,怪不得卿,何谈有罪?”说完,拉着赵普的手边走边问,“朕已约光义到此,他还没来吗?”(赵夫人上)

赵夫人也来叩见皇上。(下跪,屈身)

赵匡胤忙说:“贤嫂不必多礼,深夜来此,只想品贤嫂的佳肴。”(起身准备扶赵夫人)

(赵光义上,抖落身上的雪,快步进屋)

一会儿,赵光义到,礼毕,三人围炉而坐。

(大家一阵沉默)

赵匡胤开口:“羊羔美酒可以驱寒,卿家有没有准备?”(一双期待的眼睛盯着赵普)

赵普忙回答:“有,早准备好了。”(说完,给旁边的奴仆做了个去取东西的手势)

赵普命人将重毡铺于地上,由差人抬来一个白铜大火盆,里面烧着极旺的兽碳。正中设一张方桌,摆上碟筷酒盏。赵夫人吩咐几个仆人出来,将切碎的羊肉和着豆腐、粉丝及各种蔬菜放入一个大瓦罐中,摆在三人中间。不多时,一罐香喷喷、热腾腾的百味汤做了出来,更带来满屋子的香味。

[0061]

赵匡胤不由得咽了一口口水,抢先拿起筷子,将几片羊肉放于碗中。一边吃肉,一边喝酒,气氛非常融洽。

赵匡胤连连夸赞赵夫人的手艺,倒是赵普有些拘束。

于是,赵匡胤便提起往日的情谊以及早年的艰难。

“想当年,”赵匡胤拍拍鼓起的肚子,笑着说道,“我在外流浪,经常连饭都吃不上,肚子始终是瘪瘪的,哪里料到他会享今日之福。”

赵光义、赵普与夫人相视而笑,看着满面红光的赵匡胤。

“记得那一年冬天,我到了长安,身无分文,食不果腹,当时那个惨啊!现在想起来倒觉得挺有意思。自从我经受那种艰难,看到老百姓那么可怜,我就对自己说,等我飞黄腾达了,一定要让老百姓好好过!”赵匡胤接着说。

赵普点点头:“陛下所言极是。为天下百姓着想,陛下真乃一代名君啊!”

赵匡胤听了这话,不由得长叹一声道:“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朕如今昼夜难寝,卿有何办法?”

赵普忙问:“如何会这样?”

赵匡胤道:“试看今日域中,一榻之处,皆他人家,朕如何能够安睡?”

(赵普一听,马上向夫人使了个眼色。赵夫人告退)

“赵先生辅佐吾兄立业开国,功劳最大,如今安能忍受四面虎视眈眈?”赵光义朗声说道。

赵普回答:“立国之初,唯恐内乱。如今国泰民安,正是我朝拓疆扩土的好机会,陛下以为如何?”

赵匡胤问道:“该从何处着手?朕欲先取北汉,如何?”

赵普沉默良久,回答道: “北汉壤地偏小,却是北邻契丹,西临西夏,这二者皆兵强马壮,不可小瞧。如此,北汉现在反而是我朝西北的天然屏障,如一掌将其攻占,便是自毁边防,自引外患。从而导致契丹南下,使我朝腹背受敌。臣意不如先征他国,待江南诸国削平,北汉区区弹丸之地,哪能保住?请陛下三思。”

赵匡胤沉思片刻,然后举杯笑道:“朕意正是如此,适才所言实为试卿。”

接着,三人就如何逐步扩大疆域交换了意见。

夜,更深了。

几个时辰之后,赵匡胤兄弟二人方才满意地打道回府。

<一幕完>

[0062]

这就是著名的“雪夜定策”。由于历史的原因,他没有诸葛亮的《隆中对》以及鲁肃的《吴中对》知名度高。但是在我看来,它的价值完全可以和以上两种策略相提并论。因为至少在后面的三百年间,正是这样一个策略的制定,才有了赵匡胤“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思想,使得大宋王朝终于结束五代短命王朝的宿命,巍然屹立于中国各大王朝之列。而作为写历史的人,我有这个责任给出历史应该得到的客观评价,因为这是本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23、飞跃长江   

军事路线确定以后,赵匡胤相应地对南北各方采取了不同措施。对北方的契丹和北汉主要以防守为主:选派宿将重兵镇守北部要点(当然必要时候也是可以对来犯之敌实施适当还击)。在此基础上,再与契丹互派使臣发展关系,主要是国际贸易。

要知道契丹人很会打仗,不过也很穷,他们不种地,也不种棉花搞纺织,可又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于是为了得到精神和物质上双重满足,他们通过两种途经达到目的:第一种是抢劫(比较流氓),另一种是交换。

在五代前期,契丹人多采用第一种方法,原因很简单,这种方式来得快又方便,几乎没有成本。但经过后周几堂军事教学实践课,加上拳脚刀剑的教育方式,契丹逐渐意识到,成本越来越高,继续抢下去会亏本。而且这个时候的契丹主也慢慢觉得中原的汉字文化还是很深厚的,所以他们开始向中原文化看齐,决定从野蛮人群进化到知识分子阶层,当然文化人是不应该动手动脚的。

于是,在此之后,契丹开始走另外一条路——和平发展之路。

他们开始和中原政府做生意,但契丹有什么生意可做呢?别忘了,虽然他们不搞农业和手工业,但他们也有传统的畜牧业。而且听说相当发达,规模很大,以至于家家户户都养马养羊,男女老幼都从事着和牛羊有关系的工作。

在部落首领的倡议下,契丹各部落开始大量放牧,生意也越做越大。

当然,贸易的形式以边贸为主。每个月契丹定期入关交易,经常带着牲畜千余头,皮毛几千张,浩浩荡荡地来做生意,随行的还有使者,他的主要任务是谈判价格、验收货物、出席签字仪式等。

对宋朝而言,单从发展经济上讲,这种贸易还是可以的,因为他们的手工业品的生产已经形成规模化。更重要的是,当时有个特殊情况:宋朝的人可以不吃牛羊肉,契丹人却不能没有纺织品,没有日常用具。而且,全天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可以说基本形成了贸易垄断,所以任意抬高物价那是经常的事。因此,相当一段宋朝基本上是贸易顺差,为国库赚了不少。

然而,虽然契丹人书读得不多,但帐还是算得很清楚。一次两次脑筋没转过来,可时间一长他们也看出了其中的玄机。说来也是,上个月明明一千头羊可以换一万匹布,这个月却只能换到五千匹,就是傻瓜也知道这是明目张胆的黑诈。后来,契丹人也学聪明了,他们扩大交易量,每次几千头发展到每次几万头,而且把许多个小、瘦弱的牛羊充斥其中。

宋朝政府逐渐意识到,自己似乎掉入了一个贸易陷阱,看似不懂贸易的契丹人实际上十分精明。因为对他们而言,放牧牛羊除了人工基本上是不需要成本的。而放牧所需要的人工成本其实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平日的生活就是放牧,除了这个之外,也没有其他工作可干,连误工费都省了。而牛羊吃的是草,这些都是天然资源。当然你也不必考虑破坏生态草原而导致的处罚。一来本身也没有这样的环保机构;另外,在当时连饭桌下面都会长草的年代,草原沙漠化简直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再后来,契丹的行为就更流氓了。他们不但用劣质马匹冒充好马,索要更高的价格,还改组了自己的使者队伍,在其中塞入大量强盗小偷,借贸易之名沿途搅扰居民。到了最后,他们派去的人几乎就根本不是来做生意的,而是沿路抢劫的盗匪。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在赵匡胤现在这个时候,大家合作还是很愉快的。



很快,机会来了。而且还是自己送上门来的,撞到枪口上的是武平节度使、湖南一地之主周行逢,而导致他悲剧的却是赵匡胤的榜样效应。

像赵匡胤那样不费一兵一卒就从孤儿寡母手上取得政权,这样低成本的买卖是让无数有志之士无比向往的,后面有一个人就是他的忠实粉丝。

在悲剧到来之前,我们还是以喜剧的形式开头。

事先我先声明一点,由于下面这位主人公牵扯的年代较远,人物关系多而复杂,但是又不得不说,所以下面一小段文字可能有些乏味。不过,我会尽量用最简练的文字帮助大家脱离苦海。

马殷,字霸图,许州鄢陵(今天河南境内)人。最初跟从孙孺、刘建锋进攻淮南。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孙孺兵败被杀,刘建锋以马殷为先锋,率兵转让江西。乾宁三年(公元896年)五月,刘建锋因嗜酒易怒、不体恤将士,激起兵变,被部下陈瞻所杀,众人推举马殷为帅。此后,马殷四出江西,攻占湖南。随后又征服境内各少数民族,至唐末已经拥有二十余州。尽管马殷势力逐渐扩大,但相比东边的吴国,北边的中原王朝,势力还是小了不少。于是,他听从谋臣高郁的建议,奉中原朝廷正朔,称臣进贡,以钳制吴国。公元928年,楚国与吴国不知什么原因突然交战,最后楚国竟然以弱胜强,吴国向其称臣。但好景不长,公元951年,楚国被南唐乘虚而入,王朝被灭。

旧王朝灭亡了,无论怎么说都是很悲哀的事情。然而对还是小卒的周行逢来说,却恨不得放鞭炮来庆祝,因为他的出头之日到了。这年他与王进逵等拥立刘言为朗州节度使,发兵攻占长沙,逐走南唐兵,移治朗州(今天湖南常德),降附后周。不久,刘言又被部下所杀,周行逢继立,割据湖南,终于自成一霸。

周行逢上任后,注意纠正前朝弊病,留心民事,将马殷时的横征暴敛一一铲除,并严惩贪官污吏,挑选廉俭官吏为刺史、县令。

如此看来,周行逢应该算是一个很有作为的霸主。

然而,严厉那也是有限度的,超过限度就变成了严酷。周行逢显然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此后,周行逢疑心渐渐加重,竟然慢慢形成了一种心理缺陷。只要稍有风吹草动,便擅杀部下;老百姓只要有一点过失,一律格杀勿论。这样一来,虽然政权暂时稳定,但其严酷却令人不寒而栗,民心尽失。

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九月,周行逢最终带着不安与深深的顾虑逝去。继承他权力的是他年仅十一岁的幼子周保权。这和当年后周柴荣死时的局面出人意料地相似,而另一个版本的“陈桥兵变”也将开始。

兵变的主人公是周行逢的亲信张文表。不过,和赵匡胤当年精心谋划的借口比较起来,张文表的理由似乎随便了一点。

周行逢死后不久,张文表让军士都穿上白衣服,装出一副奔丧的样子,声称去武陵为周行逢奔丧。

在我们的印象中,奔丧这类事情人肯定不应该太多,两三个人就够了(慰问就行),而且要表现得异常地悲痛。而张文表的这个所谓的奔丧队伍竟然有三万人之多,而且个个精神亢奋(演技太差),丝毫没有悲伤的痕迹,倒像去参加盛大聚会。

结果,他们刚走到潭州(今天长沙),就被时任潭州行军司马廖简的部下发现不对劲,立马派人通报廖简。

没过多久,信使回来了,只带回了廖简一句话:张文表要是敢造反,那他到来之日,就是我擒他之时,没什么好担心的。

客观来说,这话没什么错误,换个主语而已。

第二天,张文表攻破潭州,廖简的首级被悬于城墙。

这个世界上,狂妄实在没什么好处。

得知张文表叛乱的消息,朗州城一片混乱,大臣们也十分紧张,周保权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

因事发突然,很多大臣心中都没底。但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十分兴奋。

这个人叫杨师璠,托孤大臣之一。

他之所以兴奋,是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实现自己伟大抱负,扬名天下的好机会。

当然,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于是,杨师璠率军平乱。

同时,为了获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周保权向各国发出求救信。

而叛乱的张文表也不甘落后,他也在寻求“国际社会”的认可,表明自己这一切都是正义之举,并没有违反联合国宪章。

一般人可能认为,两个国家或者两种势力都来拉拢你,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既可以收甲方的好处,也可以索要乙方的好处。

但事实上似乎并非如此,如果你研究过外交学,就会发现,要做到名利双手,实在太难了。因为我们必须考虑的是收了人家的好处之后怎么办?通常有三种选择,也对应三种结果。

第一种,极端派。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先来后到也好,兄弟关系到位也罢,反正只支持一方。这样的结果只有一种,要么一荣俱荣,要么一损俱损。由于现实情况的多变性及其复杂性,这样的风险太大。

第二种,中立派。你们打得鸡犬升天,只要地球不爆炸,我就谁都不帮,我搞我的经济建设,您谁也不要来烦我,这种类型的后果,往往最后被两家都抛弃。

第三种,温和派。这种人就属于那种唯恐天下不乱的那种人。他也不明确表示帮那一方,还使劲地在旁边煽风点火,你们打吧打得越狠越好。同时,我还可以给你们卖军火。要钱不够,没关系,记在账上,等仗打完了,分我一块地方就行。这种类型俗称发战争财,不过,要达到这种境界要有极高的政治手腕,否则,只会引火自焚。

通过以上分析,相信大家对这种关系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接到求救信和认可信的各国都保持沉默。只有赵匡胤一个人乐翻了天,他知道,一个绝佳的出兵机会来了。于是,他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方面下诏承认周保权为武平军节度使,将其明确划为自己的藩镇,另一方面又派人前往湖南允许张文表归朝,并说服南平发兵救助周保权。他的目的很明确,把南平推入武平内乱泥潭。

最后,一举消灭南平、武平。

果然,在友军(南平)的帮助下,周保权平定张文表。正当他们准备以联欢晚会的形式庆祝的时候,一支部队已经像饿狼一样扑过来。

一个被狼咬的是南平。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24、夹缝生存哲学



南平又称荆南,由高季兴建立。地盘仅有今天湖北江陵、秭归、宜昌三州大小,是十国[十国是前蜀、后蜀、吴国、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当中最小最弱的国家。



然而,南平虽然弱小,地理位置却相当特殊。其北有中原王朝,西有后蜀,东有南唐,南有楚国,四周邻国无论哪一个都比它强大。而他的地形本身就狭长。所以,无论从外表到内涵,南平活脱脱是在夹缝中生存。



势力最弱,却又要生存下来,这种特殊的情况造就了南平特有的“夹缝生存哲学”。鉴于这种情况在现在社会依然具有实用价值,我们有必要着重分析一下这种学问的高明之处。



当时的南平跟现在著名的“金三角”(它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使“金三角”闻名于世)有几分相似。



南平统治者敏锐地发现这个地方其实是个“四不管”地带。不仅是南方相邻诸国之间摩擦的缓冲区,还是新兴的大宋与南方众多政权的一道屏障。因此,谁也不想消灭它,反而处处维护这道屏障。



随着各国势力的此消彼长,南平也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他有时依附中原王朝,有时依附吴越,也曾依附过后蜀。也许,这种行为在某些人看来会觉得无耻,但对南平来讲,要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唯有如此。



解决了生存问题,接下来该是发展问题。



在南平看来,这也很容易,因为南平处于诸国的中心,再加上南唐为阻止中原朝廷南进,封锁江淮漕路,江陵便成为南方诸国进贡中原、南北贸易的陆上交通枢纽。这样南平对外贸易逐年增加,他也成为当时最大的货物中转国。估计每年他们的GDP增长应该在两位数以上吧。



来自四面八方的势力往往如波涛翻滚,而南平则像一叶扁舟——“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如果用童话的语言就此结尾,可以表述为:悠然自得的南平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但是很遗憾,在具有优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童话的市场份额从来都太少。



作为创建者,高季兴要求不高,只要能存在下去就行。可是等他死后,后面的继承人就没有这样的情怀了。



应该说,他们志向比较远大。他们觉得高季兴太过保守,在夹缝中存活毕竟不怎么光彩,而且还要看别人脸色。再加上自己人少地薄,又没有多少天然资源,所以,当时南平主要靠对外贸易维持生计。然而,在那个还没有市场经济概念的时代,其他国家凭借自己雄厚的国土实力,基本上自给自足,搞国际贸易只不过是人家的副业,说句寒碜话,人家还嫌国贸麻烦呢。



所以,后来的继位着都有一个梦想——做大南平。而其中欲望最强烈的是主人公高宝勖。

这个人,内心那是相当之阴暗。自打即位以来,他就一直对天感叹,我怎么待在了南平?在他看来,像自己这样的天才,待在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实在显示不出威风,只有统一全世界,才能体现个人价值。



当然,这位仁兄的目的只限于征服南唐、武平、后蜀。这并非他太过谨慎,实在是因为他一天到晚待在这么个小地方,地理知识有限,根本不知道什么契丹、北汉,更别说西夏、吐蕃乃至欧拉美洲了。对他而言,世界就那么几个国家而已。



其实高宝勖并非孤本,特例是没有说服力的。事实证明,心理阴暗之辈一直大有人在。后来如西夏、大辽、后金之流,都是一路货。在他们心里面,从来没有什么和平发展之类的概念,总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抢来的比生产的好。因此这样的人,你要指望他高举“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伟大旗帜,我估计这个难度简直跟说服陈水扁加入共产党一样抽象。



但事实上,高宝勖如此狂妄那也是有理由的。



客观地讲,当时南平的国力的确有了很大提高,而且旁边邻国又内乱不断。所以他决定用实际行动来展示自己的实力。



公元961年,高宝勖造战舰五百多艘,修整器械,召聚亡命之徒,准备一举攻占三峡(今天奉节、忠县、万县一带)。



结果,很不幸。



他们遇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强大对手——洪水。那年长江泛滥,所到之处空白如洗,他的五百艘战船也损失殆尽。



其实纵观历史,战争犯的下场基本上都是如此,滑铁卢战役的拿破伦是这样,莫斯科保卫战的希特勒也是这样,就算被侵略对象无法打败你,老天也会惩罚这种狂徒。



而我在翻阅汉朝史料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句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无奈之下,雄心不死的高宝勖决定暂时收起扩张的野心,回家老老实实搞建设。



不过要提醒一句,你的期望值别太高。他的所谓建设可不是挖河渠,疏河道这些事情。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建别墅、修宫殿,为他自己,也为他的那些数不清的美女佳丽。



当然高宝勖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其实还要追溯到他还是行军军司的时候。由于自己工作踏实积极,屡建新功。于是他争取到一个出国(南唐)考察的机会。自古江浙一带都是我国最富饶的地方,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而南唐主又很懂得享受生活。因此,南唐到处是花庭院墙、典雅别致,宫殿更是富丽堂皇。



要知道,人的欲望都是在比较中慢慢形成的。可以想象,当时的高宝勖有多么的受刺激。



当然那个时侯,高宝勖还是很有自知之明。他很清楚,按照目前的地位,南唐这样的镜花园还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所以,他只能等待。值得欣慰的是,他并没有等太久。



公元960年高宝融病逝,因为其子幼弱,未堪承嗣,于是遗诏时任行军司马的高宝勖继位。坐上头把交椅的高宝勖迫不及待地开始逐一实现自己的梦想:讨后蜀,修宫殿,选美女······反正他觉得美好的东西,他都想弄到手。



到了这个时候,你才发现:原来人生也可以如同天堂一般。



然而他要做人,百姓就得做牲口;他要潇洒地活,百姓就要痛苦地去死。当无数的贫民受到压榨,失去土地四处流浪的时候,高宝勖却正思考着明天去何处旅游,该带多少美女。



一个王朝到了这种地步,通常只有一种结局:覆亡。南平也不例外。



不过,高宝勖还是很幸运,南平没有在他手上灭亡。因为第二年,他就一命呜呼了(不治之症)。而他留下的这个烂摊子,足以让他的承继者无力回天。尽管接下来的这个人的确很有潜力。



赵匡胤的理由很简单——借道灭虞。



可是对南平来说,这就是个天大的难题了。



大家争论不休,甚至大打出手。刚刚即位的高继冲由于毫无经验而且临时应变能力也不行,现在也没了主意。



当然对宋军来说,南平争论什么,多少人同意,多少人反对,什么时候下结论,他们是没有兴趣关注的。因为他们所谓的“借道”仅仅只是个借口。



公元963年正月,宋军进入襄州(今天湖北襄阳)。二月初九,到达荆门后,主帅慕容延钊突然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同时做出如下部署:枢密使兼都监李处耘率领轻骑数千突袭江陵,阁门使丁德裕镇守襄阳,随时待命声援,自己则就地驻扎。



这是一个让人莫名其妙的安排,因为就宋军的实力,要想打下南平,简直易如反掌。所以几乎所有人都开始怀疑慕容延钊的领导能力。



事实证明,他们都低估了慕容延钊。



因为要攻克一座城池,并不一定要靠武力,孙子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上上策也”。



命令下达了,进攻取消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晚上,慕容延钊带着两名卫士走进了南平守将李景威的大营。



这里提一下,南平虽然一直叫嚣自己是一个如何了不起的国家,但是客观说来,他的资源是很少的,尤其是人才。将领们官衔都挺高,其实差不多都是一群乌合之众,真正有能力的没几个。而李景威应该是其中之一,因为他有一个别人几乎都没有的优点:敏感。在今天看来就是有神经质的那种。但是在战事不断的年月,拥有这种特长的那也是有优势的。



据说,每逢动乱,事先他都能觉察出来。照理说,这种稀缺人才南平应该好好利用,他却三朝以来,一直驻守荆州,不升也不降。其实也不能怪南平政府,主要还是他这人平时太把工作当回事,慢慢形成了职业病,最后居然带到生活里面。这样就不好了,上班的时候没人说你,那下班后就不一样了,谁愿意和神经质的人瞎扯。这次也不例外,虽然南平上下争论不休,但是他还是预料到宋军此次借境并非善举。所以,他暗自作好防备措施。



当慕容延钊刚踏入大门,李景威的部下一拥而上,把他们三人围得严严实实,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然而,慕容延钊却丝毫不见慌张,径直走入了李景威的大营。



过了很久,慕容延钊终于又走出了大门,而且,刚才那些飞扬跋扈的将领们包括李景威竟然纷纷走出营帐,给慕容延钊送行,而且还特别有礼貌。



我们不知道在那一天,慕容延钊到底说了些什么,或许永远也没有人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慕容延钊确实干了一件很牛的事情。



因为仅仅第二天,李景威就派人恭迎宋军过境。



李景威大概没有想到,仅仅只过了十天,自己及南平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而创造这历史的正是慕容延钊。



消灭了南平,下一个就是武平。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26 01:11 , Processed in 2.681574 second(s), 2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