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berlin
发表于 2013-12-16 21:22
{:5_335:}{:5_342:}LZ辛苦了,写得真好。文笔好,文采也好。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2-17 19:43
姑姑时常回来,有时候自己,有时候c一起。除了衣服以外,也带很多吃的,还有一些实用的小玩意,比如罐头刀,就是现在大家常用的那种,两个手柄一夹,然后旁边拧巴拧巴,罐头就整圈开了,切口很平整。当时国内的罐头刀是很奇异的一种东西,长得像方天画戟一般,要先把中间一个尖尖用力拍进罐头的圆周,再改用侧边一个刀状物边撬边切,不但搞得汁水四溅,而且不规则的铁片还容易割到手。偶尔没罐头刀用的时候,我奶奶会用菜刀后侧的尖角慢慢把罐头剁开,其实效率不会差到哪里去。
(简单搜了下图,居然没找到这种奇葩。。。绝版了。。。)
姑姑陆续带了好多把资本主义世界的先进罐头刀来,多的送亲戚,用过的都说好。后来还进化了,罐头刀上附了磁铁,打开的铁片不会掉进去,真是厉害得不得了。
行李还里有很多给我的东西。当时她带来的吞拿鱼罐头和奶酪,我很喜欢吃。就是那种圆柱形的油浸吞拿鱼罐头(带调味),和一片一片用塑料薄膜分开包装的卡夫牌Schmelzkaese,她一带带小半行李箱,我可以幸福地吃一阵子。早饭的时候,我喜欢拿切片面包铺上一层捣碎的罐头鱼肉,再加一片奶酪,实在是太香太美啦。后来吃类似的东西,就没有那样爽的感觉了。奶酪纯粹是因为欧洲奶酪多,胃口养刁了,Schmelzkaese不算啥。而吞拿鱼,我觉得是那个调味特别好,可能是香港版的。这里超市买到的吞拿鱼罐头像木柴片。
最近好像德国超市里那种几毛钱的吞拿鱼罐头也变化了,慢慢地贵了不说,鱼肉突然变得非常碎。以前还有整块木柴一样的鱼肉,现在倒是不柴,直接从原木块变成纤维板了好吗!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2-17 20:11
姑姑在香港的生活稳定了几年。后来她离开了舅公的公司,在一家很大的海鲜舫做收银和账房。她的粤语已经说得很好了,在香港算是相对个子高、长得好的,形象很不错,同时账目仔细,为人又可靠,东家也颇看重。让我想想也觉得多好的人哪,如果不拿现在的白领女性来说事,要求多么高的职位和晋升空间,这就是一份稳定的好工作。
但是就是有些小意外。太平过日子的时候都觉得平常,等到随便出一点什么乱子,就能毁掉安稳生活。海鲜舫不是船吗,她在过跳板的时候滑了一跤,一屁股坐到地上,摔着了。当时就爬起来了,没大事,过后隐隐觉得尾椎骨疼,拍了X光片,说脊椎末端某节有点裂。这事可大可小,说起来如果再重一点,下肢瘫痪也可能,但是毕竟没有瘫。如果放着,又觉得始终有风险。在香港理疗一段时间觉得不大见效,她想回来看。海鲜舫的工作就辞了,老板和同事都依依惜别,不过还是那句话,离了谁地球也是转的。
她回来养病,我当时也在奶奶处住着,我们相处的时间很多。一方面她是母亲一样的长辈,另一方面她一直有女孩子气的一面,跟我聊天,斗嘴,嘻嘻哈哈。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2-17 20:45
姑姑很能做家务。在奶奶家,她把卧室打扫得异常干净,我们俩在地上睡。大夏天的时候,我们连席子都不铺,就把花砖地洗得一尘不染,然后直接倒在上面,可凉快了。干净的程度到了我躺在地上可以乱摸大衣柜的脚和底面也不怕脏,并且还拿涂身上的滑石粉把花砖之间偶然崩落的砖缝都给填上了!
当时的日用品里有一种白色的粉块,大概成分是滑石粉,也不是特别细腻,不知道是爽身粉还是打扮用的白粉,反正我们都用来玩。睡午觉起来,我和姑姑就拿着粉块在自己和对方身上乱涂乱画,然后笑得乱七八糟。
当时的生活就是闲散,玩闹之外我们还看书。我小时候看书很多,但那一阵子就只有一本西游记,一本古董鉴定的入门书,一本宝石学,还有偶尔几本知音和故事会,反复看,没啥别的了。姑姑则钻研几本织毛衣的书,很快实践出了一堆试验品,家里人人有份。
她给我织了一件毛背心,鸡心领,领口和手臂开口都织着一圈别色的道道,身上又是麻花的形状,技术很复杂。当时我上小学,有次跑到某小男生家去串门,正遇上他奶奶在家。我记得很清楚,他家的屋子又小又暗,没有日光灯,只挂着一颗白炽灯泡照明,老太太颤巍巍地坐在暗影里。我近前去,老人看见我的背心,摸一摸,以一种审媳妇的口气赞叹道:“织得真好!”
姑姑除了花样百出的织毛衣,还会缝纫做衣服,也很熟练。她教我踩缝纫机,虽然是小事也有技巧,要顺着那股劲儿去才好,哗啦啦的,学会了很有成就感。当时会用缝纫机应该是标准好儿媳的配备吧,哪像现在,扣子能钉牢也了不起了。
我还学了织毛衣的入门,很差,因为手抓得太紧,织出来的东西既歪扭又没弹性,而且毛线蹭得脏兮兮的。然后我还不会进阶的看针脚和数针脚,所以织的行数一多就经常搞错。
gin2013
发表于 2013-12-17 23:06
写得绘声绘色的好看{:5_335:}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2-18 16:34
腰椎有问题,自然是一个重要课题。姑姑在我们那的医院也拍了片子,没什么意外发现,就是确认了一下这个可大可小的骨裂。然后我们拿着片子去找一个口碑很好的民间医生,他有一帖厉害的药糊糊,对跌打损伤非常管用,成分当然保密。每隔几天,姑姑去一次他家,他老婆给姑姑后腰敷上厚厚一层灰绿色的药糊,收二十块钱。当时二十块钱很贵啊。
但是姑姑的腰确实好起来,后来去拍片,有明显的愈合。除了人体自愈以外,这些草药还是要信的。
除了独家秘方,医生也推荐外用中成药正骨水作为补充。我个人对正骨水的感受也不错的,从气味、皮肤感觉和疗效。
食补方面,人家说这种涉及骨头的事情,推荐用猪尾骨炖青仁黑豆。那段时间,奶奶的厨房经常飘着黑豆猪骨汤的香味,我也跟着吃。除了猪尾骨的以形补形,从成分上讲也是有道理的。猪尾的骨节和外皮满含胶原蛋白,青仁黑豆则含很多铁和蛋白质。虚化一点讲,滋阴补肾之类,这就不是我能扯清楚的啦。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2-18 16:39
本帖最后由 stijlisis 于 2013-12-18 15:52 编辑
虽然扯不大清,我还是想说说民间赤脚医生。通常没执照,不讲理,但是管用。
民间医生一般是一招鲜吃遍天,所谓祖传秘方,未必虚言。比如我说的那位治跌打的医生,就那一种药糊糊,对筋骨损伤百发百中,再加上一些正骨的一般手法,也能很有口碑。你要他原理,他不一定会。
我可能会,虽然会不全。这些跟筋骨有关的伤,需要的就是活血化瘀,粗浅说也就是加强局部代谢。所以一些赤脚医生给病人裹一些糊糊,其实很可能是稀饭拌上辣椒末搅碎,有的人则加芥末(芥菜子研粉,跟日本Wasabi在成分和气味上都相似,跟德国Senf更类似),辣一辣循环就快了。但他当然不告诉你是这么个平凡玩意,敷上有效就行。
活血化瘀这事,什么跌打用的红花油等药油都类似,最强的我觉得还真是正骨水。在网上看到个方子,就用棉花吸饱正骨水敷上,剂量大效果强,副作用就是皮肤会被腐蚀伤。。。但有时候骨头真不好了,只好牺牲皮肤。
很多药都这样。对肝好的,也许伤胃。对胃好的,也许伤肾。所以中医也说“是药三分毒”。常常看到一些山寨名医在那宣传吃什么什么有益无害,越多越好,还普适各种人群。这是不可能的大哥,水喝多了也水中毒的。中西医也好,营养学也好,一定要有量和分寸的概念。
传世的名医,像张仲景这种大人物,大概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最大程度地减轻副作用,协调全体的机能。至于民间赤脚医生,我的经验是,经常很好使,但他擅长治什么就用他治什么,不要让他跨专业,也不能因为祖传秘方好用就吃过量。他们拿的是祖传的双刃剑,而且有人不大会使。我老公吃过一帖药,果真很灵,但是也很汗。据说是医生老爸已经死了,医生儿子就只会抄这张方子,连调整也不会,真是无语了。
Julianmama
发表于 2013-12-18 17:37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2-18 16:39
虽然扯不大清,我还是想说说民间赤脚医生。通常没执照,不讲理,但是管用。
民间医生一般是一招鲜吃遍天 ...
MM真是太好人了,既讲故事,还讲点养生!喜欢{:5_335:}
jurgen2000wang
发表于 2013-12-19 10:29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2-18 15:39
虽然扯不大清,我还是想说说民间赤脚医生。通常没执照,不讲理,但是管用。
民间医生一般是一招鲜吃遍天 ...
想起来当年一本畅销杂志:人间指南{:5_319:}
jurgen2000wang
发表于 2013-12-20 10:07
jurgen2000wang 发表于 2013-12-19 09:29
想起来当年一本畅销杂志:人间指南
木撒木撒,这是编辑部故事里的杂志,俺自娛自樂,嘿嘿。继续继续,俺靠你过年了就,不看春晚咧{:5_319:}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2-29 12:57
姑姑的身体好起来,然后离婚了。
她在跟奶奶聊天的时候提到,c给她买了人身保险,奶奶琢磨来琢磨去,觉得c搞不好想把姑姑害死,谋取保险的钱。
这。。。阶级斗争的弦真是一点也不放松啊。在她的动员下,姑姑远程向c提出坚持离婚,再去香港的时候就办了手续,再没有一起生活过。
我妈对奶奶不可扭转的腹诽来源于此:“她就是见不得子女婚姻幸福!”
我不知道如何置评。总之通过保险来谋财害命的可能也无法排除,我并不了解c。但是我也知道,奶奶这方面是有点被害妄想症的。要命的是她喜欢阅读各种“法制报”,里面充满了各种耸人听闻的人伦惨剧,看这种东西多了不利于心理健康。
可是你们知道,现在的社会当真充满了各种耸人听闻的人伦惨剧呢。说不好说不好。
我妈交代我,婚姻里有什么不顺利的事千万不要和奶奶吐槽,她会劝你离婚的,劝着劝着可就真离了哈。没事没事,首先我没啥好吐槽的。再一个,我从各种人伦惨剧里学到,别吃饱了撑的跟家长抱怨老公/老婆,一般没啥好果子吃。我只会跟我爸炫耀说,老公会做饭啊blabla,顺便希望刺激下这个大老爷,至少给我妈在厨房打个下手吧。结果俺爹很欢乐地,在电话里动不动一副吃货的样子问我,小x今天做的啥好吃的?——他还真好意思问嘛!
gin2013
发表于 2013-12-29 17:43
叙事贴近生活,好看;LZ的记忆力真好,羡慕{:5_335:}
江河湖海
发表于 2013-12-31 23:45
stijlisis 发表于 2013-12-29 11:57
姑姑的身体好起来,然后离婚了。
她在跟奶奶聊天的时候提到,c给她买了人身保险,奶奶琢磨来琢磨去,觉 ...
喜欢看。
tiantiankaixin
发表于 2014-1-1 23:30
思路清晰,文笔真好!{:5_335:}{:5_335:}{:5_335:}
ssdy
发表于 2014-1-2 16:01
太好看了,等故事
stijlisis
发表于 2014-1-12 21:48
本帖最后由 stijlisis 于 2014-1-12 22:06 编辑
姑姑跟第一个姑父生有一个儿子,我的表哥f,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帅哥。
现在谈到帅哥,其实标准宽泛。高的,富的,只要别长歪了,男人不会太难看。但是f无疑是天生的美人,他有一张一二岁时候的大胖小子照片,据说是让照相馆师傅来家拍的,趴在床上抬起头,十分周正活泼,人人喜爱。我看到照片的时候十来岁,对小娃娃没啥母性可言,只是觉得太好看,以至怯怯张口问奶奶我是否可以拥有这张照片——当然不能。
这样漂亮的男孩子,他奶奶紧紧抓在手里,偶尔到我奶奶这里住一两天,次数屈指可数。他来的时候我也在,堂妹,也就是叔叔的女儿也在,三个小孩在一起玩。不能算玩得很好,因为男孩子顽皮,就我而言,是因为“帅”而且“哥”,应该跟他一起混的。表哥对我还好,似乎也有点“既然是妹妹就好好相处”的义务。而堂妹只是个小娃娃,表哥欺负她多,曾经把她放在枕头上,然后猛拉枕头,堂妹往后就倒,摔疼大哭,于是我就和奶奶告状。又或者模拟打架的样子,用枕头蒙着她一通乱捶,其实下手不重,但是堂妹也吓哭。后来想想,真没什么恶意,但是小孩子玩起来不知轻重,还是必须得教育的。
姑姑针线上面手很巧,做过大大小小几个抱枕,有棉花填充的枕芯和可换洗的枕套,大概是书上看来的新鲜事物,抱着睡很舒服。奶奶家大床上那个抱枕平时我抱,表哥f来了就他抱,我抢不过。抱枕是小事,比较麻烦的是他睡觉不老实,如果睡小床是必定要掉下去的,睡大床基本上到天亮就能头尾掉个个。我跟他平行睡大床,到天亮的时候,诶呀,他整个人横了过来,我就在原地缩成一团,估计也起到阻挡作用吧,不然他的旋转大概不止90度。。。
f在奶奶家跟我们这些女孩子窝在床上玩大概也很不得劲。有时他会把抱枕抓来,一阵猛捶,弄得整个抱枕变形,棉花都跑到一边去了。虽然大人过后可以拿起来抖一抖弄回去,但里面的棉花大概已经扯散,很容易又变形了。关于捶抱枕以及(假装)捶堂妹的事情,奶奶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忧心,觉得f有暴力倾向。但终究她只是f的外婆,又面对那样一个奶奶,没法管。
stijlisis
发表于 2014-1-12 21:59
大人有时会开一些不适宜的玩笑。十岁左右的男女孩子玩在一起,一床睡觉,我自己是没觉得什么,大人难免就觉得有点“青梅竹马”,虽不是认真的,却很爱提这个话题,问我“长大以后要不要嫁给f哥哥?”我一面觉得长大还早呢谁知道怎么样,一面纯然觉得f好看,随口答应也无妨。从此以后我就开始更多留意f的样貌,啧啧,确实不错。
这样的问答应该进行了好多次,有一次甚至问到“如果有另一个男的也要你跟他结婚,你怎么选择?”之类的大难题。出于无论如何不能被难住的心理,我灵机一动,脱口而出:“让他们两个打架啊,谁打赢了我就跟谁!”啊啊,当年我真的只有几岁大。。。
回头想起来,这当然不是一个认真的答案,却是一个出自本能的答案。由此我能理解那些中世纪的骑士决斗,也能理解现在世界里要男人为她打架的姑凉,不过必须注意,这种思维绝对是原始的,不值得骄傲的。到了真谈恋爱的年纪还跟老娘几岁时的思维一样,羞也不羞?
我好像未曾认真要求男的为我打架。中学时候对学习好的男孩高看一眼,大学时候决心要找“有才”的男生,这些其实也是与时俱进的竞争技能吧。后来年龄渐长,不知道算是务实还是服输,只要男人跟我谈得来,对我好,是最最要紧的。
对世界仍然心高气傲的女子们会喜爱成功人士,真的并不奇怪。关键在于实现的可能性,和实现的手段问题。
啊呀
发表于 2014-1-12 22:27
继续
stijlisis
发表于 2014-1-12 22:44
本帖最后由 stijlisis 于 2014-1-12 22:11 编辑
女人喜欢强大的异性,是自然的。但是喜欢成功“大叔”的姑娘们,遗漏了一个很重要的点:年龄。
姑娘,你知道大叔四十岁,但你不知道四十岁意味着什么,四十岁跟“成功”之间有什么换算关系。
有一天我爸同学聚会归来,一些五十多老男人的聚会。他感叹道,说起来还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从商的,大多做成了老板;混机关的,好歹也是个长;一个在文博机构的,甚至是博物馆馆长!听起来多么牛逼,可是他知道那家伙就是跟从前一样的家伙,人不坏,能力平平,反正就是馆长了,多吓人。
顶着老板名号的,其实还是天天为了生意焦头烂额;做公务员的生活总是更加有靠,但即使多吃两口公费宴请,多数时候也并非多么得意;博物馆馆长其实是一个在外受人尊敬的宅男,回到办公室无非清水衙门,埋头做些不算高深的学问。外人看起来,很厉害,但其实很简单,就是年龄到了,就算是排队也排到了。大家各有自己的坎坷无奈,但是已经懂得掩饰,懂得表演一个自信的人。
哦,当然也有像之前说的自杀的M一样,实在扶不上墙的。但是总的来说,到了五十岁的男人,成功率很高,至少外表看起来光鲜的概率很高。五十岁的普通人,在二十岁的眼里看来完全可以犹如天神。
我二十四岁来到德国,专业里有三十岁的师兄。师兄是好人,提点我和另一个二十四的妹子专业课,我们是新手,怎样也不懂,师兄像严厉的老师一样生气责怪。被责怪的我当然难过,但是师兄回头一走,我气哼哼地跟那个妹子说:“他嚣张个p!等我到了三十岁,也能那么牛!”
到了我的三十岁,我承认当年的他真的比现在的我还厉害,但是我已看懂,无需仰视。我曾经对师兄有过涟漪,但终究错开,现在也无所谓了。正应了人家说的,如果一直等不到白马王子来拯救,自己跨上白马也不错的。为什么要一直站在原地,连因为年纪而花白了的老马王子也不放过?
stijlisis
发表于 2014-1-12 23:01
说个好玩的。
lz属于留德人群里常见的晚婚人士,很晚的时候找到了老公,终身有靠的得意之余,甚至觉得晚些其实更好,大家都是三观成熟的靠谱人儿,现在投合,大概一辈子也会投合下去了。
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主题曲哼哼唧唧地唱着"Will you still love me when I am no longer young and beautiful",这种靡靡之音我很是喜欢。有天一边做饭一边听着歌,突然窜到老公面前花痴兮兮地质问:“等我都不年轻漂亮的时候你还耐我嘛?”
老公安慰我说:“放心吧,没问题的。我遇到你的时候,你已经不再年轻漂亮了哈哈哈!”
suanlamifen
发表于 2014-1-12 23:09
stijlisis 发表于 2014-1-12 22:01
说个好玩的。
lz属于留德人群里常见的晚婚人士,很晚的时候找到了老公,终身有靠的得意之余,甚至觉得晚 ...
想起另一歌词:Du you still need me, du you still feed me, wenn I 64.
Julianmama
发表于 2014-1-13 09:18
stijlisis 发表于 2014-1-12 22:44
女人喜欢强大的异性,是自然的。但是喜欢成功“大叔”的姑娘们,遗漏了一个很重要的点:年龄。
姑娘,你 ...
语言情感都很自然真实,赞一个!{:5_335:}
ccmausy
发表于 2014-1-13 10:11
stijlisis 发表于 2014-1-12 23:01
说个好玩的。
lz属于留德人群里常见的晚婚人士,很晚的时候找到了老公,终身有靠的得意之余,甚至觉得晚 ...
终于又开写啦,还是一段关于自己的,真是太好看了...
the great Gatzby我也看了,太过伤感, 看完感触太多,几夜未眠...
xiaoduo
发表于 2014-1-13 13:13
{:5_335:}
stijlisis
发表于 2014-2-1 19:27
到了十几岁的时候,f已经是一个美少年,确切地说,与刚出道的李奥纳多小哥有七分相似,连气质亦接近,有一股满不在乎的劲头儿,迷倒一片少女。作为一个被开过“娃娃亲”玩笑的少女,我虽欣赏f的美貌,倒也有一些挑剔和矜持的意思。f不是正人君子的胚子,就正如泰坦尼克号里的Jack其实也不是什么好鸟一样。f的父亲管不住他,他跟他的叔叔倒亲近。那位叔叔就是我姑姑的前小叔子,浪荡子儿,或者叫混混,或者严重一点叫“黑社会”,娶了个包子老婆,游手好闲,但他娘反正以他为荣,不知道荣在哪儿。f也是个顽劣的孩子,一般的调皮捣蛋不要紧,在外面也俨然孩子王,时常欺负同龄人,甚至于挑战更大孩子王的权威。他奶奶不以为意,认为是聪明,像她小儿子一样聪明。
眼看f可能就要走上这条混账小宝贝的不归路,姑姑拿出当妈的勇气,通过法院各种折腾,把f争取过来,带到了香港。
f其实确实聪明。我看得出他偶尔到我奶奶家的时候那尽量乖乖的样子,他知道在什么样的大人面前应该做什么。对此我们也可以表扬,至少他对长辈有着基本的尊敬。但长时间在姑姑身边受管束,他难免原形毕露了。
姑姑说,他学粤语很快,功课要赶上也很快,但是欺负同学的毛病一直改不了,姑姑总为了应付别的学生家长焦头烂额。他在家里也是任性。当时猕猴桃还没有传来国内,在香港也贵,但是f爱吃,姑姑就给他买一些。f喜欢起来,就非要一次吃完,但因为猕猴桃有时候不大熟会扎口,f会吃到嘴里都快起泡了才罢。别的东西也是,喜欢吃什么,一定吃到吃不下才算。
stijlisis
发表于 2014-2-1 19:38
f有个小问题,就是一边脸会经常性地抽动,带着眨眼睛。开始以为是坏习惯,我姑就老说他,后来看看不对,带去看医生,说是神经性的什么问题,不由自主的。就我的理解,这种神经性跟“精神性”几近,用现在已经比较普及的心理学理论解释,应该是有什么压抑的地方通过身体释放出来。
既然是身体问题,就去治。那段时间,姑姑和奶奶的主要话题就是这个。试了各种治疗,似乎还是针灸有效,虽然频繁而且贵,还是必须执行的。针灸对治这个见效颇快,但是有反复,折腾了好久,终于慢慢好起来了。
我妈对姑姑的第二次离婚彻底表示不解。她说,c和姑姑的日子过得好好的,无端加进一个f哥哥就算够包容了,还要怎么样?十几岁的f对后爸的态度,想必也不会好的。也许就是这样子感情破裂,以至买个保险都要弄成离婚的。她有点同情c。
姑姑和c分开前,表哥就从香港回来了,因为姑姑觉得管束他越来越难,而香港可是古惑仔的大本营,弄不好要是成了正宗黑社会呢?
stijlisis
发表于 2014-2-1 20:09
f回到他原来的家以后,奶奶对于f这个外孙堪称冷酷。不是好孩子,她不爱。极品的前亲家,她也一点不想沾染。
f继续着和他叔叔一样的青少年时代,到处游荡,有时候到了我奶奶家这里,就敲门进来讨口水喝,讨点零花钱用,我觉得总也有点亲近之意的。我奶奶开始还接待,后来因为顾忌f奇奇怪怪的社会关系,干脆闭门不见,甚至不避麻烦,每每把铁门的挂锁挂在外面,以示“没人在家”。碰了几次壁以后,f也来得少了。偶有几次奶奶在路上碰到他,回来的描述带着些鄙夷:f染了发,流里流气;f挽着一个发廊女,牵着一条小狗,那狗一蹦一蹦的简直可笑;f在附近开了个发廊;f结婚了,很快生了孩子。
好像无论什么人,一旦说到结婚,都给人一种终于靠谱的印象。一个人有了家庭,对世界有了责任。开了发廊,虽然是下九流,也算是有了一份事业。那段时间我在路上也和f有一次匆忙的相遇,只能说,大失所望。记忆中的f,最美好就是容貌,而他居然不再翩翩少年,沉重起来,甚至外形都有些歪斜了,气质介于不入流和混沌之间,毁掉了。
stijlisis
发表于 2014-2-1 20:11
本帖最后由 stijlisis 于 2014-2-1 21:02 编辑
f当时真的颇像好莱坞小李,眉眼,抿嘴笑,抬头看人,略邪气。当年我有幸同时看到两大美男,现在又有幸看到两种不同的结局。
我说f “沉重起来”,不仅指是身材。但他确实是很快变胖了,尚不算十分臃肿,却已失了灵动。偏偏是发胖先胖脸的那种人,好看的五官比例依旧,周围宽了一圈,这件事,还是可以比照中年小李。
李奥纳多已经不能拼容貌了吧,但是他发展了演技,耶。想了下我后来看过的片子:《Catch Me If You Can》——天赋异禀的大骗子;《盗梦空间》——活在旧日阴影里的科学小组头头;《被解救的姜戈》——心理超级变态的奴隶主;《了不起的盖茨比》——屌丝逆袭一时爽,最终还是火葬场(哈哈哈哈哈)
总之,不是很伟大光荣正确的那种角色,多少有点邪门,有的相当邪门。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他眉头太拧,嘴抿得太紧了。
f则松垮下去,变成一个须眉浊物,那种中年气质甚至比别人来得更早。
我一个大学同学说过一句名言:“是个男人他就帅!”这个,其实不是对男性的表扬,而带着一些女性的懊恼。女的要被称作漂亮,对先天的要求比较高了,那种以各种硬件技术巧夺天工的不算啊。而男的呢,大眼小眼皆宜,单双眼皮皆宜,肤色黑白皆宜,长脸方脸皆宜,只要没长歪,收拾干净站直了,都可以是帅哥一枚。
当然,这是多年前的结论。现在的更新版就是:男人要拼气质,而且比女人开始得更早。姑娘长得好,到30岁都是几近无敌的,而小伙的容貌至多到25岁就不占统治地位了。男人要有气质,有气场,能够撑得起来最要紧,先天硬件占的总比例非常小。相比起来,对女的来说是不公平啊,谁能决定自己长啥样?
icedreaming
发表于 2014-2-2 01:43
终于爬墙看完了,留爪:)
Falling.Skies
发表于 2014-2-2 15:51
来昂纳多确实这几年拍了几部好片。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