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北京国家博物馆正在举办德国"启蒙的艺术展"。在德国,这一展览因中国著名艺术家艾未未被逮捕而招致巨大争议,而在北京,只有很少人对这一耗资千万欧元的展览感兴趣。
如果想参观北京国家博物馆,就必须早起。每天早上8点半,宏伟的博物馆建筑的西入口前就排起了长队。穿着军装的年轻人手拿扩音喇叭维持秩序。入馆不能带饮料,不能带打火机,安检程序就像在机场一样。排队一小时后,参观者终于得以进入馆内。
大部分参观者都涌向一楼的国家"复兴之路展"。而德国政府出资600多万欧元赞助,被称为德国外交部文化政策闪光点的"启蒙的艺术"展到底在哪儿呢?大厅里的大指示牌上没有提及该展览。边上的小指示牌也只指明二楼有青铜雕像以及佛像。那么,德国的艺术到底在哪儿呢?记者乘电梯上了一楼后,才终于找到了启蒙的艺术展。
展厅里空空的,几乎没有参观者。一名年轻的女大学生一个人站在皮拉内西(Piranesi)的画前。令人欣慰的是,她觉得这个展览非常好:"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科技、宫廷礼仪和普通人的生活。各个方面都给介绍了。"
"只想看看画儿"
不过,这位22岁的女大学生却是这天上午唯一对展览的主题"启蒙"感兴趣的参观者。其他的人只是偶然来到这儿,他们主要是想看看翻修后的博物馆。一名年轻女性说:"也不是对启蒙感兴趣吧,我只想过来看看画儿。这些油画栩栩如生,跟咱们这里的画完全不是一个风格。"
也许是30元人民币的门票把许多人都吓跑了,因为博物馆的其它展览都是免费的。也许是宣传作得还不够。尽管吸引观众的正是德国大师的作品,但许多人不知道展览主题的含义所在,第三展厅里只有一名老年参观者。他说:"我对启蒙艺术关心不大,一开始我不想来。后来听说是德累斯顿艺术馆的藏画,所以我就来了。"
昂贵的对话
在"启蒙的艺术展"入口,售票员显得很无聊。她说,每天只有200人参观,周末要多几百人。组织者称,没有官方的参观者人数统计。售票处还出售展览目录,只有看了上面的文字说明才能了解为什么一些画里暗含了启蒙的信息,比如有关公共生活的介绍。不过,对大多数参观者来说,100多欧元的展览目录显然是过于昂贵了。
和启蒙的艺术展门可罗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楼下的"复兴之路"宣传展每天都要接待约8000名参观者。那里展出的是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而对文化大革命,50年代末由于毛泽东的政策失败而导致的大饥荒以及1989年镇压民主运动的历史却根本没有提及。记者参观后的印象是,博物馆和启蒙其实风马牛不相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