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weder

[战国春秋] 龙的传人 《历史的诱惑-观宋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40、帝王的辉煌

自欺欺人也好,自我安慰也罢,毕竟皇位才是最现实的,在处理好继位的合法性问题后,下一步就是打赏功臣,这可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虽然历来皇帝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大业已成后的功臣,但这些人毕竟在皇帝的事业中投入了大量资本,持有了股份,到了分红的时候把他们踢到一边,是不好收场的,毕竟任何董事局都不可能是董事长一个人说了算。

事实上,赵光义是个很够意思的人,在登基后不久,他就把假传圣旨的王继恩升为大内总管。帝位巩固之后,又将赵普召回朝廷,任为太子太保,三年后,升为司徒,封梁国公。而其他党羽成员也相应地得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那份红利。

功德圆满,善莫大焉!

纵观赵光义自继位以来的一系列动作,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绝对算不上好人,这个人冷酷、残忍、权欲熏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绝对不想和这样的人做朋友,但他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皇帝。

一个皇帝从不需要用个人的良好品格来证明自己的英明,恰恰相反,在历史上干皇帝这行的人,基本上都不是什么好人,因为好人当不了好皇帝,李煜就是铁证。

一个人从登上皇位成为皇帝的那一天起,他所面对的就绝不仅仅是权位,还有许许多多的敌人,他不但要和天斗、和地斗,还要和自己身边的几乎每一个人斗,大臣、太监、老婆、老婆的家属、兄弟姐妹,甚至还有父母儿女,他成为了所有人的目标。如果不拿出点手段,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很容易被人找到空子踢下皇位,而历史证明,被踢下皇位的皇帝存活率是相当低的。

为了皇位,为了性命,必须学会权谋诡计,必须六亲不认,他要比最强横的恶霸更强横,比最无赖的流氓更无赖,他不能相信任何人,除了自己。

所以我说,孤家寡人实在是对皇帝境况最好的概括。

赵光义就是这样一个恶霸无赖,同时也是一个好皇帝。

他精力充沛,以劳模赵匡胤同志为榜样,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处理政务。他爱护百姓,关心民间疾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在他的统治下,宋朝变得越来越强大。荒地被开垦,仓库堆满了粮食和钱币,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科技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打造出了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他制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也很好地执行了这些政策,使得宋朝更为强大,如果要具体说明,还可以列出一大堆经济数字,这些都是套话,具体内容可参考相关历史教科书。我不愿意多写,相信大家也不愿意多看,但值得思考的是,这些举措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做过,也取得过不错的效果,为什么赵光义却可以超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公认的有作为的皇帝呢?

下面我们就拿这位伟大皇帝的功绩来回答这个问题。

正如之前说过的那样,他绝对不是一个好人,却绝对是一个好皇帝,他用惊人的天赋和能力成就了巨大的功业,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遗产,并在1000多年后依然影响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好皇帝,当之无愧。
说起修书这件事,应该是很多人向往的吧,把自己的努力化为图书典籍以供后人仰读,确实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而对于某些没有能力写书的人而言,要出版一本书就比较困难了,当然还是有方法。比如我原先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的有些先生眼红别人发刊出书,想写书却没那个本事,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到四处抄来一些老掉牙的东西,居然也搞出了一本书出版,而且要求学生人手一本,如果哪天在课堂上,发现某某同学没有自己的著作,他会非常主动地上去问个底朝天,然后在平时成绩上面大打折扣(一般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同学们为了避免先生“频频回顾”,更为了给先生留个好印象,都会很自觉地购买他的大作。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期望期考成绩高一点,因为先生说了,考试内容都在他那本著作里面。

说来很难让人相信,早在1000多年前的赵光义时代,也有人做过一件类似的事情,这个人就是赵光义。

我们之前介绍过,赵光义从小就很聪明,但是天天跟着哥哥赵匡胤干革命,居然忘了读书写字,搞到最后文化修养很有限度。因此,要他写出什么传世名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只能指示手下的人去修书,其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只为了名声而已。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哪个皇帝不想青史留名啊?以往的很多皇帝修了很多书,修书其实是一件并不稀罕的事情,但赵光义确实是个雄才大略的人,他要修的是一部史无前例的著作,他要做的是一件前人没有做过的大事情。

“我要修一部古往今来最齐备,最完美,最优秀的书,要让千年之后的人们知道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辉和荣耀!”

他做到了,他修成了一部光耀史册,流芳百世的伟大书籍——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是我国宋代一部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大家学者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备天地万物之理,政教法度之原,理乱废兴之由,道德性命之奥”,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六百多种,分50门,每门下又分若干子目,共4558个子目,子目下按时代先后排列资料,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文学和参考价值,被称作辑佚工作的宝山,它的光辉只有明代的《永乐大典》可与之匹敌。

这么一部巨著,估计连编撰官自己都不想多看了,可赵光义一见就喜欢上了,尽管政务繁忙,还是规定自己每天必读三卷。(即便如此,也要花足足一年时间来看)

这三卷书每天由史馆进呈给侍读官,天天如此,有的大臣怕皇帝累着,就劝他:“一天看三卷有些多了,恐怕您会累着。”

赵光义却说:“我天性就喜欢读书,以前是没时间,现在闲下来了,多读几本书反而神清气爽,怎么会劳累呢?而且只要打开书卷就会有收获,(成语“开卷有益”就出自于此)时间也不会被浪费掉。”结果,他用一年时间,果真读完了这部大书。

本来这部书的名字叫《天平总类》,因为皇帝陛下亲自看了一遍,就改成了《天平御览》。

除了修书,赵光义在其他领域也堪称大家,是个喜欢风雅的皇帝。

赵光义书法相当高明,不仅在历代帝王中出类拔萃,就是和别的书法家也有得一比,群臣都以能够得到他的作品为荣。他曾用飞白字体书“玉堂之署”四字,赐给翰林承旨苏易简,苏易简得到了皇帝的墨宝,便邀请好友毕士安(是寇准的恩师,一生为人正直、治学严谨)等前来观赏。赵光义听说此事,派使者赐宴,众人纷纷赋诗颂扬,一时间热闹非常。

这些臣子有没有拍马屁的嫌疑,我不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赵光义的确写得一手好字。史载:太宗皇帝精通(注意这个词)草、行、飞白、篆、蒥、八分书。反正跟现在某些领导同志故弄风雅是有巨大差别的,至少人家写的字还没有龙飞凤舞到没人认识的地步。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41、纵横天下



赵光义书法好,围棋下得也不错,连当时的高手棋待诏(棋博士,专教宫人下棋)贾玄,国手杨希紫、蒋元吉都不是他的对手。《宋史》说:这位贾玄贾是一个围棋奇才,少年时已能战胜国手。当上国手后,棋艺更加精湛。他棋下得神出鬼没,千变万化,可以随心所欲地调动对方。和他下棋的无不对其棋艺水平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曾称霸棋坛数十年。

太宗能下赢这样的人才,可见棋艺的确不差。赵光义不但学习研究别人的“棋势”,还自己钻研创造死活棋,其中有非常出名的三棋势——“天鹅独飞势”“对面千里势”“海底取明珠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三道有名的死活棋。

要知道,若非名家高手,要创造出新的定势,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当年中国第一个围棋九段陈祖德先生毕其一生都只造出了一个“中国流定势”,后来还成为国际最流行新型布局,陈先生也因此名震中外。

围棋这玩意,我研究不深,每次和高手过招,基本上是全军覆没,死得相当难堪。后来有大师指点说,练棋先练心,心定,棋艺才会高超。

很遗憾,到目前为止,我始终没有实践过大师的真谛,但是这的确是一句很靠谱的话。李昌镐之所以棋无对手,只要你看看人家下棋的表情就大概知道原因了,“石佛”的称号,那是很中肯的。

赵光义书法好,棋技高,而且能文,这一点他确实超过了哥哥赵匡胤。当年闹革命那会儿,赵光义是没日没夜地忙,那有功夫看书!相比之下,赵光义就好多了,大事哥哥顶着,小事下人去办,虽然也挺忙,但毕竟还是有忙里偷闲的时候,没事干就窝在被子里面看看书,写写文章。

关于赵光义与大臣游玩唱和,史书上记载很多,比如赵普同志就曾在获得赵光义赐诗后,流着泪拍马屁:“臣要把陛下赐的诗刻在石头上,永远带在身边,直到进了棺材。”

最有意思的还是,他曾写过戒酒诗,翰林承旨苏易简虽才华横溢,却嗜酒如命,赵光义就亲笔写了劝酒、戒酒二首诗赐给他,好让他有所收敛。为了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老赵还别出心裁地让他对着自己的老娘吟读。

苏易简从此上朝值班的时候就再也没有喝过酒,可老狗始终改不了吃屎的坏毛病,回到家里面却照喝不误。后来苏易简终于因酒致病,不治身亡。赵光义因此还时常叹息:“苏易简因为杯中物送了命,太可惜了!”(可惜我那两首诗了!)

赵光义写的诗虽然多,但大都遗失没有流传下来,究竟写得怎么样,我也不敢妄加猜测。不过,不善文的太祖皇帝倒是留下一首荒诞不经的打油诗:

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流星赶却月。

这首诗的名字是《日出》,作者是赵匡胤,时年32岁,这也是他唯一流传至今的诗作。

此诗看似言辞幼稚,很有打油诗的味道,但其中却奥秘无穷,境界宏张,气势逼人,颇有大气之风。

当然,它意境如何,寓意何在,我不想说太多,毕竟大家也不大可能仅仅因为看了这首诗就能够成为大诗人。但有一点倒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伟人之所以为伟人,必定有着博大的胸襟与气魄,而我们在生活当中之所以小肚鸡肠,主要还是因为思维格局不够大,你看看格局大的哪个没成大业?

下面有这么一段话:

上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能下?



下联:地作琵琶路当弦,谁人能弹?



横批:惟我独尊



怎么样?太狂了,太大了,太厉害了!

这个人到底造就了什么伟业,竟然如此“嚣张”?

其实也没有什么,今天在欧洲一提起来,人家最佩服的人就是他,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七百年后,另一个穿着破棉袄,踏着鹅毛大雪,登上千米高山,也吟唱了一段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个人又有什么出息,竟如此“不可一世”?

其实也没多大出息,只不过十三年后,他在天安门城楼上,喊了另外一句普通话严重走调的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看看这些人的胸怀,再想想自己的格局,惭愧,惭愧!

人生在笑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能如此叱咤一生,足矣!

在赵光义的统治下,国泰民安,修书、科举、贸易这些事情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此时的中国是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如果考虑到同时代的拜占庭帝国已经奄奄一息,英法都还在丹麦人的铁蹄下挣扎,波旁家族外强中干,德意志帝国四分五裂,俄罗斯人建立的基辅罗斯独立公园才刚刚起步,我们似乎也可以把前面那句话中的“之一”两字去掉。

前一段时间,一部纪录片风靡全国——《大国崛起》

这是一部挺有深度的记录片,它详细记录了自15世纪以来500年年间,9个超级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的崛起历史!
看完片子,我常常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怎样才能获得其他国家及其人民的尊重,让咱们也在世界上风光自豪一把?

其实答案很简单——国家强大。

那么,如何才能让国家强大呢?

我觉得至少应该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有一个英明、优秀的领袖,比如日本的伊藤博文、德国的俾斯麦、美国的林肯、俄国的列宁等;第二,有自己优秀、先进的教育,注意是“自己的”,一定是要适合自己的教育;第三,有优秀、深厚的文化。

纵观整个大宋王朝,能真正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大概就只有赵光义时代了。

自唐朝安史之乱后,原先那威风八面的天朝上国就已经成为了空架子,唐朝皇帝成了名义上的世界霸主,很多国家再也不来朝贡,甚至断绝了外交关系。

生了病的老虎非但不是老虎,连猫都不如。

五代十国时期,更是征战不断,军阀割据,连一个国家都算不上。

而赵匡胤接受这个烂摊子后,励精图治,努力发展生产,国力渐渐强盛,而等到赵光义继位消灭北汉,大宋帝国更是扶摇直上,威名远播。

于是,那些“失踪”很久的各国使臣们又纷纷出现,进贡的进贡,朝拜的朝拜,日本、高句丽(朝鲜)、交趾(越南)的国王每年都会上汴京面见大宋皇帝。

不过,你可千万别把这些表面上的礼仪当真。要知道,他们进贡、朝拜后,是有回报的,即所谓的“锦绮、纱罗、金银、珍奇之物赐之”。要是国家不强盛,没有钱,你看他还来不来拜你?

不过,总体而言,当时的大多数国家与宋朝的关系都是极为融洽的,而在宋帝国的西北部,西域各部落与宋朝也恢复了联系,并开始向宋朝朝贡。

此时的宋朝,疆域虽然不及后来的元朝,但已北抵契丹,西达西夏,东北控制女真,西南拥有西藏,并有真腊(柬埔寨)、罗斛国(泰国)、缅国(缅甸)、南海诸国(新马泰)等为属国。其影响力和控制力更是远播四方。

如此辽阔之疆域,如此强大之影响力,当时的大宋已经成为堪与汉唐媲美的强大帝国。哪怕是站在现在的角度去审视一千多年前的那个时代,我们仍然有理由心潮澎湃。

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正朝着成为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一千多年前西方最富裕地方的意大利威尼斯人见着中国的商船不仅感慨:“中国的商船也是人们能够想象出的最大的船只,有的有6层桅杆,4层甲板,12张大帆,可以装载1000多人。这些船不仅拥有精确得近乎奇迹般的航线图,而且,它们还拥有几何学家以及那些懂得星象的人,还有那些熟练运用天然磁石的人,通过它,他们可以找到通往陆上世界尽头的路,对于他们的天赋,愿上帝受到赞美。”

一千多年前意大利人见着中国的面条后,于是他们发明了今天的意大利面条。一千多年前意大利人见着中国的冰激凌后,于是今天他们认为自己发明了冰激凌。

一千多年前中国华北的钢铁年产就达一百二十五万吨,这是个什么概念?公元1788年欧洲工业革命开始英国钢铁业年年产才有七万六千吨。

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以上的超大城市。而10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中国的首都汴京有一百五十万人。

一千年前中国的城市规模的超过二十万人口的有六个,十万户以上的城市有四十六个。加上一百五十万的汴京,北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百分之二十二,这在中国几千年众多的封建王朝当中,是个颠峰的数字。

一千年前的中国城市就已经有施药局、慈幼局、养济院、漏泽园等福利设施,这是城市高级现代化的特征。一千多年前欧洲很乱很穷很落后,美洲未开发、非洲很原始。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不是一倍而是十几倍。一千年前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

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烂。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安静,只有中国的城市人流拥动、欢歌笑语。

一千年前中国人会自豪的说:“我幸福,因为我是人,而不是动物;是强人,而不是病夫;是中国人,而不是蛮族人;我富足,我幸福,因为我生活在全世界最美好的城市汴京。”

在大宋帝国统治下的百姓们终于摆脱了战乱和流浪,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他们也不再畏惧异族人的侵扰,因为这个强大的国家足可以让他们引以为傲,他们终于可以自豪地向世人宣布:

我是大宋的子民!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42、契丹的崛起1

虽然宋帝国十分强大,但捣乱的邻居还是有的,也多多少少带来了一些麻烦,而最早出现麻烦的地方就是契丹。

契丹是北方群狼之首,自唐朝以来,一直搅扰中原边境。

这倒不难理解,本来他们就没有自己的手工业和农业,经济结构严重失衡,除了牛羊肉,什么都缺,就算想搞封闭自然经济也没法搞起来,想拿东西和中原王朝交换,干点进出口贸易,可是人家不让干,这也容易理解,毕竟经常打仗,谁知道你是不是想趁机潜入境内干点破坏活动,所以大规模的互市生意是没有办法做起来的。该怎么办呢?需要的、缺少的东西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能通过做生意换回来,人不能让尿憋死,那就抢吧!

众所周知,契丹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长期活动在内蒙古一带,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按照马克思先生的社会生产关系理论,契丹的级别低了好几个档次,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因为在战争面前,一切的社会制度、生产关系都将毫无意义,奴隶制国家可以打败封建王朝,封建王朝也可以打败资本主义帝国,而历史最后评判的标准始终只有一个:胜利或者失败。

在中国历史上大分裂的南北朝时期,小契丹和中原文明有过第一次亲密接触。不过,刚刚兴起的契丹,在当时还是个“小弟”,只有跟着别人混的资格,不仅经常遭到北魏和北齐的打击,内部也是混乱不堪。契丹的八个部落都是自己活自己的,谁也不管谁,各个部落就只能偶尔性地骚扰一下中原边境,抢点玉米、高粱就跑。

到了隋朝,隋文帝对这种小动作就不那么客气了,直接发兵将契丹八部落赶出漠北,让他们在戈壁滩上晒太阳,弄得惨兮兮的。

经历一连串的失败,契丹人终于意识到,只有团结才是硬道理。于是,在唐朝初年,契丹八部落终于联合起来,组成了部落联盟,联盟的首领是由各部落头领每三年推举产生。

觉悟高了,选举制度先进了,实力也强大了,可契丹人还是只能待在戈壁滩上继续晒太阳,倒不是不向往中原美好生活,事实上他们也时常翘首眺望南方,之所以没动作,只因为他们很清楚,和强盛的大唐帝国根本没有抗衡的可能。唐太宗贞观年间,契丹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投靠唐朝成了附庸。

至武则天时代,联盟首领觉得自己拜倒在女人的石榴裙下,实在没面子,便开始闹“独立”,和武周摩擦不断。刚开始运气还不错,打了几个胜仗,可武则天这位“铁娘子”,怎么会受这个气,她随即派出大部队进行围剿。

事实证明,锅的确是铁打的。部落首领很快就被解决了,契丹人像鸭子一样又被赶回了原来的居住地。

依附南边不成,契丹人只好去投靠北方最为强大的突厥族——回鹘。

后来大唐衰落了,回鹘汗国也灭亡了,再也没有一个强大势力可以号令天下了。

群龙无首必定导致天下大乱,契丹人趁乱四处抢掠,不断向往扩张。唐末五代时期,契丹在勤劳智慧的汉族人民的催化作用下,逐渐强大起来。契丹八部之一的迭剌部最接近中原地区,汉族人民流入契丹迭剌部,使这个部落成为契丹联盟中生产最先进的一部。9世纪时,契丹各部还在氏族制阶段,而人家迭剌部就已经出现阶级分化形成奴隶占有制了。

正是在这个历史大变动时期,迭剌部造就了一位英雄人物——耶律阿保机。

唐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耶律阿保机出生于契丹迭剌部的一个贵族家族。

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凡是有所作为的大人物通常都会遭遇诸多不幸,比如生逢乱世,家道中落,或者干脆出生贫寒、一无所有。反正用孟老夫子的话解释最透彻: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阿保机出生的时候,也很不幸,正赶上契丹贵族为争夺联盟首领之位而打得不亦乐乎。各部落都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为了躲避追杀,阿保机的祖父、叔叔们带着他四处奔走,日子过得很苦。在阿保机一岁半的时候,他的祖父匀德实终于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彻底得到了解脱——被杀。

幼年的阿保机不懂得悲伤,也没有时间悲伤,因为他还要跟着祖母们继续为了生存而到处躲藏。

但上天还是公平的,他虽然没有给阿保机幸福的童年,却给了他一位好祖母。

阿保机的奶奶是一个十分有远见的女性,即使在四处漂流的时候,她也不忘记做一件事——教阿保机读书。在那遍地烽火的岁月里,她丢弃了很多行李,但始终带着一本书——《战国策》。说来惭愧,此书我到二十岁才通读,而阿保兄五岁就已经会背了。每看到此,都让人感叹:“新社会就是好啊!”,如果我生在那个年代,估计混到四五十岁还只是个童生呢!

幼小的阿保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接受着争斗的洗礼,这样的环境也造就了他精明果敢,深谋远虑和狡诈阴险,不择手段的性格。

孙猴子曾经在云霄殿大喝:“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

经过几年辛苦逃亡,改变命运的时候到了。耶律家族渐渐在争斗中又占了上风,阿保机的伯父还当上了“于越”(史称:总知军国事),于越的地位仅次于部落首领可汗,拥有联盟军事和行政的实际权力,大概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宰相。

年轻的阿保机也沾伯父的光,当上了于越侍卫首领。从此,他走上了契丹部落联盟的政治舞台。

阿保机身材魁梧,胸怀大志,武艺高强,据说能开三百斤的强弓(和宋太祖有得一拼)。跟其他名人一样,他也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就是他的伯父,这位宰相大人经常和阿保机探讨军国大事,使他受益匪浅,而伯父之所以对他如此器重他,只是基于自己的一个直觉判断——这孩子前途不可限量。

判断在两年后得到了证实,阿保机的伯父不幸被觊觎“宰相”之位的蒲古只等三部落谋杀,阿保机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击败对手,登上了宰相的宝座。这一年,他刚好三十岁。(和宋太祖相仿)

阿保机当上宰相过后,采取了一系列流氓行动,比如率领契丹铁骑连年出征,把大量室韦人、奚人、汉人抢回来充当奴隶,在抢人的同时也抢地盘,周围游牧民族部落的草场全部占为己有。弄光了北边,又向南边看齐,他带领骑兵迅速南下,攻掠唐朝的河东、代北九郡,接着又进攻唐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的领地。

通过劫掠,阿保机得到了包括大量汉人在内的奴隶、牲畜和粮食,使本部落的实力大增,甚至超过了联盟首领所在的部落。

在现代人看来,这种以非法手段,通过屠杀、抢掠、焚烧方式积累的财富资本,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些战争分子都应该遭到世人谴责,而移交国际军事法庭接受制裁。但实在可惜,阿保兄非但没遭受族人咒骂,两年后反而还被拥戴为契丹族新的部落首领。

究其原因,还是思想觉悟问题。就像当年日本人扫荡亚洲各国,全世界人民都强烈谴责小日本无耻行径,可人家就是装聋卖傻,居然把这种行为标榜为大和民族精神,还很有创意地弄了个“靖国神社”,隔三差五进去“瞻仰”一下,把东条英机、宫井石根这类战争狂当英雄一样参拜。

哎,还有没有公道啊!

阿保机当上部落联盟首领后,仍然坚定不移地实施自己的土匪计划,同时他吸取了伯父的教训,抽调各部精兵,组成自己的侍卫军“腹心部”,委派亲信心腹统领。

阿保机一生雄才大略,志存高远,“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生活显然不是他追求的全部,他要走向南面那丰腴的大平原,他要打破契丹由部落贵族选举联盟首领的制度,成为世代相传的至高统治者——皇帝。

为了实现这个宏远目标,阿保机自担任联盟可汗之日起,就大量依靠身边的契丹人才和汉族谋士,积极进行建国称帝的准备。为此,他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对内加强权力控制,收拢人心;二是对外进行扩张,进一步增强部落实力,树立更大的个人权威。

等基础稳固以后,阿保机也不管什么“民主选举”了,自己竟然赖在可汗位置上九年不动。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阿保机同志不遵守游戏规则,主要还是他收买的那帮汉族谋士太有才。这些人欺负阿保机没出过国,时常给他灌输中原相对落后的“君主专制”思想。告诉他中原的皇帝从来不改选,一屁股坐上去就好几十年,只要不出意外,自己的后代子孙还可以接着坐下去。

可怜的阿保机却觉得,这种制度很不错。于是,在任期满了也不提退休的事。可是,他哪里知道,中原所谓的“君主专制”能够实施是因为,其他人都被剥夺了选举权、被选举权,而契丹部落能够实施“民主选举”,是由于理论上部落的每个人都有这两项权利。

阿保机不按规矩出牌,麻烦很快来了。

公元911年,阿保机本家族的兄弟剌葛、迭剌、寅底石、安端等首先策划谋反。不过很可惜,阿保机事先知道了这个消息,这次他没有动用暴力手段来压服,而是和兄弟们登山杀牲对天盟誓,然后赦免了他们。

事实证明,山盟海誓是假的,权力欲望才是真的。

第二年,四人又在宰相辖底的带领下,再次反叛。这年七月,阿保机征战术不封部落,让剌葛领兵攻打平州(今天河北卢龙)。到十月时,剌葛攻陷了平州,却领兵阻挡阿保机的归路,想以此强迫他参加可汗的“改选大会”,阿保机没有硬拼,而是领兵南下,操捷径赶在他们的前面举行了烧柴告天的仪式,再次继任可汗。

兄弟们没有了反叛的根据,只好第二天派人来向阿保机请罪,阿保机也表现得很大度,没有追究责任,只下令让他们面壁思过一个月。

金庸武侠小说经常提醒我们,面壁思过也是不行的,当年令狐冲大侠在思过崖面壁三个月不照样犯戒吗?这玩意对净化心灵根本就毫无作用。

不到半年时间,兄弟们再次反叛,这次很不错,发生了较大的武装冲突,他们事先制定了详细计划:先商议好拥立剌葛为新可汗,然后派迭剌和安端假装去朝见阿保机,伺机劫持阿保机去参加他们已经准备好的可汗改选大会。

不过很可惜,这次叛乱还是失败了。

因为阿保机发觉了他们的阴谋,到底怎么知道的,我也不晓得,反正阿保兄很生气,马上就带侍卫军抵抗,并成功降服迭剌和安端,收编了他们的武装,然后亲自率领队伍追剿剌葛。五日后,参与叛乱的三百人被判死刑,剌葛、迭剌处以杖刑,寅底石、安端等从犯无罪释放。

经过三次平叛,阿保机基本消灭了本家族的反对势力,随后他又设了一次“鸿门宴”将其他几个部落的反动势力一网打尽。障碍终于被完全清除。

公元916年,对契丹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
耶律阿保机在龙化州登基称帝,国号契丹,年号神册,都城上京(今天北京),阿保机即辽太祖。

毫无疑问,阿保机建国称帝是契丹历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却给周围邻居带来了受之不尽的灾难。其他游牧民族将在他及其子孙们的铁蹄下倍受煎熬,这种境况一直要持续到二百年后,女真另一位猛人完颜阿骨打的出现才结束了这样的苦难历史。

契丹立国以后不久,阿保机不断向周围各族进行大规模侵略,那时候中原地区正处于五代十国时期,群雄割据,军阀混战。

阿保机利用这个机会,先是侵入河北,攻占了许多州县。接着,他又消灭了辽河流域一带的渤海政权,从而统一了大漠南北,东北广大地区,成为当时我国北方的一个强大地方政权。

除了对外扩张,对内政策他也做得不错,比如创制了契丹文字,结束了野蛮民族无文字的历史;颁布法律,确定了法制基础。而最出名的还是设立汉儿司,因为它跟今天我们实行的“一国两制”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具体内容是: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待汉人。

至此,契丹的疆域,北至鄂尔浑河畔,西到新疆,东到黑龙江,基本上完成了中国北方地区的统一,并在以后的两百年间成为中原王朝的劲敌。

天显元年(公元926年)七月,辽太祖病死,次子耶律德光继位,即辽太宗(这是一个和宋太宗赵光义有着相同性格的人物)。

这里要提一下耶律德光继位的问题,因为里面牵涉到一个重要人物——述律后。

述律氏家族本来起源于回鹘,后来在契丹扎根繁衍,并一举成为贵族,述律后的母亲就是阿保机的姑姑。

按理说述律后和阿保机已属于近亲关系,依照婚姻法是不应该再婚的,但当时的契丹社会和中原汉族一样,也讲究亲上加亲,所以一直盛行姑表通婚。尽管在今天看来,近亲结婚的确对后代有影响,不过我们还是不得不佩服阿保机同志的眼光。因为与后来的那些众多妃子相比,这个老婆可以算是阿保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她本人不但非常有智谋,还能领兵打仗,最重要的是对丈夫很好。据说当年阿保机落难哪儿会,饿得不行,善良的述律姑娘便把刚烫好的烙饼揣在怀里,偷偷拿出来给阿保机吃,尽管每次胸口都会烫伤,但每次都送。

有妻如是,夫复何求!

对于阿保机的事业,她倾注了全部精力,其中之一就是为阿保机尽力发现保举人才,汉人韩延徽就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正是由于他的极力推荐,才使阿保机有了许多得力的谋士和助手。在阿保机领兵四处征讨的时候,述律后便主持后方的工作,坚守大本营。而在平定几次叛乱中,她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正是由于她带兵追击攻打叛军,并夺回了象征可汗权力的旗鼓,才使阿保机可以顺利连任。

等到阿保机终于战胜了所有对手,登上皇位的时候,述律后也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契丹国的国母,称为“应天大明地皇后”。

对阿保机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述律后都是一个好老婆。然而他的儿子们却不认为他是一位好母亲。

其实,阿保机有三个儿子:耶律倍、耶律德光、李胡。

当初,为了检验三兄弟的能力,阿保机曾对三个儿子做过一次有意的测试,他让兄弟几个一起去砍柴,看谁先回来。

最后的结果是:耶律德光最先回来,因为他只砍了一些就马上往回走;耶律倍选择了一些干柴砍下,然后又捆成一束,整整齐齐带回来;老三倒是砍了很多,但又扔了不少,回来后最少。

如果这是一次公司招聘测试,我估计绝大多数人事部的同志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耶律德光,道理很简单,他细心仁厚、做事稳重,让人放心。

而事实上,阿保机也是这么想的,他觉得耶律倍仁义厚道,耶律德光虽机巧却华而不实,老三心大力小,不会做事。

最后,阿保机对本次测试作出如下批示:立长子耶律倍为太子。

众臣同意。原因很简单:大多数人都是耶律倍的党羽。

述律后反对。

因为她更偏爱耶律德光,原因也很简单:次子最像述律后。

虽然老大才学过人,精通音律和医药,也擅长写契丹和汉文章,而且对孔子的儒家思想颇有研究,甚至曾经还建议阿保机以儒家学说来治理国家。

但述律后仍然反对这个儿子继位。一方面是老大不会讨母亲喜欢,最主要的还在于,述律后有非常独到的眼光。

她很清楚,契丹需要的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君主,而不是悲天悯人一样的公司员工,更不需要才华横溢,爱好广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游牧民族的君王,机智、勇敢、血腥才是王道,为了达到目的,甚至可以耍诈使坏。所以,他坚持保耶律德光为继承人。事实证明,述律后的政治感觉是很准确的,耶律德光即位之后,经过一系列扩张,将辽帝国发展到空前规模。

当然,这都是后话,当前的形式却并不乐观——多数大臣明确支持太子耶律倍继位。

为了扫除耶律德光政治上的敌对势力,述律后使用了各种手段,什么阴招、损招、狠招统统用上,不光对敌人心狠手辣,对自己也毫不留情。

阿保机死后,皇后很是伤心了几天,这也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夫妻俩起起伏伏几十年也不容易,虽然两个人偶尔也斗斗嘴、闹点小矛盾,试问天下哪对夫妻没闹过?现在老头子走了,往后连个说话的人都没了。

哎,怎不寂寞,怎不忧伤?

哭吧,哭吧,把所有悲伤都哭出来吧!

哭完过后,还有更大的斗争在等着你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42、契丹的崛起2

阿保机葬礼那天,述律后一改之前的悲伤面貌,精神焕发,相当亢奋,似乎她真的如人们祝福的那样“化悲痛为力量”了。

当所有大臣都到齐了,述律后让人宣读了她的第一道懿旨,也是最重要的一道懿旨。

懿旨的篇幅很长,不过有意义的内容没几句,概括起来就两个字:殉葬。(说是按照传统,皇帝死了要人陪葬,让这些忠国良臣传话给阿保机。)

这就太不厚道了,人家拖家带口的也不容易,你凭啥硬逼人去陪葬!

但此时已经容不得他们有丝毫犹豫,因为几千号人已经挖好坑,都拿着工具在旁边等着皇后发号施令。

如此看来,这女人实在有点搞突然袭击的潜质。

实际上,这绝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殉葬仪式,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另有奥妙。

根据史料记载,这次陪葬的大臣有100名之多,其中南院大王一人,北枢密院两名,其他个路、府、京若干名,这些都是太子党的骨干力量。

由此看来,述律后意思很明白:彻底清除耶律德光在政治上的敌对势力。

说起来,还是汉人聪明,毕竟多读了几年书,当初西门豹治女巫的故事后人都记得很清楚。这玩意儿拿来忽悠那些愚昧无知的契丹人倒还行,而对赵思温这样的汉人根本起不了作用。

所以,当刀架到他脖子上时,赵思温死活不从。

述律后大怒,责问道:“你和先帝不是很亲近吗,为什么不去?”

赵思温拿出当年西门豹质问巫婆的豪情,反驳道:“和先帝亲近,谁也比不上皇后,如果皇后去,那我就马上来。”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精彩,太精彩了。

推理充分、逻辑严密、论证清晰,就算拿到现代辩论比赛里面,也可以称得上经典案例。

不过,老江湖就是不一样。

狡诈的述律后居然推辞说:“几个儿子还年幼,现在国家没有君主,我暂时不能去。”

皮球又一次踢回到赵思温这边。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强悍女人马上又发飙了。

因为他很清楚,不尽快除掉这个“刁民”,后面将很难收场,搞得不好,今天敌人挖的坑将成为自己的坟墓。

于是,强悍的述律后干出了一件耸人听闻,挑战人类极限的事情。

老太婆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竟狠下心来,当场将自己的一只手从手腕处砍断。

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看到的是一团血肉模糊,仍然不停滴血的断臂,地上的手掌还在倔强地抖动。

更让他们精神崩溃的是,述律后没有呻吟,没有晕厥,而是慢慢俯下身体,将砍断的手掌捡起来,恭恭敬敬地放在阿保机的灵柩里面。

看着这恐怖的一幕,赵思温想逃走,双腿却被牢牢地钉在原地,动弹不得。他曾见过无数个人被杀、被折磨的情景,听到过无数次凄惨而恐怖的哀嚎,但在这个平静的日子里,面对这个镇定的人,他才真正感受到了深入骨髓的恐惧和震撼。

于是,他开始颤抖。

一个沉闷的声音终于打破了这片死一般的寂静:

“赵卿,该你了!”



二十年前,曾有一部极为轰动的电影《第一滴血》,后来还拍了续集,里面的男主人公兰博极为彪悍,曾把火药洒在伤口上,给自己消毒,国人为之侧目不已,皆视其为硬汉偶像。

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在1200多年前,有一个叫述律后的人曾经比兰博还要兰博,而他们之前的最大区别在于:兰博是男的,述律后是女的;兰博是假的,述律后是真的;兰博是年轻人,述律后已经算过半百。

这个人就这样名震天下,就这样名载史册,就这样活了下来,因为她的狡诈、坚韧和顽强。

从此,史书上又多了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名字:断腕太后。

通过这次风波,述律后干掉了100多名大臣,为耶律德光继位彻底扫清了道路。

公元926年,耶律德光即帝位,史称辽太宗。

根据历史导演的安排,耶律兄要“新官上任三把火”,对内进行一系列改革会花费大量时间,而这些改革内容,中原王朝在秦始皇时期就有了,对他们基本上没有多少借鉴价值,我们就不陪耶律先生治国了。因为大家更关心耶律兄他妈的故事,所以我决定先把她的事迹一口气讲完,也顺便聊一下苦命人耶律倍。

耶律德光继承帝位后,对耶律倍这个潜在的皇位争夺者存着极大的戒心和敌意。虽然耶律倍已经失去所有的一切,只想过几天舒服日子,耶律德光却连自己哥哥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也不愿意满足。

刚开始,耶律德光封耶律倍为丹东王,管辖渤海国。后来为了削弱渤海国的力量,耶律德光下旨召哥哥回京住几天,然后趁机将渤海国的居民迁移到其他地方。

按照传统礼仪,藩王进京都有一整套迎接仪式。

这套仪式十分复杂,具体说来是先派仪仗大队和礼官到城外十里迎接,然后在京城外由文武百官迎拜,最后进入内城由皇帝耶律德光亲自谒见,然后将藩王送往住处,大功告成。

不过,耶律德光却告诉礼仪官员:

“一台轿子,两匹马,接他回来!”

厉行节约,简单方便,对亲哥哥一视同仁,耶律先生也算为后世子孙做出了表率。

枢密院中丞耶律沙实在看不下去了,便上书表示:这个礼仪实在太薄。

耶律德光反应很快,立刻回复到:我已经尊兄长为王了,还要什么礼仪!耶律沙说礼仪太薄,到底是什么用意?

这话就说得重了,不得已,南院大王只得出面,表示大臣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希望皇帝能够亲近丹东王,前往迎接罢了。

这个理由确实冠冕堂皇,不好反驳,但耶律德光却不慌不忙,因为耶律倍在途中曾托人向他表示希望礼仪从简。有了这个借口,耶律德光便洋洋得意地对群臣说:“你们都看到了,这是丹东王的意思,我也没办法!”

本来耶律倍不过是跟他客气客气的,但耶律德光却一点都不客气。

就这样,丹东王坐着轿子,在两匹马的迎接下,“威风凛凛”地来到了京城,在这里,没有百姓沿路相迎,也没有文武百官的跪拜,这位昔日的太子殿下面对着的只是一片寂静,几分悲凉。
不过耶律德光还算良心未泯,居然出来迎接他的哥哥。他在殿外和耶律倍拉了几句家常,便打发他去了早已为哥哥准备好的住处——西宫。

在那里,他为自己的哥哥安排了一份囚犯的工作。

然后他回到了大殿之上,继续做他的皇帝。

耶律倍不是傻瓜,从迎接的礼仪和弟弟的态度,他已经明白,自己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而所谓的西宫,不过是一处荒废很久的几间破房子。

但他并不在乎,显赫的权势,无尽的欲望,对他而言,已无足轻重,他只想过一个平凡人应该过的生活,十几年的尔虞我诈、利益纠葛已耗尽了他所有的斗智,他只想做一个世外的隐者,哪怕是一会儿。

从此,荒凉的西宫迎来了新的主人——昔日的太子殿下。说他是主人其实并不贴切,因为事实上,他只是当今皇帝耶律德光的囚徒。而称他为“太子”,只是由于耶律德光一直把他当作潜在的帝位争夺者,以前如此,现在如此,以后也将如此。

天显二年(公元928年),大臣上书要求让丹东王出宫接见百官,希望得到皇帝的批准。

耶律德光的答案是——不行。

然后他还追加了一条:今后所有人都不许见他!

为了确实搞好生活服务和安全保卫工作,他还特意挑选了一些对耶律倍不满的奴才来服侍这位王爷,派侍卫军把西宫内外严密包围。同时,耶律德光也周到地考虑到了环境噪音问题,为了让自己的哥哥能够不受外人打扰,他命令不许放任何人进去看望耶律倍,他的所有生活必需品都由外界定期定时送入。

南院大王曾来此看望昔日好友,被这些忠实的保卫者挡了回去。他们终于意识到,这位所谓的丹东王实际上只是一个囚犯。

耶律德光把事情做绝了。

他虽然迫于压力,没有在登基后杀掉自己的哥哥,但也做了几乎所有不该做的事情,给他的哥哥判了一个无限期监禁。

那个原本机灵可爱的好弟弟已经不见了,他忘记了当年那位因保护自己而跌下马的好哥哥,他也忘记了当年那位因袒护自己而挨打的好兄长,他甚至也忘记了那个和自己一起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好战友。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六亲不认、心如铁石的陌生人。

这虽然是悲剧,却也是皇权游戏的必然规则,没人能够破坏,没人能够颠覆。

住在这里的耶律倍反倒是十分平静,对他而言,能够在权力斗争中活下来,已经很满足了。他老老实实地过着弟弟给自己安排的囚徒生活,从来不闹事,唯一的问题在于,耶律德光切断了他和外界的联系,甚至连他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也不能保证。(当然,这里的标准不包括牙膏、牙刷、沐浴露等现代产品。)

只要不是黑牢,即使是囚犯,吃饭也应该不是个问题,逢年过节加个餐,没事还能出去放放风、透透气,可是耶律德光连这种基本待遇都没有。他每天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白天刊太阳,晚上望月亮、数星星。

可就是这样的生活,他的好弟弟也不愿意让他过下去。

西宫没有纳凉的场所,所以盛夏时节耶律倍只能靠在树荫下乘凉,这也算是他唯一的一点可怜的奢侈享乐了。

不久后的一天,他如往常一样,准备靠在树下避暑,却惊奇地发现,周围大树已不见了踪影,连树桩都没留下,他询问左右,才知道这是他的好弟弟所为。他苦笑着,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什么也没有说,便回到了酷热的住所,他已经失去了一切,现在连自己的一片树荫也保不住。

树犹如此,人亦何为!

耶律德光之所以要砍掉那些树,是因为有大臣对他说,西宫的树木太多,便于隐藏“不明飞行物”。这一说法正好合乎耶律德光的心意,他立刻下令砍掉西宫的所有树木,以便监视,至于耶律倍先生的树荫,当然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耶律倍终于明白,他的好弟弟是一个比述律后更为可怕的人,述律后虽然并不喜欢自己,也经常从中作梗,但至少她还有一点点人情味,而自己的这个好弟弟却为了巩固皇位,一心一意要把自己这个已经失去一切的人往死里逼。

耶律德光,你太过分了!

但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继续这么过下去,毕竟能活一天就是一天。

这是真正的绝境,深陷禁宫,没有人可以信任,没有人可以依靠,也不会有专人来伺候他的起居。其实衣食待遇不好还在其次,对于耶律倍而言,能否活到第二天才是他每天真正要考虑的问题。

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足可以把任何一个正常人避疯。但出人意料的是,平日养尊处优的丹东王竟然坚持了下来,而且活得不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面对折磨,面对屈辱,不少“有志之士”宁愿选择舍弃生命也要捍卫自己那份不可一世的尊严,这些人崇尚“士可杀,不可辱”的高贵情操,仰拜“楚霸王、屈原”式的高节之士。

不可否认,这些人的确高尚,但却不伟大,因为他们并没有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

生命是伟大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力选择放弃生命,哪怕深陷屈辱,即使饱受煎熬。原因很简单,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活着一切皆有可能,死去了万事不能。勾践,司马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超越了一般人所不能超越的生命极限。一个人死的勇气都有了,为什么就没有勇气生存下来?

了解世界的黑暗与绝望,却从不放弃,并以忍辱负重之心去接受所有的不幸,这才是生命赋予我们的真正意义,这才是人类最为崇高的道德与情感。

所以我相信,即使这个世界十分隐晦,十分邪恶,即使有些人阴险毒辣,纵然他们让你痛不欲生、生不如死,我们都应该鼓起勇气,勇敢地活下去,因为我相信只要生命还在,希望是不会死去的。

应该说耶律倍的处境确实十分困难,因为很多被派来看管他的士兵对他怀有极深的仇恨(耶律德光精心安排的),但耶律倍却用他的气度和仁义征服了几乎身边所有的人,即使身处囚室,他也从未因自己的痛苦而向敌人卑躬屈膝,即使对于一些辱骂轻慢他的人,也能够以礼相待,不卑不亢。渐渐地,在他身边的那些原本对他怀有敌意的人都被他所感化。

特别是侍卫军首领安靼,作为耶律德光的忠实“粉丝”,他原本十分瞧不起这个被赶下太子大位的阶下囚,但自从他奉命看管耶律倍以来,这个看似文弱的人却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不断地影响着他,即使在极为危险的艰苦环境下,这个人仍然镇定自若,待人诚恳,丝毫不见慌乱。慢慢地,他开始欣赏并喜欢这个人。

他改变了自己一向藐视的态度,对这个自己看管下的人不但没有丝毫不敬,还对他礼遇有加,甚至还时常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望耶律倍,且态度十分恭敬,如同见自己的上级前辈一般。

安靼的这种态度使得耶律德光十分不满,他没有想到,这个王爷级别的囚犯竟然反客为主,不但没有吃什么苦头,反而过得很舒坦,还让自己的亲信对他服服帖帖。他想破脑袋也搞不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对于这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唯一的情绪就是愤怒。

这种情绪驱使着他,在他的内心催生了一个念头——杀掉自己的亲哥哥。

耶律倍人生中的又一次危机即将到来。

这一年,耶律德光突然头脑发热,准备御驾亲征后唐(此时由后唐明宗李嗣执政)。临行前几天,他带口信给耶律倍,要他一起随行。

如果这个命令真的付诸实施,那么耶律倍的命运大概有两种:被自己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干掉,或者被后唐大军杀死,但不管是那一种,结果都一样——必死无疑。

耶律倍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滑稽的是,他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幸运的是,这一次他身边多了两个人,帮助他闯过了这一关。

其中之一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安靼,而另一个人是来监视他的太监阿旦。

阿旦是一个比较忠厚的宦官,他神册二年进宫,不会拍马屁,也不搞投机,只是老老实实地过他的日子,在宫内待了二十多年,却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少监而已,没人瞧得起他。这次被派来“服侍”耶律倍,也是因为这份工作没有人愿意做。

耶律倍倒是如获至宝,他平日也没事,正好可以和这个他从小就认识的太监聊聊天。日子久了,两个人竟然成了朋友。

正是有了这两个人的帮助,耶律倍才得以战胜一次又一次迫害,最终重获自由。

耶律倍是一个政治嗅觉不敏锐的人,不然也不会被踢下太子位。听到弟弟的远征命令后,他没有看出耶律德光的险恶用心,又拿不定主意,便去询问阿旦。

阿旦听罢,大惊。立刻告诉他:此去极为凶险,天寒地冻不说,兄弟你还没有一兵一卒,就算皇帝不干掉你,到了边关,唐军也不会手下留情!

这一番话说得耶律倍冷汗直冒,他立刻下定决心,无论如何决不随军出征!

打定主意后,耶律倍坚定了态度,对弟弟的命令推脱再三,还请出安靼多方活动,最终使得这一计划暂时搁浅。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1-25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后蜀主孟昶这一节时,倒是想起他的贵妃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来,徐氏有才有貌,然也逃脱不了红颜薄命四字。。。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43、契丹的崛起3

就这样,耶律倍在安靼和阿旦的协助下,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逃过了这场劫难,耶律倍的命运开始出现转机。因为耶律德光在南征途中遭到了后唐大军的全力阻击,兵败晋阳城,耶律倍接到前线急报,要他回渤海国搬救兵,并由耶律沙统领。

十日后,耶律沙率领以渤海国为主力的八万兵马开赴前线,援救耶律德光。耶律倍也因此结束了自己的囚犯生涯,回到了辽阔别已久的封地。

在离开上京时,耶律倍和两位朋友作了短暂的告别。耶律倍坚持要带两位回渤海国,但两人都拒绝了,他只能带着感激和遗憾踏上了归途。

在那段艰辛的岁月里,几乎所有的人都背弃了耶律倍,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瞎子也看得出来,如果没有什么奇迹发生,这位仁兄就只能老死西宫了。但无论情况多么险恶,安靼和阿旦始终守在他的身旁,不离不弃。

自古以来,最难找到的就是患难之交的朋友,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辈子耶律倍找到了两个朋友,不为名利,不为金钱的真正的朋友。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和他做朋友可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在众人眼中,耶律倍的身份是囚犯,他的待遇不过是几间破瓦房外加一片没有树木的树林。况且这位仁兄又没心眼,斗争经验严重不足,随时都可能被皇帝以任何借口结果生命。而根据权威部门统计,自古以来,被皇帝软禁的人能够活着出去的少之又少,跟着这位王爷,非但捞不到什么好处,反而很有可能搭上自己的性命。

如果要搞风险投资,大可不必找这样的对象,因为风险太大,而收益却遥遥无期。

安靼和阿旦十分清楚这一点,但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操守,把自己的真诚保持到了最后一刻,直到他们心目中的朋友重获自由。

如此忠义之士,人生得一二,足矣!

耶律倍回到渤海国之后,为避免弟弟再次发难,竟然躲进闾山,过上了隐居生活,想超脱世俗,潜心研究中原儒学。

但即便是这么一个朴素的愿望,他也没有能够实现。因为作为当时的“风云人物”,想隐身那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首先,耶律光不会相信也不会同意这个人退隐深林,在他看来,哥哥这个“社会不安定因素”在世界上多活一天,危险就会增加一天,而对付这样的动物,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能将其放归大自然。所以,他一直伺机清除危险。

当然,有憎恨、打压耶律倍的,自然也有喜欢、欢迎他的。

有一个人就想和他做朋友,而能和耶律德光的敌人成为朋友的人,唯一的结论就是:这个人也是耶律德光的敌人。

后唐明宗李嗣源得知耶律倍不见容于耶律德光,便派遣密使跨海会见耶律倍,劝其前往后唐。

担任这次任务的人叫孟业,没有官衔,他之所以能够被选中执行如此光荣的任务,是因为他具备两个优势:首先他是耶律倍的同胞(契丹人)。唐朝末期,孟业随契丹部落首领南下抢劫,不幸被俘,从此定居中原,做了一名光荣的“劳动改造者”。五年后,因参加后唐明宗的谋反运动,有功,被赐为庶民,从此过上了汉人的平凡生活。

这次选中人他,就是因为他是契丹人,因为按照人们的生活习惯,同胞是很容易沟通感情的。

而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这位仁兄有一个不太光彩的特长——挑拨是非。

用今天的话讲,这是一个心理比较阴暗的人,唯恐天下不乱,喜欢闹事,然而后唐皇帝依然选中了他,因为他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靠着老乡的身份,孟业成功地见到了耶律倍,在那里,他善于挑事的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经过孟业一番煽风点火式的劝说,情绪激昂的丹东王当即决定——归顺后唐。

天显五年(公元930年)十一月,耶律倍率随从100多人离开辽南京,到达后唐边境登州(今天山东蓬莱)。在即将出海离国的时候,原本激情澎湃的他却突然心情沉重起来,迟迟不上船。他明白,一旦踏上了那艘驶向彼国的船只,就意味着自己将永远离开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而按照当时的社会现实,以他这种方式出国的人,是没有资格,也没有胆量再“海归”的。

耶律倍再一次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右?

说来还是人家密使厉害,一看耶律倍站在岸上不走,马上就明白了。于是,下船又给他做思想工作,把当年耶律德光和耶律倍直接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再一次声情并茂地讲了一遍。这还不算,为了消除耶律倍的顾虑,他又一再弱化其“投敌叛国”的嫌疑,并且强调后唐皇帝之所以不辞千里将其请到后唐,是因为耶律先生博学多才,他老人家想给你一个十分舒适的环境,让你潜心研究中原文化。

在孟业连哄带骗地鼓吹下,耶律倍心安理得地踏上了“不归路”。尽管如此,他还是禁不住留下眼泪,并在海上刻木作诗一首: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

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不日后,耶律倍一行抵达后唐都城汴京,后唐明宗为耶律倍的到来深感得意,对耶律倍以太子仪卫迎接,厚待有加。不仅如此,他还赐耶律倍姓东丹,名慕华(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并且任命人啊为怀化军节度使,瑞、慎等四州观察使。

自此,一生饱受凄苦的耶律倍终于在后唐得到了归宿。

相比之下,另一个大人物述律后此时的处境就惨多了,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只是因为她的一个错误决定。

在耶律德光死后,述律后准备采取老办法把皇位传给三儿子李胡。

如果说之前她力排众议、一心支持耶律德光还算有政治眼光的话,这次述律后着实是老眼昏花了。因为老三的操守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如果非要用两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残忍。史载:“李胡暴戾残忍,讵能子民。”

一直以来,我都不相信因果报应,但这一次我信了,而且是在述律后身上。当初,述律后因为偏袒耶律德光不让耶律倍继位,得罪了一大批人,后面又杀掉了很多大臣,到这时,被杀大臣的儿子们也已经成,所谓二十年老子又是一条好汉,这些人联合起来共同对述律后发动攻击。他们在南院大王耶律吼和北院大王耶律洼以及直宿卫耶律安抟等人的率领下,拥立丹东王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称帝。

述律后接到报告,异常恼怒:“我儿南征东讨,功业卓著,当立者应该是在我身边的孙子,你父弃我而奔后唐,是大逆不道之人,怎么能立这种人的儿子为帝呢?”

于是,她派儿子李胡领兵阻击,和耶律阮隔湟水对峙,大有决战之势。但与李胡同行的后晋降将李彦韬却投降了,结果李胡败退而回。大臣耶律屋质趁机劝说述律后罢兵言和,述律后见无力左右局势,只好承认了既成事实。

当然一向顽强的述律后是不会这么容易屈服的,随后一直在幕后策划废除耶律阮,而立李胡为帝。

可不幸的是,这次又有人泄密,她身边的宫女将自己的阴谋告知了耶律阮。以果断见长的耶律阮没有继承他父亲侠骨柔情的性格,直接干净利落地就将述律后囚禁在阿保机的陵墓旁,一直到75岁死去。



数十年岁月,是非荣辱,你争我夺,不过如此!



我们回到耶律德光时代。

耶律德光继位之后,深入贯彻阿保机向南发展的策略,不断南下,他的目标很明确:称霸中原。

应该说这是一个极为宏大的梦想,可不幸的是,当时契丹的实力根本还赶不上中原王朝,尽管唐朝盛世已经不复存在,但伟大的太宗皇帝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拿来对付契丹还是绰绰有余。

霸气十足的耶律兄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旧我行我素,不断地拥兵后唐边境,虽然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有一次还差点丢了性命),但他毫不气馁,屡败屡战,而支撑他信念的只有一个极其飘渺的直觉:胜利迟早会到来。

果然,机会终于在辽天显十一年(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的那个夏天到来了。

后唐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一时头脑发热,想尝尝当皇帝的滋味,可自己压根就没有“自主创业”的资本,转来转去,方法倒是想了不少,可没一个有用。

但毕竟天无绝人之路,经过苦苦思索,石敬瑭终于找到了另一条捷径。

聪明人有聪明人的主意,蠢人也有蠢人的办法。石敬瑭不聪明,所以他只能用那个最笨的方法——引进外援。

当然,在今天看来,“引进外援”这个词并不合适,准确的表达应该叫“引狼入室”,而两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所付出的代价不一样。

石敬瑭为了尽快当上皇帝,便向契丹人示好,当然这个所谓的“示好”,是要拿好处去沟通的。石敬瑭知道这个理儿,于是给契丹开出价码:赠送岁贡锦十万匹,同时认比自己小十岁的耶律德光为父。

应该说,这是一不错笔报酬。可耶律兄却没一点反应,甚至没多说一句话。石敬瑭在家里等星星、盼月亮等了一个多月,结果毫无消息。

作为官场老油条,他很清楚耶律德光保持沉默的意思。于是,石敬瑭又提高价位,追加二十万匹岁贡锦。

“这下应该动心了吧!”石敬瑭心想。

确实,契丹的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一片欢欣鼓舞,纷纷上书表示支持援助石敬瑭。要知道,三十万匹锦在契丹可就意味着三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如果一匹锦兑换三头羊,就是九十万头。

但耶律德光却一一驳回了大臣们的奏章,而且还千篇一律地回复了三个字:勿复言。

三十万匹锦都无动于衷,你装什么高洁!

此时几乎所有人都达成了一个不敢公开的共识:这个人脑袋有问题了。

但是,他们都错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他们的主子。

耶律德光是个明白人,他知道石敬瑭是个有野心的人,野心家为了达到目的,通常都会不惜一切代价。而他沉默的目的就是等待石敬瑭亮出最高底价。

当然,为了尽快摊牌,他有必要暗示一下这个原本就有点愚蠢的羔羊。

耶律德光告诉石敬瑭的密使:“如果真有诚意,何不让出幽云地区,共同享用!”

这话意思很明白,耶律德光要的是幽云这块肥肉。

事实证明,石敬瑭的确是个野心家,一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惜考虑后果的野心家。因为他居然答应了耶律德光的无耻条件,承诺事成后,马上割让幽云十六州。

沉闷多天的耶律德光终于笑了,没想到自己几年辛辛苦苦拼杀得不到的东西,竟然被人当礼物送上门。

客观地说,契丹得到幽云十六州的意义十分重大,他们不仅在战略上占据了主动,地利上占了上风,更为重要的是从此有了发达的农业基地,源源不断的粮食将成为他们侵略中原的战略物资。

而石敬瑭的行为,不但使中原政权成为契丹的附庸(北汉),而且将阻击北方强敌的长城防线拱手让给了游牧民族,影响中国历史数百年的发展。

石敬瑭因此也荣幸地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罪人之一,他的这一行为使得从此中原王朝将在与游牧民族的军事斗争中处于无险可守的被动地位,由于中原以步兵为主,而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割让幽云以后,中原步兵就要在千里平原上直接面对骑兵的冲击。从此,中原的士兵们不得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抵抗游牧民族的侵略。

石敬瑭一个人的罪过,却要一个民族和这个民族的发展进程来承担恶果,他对历史犯下的罪行,已不是痛骂一声“儿皇帝”所能涵盖了。

其人格之无耻,行为之卑劣,脸皮之厚度,后人难于匹敌!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2-10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44、亲密接触

经过耶律德光数十年的经营,契丹兵强马壮,这就决定了和它同样壮心不已、谋求扩张的大宋直接面对面的碰撞将不可避免。

充当导火索的还是我们的老常客——北汉,而点燃这条导火索的人正是大宋朝的第二代君主——赵光义。

自宋朝开国以来,北汉这个邻居就始终让大宋头痛不已,打仗无数次,谈判无数次,打完再谈,谈完再打,原来拥有二十六州的北汉被打成了十州,再从十州打成太原孤城,可是不管怎么打,就是没消停过。几十年打下来,北汉军队从政府军、正规军被打成了杂牌军、游击队,但该抢的地方还是抢,该来的时候还是来,因为他们有一个不断壮大的帮手——契丹。

所以,赵光义要进军北方剿灭北汉,就不可能绕过契丹人建立的辽国这一个潜在的对手。地球人都知道,在宋朝与北汉的一系列斗争中,大宋和契丹才是真正的主角,北汉只是负责提供场地。

赵光义充分吸取前几代君主的经验教训,为了一次性解决问题,他决定派出大军北伐,兵力为十六万,并亲自拟定作战计划,但在重要的问题上,他犹豫了。

这就是指挥官的人选,赵光义从小跟着赵匡胤带兵打仗,他十分清楚,打仗不是儿戏,必须要有丰富战争经验的人才能胜任这一职务,而最好的人选是曾经身经百战的将领们。可是问题在于,当年赵匡胤时代的名将如今已经死得差不多了,即使命大留下来的也是些“老古董”。最厉害的慕容延钊、韩令坤、王彦超等人不在了,张令铎、王审琦倒还活着,可又老得不行,唯一好一点的石守信又皈依佛门不问世事,想来想去,最后只剩下一个人:潘美。

对于潘美,我们并不陌生,前面我们也曾经介绍过他,在灭南唐时,他奉命冲击南唐中军,却没有成功,险些搅乱了赵匡胤的全局战略,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在赵匡胤心中的地位,此后他多次立下战功,并在赵匡胤第三次北伐中冲破强敌刘继业,直抵太原城下。

赵光义一直很看中这个人,不过他也很清楚,这位仁兄虽然作战勇猛,却并非统帅之才,但目前正是用人之际,比他更能大的差不多都死光了,无奈之下,赵光义只得将十六万大军交给这位老将。

天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二月,潘美正式领兵十六万出发战北汉,在他出发前,赵光义不无担心地叮嘱他千万不可轻敌,要谨慎用兵,看准时机再与敌决战。

潘美表示:“一定谨记。”

赵光义亲自为大军送行,他相信如此强大的兵力,加上有经验的将领,足可以荡平北汉,顺便还可以狠狠地教训一下那个爱管闲事的契丹。

看着大军远去,赵光义的心中却有一种莫名的不安之感,多年的军事直觉让他觉得自己似乎漏掉了什么,他思考再三,终于想起,便立刻派人骑快马赶到潘美军中,只为了传达一句话。

这句话是对主将潘美说的,“如果有人说敌人很容易战胜,你千万不要相信!”

潘美接收了皇帝指示,并表示一定不辜负皇帝陛下的信任和期望,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赵光义当年真是没跟哥哥白混,他敏锐地意识到了这支军队最大的隐患就在于轻敌冒进,而最容易犯这个错误的人就是潘美,在军队出发后,竟然还派人专程赶去传达这一指示,实在是用心良苦。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赵光义的判断是准确的。可问题在于,主帅潘美偏偏就是个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人。

遇到这样的主帅,真是神仙都没办法。

潘美率领军队一路猛进,赶到白马岭,击溃了一些散兵,并抓获了北汉的一名将领,潘美便询问敌情,这位将领倒是个直爽人,也没等潘美用什么酷刑和利诱手段,就主动交待北汉主力就在此地北方四十里,如果现在进攻,必然可以轻易获得大胜。

潘美十分高兴,干脆就让这位军官当向导,照着他所指引的方向前进。

事实证明,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光荣事迹并非绝版,一千多年前,一名没有留下姓名的北汉军官也玩了一回“王二小”。

当然,潘美同志是不会怀疑的,他很相信刚刚抓来的俘虏,可从年纪来看,这位仁兄应该早已过了天真无邪的少年时代,但在这一件事情上,他实在是天真得过了头。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佩服赵光义的料事如神,他好像就是这场战争的剧本编剧,事先已经告诉了男主角潘美应对的台词和接下来的剧情,可惜大牌演员却没有按照剧本来演。

在那位向导的带领下,潘美果然找到了北汉的军营,但是并没有多少士兵,而那位向导总会解释说,大部队在前面。就这样,不停地追了两天,依然如此,总是那么几百个北汉兵,而且一触即溃。

部下们开始担忧了,他们认为那个向导不怀好意,然而潘美却没有这种意识。第三天,他还是下令部队跟随向导前进,这下子他的副将崔彦也坐不住了。

崔彦劝主帅即时回撤,前面可能有埋伏,可潘美不听,他固执地认为前方必然有北汉的大本营,只要前行必可取胜,崔彦急得直跺脚,也顾不得上下级关系,大喊道:“皇上和你说过的话,你忘记了吗?”

这下可惹恼了潘美,他厉声说道:“不要多说了,不听我的指挥,就杀了你!”

当然,作为皇帝钦点的元帅,要是潘美没几把刷子,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接下来的事情就能很好的证明他的坚持是绝对有道理的。

潘元帅如同前两日一样地出发了,带路的还是那位向导,这一次他没有让潘美失望,找了很久的北汉军队终于出现了。但与潘美所预期的不一样,这些人是主动前来的,而且并没有四散奔逃,也没有惊慌失措,反而看上去吃饱喝足,睡眠充分,此刻正精神焕发地注视着他们。

终于找到你们了,找得好苦!

终于等到你们了,等了好久!

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北伐军的战报传到了京城,战报简单明了:全军覆没。

这是一次惨痛的失败。

赵光义震怒了,他打了这么多年仗,多少次死里逃生,恶仗烂仗见得多了,但像这样惨痛的失败还是头一遭。

潘美没用!无能!

骂人出气虽然痛快,但骂完后还是要解决问题,实际上,宋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指挥官的人选,潘美固然无能,但现在朝廷里还有谁能代替潘美出征呢,谁又能保证一定能取胜?

人选只有一个——赵光义。

于是,在潘美北伐失败的第二个月,赵光义披上了盔甲,拿起了战刀,准备走上战场去击败他的敌人。

赵光义不但是一个优秀的皇帝,也是一个出色的将领,这种战前指挥,战后治国的本领实在是很罕见。北汉曾经领教过赵光义的外交手腕和政治手段,现在他们将有幸亲身体会,牛人赵光义那种闪亮刀锋掠过肉体的感觉。

赵光义完全继承了赵匡胤的军事才能,为了给北汉一个致命的打击,他下达了总动员令,命令长江以北全部可以调动的士兵,立刻向北方集结。于是,长江以北无数人马浩浩荡荡地开始向集结地进发。到三月底,部队集合完毕,共计二十万,赵光义任总司令。

而此时的北汉却十分没有自知之明,击败宋军后,刘继元十分得意,正忙着开庆功大会。这位尚在做美梦的仁兄根本不会想到,刀已经架在脖子上,只等人家砍下去了。

在做好一切准备后,赵光义终于率领着他的精锐之师北伐,目标直指北汉。

这年四月,大军达到了潘美全军覆没的地方,由于时间不长,四处仍然可见死难将士的尸体和盔甲武器。很明显,北汉军队只管杀不管埋。

赵光义看到了这一场景,便让手下的士兵们,去寻找宋军尸体,并将他们就地掩埋,入土为安,然后继续前行。

离开白马岭不久,宋军就抓到了少数北汉士兵,他们供认北汉首领郭万超就在附近。经过仔细分析,赵光义确认了这一情报的真实性,他立刻下令部将郭进就地驻扎,自己则带领精锐骑兵带上十天口粮继续追击。

兵贵神速,赵光义深深懂得这个道理,而种种迹象表明,自己寻找已久的目标就在附近!

赵光义的判断没有错,郭万超确实统领着北汉的大部队驻扎在附近。

当郭万超发现了宋朝大军的动向后,他立刻命令部队加速前进,很明显,他还沉浸在之前的胜利喜悦之中。

与此同时,率领着精锐骑兵的赵光义也快马加鞭向郭万超不断靠近。

这是一次战场上的相遇,其结果当然不是亲切握手,互致问候
两军很快厮打起来。

郭万超没有想到,之前不堪一击的宋军,如今战斗力会这么强大,自己根本毫无招架之功。

被赵光义一顿猛打之后,郭万超丢下所有兄弟,只带了七个人逃了出去。赵光义也毫不客气地将他那些可怜的弟兄们一网打尽,一个不漏。

北汉皇帝刘继元听到郭万超战败的消息,又气又急,可还得想办法呀!

当然,出路还是有的,只不过多花点钱而已。

于是,刘继元派人带着金银财宝向辽国求救。辽景帝收了钱,没耍赖,马上就派翼王耶律敌烈带兵前去救援。

耶律敌烈是个老狐狸,狐狸的特征是既奸又滑,而老狐狸的特征就是老奸巨猾。他知道赵光义这块骨头不好啃,就挥师进攻驻扎在白马岭的郭进部队。

在他看来郭进不过是个毛头小子,既没名头,又没出身背景,解决这样的对手简直太容易了。

正如他所言,郭进现在的确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他大概忘记了一个铁律:但凡大人物都是从小人物成长起来的。郭进就是那个即将成为大人物的小人物,而帮助他完成这次蜕变的人正是耶律敌烈,只不过是以最为残忍的方式。

耶律鬼鬼祟祟地靠近白马岭,想趁黑对郭进发起突然袭击。

不料,郭进偏偏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他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按常理出牌,经常搞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他喜欢玩“非主流”。

人家安营扎寨都集中一处,他却偏偏弄得到处都是,而且还隔得很远:每十营一处,每处相隔两里地。

当然郭进之所以这样布置,那是有道理的——特别对偷袭这种不大光彩的动作有极其明显的效果,耶律敌烈就吃了他的亏。

耶律敌烈刚带领士兵攻破几个营寨,就看见远处郭进带着大队人马旋风般地杀过来,辽军猝不及防,被宋军杀得人头翻滚,那位心高气傲的耶律王爷也光荣地战死沙场,还带上了自己的儿子和另外两员大将。

辽军大败,无力再战,副将耶律沙见大势已去,只好带着残余部队狼狈撤退。郭进是一个干革命很彻底的人,见辽军逃跑,他那里甘心,马上率众就追。

虽然耶律沙打仗不行,但人家逃命的能力还是很强。郭进快马加鞭地追,还是没能赶上,无奈之下,只好班师。

看上去耶律沙算是逃过了一劫。但人要是倒霉起来,连喝凉水都会塞牙缝。

辽军在逃跑途中,居然撞上了正在前方赶路的宋军主力。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要闯!

赵光义立刻命令军队摆好阵势,十五万大军随时准备发起攻击。此刻耶律沙吓得魂不附体,赵光义抓住耶律沙的这一心理,派使者传话,要他立刻投降,否则后果自负。

耶律沙十分想投降,他很清楚宋军的实力,如果要强行对抗,只有死路一条。但部下们却发挥二愣子精神,死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耶律沙急得团团转,却无计可施。在这种情况下,他和部下最终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耶律沙以需要时间考虑为理由,把使者打发走了,然后回去接着和部下们讨论对策。

会议中,有人提出趁此机会可以偷偷逃走,宋军必然追赶不及。这个观点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耶律沙也认为不错,便决定派遣部分军队先走。

然而就在他们调遣军队之时,外面突然传来了巨大的喧哗声和马叫声。耶律沙立刻意识到,宋军开始进攻了!

可是此刻的宋军大营也并没有接到发动总动员的命令。掌管中军的副将崔彦进听到外面乱成一片,大为吃惊,马上出营察看。他惊奇地发现有数千骑兵已经奔离大营,杀向敌军。

崔彦进大为恼火,认为是有人违反军纪私自出战,但当他看清那支骑兵的帅旗后,火气立刻没有了。

因为那是皇帝陛下的旗帜。

这可了不得,万一出了什么事情就麻烦了。崔彦进立刻命令大营士兵不必列队,立刻紧跟皇帝,发起总攻!

这一幕混乱的制造者正是赵光义。自从他派遣使者前往耶律沙军中后,便一直注视着对方的动向,而耶律沙的缓兵之计自然瞒不过他的眼睛,要知道,他自己就是搞阴谋诡计的专家,当年为了做皇帝,还弄了个千古之谜,显然,在这一方面耶律沙做他的学生都不够格。

而当他发现敌军迟迟不作答复,阵型似乎有所变化时,他就敏锐地判断出,敌军准备有所动作了,至于是进攻还是逃跑,那已经不重要了,真正重要的是,要立刻抓住时机,痛击敌军。

于是他顾不得通知后军,便亲率数千骑兵冲对方大营。在他的带领下,骑兵们个个英勇无比,以一当十。要知道,带头冲锋的可是皇上他老人家,那不是一般人,平日神龙见首不见尾,贵为天子,现在居然拿起刀和士兵们一起冲锋,还身先士卒,领导做出了这样的表率,哪里还有人不拼命的?

跟着皇帝冲吧,死了也光荣。

事实证明,榜样的力量确实是无穷无尽的,在赵光义的鼓舞下,宋军如下山猛虎般血腥,疯狂砍杀契丹将卒。赵光义更是自己操家伙挥刀斩杀敌人。士兵们为了在皇帝面前捞点表现,自然更加拼命。

经过两三此冲锋,辽军就彻底崩溃了。

耶律沙带头逃跑,而且跑的速度很快,一下子就冲出去几十里地。他本以为安全了,可是宋军却紧追不舍,一直跟在他屁股后面追杀,耶律沙精疲力竭,实在跑不动了,便停下了休息,可还没等他坐稳,宋军就已赶到,一顿猛砍,耶律沙二话没说,当场倒地。

至此,援救北汉的契丹部队全军覆没。

赵光义趁势一路连克镇州(今天河北正定)、岚州(今天陕西岚县)、宪州(今天山西静乐县),又一次来到了太原城下,将太原城四面团团围住,并日夜不停攻打,但这帮汉军很有点硬气,小打小守,大打大守,宋军在城下晃悠了半个多月,却毫无进展。

赵光义打了这么多年仗,还没碰到过这么气人的战斗,看来不拿出点狠招,敌人是不会投降了。

是夜,赵光义叫来崔彦进、李汉琼两位副将,给他们下达了一个奇怪的命令,你们马上去准备二万口布袋,装上土,过几天我要用。

攻城要布袋作甚?两人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敢问为什么,但有一点他们是知道的,如果几天后没有这些布袋,他们的日子会很难堪。

几天之后,赵光义站在二万包土袋面前,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下达了简洁的命令——堆。

崔彦进、李汉琼这才恍然大悟。

赵光义的方法并不神秘,既然敌城高大,难以攻打,那我就找土袋打底,就好比爬墙时找两块砖头作垫脚石,等够得差不多了就能翻墙。

看起来简单,却实在是个好办法。

就这么一直往上推,眼看和城墙差不多高了,当兵的就踩在布袋堆上往城那边射箭,架梯子,准备登城。

但城内的敌军将领,我们的老熟人刘继业实在有两下子,眼看宋军冲过来了,马上下令在城头架起投石机,直接轰击布袋堆上的士兵,打退了宋军的进攻。

敌人如此顽强,实在出乎赵光义的意料,于是他派出自己的牙将铁骑军指挥使呼延赞,在深夜发动进攻。呼延赞也没给主子丢脸,领导带头爬云梯。

无奈汉军十分强悍,掀翻云梯,呼延赞同志自由落体摔落城下,不过小伙子很英勇,翻身爬起来又冲了上去,结果再一次摔了下来,这样反反复复四次,还是无法突破。

北汉凭借自己的顽强打退了宋军。

进攻再次受阻,赵光义却毫不气馁,他叫来游击将军天武军校荆嗣,给了他一个光荣的任务——组建敢死队。

所谓敢死队,就是关键时刻敢拼命的。荆嗣思虑再三,感觉一般士兵没有这个觉悟,便召集了军中的干部团,先请吃饭,再给重赏,要他们卖命打仗,攻击城池南面。

要说还是干部们实在,吃了人家的,拿了人家的,感觉过意不去,上级一声令下,个个奋勇当先,拼死登城。城内守军没见过这个阵势,一时之间有点措手不及。

赵光义见状,非常感动,也不顾自己生命危险,带领主力部队前去支援。

在赵光义的带领下,宋军向敌军发动了猛攻,但估计对方也是急红了眼,死命抵住宋军的冲击后,竟然还能发动反攻。

毕竟赵光义这样的人还是少数,大多数宋军都是按日拿工资的,被对方一冲,怕死的难免就往回跑,而此时,赵光义又一次表现出了患难与共的品质。谁也不许跑,但凡逃跑的,都被他的侍卫军干掉了。

在宋军的顽强阻击下,北汉军败退而去。

现在无论是赵光义还是刘继元,都已经认定,战争即将结束,只剩下最后的一幕。

在落幕之前,赵光义召开了一次临时军事会议,主要讨论下一步的进攻计划。

在场的人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进攻南城。因为瞎子也看得见,这里将是最好的突破口。

赵光义点了点头,他命令郭进带兵攻击南城。

但是接下来,他却下了另一道让所有人大些一惊的命令:

全军集合,于南城攻击开始后,总攻北城。

所有人都认定南城将是主攻地点,所以进攻北城,才是最好的选择。

兵者,诡道也。

进攻开始了,当所有汉军都聚集在南城准备玩最后一把命的时候,却听到了城外传来的呐喊声。

看见宋军入城,汉军们慌不择路。要说还是北汉皇帝厉害,一看不行了,转手就干掉了自己的两个下属,并召集其余汉军,找赵光义谈判,大概的意思只有一个:我们投降,希望给我和我的家人一条活路。

赵光义想了一下,说:“好,放下武器,就饶了你。”

刘继元松了一口气,投降了。

至此,延续郭威、柴荣、赵匡胤、赵光义四代的北伐大战终于画上了圆满句号。由于其规模巨大,历时较长,影响深远,史称:大宋统一大战之平定北汉。

当然关于这场战争的结局,还要交待一句:

史料上是这样记载的,“太宗诏:火焚太原”。

这正是赵光义的风格。

投降?早干嘛去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2-12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45、光荣在幽州城下破灭1

对赵光义而言,太平兴国四年是个值得骄傲的年份,豪杰天子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几经努力都没有完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在他身上实现了。

北汉的灭亡结束了自唐朝中期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也真正实现南北方主要地区的统一。

看着大宋辽阔的版图,赵光义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纵观历史,我才是真正的英明神武!

赵光义满怀信心,他要建立秦皇汉武比肩的不时之勋。

征尘蔽日,杀气冲天。赵光义一声令下,数十万大军奔杀幽州而去。在他看来,只要收复了幽云地区,自己将是盘古开天劈地以来,最为威风的皇帝,这是他的梦想。

其实,在此之前,志得意满的太宗皇帝就有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心愿。在兵伐北汉的时候,辽国曾派遣使者质问:“为什么要征伐北汉?”

赵光义声色俱厉:“北汉是中原天朝的叛逆,征伐它是顺天应人,理所当然。你们辽国不去救援,宋辽之间还能和平相处,假如你们一定要去救援北汉,那就只有放手一战了!”

不论赵光义后来战绩如何,他能发此豪情万丈之言,比起后来那些猥琐的皇帝,真不愧为大好男儿!

事实上,宋灭北汉以后,宋辽之间的缓冲地带已经消失,东起渤海,西至雁门,宋辽边界直接接触。

双雄对峙,宋辽必有一战,已经是有识之士的共识,但如何把握开战的时机,却是大有学问。

赵光义选择的时机其实并不好,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他,认为辽军经白马岭一战已经伤了元气,惊破了胆子,再看见宋军只有哆嗦的份儿了;宋军灭了北汉,挟新胜之威长驱直入,符合“一鼓作气”的原则。

但是,宋军攻占太原,并不是兵不血刃的轻取,而是累月血战,竭尽全力,到了“再而衰”的程度。拿下了太原城,疲惫的将士都想修整一番,再得些奖赏,要不,卖了半天的命,图的是啥!

赵光义头脑发热,殿前都虞侯崔翰也跟着凑热闹,说:“这个机会难得,千万不要失去,现在趁热打铁,取幽州势如破竹。”史书上记载“帝悦”,皇帝高兴了,那些本来反对的官员也顺着说:“现在去取幽州,就好像在热锅里翻饼一样容易。”倒是攻城时勇猛过人的呼延赞说了一句老实话:“这个饼不一定那么好翻。”要说呼延赞这个人头脑比较简单,是个一勇之夫,没有什么统御才能,就连负责一州的军政事务也做不好,只好长期担任马军都军头的军职。可是历史时常我们,莽汉也有聪明的时候,卢延赞就是那个聪明的莽汉。

正在兴头上的赵光义谁的反对意见也听不进去,他马上命令河北等地赶运粮草,调发京东、河北诸州军马集中到镇州,不顾盛夏六月的暑热,等不及大军全部集结,六月十三日便迫不及待地亲自领兵从镇州浩浩荡荡杀向了幽州。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

急于建功立业的赵光义,显然已经忘记了孙武先生的至理名言。在不知己也不知彼,没有好好地调查研究,没有制定详细周全的作战计划的情况下,兴冲冲地把数十万大军驱赶上了危机四伏的北方战场。
从当时的局势来说,赵光义也实在不应该发动这次本可避免的战争。因为经历政治萧条后的契丹,在一个强悍女人的统治下,又恢复了生机。

公元953年,辽国开国皇帝的妻子述律后,寂然去世了。但她的娘家传来了又一个女婴的啼哭,这个小名为燕燕的萧绰,把她开创的太后干政之路,走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一死一生,两个重量级的女人,在历史上擦肩而过。

    “萧”,是辽国一个显赫的姓氏。自从耶律阿保机娶了萧家的小女儿述律后之后,皇后必须出自萧家,成了辽国政坛的“潜规则”。到萧绰出生时,辽国已传了4位帝王,其父萧思温是“燕国公主”的驸马,立过军功,野心勃勃。

    这注定了萧绰无法过平平淡淡、游牧草原的生活。

    有一天,草原上漫天风沙,萧思温故意叫三个女儿去打扫庭院。萧绰最小,可偏偏只有她,把庭院的每个角落扫得一尘不染。萧思温暗暗点头:“此女必能为萧家立下大业”。这简直是东汉典故“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辽国版。

    在萧思温的安排下,萧绰嫁给了皇侄耶律贤。公元969年,这对翁婿陪着皇帝出游打猎,皇帝醉倒帐下,他们一个眼色,两名御厨来“进膳”,拔出尖刀扎向皇帝心脏……

    随即,耶律贤登基,称辽景宗,16岁的萧绰册立为后。萧思温十分高兴,给女儿女婿安排“蜜月出猎”。但他做梦也想不到,政敌的反扑如此之快,就在这一次暗杀了他。

    一夜之间,萧绰明白了权力的代价。她把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宫廷生活的恐惧深埋心底,使尽浑身解数,获得皇帝专宠。两年后,她生下长子隆绪,皇后地位终于稳固了。

    命运再一次垂青了萧绰。辽景宗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奈何身体太差,繁忙的政务加重了从小就有的心疾。到后来,连上朝听政也支持不住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想到聪慧过人的妻子。

    萧绰以皇后的身份主持朝政,她井井有条,又不忘时时向景宗汇报。几年后,辽国经济形势好转,军力日渐强大。朝野上下,对年轻的皇后刮目相看。

    病榻上的辽景宗,觉得十分欣慰。他把一个皇帝所能给予的最高嘉许给了妻子。他召来史官,“从今以后,凡记录皇后说的话,也可以称‘朕’。”

    主政12年,天真烂漫的少女也成了成熟的政治家。当辽景宗病逝时,萧绰手握一纸“皇后长子隆绪继位”的遗诏,心如明镜——辽国皇位交替一直处于无序状态,遗诏保护不了孤儿寡母。她牵着11岁的儿子,召来大臣耶律斜珍、韩德让,含泪问道:“我该怎么办呢?”

    帝王流泪,能叫臣子肝脑涂地。更何况,还是一个29岁、楚楚动人的太后。两位股肱之臣只觉一股热血涌上,当场盟誓:“只要你信任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这是公元982年,辽国顺利进入萧太后时代。

这个金庸笔下出现频率最多的人物,将拿出武则天式的气魄来统治契丹,对辽国而言,他们是幸运的,而对大宋来说,又一个噩梦开始了。
北汉战败的消息震惊了契丹人,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统领的草原铁骑居然如此不堪一击。

当然惊讶是没有用的,赵光义的几十万大军已经越过太行山,直扑幽州而来。

对契丹人来说,幽州是绝对不能丢掉的,自辽太祖阿保机起,辽国就时刻想到疆域扩展到黄河以北,幽州作为理想的前进基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一旦有失,幽云地区将全线崩溃,而幽云地区,又是辽国粮食产区和税赋财库,失去这个地区,不仅失了地利,被关上南下的大门,在经济上也将被严重削弱。

当务之急是要派一名得力干将镇守“风水宝地”。

担任这次任务的是南京留守韩德让。

在说主人公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他的家庭背景。要说韩家可是辽国的大户人家,在辽金时期,有所谓的四大家族之说,分别是韩、刘、马、赵四家。

韩德让就是天下第一家韩家的后人。他祖父韩之古是辽太祖佐命功臣之一,他老爸韩匡嗣更是历任节度使,上京留守,南京留守,摄枢密使,西南面招讨使等高官,后来还被封王。

如此显赫的家境,他们家祖坟光冒青烟大概是不够的,应该喷火。

所谓富家过败子,然而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韩德让却是个不同寻常的人,太不同寻常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出身显赫的韩德让却是个十分有能力的人,为人低调,对周围的人也十分客气,没有一点高干子弟的架子,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位仁兄的官位竟然是自己挣来的,没有托关系,也没有走后门。

据说韩德让自幼喜读汉文典籍,文化修养深厚,文韬武略,均名冠一时。

韩德让接到命令后,并没有慌张,只是惯例性地做些防御工事。他之所以如此自信,那是有相当理由的——他有当时辽国最优秀的骑兵部队。

在当时,经历耶律德光的繁荣后,契丹草原上最强大的骑兵部队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八部部落,而是以韩德让等汉人带领的契丹铁骑。

韩德让观察了宋朝和北汉的战斗,他敏锐地发现宋朝的骑兵并不比北汉强,只是因为宋军势头很大,而北汉内部又不统一,所以才会如此轻而易举击败北汉。

我不会犯北汉人的错误,契丹军将在我的统一指挥下诱敌深入,然后发动出其不意的攻击,一举歼灭宋军,重振铁骑雄风!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韩德让并不是一个只会空喊口号的人,他已经准备了一个详尽的作战计划,并预设了决战的地点,他相信,只要宋军引入了这个圈套,他就一定能够取得战役的胜利。

他真的成功了!





反过来再看看赵光义的军事策略:以迅速的动作越过太行山,直逼幽州城下,趁辽军没有防备,实施突然袭击,一举夺占幽州,一旦幽州得手,必然震动其余诸州,然后乘胜收复全部幽云地区。

用军事学术语讲,赵光义的这种策略叫闪电战,这是希特勒先生最拿手的把戏,当年德军采用这一战术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由此看来,闪击战确实威力无穷。

既然如此有效,赵光义同志也是肯定要试一下的。

经过几天平均上百里的强行军,六月十九日,宋军突然出现在辽军的防地,正如赵光义预想的一样,措手不及的辽国北院大王耶律希达,统军使萧托古,伊实王萨哈被宋军击败,辽军接连丢掉了易(今天河北易县)、涿(今天河北涿县)等州。

二十三日的黎明,在熹微的晨光中,宋军抵达幽州边界,无意之间发现了契丹军队,赵光义立刻发动攻击,将全军击溃,并抓到了若干俘虏。据俘虏交待,韩德让就在此去百里的幽州城南,且毫无防备。

打了几个月胜仗的将领和士兵们都十分兴奋,他们已经走了很远的路,熹微能够一举打下幽州,如今已经得到了确切敌情,正好可以给对方来一个措手不及。

但赵光义的反应却出乎每个人的意料。

赵光义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仔细分析了敌情,他也认为敌人大部队就在幽州城,但这些敌人绝不是毫无防备的,而是已经做好了决战准备,所以他下令军队不可轻举妄动。

属下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很沮丧,但他们毕竟不敢违背皇帝的军令,但出乎意料的是,过了不久,赵光义又改变了主意,命令军队立刻兼程前进,将领们十分高兴,却又摸不着头脑,这位皇帝陛下打的是什么算盘!

赵光义陷入了矛盾之中。

他长期以来的军事经验告诉他,从种种迹象来看,辽军是有意识地诱敌深入,而现在打败的零散部队很明显是韩德让故意放出来的诱饵,如果继续深入,必然会遭到辽军的伏击。现在最好的办法无疑是在此地等待辽军前来决战,但这是不可能的。作为一支深入敌境的军队,找到敌人主力速战才是关键,粮食就这么多,无论如何是耗不起的。

没办法了。

敌人就在前方等着我们,那就来吧,龙潭虎穴也要闯上一闯!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应该说,他很勇敢,但勇敢的另一种解释,就是愚蠢!

此时的韩德让正沉浸于喜悦之中,他看着地图上的幽州,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正是在他的周密策划之下,辽军保存了实力,并集结了部落最为强大的十万骑兵,在幽州境内的范阳设下了圈套,等待着宋军的到来。

韩德让之所以把主战场设在范阳,是有充分考虑的,范阳附近多山,有利于骑兵隐藏,而且将骑兵藏于山上还有着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一旦发现宋军,可以借助山势直冲而下,以难挡之势一举冲垮宋军阵型,只要宋军阵型一乱,即使人再多也起不了多少作用,只能乖乖地任自己宰割。

韩德让是对的,虽然他肯定没有学过物理,不会懂得势能这个概念,但将骑兵放在高处一冲而下确实有着极强的冲击作用。如果宋军没有什么别的办法,阵营必然会被截成几部分,到时首尾无法呼应,形成不了强大的战斗力,就是一盘散沙。

这实在是韩德让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坚壁清野、诱敌深入、居高临下、一举荡平,如同一部完整的动作片,前三个动作是准备,最后一个是结局。但这部动作片要想到一个完美的结局必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当辽军骑兵从高处向下冲时,宋军“没有别的办法”。

可惜宋军统帅赵光义偏偏就是一个“有办法”的人,太原城久攻不下时他有办法,白马岭大战时他也办法,被挡在范阳城外进退两难时,他还是有办法。

没有办法,他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六月二十四日,他带着自己的办法来到了幽城,来到了韩德让为他安排的战场。

看完四周的环境,赵光义不由得抽了一口冷气,和他想象的丝毫不差,此处山多险峻,是伏击作战的不二之选。

无论如何,这里就是决战的地点了。

当那浩浩荡荡的大军来到自己眼前的时候,韩德让感觉到了强烈的兴奋,身后的十万大军只等待他的一声号令,就可以杀下山去,把宋军击溃,彻底地击溃!

离成功只差一步!

更让韩德让惊喜的是,宋军打头的并不是什么精锐骑兵,而是一些步兵,这简直是天助我也,只要打开了突破口,宋军必然无法抵抗自己的攻击。

虽然离宋军还有一段距离,但在仔细观察了宋军阵型后,韩德让已有了必胜的把握,他随即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三万骑兵自山上一冲而下,以猛虎之势扑向山下的宋军,杀声遍野,马匹嘶鸣,震天动地,韩德让得意地在山上指挥着他的军队,等待着自己的骑兵一举冲垮宋军的景象。

胜利就在眼前!

然而,就在辽兵发动冲锋后不久,这场看起来一边倒的战役局势突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2-1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5-4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26 04:44 , Processed in 3.680806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