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480|回复: 5

[军事杂评] 凤凰大视野:《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全记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30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共决策层高赡远瞩,秘密派遣十万大军抢占东北。由于美苏间对抗加剧,苏联默许了中共进入东北,激怒了蒋介石,蓄势而动……国共开始了第一次生死对决。东北平原上,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大决战打响了……在中共最高统帅部的领导下,林彪率领拼凑出来的十万部队,面对着蒋介石东西对峙的战略和以杜聿明、卫立煌、陈诚等为首的美协装备的精锐部队,运筹帷幄、利用攻心战术长期渗透……松花江战役、塔山狙击战、攻克锦州、围困长春,处处绝境逢生,屡战屡胜……1948年秋,东北野战军向国民党发动决战,只用了52天时间,解放了东北全境,国民党精锐全军覆没,随即林彪率领百万大军浩荡入关,新中国的曙光从东北冉冉升起!
  
  题材还是老题材,讲法还是有些新意。比如请国共双方的遗老遗少分别讲述当年故事,互相比较,也许能接近历史的还原。

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东北解放战争全十集精彩视频: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毛泽东东北战略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老蒋调兵,林彪弃锦州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四平大血战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林罗刘“铁三角”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大冒险!先打锦州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之锦州攻坚战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曾泽生长春起义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廖耀湘辽西大溃败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大决战解放沈阳
  
  

  国共战争的胜败检讨不是一锤定音的事。据说专家学者们总结了10几条经验教训,可普通人也会有自己的分析判断。
  
  当年国共双方为了争当“人民的公仆”,在60年前,东北大地大打一场,伤亡数万人,结果共军大胜,国军大败。过程中似乎有些偶然因素,失败者也似乎曾有转机,但总的来说,共产党的胜利是必然的,国民党的失败也是必然的。因为战争的胜负不仅仅是军事的对抗,还有更多政治的原因。政治与军事犹左右脑,如果只用半个脑子想问题,那很多问题就想不清楚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中,没有谁是百战百胜的,大家都犯过错误,看谁改得快了。共产党改得快,共产党由弱变强了。国民党改得慢,甚至不改,就由强变弱了,最后直至覆灭。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毛泽东东北战略(视频)

  记住了几个片断:
  
  1. 毛泽东的抢占东北政策非常英明。
  
  毛利用美苏、中苏的矛盾,急派10万干部和军队下东北,这是胜利的种子。没有这个决策,就没有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的精华在于战略,在于政治,在于军事始终为政治服务,在于用人,而不是具体的战役或战术层面。
  
  八路军、新四军刚进东北时,都是在毛直接指挥下作战的,结果连吃败仗,几无胜绩。林彪等人忠实地反映了不同意见,毛都不屑一顾,觉得他们不懂政治大局。
  
  但屡遭重挫后,毛也很快意识到,他千里之外指挥战斗,实在有点鞭长莫及,凭空想像,瞎指挥。很快他就放权给林彪,让林彪全权处理东北军政,这反映了毛的知错能改和知人善用。当然,他以后的骄傲膨胀是另外一回事,至少在解放战争期间,毛还是比较清醒的。是啊,战争的残酷与危局让他不得不清醒,他也不敢一意孤行,坚持迷糊。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老蒋调兵,林彪弃锦州(视频)
  
  2. 李运昌的战败问题
  
  李运昌也是八路军名将,第一个带个千把人出关,抢占东北,大捞一笔“洋落”,数月期间,就从几千人扩编成几万人,“实力暴涨”,可兴城一战,国军几千人就把他几万人打得全军溃败,原因是何?
  
  因为李部的扩张其实很机会主义的,他大量收编扩编的部队多是伪军、皇协军之类。这样的部队武器不差,衣着光鲜,能吃能睡能阅兵,但不能打仗,一击即溃,伪军本性暴露无疑。
  
  建立一支军政素质优良、能打仗的部队是不容易的,也不是一两月就能搞定的。不是李运昌不努力,是时间实在不够。挂上八路的牌子并不等于就是真八路了,伪八路离老八路还远着呢,这需要经历一个整训、战争和政治教育的过程。虚胖的人不在于胖,而在于虚。虚胖的部队其实也不是什么部队,顶多也就是游击队水平(甚至还不如)。正规军一冲,就乱套了,垮了。建军是个严肃的问题,不是小孩过家家,这个道理本来很简单的,但很多老百姓因为不懂军事,也根本不考虑这种严肃问题。
  
  很多事的成功都是因为方法正确,很多事的失败也是因为方法不当,可平常有多少人意识到这点呢?很多还是坚持成见,死不改悔,一条道走到黑。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林罗刘“铁三角”(视频)
  
  3. 林彪的溃败问题。
  
  林彪一代名将啊,众所公认。可再名的将,面对无米之饮,也做不出什么好饭。本来他是去山东当司令的,还没走到山东,就调到东北当司令,自己还迷糊着呢,不了解情况。一片懵懂之中,毛泽东就代他指挥,代他打了,结果越打越烂,快打到兴安岭打游击了。
  
  虽然几乎所有的前线指挥员都认为再不能这样打了,但林还是坚持这样打,因为他知道政治大于军事。这种些战斗不是他能完全指挥的,都是延安遥控的。如果不听毛的话,他恐怕连以后打的机会都没有。为了将来有机会能亲自指挥,他必须硬着头皮执行命令,除非实在打不下去了。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林彪不仅懂军事,还懂政治。在政治社会,不是能干活会干活就行的,还要想明白为谁干,给谁干。所谓“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解放战争里涌现出不少共军军事天才,一方面是毛泽东的知人善任,一方面也是这些天才听话,懂事,懂政治,至少要懂人事政治。
  
  
  4. 部队叛逃问题。
  
  如果部队老吃败仗,叛逃的事是免不了的。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是伟大的军队,但再伟大的军队,如果老吃败仗,军心也会动摇的,“革命战士”也会意志不坚的。
  
  林彪刚进东北时,被国军打得节节败退,从山海关真退到松花江以北,大批部队叛变,连他的作战科长都投敌了,损失极为严重。这充分反映出战争是多么的残酷,也反映出盲目扩军是多么的可笑。没有政治工作做保障,没有根据地党组织做依靠,是建立不了一支威武之师、常胜之师的。
  
  林吸取了这个教训。在战争初期,不再与国军争夺大城市了,不再寄希望于国际援助和和平谈判了,重拣革命战争的经验,深入农村,搞土改,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整军备战,才使一切重新走上正轨。

  

  5. 部队开小差的问题。
  
  中国军队的大部分成员来自农民,农民的政治觉悟未必高,农民是安土重迁的,不愿离开家乡。即便是黄克诚这种新四军主力部队,在去东北的路上,连丢带开小差的,减员3000多人。行军睡觉时用绳子捆住战士,也不能完全解决这问题。不是每个农民都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或共产主义战士的,这是现实,不能假想。
  
  解决这问题的方法,只能是加大政治教育的力度,改善部队的生存条件,提高部队的军政水平,多打胜仗,鼓舞士气。但这个可不是说两句大话、官话就能解决的,这需要长时间的教育,需要长时间的战争锤炼。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6. 入关部队的战术素质问题。
  
  八路军、新四军打了八年抗战,耗了鬼子八年,但碰上国军王牌部队,仍然显得极其幼稚。在国军火力网面前,共军组织密集队形的集团冲锋,伤亡很大,效果很差。连国军的基层军官都纳闷儿,这帮八路军是不怕死啊,但好象不会打仗。。。
  
  确实,这可能说明8年以来,他们总是游而不击,或只会游击,一碰上大规模的阵地战,正规战,美式重炮的火力突袭,就显得毫无办法,毫无经验了,白白送死。
  
  林彪看到这点,所以赶紧总结出什么三三制等一堆实用战术原则,加强部队训练,才改变这种游击队式的原始打法。
  
  共军四平之败,固然让败方十分痛惜,但也从诸如此类的血的教训中汲取了很多宝贵经验。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四平大血战(视频)
  
  7. 和平幻想问题。
  
  依靠苏联,调戏国民政府,通过和平谈判,白捡些地盘,是四平保卫战的政治出发点,也是当时很多人的普遍心理。以为和平协议一签,就不用打仗了。呆在大城市多爽啊,团级以上干部要求天天喝牛奶,营连级必须天天喝豆浆,好好的养身体,享受胜利,享受和平。结果证明,这是一厢情愿的机会主义,要破产的,而且破产得很快。蒋介石不愿意,也不会给共产党这个便宜。关内“停战”,关外不停,以排山倒海之势打死共产党,结果共产党不仅连豆浆牛奶喝不上了,大城市也呆不住了,一路仓皇北窜,向北向北再向北,一直逃到国军兵力不足,补给不够的地方。
  
  人都是希望事情变好的,不愿意事情变坏,但现实往往是相反的。东北战局关系到国共利益的根本之争,大战、恶战势不可免。通过政治权谋来获得政治利益是靠不住的,政治利益还要从枪杆子里来,谈是谈不出来的。
  
  丢掉幻想,准备战斗,是国军给共军的一个重要教训。在一方还没有完全认输或被消灭前,这世界上是没有和平的,大家势不两立,不能共存。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曾泽生长春起义(视频)
  
  8. 群众动员问题。
  
  群众可不是说两句白话,就能动员起来的。国共刚争夺东北时,东北人民还是很喜欢国军的,不喜欢八路。原因很简单,国民政府正牌啊,国军精锐啊!八路算什么,一地方“非法”政权,还是外来的,没啥名头,老吃败仗,谁会向着共产党?“老乡,我们是老百姓的队伍,是人民的军队”,呵呆,老百姓觉悟可没这么高,你说啥都白扯。他也没得你什么好处,还得供给你,支前你,他才不乐意呢。尤其是城市居民,受传统教育很深,思想改造很困难,一时半会儿根本不见效,他不认共产党、只认国民政府。
  
  从这个角度说,占领城市的意义也大打折扣,这帮“城市人民”很爱“投敌”,比较“反动”,还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正确。搞土改,发动群众,给农民甜头,让农民“觉悟”起来,再让“觉悟”的农民“帮着”城市人民“觉悟”。
  
  共军围困长春好几月,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长春人民因此暴动,但长春人民宁可饿死10几万,也没一个暴动的。不是说他们多效忠党国,而是这帮人其实观念比农民还保守。大家都是乌合之众,没人组织,他才不动呢,更不会政治暴动。他们宁可饿死,也想不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会傻呆呆的等死,饿死。。。这也说明,没有经过政治动员的人民,是很愚昧的,死也很不值。这是非常可悲的玿,但也是事实,所有想搞政治的人都不能这样幻想人民自发行动。中国人民的素质远没有达到抗暴起义的水平,要起义还得靠国民党60军,靠枪杆子。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视频)
  
  9.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问题。
  
  三年东北战争,可不是说完就完的,要经过无数惨烈的战斗,无数人的牺牲才能坚持下来。这是一场耐力的比拼,基础工作的比拼,是积小胜为大胜的比拼,是持久战的比拼。这不是光靠毛泽东、林彪喊两句口号就能解决的。仗要一场场地打,基层工作要一步步地做。越是艰苦,越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都是苦战,也是苦中的坚持,意志的胜利。正规军剿匪,杨子荣孤胆深入匪巢,都不是喊口号喊的,都是干出来的,扎实的,辛苦的工作,很平凡,不得不做的工作。
  
  想决战,想毕其功于一役,是好事,但也是幻想,必须壮大之后,才能谈论决战的问题。
  
  林彪不容易啊,东北解放军,东北解放区也都不容易。无数的辛劳才铺垫了最后的决战。敌人也不是白给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iuqiu123 于 2009-8-30 05:47 编辑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大冒险!先打锦州(视频)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之锦州攻坚战(视频)
  
  10. 打锦州的问题。
  
  打锦州是毛泽东的远见卓识,是其过人的军事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但林彪一直为此犹豫不决,不想打锦州。为何?
  
  因为再好的战略也得有人具体实施。实际操作就有实际操作的困难,林彪就是实际操作的。林彪的犹豫是合理的,几十万大军从北满调到锦州,越过长春、沈阳的重兵集团,后方补给线长达上千公里,还碰上蒋介石的“东西对进”战略。一旦锦州拿不下来,或时间晚一点,或者国军少些内讧,不犯一些弱智错误,那么决战的胜利可能就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了。几十万共军到时想全身而退,恐怕都很困难了,三年积累的本钱可能一扫而光。这个历史责任,这种政治风险,谁来负?谁来承担?只有林彪。林彪能不因此犯疑吗?他是个精于算计,谨慎出名的人。
  
  大决战也要冒大风险。毛泽东之所以比林正确,就在于在战略上对问题把握的更牢靠,更靠谱。毛泽东当然不能预测国军的东进兵团在塔山攻击不力,也不能预测廖耀湘的西进兵团犹豫不决,耽误时间。但是他的直觉是对的,他觉得国军打到这份上,已不是一支敢打必胜、士气高昂和精诚团结的军队了,而共军只要咬咬牙,付出必要的牺牲,还是完全可以战胜的,达到战略的目标。在这点上,毛的直觉比林的直觉更准确。没人能掐会算,但是惟有大决心,大魄力,大智慧,才敢做如此决断,冒如此风险。

  
  
  11.蒋介石的补锅战略
  
  蒋介石总的军事战略还是有失误的。比如做为国民政府领袖,他必须承担保土安民,坚守大城市的原则,他不能因此失去民心,失去国人的信任,但这也束缚了他。他的精锐之师分散在各个据点里,成了瓮中之鳖,等着共军来捉,整个战局都成了兵力不足,被动挨打的局面。一城一地的得失,毛泽东不在乎,但蒋介石不得不在乎,他的魄力也就因此不如毛。有些事欲求“完美”,反而失败。做为政治人物,看到了关系国家存亡的问题,也清楚了问题的本质,却没有魄力解决它,不能不说蒋的境界比较低的。等他失去了中国,再想笼络民心、看重民意也就成了笑话了。
  
  东西对进是个补锅式的策略,一半为决战,一半为逃窜,是战是逃,本身就比较暧昧。这样的大兵团作战,需要众志成城,上下一心,但蒋做不到。侯镜如攻击塔山不力,原因很多。比如他的前敌总指挥指挥的都是别人的部队,不听话,调不动,而指挥官自己的部队又舍不得用,另外还有证据表明,侯镜如自己都有投共之心,后来也真投共了。在沈阳城里,卫立煌主张坚守,廖耀湘主张先跑到营口,留条后路,再看锦州,蒋介石则强令他们必须出击。大家意见不合,心怀鬼胎,各有打算。行动起来,自然相互猜疑,犹疑不决。这样伟大的“补锅战略”,以战求胜的机会主义策略,本来胜算就不大,违背了孙子兵法,犯了兵家之大忌。结果也是正常的,东进不来,西进不到,锦州失守,全盘皆输。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廖耀湘辽西大溃败(视频)

  12. 廖耀湘的大溃败
  
  国军基层军官回忆,廖耀湘的战败实在是个笑话,没法提,他的失败根本算不上一场战役。为何这样说?
  
  首先将帅不合。蒋要求沈阳兵团西进,卫立煌死活不同意。廖耀湘倒愿意出城,但他不想去锦州,想先到营口,到了营口再以观事变,能打锦州则去,不能打就逃。蒋介石劝不了卫立煌,就直接调动廖耀湘西进。廖耀湘走走停停,既没敢去营口,也没直接奔锦州,而是先北上了,把彰武占了(为了切断了林彪的供给线),他自以为聪明,实际犯了大错,锦州失守已经危在旦夕,时间不容得他任何耽误了。他让林彪从容打完锦州,再在黑山大虎山截住了他。
  
  其次临阵指挥不力。锦州一丢,廖耀湘更不想西进了,还想去营口。可蒋介石此时还是死令他去打锦州,收复锦州。廖耀湘实在不想去了,可“军令难违”啊,他在黑山大虎山打了三天,耗了三天,突破不了梁兴初的防线,不得不另寻去路。这时他还是没有胆儿,还要请求蒋介石批准他东进营口,可蒋介石为了这个问题,与国防部、东北剿总足足商量了4天,或者说扯淡了4天。在这4天里,林彪的攻锦部队又马不停蹄地包上来了,合围了廖耀湘兵团。这时廖耀湘还想向营口“转进”(用他的话说更惨,叫“突围”)。不巧,他碰上几门独二师的重炮,就被吓得不敢去营口了,又想回沈阳了。结果在路上,东西南北转了一圈儿,部队就乱成一团儿了,稀里哗啦就被林彪消灭了。做为兵团司令,10万精锐的领导人(国军的两大主力都在其麾下),廖没有做将军的胆儿,首鼠两端,他在辽西平原胡乱转悠时,耽误了战机,自乱了阵角,最后溃不成军,一败涂地。这也是抗日名将啊?!
  
  
  13. 刘玉章的52军逃跑问题
  
  刘玉章本来是廖的西进兵团一部分,但他留个心眼,觉得西进就是白白送死,给共军运动战做牺牲品,于是找个借口,说到营口打前站,中途溜到营口。碰巧林彪正在聚歼廖耀湘,忘了他这一陀,让他带了一万多人从海上跑了。
  
  刘玉章后来到了台湾,做了高官,他总结出一句怪话:国防部已经被共党渗透了,所有战略决策都有共党参与,只有与国防部的决策反着来,才能打赢。。。。
  
  这话也许偏激了,但也反映出国军的战略指挥有问题。战场上局势千变万化,需要指挥员当机立断,而蒋介石放权不够。蒋老喜欢自己设计英明战略,结果上下不服,不能共心协力。因此,蒋的战略执行不了,指挥官的个人算盘也打不了,互相耽误了。刘玉章能逃出生天,就在于他完全不听蒋介石的,也不听卫立煌和廖耀湘了,他谁也不听,他只听自己的,反而活下来了。这真是个令人唏嘘的笑话啊。。。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大决战解放沈阳(视频)
  
  国共战争,东北大战,流血漂杵,双方阵亡数万人,而老百姓死得更多,据共党公开资料,仅长春一地就死亡12万人以上,战争何其残酷也,“宁做太平犬,莫为乱世人”。心软的人也许会说,这种内战没有意义,纯粹的民族悲剧。但也要看到,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不是蒋介石和毛泽东选择了战争,某种意义上就是我们这个民族选择了战争。
  
  不战争,时代能进步吗?不战争,中华民国的各种问题能解决吗?一个所谓赢得抗战胜利的政府,4年间就土崩瓦解,民心顿失,难道仅仅是共匪作乱,伟大政府不小心垮台?如果当年蒋和毛真有和平谈判的诚意和理性,或者说蒋做为当时的强者,愿意让共产党一步,也许自由民主的中华民国,也就有点希望了。可问题是,蒋没有这种诚意。强者没有和平的意愿,弱者就更甭想了,只好打了。历史也许给大家很多可以和平的机会,但大家没有珍惜,都想赢者通吃,都想建立极权的世界,结果不但没吃得了别人,还被别人吃了。
  
  战争是痛苦的,但有些痛苦只能用战争来解决。中华民国时代的中华民族是痛苦的,这痛苦只能用解放战争来消除。因为讲理讲不了,没人听道理,大多数人也不懂道理,麻木不仁,听天由命。
  
  从更长远的眼光看历史,共产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历史的进步,很大的进步,至少地主阶级被铲除了,无数的农民第一次有了初步的人权。如果没有解放战争,我相信很多人,至少广大农民,仍然生活会在赤贫和屈辱的状态,没有人关心他们,没有人谈及他们的权利,没有人把他们当成人看。解放战争是农民和共产党打赢的战争,没有他们愤怒和追求,就没有胜利。农民们为什么会愤怒?共产党为什么有追求?就是因为时代有很多问题,时代有很多需求,问题必须解决,需求必须满足。有位现代人士不是说了吗?“你不给我个说法,我就给你个说法。。。”。暴力有时并不可怕,有时暴力也是进步的一种方式,因为别无选择。
  
14. 国军整编问题
  
  一开始到东北主政的是陈诚,他曾扬言6月之内解决东北问题。结果东北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越闹越大。南京“民意代表”们纷纷表态,要求“杀陈诚以谢国人”,陈诚倒不会因此掉脑袋,不过也狼狈逃出东北政局,卫立煌接任了,不过“陈诚无能”的名头从此是坐实了。
  
  据说陈诚在东北搞的那套里最糟的是“整编”。
  
  “整编”有两方面,一是净化国军队伍,清除所有曾经收编的伪军、土匪及共军叛逃人员。二是招兵买马,把原来正规军部队分拆扩编,以增强总体军力。
  
  这两点都让后人,特别是喜欢事后诸葛亮的国军遗老遗少们大肆抨击。
  
  第1,陈诚似乎吸取了共党的教训,觉得伪军、土匪、叛徒靠不住,与其将来作战出事,不如早早赶出,保证国军的纯洁。可共产党当年使用伪军和俘虏失败的教训,并不全是因为伪军、俘虏不可用,而是政治工作不到家,诉苦运动没展开。相反,在严格政治教育的同时,大搞诉苦运动之后,俘虏兵成了共军宝贵的人材。因为训练一农民学会射击、投弹、拼刺等军事技术,费时很多。但俘虏来的敌兵却早让国军训练好了,只要洗洗脑就可以了。共产党最擅长洗脑了,一洗一灵。结果共军越打越多,国军就越打越少。
  
  
  第2,分拆正规军也个问题。本来国军的训练是一体化的,团队配合很好,很紧密。分拆扩编后,比好酒里兑了水,整体战斗素质明显降低,越来越不经打了。表面上人多了,总体军力却下降了。
  
  前国军军官总结:共产党是政治、军事两手硬,两手抓,两手都打,人越打越多;国民党只重军事,只有一手,人越打越少。人家是不断扩充实力,我们是不断消耗实力的。彼长此消,也就这样了。
  
  其实这事也不能完全怪陈诚,因为国民党搞不了共产党那套,学也学不来,他要能学,就不是国民党了。
  
  共产党通过改造俘虏兵扩充兵员的方法,据说最早是陈毅发明的。当年孟良崮打74师,华野俘虏了8000多人,这些俘虏兵各纵队都抢着要,因为74师鼎鼎大名,国军模范师,兵员素质很高,军事技术全面,基层士兵至少都有高小文化水平,而共军里连级干部都少有高小水平。林彪在东北,copy了这个经验,大收俘虏兵,大用俘虏兵,效果也很好。这点都被毛泽东总结成十大军事原则之一。
  
  
  军事本来就是政治,特别是内战,不讲政治是不行的。这一点,国共双方有天壤之别。
  
  其实共军何止是吸收俘虏兵?日本兵都大量使用。医疗、后勤、炮兵、战车、航空,包括各种兵工企业,大量使用日本的旧有人员,技术人员。化敌为友,本是共产党的看家法宝之一。
  
  60年前在中国玩政治,共产党登峰造极了,不服不行。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9-8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4-29 04:43 , Processed in 0.061388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