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561|回复: 25

美国《新闻周刊》评出影响未来的十大发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19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美国科罗拉多州Fiberforge公司研制的下一代汽车,因其采用了碳复合材料取代钢铁,所以重量轻、安全性能好。

  即便是最重要的新思想也可能在最初看起来是非常可笑的、不正确的或者是危险的,并且没有人能说出哪些是有价值的。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实现它们。

  过去100年间,人类的生活已经被许许多多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从20世纪前20年的扬声器、飞机、速溶咖啡,30年代的易拉罐、家用电冰箱,40年代的尼龙丝袜、原子弹、微波炉,50年代的人类发明了信用卡、口服避孕药,60年代的电脑鼠标,70年代的人类发明了袖珍计算器、手机,80年代的光盘、因特网,90年代的手机短信,以及进入21世纪后突破性的人类发明:人造肝脏、免清洁窗户等等。

  那么影响未来的发明又是哪些呢?最新一期的美国《新闻周刊》杂志评选出它们中的前10名:

  1人造钻石

  如果人类能够找到生产人造钻石的方法,势必会带来电子产业的一场革命。

  7年前,罗伯特·里纳莱斯通过高压气态碳的方法制造出了一块完美的四分之一克拉碳晶体,也就是钻石。罗伯特在无意中实现了科学家多年以来始终未能实现的梦想,那就是制造能用于订婚戒指的人工钻石。

  事实上,人造金刚石并不是一项新技术,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人造金刚石每年的产量已经达到80吨,大量低质量的人造金刚石在打孔机等工业生产工具中广泛应用。然而高质量的人造钻石对于人类而言具有更重大的意义。例如,科学家们非常渴望能够生产钻石微芯片,现在用于制造微芯片的硅晶体在200华氏度以上就会突变,而钻石则可以抗住1000华氏度的高温,并且电子可以更轻松的通过,这意味着科学家们可以在钻石微芯片上集成更多的电路。如果人类能够找到生产人造钻石的方法,势必会带来电子产业的一场革命。

  2  果蝇知道些什么?

  如果生产出具有轻松追踪能力的微型飞行器,就可以准确地在丛林中找到失踪者。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教授迈克尔·迪金森是全球果蝇飞行力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多年来他一直在研究果蝇的飞行,在了解了果蝇的飞行原理后,他将研究方向转向了果蝇如何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的问题。

  果蝇眼睛的构造同人类不同,在它的眼睛里,这个世界仅仅是一个25×25的矩阵,那么它是如何在一个空旷的教室里找到一只小小的酒杯并准确地着陆在酒杯边缘呢?

  昆虫学家对于昆虫追踪气味的能力一直飞常感兴趣,很多昆虫都可以轻松地跟踪到一公里之外气味的源头。迪金森认为昆虫的这种能力对于人类将有很大的用处,例如人类如果生产出具有类似能力的微型飞行器,就可以帮助警察准确地在丛林中找到失踪者。当然,研发这样的设备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因为昆虫还有很多秘密等待我们人类去发掘。

  3  让塑料发光

  未来的手机、电视、手表、计算机内将会广泛使用廉价的塑料芯片。

  剑桥大学的里查德·弗兰德正在研究塑料新的用途。目前绝大多数电子产品采用硅,但是弗兰德认为,未来的手机、电视、手表、计算机内将会广泛的使用廉价的塑料芯片。

  弗兰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就发现塑料可以用于制造芯片的基本元件晶体管以及发光二极管,当电流通过它的表面时就会发光。目前,弗兰德已经研发出了可以用于几乎所有电子产品的超轻薄、明亮、廉价以及灵活的电子屏幕。他现在正在研发一种新型材料,这种物质甚至能够喷涂在墙上,随天气变化而改变颜色。

  目前来看,可以折叠的电子书未来几年就会出现,通用电气正与美国能源部合作开发能照亮整间屋子的可折叠塑料薄片。

  4  沿着升降机爬上太空

  “这将大大提升我们的发射能力”。

  在15年前,太空升降机的构思还只是空想,因为在没有火箭推动的情况下即使是一根电缆也难以进入太空。但现在已经有材料能够延伸到62000英里的高空,并且能够支撑自身的重量。

  1991年,日本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碳纳米管,它比钢的强度要大上很多倍。因此,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已经开始研究太空升降机。科学家设想,采用太阳能动力的机器人在三英尺宽的碳纳米管太空升降机上以每小时120英里的速度升降,从而使向地球轨道运送材料的成本由每磅一万美元下降至100美元。他们认为这一项目在20年内就有望实现,NASA就此表示:“这将大大提升我们的发射能力。”

  5  让计算机当司机

  这些计算机驾驶员反应迅速,能在驾驶员遇到麻烦时担负起驾驶的任务,降低事故率。

  现在已经能够利用计算机芯片监控汽车内的所有设备,而未来的一项新技术则要使计算机成为汽车的驾驶员。这些计算机驾驶员反应迅速,能在驾驶员遇到麻烦时担负起驾驶的任务,降低事故率。

  目前,汽车制造商们已经在计算机驾驶系统研发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宝马、戴姆勒克莱斯勒、通用汽车等行业巨头已经开发出了原型产品。计算机驾驶系统能够有效地防止汽车超速、打滑,也能防止驾驶员酒后驾车和走神,上述这些问题占到汽车事故原因的40%.

  6   用芯片支持记忆

  科学家们正在设计一种新型计算机芯片,希望有一天能够支持大脑的记忆库。

  南加州大学生物学工程师特德·博格正在研究一个新的课题,他通过显微镜观察老鼠大脑切片,同时通过微电极收听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

  博格希望能够理解细胞的语言,因为他正在设计一种新型计算机芯片,希望有一天能够支持大脑的记忆库。

  最先受益的将是中风、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患者,也许有一天他们可以通过这种芯片体验到量子计算机和F-16战斗机的乐趣。在从事模拟神经细胞工作10多年后,博格设计的计算机程序已经能够部分模仿神经细胞的行为。

  7  太空作物

  把农产品的种子送入太空后带回到地球,然后科学家们对它们进行了细致的筛选,并且培育出了性状稳定的下一代。未来的农产品可能与目前地球上的产品大不相同。

  目前,中国科学家已经种出了垒球大小的西红柿,垒球棒那么长的黄瓜。他们采用的就是曾经发射到太空的作物种子,这些种子在太空期间长期暴露在如失重、粒子辐射以及亚原子等七种外太空条件下。

  这些种子回到地球后,科学家们按照体形、外观和营养等特性对它们进行了细致的筛选,并且培育出了性状稳定的下一代。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加入到了太空作物的研发上来,它们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农作物的产量,让有限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

  8  超轻型汽车

  用碳纤维制造的汽车能减轻重量一半以上,因而燃油的效率也将提高一倍。

  要进一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汽车制造商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汽车的重量。在传统汽车上,只有1%的汽油用于运送乘客,其余都用于驱动汽车本身运动。

  解决方案之一是采用碳复合材料取代钢铁,这种材料已经用于制造网球拍和高尔夫球球棒,下一代飞机也计划使用这种材料。使用碳纤维的汽车能减轻重量一半以上,因而燃油的效率也将提高一倍,也就是说使用同等重量的燃油可以运行以前两倍的距离。  碳纤维汽车在碰撞后应该能保护乘客,因为材料会破碎成很小的碎片,从而减缓了撞击。

  9  “基因电路”

  在一个典型的“基因电路”中,某一种化学物质能触发某个基因扮演“开关”的角色,启动另一个基因将细菌杀死。

  科学家可能很快就能为细胞设定程序,其中包括人类细胞,例如科学家已经通过向细菌注入基因制造胰岛素。今年年初,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詹姆斯·柯林斯将细菌变成了紫外线传感器。

  为人类细胞设定程序的研究对于医学的发展将会是巨大的促进。科学家将来可能利用干细胞建造骨骼或肝脏,而基因治疗也会更加准确。

  患者可以服下一种药剂打开基因“开关”,而一旦效果不好只需要服下另一种药剂关闭基因“开关”就可以了。

  10   像鸭子一样居住

  2050年以前,将有20亿人面临洪水威胁,届时这种水陆两栖房屋也许会成为新的诺亚方舟。

  1995年荷兰的莫伦斯一家被迫因洪水逃离了家园。1953年荷兰的海岸决堤导致了1800人死亡。

  幸运的是,莫伦斯一家今年年初成为了水陆两栖房屋的第一批用户。这种房屋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浮在水面上,而又不会随波浪漂走。

  随着冰川融化海平面上涨,洪水的问题将会更加严重。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以前,将有20亿人面临洪水威胁,届时这种水陆两栖房屋也许会成为新的诺亚方舟。   



廉价、可以发光的塑料薄片。


这种水陆两栖的房屋可能成为新的诺亚方舟。

来源:《新京报》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6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诺贝尔奖获得者强调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罗马10月24日电(记者杨爱国)因发现“神经生长因子”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意大利医学家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教授24日在罗马说,近年来西方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的结合学科发展很快,对推动世界医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蒙塔尔奇尼教授在罗马大学第二医学院举行的“中医和西医研讨会”上说,中医与西医在治疗疑难病症中起到了“互为补充”的作用,中西医结合为全球医疗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前景,为帕金森氏症等疑难病症的治疗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他希望意中两国医学研究人员加强交流,为推动两国医学领域里的合作进行更多的努力。正在意大利访问的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严世芸教授,应邀在会议上向意大利医学界人士和罗马大学第二医学院的学生介绍了中医学在中国的现状,并表示愿加强上海中医药大学与罗马大学第二医学院间的交流,希望与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国外研究机构、企业进行合作,开展传统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研讨会主要组织者之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意大利中医药学会会长何嘉琅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中医药在欧洲各国只作为替代疗法,还没有取得合法的医学地位,得不到官方法律法规的约束和有效管理,一些假医、庸医、虚假广告等不良现象也严重损害着中医药的声誉。这次研讨会的目的便是让更多的意大利医学界人士真实、全面地了解中医,为双方医药界的合作铺平道路,他本人也愿为推动两国医药领域的科研合作做出努力。(完)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6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磁暴开始袭击地球 未引发严重问题[组图]

新华网消息 据美联社援引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官员的话报道说,太阳磁暴24日开始袭击地球,并对航空通讯联系产生了干扰,但没有出现重大问题。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太空环境中心天气预报员拉里·库姆斯说,这一次的太阳磁暴是因太阳表面气体发生巨大爆发引起的,它以每小时320万公里的速度向地球袭来,并且已在美国东部时间24日上午11点(北京时间24日晚上11点)抵达地球大气层。美国气象官员们预料,这次太阳磁暴可能会延续两周,但24日将是最猛烈的。

    科姆斯说,这次磁暴已使航空通讯联系和在珠穆朗玛峰的一些小组的无线电通讯联系受到了干扰,但没有引发广泛的问题。他还说,美国的电力部门已经接到通知,正在采取预防措施,日夜监控输电系统,以避免电压出现问题而造成电力供应中断。

    太阳磁暴可能会使北极地区出现壮观的极光。(米奇)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4-4-9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探秘:古埃及法老的神秘诅咒究竟有多邪门?

北京晨报     
  在古埃及法老图特卡蒙的陵墓上镌刻着这样一行墓志铭:“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数十年来,经过各类电影、电视和小说的大肆渲染,所谓的“法老咒语”越传越邪乎,不仅令盗墓者望而却步,而且令很多考古学者和观光客心存疑虑。为揭开事实真相,埃及古文物学会秘书长、考古学权威扎西·哈瓦斯博士最近正全力以赴地撰写一部新书,以全面驳斥所谓的“法老咒语”。哈瓦斯博士认为,法老陵墓中充满着一种可以致癌的氡气,在木乃伊身上寄生着一种致命的病菌孢子。


  21名掘墓人“自掘坟墓”


  所谓“法老咒语”的传言始于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1922年发掘法老图特卡蒙陵墓之时。早在1891年卡特就来到埃及,发誓要找到隐藏在地下的法老的陵墓。1922年11月4日,他发现了凿在岩石上的石阶,通向一道未曾开启的墓门,墓门上写着“图特卡蒙”。图特卡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


  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霍华德·卡特主持下,图特卡蒙的墓穴被打开,工程资助人卡纳冯勋爵陪同在一旁。


  神秘的图特卡蒙法老陵墓犹如“潘多拉的盒子”,在被打开之后灾祸接连发生。当天晚上,卡特家中精心饲养的一只金丝雀被一条眼镜蛇吃掉。1923年3月,卡纳冯勋爵遭到一只毒蚊子的叮咬,不幸受到感染,被送回开罗。仅仅两个月之后,他便撒手西去,死因据说是重症肺炎。就在卡纳冯勋爵病逝当天,他的爱犬狂吠不已并于当天追随主人而去。当天夜里,开罗全城大停电,整个城市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到1935年为止,与图特卡蒙陵墓发掘工作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21名人员先后死于非命,这些人中包括主要发掘人卡特的助手、秘书及其家属等。


  当时的英国《每日快报》这样报道说:“接二连三的不祥之兆使得人们迫不及待地将其解释为法老的咒语显灵了。”英国《每日邮报》的资深撰稿人、古埃及学权威阿瑟·威格尔也推波助澜道:“这是古埃及神灵的诅咒。”英国众多社会名流纷纷认定卡纳冯勋爵正是死于“法老咒语”,就连赫赫有名的侦探小说家、《福尔摩斯》的作者柯南·道尔也不例外。


  “法老咒语”源出新闻炒作


  但也有人自始至终不相信所谓的咒语,其中之一便是霍华德·卡特本人。


  如今,身为古埃及考古学权威的哈瓦斯博士推测说,当时之所以有那么多记者乐此不疲地炒作所谓的“法老咒语”,很可能是出于忌妒报复,因为当时卡纳冯勋爵将有关陵墓挖掘的报道权独家出售给了英国《泰晤士报》,而把各路记者晾在一边。正是当年记者的以讹传讹才导致今日的谬种流传。


  现在哈瓦斯正忙于写一本新书,他认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作家和制片人之所以杜撰出一些耸人听闻的传言,诸如外星人或是来自大西洋底的人建造了金字塔,陵墓中的法老显灵大念咒语等,无非是想借机大发其财。我想与这些流言斗争的最好方法就是告诉人们真相,让人们了解一个真正的古埃及。”


  古墓中含有致癌气体


  一直以来,考古界曾有人推测法老陵墓中可能存在着一种有害病菌,1999年德国微生物学家哥特哈德·克拉默果真在木乃伊身上发现了足以致命的细菌孢子,它在木乃伊身上可以寄居繁殖长达数个世纪之久。在得知这一重大医学发现之后,哈瓦斯此后每次发掘陵墓时都要在墓室墙壁上钻一个通气孔,等陵墓内的腐败空气向外排放数小时之后再进入。


  哈瓦斯勇破迷信的步伐并没有停止下来。经过检测他发现,尼罗河谷诸法老陵墓的石灰墙内普遍充满了一种叫做氡的有害气体,而医学专家早有定论,氡气可以致癌,而也许正是导致部分考古人员患病的诱因!哈瓦斯公布了其检测结果后,埃及亚历山大大学的科研人员目前正在对5座尚未挖掘的陵墓作进一步气体探测,以便将氡气的危害降至最低。


  依仗科学这把利器,一个个法老“魔咒”正被哈瓦斯逐个破除。其实,支撑他坚定“破咒”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过去30年职业生涯里,他所发掘的古埃及法老陵墓以及接触到的木乃伊数目要比所有在世的考古学家都多,经过电视的实况转播,电视镜头中他那个头戴印第安那礼帽、英语口音浓重的形象早已为全球观众所熟悉。虽然屡屡“惊动法老神灵”,可是时至今日他依然“健在”。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4-4-10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4-8-30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峨眉山“佛光”之谜

  当游客站在峨眉山金顶背向太阳而立,而前下方又弥漫着云雾时,有时会在前下方的天幕上,看到一个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中间显现出观者的身影,且人动影随,人去环空。即使两人拥抱在一起,每个人也只能看到各自的身影。这就是四川峨眉山神奇的“佛光”现象。这种“佛光”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佛光,是峨眉山举世闻名的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四大奇观中最奇特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现象在其他地方极为罕见,但却在峨眉山经常出现,一年中平均会出现60多次,多的时候一年甚至出现80多次,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之为“峨眉宝光”。千百年来,“峨眉宝光”驰名古今中外,佛教的渲染使其更富有传奇色彩和神秘感,吸引着无数的好奇者。许多人都试图对神秘的“佛光”作出科学解释。

  佛家认为,要与佛有缘的人,才能看到此光,因为佛光是从佛的眉宇间放射出的救世之光,吉祥之光。清代康熙皇帝还特地提写“玉毫光”三字,赐予佛光常现的金顶华藏寺。

  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佛光引起中外科学界的重视并展开专题研究,是近百年来的事情。中国学者魏福平教授认为:佛光是日光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的边缘或空隙间产生的展衍现象,即衍射作用而形成的。当云层较厚时,日光在射透云层后,会受到云层深处的水滴或冰晶的反射。这种反射在穿过云雾表面时,在微小的水滴边缘产生的衍射现象,有一部分光束会偏离原来的放射方向,其偏离的角度与水滴直径成反比,而与各色光的波长成正比。于是,不同的单色光就逐渐扩散开来,在人们的眼前,出现一个彩色的光环。为什么会形成环形的光反应,而且与同样形成环的彩虹又不一样呢?这是因为只有位于某个“光锥”面的单色光,才能为人的肉眼所能见到,而且自己所站的位置,即“光锥”的视夹角大约为9度,而彩虹的视夹角达84度。同时光在衍射时,光波愈短其偏离的角度就愈大,所以佛光色彩的层次分布,一般呈紫色在外,红色在内,愈接近中心部位,色彩的能辨程度就逐渐减弱,到了光环中心就像一面发光的彩色玻璃镜。再由于衍射和漫反射的复杂作用,佛光的色相往往不像彩虹那样清晰分明,而是像水彩画那样湿润地融合在一起。又为什么只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呢?主要原因是:虽然云层中的水滴和冰晶点很多,但人们各自所见的光环,只是各自眼睛所视为顶点的那个光锥面的水滴或冰晶点的作用的结果。就如同各自对照着一面小圆镜,自然照见的也就是各自的身影了。至于出现影随人动,人去环空的景象,则是佛光中“摄身光”的原理,至今尚无科学解释,还需要仁人智士深入研究、探讨,给大家一个清楚明白。 (耿艳丽)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毕磊)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4-8-30 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4-9-11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4-9-15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霸王龙与鸡谁跑得快?

  毫无疑问,霸王龙是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之一,体重重达6吨左右,直立起来高约4.5米,身长大约12米。

  在2002年2月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以加州斯坦福大学约翰·哈钦森为首的一个美国研究小组公布了他们关于霸王龙运动的研究成果——《双足动物行走能力的力学及灵敏度分析灭绝类群篇》一文中,他们认为霸王龙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它们不能奔跑,只能以每小时18到40公里左右的速度行走。否定了人们认为霸王龙能够奔跑如飞,时速可能高达72公里。研究表明,动物的体重越大,它依靠两足奔跑所需的腿部肌肉占体重的比例也越大。一只霸王龙大小的鸡如果要奔跑,其腿部肌肉将占全身重量的99%——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研究者的结论是,霸王龙运动的速度很可能不超过每小时40公里。如果你被一头霸王龙盯上,跑得足够快的话,还是有可能逃脱的。

  今年9月9日出版的《形态生物学》杂志刊登了哈钦森的后续研究——《双足行走能力的力学及灵敏度分析II灭绝类群篇》,文章指出,腔骨龙的秒速约8-9米,小暴龙的秒速11-14米,恐鸟的速度就更快了。但是发现霸王龙还是不能快跑。幼年的霸王龙秒速可能有20米,而成年的霸王龙秒速可能只有5-11米。所以,现在的您要是万一被暴龙盯上……第一件事是看它多大,如果已经成年,你就慢慢走,要是幼年……您还是祷告吧。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报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4-10-19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9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9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河系的未来:宇宙中的孤魂野鬼

万维读者--人类所生存的宇宙永远是人类永恒的迷,宇宙从何而来,又将归往何处?最近科学家又归纳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宇宙新理论:如幽灵一样的暗能量正在使宇宙加速膨胀,银河系或者成为宇宙中的孤魂野鬼,而这可怕的能量或将把星系、恒星、行星一一撕裂,最终将把所有的一切都撕裂,时间也将终结。
据《大科技》杂志报道,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宇宙正处于一种加速的膨胀中,所有遥远的星系都在漂离我们而去,并且漂离的速度越来越快!随著时间推移,最终那些星系都将以高于光速的速度漂离,从那些星系上发出的光子的速度就赶不上宇宙膨胀的速度,光子所携带的信息再也不能穿过宇宙空间,到达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的家。

实际上,那些距离地球六七十亿光年的星系现在已经不能发送新信息到地球上了。这些星系的光谱已经红移了太多。由于宇宙加速膨胀,它们以后再也不能向我们传送任何放射性的信号,所有的星系只留下一个最后的、凝固的影像。即便是那些凝固的影像也将最终消失。

因此,亿万年后,宇宙也将真的成为一个空空荡荡的寂寞之地。也许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屈指可数的离银河星系很近的星系,这些星系不再会屈从于宇宙膨胀理论,由于远离的星系对它们的引力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几乎消失,因此这些在银河星系附近的星系与银河系之间的引力会越来越大,这种引力会使它们和我们的银河系的距离越来越近,并最终和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相撞……

科学家们估计,距那一天的到来,只有大约不到1000亿年的时间。这意味著,在500亿到1000亿年后,我们将收集不到任何来源于银河系以外的关于星系的新信息。假设这些星系里有文明存在的话,我们也将永远没有办法与他们取得联系。到那时,银河系将成为宇宙中的孤魂野鬼。

暗能量: 最终决定宇宙命运的力量

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宇宙在不可遏止地膨胀,所有的星系都义无返顾地远离我们而去?之前,天文学家曾一直以为由于引力的作用,星系彼此施压,宇宙膨胀是逐渐变慢的,最终,宇宙的变化过程会逆转,引力会获胜,而一切又重新收缩回来。但是对超新星的观测结果表明,一股神秘的力量正扮演著引力的反力,导致星系以更快的速度彼此飞离。

这种神秘的暗能量隐蔽得如此之巧妙,天文学家长时间来都知之甚少。它在太阳系内根本不会被察觉,甚至在我们的银河系中也不会产生任何效应。但是,在星系之间物质更加稀薄的环境下,它的作用会超出引力,使宇宙膨胀加速。

暗能量连同此前发现的暗物质,给了我们一幅彻底陌生的宇宙图景。很多天文学家都为此心烦意乱,他们不得不适应一个没有预计到的、怪异的新宇宙。

人们曾经以为宇宙中除了可见的星系物质外再也空无一物了,然而,大约在60多年前,宇宙学家通过天文观测和理论研究发现,其实在宇宙中,除了普通物质之外还存在著一种神秘的不可见的“暗物质”。普通物质总是能与光发生相互作用,或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自身就能发光。也就是说,即使普通物质藏身于最黑暗的角落,只要人们拿上手电筒照上一照,总能发现它们。但“暗物质”恰恰相反,它根本不与光发生作用,更不会发光。因为不发光、与光不发生作用,所以在天文上用光的手段绝对看不到它!不管你是用电磁波、无线电,还是用红外射线、伽马射线、X射线,去照射它都毫无用处。科学家只能通过其他手段来间接推导暗物质的存在,而关于暗物质的具体组成成分更是让人一头雾水。

暗物质的问题还没有搞清,现在,又冒出来一个更玄妙的暗能量,怎能不让天文学家感到突兀和尴尬!现在科学家业已证实,在我们的宇宙中,普通发光物质只占宇宙总能量的0.4%,其它的普通物质也只占3.7%,而暗物质占了近23%,另外的73%则是占主导的暗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两个当今宇宙学上让人最捉摸不透的东西,却占了宇宙总能量和物质的96%,一起支配著宇宙的命运。这就意味著,宇宙中居然还有96%的成分我们无从知晓!

万物将被撕裂,宇宙将终结

星系不断地漂移远去,宇宙终将变得寒冷、黑暗、没有尽头,是我们不可避免的命运吗?而这,还远不是宇宙最令人心寒的结局——宇宙可能还有一种更悲惨的下场。

目前,关于暗能量的来源主要有两种理论。一种观点认为,暗能量类似爱因斯坦“宇宙常数”所假设的,是一种从真空中弥漫出来的能量,不会随时间改变,密度固定。但也有科学家提出,暗能量与一种变化的动态能量场相关,密度随时间而改变。

按照暗能量稳定存在的假设,宇宙将会永远加速膨胀下去;而如果暗能量本身不稳定,那么宇宙有可能迎来动荡的末日。已经有迹象表明,这种动态的能量场似乎正变得日益强大,宇宙中暗能量的密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如果真是这样,那宇宙的前景将更加悲惨。暗能量越来越大,直到最后失控,不仅使宇宙膨胀的速度增加,更使其加速度也在不断增加,结果将是一场宇宙大崩裂!

要理解这个问题,可以想像一下,一辆小车每行进1公里,它的速度就增加了10公里/小时,然后每行进100米又增加了10公里/小时,然后每行进1米又增加了10公里/小时。这样的速度是多么恐怖!过不了多久,汽车就会被自身的加速度撕裂,很快,我们的汽车发动机也将四分五裂,不管我们花费多少心血都没有意义。

显然,宇宙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果宇宙仅仅是速度增加,而加速度是恒定的,正如前文所述,所有的星系最终都将超越光速相互退行漂离,结果,每个星系都会在一个寒冷、黑暗的宇宙里像幽灵一样的漂荡。但加速度的急剧变化将使宇宙膨胀的速度快到不可思议,强大的暗能量将撕裂宇宙中所有捆绑在一起的物体,它会撕裂星系的星群,它会撕裂恒星,它会撕裂行星和太阳系,直至最终撕裂一切。@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9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万物生而复灭,谁说不是下一个轮回?

也许我们的宇宙只是一个巨人嘴上的气球,他用力吹气,我们的宇宙就加速膨胀,直至爆裂。他眼里的几秒钟,在我们的宇宙里被换算成几亿亿年。。。。。。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9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0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3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1000亿年??ß地球也不过还有 50多亿年了巴  地球都没有了 还收集什么信息啊   ....呵呵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4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4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4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4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4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4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4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6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9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不要去想太遥远或是太古老的事了,我一看这些就会头疼.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5 22:25 , Processed in 0.1324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