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33|回复: 0

OpenAI 官方推出首款合同数据 AI 工具「DocuGPT」,人类律师进一步退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7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近日,OpenAI 官方推出一个面向企业的合同数据 AI Agent 工具「DocuGPT」。

OpenAI 的工程师表示该工具可以“将合同审查时间降低 50%”,“识别非标准条款”,并且将合同数据提取出来转化成表格格式,也就是将合同转换为可以被专家使用的数据。

这是 AI 巨头下场做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

现实中,每一笔企业交易都离不开合同,其中包含生效日期、账单、续约等关键信息。

一开始,合同处理的流程尚且可控:逐行阅读合同内容、将信息录入电子表格,随后进入下一个环节。然而,当合同数量接连翻倍,这种纯人工处理的模式就无以为继了。

合同处理,成了公司业务发展的瓶颈。

OpenAI 的 AI 工程师李伟安(Wei An Lee)表示:“短短不到六个月时间,团队每月审核的合同数量就从数百份增至一千多份,而我们仅新增了一名团队成员。很明显,原有的处理流程已无法支撑业务规模的扩张。”


更智能的工作流程

OpenAI 的财务和工程团队没有选择通过增加人手来解决问题,而是开发了一款合同数据智能代理(Contract Data Agent)。

设计原则非常简洁:

消除合同审核中的重复性工作,同时确保专业人士对核心决策的绝对掌控。

w1.jpg

这个 AI 工具分三个步骤工作:


    数据采集:可以处理 PDF 文件、扫描件,甚至带有手写修改痕迹的手机拍摄照片。以往格式杂乱、标准不一的数十种文件,如今都能接入同一个数据处理管道。

    提示推理:采用“检索增强型提示工程(Retrieval-Augmented Prompting)” 技术,将合同内容解析为结构化数据。它不会将上千页的合同全文纳入上下文中,而是仅提取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推理,并清晰呈现推理过程与依据。

    专业审核:AI 会为所有非标准的条款添加注释和参考依据,并标注异常信息,随后由人类专家介入审核确认。


AI 工程师悉达多·贾恩(Siddharth Jain)补充说道:“我们不只是简单地解析文本,更在进行逻辑推理 —— 比如说明某一条款为何被判定为非标准条款、引用参考资料,并让审核人员确认该条款是否符合《美国会计准则第 606 号(ASC 606)》的分类要求。”


更可靠的合同审核流程

这种结构化数据集,可以直接应用于各类财务工作流程。过去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只需一夜就能生成带标注的结果,随时可进行验证。专业人员仍全程参与流程,但角色已从“手动录入员”转变为“决策判断者”。

这种设计确保了流程的可靠性:专业人员可以高效获取大规模的结构化推理数据,但他们的专业判断始终是决定最终结果的核心。


合同数据智能的实施成效


    周转速度更快:审核时间缩短一半,一夜之内即可生成待审核结果。

    处理能力更高:无需同步大幅扩充团队的规模,即可完成数千份合同的处理。

    上下文更清晰:自动标注非标准条款,并附带推理过程与参考依据。

    结果支持查询:数据仓库中的表格化输出结果,支持更轻松地开展数据分析。


李伟安强调:“这是 OpenAI 实现业务规模化扩张的必经之路。如果没有这款工具,团队的人员规模就必须伴随着合同数量的增长而线性扩张;而有了它,我们就能在保持精简团队的同时,应对业务的高速增长。”


AI 应用超越合同处理场景

如今,这款 AI 工具的架构已经拓展至采购、合规、月末结账等场景。核心原则始终不变:将重复工作自动化,让人类专注于判断决策。

工程师将这种模式称为“提前完成手动工作”,而非“用 AI 替代人类决策”。财务团队依然是“数据故事的讲述者” —— AI Agent 只是避免了他们将时间耗费在繁琐的基础工作上。


一种新的财务运营模式

最初为解决合同处理问题而生的工具,如今已发展成为财务领域的全新工作模式:数据解析工作在夜间自动完成,而专业人员得以专注于数据分析与战略规划;管理者也无需同步扩张团队规模,就能自信地支撑业务增长。

这款合同数据 Agent 为 AI 如何负责任地变革受监管、高风险领域的工作提供了一个范本,展示了专业人员与智能系统协作时可能实现的价值: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强的决策信心,以及更多投入核心重要事务的时间。


AI 技术对律师业务的影响

这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合同管理领域经历了一系列变革,从用档案柜存储合同,到用 Excel 管理合同,再到后来出现的 CLM(合同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合同管理数字化进程一直在推进。

随着 AI 能力越来越强,可以快速应用于各行各业 —— 包括法律科技,同时以 OpenAI 为代表的 AI 巨头正在积极寻求与大公司合作以获得更多收入,因此开始进入垂直行业 —— 如法律,开发强大且低成本的法律 AI 工具,其能力甚至超过很多法律科技工具,越来越多的法律工作得以由客户在内部自己完成。

AI 技术进步,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律师的业务和创收。除了合同工作,法律咨询和文书起草也是 AI 可以取代的工作。例如,随着要素式文书的推进,未来智能立案、判决不再遥远,可能只有 AI 复核工作才需要律师参与。

何者社区发起人吴世杰也在 2025 WAIC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分享过类似的看法👇

对于律师来说,尽早拥抱 AI,将自己的业务链条打开,从中发掘 AI 可以提效的环节和 AI 的能力边界,远离 AI 可以完成的工作,重仓人类的核心能力,探索「AI+律师」新型商业模式,才是构建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接下来,何者社区将会推出一系列「AI 赋能增长」的工作坊和 AI 产品,助力法律从业者拿到 AI 发展的红利,敬请期待!

*更多 AI 及法律科技前沿资讯和深度内容,可访问何者社区发起人的数字名片,或前往何者社区法律科技智库学习了解。

🔗智库地址:https://www.feishu.cn/community/article/wiki?id=7384712700309274628
重新认识一下:何者 Hezher 法律科技社区|附法律 AI 应用手册
w2.jpg

《赛博法律指北|法律 AI 通识课 .pptx》
w3.jpg

深度了解「AI+法律」市场,法律修音机整理了 450 份报告文件和学习资源

w4.jpg




欢迎联系

法律修音机(Legal Studio)是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的法律科技自媒体,也是个高质量的交流社区,致力于传播全球法律科技的前沿资讯和深度内容,让好产品和好内容被看见。

自成立第一天起,法律修音机 Legal Studio 就致力于推出法律科技相关的教育资源。随着 AI 浪潮席卷法律行业,我们也希望帮助整个行业为 AI 即将随处可见的世界做好准备。

目前,我们构建了一个法律科技智库,并被飞书官方社区收录,访问量已经 10W+👇

w5.jpg

🔗 智库地址:

https://www.feishu.cn/community/article/wiki?id=7384712700309274628

更多法律科技前沿资讯可询问「法律修音机」AI 智能体⬇️⬇️⬇️
与此同时,我们还组建运营了一个法律科技社区,平时分享法律科技和 AI 的前沿信息,并开展高质量的讨论。截至目前,社区已汇聚数千名实名制入群的朋友,包括律师、法务、AI 及法律科技从业者、法学院师生、投资人等,多元背景的朋友在这里充分交流碰撞。
💡了解更多:
法律科技社区

法律科技智库

公司项目库(海外版)

公司项目库(国内版)
行业研报库融资并购库
监管数据库

活动事件库

🎟️法律科技专栏:
Legaltech News
Legaltech Insight
注:付费用户请联系法律修音机主理人,开通智库(飞书版)权限,解锁更多内容。

更多合作方案

⬇️⬇️⬇️

w6.jpg

最后,如果你对法律科技尤其是「AI+法律」感兴趣,希望及时了解相关资讯,或者有产品或活动想在社区推广,又或者希望参与到社区的共建中,欢迎联系法律修音机主理人。添加微信请备注:姓名-工作单位-职位。

w7.jpg

点击关注「法律修音机」,你将会感受到一个朋克的灵魂,且每篇文章都有惊喜。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8 12:44 , Processed in 0.12351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