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weder

[战国春秋] 龙的传人 《历史的诱惑-观宋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34、赵普退出

这摆明了是耍人,故意不给面子。

赵普的随从开始大声嚷嚷,发泄不满。

然而,赵普十分平静,面对着那扇冷冰冰的大门,赵普深深地鞠了一躬,接着恭敬地说了一大堆致歉的话。

表演结束了,在众人惊异的目光注视下,赵普带着随从离开了姚府。

在姚恕看来,赵普只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一个为了权力无所不在的小人,所以他没必要见这种人。

事实确实如此,那次表演之后,姚恕依然故我,仍然鄙视这个虚伪的小人。而赵普也没有作出任何对姚恕不利的事情。甚至有一次,赵匡胤为担任潭州知州的左尧卫大将军杜审肇选择副手,赵普还力请姚恕出任。

如此大仁大义,如果你是姚恕该千恩万谢了吧。

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赵普推荐的这个地方虽不是火炕,却实实在在是个大水坑。如果大家还有印象,前面我们介绍的那位水利天才曹翰去的就是这个地方。

潭州地处黄河之滨,地势低洼,年年黄河决堤,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弄不好,老百姓还会造反。

赵普当了这么多年宰相,当然知道其中的道理。所以,他全力支持姚恕前往潭州任职。

在赵普的支持下,姚恕顺利地出任潭州通判。

第二年,河南、山东一带,大雨不断,黄河屡屡决堤。潭州更是全城被淹,造成巨大人员伤亡。

赵匡胤心急如焚,马上派曹翰前往治水。经过水利天才的一番功夫,灾害终于被治住了,但事情还没完。

因为赵普在整理奏章的时候,发现潭州官府通报水灾的时间是十一月二十日,而山东、河南遭受暴雨是从十一月三日开始的,在长达半个多月的时间里面,潭州府衙根本没有上奏灾情。而惟一的解释就是地方官员想隐瞒灾情。

赵普马上把这个天才的发现告诉了赵匡胤,同时他还乘机落井下石,历数姚恕过错。赵匡胤勃然大怒,马上派人调查为何地方官吏不及时报告。结果,责任落在姚恕的身上。

在审问的时候,他一口咬定,自己曾在十一月五日上表。但问题是三省六部都声称没有收到这封奏折。

赵匡胤愤怒已极,根本没有耐性听他的辩护,直接将姚恕处以极刑,以示警戒。

到现在为止,赵光义终于明白过来,当初赵普如此激动地推荐姚恕是什么原因。

虽然他现在是气急败坏,但他很清楚,凭自己现在的实力肯定还斗不过这个让人想起来就害怕的人物,他需要一个有力的帮手。

实际上,赵光义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培养了许多幕府,但他这次并没有让这些人加入其中。他这样做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他知道那个问题的答案。

赵光义很清楚,拉多少人入伙并不重要,最终决定赵普命运的只有一个人——帝国的统治者。

他虽然还不是,却看透了统治者的底细,他们绝对不会饶恕任何敢于威胁自己权威的人。

赵光义推辞所有人的帮助,只是为了得到那个最关键人物的支持。

所以,成竹在胸的他饶有兴趣地看着赵普得意的笑起来。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权力的膨胀就意味着快速的灭亡。

事实证明了赵光义的推断,在他多次替赵普“美言”后,转机终于来了。皇帝对待赵普的态度突然大变,经常大骂他,屡次驳回他的建议和奏折,而且还采取了一些不利于他的诸多措施。

开宝五年(公元972年)二月,赵匡胤任命端明殿学士、兵部侍郎刘熙右为参知政事。至此,参知政事增至三人。同时,他又将枢密院变成了单纯掌管兵政,分割宰相兵权的机构。以后枢密使只负责军事,不得干预政事,与宰相分管文武,成为“二府”。二府上殿奏事不同班,管事、奏事的内容也各不相知,只有皇帝了然于心。赵匡胤想通过这些手段,以达到牵制宰相的目的。

如此完美的措施,看起来真不错,可惜只在视觉上。

因为很快赵普就找到了破解之法。

鉴于这种方法源于一种很精深的思想,而且实用性很强,在此着重解释一下。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假如有两个人被抛弃在了一个荒岛上,第一个人善于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物,比如捕鱼、打猎;而另一个人善于制造木船,只要两个人并肩合作,第二个人就相当于拥有了寻找食物的能力,第一个人也就相当于拥有了制造木船的能力。若干天过后,两个人就能够离开孤岛回到人类的怀抱。

因为没有人能够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利用别人的能力,自己不足的地方要能够通过别人的能力来加以弥补。

按照这种思维,那我们每个人拥有多少能力,就不只是说这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地方能够做些什么,还包括他能够通过别人做些什么。只要别人的能力能够为他所用,那也相当于是他的能力。因此,当我们说某个人有多少钱的时候,就不只是说他拥有多少钱的所有权,还应该包括他拥有多么钱的使用权。就算他自己没有钱,只要他能够借到很多钱,我们就必须承认,他是一个有钱人。

现实生活中,这一理论用的很多。显然,赵普同志也深知这一理论在政治斗争中的价值。

开宝五年(公元972年)九月,赵普的儿子结婚了,新娘是枢密使李崇矩的千金。如此一来,赵匡胤苦心设置互相制衡的二府便成为亲家,那还谈什么制衡?

赵普,精明之人啊!

与赵普的节节胜利形成鲜明对比,赵光义却屡遭奚落。

这天赵匡胤把他叫到御书房,训斥了一翻,原因是有人举报他公报私仇诬陷朝中重臣。

满脸阴云的赵光义回到府邸,立即召集他的所有智囊,下达了指令:从今天开始,时刻注意赵普,若发现任何不妥举动,立即上书弹劾。

赵光义的这个方法,学名叫“囚笼战术”,说穿了就是骂战。他要利用自己的权势,注意赵光义的一举一动,日夜不停地发动攻击,让他无处可藏,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最终让他知难而退。

于是,各种各样弹劾宰相的奏章排山倒海般涌来。

有人告其违反法令,派人私自贩卖秦、陇木材;有人告其贪财受贿,在开封和洛阳修建豪华住宅;有人告其将河南府的租课收入私自截留;更有人告其专权独断,将许多奏疏焚毁于视事厅;最经典的还是一个叫雷有邻的上告。

雷有邻其实是雷德禳的儿子,当年雷德禳控告赵普不遂,被贬为商州司户。然而,赵普还是不解气,就指示商州知州奚屿涉设法将雷德禳彻底整倒。奚屿是个小人,因有赵普撑腰,便处处挤兑雷德禳,特别是在庭参(干部工作会议)时,趾高气扬,专门让他下不了台。雷德禳实在难以忍受,就口出怨言。

这下子坏事了。

在这个世界上,宁可得罪君子,也别去惹小人,这可是至理名言。得罪君子大不了大家见了面不讲话,各干各的;但要是得罪了小人,事情就麻烦了。他不采取报复,也要在背后对你造谣中伤,为你制造许多不良舆论,让你有理也会变成无理。

显然,雷德禳就吃了没经验的亏。

奚屿恼怒至极,便指使下人告发雷德禳曾经写文章诽谤朝廷。

之后,奚屿召雷德禳前来问话,命人“械击之”,并且上书朝廷,将其削籍流放灵武。

雷有邻见父亲屡屡遭贬,而罪魁祸首就是赵普。他表示不报此仇,誓不为人。为了拿到赵普的犯罪证据,他日夜查访赵普。而赵普的行为向来不干净,很快雷公子就抓到了赵普的诸多把柄。于是,他决定上书弹劾这个人。

在宋朝,弹劾可谓是家常便饭,比如你看某人不顺眼,可以上书弹劾;和某人有仇,可以上书弹劾;政治斗争需要,可以上书弹劾;闲来无事找点活干,也可以上书弹劾。而弹劾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比如不讲个人卫生、衣服没有穿对、腰带没有系好,连长相难看了也可以弹劾,总之是只要想得到,就能弹得了。

而在这种环境中,宋代的官员们已经养成了习惯,大凡一个官员到从三品副部级,如果档案袋里面没有几份弹劾信,那就是一件极其不正常的事情。你弹劾我,我弹劾你,幸福的日子一天天地过,几十年混下来,一次也没被弹劾过的,不是人,是神,就连皇帝都有份。

在弹劾如吃饭穿衣服的年代,平凡而不起眼的雷有邻却因此名声大振。因为他使用了一种最为特别的弹劾方式——死劾。

在很多情况下,弹劾是一种政治游戏,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大家同朝为官,混个功名不容易,弹劾贪污,那就少贪点;弹劾礼仪,那就礼貌一点;就算是弹劾长相不佳,最多不过是去整容,你来我往,相敬如宾。

而死劾,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应该说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心,弹劾的罪状是足以置对方于死地的罪名,弹劾的对象是足以决定自己生死的人,弹劾的结果是九死一生。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生命为赌注,冒死上劾,是为死劾。

当然,若非深仇大恨之类的纠纷,是断然不会有人用这一招的。

如果调查一下雷有邻同志一家人的悲惨遭遇,在思考一下是谁造成了他们的痛苦,你就会发现,这位仁兄选择死劾是多么地理所当然。

于是,雷有邻拿起了笔,在铺开的纸张上写下了悲愤的心声:

臣孤直罪臣雷有邻,请以普十大罪为陛下陈之!

就在赵匡胤收到这封上疏后不久,消息灵通的赵普便从皇帝内侍那里得知了奏疏的内容。

面对这个从五品小官义正词严的控诉,一向无畏的赵丞相害怕了。他虽然是宰相之首,位高权重,却依然害怕这个来自基层的无畏的声音。

而且根据多年的从政经验,他迅速做出了判断——这人是来玩命的。

几乎就在赵普知晓奏疏的同时,赵光义也知道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中世纪虽然不是高科技的信息时代,但要想保住自己的脑袋,混碗饭吃,就得多培养几个间谍级的人物,好时刻掌握朝廷的最新动态。

赵光义捧着奏疏读完了全文,他太敬佩这个人了,因为这个人做了件连他都不敢去做的事情。他甚至觉得,现在的雷有邻比他父亲当年连续几个月的谩骂还要强悍不知多少倍。

为了充分配合雷有邻的行动,赵光义马上唆使翰林学士卢多逊一起参奏赵普。

卢多逊是个韦小宝级别的人物,他是赵匡胤身边的大红人。用红得发紫,紫得发黑来形容,绝不过分。

如此不利的形势。这次赵先生是真的要倒霉了,不是降职,就是处分,没准还要罢官。可他自己也没想到,赵匡胤并没有这么做。

因为,在赵匡胤看来,赵普纵然有千般不是,万种错误,但他还没有真正威胁到自己的皇权。而且,这个人曾经死心塌地地跟随自己,为打下大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他没有必要做出非常极端的处罚。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六月,赵匡胤下诏,令薛居正、吕馀庆轮流掌印、押班、奏事。同年八月,赵匡胤以赵普年事已高,不宜过于操劳为由,改任赵普为检校太尉、河阳三城节度使。

至此,为相十年的赵普时代宣告结束。

从低微的文弱书生到强悍的朝臣之首,从雪夜定策到中央集权,从南征北战到权力斗争,他的一生都充满传奇色彩。

他这一辈子,被人整过,也整过别人,干过好事,也做过坏事。但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没有背弃自己当年遭遇苦难时的誓言。在他几十年的从政生涯中,许多正确的措施得以进行,无数百姓的生活得到保障,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臣的定义。

我想,作为平凡人类中的一员,这些已经足够了。

在为国效力的同时,他的一生也都献给了斗争事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他战胜了无数的敌人,最终却也逃不过被人击败的命运。因为,在这场权力的游戏当中,绝不会有永远的胜利者,所有的荣华富贵、恩怨宠辱,最终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走吧,赵普!带上你那半部《论语》,离开这是非之地。

赵普退出了这场残酷的政治比赛,得到了善终。但这个城府极深的人并没有被幸运冲昏头,他很清楚赵光义虽然赢了,但他并不是一个懂得宽恕的人,他绝不打算放过任何冒犯自己的人。

为了保全自己,赵普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在离开京城的前一晚,赵普上密奏自述:皇弟光义,忠孝兼全,外人谓臣轻议皇弟,臣岂敢如此?且与闻昭宪太后顾命,宁有贰心?知臣莫若君,愿赐昭鉴。

赵普显然已经意识到赵光义的势力,所以在被击败后,他努力开脱自己,一反常态地为他说好话,并且谈及“昭宪太后顾命”之事,也就是后面我要告诉大家的宋朝十大悬疑之一的“金匾之盟”。

一切处理妥当,赵普终于踏上了自由之路。

赵普被罢相后,赵匡胤将薛居正、沈伦提升为宰相,卢多逊为参知政事。

尽管卢多逊升了官,他的父亲却很不高兴,临死前,还拉着儿子的手说:“赵普,元勋也。而小子毁之,祸必及我。我得早死,不及见其败,幸也。”

正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先生能参透儿子未来结局,着实厉害。

伴随着赵普的离去,宋初的政坛风云似乎恢复了平静。皇弟赵光义被任为晋王,位在宰相之上,朝中再没有第二个赵普敢与之抗衡。而赵匡胤又特别宠爱自己的弟弟,两人常常在一起亲密地交谈。整个政局也已经按照赵普提倡的“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措施,得到了焕然生机。

看完国内斗争这部戏之后,我们再把目光投向美丽富饶的南国,那里有一场更精彩的大戏正在上演.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3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部大戏的主人公可谓久负盛名,从一千多年前的南唐疆域到辽阔博大的中华大地,从古老的历史传记到现在的中学教科书,到处都能看到这位仁兄的身影。

不过,按照影视剧的规律,在大戏放映之前,总要搞一些铺垫,这次也不例外。我先来了解一下后人是怎么看南唐的。

有人说,如果可以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古代的某个片段生活,那么最应该选择的就是宋代。因为当时物质富足、艺术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事实上,宋代的这些为后世人们向往的风貌在南唐已经颇现雏形。南唐和宋朝相仿,到处是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所以,如果不必担忧那日益逼近的中原军队的脚步,那么南唐会是一个最适宜生活的时代。

现在进入正题:

镜头从一次早朝开始。

镇海军节度使林仁肇进言:“宋淮南诸州戍守单弱,个不过千人,且连年出兵,灭西蜀,平荆南,今又取岭表,往返数千里,师旅疲惫,此在兵家为有可乘之势。请予臣兵数万,出寿春,渡淝水、淮水,收复江北旧境。宋若发兵来援,臣当据淮守御,决一胜负。”

为表明决心,林仁肇又立下一张让他后悔莫及的军令状:“为确保万无一失,臣起兵之日,陛下可收捕臣之家属下狱,使人驰报北朝,就说林仁肇窃兵谋乱,请发兵剿之。事成,国家享其利;事败,可族臣家,以明陛下无贰心。”

李煜听了林将军的肺腑之言,十分感动,其实也就感动十分钟。在说了一大堆诸如忠义之臣,国家之幸之类的感激话后,他摆了摆手,说道:“南唐终不抵宋国,无妄言,若自取祸,宗社不保!”

为了防止林仁肇与宋军冲突,李煜特地将其从前线武昌调任南昌。

林仁肇何方神圣,值得南唐主如此警惕。这里我们介绍一下这个猛人。

林仁肇,福州人,体魄雄健,骁勇善射,五代时南唐名将,人称“林虎子”。因在正阳桥一役表现突出,被南唐主授予大都督头衔。

从此,林仁肇就成为南唐将领中最重要的一员。当然在宋军眼里,他不过是个跑龙套的小人物而已。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林仁肇的能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从本质上讲,他是一个一流的军人,二流的政治家。通俗点说,他最擅长的是军事,最拙劣的是权谋之术。

林仁肇没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算是自学成才,他有着惊人的天赋,极具组织才能,而且十分精于水上作战,和宋兵那些旱鸭子相比,他实在是个过于突出的人物。

没过多久,他就让对手领教了自己的厉害。充当实验品的是吴越大将马先进。有一次,唐军大规模进犯福州一带,吴越主派兵主动出击,恰好遇到林仁肇的船队,双方在闽江大战(南唐灭闽之战)。

一开始,马先进根本没把林仁肇的杂牌军放在眼里,而事实似乎也是如此。双方交战后,唐军一触即溃,马先进大喜过望,鼓舞军队继续作战,再次击败林仁肇。

两次连续的胜利让马先进相信,林仁肇不过是个浪得虚名的小角色。于是,他又发动了第三次攻击,试图将其一网打尽,而林仁肇的水军似乎已经失去了反抗能力,结果第三次大败。

但就在马先进准备写他的第四次捷报的时候,林仁肇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在吴军防备松懈之时,林仁肇悄悄集结了他的精锐水军,出其不意地发动了反攻,为了让马先进相信自己的软弱,他退却了三次,至此一举收回成本,吴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马先进也为自己的信心付出了惨重代价——战死。

从此,林仁肇名声大噪,赵匡胤更是视林仁肇为统一江南的一大障碍。对赵匡胤来说,搞定这个人比搞定李煜还麻烦,要统一南方,必须首先除掉这个人。

可在仔细考量两国实力之后,赵匡胤终于悲哀地发现,他几乎毫无胜算。林仁肇自不必说,南唐根基深厚,国家富饶,又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凭借宋朝的实力,要彻底消灭这个国家,几乎是不可能的。

思前想后,赵匡胤对时局感到绝望了。然而此时,翰林学士卢多逊却轻松地告诉他,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一点也不难。

这一次,善于采纳群众意见的赵匡胤没有相信他的话,因为这句话实在太过狂妄。且不说南唐有数十万武装部队,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占据着一种特殊的资源——钱。

根据某些历史学者的统计,南唐当时的国民生产总值曾一度超过宋国一年半的财政收入。

面对如此可怕的财政实力,赵匡胤找不到任何自信的理由。在他看来,打仗就等于烧钱,谁的资源充足,谁就能主导战争。所以,要战胜这个对手,无异于痴人说梦。

“用武力是很难战胜他们的。”卢多逊点点头,他赞成赵匡胤的看法,“但要战胜他们,并不一定要动用武力。”

不用武力?这帮人可不是街上要饭的——不请自来,莫非你想请他们喝茶?

“是的!”卢多逊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卢多逊告诉赵匡胤,其实一直以来,他并不了解李煜,因为这位仁兄归根结底,只不过是个诗人。吟诗作对的人,只求安逸,不求动乱。李煜所想要的并非大好河山,而是写写诗、舒舒情的人间仙境。只要让他知道我们无意灭他,他自然放松戒备,一旦松懈下来,我们就可以乘虚而入,直捣南唐老巢。

赵匡胤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不久,赵匡胤派卢多逊携带大量古玩真迹出访南唐。

见到李煜后,卢多逊转达了大宋朝皇帝的亲切问候,并且还带了一封赵匡胤的亲兵信,信中高度评价李煜为唐宋友好事业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表示宋方愿与南唐一道,以唐宋友好发展为契机,把两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使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李煜请卢多逊转达他和全体国民对大宋皇帝的诚挚谢意,表示南唐政府和人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对大宋王朝的友好政策,为巩固和发展两国传统睦邻友好关系而不懈努力。

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宋朝方面还决定将南唐边界的宋军撤出。

当然,李后主也相当够意思,不但管吃管住,还带着他们游览南唐各大名胜古迹。

吃也吃饱了,玩也玩够了,任务也完成了,该回去了吧。

卢多逊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来南唐一次不容易,光吃喝玩乐还不够,再怎么也应该带点礼物回去。于是,他告诉李煜,朝廷要重修天下图经,各个地方的资料都齐全了,唯独缺少江东诸州,未免美中不足。提出要李煜赠送这些地方的资料。

毫无保密经验的诗人李煜(注意这个称呼)觉得编撰图经是好事,自己也是个爱书之人,为了表示支持,他命手下连夜抄写了一份详细的江南十九州资料给了卢多逊。(这个笨蛋!)

卢多逊拿着南唐主的礼物满载而归,赵匡胤大喜,当即擢升他为参知政事。

在稳定“君”心后,赵匡胤又把目标锁定在了李煜的贤才身上。

经过认真思考和仔细谋略之后,赵匡胤终于拿定了主意。

和之前一样,他又选中了一个人作为突破口,但不同之处在于,这一次,他有必胜的把握。这不是狂妄,的确是事实。

不久,李煜收到了赵匡胤的邀请函,但邀请对象并不是他,而是另一个人:李煜的七弟李从善。

李从善是一个极其狡猾的人,但是和老狐狸赵匡胤相比,他还有不小的差距。

出乎他的意料,在能力明显悬殊的情况下,赵先生对他这个小人物竟没有丝毫的轻蔑,反而礼遇有加,每天好酒好肉招待。但是李从善是个比较实在的人,吃人家的嘴软,总感觉不自在,便向赵匡胤表示希望能早点让自己回去。可是赵匡胤好像每次都没把这位仁兄的话听进去,老是笑而不答或者扯开话题。

李从善知道凭自己的能力是说不动这个人的,于是他写密信给哥哥,要他催促赵匡胤放人。李煜数次上表,请求赵匡胤遣送从善回归,赵匡胤却耍滑头说:“从善多才,朕将重用。当今唐宋两国南北一家,不分彼此,愿君勿虑。”

李煜没想到赵匡胤这么赖皮。

你不仁,那我也不义。于是,他修书李从善,让他密切注意宋朝动静,顺便探听虚实,摸清底细,最好和上层人物多交流一下感情,一有情况马上回报。

没多久,机会来了。

这天赵匡胤突然派人过来告诉李从善,说晚上有一个很重要的饭局,来的人都是朝廷显贵,用今天的话说,都是些大亨级的人物。

在酒桌上谈事是我国的光荣传统,李从善很高兴地去了。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赵匡胤说的吃饭就真的是吃饭,啥也不谈,一点传统的味道都没有,要知道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请客吃饭那是有极其深厚的现实意义的。毛主席他老人家当年曾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那都过时了,人家现代人提的口号是社交就是请客吃饭。

这一点,在农村殊为明显。新年节庆、婚丧嫁娶、孩子上学、参军入伍等等,摆酒宴客是首选的社交方式。云南纳西人的一眼望不到头的长桌筵,可谓农村“饭桌社交”的极致。

不仅如此,连城市里的中小学生们经常都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由头,诸如过生日、当了班干部、考了好成绩,召集一帮小伙伴大摆筵席,联络感情。大学校园里,老乡会、同学会、生日会更是司空见惯,拿了奖学金、找了好工作,统统饭桌上见。难怪中国大学的伴生物,就是“饮食一条街”呢!

  当然,在职场和官场就更不待言了,饭局几乎就是第二工作。著名出版家沈昌文先生曾经提起请客吃饭的经历时都说:“我是主张吃的。跟文化人,或者思想家要搞好关系,我没别的手段,只有一条——吃。因此到哪里去吃倒无所谓,重要的是我要了解他喜欢吃什么。饮食便于进入主题,就有话可谈了嘛。”

  漫漫人生路,一眼望去,饭桌蜿蜒,简直比长城还长:谈情说爱请客吃饭,结婚生子请客吃饭,升官晋职请客吃饭,转行跳槽请客吃饭,乔迁新居请客吃饭……举凡涉及社交都能归结到请客吃饭上。离了饭桌,离开了请客吃饭,想在中国社会行走真是举步维艰。

所以,有如此重要的饭局机会,怎么能放过呢!李从善打算借此机会好好弘扬一下我们的吃饭文化。

他几次想开口,却老是被赵匡胤有意无意地打断,一点儿机会都没有。

天色越来越晚,酒越喝越多,赵匡胤似乎已经喝得不太清醒了,而李从善却始终心神不定,他不会忘记,李煜交代他的任务。

事实证明,在酒桌上,李从善并不是惟一忧心忡忡的人,“喝醉”了的赵匡胤也非常地紧张。而从事情的后续发展看,在此之前,他应该是熟读过三国历史的。

赵匡胤彻底喝醉了,他拉着李从善,表示大家都是兄弟,今晚你就不要回去住酒店了(驿馆),一定要住在我那里。

李从善坚决推辞,赵匡胤坚持,李从善勉为其难,答应了。

扶着烂醉如泥的赵匡胤,李从善第一次进入皇帝的卧室,在奴才的帮助下,他将不省人事的赵匡胤扶到了床上。正要离开的时候,他突然看见书案旁边的墙壁上挂着一幅画像。出于惊讶,他连忙探问旁边的太监:“这幅画像是谁?为何挂在皇帝寝宫?”

太监告诉他:“这是江南大将林仁肇。皇上念他愿意归顺我朝,就将他的画像挂起来。听说林将军不日便会来朝任职,而且到时候陛下还要当面赐他一处豪宅,就在北院。”

听完太监这席话,李从善惊呆了。他连夜赶回驿馆急忙修书一封,告诉李煜:林仁肇不忠,不日将降宋国。

当然他并不知道,就在他急切地听太监讲故事的时候,有一对耳朵也在专心听着,这就是应该早已经熟睡的赵匡胤。事实上,他比李从善还要紧张——如果太监说漏了嘴,自己就白忙活了。

李煜接到密信,大惊失色。他不敢相信,向来忠心耿耿的林仁肇会投降赵匡胤。当年,后周大军攻打淮南,林仁肇自架浮桥,并率领敢死队,驾轻舟,满载新草,乘风飞渡而下,将后周猛将张永德大败于江上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可是自己的亲弟弟肯定不会骗他。遥想这么多年来,南唐在宋朝的军事威胁下,受了不少窝囊气,再加上上次早朝林仁肇出人意料的表现,他没有迟疑,第二天用毒酒赐死了林仁肇。

可叹,一代忠臣良将,死于主人之手,而自己的肖像画竟成了自己的“罪证”。

但历史是幽默的,可能李煜做梦也不会想到,几年之后,自己居然会步林仁肇后尘,被宋太宗赵光义用同样的方法赐死。

天真的李煜所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弟弟的确不会欺骗自己,但这不代表他弟弟不被别人欺骗。这么简单的道理,作为一代国主居然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真是南唐之大不幸!

赵匡胤听到消息后,抚掌大笑:“我早料到李煜会中计,其不过一书生耳!”

后人说起南唐主李煜(注意称呼),可能有的人会咬牙切齿,对其恨之入骨。但实际上,他的执政能力也并不差,为人也很仁孝,虽然有两大污点(杀错一人,信错一人),也并不能完全抹杀他的能力与贡献。

而在十国的所有皇帝中,要论人生的传奇色彩与命运的跌宕起伏,估计除了赵匡胤之外,无人可与这位皇帝匹敌。



赵匡胤说李煜只是一介书生,其实这话只对了一半,事实上李同志爱好极其广泛,除了做皇帝、写诗诵词,他还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

要知道佛教不是中国的土特产,听说是从西方进口过来的。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在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在唐朝,佛教的发展规模可谓空前绝后,甚至超过了其发源地——天竺国(印度)。

当年三藏法师(玄奘)带着一帮和尚到印度做留学生,试图学习其先进的佛教文化精髓。却不想到了当地,人家不让他做学生,倒不是民族歧视,只是他们发现大唐的佛文化已经远比自己发达。让这样的人才做学生实在惭愧。所以,玄奘被光荣地授予佛学讲师头衔,天天坐禅诵经,讲述中国光辉灿烂的佛教文化。

由此可见,唐朝佛教的兴旺程度绝对名不虚传。而南唐自称是大唐后朝,自然保留了这一光荣传统。

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这个宗教,那就是神秘。

所谓神秘,就是搞不清,摸不透,学这玩意儿的人整天捧着佛经,或者云游四海到处讲禅顺便弄点吃的。

谁也不知道这帮人一天到晚到底要干什么。

总之两个字:玄乎。

但你千万不要就此认为,佛教的追随者们都是些吃饱饭没事干的人,因为李煜先生就是该组织的老牌会员。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再聪明的人也不例外,包括李煜在内。而一旦有了疑问无人能够回答,那又该去问谁呢?

李煜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他的问题很多,比如国家前景如何,今年收成怎样,明年会不会有旱荒水灾,我还能活多久等等,而这些问题大臣是不敢也不能回答的。因为他是一国之主,而且性格不好,容易生气,如果自作聪明,闹不好是要杀头的。

但这难不倒李煜,他很快就找到了解决难题的方法,既然不能问人,那就问佛祖吧。

虽然佛祖他老人家和咱们不住一个小区,也不通手机,不能上网,但他还是很够意思,留下了一大堆名著,让人们可以尽情研究,找到问题的答案。

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李煜还号召全国人民一起拜佛,大有赶超前朝规模的意思。于是,南唐国内刮起一股学习佛学的大台风。文武百官为了迎合主上,纷纷以奉佛为荣。中书舍人张洎每次见李煜,必论佛法;韩熙载长于属文,却常常为僧侣撰写碑铭;甚至在金戈铁马中纵横的潭州节度使边镐征战途中也念念不忘佛事,军车载佛,以便随时顶礼膜拜,而且还筑寺设斋,因为边大将军为佛学传播所作出的贡献实在巨大,世人送给他一个雅号——边罗汉。

不仅如此,为了最大化扩大佛教规模,李煜还鼓励挖墙角,道士转为和尚,赠二金。同时,他又下诏在境内广修佛寺,以解决僧友们的住宿问题。待遇好了,慕名而来当和尚的人自然多了,甚至朝鲜、日本等地还派遣留学僧人到南唐当时最大的金陵寺院深造学习。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35、一江春水2

按照李后主如此别具一格的治国方略,我们也能大概想象南唐的未来之路了。

当然,南唐也不乏一些无宗派人士,他们纷纷冒死上谏,痛斥南唐国政荒糜,纲纪败坏。

比如,这个以魏征自居的人——萧俨。

这天他进宫奏事,内侍带出李煜口谕,让其在殿外候着,结果太阳都从东边走到西边了,还是不见李煜。

萧俨就干脆闯过禁内侍卫阻挡,冲进宫中面见李煜。

李煜正在诵经,也没理他,萧俨怒发冲冠,一气之下竟然把供台给掀翻了。后主火了,厉声责问:“尔如此大胆,欲做今日魏徵不成?”

哪知道,萧俨却回答了一句让李煜无言以对的话:“老朽不敢以魏徵自诩,陛下也并非唐太宗转世!”(实在经典!)

不久,龢州进士汪焕也冒死上了一封《谏事佛书》。

应该说这是一封掉脑袋的奏章,因为他的内容实在太过特别,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汪先生的这篇美文:

昔日梁武事佛,刺血写佛书,舍身为佛奴,屈膝为僧礼,散发俾僧践。及其终也,饿死于台城。今陛下事佛,未见刺血践发,舍身屈膝,臣恐他日犹不得如梁武也!

其实,这种奏章在疏文分类中应该属于骂章,相当于现在的杂文。该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一般写这种文章的人对现实生活都比较不满,喜欢说些冲撞政府的话,而且大多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很有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的伟大气魄。

历史上写这种文体的人并不少,但是要写得能出书,且还是畅销书的那就实在不多了。整个中国一百多年来,能达到这个高度的人,我掐指算了一下,就一个——鲁迅。

照理说,李后主听到如此伤自尊的话,应该毫不留情地将汪焕处以极刑,一泄心头之恨。他却一反常态地“赦免其罪”,让他大摇大摆地走了。

实在难以理解!

当然,虽然汪焕的意见最终没被采纳,但他却起到了模范先锋带头作用。

这之后,各种各样谩骂、责问、劝勉后主的奏折像暴风雨一样地袭来。

而这些人当中最特别的当属中书舍人潘佑,因为他的人生经历实在很想中国历史上一位文化名人——屈原,而且他的后代也的确有出息,竟成了现在联合国秘书长。

客观说来,这位仁兄应该属于人类群组当中的“愤青”分子,因为他的行为太过尖锐。

满腔爱国情怀的潘佑在看到南唐国势日渐衰弱,当权之人又多尸位素餐、无所作为之后,就连上七道奏疏,极论时政,批评大臣将相,而且矛头直指李煜,责骂他不用贤良,误国误民。其措辞之尖锐,让人大有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情绪。

李煜自然也很气愤,但他的回应方式很简单——不予理睬。

“愤青”见七次上疏没有半点实效,觉得很伤面子,于是他拿出古代读书人的狠招——归隐,以此相要挟。

在中国封建社会归隐可是一种相当时髦的文化。

像赫赫有名的大隐士陶渊明先生,六出六隐,数番折腾,一会儿称贫出仕,一会儿因酒归隐。在诗文中,对入仕与归隐,三番五次地进行自我辩白,可对功名却“欲求还罢,欲说还休”。

其实在我看来,老先生内心更多的依然是“崇尚学而优则仕”,心中念念不忘的仍为“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但仕途中又无奈官场的虚伪、倾轧、无聊,酒不能畅饮,腰却需常折,的确与自傲懒散的天性相悖,以至于自己虽身在朝廷,心却在野外散步。最后,在鱼与熊掌的艰难取舍中,终于选了归隐,彻底忘情山水之中。
   如果说陶渊明的归隐,尚有几分真性情的话,那更多的隐士就是在玩以隐求仕,欲求先舍,待价而沽的把戏了。对他们来讲,“隐”成了手段,成了饵料,成了抬高身价的本钱;而仕才是目的,才是日夜梦寐以求的果实。这些人说白了都是些“为仕而隐”的不学无术之徒,人前摆空架子,故作清高状;人后却不顾人格,媚官求爵。

说到底,所谓的归隐不过是一种政治游戏,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缓兵之计

潘佑很明显也属于这种系列的人物。可是他太不了解李煜了,虽然这位仁兄治国不行,但是对他的这一套看得还是比较清楚。

哼!臭小子敢威胁我?老子成全你。

于是,李煜顺水推舟,马上如他所请,罢免了他的一切职务,而且还下圣旨,要他在山中好好修养。

潘佑愤怒至极,随即挥笔写下了他人生当中的最后一道奏疏,内容如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臣乃者继上表章,凡数万言,词穷理尽,忠邪洞分,陛下力蔽奸邪,曲容谄伪,遂使家国阴阴,如日将暮,古有桀纣孙皓者,破国亡家,自己而作,尚为千古所笑,今陛下取则奸回,败乱国家,不及桀纣孙皓远矣,臣终不能与奸臣杂处,事亡国之主,陛下必以臣为罪,则请赐诛戮以谢中外。
这哪里是上疏,简直就是指着李煜的鼻子骂他亡国之君,比之桀纣不如。即使历史上忠直敢言如魏征,也未必有这家伙的脾气臭硬吧。

李煜本来已经下不来台,偏偏这时候张洎这落井下石的小人又在一边火上浇油,于是李煜怒气之下发誓要惩治潘佑。可李煜毕竟不是桀纣一类的昏君,知道潘佑言辞虽然过激,但还是出自忠心。

但可惜的是,潘佑的老朋友李平因造民籍一事被人陷害排挤,李煜怀疑潘佑这样狂直是被李平挑拨。于是将潘佑、李平双双下狱。

可是这两个人心理素质又实在不高,被人这么一折腾,居然对人生产生了怀疑。

结果,两人相继自杀。

至此,南唐版本的“屈原故事”结束。

不过,正所谓文死谏,武死战。这潘佑,也算死得其所了。

这里顺便提一下,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南唐后,听说了潘佑的故事,敬重潘佑忠贞不阿,于是录用潘佑的儿子们在朝为官。潘佑的第三个儿子潘文节任翰林学士,结识了高丽的世子谌,两人成了患难之交。

后来因为高丽国内发生动乱,文节便改名易姓混入高丽的军队,跟随军队来到高丽,并将擅长骑马射箭的弟弟文壮也招到了高丽。之后,兄弟俩辅佐高丽世子谌登上王位,功勋显赫。

从此,潘姓在韩国生根发芽。

而更不可思议的是,一千一百年后潘佑的后代居然成了联合国秘书长。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潘基文先生。

就在南唐国内上演一幕幕大戏的时候,大宋皇帝也在用鹰一样的眼睛注视着南唐所发生的一切。

不久,赵匡胤派遣了一些间谍潜入金陵城,化妆成僧侣。其中有一位名叫江正,他削发后投奔到了金陵名刹清凉寺,师从法眼禅师,佯装修行。

开宝三年(公元970年),李煜大驾清凉寺,僧人们议论纷纷,都想一睹李后主的英容。只有江正岿然不动,似乎根本不在意这些,但实际上,他的内心比谁都激动,因为他等待这个时机,等待那个人已经很久了。

不一会,李煜进来了。原先嘈杂的僧侣们立刻安静下来,大家用崇拜偶像的眼神目不转睛地看着他跪拜,起身;再跪拜,再起身;第三次跪拜,第三次起身······

江正依旧一动不动,但他的余光却一再地提醒他,期待中的那个人靠近了。

李煜带着招牌式的微笑(明星大多如此)一路走来,但他并没有注意到江正。

就在他行将经过的时候,这个沉默的和尚突然开口了:“陛下,贫僧愿意追随您。”

李煜愣住了,他回头看了一眼这个自荐的和尚,微微一笑,问出了一个似乎很有必要的问题:“为何?”

“贫僧有大礼相送。”

这下李煜感兴趣了,自己贵为一国之主,要什么有什么,这个穷和尚还能送什么礼给自己?

“哦?何礼?”

到关键时刻了,不能再犹豫了,这个礼物一定能够打动他!

李煜等不及又问了一遍:“到底何物?”

“正是贫僧。”

“那敢为大师有何特别之处?”

此时的江正却是笑而不言,似乎没有听到这句话,闭目打起坐来。





欲望有多大,好奇心就有多大。

                                ——奥克尔



江正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坚信这个人一定会来找自己的。

果然,一会,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跟我来吧。

一丝笑容爬上了他的嘴角,属于我的时代到来了。我将用我的全部能量将这个人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江正跟随李煜回到宫中。

为了回答那个问题,他居然告诉李煜自己可以让其既不用愁国事,又可以尽情享受美好生活,而且还可以延长生命。

听得神魂颠倒的后主也竟然相信了。

从此,宫中多了一位来去自如的佛法高僧。在深得李煜信任后,江正开始实施赵匡胤交给他的任务:偷窃南唐机密,惑乱后主李煜。

进宫后不久,江正又结识了一个很重要的人。

我们经常把很小就会读书写字、聪明机灵的小孩称为神童。

要是按照这个标准,下面提到的这个人也应该叫做神童。

樊若水,字叔清,浙江人,公元943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官宦家庭。

如果你翻开他的履历表,就会发现樊若水同学保持着一项惊人的记录——考试记录。

樊若水小时候实在太过聪明,八岁就通读四书五经,吟诗作对,搞得人尽皆知,当地的教育局长认为让他去当童生、读县学实在是多此一举,浪费国家纸张、墨水资源。于是大笔一挥,直接让他去考举人。

南唐考试史上的一个奇迹就此诞生。

这一年樊若水第一次参加浙江省州试就中了举人,这年他十二岁。要是范进先生知道了这件事情,只怕是要患上老年痴呆症了。

第二年,十三岁的樊若水牵着他爹的手,到金陵参加由礼部举行的省试(不是省一级的考试)。

一起参考的学友看到这一景象,倒也不怎么奇怪,只是聊天的时候经常会关切地问他爹:“你考试怎么把儿子也带来了?”

事实证明,江南之地的确是藏龙卧虎。在浙江省出了名的樊若水到了“全国”就吃不开了,而且南唐毕竟不是大宋,偶尔考试也会有人作弊。结果,这次考试他名落孙山。

没关系,反正年龄还小,大不了三年以后老子卷土重来。

可这位兄弟不这样想,应该说他的思想比较前卫。他觉得人不一定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取得功名。于是,他采用了另外一种他认为更便捷的途经——上书言事。就是直接给皇帝写信,发表自己对时事的独特见解。

但是很不幸,不知道是皇帝故意不理睬,还是转运单位无意中把自己的文章当废纸卖了,反正是不见答复。

年轻的樊若水没有气馁,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他看来只要等一等就行了。

可他没有想到,这一等,就等了二十多年。

当然,这么多年也不是全无收获,其中一次他就很幸运地收到朝廷的回信,只是信的内容让他哭笑不得:汝辈何人?屡次扰乱视听、大放厥词,竟不惧项首异乎?

用白话翻译过来就是:哪儿来的臭小子,竟敢三番五次大发议论,欺骗人民群众感情,你就不怕脑袋搬家吗?

二十多年的辛苦努力却换不来一点成就。

他累了,彻底地累了。

可是当他放弃之后,却发现自己竟毫无出路。一没手艺,二没关系,说句寒碜话,就算他给别人免费干农活,人家都不会要——手无缚鸡之力。

前方是绝路,希望在转角。

当一个人无路可走的时候,说明上帝准备帮他了。江正和尚就是樊若水的上帝。

江正告诉樊若水,只要死心塌地跟着自己,准保他富贵。

樊没有怀疑,因为他已经从这个和尚的脸上看到了自信,这种自信也感染了自己。

此后,樊若水就以垂钓为名,暗中搞起统计来。具体步骤如下:将小船放上丝绳,一端系于长江南岸,迅速划船抵达北岸,往返数十次,以此测量江面宽度和水流缓急程度,获取精确数据,绘制成图。

然后他带着江正的密信悄悄来到宋朝京师汴梁,上书陈述平定江南之策。为方便宋军过江,他还特别建议在江面上搭建浮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天才的想法。

为了奖励樊若水的巨大贡献,赵匡胤问他想要什么赏赐。

可能是当年高考受的打击太大,这位仁兄居然一本正经地告诉赵匡胤,他想参加一次进士考试。

赵匡胤笑着对他说,不需要考试了,你已经被破格录取了。

“不!”樊若水拿出读书人的倔强脾气坚持道,“我一定要考!”

看着这个严肃的年轻人,赵匡胤同意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35、一江春水3








看着这个严肃的年轻人,赵匡胤同意了。

公元980年,这个保留南唐举人学位的人参加了大宋朝三年一次的会试。

牛人就是牛人,在退学二十多年后,这位江南神童居然一举夺得这次考试的第二名。

没办法,因为有一个更牛的人也参加了这场考试,所以他得不到第一名。

这个人字平仲,陕西渭南人,不过人们通常更喜欢叫他寇老西儿。

李煜虽然沉迷于经书,但他对宋军造浮桥一事却早有耳闻。不过,在听完翰林学士张洎的意见后,李后主放心了。

张洎是这么说的:臣遍览古书,未有江上造浮桥之故事,想系军中讹传。(悲哀!)

李煜能碰上这么愚昧,这么无知的部下,也真的是三生有幸了!

经过多年来的准备、试探、反间、摸底,赵匡胤终于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十月,赵匡胤以李煜“倔强不朝”为由,下令征讨江南。

宋军兵分三路,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对南唐分别发动了进攻。

其中第一路以曹彬为统帅,潘美为都监,率领水、步、骑兵从长江采石矶一线强行渡江,进围金陵;

第二路以吴越王钱俶为东南面行营招抚制置使,丁德裕为监军,率五万人马,从东面攻打常州;

第三路则由王明率西路军向武昌方向进击。

大军南下前,赵匡胤在讲武殿赐宴,为出征将士壮行。酒过三巡,赵匡胤从御案上取过一具剑匣,拔剑授予主帅曹彬,并告诉他:“副将以下,不用命者,卿可就地斩之!”

影视剧中,所谓的尚方宝剑即是出自于此。而也正是由于有这么一个特殊的规定,才使后面有位牛人名垂千古。

因为准备充分,宋军势如破竹,三军连战连捷,很快逼近南唐都城金陵。

消息传到金陵,大臣们十分紧张,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由于战争形势发展太快,许多大臣心中都一团乱麻。但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而且十分兴奋。

当然,你只要看看他家的祖陵,再翻翻他的家谱,你就能理解他的确有兴奋的理由。

临危不乱的这个人叫皇甫继勋,是南唐猛将皇甫晖的儿子。以往我介绍历史人物,大致都是从家世说起,爷爷、老爹之类的一句带过,然后再说主角儿子。但对这位皇甫继勋,只能破例了,因为他爹实在比他有名气。

皇甫晖以骁勇善战,力大无比著称域内,特别在南唐和楚国的那次战斗中,仅凭一己之力,力擒楚军主帅,最终确保南唐的最后胜利。

因为皇甫晖实在太过强大,南唐主下达了一道影响深远的命令:

“授皇甫晖之子皇甫继勋为大将军,世袭罔替!”

所谓世袭罔替,就是说从今以后,这家人只要不死绝,能生儿子,这个大将军的位置就是他们皇甫家的了,直到南唐公司倒闭为止。

所以等皇甫晖去见马克思以后,皇甫继勋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大将军。

自古以来,爵位可以世袭,但天才是不世出的。作为猛人的儿子,皇甫继勋实在是个能力很一般的人,但他也有两个不可多得的优点:贪图富贵,贪生怕死。

基于这样的价值观,他着实干了不少好事。

李煜要他扩大部队规模,这人很听话,效率也很高,不但超额完成任务,还组建了一支史无前例的庞大武装力量,因为他们的成分实在太复杂。

下面我们看一下这位仁兄是如何招兵的。

民间龙舟竞渡之优胜者入伍,编成水师,称为“凌波军”;

豪强地主护家守院的保安,称为“自在军”;

老弱病残者编成后备力量,称为“后给军”。

有人可能就要问了,这样的军队能打仗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先不回答,因为后面的战争实践课会告诉我们答案。第二个问题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尽量减少军备开支,发战争财。当然皇甫继勋也不是那种有好处一个人独享的主,实际上每年的军费皇甫兄都会很自觉地返还一部分给国库。

这样一来,李煜乐了。成本减少了,军队规模却越来越大,这种好事谁不想要?

只要思维正常的人都不会相信,这样一帮乌合之众能保住这片土地!

但是,李煜信了。在他看来,打仗跟和尚念经差不多,只要人多,声音肯定会更大。但他所不知道的是,宋军虽然人少,可人家有好装备扩音器。

在皇甫继勋一阵鼓吹之后,李煜信心十足的委任其为征讨大元帅,全力阻击宋军南下。

准确地讲,不应该叫“阻击”,而应该称作“迎合”,因为南唐军的战斗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用四个字来形容——一触即溃。

南唐各地节节败退的消息一股脑传来,李煜马上召集群臣商量对策。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大出他的意料。

这些文武官员们匆匆忙忙地来了之后,竟然什么都不说,只是号啕大哭,整个朝堂哭成一片,搞得李煜手足无措,呆若木鸡。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也容易理解,这些大臣们都有同事亲属朋友在这次战乱中死去,而且好好一个国家搞到如此地步,实在让人心寒,多日的痛苦终于在朝会上得以宣泄,也算是哭了个痛快。

哭了一阵之后,大臣们渐渐恢复了理智,毕竟大难临头骂党怨政府是毫无用处的,活着的人还要应付眼前的难题。

目前最关键的就是讨论朝廷是抵抗还是投降的问题。

中书舍人张洎首先发言,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因为从他后来的表现来看,在他的心目中,最重要的永远是自己的荣华富贵。

张洎信心十足地说道:“我夜观天象,对照历数,发现如今天命已去,只有称降中原才可以避过此难。”

这似乎是算命先生的说法,在座的人都是饱读诗书之辈,也不是三岁小孩,张洎怎么会愚蠢到把所谓天象当成理论依据呢?他的这套理论又能说服谁呢,不是自取其辱吗?

可是奇怪的是,张洎本人却洋洋得意,认定大家都会相信他,他到底凭什么如此自信?

当然,这其中还是有原因的。张洎,字师黯,一字皆仁,滁州全椒人。二十四岁考中进士,三十六岁任舍人院中书舍人。大家知道,所谓的舍人院那是中书门下“四大院”(制敕院、铨曹院、太常院、舍人院)之一。如果不是博学之士是进不了的,而“四院”里面往往书呆子多,每天只是不停地读圣人之言、四书五经。可是这位张洎却是工作休闲两不误,除了经学、理学外,他还有自己的个人爱好——阴阳术数之学。

前面提到过,所谓阴阳术数之学其实范围很广,包括天文、地理、兵法、算命等。可以说,这门学问如果钻透了,倒也确实能出人才,著名历史人物诸葛亮先生就是研究这个的,不过张洎和诸葛亮有所不同,诸葛前辈研究的主要是天文、地理、兵法,张洎却偏偏挑了第四项。

算命这玩意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体准不准我不敢说,但有一点很清楚:只要人类对未知的恐惧仍旧存在,他就会不断延续下去。

张洎就是一个有志于研究算命的人。

他经常主动给人家算,虽说他不收钱,只是凭兴趣义务劳动,不过他经常算不准,所以人们也不大信他。

似乎上天想要挽救他的算命名声,在不久之后,这位失败的算命业余爱好者却对当时的一件极其重要事件做出了超水平的判断。

这件事情就是之前的南都洪州之战。

在宋军挥师南下直逼金陵的时候,钱俶所率领的吴越兵马也一路克常州,焚润州,进而直逼南都洪州。

情况危急,李煜寄希望于自己的爱将朱令贇。

就在朱将军出征前的那个晚上,张洎夜观天象,大惊失色,跑回家对老婆说:“我观天象,此战必败,到时候宋军攻来就来不及了,你带着孩子赶紧回老家躲躲吧。”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大概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妻子拉着丈夫的手说些诸如“那你怎么办?”、“相公,跟我们一起走吧!”、“我不走!我要跟你死在一块!”之类的话。

可是张洎的算命水平连他老婆都不相信,对他的这一忠告,只一笑了之。

所以,当洪州战败的消息传来后,张洎除了对自己将来的命运担忧之外,还有几分高兴。

“都不信我,现在信了吧!”

关于这场战役,南唐战败是不是张半仙观天象算出来的,我不好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天气主导了这场战役。

朱令贇到洪州后,马上召集众将筹划战斗方略,这是这场战役中最为重要的一次军事会议。朱令贇分析了局势,表示目前的主要问题是选择防守还是进攻,要求每个人发表意见。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开会竟然没有发生任何争论,因为大家一致认为,坚壁固守是惟一的选择。

理由很充分:宋军装备精良,士卒高亢,其主帅曹彬一向生猛,而且擅长进攻,如果贸然出击,恐怕难以与之抗衡。

实在是条理清晰,事实清楚,逻辑严密,证据确凿,无论怎么看,这个结论都是对的。

最后朱总司令总结发言:“不对!只可进攻。”

这就是朱司令的判断。

鉴于他一贯和别人看法不同,所以大家也不怎么吃惊,只是睁大眼睛想看看朱司令这次又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你们的看法不对,宋军武器固然精良,但他们大多不习水战,而且开战以来疲惫应战,不乏劳顿,我军正好以逸待劳,一举收回旧日河山!”

当然,听众的疑问还有的:“如何进攻?”

对于这个问题,朱司令胸中早就有了一大把刷子:“诸位没看"天气预报"吗?这两天天公作美,频起西南风,正好刮向宋军方向,所以火攻乃上上之策。”

朱令贇有才,太有才了。

因为他做出了一个十分准确的判断,如果不碰上后面那个意外的话。

战争当中,要说最有趣也最残酷的就是判断了。

《三国演义》里面的诸位名将们是不用担心判断的,因为他们的胜负都是天注定。比如曹操兄看到大风刮倒了自己营帐里面的帅旗,就能判定刘备先生晚上来劫营。孔明老师察看天象后,就知道有东风可借。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有志报国的各位青年朋友就不用再读兵书了。可惜在探知未知世界这类机器尚未发明之前,战场上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预知对手的策略和战争的结局,将领们只能根据种种蛛丝马迹和战场经验做出预测。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预测根本不可靠。

朱司令就吃了这样的苦。

第二天天明,一切准备就绪。老天爷也实在够意思,突然刮起西南风,兴奋的朱令贇一声令下,满载柴草油脂的木船像火龙一般撞向敌舰。

宋军顿时大乱。

朱令贇乘势指挥战舰往前冲,企图一举击溃宋军。

熟料——风向突然一转,西南风一下子变为东北风,燃烧正旺的木船被疾风反吹回来。

朱司令大急,慌忙下令全军撤退。

从天堂到地狱,这大概就是朱司令现在的感觉,好不容易想了个招却被天气搅乱了。

但事实上,一切才刚开始,因为据说地狱有十八层,而他刚进门。

士兵门慌忙拔碇撤退,却发现根本走不了。他们的战舰太过庞大,高十余层,而江面上帆樯密集,竹筏阻梗,战舰无法返身。

后面的事大家都能想象得到了。

最后,洪州之战以人们想象不到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而张洎的算命威望也因此得到了提高。所以此刻,面对满朝文武他才能够如此有底气地说出那番豪言壮语。

但南唐毕竟还未沦落到没有忠臣义士的地步。

监察御史许逊当时就站出来,痛骂张洎厚颜无耻。不过,他的正义很快就淹没在众人的反对声中。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35、一江春水向东流

开宝八年,南唐灭亡。

后主倒下了,另一位帝王却站了起来。

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丝毫不低于封建王朝的任何一位帝王,特别在文学史上,人们可以不知道唐宗宋祖、秦皇汉武,但绝对不会不知道这个人:一代词坛帝王李煜。

李煜是个蹩脚的政治家,却是个天才的词人。

事实上,李煜原本就不想当什么一国之主,这玩意儿跟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本不对口。但在那年头,政治权力才是王道,诗词歌赋算是杂牌,那么作家就是杂人了。

杂人自然是不受尊敬的,有才又如何?就是瞧不起你!所以李煜的老爹千叮铃万嘱咐,将来一定要学好帝王之术。

李煜是听话的,但就是学不会,你有什么办法?学不学是态度问题,学不学得好那就是能力问题了。

于是不久之后,垂头丧气的李煜找到父亲,只说了一句话:“我不学了,你还是让我写诗作词吧。”

父亲想了一下,点头同意了。

虽说搞政治权谋不在行,但舞文弄墨,他还是很有天赋,当然这也有他父亲的功劳,李璟一生也写得一手好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诗词空洞无味,跟现实差距太大,除了自己以及几个拍马屁的奴才欣赏外,其他人根本无动于衷。

不过他运气很好,没过多久实践的机会来了。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璟去世,李从嘉成为南唐第三代君主,改名李煜。

从这一年开始,他将在现实的熏陶下论证一个古老而又伟大的定理:诗家不幸,国家幸。

相对于嬴政、刘彻、李世民这类专业人士来说,在治理国家方面,李煜只能算是业余选手。而两者的差别就在于,专业人士是治理国家,而业余选手只能被国家治理。

所以,南唐很快就在这位业余选手的治理下倒闭了。

从一国之君到阶下囚,几乎是一夜之间,李煜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已经不重要了,他目前惟一要做的是收拾包袱,准备上路。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李煜却没有什么福气可言。因为命运要他完成一个高难度动作——带着镣铐舞蹈。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正月,踌躇满志的赵匡胤高高在上,坐于明德殿,以大国天子的威仪举行受降大典。

李煜身穿传统降服:白衣纱冒,屈辱地跪在地上。

大殿之上,鸦雀无声,一阵极其短暂的寂静后,领导赵匡胤讲话了。

其内容大概应该是:首先历数李后主的种种罪行,然后再表白自己的大度仁厚之心,最后做出一个让双方都有面子的决定。

李煜对这套把戏自然熟悉,反正按照老传统,形式一下就是了。

可不幸的是,赵匡胤不是一个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人,否则他就不会结束后周,另起炉灶。

赵匡胤给李煜赏赐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封号——违命侯。





每次跟人聊天,不少朋友总会问一个问题:“赵匡胤为什么这么做?”

其实,我很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出于礼貌,我还是会很认真地告诉那位认真的求知者——不知道。

我的确不知道,因为即使他们俩之间有什么冬瓜西瓜,史书也不会写,至于野史,赵匡胤把李煜的老婆抢走了,这种事情,乱讲小心被类劈死。





李煜就这样在异国他乡屈辱地过了几年,也算平安无事,但他想不到的是,死亡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他。

因为朝廷里,还有一个人一直都在惦记着他。

赵匡胤平定了南唐,为自己的统一大业又走近了一步,但这位强悍过头的皇帝似乎并不是一个懂得宽恕的人,他并不打算放过这位猛人。

所以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当他闲的实在无聊的时候,经常会问南唐遗臣们一个问题:“李煜在干什么,过得如何?”

赵匡胤问这个问题,自然不是要改善李煜的生活待遇,他只是怕这个人“贼死不死”。

幸好李煜当年人缘不错,没等皇帝问起,旧臣们都会摆出一副苦瓜脸,倾诉李煜的悲惨遭遇,说他斗志全无,每日只是以泪洗面。

听到这里,皇帝陛下才会高兴地点点头,满意而去。但过段时间他又会重新发问,屡不爽。

在以后的日子里,李煜写了大量的新词,每一首都饱含着无尽的悲伤与仇恨,每一首都有一段催人泪下的悲惨遭遇,但每一首都堪称词中桂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每一首词都对应着一个历史经典。

无论是宋时的晏几道、岳飞、秦观、李清照,还是清代的纳兰容若,都可以看到李煜词的影子。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破阵子(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清平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纳兰容若)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甚至今天大街小巷广为传唱的《情深深雨蒙蒙》主题曲也有李煜的身影。


   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四十二岁那天,南唐故国的旧臣们来到李煜住处,为他们已经遗忘多年的旧主庆祝。在席间,后主实在忍不住了,将满满一大罐酒仰头灌进咽喉,边哭边大声吟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一首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妇孺皆知的佳作竟成了天才词人一生的绝笔。赵光义闻听此诗,认为李煜贼心不死,最终毒杀了这位词坛领袖。

在这段悲怆凄婉的史诗中,我们该如何评价胜负?

赵匡胤以实干家、创业家、军事家、政治家的才干击败了李后主,但他同时也造就了一个千百年来独一无二,在词坛上堪称帝王的李煜。

李煜早年的政治弱智大都已被人遗忘,惟“一江春水”永远流淌,滋润着无数中华儿女。

就连赵匡胤也亲口承认:“当初李煜倘若能用作诗的功夫治理国家,今日又怎会沦为朕的阶下囚?”

赵匡胤说此话时是何等自得!

但是,他错了。

赵匡胤是一个天才的政治家,在他眼里,利益、权势才是根本。而李煜是一个天才的诗人,诗人注重的只有情感世界。二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截然不同,他们的角逐实际上是错位的。

可能赵匡胤直到死的那一天都没有想到,竟然是自己将李煜推到了诗词文化的巅峰。

他,无言独上西楼,只见月如钩,故国哪堪回首,一番滋味上心头。
  他,不是明君,南唐毁于他手,他应该不是个明君。
  是,他没有卓越的政治才能,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他不会效仿刘备三顾茅芦,他不曾开创太宗贞观之治。可他,恰恰是李煜。
  如果将这些附加于他,不过成就了几番朝代换迁中又一季明君,那,不是李煜。
  历史不缺明君,缺的是象南唐主李煜般高居帝位,却把词人一身才情彰显得如此淋漓尽致的君主。
  只因为,他,是李煜。
  作为一国之君,他无疑是失败的,然而,在历史学家的批判如潮的同时,他获得更多的竟是同情和感叹。试问,历史上哪位亡国之君曾有过这样的待遇,一切只因为他是李煜,一个有才的李煜。

他的才,世人共睹,世人皆叹。

安息吧,李煜!

你的名字将和李白、杜甫并列,千古传颂,青史流芳。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36、北方的诱惑

在中国历史上,北方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寒风呼啸的北方,强悍的北方,铁蹄翻飞的北方,养育了匈奴、契丹、女真、蒙古这些马背上的民族。尽管种族繁多,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强悍。

这些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实在是太过强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就是天生的斗士。但遗憾的是,历史上真正属于他们的时代却极其短暂。这其实主要还是因为自身的分裂造成的,如果某个人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可怕的破坏能力和战争能力就会如狂风暴雨般宣泄到世界各地。

他们征服世界的手段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的方式——屠城。

这里我以前面的匈奴和后面的蒙古为例,详细介绍一下他们的屠城战术。

从各方面资料(《后汉书》《匈奴史》《元史》等)来看,他们的屠城并不是放纵军纪造成的,他们的屠城带有极其明显的政治色彩(主要这个特点):为了让对手屈服。

一般来说,在攻城前他们会打好招呼:投降就不屠城,不投降后果自负。

但他们的缺德之处在于,不投降他们必然会屠城,但是投降的他们也并不放过,为什么呢?

这是为了保障后方的需要,他们认为,有人留在自己身后是不安全的,一定要杀光才安心。

他们的屠杀狂潮席卷全球,不过欧洲人似乎更有自律精神。他们认为,无端出来这么些恐怖的家伙,是因为自己范的错太多。于是,上帝用鞭子来教训自己,所以他们称呼匈奴人和蒙古人为“上帝之鞭”。

这一光荣称号的授予在整个欧洲历史上仅有两次:第一次给了匈奴王阿拉提,第二次给了蒙古王铁木真。

而历史学家们给这种屠杀行为一个非常确切的定义——国际恐怖主义。

在这些灭绝人性的狂徒中似乎也有某些人相当爱好行为艺术,其具体表现为西欧战役和西亚战役中,将被杀死的人脑袋砍下来,堆成一座三角形山。

此外,他们也颇有黑色幽默感,比如在攻克巴格达后,他们将最高领袖哈里发关在一座装满金银珠宝的房子里,让他活活饿死。

当然,贡献也是有的,除了获取数之不尽的财富和疆土外,他们还在全世界范围内解决了几千万人的吃饭问题,不过手段是残忍了一点——屠杀。

这是一群可怕的敌人,他们有着极其惊人的威慑力。

为了更深刻地说明问题,下面列举一下匈奴人的战绩:

公元443年,阿提拉成为匈奴主,在他执政期间曾多次率领大军入侵东罗马帝国及西罗马帝国,并对两国构成极大的打击。他曾率领军队两次入侵巴尔干半岛,包围君士坦丁堡;亦曾远征至高卢(今法国)的奥尔良地区,最后终于在夏隆之战停止了向西进军。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后来他却攻向意大利,并于公元452年把当时西罗马帝国首都拉文纳攻陷,赶走了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使西罗马帝国名存实亡。
   公元448年至450年,匈奴帝国在阿提拉的带领下,版图到了盛极的地步:东起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

我们再来看一看,蒙古人的战绩:

蒙古灭金国时,留存人口的数字如下:

金国全盛时(公元1207年)有户768万,元灭金后(公元1235年)剩下87万,下降89%;

蒙古灭南宋时,留存人口的数字如下:

南宋嘉定16年(公元1223年)有户1287万,元灭宋后剩下937万,下降26%。

从数据来看,蒙古对南宋还是相当够意思的。

当然,这其中是有原因的,我们后面会讲到。

蒙古军队对中原诸国的攻击确实厉害,灭掉西夏国用了22年(公元1205年—1227年),灭掉曾经横扫天下的金国用了23年(公元1217年—1234年)。

盛极一时的蒙古认识到了自己的可怕实力,于是他们将下一个矛头指向了南宋。

在他们看来,与他们同样健壮勇敢的金国也不堪一击,何况是整天只会吟诗作画、体格孱弱的“南宋病夫”!

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蒙古人做好了一切准备,进攻南宋。他们认为,十年之内必然灭宋。

可他们没有想到,这一仗打了近五十年,还搭上了一个大汗。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这里先不讲。

我们还是回到赵匡胤时代。

当这些强悍民族把“南下牧马”当成自己追逐的目标的时候,中原王朝也相应地将抵御北方的强敌作为重要的国策。实力强大的时候主动出击,把这些游牧民族驱赶得远远的;实力衰弱的时候就实行防御措施。

而世界上最大的国防工程——长城,也因此应运而生。

长城一线,不仅是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地理上的分界线,也是中原王朝最后的军事防线,越过了这条防线就是便于铁骑驰骋的大平原,在那里,以骑兵为主的游牧民族将把战斗力发挥到极致。

因此,中原王朝历来重视这条最后的防线,但大宋王朝建立的时候,这条线已经没有了,拥有长城和军事要隘的幽云十六州,被儿皇帝石敬瑭当作礼物送给了契丹,使得大宋王朝在军事防线上先天不足。

宋太祖是伟大的,自然他也需要伟大的功业来证明。

在统一南唐后,只要再一举拿下北方,那他将成为自秦始皇以来,第二个真正统一中国的传奇人物。

赵匡胤瞄准的第一个目标是依附契丹的小国北汉。

实际上,北汉和宋朝有扯不完的恩恩怨怨。当初郭威建立后周取代后汉的时候,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就紧跟着据守晋阳树起皇帝的旗帜,建立北汉。

刘崇虽然当上了皇帝,可以偏安一隅,但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按照当时的实力,北汉显然无法和郭威、柴荣的后周对抗。说句嚣张的话,凭当时郭威的能力,要把这么个弹丸之地拿走,人家早上出发,完成任务后,回来还可以赶上晚饭。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势,刘崇决定效仿老前辈石敬瑭依附契丹,对辽自称“侄皇帝”,北汉成为了辽国的属国,自此以后,凡册立太子,国王登基必先告知辽国皇帝,并获得皇帝的许可和正式册封,方可生效。显德元年,刘崇即派使臣到契丹朝贡,此惯例之后几十年一直未变。

有了靠山,北汉开始嚣张起来,经常在后周境内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甚至趁郭威去世之机,刘崇联合辽国伐丧,企图在获取金银财宝的同时,教训一下立足未稳的柴荣。

结果,刘先生被打得狼狈而逃,回去后憋气又窝火,没过半年就死了。

继位的是他的儿子刘钧,这孩子比他老爹还有出息,居然认为当辽国的“侄皇帝”不够亲切,非得认辽穆宗为父,步石敬瑭前辈后尘做了“儿皇帝”。

凭着和辽国更亲密的关系,刘钧统治的北汉在契丹的照顾下,也顺利地活了下去,而且还伺机找老冤家的麻烦。

之后机会来了,刘钧接到李筠起兵叛乱的消息,马上就派人和他搭线,表示自己愿意助其一臂之力,并且把自己的得意宰相卫融借给李筠作参谋。结果,刘钧的这次风险投资仍然以血本无归结束,毫无潜力的“李筠股票”很快被生猛的赵匡胤封杀出局,可怜的宰相卫融大人也很不幸地被宋军生擒。

后来,赵匡胤在天才宰相赵普的建议下,确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北汉也因此过了两年安当日子,但他一直惦念着北方那块让人眼馋的瘦肉。

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宋军轻取荆湘之后,赵匡胤决定对北汉进行一次试探性进攻。当然这是史书上面的说法,但根据我的考证,这是有疑问的,因为不管从当时北伐的规模还是将领的选择来看,这绝不是一次所谓的试探性进攻。

首先参战部队的人数超过征讨荆南的五倍,而两者的疆域大小相差不大;其次军队兵种除了常规军(步军),还有后面我们将要见识到的骑兵部队;另外,参战的高级将领可以说更是阵容庞大,也都是当时宋将里面的精英人物:安同节度使王全斌,昭仪节度使李继勋,名将郭进和灭唐主帅曹彬等。

规模庞大,阵容强悍,按理说没理由失败,但是很不幸,宋军大败。因为他们碰到了一个比他们更为强大的对手——辽兵。刘钧的“父皇”辽穆宗亲率二十万铁骑挥师南下,一举击溃大宋,北汉顺利地度过了第一次难关。

有第一次就肯定有第二次,赵匡胤是不甘心失败的,他决定在恢复元气之后,将北汉和契丹一块收拾了。可人算不如天算,机会居然提前来了。

开宝元年(公元968年)七月,儿皇帝刘钧去世,养子刘继恩继位。两个月后,赵匡胤决定第二次北伐。

事先声明一点,赵匡胤此举绝不是头脑发热率性而为。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下如此决心亲征北伐呢?

原因很简单,他有必胜的把握。这倒不是狂言妄语,是事实,如下:

第一,北汉发生了政治动荡。刘继恩即位后,宰相郭无为(名字得瑟了点!)专权。其实这也很正常,老爷子在朝廷毕竟干了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那至少也有疲劳,有这么个小毛病也是可以理解的。可刘继恩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既然是一国之主,拍板的事情应该是自己的活,其他人都不应该和他抢。于是,刘继恩决定收拾一下这个不识相的宰相大人。

当然,直接发难是肯定不行的,人家必然党羽众多。





美国康奈尔大学作过一次有名的实验。经过精心策划安排,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用尽全力跃出了那势必使它葬身的滚滚油锅,跳到地面安然逃生。

 隔半小时,他们使用一个同样大小的铁锅,这一回在锅里放满冷水,然后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锅里。这只青蛙在水里不时地来回游动。接着,实验人员偷偷在锅底下用炭火慢慢加热。

 青蛙不知究竟,仍然在微温的水中享受“温暖”,等它开始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使它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一切为时太晚。它欲试乏力,全身瘫痪,呆呆地躺在水里,终致葬身在铁锅里面。

 这个实验揭示给我们一个十分残酷的事实——突如其来的外在刺激或强敌往往能使人奋起面对,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力。而慢慢地腐蚀却往往使人防不胜防,一蹶不振。

刘继恩虽然没有参加这次实验,当时也不大可能有相关的书籍记载这个结论,但是其中的道理,这位仁兄还是很明白。所以,他决定用小火慢慢煲,反正自己有的是时间。

于是,刘继恩便采取了逐渐疏远的办法,想一点一点削弱郭丞相的权力。

可是,这次他错了。

因为,郭无为根本不是青蛙,而是鳄鱼。传说,鳄鱼是不怕开水的。

毕竟人家在朝廷也混了这么多年,这么点小把戏,老家伙看得还是很明白,偏偏他又不是那种有宽广胸怀的人。结果,一不做二不休,郭无为竟然干掉了刚继位才两个多月的刘继恩,然后杀死“刺客”灭口,扶立刘崇的另一个养子刘继元登基,搞得整个朝廷动荡不宁。

第二,北汉外援吃紧,因为辽国派使臣告诉北汉,驻扎在境内的武装力量将全部调回国内。倒不是辽军不够意思,想拆后台,实在是人家有苦衷。准确的说,是一场内乱。大致情况是辽穆宗被近侍所杀,为争夺皇位,各王子、皇叔相互打了起来,整得辽国国内也是一片乌烟瘴气。

再加之,宋朝国力日盛,国内生产总值年年翻倍。

所以,赵匡胤决定倾全国之力一举荡平这个老冤家。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37、杨门虎将1

刘继元是一个心理素质超级好的那种人物(后面会见识到),接到赵匡胤御驾亲征的消息,他没有慌张,沉默片刻,便叫来了宰相郭无为,询问拒敌之策。郭无为也没有大发感慨,只告诉他,除了坚持抵抗,北汉别无它法。

刘继元点点头,马上又召来建雄军节度使刘继业,对他说,宋军已经倾巢出洞,正式开战的时刻到了。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打吧。



提到杨家将,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杨门父子尽忠报国的故事,也几乎是无人不知。

杨门虎将的第一代——杨业,本名其实叫杨重贵,其父杨信是麟州的土豪,趁五代混乱之机,占居麟州,自称刺史。由于时局动荡,杨信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附汉后,为了找一个好靠山,杨信结交了当时的河东节度使刘崇。刘崇拥兵太原自立皇帝,杨信成为开国功臣,杨家在当时也是显赫北汉域内。

这就是杨重贵的家庭基本情况,反正祖上不是地主就是土豪,老爹还趁机做了大将军,这要赶上划成分那年头,他们家估计得拉着游街两三个月了。

所谓富家多败子,然而在这种环境长大的杨重贵,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太不寻常了。

有时候咱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这样一种人,学习比咱们好,体育比咱们强,家里比咱们富,长得比咱帅······总之一句话,不比死咱们也气死咱们。

杨重贵大致就属于这种类型,小伙子长得帅不说,体格也好,更为特别的是,他有一身好功夫。

有钱有势,相貌出众,本事超群,有这样的条件,你想不嚣张都难,可偏偏这兄弟还有一个特点——谦虚谨慎。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出身显贵的杨重贵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对周围的人也十分客气,没有一点高干子弟的架子。

如此精英人才,自然受到刘崇看重。于是,刘崇收杨重贵为养孙,并赐名刘继业,封为保卫指挥使,后又升迁为建雄节度使。

由于刘继业战功卓著,所向无敌,人称“无敌将军”。

无敌将军”领命出了皇宫,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军营,然后率军火速赶往潞州。他清楚,按照宋军的速度很快就会兵临城下。

果然,当他赶到潞州的时候,赵匡胤的先头部队也正好赶来。

看到汉军赶到,他们却并不惊慌,因为根据以往经验,汉军最为畏惧的就是近身搏斗。想来也是,国家小,人数少,军队里面人高马大、威武雄壮的没几个,只要靠近他们,击破汉军,他们就会争相逃窜。

于是,宋军发动了冲锋。

战斗的顺利也似乎超出了想象,他们都冲到一半了,敌军竟然毫无动作。士兵们很高兴,在他们看来,即将开始的又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但如果仔细观察,便会发现,那些目无表情的汉兵却突然有秩序地退向两边,后面却齐刷刷地弓弩手整装待发。

这里要说一下汉军的这种高科技武器——连弩。由于北汉和契丹之间的特殊关系,北汉皇帝为了提高国防力量,向契丹赠送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一方面“孝敬”辽主,另一方面购买军火。

要知道契丹国生产力虽然不发达,但人家武器装备还是很精良,连弩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玩意绝对称得上是当年的机关枪,据史料记载,这种连弩是一击十发,杀伤力极大,基本上可以穿肠破肚,碰到那种强悍一点的弓弩手,一根箭串几个没问题。

即便是这样,正所谓无知者无惧,宋军不懂也不管那么多,凭着一身热血就向汉军猛冲过来。

于是,凄惨的一幕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箭矢像冰雹一样射向宋军。很多人肚子穿了,脑袋爆了,眼睛、鼻子、嘴巴到处鲜血直流,哀号声,求救声,不绝于耳。

情况大概就是这样,宋兵没冲多久,就被射死大半,汉军除少部分受伤(估计是误伤),基本没有损失。

刘继业的第一次出击获得了完胜,宋军全线败退,但多年的军事素养告诉他,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根据情报显示,此次敌军进犯规模达二十万人之众,且经过赵匡胤周密组织集结而来,虽说这只是先头部队,但进展似乎也他太过顺利了,顺利得如同有人安排一样。

刘继业的预感是正确的,这确实是个陷阱,就在军队抵达潞州的同时,宋军主力正向定州方向急行军,意图偷袭定州城。

当这个紧急军情传到大本营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定州以外都有契丹军队驻扎,现在因内乱,所有辽军被召回国,定州城十分空虚,根本没有防护能力。

这下大家紧张了,于是纷纷主动请战,希望立刻回援。

然而,刘继业却十分镇定,只是笑着对部下说道:

“不要急,请诸位放心,那座城是不会失陷的。”

大家都瞪着眼睛看着刘大元帅。

“援兵就要到了。”

作为一个不喜欢忽悠的将领,刘继业的每一次自信都是有理由的,这次也不例外。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他十分清楚,辽国的援军应该到了。

原来,在刘继业出宫的时候,刘继元告诉他,自己已经飞鸽传书辽主。

契丹接到北汉求救信后,在政局不稳的紧要关头,居然很是义气地派兵分道前往援助北汉。其中一路进攻石岭关(今天山西阳曲东北),一路进攻定州(今天河北定县)。

当宋军将领韩重贇满怀喜悦兵临定州城下的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城头上竟然插满了旗帜,且各个威武彪悍,站得水泄不通。

这个排场实在是太大了,直接跟黑社会谈判一样,黑压压一大片。

但宋军也不是吓大的,何况韩重贇还在赵匡胤面前立下军令状,一定带着捷报回去见皇上。顾不了那么多了,干革命就不能贪生怕死。兄弟们,为了革命的最后胜利,冲啊!

韩将军率领大军向定州城杀来。

契丹军也毫不示弱,直接打开城门,和宋军杀将起来。

开宝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十四日,定州战斗结束,宋军死伤二千余人,辽军仅阵亡三百余人。

作为一次遭遇战,定州战斗是十分成功的,但当太原城的求救信交到刘继业手上的时候,他彻底震动了。因为按照之前的判断,潞州不过是个陷阱,定州才是聚集宋军主力的目标,然而,现在信上却说“太原城孤矣”,这不明显告诉我们,弄了半天,太原才是宋军的主攻目标吗!

现在,一切真相大白,但问题却相当严重:

太原离潞州有上百里,而且对手已经兵临城下,留给他的时间只有一个晚上。

更恶劣的情况是:你派人去打仗,自然要管饭,但是为了确保行动更迅捷,当初抵达潞州的时候,他的部队就只带了三天干粮,此时已经是第三天,军中即将断粮。

所以眼前的问题十分棘手:战况危急,距离很远,没有饭吃。

然而,刘继业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下达军事命令:全军奔袭,太原城开饭!

经过一晚上的追赶,刘继业率军挺进一百二十里,终于在黎明时分抵达太原城外,而此时敌军距离太原城还有两里。

时间刚刚好,刚刚好。

然而,当刘继业命令部队准备战斗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向听话的部下竟然抗命了。

你老人家说好晚上赶路,到了太原就能吃饭,现在又出尔反尔一定要先打仗,虽说咱们实诚,你也不能这么忽悠人吧!

兄弟们罢工了!

事实证明,刘大元帅打仗的功夫不错,忽悠的技术也挺高。他不慌不忙地站出来,讲了一大堆民族大义,国家兴亡之类的豪言壮语,竟然把当兵的说得热泪盈眶。然后他当众叫出了炊事班,让他们拿着从城里取出的粮食,开始准备开饭,并做出了庄严的承诺:敌人在前面,饭在这里,打完仗就开饭!

于是,实诚的士兵们顶着微亮的天空,挖壕立栅,修筑防御工事。而支持他们斗志的,只是一个极为朴素的念头:打死敌人,就能吃饭。

很快,自以为得计的宋军也终于到达太原城,令他们吃惊的是,这帮汉兵部队每个人表情竟十分凶狠,眼睛也冒绿光,似乎恨不得吃了自己(可以理解!)。

一边要攻城,一边要吃饭,大家都很急,于是二话不说,开打。

如之前一样,刘继业又拿出自己的秘密武器投入战斗。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刘继业虽然刚开始取得了优势,射杀了很多敌人,却未能如以前那样,迅速击溃敌军。

在后方观战的刘继业也很纳闷,但片刻之间,他已然找到了原因——速度。

和前面不同,宋军的主力部队这次配备了一种特殊的兵种:骑兵(威风一点的叫法是铁骑)。自古以来,骑兵都是最具威力的兵种之一,在马的帮助下,原本柔弱的步兵成为了具有高度的突击性和机动性的部队,而他们的优势正是速度。

眼看着陷入被动,于是刘继业果断地下达了第二个命令:进城!

刘继业的战略思想很明确:收缩防线,退守坚城,居高临下,伺机破敌。

宋军方面担任冲锋的将领是赵匡胤的亲信石汉卿。这人跟随赵匡胤打了多年仗,是军中的老油条,且为人高傲,动辄问候人家父母,甚是嚣张。

这次屡攻不克,石汉卿火气十足,大大小小的将领都被他骂了个遍,尽管大家都挨了骂,却没有一个人敢出声,因为他们清楚这个人的背景,虽然能力没多少,那也是万万得罪不起的,而且他们确实是作战不利,一口恶水只能咽肚子里,何况石上司还要面对更强悍的上司。

赵匡胤得知石汉卿出师不利,立马将其召回大本营,询问失利缘由。

石汉卿苦着脸报告皇帝:敌军坚守不出,城池高大,十分坚固,实在很难打。最后还毕恭毕敬地向赵老板请教:我不行,您看该怎么办?

虽然石汉卿识相,但老赵脾气却着实不小,张口就骂,什么饭桶、废物一大堆“恶心名词”脱口而出。

石汉卿平时只有他骂人,没有人敢骂他,可是这次有例外,道理大家都知道。

石将军一咬牙,就当是狗叫吧,骂死也不出声,等到赵匡胤不骂了,这才行了礼往外走,却听到左神武将军陈承昭说话了:“陛下自有百万雄兵等待左右,为何不用?”

石汉卿疑惑地转过身,发现赵匡胤也用同样疑惑的眼神看着陈承昭。

陈承昭,江表人,本是南唐的大将,官至南唐保义节度使,在南唐的地位非常显赫。后周与南唐在淮南打仗,南唐国主委任陈承昭为境、泗、楚、海等四州水陆都应援使,职位之高,权力之重,可使南唐三军听命。

当时,赵匡胤统率后周的先锋部队攻克了泗州,又发兵东下,与南唐陈承昭统领的军队遭遇于淮河。两军交战,赵匡胤用兵有方,指挥得力,而陈承昭作战无能,败逃之中为赵匡胤生擒活捉。从此,陈承昭身败名裂,最后投降后周,得了个右监门卫军校的小官。



事实上,陈承昭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从声名显赫到身小官微,他完全可以选择拍屁股走人,但他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天赋终有发光的时候。


宋国初建,赵匡胤打算兴治水利,开漕运以通四域。然而赵匡胤手下有勇将三千、谋士八百,却不能用其治水,原因很简单,能带兵打仗、耍阴谋手段,却不一定能治水,何况对付自然这个劲敌,除了专业天才,其他人还真不行。于是,赵匡胤四处求贤,物色治水能人。

正所谓“鱼潜在渊,或在于渚”,这回赵匡胤没费多少功夫就解决了难题。

陈承昭全力自荐,说自己有信心完成任务,并立下誓言,“不治漕运,甘遭九族”,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赵匡胤半信半疑地派了这位败军之降将、右监门卫小校,去督治惠民河,以通汴京南部漕运。



金麟岂是池中物 一遇风云便化龙。

                                   ——《风云之雄霸天下》泥菩萨



这次,陈承昭重振雄风的机会到了。

说实在话,这位仁兄虽然打仗不行,但对水却很有研究。他察看水势,见惠民河水太小,虽疏浚也未必能通航运,于是遍寻水源以补惠民河之水。勘察地形后,他发现郑地地势较高,而郑地西部的河流到郑地后都向东南流,但若稍加疏导,便能流向东北。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勘察所得的结论完全正确。他让民夫将郑地西部的闵水引到新郑,再汇入惠民河,又引撰水注入阔水,使二水相通共注入惠民河(是为双管齐下)。因此,惠民河水大增,水贯连汴京,南历陈州、颖州,直入淮河,沟通了京城与江淮的漕运。

赵老板见他治水确实有一套方法,于是在国家的治水之事上,大用陈承昭,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在疏通了惠民河之后,又命他去疏浚五丈河。五丈河因被泥淤,水少而不利舟行,而且只将河中淤泥挖出是不行的,也必须有能注入之水,于是为五丈河找水一时成为关键。

陈承昭达到五丈河,仍是察地形、导水源,以广阔五丈河之水。经过实地勘察,陈承昭发现在汴京东面,荥阳虽有汴河水东流,但还有两条北流而无益的河,白白流入黄河。这两条河一条是京水(今天须水)。

在春秋时,郑国北部有个地区叫京,郑庄公曾封其弟弟段于此。段当时在京地建了一座国都,而且有条水从城旁过,便是京水。另一条河为索河,北流于大索城(今天莱阳市)。经实仔细研究论证,陈承昭认为京、索二水都可以引来注入五丈河。因此他决定,自荥阳向东开渠百余里至汴京,将京、索二水东引入汴京城西,架流过汴河,向东注入五丈河。自此五丈河水满,又将水东北流向济州大运河,东北漕运由此而通。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37、杨门虎将2



陈承昭朝地图上扬手一指——汾河。

赵匡胤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

由于智商的限制,石汉卿还是一头雾水,但看见皇帝笑了,自己不能露了低智商的马脚,于是也跟着笑起来。

赵匡胤和一帮高层将领经过几天研究讨论,终于发现,汉军城池太过坚固,如果硬攻,损失惨重不说,攻不攻得下来也难说。

但同时他们也发现,太原所处的地理位置很低,而且附近正好有汾河,于是······

几天后,赵老板告诉石汉卿,让他召集三千士兵,开始干一件事——挖沟。

具体说来,是从城外的汾河挖起,由高至低,往城池的方向推进,这种作业方式,在兵法上有一个专用称呼——水攻。



顷刻间,汾河如万马奔腾般涌向城墙,越涨越高,太原变成一座孤岛,危在旦夕。

这下麻烦了,看着城外不断高涨的水位,以及墙根处不断的裂缝管涌,城内一片大乱。

刘继业也没想到赵匡胤会来这么一手,但作为当时最出色的将领,“无敌将军”的名号也不是吹出来的,沉吟片刻后,刘将军下达了一个让赵匡胤异常难受的命令。

此时,赵匡胤正站在城外最高处,满意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他知道敌人眼前的困境,也知道他们即将采取的行动——因为这是他们惟一的选择。于是,他下令调集所有军队日夜守在城外。

按照赵匡胤的逻辑,汉军深陷孤岛,城里一定一片大乱(正确),而凭刘继业的一身硬骨是肯定不会弃城投降的(也正确),惟一的结论是:汉刘大将军出城死战(值得商榷),这样一来,城外的二十万大军就有了用武之地。

算盘打得真不错。

那刘继业又是怎么想的呢?坦率地讲,刘继业和赵匡胤的想法大抵相同,只是结论有一点点偏差,而正是这个小小的差别,拯救了太原城。

赵匡胤知道刘继业很英勇,却不晓得他更有智谋,试问一个有头脑的人,怎么会不给自己留后路呢?

就在他率军日夜星程朝太原赶的时候,他已经派使臣前往契丹再次搬救兵了。倒不是刘继业有诸葛前辈一样神机妙算的本事,只是出于军事天才的本能反应:一旦他回师救援,宋军必然全军压上,将整个太原城围得水泄不通,到时候突破重围就困难了。但是如果外有强兵援助,里应外合,形成反包围,那么就可以反败为胜。

但既便如此,也还是有问题。

契丹已经派出过援兵,当初两国签订的协议,人家也履行了。说句无赖的话,人家才不愿意蹚你这潭浑水呢。

而事情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个担忧,使臣把求救信呈给辽主后,皇帝大怒,当时就把使臣连北汉给骂得狗血喷头。要说这位外交官心理素质还真高,不但毫无不悦之色,反而一脸灿烂的微笑。

等契丹皇帝骂得实在无话可说了,使臣才不慌不忙地从衣袖中取出一封书信,走上前去递给辽主。他相信,只要看完了这个东西,辽国肯定发兵。

这次,他赢了。辽主当即表示出兵十万火速急救北汉。

信上说啥了,竟然这么神奇?

要说明的是,这封信绝对不是诸葛亮先生给刘皇叔的“救命锦囊”,只要在关键时刻一打开就能转危为安,逢凶化吉。

其实这只是一封极其普通的信件,起作用的只有一句话:“汉灭,则天国(契丹)危矣!”

很明显,契丹皇帝很清楚这句话的分量。于是,才有了刚才的那个看似奇怪的决定。

宋军决堤淹城已经三天,汉军城内却毫无动静,赵匡胤不耐烦了。既然守株待兔不行,那就硬攻吧。为了鼓舞士气,他亲自到城东南指挥,随后命令水军乘小舟载弓箭手前去突围。

刘继业看见宋兵攻来,他没有犹豫,直接下令,所有连弩手张弓待发,等敌人到达城下,一起放箭。宋将王廷义因此被射中面门,气绝身亡。不久,殿前指挥使都虞侯石汉卿也不幸中的,溺死水中。

久攻不下,损兵折将,赵匡胤急了,不过没用,因为后面还有更惨的。

就在太原岌岌可危的时候,老天爷跟赵匡胤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此时已经进入盛夏雨季,阴雨绵绵,暑热难当,宋军爆发了时疫,史书上记载“多破腹病症”,士兵们大多呕吐、腹泻、全身乏力。

天气差了,没关系,咱可以克服困难继续干,可自个儿身体不行,那就成问题了。

这还不算,屋漏偏逢连夜雨,五日后,朝廷传来赵匡胤的精神支柱右仆射魏仁浦辞世的消息,赵匡胤悲痛不已,据说“三日不食”。

这里提一下魏仁浦这个人:

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县(今河南汲县)人。魏仁浦少年时以孝顺谨慎闻名,后晋时开始出仕,从此步入宦途,尤其受到后周太祖郭威、后周世宗柴荣的重用,官至宰相。他为人清静俭朴、宽容大度,能言善辩、足智多谋、与人为善、左右逢源。“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可以说是他心胸的体现。他博闻强记,殚精竭虑,为后周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晚年遇上“陈桥兵变”,他虽竭力想保住后周政权,但终因势单力薄,以失败告终。处乱世,显忠良,他对后周政权一片忠心,晚年自责,孤独寂寞。可以说范质、王溥等人根本不可和其同日而语。他是那一时代少有的尽忠之臣。后人都称他为“寂寞的魏仁浦”,就是因为他一生尽忠尽职,不同流合污,尽显一代忠臣风范。

当然,最让后人称道的还是他年少志坚的高尚道德情操,作为当代青年,我觉得有必要宣传一下这位仁兄的光荣事迹。

公元911年的一个早晨,魏仁浦降生在一个穷苦的贫民家庭。虽然家境贫寒,但他的父母忠厚朴实,勤劳能干,他从小就在父母亲情的呵护下健康地成长。年幼的魏仁浦机敏聪慧,常常给家里带来笑声和活力。可是好景不长,三年后父亲就得病去世了,只剩下母亲、他,和一个不满半岁的小弟弟。自此,生活的重担落到了母亲的肩上。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他也变得格外地懂事。

公元920年,卫州一带闹旱灾,加上后梁政权不断向农民加征赋税,很多人都难以生存。在魏仁浦家中,时常揭不开锅,地地道道属于有上顿没下顿那种状况。魏仁浦的母亲总是让他们兄弟二人吃好,而自己背着他们吃野菜、咽树根。在长期伙食无保障的情况下,魏仁浦的母亲越发显得苍白,终于有一天昏倒在灶台前。放学回家的魏仁浦看到母亲的样子,痛哭起来,他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好好孝敬母亲。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过了两年,魏仁浦依旧每日穿着补丁长衣去私塾读书。

冬天来临了,一阵阵寒风袭来,刺人心骨,魏仁浦穿着唯一的单衣在寒风中打颤,可是家里实在没有衣料可以添加衣服了。魏仁浦的母亲四处奔走,终于借到了一块粗布,回家来给他赶制衣服。魏仁浦放学回家,看到不辞辛劳整日为他奔忙的母亲又在为他制衣,他的眼角有些湿润,叹了口气,说:“慈母求贷以衣我,我怎能心安!”说着说着,眼泪竞流了下来。从此,他读书更加用功了,早日孝敬母亲的念头在他心底越扎越深。

在乡孰里,魏仁浦刻苦好学,深受先生喜爱。有一天放学的时候,先生让学生们回家背《论语》一章。第二天,先生点魏仁浦背诵,他不仅背诵流利、只字未错,而且还多背了两章。先生对他的记忆力如此之好感到惊讶万分。从那以后,先生更看重他了,而他博闻强记的功底也传到了周围几百里,乡亲们都称他为“神童”。又过了几年,魏仁浦已经成长为一个满腹经纶的稳重青年人,能够滔滔不绝地发表议论、品评时事。

有一天,他又遇到了授业的先生。先生对他说:“仁浦,你可以到外面闯荡一下了,现在是乱世,正是时势造就英雄的时代!外面一定有你的用武之地。”这一年,魏仁浦挥泪告别了母亲,独自踏上了奔赴洛阳的道路。他一边行路。一边打听现在的局势,常常一大早就启程,晚上再找一家便宜的小旅店住下。走了几天,他来到了济河边,济河的风浪很大,他还是上了船,船驶到济河中央的时候,魏仁浦脱下上衣并把它掷到了江中,说:“今生若不能得富贵显达,从此不再过江见父老乡亲了。”然后,继续上路。

十年后,魏仁浦以宰相的身份终于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实现了自己当年的梦想。

权衡再三,赵匡胤终于撤军了。

当然,按照赵老板的价值观,他不会作亏本买卖,虽然地盘暂时拿不走,拉几个人还是可以的。所以,在撤军的同时,他将太原附近的一万多户移民到山东、河南等地,为防止这些人“偷渡回国”,他钦点十七名亲信率禁军护送,并供给足够口粮。

这一招其实相当厉害,用史书上的话说“虽巢穴尚存,而危国已甚”,为后面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奠定了基础。

看到宋军撤退,太原城的汉军得势不饶人,赶将出来,把宋军的后勤部队给包围了,欲报长久被困之仇。

赵匡胤刚出太原,突然听说自己人被“扣留”了。于是,马上派大将孔守正率快速反应部队(骑兵)救援,奋击之下,终于将宋兵救出。即便如此,宋军还是损失粮食三万斛,绢数万匹。

这还是小的。

十天后,赵匡胤接到边关军报,看完奏折,赵老板反应有点剧烈,具体表现为:撕奏表,摔笔砚,砸桌子,听说后面还“三日不食”。

是什么事情惹得皇帝这么不高兴?

原来,宋军撤走以后,北汉把太原城内外的积水排出,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大段大段的城墙在逐渐干燥后轰然倒塌。

见此情景,不仅北汉君臣倒吸一口凉气,就连辽国使者也感慨:“要是宋军先淹城,再排水,太原城就完了!”





不过,无论如何北汉终究还是在老天爷的帮助下渡过了第二次难关。



战争从来就不仅仅是敌对双方单纯的武装斗争。

                                  ——毛泽东



战争,不只是政治和军事的激烈冲突,天气也可以成为扭转战局的因素。事实证明,这种理论一直不乏例证,后来的拿破仑(滑铁卢战役),希特勒(莫斯科保卫战)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都说再一再二,不会再三再四,赵匡胤对北汉的第三次打击在削平南汉、后蜀之后,重新启动了。

这次,北汉会不会再次逃脱?

在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曾对岑彭说:“西域若下,侯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

意思是说他要在平定陇右以后,再领兵南下,攻取西蜀,历史上有名的“得陇望蜀”即出自于此。

九百年以后,另一个猛人在得陇得蜀又得南唐后,也说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

这个人叫赵匡胤,这个地方叫北汉。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赵匡胤第三次下诏——讨伐北汉。

对这次征伐,赵匡胤下了空前的决心(实在丢不起这个人),在第二次北伐的基础上,增加党进、潘美、杨兴美、牛思进、米文义五路大军,分击汾(今天山西汾阳)、沁(今天山西沁源)、辽(今天山西左权市)、石(今天山西离石)、代(今天山西代县)等州,其中党进率领的主力军再次直扑太原。这样庞大的进军规模,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而孱弱的北汉面对泰山压顶之势,奇迹会再次出现吗?

宋军奉诏前行,一路过关斩将,连败北汉军队,三十万大军十日后直抵太原城下。

北汉主刘继元见宋军来势凶猛,也毫不示弱,一面急忙向辽国求援,一面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固守孤城。

辽国很够意思,什么话没说,直接派宰相耶律河亲率十万铁骑前往援助。

一部战争题材的大片即将上演······

然而,意外还是出现了。

公元九七六年十月二十日,太祖赵匡胤在雪夜突然去世。

皇帝都死了,还打什么打。三日后,宋军撤军回国奔丧。

北汉梦幻般地渡过了第三次难关。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38、千古谜团

又是一个雪夜,好大的雪,铺天盖地,翻卷而来,风刮得正紧,干枯得树枝在风雪中鸣鸣地哀号。大殿之内,阴暗的烛光突然摇曳起来,一个人影时而起身离席,时而左躲右避,时而俯首下跪······接着,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两个人走了出来,其中一人操起柱斧,用力劈下雪地,大声喊道:“好为之!”

一切又恢复了原状,风仍在吼,雪仍在下,树枝依然在苦苦哀号······

一代大帝就在这个雪夜猝然死去!

烛光斧影,一个千古之谜,关于他的传说,可谓扑朔迷离、花样百出,令人难以抉择。

《湘山野录》中说,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一个雪夜,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光义(原赵匡义)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

《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纪闻》里说: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赵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吾母子之性命,皆托官家。”

而疑问最多的,大概就是那把“斧头”了。如果要列出关于这把玉斧得传说,是可以写一部书的。

其实斧头是不是凶器根本不重要,毕竟赵匡胤不是被劈死的,重要的是赵匡胤兄弟俩在那一晚谈了什么,为什么赵光义成为后人评说的凶手。

当然,赵光义之所以被确定为重点行凶嫌疑人,那也不是凭空讲白话,人家还是又证据得。比如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

这些都告诉人们,这是一场事先策划的血腥谋杀。还有一些疑点,也使人们对他有非议。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按照常例,新君即位,只能在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却迫不及待地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

而赵光义被扣上这个帽子,最根本是还在于他实在有当皇帝的心思。当然,正史里面更多人说赵光义不是凶手,并列举了很多证据,我不搞考证,也就不写了。





不管有多少争议,多少疑问,有一点是肯定得,那就是这个开创帝国的人已经不在了。

是时候了,让我们给赵匡胤一个公正的评价吧。

赵匡胤生于五代乱世之中,背负着妻离子散得痛苦,从流浪汉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靠山,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历经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得手掌,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赵匡胤生活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郭威、柴荣、李筠、李重进,荆南、西蜀、南唐、北汉个个都不是省油得灯,赵匡胤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和绝顶的智慧超越了这些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赵匡胤莫属。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得勇气和决定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是的,谁会想到几十年前得那个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乞丐会成为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

是的,命运之神其实并不存在,它也不会将什么宝剑和钥匙交给一个乞丐,在那段绝望的日子里,并没有人去同情和可怜这个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他告诉我们,执著的信念和无畏的信心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当赵匡胤回望自己几十年的峥嵘岁月,回望自己一手建立的强大国家时,他有充足的理由为之而骄傲和自豪!

我,就是赵匡胤!

我,就是大宋王朝的缔造者!





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帝王的光辉成就:

其一,宋太祖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一举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长达200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使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二,文以治国,武以安邦,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果断的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
   其三,以宋太祖为首的宋初领导集团集体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使宋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呈现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宋太祖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等一系列英明决策,不仅尽快医治了200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与历史上其他著名的王朝相比,宋太祖所创建的宋朝以其鲜明的文人政治特色而登上中国文治盛世的顶峰,可谓中国君主专制史上最开明的一个王朝,因此,尽管宋朝300年的基业中,长期积弱,但在民间却享有盛誉,并对后世历代产生深远影响。

一千多年过去了,但笼罩在赵匡胤身上的光辉却不会消逝。

赵匡胤,你是伟大得。

历经时间的磨砺,岁月的侵蚀,你将依然屹立在那里,你的丰功伟绩,你的成败得失都将被记录在史册上,供后人瞻仰。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附中国历史上十大帝王:
   1、秦始皇赢政:(前259-前210),秦朝建立者,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始称皇帝,被称为千古一帝。
   2、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西汉皇帝,在位期间是汉朝的鼎盛时期。派遣张骞等人通西域,取得了反击匈奴的决定性胜利。
   3、汉光武帝刘秀:(前6-后57),东汉的建立者,以柔治天下,死后实际薄葬。
   4、魏孝文帝元宏:北魏有作为的皇帝(467-499),抛弃民族偏见,实行汉化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
   5、隋文帝杨竖(541-604)隋朝开国皇帝,重新统一了中国,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体制,缔造了开皇之治。
   6、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王朝的实际缔造者,,大力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能接受直谏,知人善任,缔造了贞观之治。
   7、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北宋开国皇帝,大权集中,以文治国,结束了五代十国战乱纷争的局面,生性孝友节俭。
   8、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元朝立国皇帝,成吉思汗之孙。灭亡南宋,统一了天下。
   9、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王朝建立者,出身贫寒,曾投身皇觉寺为僧,后克元,统一中国。死后谥高皇帝,庙号太祖。
   10、清圣祖玄烨:(1654-1722),清代康熙皇帝,姓爱新觉罗,清世祖福临第三子,在位61年,庙号清圣祖。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39、帝王的烦恼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赵光义坐在皇帝宝座上,俯视着这个帝国的一切。对赵光义而言,今天的阳光是最明媚的,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将用手中的权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真正统一中国的梦想。

这个梦想不但是他的,也是他皇兄赵匡胤的。

当然在这之前,他必须先做几件事情,这些事情不完成,他的位置是坐不稳的。

最重要的事情是,他要证明这个背离“正统”的继位方式既合理又合法。

虽然江山已经在手,但是舆论的力量也是不能不视的,为了让自己坐稳这个有争议的位置,也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们能够堂堂正正地做皇帝,他使用了两个方法。

其一,完全施行赵匡胤时代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这倒不是因为老赵的成法好用,只是赵光义觉得,要获得众人的承认,必须再借用一下哥哥的威名,表明自己是始终坚持太祖治国精神的人。

其二,拉拢老冤家赵普,编撰“金匮之盟”的传说。

“金匮之盟”据说是赵匡胤的老妈杜太后,在临终之前把赵匡胤叫到面前,问他:“你的天下是怎么得到得?”

赵匡胤哽咽了半天,才说道:“这是祖先和您老人家积善积德保佑的。”

杜太后叹息一声说:“不对啊,你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后周以幼主管理天下,假如是年长成熟得皇帝,你还有机会吗?所以,等你百年之后要传位给三弟光义,光义百年之后再传四弟廷美,廷美之后再由你得儿子德昭继位,这样朝政就会一直握在成熟皇帝手中,社稷才会稳定。”

于是,赵匡胤听从了老妈的话,让赵普记录下来,收藏在金匮之中,安放到宫中。

这个所谓的盟约是赵光义即位后,由赵普说出来得。

老实讲,这是一个处心积虑的安排。

因为当时得背景是,三个当事人中的两个杜太后和赵匡胤都不在人世,这明显成了死无对证的公案。而且,天下人都知道赵光义和赵普不和,由赵普这个唯一的证人说出这段“故事”,显然更有说服力。

而一向心高气傲的赵普先生之所以委身求全于赵光义,一方面当然是保全自己,现在人家是老大,他说什么,自己就得做什么,不然一不小心意外掉了脑袋也不是不可能。另一方面,精明一世的赵普一直把赵光义当成是自己的假想敌,处处和他对着干,等自己倒台了,以为可以安度晚年的时候,他才发现,一个生不容易,而要安详地死去更不容易。

由于当年赵普工作实在太过勤勉,搞了一大堆制度,也得罪了一大帮人。虽然他已经告老还乡,但事实上,朝廷里面惦记他老人家的人还真不少,卢多逊就是其中的典型。

实际上,赵普和卢多逊在战争年代是铁哥们关系,赵普善文,卢多逊尚武,文武相得益彰,深得赵匡胤器重。而转折发生在建国之后不久。

解决外敌,即刻内斗也算是华夏文明的光荣传统之一,很快,这两位便十分自觉地依照这一传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内部斗争。

斗争的起因其实并非政见不一致,而是性格不合,因为赵普是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品位的高级人才,虽然有时候他也心黑手狠、脸皮极厚,但总体说来还是很会做事的,是个有追求的人。

可卢多逊这个人,除了有野心和贪欲外,啥也没有。

夫妻之间性格不合可以离婚,而政治家性格不合最终都只有一个结局——你死我活。

于是,两个朋友之间的战争就此开始了。

赵普和卢多逊的矛盾从赵普升任宰相后不久就开始了。他们原本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关系好得不行。但功成名就之后,赵普才发现,他的这个哥们素质实在太低。

赵普入相之后,开始操持国家大事,每日忙于办理各种事务,毕竟他还是一个有人生目标的人。可卢多逊却截然不同,他高升以后,只热衷于一件事——贪污受贿。不但如此,他还不断地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人,拉帮结派。

比如卢多逊同志先后打过多次报告给赵匡胤,要求封赏征战有功人员,前后竟多达三千余人!

真是天知道这些人都是哪里来的!估计他连那天晚上在自己家厨房做饭的老妈子也给算了进去(应该是有力地保障了部队后勤补给)。

赵普每次看到这种乌烟瘴气的情景,都会不由得羞愧有余:

当年我怎么和这个人搞到一起了?什么素质嘛!

自己虽然是一个大阴谋家,可那位仁兄充其量也只能算个“挖社会主义墙角”的“工贼”,如果继续跟这种人混下去,实在太丢人。

打定了注意,赵普开始和卢多逊保持距离,见面了也不打招呼,他要树立自己的光辉形象。

经过一段时间过后,卢多逊终于发现,这位高学历的仁兄想和自己划清界限,搞决裂。

决裂就决裂,怕你不成!

天宝二年(公元969年)七月,两人的斗争正式开幕。

这天,赵普、卢多逊等人正在朝堂之上议事,赵匡胤突然拿出一份奏折,当众宣读,内容是这样的:卢多逊贪污受贿,专横跋扈,欺上瞒下,拉帮结派,排斥异己,应予惩戒。

卢先生当时就懵了,他手足无措,张嘴想要辩解,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赵匡胤却没有看他,而是微笑着对赵普说:“御史敢于直言,是国家的福分啊。”

赵普看了尴尬的卢多逊一眼,也笑了。

这封奏折的作者是御史台监察院御史蒋尚,是个小人物(从七品)。而根据官场规则,小人物敢弹劾大领导,排除个人精神失常的因素,唯一的结论就是有人指使。

指使他的人我不说大家也能猜到,就是赵普。

赵普没有理会无地自容的卢多逊,洋洋得意地走出了大殿。他有充分的理由得意,作为丞相,他能够调动所有资源去对抗他的敌人,他有足够的自信,在他看来,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

可是,他错了。

因为他的对手是一个比他更有权力欲望的人。

为了解决赵普,卢多逊整日冥思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业务钻研(厚黑学),他终于知道了赵普的破绽,并由此和另一个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不久后的一天,卢多逊进宫见赵匡胤,君臣二人聊天,气氛和洽,突然卢多逊话题一转,貌似轻松地说起了宫内的一件事情,且谈得津津有味,可他的谈话对象赵匡胤却脸色突变,大惊失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幕呢?

因为赵匡胤十分清楚,这件事情他只告诉过一个人——赵普。

于是,他急切地打断卢多逊,问他是怎么知道的。

“是赵丞相告诉我的。”(受之丞相)

然后,卢多逊故作疑问状又加了一句:“皇上还不清楚吗,外面的人全都知道了!”

而正是这句话宣布了赵普的结局:他彻底完了!

背叛和泄密是皇帝绝对无法忍受的。

自此以后,赵匡胤渐渐远离了赵普,不再将他当成自己的左膀右臂。

卢多逊赢了,他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给赵普一次漂亮的回击。





赵普当然不会将那些隐秘的事情告诉他,那他是怎么知道谈话内容的呢?

这个诡计的秘密在于,赵普进宫见赵匡胤时,交谈确实只有他们两个人,但听见的却有三个,而那个多出来的旁听者是一个太监。

这些皇帝的贴身太监一般有两个甚至三个身份:太监、间谍、卧底。

它们名义上是侍奉皇上的奴才,背地里却游刃于大臣和皇帝之间,把宫内的最新情报在第一时间传出去,交给自己的真主子。

不过,一般人是养不起也不敢养这种角色人物的。赵普、赵光义不是一般人,所以他们都有自己的眼线。

对赵普而言,这一次实在不幸,因为这个太监正是赵光义的人。

太监将听到的内容告诉赵光义,他敏锐地发现,这是搬倒死敌的好机会,只要利用一个人。于是赵光义请来卢多逊,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两人一拍即合,于是,赵光义导演卢多逊在皇帝面前不经意间说出这些原本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秘密,将赵普塑造成一个口不把门得奸臣。

赵普已经被皇帝疏远了,但他对自己的处境却并不了解,每日依然以宰相自居,不把赵光义、卢多逊放在眼里,这也使得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而上次指使御史弹劾也让赵普尝到了甜头,所以他决定再来一次。

这次他找到了御史程昕,并搜集了大量卢多逊不法的证据,准备向赵匡胤提出弹劾。

赵普的聪明终于到了头,皇帝已经不再信任他,他却没有自知之明。

赵先生开始行动了,他命令程昕向皇帝上书弹劾卢多逊。这个时机很好,因为卢多逊此刻在外巡边,正好可以对其进行穷追猛打。

算盘打得确实不错,然而他没有料到,自己的计划还没有等到实施就已经破产了。

卢多逊并不是笨蛋,他早已和赵光义窜通好了,就在程昕准备上书的前一天,他已经得到了消息,便连夜赶了回来,找到了赵光义商量对策。

赵光义告诉卢多逊,告状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变不了了,但只要你跟我进宫干一件事,保管你太平无事。然后他领着卢多逊进宫觐见了赵匡胤,还没等皇帝大人缓过神来,赵光义便向卢多逊使了个眼色,开始做他们预先商量好的那一件事——痛哭。

看着眼前这位兄弟鼻涕眼泪一起下来,赵匡胤手足无措,连忙追问出了什么事情,卢多逊这才悲痛地说:“御史程昕受人指使,想置我于死地,我没有办法,只有请皇上为臣做主!”

赵匡胤听了倒也没有什么大的反应,毕竟这是大臣之间的矛盾,与他没有多大关系,所以,他表现得十分平淡。

然而,卢多逊接着说了一句话,正是这句话触动了他,最终决定了赵普的结局:

“一个御史怎么敢这样做(安敢尔),现在丞相专权,容不下我啊!”

专权?

对,就是专权。

卢多逊的似乎无心之语击中了赵匡胤的死穴,他或许是一个好人,或许是一个宽厚的人,但如果有人敢于触动他的权力,就算是天王老子也没得商量!

赵匡胤决定动手了,他要用实际行动去显示他的权威,告诉所有人,他才是这个帝国的统治者。

赵普彻底完了。不久之后,处罚下来了。

总算是皇帝开恩,赵普被免去一切职务,打发回老家安度晚年。

赵普已经万念俱灰,只想回家过过普通人的日子。可卢多逊却坚持认为,囚犯的身份更适合这位仁兄,于是又发动言官弹劾赵普,而且每天到皇帝面前去闹。

赵匡胤被他烦得不行,他心里其实很清楚,赵普纵然有卢多逊和言官们所指证的种种劣习,但他的功劳是无论如何也遮挡不住的。他警告卢多逊,不要得寸进尺。

卢多逊很识相,他知道老赵其实根本就没有办赵普的意思,所以他也只好暂时停止了活动。

太祖死后,赵光义继位,卢多逊觉得彻底搞定赵普的时刻到了,登基第二天就跑到赵光义面前,提醒新皇帝,办老冤家的时候到了。

赵光义说:“不急,慢慢来。”

赵普罢相之后,明显感受到了来自敌人的压力,他知道要保全自己,只有一个人可以做到。但是,要让老对手摈弃前嫌,实在不比要藏独分子服从共产党领导容易多少。

一阵抓耳挠腮后,赵普想出了“金匮之盟”这么个主意。他很清楚赵光义虽然可以坐上皇位,但是名不正言不顺。而有了这个东西一切就都好说了。

要说这个“金匮之盟”还真可谓煞费苦心,它巧妙地安排了赵光义之后由赵廷美接班,延续了“兄弟递及”的方式,表明并不是赵光义贪图皇位,而是兄弟几个轮流坐天下,兄弟们坐完了,再传回到太祖赵匡胤一脉,没有背离“正统”。

于是,赵普将自己的想法以密信的形式告知赵光义。新皇帝很高兴,没想到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这个人会“雪中送炭”解救自己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没有犹豫,当即下旨召赵普入宫面圣。

两人在殿内“促膝而谈”,直到深夜,赵普才离开。

第二天早朝,赵光义意气洋洋地传赵普入殿,赵普顺着皇帝的意思将“金匮之盟”的内容声情并茂地公之于众。随后,赵光义又下诏全国放文,将“金匮之盟”昭告天下。

至此,争论一年的帝位继承问题终于圆满解决,相当圆满。

当赵光义最终完成这两项工作时,他着实送了口气,不利于自己的言论终于被删除了。无数年后,这场有弑位嫌疑的权力交接仪式将被冠以正义的名号而广为流传。

然而历史证明,赵光义失败了。他没有能够欺骗自己,也没能骗倒后来的人,因为真正的史笔并不是史官手下的毛笔,而是人心。

187年以后,他的第N代子孙赵构最终揭发了真相,并将皇位还给了赵匡胤的后世子孙赵慎。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26 03:48 , Processed in 3.012243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