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754|回复: 39

[神州大地] 《五胡录》: 五胡十六国的历史传奇 作者:火焰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9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五胡录” 简介:
   五胡是指匈奴、羯、氐、羌、鲜卑等五个少数民族,后来被当作公元300年~440年这段时期的代称。现在这些民族已经都不存在了,据说只有匈奴还有点人跑到了欧洲建立了匈牙利。今天,我们只能在历史的陈迹里,去寻找他们昔日带给当时中华大地的喧嚣和劫难了。
本书以诗史般的气魄,诙趣生动的语言全景式地记录了从西晋灭吴到刘宋与北魏南北对峙这段中国历史上最惨烈、最奇特的段落——五胡十六国时期。...


《五胡录》 题记
自 序(1)

呵呵,算起来俺也是出过书的人啦,那就写个序吧。

    其实《五胡录》这本书的产生是很偶然的,一开始我并没有写历史书的打算。除了这本书以外,我这辈子出过的其他印刷体作品就只有学术文章了。所以现在自己居然整出一本书来也是蛮让人意外的啦。

    大约是2000年左右,由于工作很清闲,就想着怎么搞点东西来玩。当时准备写一个以三国时期为历史背景的电脑游戏,并为此收集一些素材——当然也包括历史方面的素材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网友mesh的大作《参合陂•慕容垂》,看完后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让从前的历史书都见鬼去吧,它们的死期到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用一句峰回路转来形容啦。从看完《参合陂•慕容垂》的当天起,我酝酿的那个电脑游戏的历史背景就变成五胡十六国时期了。为了搜集素材,我把《晋书》、《资治通鉴》之类的大部头的相关史料狠狠地温习了一遍,于是乎我的想法又变了,变成了为了熟悉历史啦。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我就寻思着先动手写点历史随笔玩玩吧,于是就有了《五胡录》这个小说不像小说评论不像评论的东西。

    这好像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味道吧。可事实就是这样,后来又有了《二读<五胡录>之煮酒论英雄》,然后这些文章就开始在网络中流传啦,而且是越传越广。其实客观地说,我的这部作品只是中上水平,却被网友们捧得太高了,几乎和《圣经》一样,这是极不正常的。网络具有放大的作用,一点点成绩就被捧成是重大发现,一点点瑕疵就被打击得万劫不复。所以我得先给自己泼泼冷水,说说这个东西的毛病先。

    我对《五胡录》系列的综合水准一直是不满意的,由于天资所限,自己的文笔又并非一流,写出来的东西距“美文”的标准还很远。我常混的论坛里高手多得满街站,天才更是灿若星辰,如果谁敢在那里说一句自己文章写得好的话,马上就会有一大群人向你扔板砖!所以我只有不停地给自己打气说“要写有思想的文章”。但是何谓“有思想的文章”,不同年龄段的我看法也是不一样的。写《五胡录》系列的时候我二十三岁,那时候以为《二读<五胡录>之煮酒论英雄》系列就算得上是有思想的文章了。多年以后回头再看自己那时候的作品,只有哑然失笑,心里又再次反复地告诉自己说“每个人都过有青春激扬的时代”。

    我个人以为,文章写到一定的容量后,仅仅文笔好是远远不够的,架构与思想才是长篇文章的灵魂。我对《五胡录》系列主要的不满就在于此。本来就历史小说而言,整体架构受到固有的历史事件的限制,并非难以控制。但由于没有写长篇的经验,所以我写《五胡录》时起笔过于谨慎,中间又放得太开,末尾收不住笔,整体呈现蛇头、虎腰、熊屁股的态势,整部作品前面几章每章只有四五篇,后面部分却动辄十几篇一章。这种先天不足虽经反复大改却也很难得到根本解决。

    和先天不足的架构相比,思想底蕴的缺乏更是致命的问题。说实话,在当初写《五胡录》的时候,我连到底什么是文章的思想性,什么是有思想性的文章也没有搞清楚,只能依据本能的想法来写。等写完后才发现,文章的“思想性”绝对不能忽视。看看那些顶尖的长篇小说,比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先有第一流的思想,然后才有第一流的地位。那些只重视文笔而忽视内涵的作品,比如南朝散文,它们虽然词藻华丽,但内容空洞,乍一看很能抓住读者的眼球,但很快就会让人失去再读第二遍的兴趣,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作品大都缺乏思想性。

    在历史类作品当中,文章的思想性的地位更加重要,人们常常将其称作“史观”,它决定了长篇历史文章水准的高下。缺乏思想性的历史小说,可能会因为华丽的文字而受到一时的追捧,但却很难成为不朽之作。比如一些日本作家所创作的所谓主流历史小说,大都过于注重叙事,而不注重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分析与综合,他们惯于用大段的文字来描写所谓“华丽壮观的战斗大场面”,读者第一眼看过去的感觉是“哇,太炫了!”,接着第二眼、第三眼再看,多看几篇之后就腻了,味同嚼蜡。从这一点来说,文章不是电影,不能指望靠视觉效果来抓住观众,这一“大”类历史作品的成就,反而不如文字平平的《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主要的功夫都用在了描写战前的部署与斗法上,真正的战斗场景往往是寥寥几句一笔带过,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想像余地,让读者合上书本后能够有所思有所悟。就这样一本朴实无华的历史小说,却让广大读者翻来覆去百看不厌。目前所有续写和重写的三国类小说,其成就全部加起来都不抵《三国演义》的零头,我想其中的奥妙,大概就在于罗贯中对作品思想性的偏重上吧。作者思想境界的高远使得《三国演义》平字见奇、陈字见新、常字见险、朴字见色。要知道“超越前人”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超越前人的精品。《三国演义》的蓝本是《资治通鉴》中的“三国”部分,其水准之高可谓世界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却能够另辟蹊径,发前人所未发,想前人所未想,仅用不多的点睛之笔就将这段历史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三国演义》有近70%的内容源于《资治通鉴》,罗大师稍加点缀就使作品完全摆脱了《资治通鉴》所固有的冗长乏味、长篇大论的旧貌,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新颜。所以说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名著,并不在于文笔的流畅和语言的华丽,而在于是否反映出了作者超越时代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 本帖最后由 carnivore 于 2007-1-21 21:51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胡录》 题记
自 序(2)

    “史观”说白了,就是作者自身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折射。要想写出好的历史作品来,作者就必须全身心投入地去创作,所以长篇文章水平的高低其实就是作者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大比拼。价值观与人生观并非从天上掉下来的东西,也不是人脑子里固有的东西,它需要作者历尽人生的磨难,尝遍世间的冷暖后才可能得到。古人云“文章憎命达”,说的就是: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遭厄运、倒大霉。到目前为止我的运气一直都不算坏,这也就意味着我还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做铺垫,写出来的长篇自然就底气不足。这种现象不仅我身上存在,即便是像金庸这样的天才大学者,其三十岁时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历史类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与他后面的作品相比就明显不在一个档次。原因大概就在于作者三十岁时各方面都还没有定型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的《五胡录》的确是写得早了,书也出得早了。现在我还不到三十岁,还处于知识和阅历的储备期。大家看到的这本《五胡录》,只能算是我的一个投石问路性质的试验品,我期待着将来有一天自己能够成熟一些,那时再把东晋的历史重新收入,从而完成真正的《五胡录》。
    如此看来,写一本好的历史小说所应具备的条件还是蛮严格的,写《五胡录》的经验也告诉我确实如此。写文章搞创作千万要顺其自然,绝不能人为地赶工期。在创作《五胡录》期间,由于受到读者的追捧,我曾有过两天写五篇的赶工记录。而在创作《二读<五胡录>之煮酒论英雄》时,我记取了教训,每篇文章从构思到下笔至少要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这样一来,自我感觉《二读<五胡录>之煮酒论英雄》远比《五胡录》写得好。充足的时间(包括积累底蕴、阅读素材、思考架构、动手写作,都要足够。),绝对是出精品的必备条件。温习一下中国的历史著作,很多传世名著的作者往往是穷其一生才打造出一部作品,这些作品的艺术成就至今无人能够超越。而一个反面的例子就是蔡东藩,他的作品前期的要比后期的好,原因就在于作者写到后来就写疲了,于是便狂赶进度,结果后期作品大都言语无味而面目可憎。

    举上面的例子并不是说我这辈子只写一部《五胡录》别的啥都不干了,而是表示我决心多思精写,不出文字垃圾。所以在《五胡录》系列作品完工后曾有多家出版社想推出此书,都被我婉言谢绝了。这不是我玩清高,也不是在摆谱,而是觉得文章千古事,拿一个很不成熟的作品给读者看,其实是在浪费纸张。虽然我把这些道理都跟中国三峡出版社的同志讲明白了,可人家锲而不舍地死缠烂打,非要先推出个抢鲜版,以后再进一步做修订。鉴于此,我也就不得不自食其言了。承蒙中国三峡出版社的杨小虎等编辑不弃,对文章进行了精心的修订,使其最终得以面世,我在这里向列位老师表示深切和衷心的谢意。

    将来的《五胡录》怎么写,我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计划,而且《五胡录》有个“法定”的续集就是《南北朝》,这是很多读者都知道而且也急于一见的(虽然在本次修订中把正文里所有出现《南北朝》的地方都给“修订”掉了)。但空喊了这么多年到现在也没有写,其原因就在于我自己对《南北朝》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它能够全面超越《五胡录》系列,这就需要自己在各方面都有所突破,这也实在是超出了我当时的能力,而现在又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写这个长篇。将来如果写的话,我在遣词用句上会比较严肃(当然冷幽默还会保留),但总的来说不会像《五胡录》这样恶搞。这一点也许是和潇水兄的系列作品相区别之处。好在目前网上已有一些非常好的关于“南北朝”的作品,比如网友xiaotian和endlesswalts合作的《南北志》以及网友赫连勃勃大王(梅毅)的《华丽血时代》都是极为出色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先阅读这些作品。

    西西河论坛(http://www.cchere.com)的网友老兵帅客曾在2004年写了“《五胡录》评注与评论”系列文章,其大作意境高远,水准出色,是我看过的写得最出色的评论《五胡录》的文章(个人认为其水准已经超过了《二读<五胡录>之煮酒论英雄》的。因为其观点正好弥补了我的原文的不足,和我的文章相得益彰。)。中国三峡出版社的编辑认为老兵帅克作品的风格与本书不甚一致,经反复考虑最终只能割爱,这是本版《五胡录》中最大的遗憾。为免遗珠之憾,我将老兵帅客兄的《五胡录评注》修订后放在我的blog里供大家详览,同时对老兵帅客兄致以深深的歉意。

    历史是人类群体活动的记录,它是人类性格特征的总结,也是先祖经验教训的升华。唐太宗把历史当作自己内省的镜子,铜镜可以让人明白美丑,朋友可以让人明白得失,而历史可以让人明白兴废。对历史的深入了解可以影响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能够让人从幼稚变得成熟,从张扬变得内敛,更能使人历练出过人的文采,拥有豁达的心胸,进而获得知晓过去与把握未来的能力。历史的独特魅力如同陈年的醇酒,不知不觉就让人醺醺然陶醉;历史又如同广袤深邃的大海,对它了解越多就越让人为之倾倒。但端方凝重、低调内秀的历史之美,并不会被大多数的人所欣赏。就像那高峰雪线上怒放的雪莲花,只会被真正寻找它的探险者得到;更像那淡淡的夜来香,只为真正等待它的人羞涩地盛开。所谓“学无止境”,对历史的研究和学习是没有终点的。而且一旦得到了这些知识它就永远不会贬值。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作家在完成了成名作之后往往会陷入“江郎才尽”的窘境,再也写不出像样的作品,其原因就在于好的文笔易得,好的题材难寻,天马行空般的想像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一步步地萎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无穷无尽的题材可供挖掘。创作历史题材的作品,虽然积累资料的过程比较烦琐,但是产量稳定,而且历史知识的积累会随着经验的丰富而日益增加,绝无过时贬值之虞。用不同风格的创作思想来诠释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又组合出千变万化的故事脚本。比如忠实地再现历史的蔡东藩的演义作品,还有在史实的基础上加上合理想像进行二度创作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二月河的帝王系列,以及借助历史背景编故事的金庸作品,还有挂着历史的名头满嘴跑火车的黄易作品。就算千篇一律地用一种观点来看待历史,由于历史进程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写出来的作品也不大会出现雷同之处。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历史事件,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此外,历史事件可以和多个学科交叉衍生出新的写作题材,其中的发展模式可谓是包罗万象,这就使得历史题材作品的写作空间变得异常广阔。这些年来我虽然没有再写过大型的长篇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从此就不再和历史题材打交道了,开篇提到的《五胡录》电脑游戏也可以看作是我的一个关于历史题材的衍生作品。

    前面我说过因为工作清闲所以想写个电脑游戏玩,这个东西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写出来(其实已完成的《五胡录》和计划中的《南北朝》系列文章,都是我最初规划的《五胡录》电脑游戏的脚本。)。因为写到半截时我发现自己欠缺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这需要大规模地应用极其复杂的数学理论和运筹方法),又找不到能学习这些知识的地方,所以干脆又跑回学校读研究生,专门研究做这个游戏所需要的计算理论与非线性优化算法,用来解决我在写《五胡录》游戏的时候所遇到的困惑。我读的虽然是计算机软件理论专业,但方向比较偏数学。而且经过这些年断断续续的研究,深觉其中韵味无穷,我也沉溺于此而不能自拔,甚至产生了过几年再去攻读运筹学与控制论博士的想法,因为计算机和数学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其实就是一种学问的不同表现形式。但由于我本科期间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就数学思维而言远远不如科班出身的人有竞争力,而数学这个专业不拿到博士学位读起来也就没什么意义,所以大部分数学硕士毕业后又都接着读博士去了。这样一来,就使得该专业的入学竞争非常激烈。有鉴于此,这些年我会一直比较忙碌。这也使得《五胡录》游戏的开发工作经常出现中断。聊以自卫的是我在决策分析方法以及数据的快速访问与存储算法等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关于该游戏的截图和开发进度等方面的情况大家也可以参见我的blog。

    写到这里发现好像还没有做自我介绍。不瞒您说,作为理工科的学生而写历史小说,被周围的人知道了会笑话的,老师听说了也会骂俺不务正业,同学听说了更会把俺看成是个怪物,总之是不会让俺能有现在这样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了。所以,为了“保护”自己,就这么介绍一下,大家看行不行?

    是为序。

    火焰塔

    2005年12月8日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胡录》前 言


序曲:暴风雨前的海洋(1)


    五胡是指匈奴、羯、氐、羌、鲜卑等五个少数民族,后来被当作公元300年~440年这段时期的代称。现在这些民族已经都不存在了,据说只有匈奴还有点人跑到了欧洲建立了匈牙利。今天,我们只能在历史的陈迹里,去寻找他们昔日带给当时中华大地的喧嚣和劫难了。

    让我们把视角转向三国的末期,在公元265年,三国中的魏国已经让司马昭完全控制了,蜀国已经被司马昭的手下给灭掉了,吴国也在人人喊打的浪潮中摇摇欲坠。就在这个时候,有心一统天下的司马昭得了重病,只能把他心中的理想托付给他的儿子司马炎。

    司马炎登基的时候只有三十岁,第二天就把魏国的皇帝赶下了台,后人称其为晋武帝。三十岁的司马炎,野心勃勃、豪情满怀,他人也长得怪异,手长过膝,还有一头一直垂到地上的头发。(有点像现在的行为艺术家,不过当时行为艺术很流行,有的名人以不穿裤子光腚裸奔为荣,有的名人以死了老爹后还喜出望外、谈笑自若为荣,可见武帝的出格还算是比较规矩的了。)这位皇帝屁股刚一坐稳就制定了详细的强国统一计划,对国家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自己崇尚俭约,皇帝坐的牛车缰绳都用麻来代替丝绸绳子。不过他驾驭臣下却很宽松,无论是能人还是庸才都各司其责。这样,没出几年,晋就逐渐地强大起来。

    司马昭的正妻只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司马炎,另一个叫司马攸,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司马昭本来想立攸为他的继承人,后来在大臣们的劝说之下才立了司马炎。本着立长子的原则,武帝也准备把自己的皇后杨氏所生的长子立为太子,但是武帝的大儿子司马衷实在是不给他老子争气,武帝的父亲司马昭、伯父司马师还有爷爷司马懿都是善于玩弄权术的人,可儿子司马衷却是一个什么都学不会的先天性脑缺损患者,无论哪个师傅教他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武帝感觉很不爽,杨皇后却偏偏宠爱着这个笨儿子,一天到晚对着武帝的耳朵根子嘟噜着立嫡以长的道理,把武帝听得头痛不已,不得不把这个蠢猪一样的儿子立做了太子。

    光阴荏苒,太子已经到了该给他找个老婆做太子妃的年龄了。为了能给太子司马衷这个预备役的皇帝当老岳丈,很多官僚都开始了私下里的活动。这个时候,有个叫贾充的大臣(就是那个带头杀死曹魏皇帝的弄臣),他有一个女儿叫贾南风,长得五短身材不算,脸上还有一大块黑青色,就这模样贾充也想把她嫁给太子。当然,如果武帝事先知道贾充的宝贝女儿长得这般模样的话,是绝对不会答应这门亲事的。贾充的亲信侍中荀勖给贾充出了个主意,让贾大人去走走杨皇后的门路,贾充得计后,先花重金买通杨皇后身边的宫女,让她们一天到晚地在杨皇后耳边猛夸贾南风,把这个黑脸MM夸奖成了天下少有、地上罕见的大美人+大才女,哄得杨皇后动了心,就向武帝建议让贾女当太子妃,武帝一听,那也得先瞧瞧货色咋样啊,于是就要派个官员去看看贾MM到底是不是像杨皇后说得那样天花乱坠。正好担当这差使的人就是荀勖,他假模假式地跑到贾充的家里去考察了一番,回来后向武帝狠狠地把贾南风夸奖了一顿,他用的那些溢美之词可就比杨皇后更胜一筹了。

    武帝一琢磨,既然女方条件不错,那就赶快挑个黄道吉日让他们俩成亲吧。不久就到了太子成亲的那天,新郎新娘闪亮登场,皇亲国戚、权贵勋臣们瞪大眼睛一瞧,得,痴儿丑女,成双配对,一个拖着长鼻涕,一个黑着青花脸,也真是天赐良缘、地造佳偶了,来宾们都不觉哑然,武帝心头也是懊悔不已。但是说来也怪,太子居然一点都不嫌弃他的丑新娘,两人在一起还很是亲热。武帝也只好就这么认可了这个钟无盐一般的儿媳妇。

    看到自己的儿子有了相配的老婆,杨皇后心里倒很满意。没过多久,杨皇后身染重病,她十分害怕儿子的地位被别人夺走,临死的时候她把自己叔叔杨骏的女儿杨芷托付给武帝当皇后,武帝见杨皇后都快要死了,于是不得不答应了杨皇后的请求。

    武帝允准了杨皇后的临终请求,这可把旁边的一个人给乐坏了,这人就是新科国丈杨骏。一时间杨骏的官职蹭蹭地向上狂升。原本杨皇后在世的时候杨骏就担任了镇军将军,自从他女儿杨芷给武帝续了弦当上皇后时起,杨骏就升职为车骑将军、临晋侯。至此这个杨国丈自恃是皇亲国戚,成天在外面飞扬跋扈,胡作非为。

    众大臣都对杨家敬而远之。他们私下议论道:“杨家一门两后,靠着女儿升官,自古以来外戚和皇族结亲,灭门的多,终老的少,杨骏如此狂傲,将来要遭大难啊。”

    太子的愚笨无能让晋武帝颇有些担心,而杨骏横行不法的流言蜚语武帝也有所耳闻。某一天,武帝在皇宫内的凌云台宴请文武百官,酒过三巡之后,尚书令卫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序曲:暴风雨前的海洋(2)

    晋朝统一了中国,武帝觉得从此天下太平了,便下达了一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罢兵诏。命令将全国各州郡(除了边境地区以外)的军队全部解散,只在大城市保留一百人,小城市保留五十人的兵力维持治安,用来表现安定团结的气氛。
    这道诏书一下,全国一片哗然。众大臣都纷纷反对,认为不宜去除国家常备兵力,武帝一听就烦,觉得眼下早已经到了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代了,还要这些部队干什么?还不如省点钱多盖些宫殿享享福呢。他对这些奏折连看都不看,甩手就进内宫寻欢作乐去了。

    原先晋军灭吴之后,部队从吴国缴获了五千多宫女,这些宫女实在是没地方安置,就都给送到皇宫里来了。武帝大喜,下令翻盖了很多漂亮的宫殿,把这些女子分派到各个宫殿里居住,每天武帝都巴不得早点退朝,好赶紧到后宫去花天酒地、逍遥快活。他叫人做了一辆大车,车上装满了佳肴美酒,用绵羊来拉车,每天下班以后,就坐着这羊车在后宫四处乱逛。也没有固定的去处,羊车停到哪里,武帝就在哪里过夜。但是,宫女五千,皇帝只有一个,就算一天轮一个,十年也排不完。聪明的宫女就把羊爱吃的竹叶和食盐洒在自己门前引诱绵羊,这办法成功率颇高。到了后来所有的宫女都学会了这一招,于是后宫到处是竹叶,遍地是食盐,洛阳城里的竹子和食盐的价格暴涨了起来。绵羊们也学精了,开始挑食,这样大部分宫女还是轮不上。

    当红国丈杨骏眼见女婿司马炎迷恋后宫,不理朝政,他就乘机开始篡夺大权,和他的亲戚卫将军杨珧、太子太傅杨济合谋控制朝政,压制忠良,他们仨合称“三杨”,是和贾充集团并立的另一大外戚势力。两大集团既狼狈为奸又勾心斗角,搞得朝廷乌烟瘴气。武帝虽然并不糊涂,但是美女在傍,一粘糊起来也就懒得计较,随他们肆虐。

    这股荒淫奢华的歪风很快就开始在全国流行,在武帝的带动下,大臣们都竞相攀比,以穷奢极欲为体面,以勤俭节约为羞耻。社会风气极其败坏。

    洛阳集中了天下最有钱的大富翁。本来最出名的有两个,一个是中护军羊琇,是武帝的堂舅;另一个是后将军王恺,是武帝的亲舅。他们两个都是皇亲国戚,平常没人敢和他们计较。但是后来,随着武帝把荆州刺史石崇提拔到洛阳来当散骑常侍后,洛阳城里富豪排行榜上的排名次序就彻底被改变了。

    石崇是全国有名的大富豪,一到洛阳就向羊琇和王恺这两个外戚叫板,公开和他们比富。羊琇为人淡泊,不愿和石崇争斗,只有那王恺不服,从此石王之间的比赛成了洛阳老百姓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

    王恺家里面刷锅一直都用糖水,石崇听说了以后就让家里人用蜡烛当柴烧。于是老百姓都说石崇家阔气。

    王恺听了不舒服,就让仆人买了很多紫丝编成屏风,在他家的路两旁摆了四十里远,凡是路过的人都叹为观止。石崇知道后,就让家丁用比紫丝贵重得多的锦缎做成屏风,在他家的路两旁摆了五十里远,全洛阳的老百姓都看得咋舌。

    王恺让人买了很多的香料来刷墙,把自家的房屋从上到下粉刷的香气袭人,离几十里的人都能闻到。石崇就买了很多海外进口的赤石脂(可能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东西,小朋友们千万不要碰它哦^O^)来刷房子,到了晚上发出灿烂的光华,照亮了半个洛阳城。王恺这一回又失败了。

    武帝对舅舅和石崇之间的比赛也很感兴趣,就支援给王恺一株珊瑚树(那时候珊瑚主要产于南海,还很难得),有二尺多高。王恺洋洋得意,把石崇和很多官员都叫到自己家里来,在他们面前炫耀自己的宝物。

    大家看后都赞不绝口,只有石崇在旁边一言不发,忽然顺手摸出一把铁如意对着珊瑚树就是一通乱砸,转眼就把个价值连城的宝物砸了稀巴烂,王恺脸上的笑容伴随着这棵珊瑚树的香消玉殒而消失了。

    御赐的宝物被砸毁,其他人都大惊失色,只有石崇莞尔一笑道:“这等小东西算什么,一会儿我送给你几个。”

    石崇就叫随从回家把自己收藏的珊瑚树都搬过来,有好几十株,最大的有四尺高,次等的也有三尺,而像王恺拿出来给大家展示的那一种,几乎算是最次等的。

    石崇对王恺说:“这些珊瑚树,您就随便挑几个,算我赔偿你的吧。”周围的人都看呆了,王恺也满脸愧色,连被打坏的珊瑚树也不再拿走,一溜小跑关上门,觉得自己没脸见人,好几个月不敢露面。

    经过这场闹剧,石崇的阔气在全国都出了名。一些正直的大臣对此很看不惯,就屡次向武帝上表要求提倡勤俭治国。武帝一听到“勤俭”二字就烦,一拂袖子又回后宫,坐上羊车行乐去了。

    国民的堕落不只是在经济,在行政上也开始Fu-Hua起来。为了弥补大肆铺张带来的亏空,武帝公开悬赏卖官,凡是给武帝送钱的(注意是给武帝送钱,而不是给国库)都能得到相称的官职或免祸。羊琇当官的时候接受贿赂,司隶校尉刘毅发现后认为羊琇罪应处死,羊琇赶紧向武帝行贿。武帝就把羊琇藏起来,半月之后又把他放出来官复原职,把刘毅气了个仰八叉。

    到了元旦,武帝率领百官去南郊祭天,祭礼结束后,武帝看到刘毅在旁边站着,就问他:

    “朕可以比得上古代的什么皇帝啊?”

    刘毅回答:“陛下的功绩,可以与汉朝的桓帝和灵帝这样的昏君相比。”

    武帝和文武百官顿时愕然,很多人都变了脸色,只有刘毅神态自若。武帝问道:“朕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是也算是开国之君,怎么能和桓灵之流相比呢?”

    刘毅答道:“桓灵二帝虽然悬赏卖官,但是收入都上缴了国库,现在陛下您卖官的收入却归了皇宫,相比之下,陛下您还不如桓灵二帝呢。”

    武帝突然放声大笑道:“呵呵,看来我还是比桓灵英明啊!他们那时候没有人提醒,而朕今天却有你这样的忠臣,看来朕还是很高明的啊!”说完之后,他命侍从赏赐刘毅黄金若干,然后抽身而去,留下一帮傻了眼的大臣站在那里发呆。

    三

    武帝的弟弟司马攸(就是过继给司马师的那位)被封为齐王,他性情温和,得到了百姓们的敬重,而武帝对他则非常疑忌。惟恐天下不乱的三杨和荀勖赶紧趁这个机会猛进谗言,建议武帝把齐王司马攸赶远点省得烦心。于是武帝就下诏书命令齐王攸为大司马,到青州去当军事长官。武帝以前就下过罢兵诏,解散了所有的军队,像洛阳这么大的城市才留一百个兵把守,所以这青州军事长官其实是个没有一点实权的光杆司令。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序曲:暴风雨前的海洋(3)

    这道命令一发出来,文武大臣纷纷劝阻,其中尚书张华和中护军羊琇反对得最厉害。 张华为人正直,在内政方面颇有一套,很得武帝的宠信。因为张华反对陷害齐王,武帝对张华也怀疑起来。找了个理由先把张华派到幽州(今北京)边境当太守去了。
    大臣们的奏折在杨珧的阻挠下武帝全然不闻。羊琇一看武帝不理他的茬,就扛着大刀率领一帮家丁要砸杨珧的家。杨珧听说后,一面推脱自己得了急病,不敢出门,一面从后门派亲信通知衙门来捉拿侵犯他人住宅的羊琇。

    犯人是皇帝的堂舅,司隶衙门也不敢把他怎样。武帝赶快派人和稀泥。把羊琇降为太仆了事。

    羊琇咽不下这口气,回到家就给气死了。

    杨珧为了推脱责任,又向武帝献了一回谗言,说百官已经都有拥立齐王做皇帝的意思,那些家伙们都拼命反对贬斥齐王,正好说明他的观点是对的。武帝一看群臣争相挽留齐王,十分怀疑,于是连番催促齐王赶紧起程。齐王压根儿不愿意去青州,反复上表请求免行,都被驳回。齐王憋了一肚子气,慢慢地得了吐血的病。武帝听说后,派御医去探病,御医揣摩着皇帝的意思,大概是要整齐王,于是回来汇报说齐王身体健康得很呢。

    武帝一听,更加催促齐王快点动身。齐王于是上殿辞行。

    齐王这个人爱干净,来见武帝前先梳洗打扮了一番,武帝一见齐王毫无病容,更加怀疑齐王蒙他,于是袖子一拂把齐王晾到大殿外面,让他赶快启程。

    当时齐王已是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回去的第二天就呕血不止,随即过世了,年仅36岁。

    为晋朝的灭亡埋下伏笔的贾充在这个时候也寿终正寝了。贾充一辈子除了拍马以外就没做过别的好事,史官认为贾充这个人悖礼违情,首乱大伦,按照谥法,昏乱纪度的人应该请谥为“荒”,请求谥贾充为“荒公”。武帝喜欢和稀泥,命令改谥为“武”。于是贾充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奸臣就戴着“鲁武公”的帽子去见了司马昭,没有看到他种下的乱世。

    时间慢慢地推移,朝中大批的忠良干将都死去了,那个刚直敢谏的刘毅也去世了,朝廷中比较正直的人只剩下司空卫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胡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八王之乱
    一

    公元290年,晋武帝终于抛下一个烂摊子升天而去了。外戚杨骏拥立白痴太子司马衷即位,史称晋惠帝。立武帝的皇后杨氏为皇太后,惠帝的老婆贾妃也升级成了贾后。

    武帝临终前命令汝南王司马亮前来托孤,但是姗姗来迟的汝南王亮直到杨骏给武帝出殡的时候才来到洛阳城下。杨骏好不容易才抓到手的权柄怎能容别人分一杯羹,于是他就派遣禁卫军关上城门,命令汝南王亮立即返回许昌,不准吊丧。汝南王亮为人胆小,不敢争辩就回去了,至此杨骏取得了单独辅政的地位。

    杨骏平常为人刻薄,老臣们都不买他的账。杨骏也知道自己讨人嫌,于是他准备对文武百官都官升一级来笼络人心,并自封为太傅大都督,使自己拥有军政合一的大权。

    这个马屁却拍到了大臣们的马蹄子上。大臣们不但没有一个领情的,反而是群情激愤,认为老皇帝刚死就给臣子无功升官,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杨骏对此非常恼火,从此朝政议事也不通知众大臣,自己说了算。

    杨骏大权在握,赶紧安排他的亲信把持要职,让外甥段广任散骑常侍,把握机密;私党张劭担任中护军,指挥禁卫军;刘豫担任左军将军,文鸯(就是《三国演义》里那个单人战百骑的文鸯,到了晚年他阿附杨骏)担任东夷校尉,执掌正规部队。朝中无论大事小情,杨骏都自行决定。奏章先自看,再交付惠帝和太后,众大臣怨声载道。

    惠帝的老婆贾后本来就是个不安分的人,她对把持朝政的杨骏和婆婆杨太后非常憎恨,时刻准备着想办法铲除杨氏集团。正好有个杨骏的亲信叫做李肇,因为办事不力而被杨骏斥责。李肇跑到贾后这里诉苦。贾后就和他秘密商议如何除掉杨骏。李肇提议劝说近在许昌的汝南王亮出兵反叛,结果汝南王亮怯场不敢答应,正巧楚王玮在旁边做客,听到这个阴谋后大力支持,答应尽快出兵。

    到了第二年春,楚王玮秘密领兵来到洛阳,悄悄地通知了贾后,当晚贾后就写了道诏书,宣告杨骏谋反,跑到惠帝那里要求签字盖章。惠帝马上同意发兵征讨杨骏,贾后就派李肇拿着诏书前往楚王玮的营地命令他进攻杨骏。

    杨骏的外甥段广还在宫中,突然发现四周都是楚王的旗号,知道大事不妙,赶快跑到惠帝面前说道:“杨骏受先帝托孤,尽心竭力辅佐朝政,而且他没有儿子,怎么会造反呢?请陛下明查!”惠帝这样的白痴当然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段广口干舌燥地对着惠帝这头蠢牛弹了半天的琴,却啥效果都没有,他赶紧撒丫子跑到杨骏府上报信。

    杨骏听说楚王玮造反了,就召集亲信商量对策。有人建议烧掉城门制造混乱,然后趁机去禁卫军营地准备Fan-Gong。杨骏竟然以盖城门花费很大,烧掉了不好重建为理由拒绝了这个建议!!!亲信们一听这个平时道貌岸然的家伙居然说出如此弱智的话,顿时全部昏倒。一哄而作鸟兽散。

    楚王的军队没费什么劲就攻破了杨府,把杨骏的一百多家丁仆人杀了个精光,就是没找到杨骏。后来搜查到马厩时发现草料堆在瑟瑟发抖,士兵们喊了两声没人答应,就拿戟往里面乱刺,就听得传出几声惨叫,把尸体拖出来一看,正是白天还飞扬跋扈的杨太傅。

    杨骏的那些亲信,如三杨中的其他两杨、段广、张劭、刘豫、文鸯等都连同他们的妻儿老小数千口人都被楚王的士兵就地砍了头。

    贾后就准备趁机除掉杨太后,让亲信写了几封书信,上面写着“救太傅者有赏”,落款是“杨太后”,把书信绑到箭上四处乱射,然后拿着书信大喊“太后造反啦!!大家快去杀太后啊!!”

    楚军正杀得眼红,也不想想自古以来哪有太后造反的,就都纷纷杀进后宫,把杨太后五花大绑捆了出来,关到原来贾后关过的金墉城里(从前杨太后在这里救过贾后的命),不给吃也不给喝,把太后活活给饿死了,杨太后死时年仅34岁。

    到了天明上朝,贾后和楚王玮在血淋淋的宫殿上面发布命令,征召汝南王亮为太宰,卫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胡录》 第一部分


八王之乱大事记

公元290年
    晋武帝司马炎死,子司马衷即位,称惠帝,杨骏辅政。

    公元291年

    3月,贾后和楚王玮发动政变,杀死杨骏,征召汝南王亮进宫。

    6月,贾后和楚王玮发动政变,诛杀汝南王亮和卫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胡录》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匈奴复兴

    一
    公元三世纪初,经历了八王之乱后的大晋帝国已经是一片废墟,这个时候,中原大地四周的邻居们却因为晋朝内乱而迅速崛起。匈奴就是最大的受益人之一。

    匈奴自从五百年前被汉朝打败投降以来,一直居住在河套一带,后来曹操把匈奴分成五个部。到了三世纪初,匈奴族的五部大都督刘渊在成都王颖手下当将军。当幽州王浚讨伐成都王颖的时候,刘渊向成都王颖建议凭借自己的威望去匈奴借兵助战。本篇就从刘渊回到故乡左国城开始。

    ……

    刘渊回到了故乡左国城,五百年过去了,他的族人还是那样地贫穷和受人欺负。刘渊见到了匈奴族辈分最高的左贤王刘宣,说明了来意。

    左贤王说:“我们的祖先和汉人结拜为兄弟,经过这么多朝代,我们匈奴除了封号以外一无所有,和普通老百姓地位没什么两样,你是匈奴的英雄,有什么打算吗?”

    刘渊陷入了沉思。

    四周的匈奴贵族们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开始窃窃私语。

    一个年轻的匈奴族人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前朝冒顿单于在世的时候,汉人一听到我们的名字就瑟瑟发抖,从祁连山到鄢支山,从狼居胥山到黄河,匈奴的勇士就像草原的雄鹰一样彪悍,今天你作为匈奴的首领,懦弱地在这里讨救兵不觉得可耻吗?”

    左贤王继续说道:“今天大晋国发生内乱,骨肉相残,正是上天给我们匈奴族人一个恢复祖业的好时候,你能带领我们的族人复兴从前的王朝吗?”

    帐篷里面所有人的情绪都被感染了,他们全部站了起来,双眼喷发着怒火,一齐高呼着“复兴”二字,向天空挥动着拳头。

    刘渊回答:“我愿意。”

    在一片欢呼声中,刘渊被大家抬了起来,抛向半空中。

    整个的匈奴部落都流传着刘渊回来的消息,老百姓纷纷奔走相告。几百年来生活在汉人的阴影下的匈奴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希望,四处流浪逃荒的匈奴人纷纷赶回来投奔刘渊,才半个月就募集了五万人马。在左贤王的帮助下,刘渊担任了匈奴族的大单于。

    他刚一上任,就派遣部队去邺城援助成都王颖。但这时的成都王颖已经因为没有听刘渊的计策而大败逃亡了。刘渊听到了消息后,爽朗一笑道:“司马颖不用我的计策而失败,真是个大笨蛋。但是从前我们有约定,现在还不得不帮忙。”就带领着部队回到故乡,准备进攻鲜卑人的后方。

    左贤王说道:“汉人平常把我们当奴隶看待,现在中原大乱,正是上天要把建国的使命交给我们。现在鲜卑人进攻晋朝,正是我们的朋友,为什么要帮助我们的仇敌呢?”

    刘渊就给大家解释:“现在我们消灭掉晋朝,正如同摧枯拉朽一样容易(成语“摧枯拉朽”可能就出自这里吧),不过那些汉人不一定认同我们。从前我们的祖先曾经和刘邦约为兄弟,我们也是半个汉人,虽然汉朝已经灭亡了,但是按照我们兄终弟及的规矩,我们可以说是继承汉朝的名义,也可以说是正统啊。”

    大家一听领导果然见解不同,纷纷赞同刘渊的观点。刘渊就回到了左国城,祭拜天地,自称汉王,尊阿斗刘禅为先帝 (这是不是很搞笑啊),任命左贤王刘宣为丞相,他从前的老师崔游为御史大夫,族人刘宏为太尉,齐心协力地治理国家。

    新生的汉国在刘渊的治理下一派勃勃生机,很多被晋朝迫害得快活不下去的人都来投靠他,匈奴族里也有不少有能耐的,刘渊不问出身,唯才是举。这些有能耐的人都得到了重用。

    左国城附近住着个叫做陈元达的人,很有学问,但是家里很穷,别人都看不起他。很早以前刘渊就听说过这个人,想征召他来做官,但陈元达就是不去。到了刘渊当上汉王后,陈元达的亲戚非常为他担心,说:“从前刘渊没有发迹的时候想结交你,你却不理他,现在刘渊当王爷了,你不怕他治你的罪吗?”

    陈元达说:“你竟然这样想,可见你当不了大官。我也不和你费口舌,用不了两天,他肯定会再来。”

    当天晚上,刘渊就征召陈元达当参谋官。

    这个时候的大晋朝正在八王之乱的战火中逐渐崩溃,四面八方的老百姓纷纷造反。原先活跃在四川境内的氐族流民李雄的叛军也因为官兵都被抽调去打内战而逐渐恢复生机。在刘渊称汉王的同时,李雄终于攻克了成都,自称成都王,不久称帝,建立了成汉帝国。

    四下里的告急文书如同雪片一样飞到京城,此时的晋Regierung已经自顾不暇了,只好命令各地官员自行消灭本地的割据势力。

    并州刺史司马腾对匈奴人极其仇视,赶紧派部将聂玄率领五万官兵进攻汉国的左国城。刘渊和部将听说晋朝的部队前来进攻,各个都神情激愤,纷纷请战。刘渊就率领着新组建的匈奴骑兵在大陵(今山西文水)截击敌人。他命令自己的儿子刘聪、侄儿刘曜带领轻骑兵从左右两路包抄聂玄的部队。匈奴的将士怀着对官兵的刻骨仇恨上了战场,刚一接战,聂玄就带头向后逃跑。五万晋军一看主将跑了,就跟着领导的屁股一齐跑。刘渊催动骑兵猛烈突击,刘聪、刘曜的部队再从两旁堵截,一下就把晋军给包了饺子,五万部队全部被消灭。

    司马腾的胆子和他的嘴巴并不相称,他一听打了败仗,赶紧率领两万人逃到冀州(今河北中南部)躲风头去了,刘渊赶紧派刘曜占领了晋阳。

    晋阳的老百姓不愿接受匈奴的统治,在街头打出了“乞活”的旗号,刘渊准许百姓来去自由,顿时三万居民一齐收拾东西走人,刘渊只得到一座空城。

    到了第二年,司马腾又凑了大约七万人的部队,卷土重来。他任命部将司马瑜为统帅,向刘渊发起疯狂反扑。刘渊得到消息后,派遣部将刘钦率三万匈奴骑兵在山西汾阳阻击敌军。正好碰到了司马瑜的大军。刘钦面对着晋军展开阵形,然后就向晋军发动了硬碰硬的突击。对方人数虽然多,但都是新招募的饥民,根本不是匈奴百战骑兵的对手,司马瑜的部队不得不又大败而归。

    司马腾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人比他多可就是打不过人家的道理,最后把汉军打赢归结为运气。命令司马瑜等人率领部队继续反击。刘钦的部队正准备起程,一看手下败将又来了,就   

    纷纷上马对晋军又一阵猛砍,敌人又被砍跑了。

    司马腾不清楚前线的具体情况,强令司马瑜继续进攻,司马瑜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攻击,就这样反复攻击了四次,每次都被砍得狼狈逃窜,最后发现确实不是对手,只好连夜收拾东西逃跑。

    经过这场战斗,刘渊在造反势力里面就出了名。他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壶关(今山西壶关),目标直指晋朝的中原腹地,晋军看到旗号上的刘字就纷纷缴械投降,没哪个敢抵抗一下。
    这个时候,洛阳朝廷里面发生了一件大事。当东海王司马越掌握了晋朝的大权后,他觉得惠帝碍事,干脆把惠帝给毒死,另立惠帝的弟弟司马炽为皇帝,后人称其为晋怀帝。(看来东海王越也不是聪明人,依照常理,一个白痴皇帝应该是权臣最满意的摆设,没有除去的必要。但必要不必要不是由我们下判断,而是印厩胧褂梦拿饔糜铩卡人下判断,司马越也一定有他自以为非下毒手不可的理由,世界上正因为有这么多浆糊脑筋当权,才显得十分热闹。)

    东海王越自封为太傅。因为司马腾作战有功(呵呵,这个理由真搞笑),封他为东燕王,命他到邺城负责冀州军事。另派八王之乱中英勇善战的刘琨为并州刺史,但没给刘琨兵力,刘琨只纠集了五百人在并州打游击战,在版桥碰到了汉军大将刘景率领的五千名驻守部队。刘景没把这支游击队放在眼里,半夜被刘琨偷袭了营寨,吃了个小败仗(晋朝总算打赢了一回),刘琨偷偷地跑到晋阳空城里建立了小根据地。刘渊觉得刘琨只凭五百多人瞎捣鼓实在无聊,就没去管他。(他万万没想到刘琨后来竟然成为匈奴背后的重大威胁。)

    刘渊现在开始对近在咫尺的洛阳城产生了兴趣。他先后攻克了蒲阪(今山西永济)和平阳(今山西临汾),占领了山西全境。在黄土高原上囤积重兵,俯视着位于平原的洛阳城,成为晋朝的心腹大患。

    二

    晋怀帝即位后,刘渊的老对手司马腾一直在邺城镇守,自以为安全得很,就放松了警惕,生活极其Fu-Hua,平时的工资肯定是不够用的,就开始大肆Tan-Wu军饷,士兵的粮食都不能及时供给,将士们个个叫苦连天。这时候有一小股由羯人汲桑、石勒指挥的Du-Li反晋势力(其实就是乱世里的土匪,呵呵)偷袭了邺城。司马腾赶紧赏赐给每个将士几斤大米,一丈布,让他们卖命打仗,众将士一看这不摆明了寒碜人嘛,干脆跑到他府上抢点东西逃跑算了,司马腾见制止不了,只好也跟随乱军弃城逃跑,半路上被石勒截杀,连邺城中成都王颖的尸骨都被叛军抢走作为战利品了。

    汲桑攻破邺城后,一把火烧掉了皇帝的行宫和曹操建的铜雀台。大火四处蔓延,连烧了十几天,整个邺城陷入一片火海,汲桑和晋朝的乱兵趁机大肆抢劫,屠杀逃难的老百姓,先后有一万多人死在乱兵的刀下和熊熊的大火中。

    汲桑和石勒抢完了邺城,就准备流窜到兖州(今天的山东兖州一带)继续抢劫,东海王越赶紧抽调兖州刺史苟晞前来清剿。

    汲桑、石勒的部队和苟晞在阳平(今山东阳谷一带)进行殊死的搏斗,经过了三十多场激烈的拉锯战,汲桑、石勒的骑兵部队竟然始终攻不破苟晞以步兵为主的防线。(步兵虽然野战不如骑兵,但是坚守时的效果倒是挺好的,再碰到苟晞这样的狠人作统帅,天才石勒竟然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

    到了七月份,东海王越亲自领兵进驻官渡,威胁汲桑、石勒部队的右翼。苟晞趁机对汲桑的部队发动拼死一击,苟晞把全部的兵力都压在战斗力较弱的汲桑一方,汲桑抵挡不住,大败了几十里路,把石勒的部队孤立在重重包围之中。

    苟晞的部队主力是步兵,追不上汲桑的部队。到了晚上,汲桑直到看不见追兵才下令安营。哪知道苟晞下令部队急行军,沿着汲桑部队留下的足迹追了上来,到了半夜终于到了汲桑的大营前。

    苟晞赶紧集结好赶到的部队,向汲桑的大营发动突袭。连续攻破汲桑九道营垒,杀死一万多人。这时候,孤单的石勒从后面赶过来,从背后夹击苟晞,总算救了汲桑一命。苟晞处变不惊,把部队集结到汲桑布置的营垒里抵抗了一阵,借助凌晨的暮色从容撤离战场。(这个苟晞实在是晋朝一流的名将,别人都把他比做韩信,白起一样的人才,是天下除了刘琨以外惟一能和石勒过招的人物。他还擅长政务,刚担任兖州刺史的时候,前任积压三尺高的无头公文他只用半天就处理完了。苟晞的姑妈投靠他生活,苟晞对她如同自己的亲母亲一样孝顺,后来她儿子想当参军,苟晞以自己执法无情而拒绝,苟晞的堂弟就让母亲向苟晞说情,苟晞不得不同意。后来苟晞的堂弟犯法,苟晞亲自监斩,他姑妈磕头求饶苟晞仍然不听,斩完后再换上丧服厚葬,很有当年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吕蒙的遗风。不过后来……)

    这一仗汲桑、石勒的主力损失殆尽,两人商量着准备投靠并州的刘渊。半路上又遭到晋军巡逻队的袭击,部队被打散了,汲桑被乱军杀死,石勒只身逃跑到并州上党。

    上党有一支几千人的土匪,石勒走投无路,干脆加入土匪过活。后来这支土匪被汉王刘渊收编,石勒也混在这群人里谒见了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传奇人物刘渊。

    这时候的石勒才三十岁,在人群里面站着很不起眼,而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汉王刘渊却一下就发现了他。

    石勒也看见刘渊在瞪着自己,在他们互相对视的第一眼起,两人就都为对方的独特魅力所吸引,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英雄相惜吧。五十多岁的刘渊竟然亲自走下台来,握住石勒的手,连声说:“这就是英雄啊。”随即单独召见石勒,封他为辅汉将军,平晋王。(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竟然有一种和上千年前的古人心灵相通的感觉。无限的感慨在心头荡漾。刘渊给石勒的两个封号都是级别很高和寓意深长的职务,而此时的石勒只是个隐瞒了自己曾经加入上党土匪的经历,且作为土匪里面人人都看不起的羯族小兵。刘渊居然能发现石勒身上不平凡的地方,也许是身经百战的人身上才有的杀气,也许是历尽磨难的人身上才有的镇定,让这两个不同民族的大英雄一见面就成为忘年之交。)

    石勒在刘渊处立下的第一功就是劝降乌桓张伏利度部落。在晋阳北部居住着两千多乌桓族人,首领叫做张伏利度,是匈奴的旁支。刘渊很想收编这个部落,但是伏利度不愿意受刘渊管。石勒就假装犯罪被刘渊通缉,逃到了乌桓部落投奔张伏利度。张伏利度就和石勒结拜为兄弟,让石勒率领部下抢掠。石勒领军,所向无前(所向无前的出处?),而且他为人慷慨,抢的东西都分给了手下,很得将士们的拥护。

    某天开会的时候,石勒站在张伏利度后面,突然掏出一根绳子把张伏利度捆了起来,然后说:“我今天就是造反了,你们觉得我和他谁能当你们的头?”众人都拥立石勒,于是石勒放了张伏利度,率领众人投靠刘渊。

    青州(今山东青州)也有一支Du-Li的反晋土匪势力,首领叫做王弥,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造反,不久就聚集了几万人,如同蝗虫一般,从青州一路杀向洛阳,经过兖州、徐州,路过的城池都被他们烧为废墟。苟晞在徐州和王弥相持,一天夜里王弥发现了苟晞防守上的空挡,于是突然抛开苟晞,一直杀过许昌,兵锋直指洛阳城的东门。

    这时候,凉州刺史张轨的部将北宫纯来洛阳执行公务,因为怕路上不安全,就带了一百多名凉州勇士随行。

    张轨来到洛阳正好碰到王弥进攻东门,一百多大个子的凉州勇士手持利刃,他们身披重铠,不怕弓箭,杀得洛阳城下王弥的部队一片大乱。城里的卫戍部队趁机突袭王弥的大营,王弥大败,沿黄河往东溃逃。

    这时候刘渊听说王弥形势不妙,有心收编王弥的部队,就派人给他送信招降,王弥几万人的部队归了刘渊。
    刘渊实力大增,侍中刘殷、王育进言道:“陛下起兵已经一年了,现在还局促一方,真是可惜。现在实力正强,士气正旺,最好四面出击,北攻刘琨平定后方,南攻长安作为都城,然后从关中进攻洛阳,则大事可成。”刘渊采纳了这个建议,亲自领兵南攻平阳(今山西临汾),令王弥、石勒东攻邺城,两下的晋军都不战自溃,于是刘渊就地称帝,大赦天下 (这时候刘渊控制的地盘其实也就只有并州这么一块地方,他也敢说是大赦天下?!),任命大儿子刘和为大司马,刘欢乐(名字有意思,呵呵)为大司徒,呼延翼为大司空,随后迁都平阳。

    我们的正统晋朝对此似乎毫无感觉,太傅东海王越在荥阳前线防备匈奴汉军可能的进攻,而这个时候晋怀帝联络散骑常侍王延、中书令缪播、太仆卿缪胤等十几名高官准备撤消东海王越的兵权,不知怎么搞得东海王越就发现了怀帝的密谋,突然率领三千铁甲步兵赶回洛阳,把十几名高官全部逮起来砍头,连守殿卫士也换上自己的亲信,并下令凡是对朝廷提意见的,一律赐死。一个官员规劝了东海王越两句也立即被勒令自杀,皇帝只有在一旁看戏的份儿。(东海王越干这些事儿的效率倒是蛮高的,总让我产生不恰当的联想,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吧。)

    晋朝的左积弩将军朱诞叛变投敌到了汉国,泄露了洛阳城防的弱点。刘渊就命令朱诞为先锋,刘景为大将发兵洛阳做试探性的进攻。汉军很快就杀到了河南延津,隔着黄河就能看到洛阳的城门楼子。并掠走了三万百姓,刘景把这三万人全部沉入黄河淹死。

    在冀州作战的石勒攻占了巨鹿、常山一带,部队发展到十几万人,石勒非常尊重知识分子,把那些被俘的书生单编成一个君子营,作为自己智囊团。有个叫张宾的人很有才华,常常自比张良,后来听说石勒对文人很尊敬,就对亲友说:“这个胡人将军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人,我一定能协助他成大事!”于是他在石勒营前舞剑(这样子推销自己的人,古今未尝有也!),等石勒出来看热闹的时候张宾过去就求见他。石勒一开始只是觉得这个人很有趣,到了后来才发现他计无不中,立即另眼相看,把张宾当自己的老师一样对待。

    到了这一年的夏天,神州大地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旱灾,长江、汉江、黄河、洛河不约而同全部干涸,过河的人不需要渡船直接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胡录》 第一部分


匈奴复兴大事记

    公元304年
    1月,东海王越发动政变,活捉长沙王?V,河间王颙大将张方杀死长沙王?V。

    7月,东海王越讨伐成都王颖,成都王颖在汤阴击败东海王越,俘虏惠帝。

    8月,河间王颙大将张方攻陷洛阳。

    9月,幽州都督王浚联合并州刺史司马腾造反,派遣鲜卑骑兵进攻成都王颖,成都王颖

    挟持惠帝投奔河间王颙大将张方。

    10月,李雄在成都称成都王,建立成汉帝国(建国一)。   

    11月,河间王颙大将张方挟持惠帝退回长安,河间王颙主政。

    12月,刘渊在左国城称大单于、汉王。

    公元305年

    7月,东海王越造反,担任盟主联合苟晞、王浚讨伐河间王颙。

    公元306年

    1月,河间王颙杀大将张方,向联军求和。

    4月,联军攻克长安,河间王颙、成都王颖逃跑,八王之乱结束。

    6月,成汉李雄称帝。

    11月,东海王越毒死惠帝,另立怀帝。

    12月,刘琨到达晋阳。

    公元307年

    5月,汲桑、石勒攻破邺城,杀死司马腾,火烧邺城。

    9月,司马睿到达建业。

    10月,刘渊会见石勒。

    鲜卑族慕容?@自称鲜卑大单于。

    公元308年

    5月,流寇王弥进攻洛阳,后王弥加入刘渊集团。

    10月,刘渊称帝。建立匈奴汉帝国(建国二)。

    公元309年

    1月,刘渊迁都平阳。

    3月,东海王越发动政变,处死大臣十余人。朱诞、刘景试探进攻洛阳。

    4月,石勒会见张宾。匈奴刘虎创立铁弗部落。

    8月,刘聪进攻洛阳,九月战败。

    10月,刘聪进攻洛阳,战败,呼延翼战死。

    公元310年

    7月,刘渊死,刘和发动政变欲杀死诸兄弟,刘聪杀死刘和,篡位。

    10月,刘粲、刘曜、王弥、石勒合攻洛阳。

    11月,东海王越率军十万突围。

    公元311年

    2月,东海王越发出征讨苟晞令。

    3月,东海王越死,洛阳守将逃跑。

    4月,石勒骑兵于苦县全歼东海王越余部十余万人。石勒全歼洛阳逃亡军于洧仓,仅主

    将逃脱。

    5月,先锋呼延晏到达洛阳城下。

    6月,汉国刘曜、王弥、石勒攻克洛阳,俘虏晋怀帝司马炽,史称永嘉之变。

    9月,石勒活捉苟晞。

    10月,石勒攻杀王弥,斩苟晞。

    公元312年

    2月,石勒进军葛陂,战败。

    4月,刘曜进攻长安,战败。

    7月,石勒攻占襄国。

    9月,刘曜攻克晋阳,刘琨借鲜卑拓跋军队Fan-Gong。

    10月,刘曜和鲜卑军队决战首阳山,刘曜军惨败。

    公元313年

    2月,刘聪杀死晋怀帝司马炽。

    4月,愍帝司马邺于长安即位。石勒攻克邺城。

    8月,祖逖起兵北伐(东晋第一次北伐)。

    10月,刘曜进攻长安,十一月战败。

    公元314年

    3月,石勒攻杀幽州刺史王浚。

    5月,张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胡录》 第一部分


第三章 奴隶皇帝


    四世纪初的时候,长安流行着这么一首儿歌:“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经过连年灾害后,关中这片曾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已经很难找到一棵有皮的树了,大批饥民连死尸都没得吃。汉国刘曜攻陷长安后,关中方圆千里尽成无人区。

    刘曜还想顺便拿下西边的凉州。凉州刺史张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21 16:27 , Processed in 0.074001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