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马屁精

[其他] 偶发现,德国的留学生比美国的,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8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读博一般要多长时间呢?
感觉在德国硕士毕业的时间,美国已经差不多博士毕业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9-18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拿工作职位的钱和美国的奖学金比是不对的,你的钱只是你的工作收入。人家拿全奖的可不用工作

另外,看平均水平的话,美国高校的入学质量还是比德国高的。

有人说美国学校水平差距大,那是因为人家高校多啊,而且top20,30的高校都太牛了,人家100多位的高校科研实力也不弱好不好,照样出诺贝尔。。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9-18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lalaha 于 2009-9-18 20:36 编辑

不打算对美国和德国博士做比较. 德国美国好博士生和差博士生应该都不少. 我接触的德国博士生不多,所以也没法比较平均水平. 这里说一句: 美国税比德国少很多,所以6万欧比8万美元税后要少很多. 我几年前在学校读Ph.D时,每个月税后是1800美元. 那些拿fellowship的每个月不交税,2500美元.  我的专业,德国6万左右,美国10万(税前). 比钱其实最没意思.
LZ可以说自己比美国的同学差,不要说我们都比美国的博士差!
我希望你说说你评价的标准是什么,这里我提提我的标准:
1.最好比的,钱。
工资:德国1800EUR税后,美国奖学金除学费有多少?
经费:我们工科的1年1W欧 ...
einstein 发表于 2009-9-18 15:54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9-19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i120mph 于 2009-9-19 00:41 编辑
1. 钱的比较
嫩应该是在德国的公司里读博吧,嫩把公司读博的工资,跟美国学校的奖学金做比较?竟然还参杂了学费的问题,这是什么逻辑?
更重要的一个逻辑问题,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收入是不能做比较的。在这里除了嫩,还有谁不知道的!
所以,money这个criterion在偶们讨论的问题中,可以完全撇开

2.科研成果的比较
“专利”这个词,很粗糙的来解释它,那就是把专业知识用来专门利用
公司里的科研侧重于应用,所以对于公司来说,有钱赚的 patent 永远比有深度的 paper 重要许多许多
这里又是个重要的逻辑问题,嫩把“专利”视为科研成果,可以的,偶也同意。但是嫩~~~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3.名气的比较
其实,偶最讨厌介个词
就算嫩的实验室全世界第一,那也是别人的名气,跟嫩一点关系也米有
那么嫩的名气怎么得来?在学术界,答案很简单,嫩有多少有深度的 paper ,全世界就会相应的有多少同行,来认可嫩的reputation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个贝尔实验室作假的家伙,他现在有的只是臭名气,贝尔实验室照样延续它的好名声

楼主偶,承认自己不强,到目前为止,发了1篇算是2流的文章,2篇只能算是3流的,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
孔子说“自欺欺人,进步是也”,这话绝对是错误的
马屁精 发表于 2009-9-18 17:27



就好奇一下,马屁精是哪个专业的博士/在读博士呀?

说实话,觉得你居然在德国读书,这挺委屈你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9-19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好奇一下,马屁精是哪个专业的博士/在读博士呀?

说实话,觉得你居然在德国读书,这挺委屈你的
ii120mph 发表于 2009-9-19 00:40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9-19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这种问题伤和气。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从总体上看,美国与德国的科研从规模到水平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客观点讲应是,德国是星星点点,而美国是遍地开花。
我是中国人,但我得承认,发展中国家的聪明大脑(科研的角度)基本上是流到了美国而不是德国。
另外德国的大学太均衡,这肯定限制其科研投资。没钱其实干不出什么真东西的。所以美国top Uni.s' 博士肯定高于德国的,即使是所谓的德国名校。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9-19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2.科研成果的比较
“专利”这个词,很粗糙的来解释它,那就是把专业知识用来专门利用
公司里的科研侧重于应用,所以对于公司来说,有钱赚的 patent 永远比有深度的 paper 重要许多许多
这里又是个重要的逻辑问题,嫩把“专利”视为科研成果,可以的,偶也同意。但是嫩~~~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3.名气的比较
其实,偶最讨厌介个词
就算嫩的实验室全世界第一,那也是别人的名气,跟嫩一点关系也米有
那么嫩的名气怎么得来?在学术界,答案很简单,嫩有多少有深度的 paper ,全世界就会相应的有多少同行,来认可嫩的reputation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个贝尔实验室作假的家伙,他现在有的只是臭名气,贝尔实验室照样延续它的好名声
马屁精 发表于 2009-9-18 17:27


点评两句
专利和paper,绝不是简单的芝麻和西瓜的关系。最简单的例子就是mp3编码。评估自己专利的价值,就看公司有没有真的把它应用到产品上去。如果有,说明他的价值很高,否则的话,这样的patent只是一种阻挡竞争对手的政治手段(至少占90%)。发明的人不用太欣喜。
下面说说paper。
我个人阅读paper不少,以前我觉得,能发表的论文,质量都应该不错,现在在工业界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不少情况下阅读一遍就大概知道文章的不足之处了(有点像以前做高考模拟题,做多了,一看题目就知道出题者的目的,想考哪个点)。
一种情况是作者缺乏工业界经验,研究的课题只在实验室有好表现,或者在某一种特定工况下有良好表现,但是换一种工况就通不过工业标准(本人学电)。问题是学术圈的人对于工业标准不熟悉,所以写论文,做实验的时候完全认识不到这点(何况电气标准每年都在更新)。
另外一种情况是作者可能只是根据教授意见写论文,但本人对于理论并没有彻底理解,用了大量公式来表现自己的理论很复杂,挖掘深度却差了一点。
还有一种常见于企业界的论文,故意写的很模糊,尤其常见于小日本的论文,故意漏掉关键的几步。

所以,发表论文也不能代表什么大成就。在我看来,90%以上的论文都是表演型武术,样子好看却没有大的实用价值,只是学术圈内人的game。如果你发现你的论文被工业界的人注意到了,譬如做poster,presentation的时候有工业界的人来询问,侧面可以说明你的论文价值。

我想这里大多数读博的人,将来总有一天要转型到工业界,所以,尽早学会正确评估自己研究课题的价值,是很重要的。迷失于patent或者paper的数量,对于将来求职没有太大帮助。工程师的reputation取决于他领导成功的项目,paper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如果你是搞医学的,当我没说。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9-19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这种问题伤和气。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从总体上看,美国与德国的科研从规模到水平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客观点讲应是,德国是星星点点,而美国是遍地开花。
我是中国人,但我得承认,发展中国家的聪明大脑( ...
ziqi48 发表于 2009-9-19 18:08

我想在文,理,经济,管理方向上,德国肯定不如美国。但是就工科方面,德国还是很有优势的
maschinenbau,尤其是机床和汽车工业
elektrotechnik,强电,世界上只有日本可以和德国比,美国被甩4,5条横马路。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9-20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黯然浪子 于 2009-9-20 11:13 编辑

说实话,就中国留学生而言,这几年来德国留学的人在国内大多很一般,而一流人才去美国比德国多太多了,没得比。来德国的基本都是些国内二三流的。爱不爱听无所谓,事实如此。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问题是学术圈的人对于工业标准不熟悉,所以写论文,做实验的时候完全认识不到这点(何况电气标准每年都在更新)。
我个人阅读paper不少,以前我觉得,能发表的论文,质量都应该不错,现在在工业界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不少情况下阅读一遍就大概知道文章的不足之处了(有点像以前做高考模拟题,做多了,一看题目就知道出题者的目的,想考哪个点)。
...
jiejiedog 发表于 2009-9-19 21:57

偶也点评几句
嫩在这里特别强调工业标准,偶不理解,搞自然科学和纯理论研究的,凭啥要被工业标准束缚?
要是发paper的人,全部根据工业标准来,那发出来的paper还能看吗?嫩的高考模拟题做的倒是轻松了。但是,偶这个出题人,觉得自己太没深度了
嫩看到的那些模拟题,都是被一次次没有创意的复制出来的,看的越是多,思维越是定势。这时的嫩们不能抱怨说,人家出题太简单,他们缺少什么什么。偶们应该问问自己,是否有能力出题,是否能够难倒一大群读者,这就是创新的定义
工科类的博士,跟自然学科的博士侧重点不一样,所以说在natur,science上面,很少看到工科类的博士能发表好的文章,声明一下,偶也不是小看工科类的博士研究生,只是说个事实而已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8 18:02 , Processed in 0.064973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