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一般来说急功近利总是不可取的(当然如何定义“急”和“近”是另外一个问题),对于做学术来说尤其是这样。如果一味想着如何转化成实际成果,思维很容易受到限制。至于说99%都在浪费时间和资源倒也未必,就像小孩学走路,你说所有的跤都可以不摔(如果给定一个完美的学习模型),我觉得是不大可能的。至于摔多摔少当然看这个孩子的天赋,可是摔得多学得慢不等于说他/她将来不可以去参加竞走比赛啊,不是吗?而小时候天子聪颖的也有不少后来泯然众人。因此说,如何预测某个研究是否有价值很可能比做这个研究本身更困难,还不如随性一点比较好。当然,这跟不断地反思自我并不矛盾,会走路了还是用不着没事去摔一下的,呵呵。
mars198356 发表于 2009-10-29 07:05 
哈哈,too simple, even naive.
这跟“急功近利”有屁关系,想问题切忌想当然(又例如“如何转化成实际成果,思维很容易受到限制”)。
开一个课题,最重要的就是在define阶段,如何定义自己的课题,研究价值在哪里,问题在哪里?解决问题的价值在哪里?解决问题A是否会带来更多其他的问题BCD?define是一门科学,如果define在会被认为是“急功近利”的话,只能说明这个科研者的不成熟。
你所说的摔跤不可避免,显然不是恰当的比喻。如sony,philips等国际知名企业的研究机构,哪个不是在开展项目之前就花大量精力在define步骤上,以保证有限时间内作最有意义的研究。所以这类公司的科技创新总能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即使是学术界从dgf这样的组织获得的课题,也无一不经过内部事先评估,即define。
正因为define的步骤如此重要,各个企业文化中都尤其重视此步骤,如何有效定义define。例如toyota的lean,或者ge的six sigma,以及triz等。
“因此说,如何预测某个研究是否有价值很可能比做这个研究本身更困难,还不如随性一点比较好”
道理都教给你了,是继续随性下去,还是顿悟,都不重要了。因为以后你终会明白。
扯远了,本来这个话题的原始内容就是“这个世界对于科研的实际需求是否远小于人们印象中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