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39|回复: 0

国内90%的AI爆文,都来自于这19位AI大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6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在AI行业,信息的速度就是竞争力。

国内的新闻、公众号、微信群里看到的AI动态,往往已经是二手甚至三手信息。

而在推特(现在叫X),你能直接看到全球顶尖AI人物发出的第一手内容,从新技术到新产品,从研究论文到行业观点,都是原汁原味。

我一直觉得,AI从业者或者想入行学习的人,如果不用推特,就像现在的人不用手机。

1. Sam Altman

OpenAI 的掌舵人,AI浪潮的风向标人物。

他的推文几乎是OpenAI所有重大产品和战略的第一手信号,GPT-4发布、ChatGPT App上线、功能迭代都是他亲自宣布。

我就是在他发出GPT-4上线的当天开通账号体验,才坚定了All in AI的决心;

App版消息一出,我立刻买了苹果手机、注册美区账号,抢先感受了移动端带来的使用体验优势。

关注他,你会像安装了一个AI行业的“早期预警系统”,永远跑在信息前列。

2. Andrej Karpathy

特斯拉前AI总监、OpenAI创始团队成员,技术圈公认的“代码诗人”。

他的推文不废话,基本都是实用到可以直接上手的技术干货,比如“从零构建Transformer”的系列,手把手带你理解模型结构。

我照着跑通后,不仅彻底明白了LLM的底层逻辑,还直接把方法移植到智能体训练营课程,节省了大量试错时间。

关注他,等于有一个世界顶级的技术导师随时授课。

3. Andrew Ng

AI教育界的布道者,Coursera和deeplearning.ai创始人,也是最早把机器学习课程推向大众的人之一。

他的推文是全球AI学习资源的聚合器,从入门教程到前沿课程都有。

我很多课程框架和教学案例,都是从他推荐的内容延伸出来的。

关注他,就像有一份实时更新的全球AI课程表,帮你持续保持学习曲线的上升。

4. Yann LeCun

Meta首席AI科学家、卷积神经网络的发明人、2018年图灵奖得主。

他不仅分享Meta的最新研究,还常与顶尖学者公开辩论AI路线,看他的推文就像坐在全球AI战略圆桌的第一排。

很多我对自监督学习、多模态AI的理解,都是在看他与同行的争论中获得的。

关注他,能帮你构建宏观的技术判断力。

5. Ilya Sutskever

前OpenAI联合创始人、前首席科学家,深度学习的早期奠基者之一。

他发推不多,但每次都是行业炸点,尤其是关于AGI安全、模型对齐的思考。

有一次他谈到AI潜在的长期风险,让我在商业落地时开始考虑产品的社会影响,而不是只盯着短期收益。

关注他,就像不定期收到一次来自未来的提醒。

6. Geoffrey Hinton

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被称为“AI教父”。

他在推特上对AI潜在风险的警告,远比媒体报道来得直接而有冲击力。

我第一次认真思考AI安全问题,就是看了他谈自己离开Google原因的推文。

关注他,能帮你在技术狂飙的同时保有敬畏和边界感。

7. Richard Sutton

强化学习领域的开创者,《强化学习:原理与实践》的作者。

他的推文常带有战略眼光,比如如何培养长期规划能力、如何让智能体具备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我在设计多轮决策智能体时,直接借鉴了他的方法,避免了很多性能瓶颈。

关注他,能学到最正宗的强化学习思路。

8. Soumith Chintala

PyTorch联合创始人、Meta AI工程师。

他的推文是PyTorch生态的实时窗口,每次框架更新、功能优化,他都会第一时间解读。

调试模型的过程中,我多次因为提前看到他发的更新而节省了大量时间。

关注他,就等于在PyTorch团队装了个内部耳机。

9. François Chollet

Keras创始人、谷歌资深研究员。

他的推文结合技术与哲学,尤其关注通用智能和推理能力的评测方法。

他的观点让我意识到,AI的未来不能只追求跑分,而是要让模型真正学会举一反三。

关注他,可以帮助你跳出单纯的工程视角。

10. Sebastian Raschka

《Python Machine Learning》作者、LLM工程师。

他常发的笔记和代码仓库可以直接拿来用,我用他分享的训练方法优化了自己的模型,性能提升明显。

关注他,能让你在项目开发中少走很多弯路。

11. Demis Hassabis (@demishassabis)

DeepMind CEO,AlphaGo、AlphaFold背后的人。

他的推文往往代表全球最顶尖AI实验室的研究动向。

看到他介绍AlphaFold时,我第一次意识到AI不仅能做应用,还能直接推动科学发现。

关注他,等于紧跟AI科研的天花板。

12. Jim Fan

NVIDIA高级研究经理,具身智能与机器人学习专家。

他擅长用直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研究,比如他分享的虚拟世界智能体训练视频,让我瞬间看到了未来机器人应用的场景。

关注他,你会对AI在物理世界的潜力有更立体的理解。

13. Fei-Fei Li (@drfeifei)

斯坦福AI研究院联合院长,ImageNet发起人。

她的推文融合了技术、人文、教育和伦理,很多企业高管对AI认知的转变,都是在我引用她的观点时发生的。

关注她,能让你保持技术与人文的平衡感。

14. Emad Mostaque

Stable Diffusion背后的操盘手,开源生成式AI的重要推动者。

他的推文经常提前透露模型和商业计划,让我指导合伙人,在AI绘画领域提前1年布局项目。

关注他,就像提前拿到了开源生态的路线图。

15. Lex Fridman

MIT研究员、顶流科技播客主持人。

他访谈的嘉宾覆盖整个科技名人堂,从AI科学家到企业家,信息密度极高。

很多我对行业的全局理解,都是从他的节目里拼出来的。

关注他,就像定期和科技圈顶流喝咖啡。

16. Ethan Mollick

沃顿商学院副教授,专注AI在教育和商业的应用。

他的推文是案例驱动型的,简单直接可落地。我把他的一些教学案例改造后放进训练营,学员反响极好。

关注他,能让你迅速找到可用的应用场景。

17. Melanie Mitchell

圣塔菲研究所教授,从复杂系统和认知科学的角度解读AI。

她的推文帮助我在技术判断中增加了认知维度,不会只盯着模型指标。

关注她,可以让你的AI理解更全面。

18. Gwern Branwen

独立研究员,以深度长文剖析AI趋势著称。

他预测GPT类模型发展速度的那篇文章,现在回看几乎全中。

关注他,就像定期收到一份AI未来趋势的“天气预报”。

19. Simon Willison

Datasette作者、Django框架共同创始人。他的推文全是工具和方法,尤其是Prompt工程技巧。

我用他分享的一个Prompt模板优化了客户的聊天机器人,立刻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关注他,等于随时有个工具库在身边。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AI从业者或学习者必须用X。

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快”,还有以下几点。

第一,你能直接接触到全球最核心的AI圈层人物,而不是通过媒体的二手解读。

第二,很多信息是别人给不了的独家,比如OpenAI、DeepMind的产品和战略动向。

第三,你可以跨领域获取灵感,不只是技术,还有商业、教育、伦理、哲学的思考。

第四,它帮你建立全球视野,不被国内的信息茧房困住。

第五,这是一个输出和建立影响力的平台,你的观点和项目有机会被全世界看到。

第六,推特上的信息密度极高,你的学习效率会比到处搜资料快很多。

用好推特,你会发现AI世界比你想象的大得多,变化也快得多。

而你要做的,就是跟上。

w1.jpg

w2.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4 04:54 , Processed in 0.10823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