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mayavati

[成长教育] 林怡《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语言

七、语言

1、《语言盗侠》

ilovekids于10/24/2005 8:13:24 PM 写到
前面谈到心灵的教育,智商与情商的开发,其实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作为基础,所有的教育都失去了存身立命的根本。所以我今天把我以前写的一篇《语言盗侠》的短文贴在这里,希望还是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语言盗侠

“噫嘘兮,危乎,刀(高)哉!……”刚刚1岁半的儿子拉开架势朗朗上口背诵了一首《蜀道难》,惊得围观的邻居们啧啧称奇。长长短短49句,连成人读来都有些磕磕巴巴,小家伙倒背如流,难怪他们要惊诧莫名了。因为那首《蜀道难》,我和儿子一眨眼间便成了某大院的“知名人士”。从此,无论我走到哪里,总有人好奇地问我:“你是怎么教他的?你儿子是神童吧?”

毫无疑问,儿子不是神童,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比一般的孩子强其实并非与生俱来,只要方法得当,每个父母都可以培养出这样的“神童”。事实上,从儿子刚一出生,我就开始了训练他说话的教程,而促使我这么做的真正诱因纯属偶然。几乎每个听了我的叙述的人都感觉颇不以为然,所以他们更倾向于相信儿子杰出的语言表达能力缘自上天。

意外的发现
第一次与儿子对话是在他出生后大约4小时。周围的宝宝们大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我将儿子抱在肘弯里,轻轻地触碰着他那红红的、嫩嫩的小脸蛋,开始像所有母亲一样唠叨。当然我并不期望宝宝能听懂我的话,更不期望他对我的唠叨有所回应,甚至都没期望他会睁开眯成一条线的双眼瞅我一眼。然而,奇迹出现了。儿子听到我的声音,费力地睁开双眼,用他黑亮黑亮的双眸定定地盯着我,似乎还咧嘴笑了笑。儿子的神情大大地鼓舞了我,于是,在儿子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夜晚,我激动得一夜无眠。我内心深处总有个声音在欣喜地唠叨着:“哦,他能听到我说话,他高兴听到我说话!”第二天早上,我逢人便说:“儿子能听我说话了。”同居一室的妈妈们宽容地笑看着我,容忍了我的痴狂。从那天晚上开始,尽管我明明知道他听不懂我所说的任何一个词,但是只要跟他在一起,只要他醒着,只要他有兴致,不管我们在做什么,我总在不厌其烦地跟他说话。

或许儿子听不懂我的话,但我很快就发现,他对我的声音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大多数时候,他都会张着小嘴,双眼一眨不眨地饶有兴味地望着我。那神情仿佛在说:“妈妈,你继续说吧。我喜欢听。”我的心因此在与儿子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只要与儿子在一起,我总是喋喋不休地说着那些他根本理解不了,我也并不期望他能理解的话。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我喜欢这种与儿子交谈的游戏。

除了睡觉,儿子似乎更多的依赖于我的声音。最初,我只是以“哦”“啊”“嗯”等单音来引起儿子的注意。这是些毫无意义的单音,但是对激起宝宝发声的欲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等到儿子满月后,他突然有了张嘴想要模仿的欲望。偶尔地,他也能发出一些声音,更多的时候,他只是吧嗒吧嗒小嘴,或者仅仅蠕动一下嘴唇,但所有这一切都带给我无尽的快乐,并进一步激起我通过语言与儿子交流的欲望。

日子飞一般地流逝。儿子100天的时候,我给他买回几张小动物的图片贴在墙壁上。随后我抱着他转着圈指认那些小动物。儿子以极大的热情配合着我,一会儿望望墙上的小动物,一会儿转过头来朝我咯咯地笑。过了几天,儿子竟然认识了那些小动物,只要我说出小动物的名字,儿子一定很准确地找到那只小动物,然后神闲气定地盯着它看。我大受鼓舞,小家伙真的能听懂我的话了,多么激动人心啊!

“他那么小能听懂什么呀?”不少朋友看我一本正经满腔热情地看着儿子与他聊天,他们总是感到很困惑,在他们心目中,或许我就像个不合时宜的怪物。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始终坚信宝宝能听懂我的话,只是时机未到,我无法证实给他们看。

我习惯用成人的语言与儿子对话,习惯以不断变化的声调与夸张的表情与儿子对话。从儿子好奇而热切的眼神里,我看到了肯定。那些重重叠叠的儿语,听宝宝说着,对成人来说确实是一种享受,但对宝宝来说,我们只不过在无意中加重了他学习语言的负担而已。我不想让孩子在稍大的时候,再费力地去纠正他的那些“鞋鞋”“帽帽”之类的词句。对于宝宝来说,所谓深奥与浅显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明显,新鲜有趣才是关键所在。与那些故意重叠的词句比较,他对成人语言的理解并不见得更为艰难。我确信,对于宝宝来说,任何一个词任何一句话对他来说陌生的程度都一样,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固执地以我们惯常认可的方式来与他交流。只要是与所处场景有关的聊天,对宝宝来说都是有益的。即便他现在听不懂,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他总会明白一切。

ilovekids 的回复: (于10/24/2005 8:14:15 PM 来自219.236.206.*)

又一个圣诞节到了,儿子1岁了。突然有一天,他说话了,每次蹦出三四个字。仅仅过了三四天,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便突飞猛进,几乎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那是一个冬日的黄昏,一只用来做试验的小白兔突然逃出了实验室,儿子大惊小怪的叫了起来:“妈妈,快看,一只小白兔竖着长长的耳朵在走廊里跑来跑去。”在场的同事们都惊呆了。我也惊呆了。这是他说的话吗?仿佛为了向我证实这一切,他又清清楚楚地说了一遍,并且不停地兴致勃勃的重复着他第一次尝试着说的这个长长的句子。接下来某一天,小家伙竟然一口气背出很多唐诗,唱出很多儿歌,而且口齿清楚,韵味十足。

ilovekids 的回复: (于10/24/2005 8:16:15 PM 来自219.236.206.*)
宝宝天生是语言的盗侠。只要有机会,他总在不失时机地盗取你的词句。宝宝的小脑瓜里仿佛天生就有一片万能的芯片,储存着一切他能接收到的信息。然后,在某个合适的时刻,他会随机地将这些信息释放出来。当宝宝脑海深处的信息积累到一定程度,他甚至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以某种变化了的形态释放出来。因此,随着时光的流失,宝宝带给你的惊喜也会与日俱增。

事实证明,在儿子说出第一句话之前,他已经学会了很多东西。这使我想起一个关于吃饼的故事:一个人饿极了,于是去买饼吃。他吃了六个饼,依然觉得肚子饿,等到他吃完第七个饼时,他突然觉得饱了,因此他很后悔不该吃前面的六个饼。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宝宝时也存在这样的心理,我们总在期望最佳的时机,最佳的效果,却往往忽视了积累的过程。当然,儿子的语言天分也绝对不会来自那“第七个饼”。

在教育宝宝方面,我们很容易陷入急功近利的泥潭。在经历了我们认为很长时间的努力以后,如果看不到效果,我们可能会一脸无奈地耸耸肩随即放弃。“宝宝就是学不进去。”“宝宝不喜欢学。”这是我们常常使用的托词。宝宝为什么那样?责任不在宝宝,而在我们自己。我们总喜欢牵着宝宝的鼻子走,让他按照我们规定的路线跟在我们后面亦步亦趋,这是培养宝宝学习兴趣的大忌。真正明智的做法是,由着宝宝,然后就宝宝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引导,只有这样才可以两全其美。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父母则是手持神笔的马良。父母画什么,宝宝就是什么。我在儿子脑海里画了很多语言,所以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便显得较为突出。其实,作为父母,我们没有必要功利地教宝宝学习说话,只要给他创造适当的语言环境,以宝宝的兴趣为中心,投其所好,宝宝就会获得学习语言的动力。

和儿子在一起,我们谈论的总是他最感兴趣的事物,我们开展的总是他最感兴趣的活动。儿子喜欢小白兔,那我们就谈论小白兔,儿子喜欢恐龙,我们就饰演恐龙,儿子喜欢兵器,我们就玩弄兵器。如果仅仅是一本正经地学,毫无疑问,宝宝很快就会厌倦这些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是最大的动力。兴趣与快乐是宝宝学习新事物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

语言对宝宝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宝宝一生下来就在学习语言,他们不断地辨别各种声音,并试图努力去模仿各种声音,在模仿的过程中,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不断带给爸爸妈妈惊喜与快乐。更重要的是,语言是思维的基础,有语言作为基石,宝宝以后学任何东西都会变得容易得多。宝宝学习语言的过程一般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如果我们在宝宝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针对宝宝的实际情况辅以正确的方法,毫无疑问,宝宝学习语言的能力将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下面的实验或许能带给大家一些启示。:)
据美国和加拿大的心理学家研究统计,婴儿在11个月左右开始用手指指东西(女孩327天,男孩350天),而婴儿学会用手指东西则源自妈妈。妈妈在带宝宝的过程中经常将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物指给宝宝看,宝宝通过妈妈的动作学会了用手指东西。

心理学家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试验,让几个刚学会指东西的孩子坐在高椅子上,旁边并排的是他们的母亲。孩子们面前是两行有趣的玩具;一行稍远,另一行更远一些。结果发现,孩子们一会儿去够离得近的一行,一会儿又用手指去指,而对稍远的一行则不会用手去够,仅仅在远处用手指指点点,同时将求助的目光转向妈妈,希望她能帮助自己拿无法拿到的玩具。当宝宝感兴趣的物体处于视线中心,他通常用右手来指向某个物体,如果物体在侧面,则用离物体近的那只手去指。

同时,心理学家们也发现,越早开始用手指指东西的宝宝,学会说话的时间越早。宝宝开始用手指东西的那一周里,也开始懂得一些物体的名称,如球、猫等。孩子开始使用食指越早,到20个月时知道的单词也越多。可见,使用食指不只是简单的手势,它是通向语言的很重要的一步。

2、用成人的语言与孩子交流


ilovekids于10/7/2005 6:34:59 PM 写到
对宝宝来说,认知只是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无所谓难易。只要他各种感觉器官发育正常,你给予他的一切刺激他都能感受到,并在与妈妈游戏,听妈妈诉说,看妈妈各种动作或者周围其他事物的过程中,逐渐对这些来自各种感官的刺激产生印象,进而形成记忆。因此,在与宝宝交流嬉戏时,妈妈完全没有必要考虑所谓的难易,坚持认为只有说“狗狗”、“猫猫”这样的儿化语言才能有助于宝宝理解。事实完全不是如此,就用成人的语言与他交流,他就没有必要将来再从他的儿化语言转化成正常的成人语言,因此,这种交流方式省略了这个不必要的转化过程,实际上相当于减轻了他的负担。千万不要小瞧那些不会说不会走的小宝宝,他们的小身体里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能量,只有上帝知道。当他的视线投向哪里,那就说明他对什么东西产生了兴趣,趁着这个机会,赶紧向宝宝简短地解说两句。“看看,这是你的小手,胖胖的,白白的,多可爱!我们拉拉手吧!”就当他是个小大人,是个真正的智者,带着无限的深情,跟随他的视线,借助你的手指,通过游戏、语言、动作或者其他任何你能想到的方式和他交流你们的所见所闻吧!

我最惨痛的教训:儿子几个月的时候没有及时让他尝试各种味道,以致过了味觉敏感器,后来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直到最近两年在我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才开始好转,变得不那么挑食。


3、语言发展与学习英语


宝贝树发言:楼主,说到学英语,真是惭愧!
本人专业是英语,虽然毕业后用的不是忘了大多数当年所学但是发音还是非常标准的口语也还凑合。还在怀孕的时候我就天天用中文(偶的普通话也是1级甲等)和英语声情并茂的对他进行胎教。生下儿子后刚开始几个月由于母乳喂养的艰难对他的语言关注的稍微少了些,但是没有断掉,不过基本上就没有英语了。儿子4个多月的时候开始发音姆妈,当时我还以为他会遗传偶的语言特长很早开口说话,没有想到院子里的小朋友一个个都开口了,他现在已经22个月了才刚刚开始重复爸爸妈妈的话。其间我给他播放中英文版本的天线宝宝和中英文歌曲,而且天天和他讲话(我一直到他1岁半左右才开始正式回去上班)几乎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但是因为讲话太少总觉得应让他先把中文搞定所以英文就很少说了。给他放的天线宝宝和迪斯尼动画(他非常喜欢看的)也感觉上他更喜欢中文版本的,于是。。。。。。其实他小的时候还是挺喜欢听英语的。

现在我就很烦恼他的语言发展为什么会这么滞后?楼主觉得我应该怎样捡起来他的英语的兴趣呢?


ilovekids于10/27/2005 8:24:41 PM 写到
每个孩子的发育都会有些先后,他才22个月,刚刚开始重复爸爸妈妈的话也正常,没有必要为此烦恼。语言是一个集听、说、思维于一体的能力,还依赖于他的生理器官是否发育成熟,所以即便他现在比别的孩子说话晚,也不能断定他就比别的孩子滞后。这种滞后只是暂时的,你的那些努力肯定不会白费。记得我儿子小的时候也是别的孩子都开始叫爸爸妈妈了,他就是不会,但是我一直坚持利用各种机会跟他交流,鼓励他说话,到他1岁多的时候,他突然开口说话了,仅仅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就开始整句整句地说,期间有一个令人惊诧的飞跃。

年龄越小的孩子对学到的东西遗忘越快,记忆的时间越短,所以你中间有一段时间放弃了,他可能就遗忘了,然后一切又得重新开始,结果他本来超前发育的语言能力就滞后了,这可能也是一个原因。

至于培养他学英语的兴趣,你有那么好的条件,用英语声情并茂跟他交流就是了。比如跟他游戏的时候用英语跟他交流,但是一定要声情并茂噢。同样的游戏情景用另一种语言说出来,他应该会觉得好奇的,关键是你不要急于看到成效,看不到成效就放弃,那就前功尽弃了。要看到成效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当这个积累达到一定的厚度时,他的能力才会爆发出来。


4、语言环境对语言的影响


5288yy发言:你好'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我儿子现在快个21月了'现在只会说两个字的话'比如妈妈'奶奶'兜兜(玩的意思)'皮皮'抱抱等'我教他联在一起说'比如妈妈抱抱'他想说但是说不清楚.我的儿子说话方面是否发育得不太好'因为我婆婆不太会讲普通话'是普通话夹着地方话讲'我和他讲普通话'是不是他听到了两种不同的发音'所以不知怎么讲了'有些人说这是会影响宝宝的语言发育的'你说是这个原因吗'如果真和这有关'那怎么办呢'我白天要上班'只能让婆婆带'晚上我只要回家'就一直陪着他'跟他说话'陪他玩'我很担心.

ilovekids 的回复: (于11/2/2005 5:17:38 PM 来自219.236.207.*)
家里人说不同的语言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一些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应该只是暂时的,因为两种不同的语言他都必须掌握才能跟双方都进行有效的沟通,他需要学的东西就会比别的孩子更多一些。关键看他本身的情况,有的孩子天生就说话比较晚,但是不见得有什么问题,爱因斯坦不还三岁了都不会说话吗?如果他能听懂你们说的话,什么都明白,那就说明他对语言的理解是正常的,家里人说不同的语言对他应该影响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应该能接受两种语言,并且能用两种语言进行有效的沟通。多跟他说话,但是不要过于急切地逼着他一定要说很长的句子,你这种急躁的情绪会给他造成一种压力,他可能更加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要他说就给予鼓励,给他一点时间,让他做好准备。如果他听不懂你们说话,那就要注意了看他是不是语言发育有什么问题了。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07-1-15 13:25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识字

八、识字
1、轻松识字


ilovekids于10/8/2005 11:01:33 PM 写到
感谢各位JM,你们的鼓励和认同给了我足够说下去的勇气与信心,也让我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与动力,促使我每天忙碌之余抽出一些时间在这里叙说。希望我所说的一切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的JM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奉献出来,引发JMM更多的思考与共鸣。OK,言归正传。

教育是延续的,需要积累的,同时又是非常个体化的,因此,教育要信专家,但又不能完全信专家,它必须依赖于妈妈对宝宝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对宝宝施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的教育,我们真正需要推崇的是孔夫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没有一个人人可以套用的模式,找不到一把万能的金钥匙,只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妈妈都可以成为非常成功的教育家,前提就是你必须认真地观察宝宝,及时发现他的特长与注意的重心,按照宝宝的天性来养育宝宝。父母教育孩子的工作就好比园艺家经营他的园艺,同样是花花草草树树木木,不同的园艺家就会调教出不同的园艺模式,但是无论如何调教,你也不可能把兰花养成月季,把乔木改造成灌木。你必须尊重自然的规律,尊重孩子的天性,按照孩子的天性来施行你的教育策略。
常常看到各种媒体(包括报刊杂志、网络,当然也有各种各样的讲座与活动)提出很多观点,这些观点变来变去,甲说A是需要提倡的,B是不应该提倡的,C是对的,D是错的,乙则可能正好来个相反的论点。这些互相矛盾的说法常常让我们莫衷一是,无所适从。那么我们究竟该听谁的?如果让我说,甲和乙所说你可以参考,但不要偏听任何一方,你真正需要听的是孩子的心声和你自己的直觉。孩子会以他独特的方式来告诉你应该给予他什么,你的直觉也会告诉你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因为只有你最了解自己的孩子。
比如,关于识字,很多人认为让孩子早识字有助于让他尽早学习自己阅读,培养他阅读的兴趣,也有很多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孩子早晚会认识那些字,没必要过早加重孩子的负担。这两种观点谁也没什么错,到底该怎么操作全看孩子和你自己。记得我儿子还在6个月的时候,我就教他汉字。为什么要教他汉字呢?那纯粹因为偶然。某一天,我十分孩子气地用粉笔在水泥地上写了两个字,那两个字就是儿子非常感兴趣的两样东西的名字,然后我给他念了两遍,结果他渴望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发现他对文字和符号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就这样,我才萌发了教他识字的念头。

从那以后,我就自制了很多卡片,利用这些卡片跟儿子玩各种各样的游戏。这些卡片上面书写的全是他特别感兴趣的一些事物,所以当他看到这些代表他感兴趣的那些事物的符号时,他的好奇心被强烈地调动起来,结果他很快就认识了很多字。当他转动小脑袋去找我要他找的那些汉字,或者用他胖胖的小手从一堆卡片里顺利地抓出他我提到的卡片时,他是那么地兴高采烈。我们把那些卡片藏在家里每个角落,玩藏猫猫的游戏;我们把那些卡片扔在地上,一个个踩着玩接龙的游戏;我在地上写上那些汉字,然后他用他的小脚丫按照我念出来的顺序一个个把那些用粉笔写的汉字擦去;我们玩撕纸游戏,把我们提到的每个汉字撕成碎片,飘飘扬扬地洒向空中,然后我们一同打扫……我们在游戏中彼此刮着鼻子,挠着痒痒,体验着亲子交流的各种乐趣。我没有觉得这些文字游戏给儿子带来不好的影响,相反,因为认识了很多汉字,他两三岁就开始独自阅读,上学后更是如虎添翼,从来不需要我去辅导他学习,因为读的书多,他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都在他的阅读活动中得到训练,所以他的自学能力也超出一般孩子的水平。11岁那年,他自学一个礼拜参加市小学组计算机大赛,居然获区一等奖,市三等奖,比大多数按部就班跟着老师学计算机课外班的大多数孩子成绩高出一截。尽管我现在不清楚他将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更无法预言他将来成为一个多么出色的人物,但至少他因此活得自信而又快乐轻松,这就足够了。

很多人谈到卡尔威特的教育其实算不得成功,因为小卡尔威特仅仅成为一个成绩平平的大学教授,没有成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或者别的什么家,其实我认为这是很没道理的一种说法。小卡尔威特作为一个当年被认为智力有问题的孩子能发展到这样的水平,谁能说他没有成功?再说我们养育孩子,并不是为了让他将来一定成名成家,但是如果他能尽早掌握一种学习的能力,并在将来因此活得轻松一点,又有什么不好呢?

看到儿子轻轻松松就能学得不错,他自己没有压力,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我觉得我很满足了,而且我自己也轻松了,这没什么不好。只要孩子没有觉得有压力,为什么不可以玩这些游戏呢?孩子生来就是一张白纸,他早晚需要接受这些信息,如果他喜欢,早点给他提供这些信息,并不妨碍他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玩玩具是玩,玩文字又何尝不是玩?况且,玩文字与玩别的,或者与走向大自然,去体验大自然的美妙这些活动之间也没有任何冲突。我每天只跟儿子玩两三分钟,如果他实在兴致勃勃,不肯罢休,我会适当延长时间,然而正是这持之以恒的每天几分钟积累起来,才成就了他的今天。这又有什么不好呢?这又从哪方面妨碍他健康快乐地成长了呢?

当然,也有不少妈妈在教孩子识字,她们总是很焦急地向我投诉:“他根本就不学。”“他看不了两分钟就把那些卡片扔得到处都是。”我总是回答她们,那不是孩子的错,还是妈妈的错。你为什么要他正经八百地学,为什么不让他扔卡片,他把卡片扔地上了,你跑过去,把卡片捡起来或者假装生气地将卡片跺上几脚:“嗯,我看看宝宝扔了什么。噢,是一个字,‘猫’。”“宝宝不喜欢它,看我狠狠踩它几脚!哼!咦,我踩的是什么呀?噢,原来是‘猫’”就这样,你们的游戏就可以继续了,你和宝宝就都不会因此有任何挫折感,他游戏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不管教宝宝什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因为无所用心,你和宝宝之间就都不会有不必要的压力,因为没有压力,你们游戏的乐趣就不会降低,因为保持了游戏的乐趣,宝宝就会热衷于这些游戏,并身心放松地从这些游戏中获益。


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因为他的独特性,所以无论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优秀的孩子,他始终是让你深感骄傲的那一个孩子。我们不必因为张家的宝宝认了很多汉字就强迫宝宝也亦步亦趋去认汉字,如果李家的宝宝喜欢绘画,那让他涂鸦好了,为什么一定要走那条永远的独木桥呢?

观察宝宝,发现宝宝的兴趣点,利用他的兴趣点,将他的兴趣延伸,通过这个点,可以扩充到与这个点相关的非常广阔的一个面,这样宝宝的兴趣就会拓展,妈妈就能引导宝宝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比如宝宝不喜欢识字,不喜欢读书,就喜欢玩霸王龙,OK,给他多买一些霸王龙的玩具,然后在给他买来有关霸王龙的光碟、书籍,给他提供更多了解霸王龙的途径与机会,相信他不会拒绝,他会如饥似渴地去挖掘他感兴趣的这些东西。于是他探索事物奥秘的兴趣,他读书的兴趣,他的思维能力通过霸王龙辐射出去,在与霸王龙有关的游戏中得到延伸与拓展,妈妈的目的也就轻轻松松达到了。你和宝宝彼此之间都没有了任何压力,换一个角度去解决问题,一切便都变得轻轻松松。


2、识字卡片

amliang发言:非常感谢林怡,每天看你的贴子成为必做的功课,谢谢!继续盼望你的贴,还有一个疑问希望能指导一下。宝宝1岁3个月,家里有识字的卡片,一面是图片,一面是汉字,但宝宝就不看汉字的一面,只喜欢看图片的一面,一拿起来给他看汉字,他就翻过来看图片。汉字瞄都不瞄一眼。我都没办法了。希望听听你的高见,实在麻烦你了。谢谢!!!

ilovekids于11/14/2005 9:57:49 PM 写到
其实没必要非要他看汉字的一面,对宝宝来说,单单一个汉字肯定不如那些精美的图片更有吸引力,所以与汉字相比,它会更加喜欢图片。你可以把有汉字的一面在他面前晃一下,给他念一遍,然后迅速翻过去给他看有图的一面。虽然只是短短一秒钟,但是他仍然会对这个汉字产生印象。我这样描述这样的动作显得很枯燥很乏味,但是你实际操作的时候可以让这件事情变成一种十分有趣的游戏,通过你的动作、表情和语调让整个过程变得比较夸张,比较幽默,或者比较充满了动感,这样她就会把认汉字也当成一种游戏,你就达到目的了。

3、识字游戏

识字与读书对宝宝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游戏,游戏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带功利性。如果一天到晚追着宝宝问:“这是什么字?”“这个字念什么?”即便宝宝不觉得枯燥,想必追着提问的父母也该感觉枯燥了吧。没有功利心的驱使,宝宝的识字才会没有压力,没有外在与内在的压力,宝宝才能在识字的游戏中体验到文字的魅力与识字的乐趣。宝宝识字时,只要宝宝扫一眼就行,不要逼着他非得那么认真地看。识字的时间可以尽可能短,比如每天十几秒甚至几秒都行,只有长期坚持就可以,而不必每天花很长的时间去学习认字。长期这样坚持下来,宝宝自然就会潜移默化地熟悉那些文字,像熟悉其他物体一样。让宝宝在玩的过程中“无所用心”地掌握文字并学习驾驭文字,是宝宝初识文字的最高境界。

跟着宝宝的兴趣走。兴趣是宝宝学习的动力,培养宝宝对文字的兴趣首先要跟着宝宝的兴趣走。宝宝对小狗感兴趣,那就教他“小狗”,而不必非要逼着他学“小猫”。一旦宝宝对识字的游戏失去兴趣,马上停止。
文字对宝宝来说其实是一种十分有趣的东西,比如家里养的小狗与文字的“小狗”,这两个宝宝想象中应该“完全一样”的东西偏偏有那么大的差异,这本身就会极其强烈地调动起宝宝的好奇心,让宝宝对文字产生强烈的兴趣。所以,从宝宝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宝宝接触文字,在宝宝天生好奇的秉性驱使下,宝宝完全有能力在很小的时候掌握文字,进而学会阅读,并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请大家设想一下以下的场景:假定宝宝对家里的小猫产生了兴趣,追着小猫到处跑。聪明的妈妈拿出彩笔和白纸对宝宝说:“我们画一只小猫好不好?”宝宝立刻拿起笔,在白纸上胡乱涂抹起来。“我们写小猫的名字好不好?”宝宝好奇地看着妈妈写上“小猫”两个字。宝宝跑过去把小猫抱了过来,妈妈灵机一动,将那张写有“小猫”的白纸绑在小猫尾巴上。小猫拖着绑有“名字”的白纸在屋子里穿来穿去,而宝宝也牢牢地记住了“小猫”这两个与当时有趣的情景相关的有趣的文字。类似很多这样的游戏场景,宝宝不会厌倦。他会喜欢这种有趣的游戏。

ilovekids于10/15/2005 4:16:24 PM 写到
我之所以长篇大论在这里说识字与阅读的问题,并非想要提倡大家都去教孩子识字或者阅读,而是提倡要让孩子从小对阅读产生兴趣,毕竟,阅读是人生无法回避的事情之一.如果有的孩子也象我儿子小时侯一样对文字与符号有着浓厚的兴趣,我觉得跟他玩玩文字,进而学习阅读也没什么不好.书本可以引领孩子进入另一个神奇无比的世界,开阔他的眼界,拓展他的思维,培养他的心灵,提升他的修养,促进他的自学能力……无论你想塑造孩子还是陪着孩子一起长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跟着他的需要走,而不是牵着他的鼻子走.儿子对文字很敏感,所以我就陪他玩文字,如果他对文字不敏感,没有兴趣,我会选择别的方式跟他玩耍.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我自始至终想要强调的一个字就是"玩",玩的结果就是让他快乐,让他没有压力,让他开心地成长(当然,挫折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后我还会陆续谈到).陪孩子成长其实不是被动的陪,在陪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根据孩子的特点给予一些引导,相信他会成长得更好.

我确信,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积累的过程,父母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改变他的一生.记得上学期儿子考初中,我亲眼目睹了众多家长焦虑的眼神,但我无须为他操那么多心,所以我欣慰,所以我感觉轻松.更让我欣慰的是,我没有早早地就给儿子报这个班那个班,给他施加各种压力,他完全处在一种自我管理的状态,没有老牛负重似地做各种试题,啃各种辅导书,经历各种辅导班的磨练,但他依然轻轻松松玩着凭他的实力考上重点初中。语言是思维的基础,阅读则是提升语言能力与思维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当儿子自学一个礼拜参加市计算机编程大赛,居然能获区一等奖,市三等奖的时候,我一点都不感到惊诧,我坚定的认为这一切与他的早期阅读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令我欣慰的是,他没有成为一个只知道啃书本的小书呆子或是小大人,而是一个贪玩但是均衡发展的好孩子。而且,他的快乐他的幽默他的自信他的温情时时感染着我,带给我更多的快乐。我不指望他成名成家,我只希望他活得快乐一点,轻松一点,至少目前我认为他做到了。很多我们刻意想做的事情,我们往往做不到,但是如果我们能细心地观察孩子,在他成长过程中审时度势,在最恰当的时机给予最恰当的教育与引导,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而且是事半功倍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以每个父母都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孩子,陪孩子一起长大。对于每个独特的孩子来说,教育没有特定的模式,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一些经验,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自己独特的方法,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有时候,灵光一现地处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件事情有可能给孩子一种影响他终生的触动,并从此改变他的行为模式。一些好的教育理念是值得我们掌握与思考的,很多实际的方法其实都是这些理念指导下的产物。

一个谁也无法否认的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孩子越来越聪明了。为什么会这样?最首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接触的世界不一样了,来自不同渠道的全方位的刺激让他们无论是智商、情商还是别的方面都得到更快的发展。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只是这种教育不是我们刻意而为之的一种教育,仅仅是环境施加给他们的教育而已。无论我们采取怎样的态度来面对孩子的教育这个问题,也没有人可以真正洒脱地说上一声:我不管孩子,随便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好了。无论如何,引导仍然是必要的,而且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

4、识字早晚的问题

feifeiz6270发言:林怡,你好,我想请教对于1岁8个月的孩子来说,教他认字、背诗早不早。对于这么大的孩子现在应该着重哪一方面呢。

ilovekids于11/11/2005 10:42:53 PM 写到
我儿子刚开始识字时只有6个多月。我觉得只要他感兴趣,什么时候教他认字背诗都没什么关系,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字符跟别的物体没有什么区别,他看的只是一个形体,并不认为认文字就比认别的东西难。那时候我教他识字纯属偶然,他6个多月的时候,院里正好有一些民工天天用碎木片生火做饭,院里小花园里有很多的小麻雀总在飞来飞去,他对噼啪作响的火苗和飞鸟特别感兴趣,每天经过都要看,而且必须我给他讲一遍有关与火、鸟相关的内容才肯离开,否则就歪着身子哇啦哇啦囔囔着往那方向扑,不允许走。其实我当时纯粹是闹着玩,用粉笔在花园的水泥地上写了两个字:“火”和“鸟”,并且把两个字写得离有足够的距离,站在两个字中间抱着他,他必须转向不同的方向才能找到这两个字,当时给他讲了几遍,没想到他就记住了。后来见到他感兴趣的东西,我就把相应的文字随时随地写下来,读给他听。他认不认识我也无所谓,就当是种让我们彼此都很快乐的游戏。前面的帖子有提到我们当时识字的情况,实际情况当然比我现在描述的要有趣得多,也丰富多彩得多。

我无所用心地跟儿子玩(这是特别需要强调的一个字)着文字,结果没想到他对文字非常感兴趣,到1岁半就认了好多字,两三岁就可以自己读一些简单的儿童读物(不过经常跳着行读),三四岁的时候他就可以读报了。因为识字,他就可以通过阅读寻找到更多的乐趣,了解更多未知的东西,并因此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到现在为止,我没有发现我那么早教他文字带来了什么不好的后遗症,相反,因为识字早,他很早就开始自己阅读,因为读书比较多,他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也相应地得到提高,所以到他三岁以后,他可以尝试着以自己的方式独.立去探索周围世界,了解一些未知但是又令他深感好奇的事物了。我一直认为他现在自学能力强,跟他识字早、阅读早有很大的关系。当他自学一个礼拜QB参加市计算机竞赛拿区一等奖,市三等奖的时候,连我都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语言是思维的基础,是表述思维的工具,而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所以我认为只要宝宝感兴趣,让他尽早接触文字其实没什么不好。打个比方,我们经常见到的某个物体,只要看到它,我们就能联想起它的各种功用,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文字也一样,只要看到它,我们也能将它作为一个物体看待,随后也联想起它与它表述的物体的关系,这二者之间其实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孩子越小,他接受事物的方式就越是像个照相机似的,并不需要去分析这个事物隐含的意义,只是将它的梗概或者轮廓的东西印刻在脑海,所以对孩子来说,识字跟识物没有任何区别。

至于背诗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不经常“敲打”孩子,拷问他能不能背下某首诗,而是随意地读诗给他听,给他接触这种声音与语言的刺激的机会,某一天,他就会有令人深感诧异的收获。变着语调与语速,再配上各种各样或滑稽或优雅的动作与表情,读诗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充满趣味的游戏,他会很喜欢这种游戏。所以儿子一岁半的时候能把一首《蜀道难》背得琅琅上口,我一点都不奇怪。只要引导得当,也许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潜能。

游戏,游戏,游戏,最需要强调,惟一需要强调的就是这个词。无论是开发宝宝的智商、情商、培养宝宝好的性格还是别的,所有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游戏串连起来,轻轻松松地实现。

宝宝丘比特谈到比特对数字的兴趣就是一个例子,对他来说,数字就是一种形状比较怪异的物体,也许他喜欢这种形状,所以就对数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他这些东西,没有必要指出他的错误,他把9认成6,妈妈就没必要告诉他:“这是9,不是6。”妈妈只要说“这是9”就行了。孩子最不愿意听到别人否定自己,所以最好避免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只需将正确的教给他就行了,他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些正确的东西。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1-16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听觉

九、听觉
1、听觉训练


ilovekids于10/27/2005 9:22:32 PM 写到

下面是我前面提到的书稿里摘录下来的一段关于怎样训练宝宝听觉(其实里面也包含了培养宝宝的探索能力等内容)的文字,从新生儿一直到大孩子,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喜欢?我一直主张教育是多元的,辐射的,每一种能力、行为方式、情商、性格培养等等其实都不能单一地分离地进行训练,而应该是穿插的,交叉的,连贯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彼此既有交融又有分离。

聆听世界,用小耳朵探究环境的奥秘
凯西独自躺在她的小床上,无聊与寂寞悄悄地袭来。妈妈呢?哪儿去了?凯西小小的脑瓜里一定萦回着这样的念头吧?听到凯西不满的哭声,苏珊迅速关上烤箱门,一边走向凯西,一边用她独特、甜美、温柔的声音安慰着凯西。听到苏珊熟悉的声音,凯西止住哭,注意地聆听起来……

新生的小婴儿很容易因外界的声响而受到惊吓,偶尔东西掉落地面或走路脚步声大了些,她就可能因受惊而哭闹起来。疼惜宝宝的妈妈可能会想:小宝贝这么容易受惊吓,我们一定要轻手轻脚,给宝宝一个寂静无声的环境,让他安安稳稳享受他的自我世界吧?

其实不然,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有些刺激必不可少,这是宝宝适应环境、提高各种能力的必要训练。听到声音而受到惊吓只是宝宝对巨大声音的正常反应,并不值得父母过分紧张。只要宝宝不是处在一个严重噪声污染的环境,就可以给他时间让他慢慢地适应这一切。事实上,从宝宝一出生开始,他就以他的感官在敏锐地感知周围的一切,听觉是1岁以下宝宝一项重要的发展课题,是宝宝发育过程中五种重要感觉之一。正是通过听觉,宝宝才获得了关于这个陌生世界的最重要的一些信息。因此,听觉的发展在宝宝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宝宝听觉发展进程

*早在胎儿期,胎儿的听力就已经开始发育。

*婴儿一出生就有听力,但听力较弱,只对高达50-60分贝的声音刺激才有反应。

*3个月以下婴儿如果突然听到大声响如大声的喊叫声或击掌声,可出现眨眼反射及手足伸曲运动,有的还可能因为受到惊吓而哭闹。

*3-4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听清稍响的声音或妈妈的呼叫声,并用眼睛寻找声源。

*4个月以上的婴儿听力发育完全。

3、促进听觉发展方案

从宝宝出生起,父母就可以在了解宝宝听觉发展进程的前提下有意识地根据宝宝听力发展的特点,给他一些有益的听觉刺激,以促进宝宝听觉的发展。

(1)营造丰富的声音环境

家人的正常活动会产生各种声音,如走路声、关开门声、水龙头的流水声、刷洗声、扫地声、说话声、各种电器发出的声音等等,室外传来的声音如汽车鸣笛声、飞机飞过的声音、风声、雨声、流水声,所有这一切来自环境的声音对宝宝都是十分有益的刺激,因此,父母要让宝宝有机会常常听到这些声音,学习适应外界的环境,而不是将宝宝封闭在一个幽静的环境里。除非有太过嘈杂的噪音,比如外面施工的声音、机器的噪声等等,一般环境里的声音宝宝都能接受,无需刻意为宝宝营造一个所谓安静的环境。

除了生活中自然发生的各种声音外,父母还可以人为地制造一些声音,为宝宝创造一个充满动人声音的环境。一般说来,宝宝喜欢母亲的心跳声(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他就已经熟悉并且习惯了这种声音)、咕噜咕噜的节奏声(因胎儿就是在羊水咕噜咕噜声中发育长大的)、沉静舒缓的声音以及婴儿自身发出的声音。因此,你不妨多利用这些声音来刺激宝宝的耳朵,促进宝宝听觉的发展。

◎妈妈要多抱宝宝,并且抱宝宝时最好采用左手抱的姿势,让他尽量靠近妈妈的心脏,以便宝宝清晰地听到妈妈心跳声。

◎在婴儿面前放半盆清水,父母用一支玻璃管或者其他的什么管子向水里吹气,人工创造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父母多和宝宝轻声说话、哼唱,或者播放一些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经典音乐,但要避免放爵士乐等过于吵闹的音乐,并且播放的时间要适度,不宜过长。

◎给宝宝买一些打开开关或者上紧发条就能发出各种柔美电子音乐,或者捏一捏摇一摇就能发出叫声的玩具,比如波浪鼓、八音盒、橡胶玩具等等。用这些玩具适当地逗弄宝宝,在不同的方位摇一摇,捏一捏,通过训练让宝宝对声音更加敏感。

◎将婴儿自己发出的声音,如咿咿啊啊的声音、忽高忽低或重复的学语声、呼叫爸爸妈妈的声音,甚至哭声、叫闹声全都录下来,不时播放给宝宝听。

◎在家里养几条小金鱼,让宝宝将耳朵贴近鱼缸,听听金鱼吐泡泡时发出的声音。

◎在阳台上挂一只风铃,抱着宝宝去碰碰风铃,有风的时候,打开窗户,让风铃在风中摇摆,让宝宝探究这些声音的来源,听听那些悦耳的叮叮当当的声音。

◎在瓶子里灌上一些水,摇摇瓶子,让宝宝听听瓶子发出的声音,调整水位,让宝宝体验不同水位时瓶子摇动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还可以在瓶子里装入黄豆、绿豆、大米、小麦、面粉、塑料小球、金属小球等等不同材质不同硬度的小东西,让宝宝轻轻地摇一摇,再重重地摇一摇,然后仔细地听一听,体验这些不断变化的声音的不同之处。

◎找一些不同口径、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瓶子,让宝宝对着瓶口吹气,听听气流通过瓶子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在瓶子里灌上一些水再对着瓶子吹气,结果又有什么不同?对着不同水位的同一瓶子吹气,声音有没有变化?

(2)聆听周围世界


在保证宝宝不会受凉的情况下,父母可以带宝宝走出户外,去感受外面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繁忙的街道上,汽车呼啸而过,不时响起或急促或友好的鸣笛声;美丽的公园里,恋人们窃窃私语,孩子们打打闹闹,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小动物在野外相互追逐,不时带着情绪鸣叫一两声;晚风吹动树梢,树叶沙沙作响;秋冬两季,小脚丫踩着枯干的树叶,那一声声脆响撩人心魄;小溪淙淙,河水哗哗,海浪气势雄浑,雨滴打在不同材质上发出迥然不同的声音;对着远山喊上一句,唱上一曲,那来自山谷的回声悠远深邃……这些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声音就是大自然的交响乐,在宝宝心中留下永远也抹不去的美妙音符。利用户外宽敞开放的空间,让宝宝的心灵尽情地遨游飞翔,在自由自在的气氛中,启发他们的灵感与想象……这种种原始声音释放出来的特质,实在无法以任何形式或任何物品来替代。

带领宝宝走出户外,去认识、分辨、制造各种声音,这些丰富的关于声音的体验既能带给宝宝无尽的快乐,也能有效地激起宝宝的好奇心,让宝宝养成探索世界奥秘的习惯,同时也能引导宝宝以不同的方式去有效地开展他的探索活动。

◎选择一个幽静的地方,仔细聆听风吹动花草、轻扫地面的声音,小溪流过山涧刷洗砂石的声音,鸟儿展翅欲飞的声音,落叶在地面轻轻滚动的声音……

◎录制下不同小动物的声音,带宝宝到户外聆听,与录音对照比较,让宝宝辨别不同小动物的叫声。

◎下雨的日子打着雨伞穿着小靴子到户外听听雨水的声音,让宝宝辨别打在树叶上、水泥地面上、泥土地上、雨伞上、房顶上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雨滴大小细密不同,声音又会有什么不同……

◎下雪天穿上雪地靴,去雪地上踩一踩,仔细听一听雪花飘落的声音,听听冰凌掉落的声音,积雪滑落的声音,燃烧的火柴掉落在雪地上的声音,以及天晴后积雪融化的声音……

◎带上一根小棍子去敲敲水泥地、树干、铁皮等等不同材质的东西,用小棍子抚弄抚弄小草、树叶,听听它们发出的声音。再试试不同速度、不同力度的敲击与抚弄产生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到山谷,对着大山喊一声,听听回声。如果在山峦叠嶂的地方,回声会有很多层次,并且更加悠远绵长。让宝宝认真听听,分辨分辨不同位置不同地点的回声有什么不同。

(3)特别提醒:


因为婴儿的听觉器官正处在发育阶段,鼓膜、中耳听骨以及内耳听觉细胞都很脆弱,对声波的敏感度很强,很容易发生听觉疲劳。因此,婴儿不宜长时间听节奏明快、优美动听的立体声音乐。尤其是婴儿带上立体声耳机收听音乐,由于音量较大、耳机闭塞外耳道口,立体声音乐进入耳道内没有丝毫的缓和与回旋的余地,直接刺激幼嫩的听觉器官,时间一长,就会使宝宝的听力受影响,还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危害。医学家认为,收听立体声音乐或使用立体声耳机的年龄越小,宝宝听觉器官受到的危害也越严重。因此,父母在通过给婴儿听音乐促进宝宝智力发育的同时,也要十分慎重地为宝宝选择音乐类型,并根据宝宝发育情况调整音量以及听音乐的时间长短。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阅读

十、阅读
1、谈谈阅读的重要性


谈到心灵培育的问题,我想从几个侧面来说明我的一些观点。除了昨天谈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场景与突发事件适时对宝宝进行教育之外,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渗透。

今天先谈阅读的问题。阅读是进行心灵培育的非常好的方式之一。

谈到阅读,估计会有很多人过来拍砖。不过在拍砖前,还是请仔细看完我的全部帖子,然后再拍也不迟。不少人将阅读片面地理解为给孩子灌输知识,所以很多人不赞同让宝宝从小阅读。其实不然,我提倡让宝宝从0岁开始“阅读”,我这里所说的阅读更确切地说是让宝宝玩书。记得有个朋友曾经说个一句非常富于哲理的话,当时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他说:“玩具是立体的图书。”反过来,书也可以理解成平面的或者立体的玩具。玩书是让宝宝对书本产生兴趣,将来爱上读书的最简洁最轻松的方式。至于书本与心灵培育的关系,我想我就没有必要在这里长篇大论地叙述,相信摇篮每位睿智的父母都能认同书本是培育宝宝心灵的有效工具这个观点。另外一些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情商的培养其实都可以利用书本这个工具来实施。

0-3岁是培养宝宝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对孩子潜能的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刚出生的宝宝虽然听不懂书的“内容”,参不透书里到底讲了些什么。但是,这个时候读书给他听,并非我们想象的是在浪费时间。宝宝有着不可低估的吸收性心智,他能接受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为宝宝读书可为他今后的阅读积累丰富的经验,况且,丰富的语言对宝宝的感官发展也有良好的剌激作用。所以,每天拿出几分钟时间和宝宝一起开展亲子阅读,或者鼓励宝宝自己看书,培养他对阅读的兴趣,将成为他终身受用的好习惯之一。

婴幼儿生来就有一种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态度常常在父母还没注意到的时候就不知不觉开始了。记得儿子还在3个多月的时候,我依靠在床头看书,让他枕在我的臂弯里,而他居然聚精会神地盯着我手中的书本看得津津有味。婴儿期所萌发的阅读意识和出现的阅读行为说明,阅读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自发需要。阅读最初也是源于生活中丰富的视觉刺激,图书对宝宝来说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视觉刺激。从宝宝降生那天起,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因此,他们总在不停地感知、探索这个全新的世界,做父母的此时如果顺应宝宝的探究欲望,为宝宝提供丰富的阅读环境、阅读机会,呵护宝宝刚刚萌芽的阅读兴趣,就能尽早培养宝宝的阅读能力和习惯。

除培养宝宝阅读兴趣之外,每天给宝宝读书还能带给宝宝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心理学家西格曼指出:睡前10分钟的亲子共读除可帮助宝宝入睡外,对宝宝的免疫系统、倾听的技巧及想象力的发展都十分有益。因此,近些年,在美国的大多数中产阶级家庭,每天和孩子一起读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2、培养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的兴趣并非要一步登天似地培养宝宝循规蹈矩地阅读书籍,而是要培养宝宝对图书的兴趣,进而培养他阅读的兴趣。书页翻动时哗哗的响声、纸张的清香、页面图画的色彩及图案的变化、内文叙述的精彩内容,这一切都将成为吸引宝宝的有趣元素。让宝宝听听书页翻动的声音,闻闻书香,欣赏欣赏书页内的图画,像这样从引导宝宝探究图书奥秘入手,宝宝就不会把读书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对于宝宝来说,图书的作用不只是向他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担当引导他探究书里奇妙世界的工具,与玩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充分调动宝宝玩书的乐趣,是宝宝亲近书本,学习阅读的第一步。

美国教育家霍力斯•曼(Horace Mann)曾说:“一个没有书的家,就像一间没有窗的房子。”父母可以在家中各处,如书房、客厅、浴室等随处放上一些适合宝宝翻看的图书,让书成为宝宝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让宝宝习惯与书为伴。除了要给予宝宝一个良好的外部阅读环境之外,父母也要以身作则,经常在家看书读报,给宝宝营造一个大家都爱读书的氛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宝宝。这样,两三岁处于模仿期的宝宝就会自发地学习父母,养成阅读的习惯。

要培养宝宝阅读的兴趣,首先要为宝宝选购能充分刺激他感官的图书。比如,父母可以给宝宝买一些色彩鲜艳功能强大的布书、洗澡书、触摸图书、洞洞书、撕不烂等等,这些具有相当强的可玩性的玩具书可以借助它们的玩具特性培养宝宝对书的兴趣,并在宝宝玩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宝宝,让他明白他可以从书本里获得很多他意想不到的有趣的东西。

从宝宝0岁开始,父母就可以坚持每天给宝宝读一会儿书。宝宝越小,可塑性越强,外界给予的各种刺激就越是意义重大。因此,阅读活动可以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父母可以通过阅读活动给予宝宝足够的语言及视觉上的刺激,充分调动他对书的好奇心以及想要探究书本奥秘的欲望。以培养出天才女孩而知名的斯特娜夫人,在女儿刚满月时就给她朗读文学作品。她认为孩子的感觉器官需要接受种种剌激,特别需要语言的剌激。同时她也认为,良好的语言刺激应该是语音纯正,语句完整、规范、漂亮的语言,而语句完整、规范,正是书面语言的特点。给宝宝读书,是让他接受优美语言刺激的重要途径。

文字与图书,在宝宝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只要宝宝感兴趣,只要方法得当,宝宝对文字与图书的接触完全没有必要必须等待宝宝到一定的年龄段才开始。文字、图书并不比宝宝接触的别的事物深奥,对宝宝来说,它们与玩具或者别的物体别无二致。玩具是立体的图书,大自然是全方位的立体图书,而图书与文字对宝宝来说也不过是一种特别的玩具。错误的观念不是过早教宝宝识字与阅读,而是功利地衡量宝宝的识字与阅读活动。如果你能抽出时间跟宝宝玩文字与读书的游戏,并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3、让宝宝爱上读书
要让宝宝爱上读书,不妨尝试以下的策略:

◎投其所好,为宝宝挑选他喜爱的图书。宝宝的喜好往往与成人的喜好大相径庭,因此,父母在给宝宝挑选图书时,不能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武断地决定给宝宝购买哪些书籍,而应该带宝宝一起去逛书店,让他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给他充分的当家作主的权利。这样,挑选图书本身也成为宝宝阅读活动的一部分。因为挑选了自己喜爱的图书,他的阅读活动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宝宝年龄太小或者不能决定要买什么样的图书,父母可以根据宝宝平时的喜好来确定给他购买什么样的图书。比如宝宝喜欢某种小动物,喜欢某个动画片,那么父母可以给宝宝购买一些讲述他喜欢的小动物或动画片的图书。只有宝宝喜爱的图书,才能激发他听、读、看的意愿。

◎满腔热情地参与宝宝的读书活动。宝宝对自己喜爱或熟悉的事物情有独钟,因此他可能喜欢反反复复地玩同样的游戏、听同样的故事、读同一本书。宝宝需要通过不断的重复来一再地体验他曾经体验的快乐,验证他自己的某些感觉。因此,只要宝宝愿意听、愿意看,父母就应该满足他的要求,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给他讲同样的故事,陪他看同样一本书。当宝宝逐渐熟悉了他听过很多次的故事或者在父母陪伴下读过很多遍的书本之后,父母可以鼓励宝宝自己来讲讲故事,读读书。并且,当宝宝读书或讲故事时,无论他的故事多么老套,父母都要以极大的热情来迎合宝宝。比如父母可以一边听、一边好奇地发问或者发些十分孩子气的感慨。例如宝宝讲《龟兔赛跑》时,父母在听到小兔子在树下睡觉时,可以大声地喊:“小兔不能睡,再睡就输了。”等到故事结束,小兔输了,父母还可以感慨:“哼,谁叫小兔不听话来着,这下真的输了吧。”父母也可以假装懵懵懂懂地问宝宝:“奇怪,小兔不是跑得比乌龟快吗?它怎么跑输了?”父母这样的傻问题可以引导宝宝思考,同时让宝宝在给出父母答案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成就感,更加激发他读书的积极性。

◎表演,最有趣的阅读方式。提到表演,很多人可能都会有疑问,大孩子或许可以表演,但是小小孩的表演从何谈起?实际上,这种通过表演促进阅读的方式在宝宝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可以着手进行。在宝宝几个月的时候,妈妈可以拿着大卡或者宝宝喜爱的图书翻给宝宝看,每看一个就用夸张的表情与动作来做些表演。比如,给宝宝看了小白兔,妈妈就可以将手指竖起来,立在头顶,学着小白兔蹦蹦跳跳在宝宝面前走两圈,或者扶着宝宝的小手,帮助他将双手竖在头顶,学学小兔的长耳朵。如果宝宝看的是一张餐桌的图片,妈妈可以抱着宝宝坐到餐桌前来一个假想的吃饭的游戏。当宝宝大一些,妈妈就可以根据宝宝的理解力,选择一些适合他的故事,和宝宝一同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让宝宝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体验表演的乐趣,分享阅读的快乐。宝宝天生都是模仿与表演的天才,并且对表演充满激情。表演时,父母的表情一定要丰富夸张,语速较慢、充满激情,让宝宝受故事情节与气氛的感染,感受观看表演、参与表演时带来的惊喜,同时也在表演的过程中对故事本身产生更多更新的理解。一旦宝宝表示出参与欲望,父母就可以积极地鼓励他加入表演,并且,无论宝宝的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如何,父母都要满足他担当主角的愿望,让他在表演自己喜爱的角色的过程中爱上表演、爱上阅读。

◎和宝宝分享阅读的感受。在和宝宝一起阅读前,妈妈最好先把要和宝宝一起阅读的故事读一遍,对阅读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今天,妈妈要给宝宝讲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里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它可聪明了,把大灰狼淹死了。”每次讲故事前给宝宝摆摆“噱头”,可以有效地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激发孩子听故事的好奇心,同时把妈妈对故事本身的感受传达给宝宝。在阅读的过程中,妈妈也可以一边给宝宝讲,一边同宝宝交流自己的感受。“大灰狼真坏!你觉得呢?你喜欢小白兔吗?”妈妈也可以从完全相反的角度来谈论故事,鼓励宝宝以另外一种角度来思考。

◎鼓励宝宝续编故事或者自己编属于自己的故事。妈妈在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让宝宝猜猜,故事书的后一页即将发生什么事了,等宝宝多想几个假设之后,把书翻过一面,看看猜对了没有,再继续往下讲。“喔不错,宝宝猜对了。”“嗯,宝宝真棒,能编出这么好的故事来。”讲完一个故事,妈妈也可以鼓励宝宝改编或者续编故事。“我要编这个故事,我就会让小白兔吃一种魔药,变得特别厉害,直接把大灰狼打跑。要是你编故事,你会怎样?”鼓励宝宝发挥想象力改编、续编故事是发展宝宝想象力、创造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方式。例如:在讲完《小红帽》时,父母将结尾当作故事的开头:“小红帽和外婆被猎人救出后,在外婆家美美地玩了一晚上,第二天,小红帽提着篮子回自己家了。路上,当她穿过那片树林时,突然发现有一只小狼蹲在路边大哭,小红帽上前去问:“小狼小狼,你为什么哭啊?”根据这样一个新开始,父母可用问题引发宝宝的想象:“小狼为什么哭呢?是摔痛了还是找不到妈妈了?是不是它的妈妈被猎人杀死了?这可怎么办呢?”诱导宝宝改编续编故事时,父母要注意到孩子的年龄阶段和语言智能的发展水平,如孩子较小,语言描述上有一定困难,父母可以提供一系列选择、提示协助宝宝将故事讲下去。大点的宝宝就可以鼓励他尽量发挥想象力自己编故事。大多数情况下,宝宝不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把故事续编得很合情合理,但这并不代表孩子没有想象力,只是他们还不善于表达罢了。只有父母真正地放手让孩子去想象,并用温和、积极的语言进行诱导,才能使孩子真正抓住语言智能提升的契机。

◎让读书成为每天必修的功课。妈妈可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让宝宝拥有一个每日固定的故事时间,让宝宝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因为时间固定,每到这个时候,宝宝就会急切地期待妈妈讲述那些有趣的故事,并从读书的活动中找到乐趣。给宝宝讲故事的时间可以放在每天的任何一个时段,这需要根据宝宝的情况进行调整。一般临睡前,宝宝的情绪比较稳定,周围环境给予的刺激也比较小,宝宝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因此,临睡前15分钟对宝宝来说是非常好的阅读时间。给宝宝读书时,妈妈读书的声音要不断地变化。比如,妈妈可根据故事情节调整音量、速度和语调,这样妈妈的讲述就会更加灵动,宝宝也会在妈妈动感十足的讲述中发现故事的趣味,宝宝读书的积极性也会逐渐被调动起来。

◎在互动中激化宝宝思考的积极性。互动才是宝宝对读书产生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不仅仅讲故事,其他一些关于自然科学或探险类的画册,宝宝熟悉的生活场景也都是宝宝十分感兴趣的内容。看到小猫,妈妈可以故弄悬虚地问问宝宝:这是什么动物啊?我好像看到过的喔!你说什么?喔,原来是小猫啊。宝宝快看,小猫好像很开心的样子?它为什么那么高兴啊?你说什么啊?是因为它吃了鱼吗?好像真是的,你看这儿还有一条鱼呢?不过我觉得它好像是因为表现好受到妈妈表扬,所以才会那么开心呢。不管宝宝手里捧着的书本有没有情节,妈妈都可以在这样的互动中引导宝宝思考与想象,让宝宝对手中的图书产生兴趣。好奇是宝宝对阅读产生兴趣的最直接的诱因,因此妈妈在陪伴宝宝读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吊吊宝宝的胃口,比如把宝宝最想看的书藏起来,让宝宝去寻找;当故事讲到宝宝最感兴趣的地方时突然停下来,以后再继续讲。这样宝宝就会觉得读书不再仅仅是读书,读书更多的是一种游戏,并且是自己非常期待的游戏。妈妈也可以请教宝宝一些在他看来很傻的问题,让宝宝来解答,或者给宝宝念一些有趣的儿歌,妈妈读出前半句,让宝宝续说后半句,给宝宝一种成就感。当然妈妈在这些活动中一定不能以死死板板的方式与宝宝沟通,而应该变化语调,利用各种肢体语言,让读书的活动变得鲜活有趣起来。

4、选择适合的图书

让宝宝爱上读书,最关键的是要给宝宝选择合适的图书。我不在这里介绍图书,免得有为人做广告的嫌疑,也因此降低我说这番话的可信度。所以我只提出几个选购图书的原则。

1. 可以给宝宝选择那些插图雅致、色彩和谐、文字优美的图书,这些不仅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宝贝,让宝贝的心灵在书页哗哗翻动的声响与各种色彩、线条与文字的刺激下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真正的境界,将来还可以作为艺术品具有保留价值。

2. 一些文字很少,甚至没有文字,但是图片精美的图书也值得父母青睐。这些图书可以给宝宝一种美的感受,并且还可以在父母引导下让宝宝自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讲述,从而更好地发挥他的想象力、创造力。

3. 内容之间有着一些特定的逻辑关系的图书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图书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让宝宝通过观察图片之间的关系学会思考或者发现图书编排的一些规律。从而方便父母讲述,也因此更好地调动宝宝读书的积极性。

4. 等宝宝稍大点,可以带宝宝一起去选购图书,或者给宝宝选择讲述他最关注的事物的图书。比如宝宝喜欢奥特曼,不妨给他买几本奥特曼的图书。兴趣才是引领宝宝进入书的核心世界的动力。

5. 父母可以有意识地根据宝宝在生活经验方面的进步,选择阅读材料。那些与宝宝原有生活经验非常贴近的图书可以充分调动起宝宝对图书的兴趣,同时通过这类读物,宝宝又可以获得更多新的生活经验。类似的图书非常适合宝宝。

6. 选择图书一定要适合宝宝的年龄。一些外版引进的图书很不错,适合各个年龄段阅读的都有,父母可以考虑购买。国内像吉林摄影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的一些图书还都不错,从内容到图片都值得信赖。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1-18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爸爸妈妈经常看书,孩子看在眼里,也会去学,否则“书也是可以用来撕的阿”(宝玉语):)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1-20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孩子在玩中长大
1、玩垃圾
ilovekids于10/18/2005 7:50:57 PM 写到

接下来说说儿子玩垃圾的故事;)
如今,在每一个还算过得去的家庭里,只要有宝宝,我们总能找到一大堆的玩具。这些玩具五花八门,确确实实让我们成人都可以玩的就是心跳。每一件新玩具的出场都可以让宝宝心动好几天,也仅此而已。大多数的情况是,过不了几天,宝宝很快便对他曾经朝思暮想的新玩具失去了兴趣,他们的眼光又不可控制地瞄上了商场的柜台。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很多孩子对垃圾情有独钟。几乎每个宝宝都有收藏垃圾的癖好。
记得儿子两三岁的时候简直就是个收藏垃圾的行家。儿子当宝贝似地收着那些毫不起眼的小石子、碎木片、枯花野草——揣在小兜里、塞在抽屉里甚至掖在被子里。被小家伙带回家的垃圾成了我的心腹大患,也成了我与儿子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的诱因。尽管我施展出浑身解数试图阻止儿子贩运垃圾,那些被我嗤之以鼻的垃圾们还是充斥着家里的每个角落。

以下是发生在儿子身上的一些真实的故事:

“妈妈,看看我的小飞机。”某一天,儿子手里拿着一枝树杈,满心欢喜地从户外跑了进来。我看不出那根树杈与飞机究竟有何种亲属关系,但儿子还是充满想象力地向我解释了一切:旁边的两根小树枝是飞机的双翼,中间粗一点的树枝是飞机的机身。这枝被儿子牵强附会定义为飞机的树杈自然成了他的心肝宝贝。为了表达他对这架“小飞机”的喜爱之情,儿子悄悄地将它塞在了被子里。当我发现被子里的异物时,白净的被里已经被印上了一大堆黑黑的不规则的线条。为了清洗那堆异物,我不得不动用大量的洗衣粉外加大量的洗衣皂。

“宝贝,飞机不能放在被子里,我们给它修个飞机场吧!”我把儿子拉到屋前的小花园,将花园的一角清扫干净,于是那片铺满绿草的平地成了儿子心仪的停机坪。

“妈妈,我捡到一只恐龙蛋。”再一天,儿子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块鹅卵石,眼睛睁得大大的,俨然一副偶然发现了古化石的惊喜情状。“宝贝,恐龙蛋可不能放在被子里哦。”为了防止儿子将被子设置成古生物博物馆,我只有先下手为强了。

“放心吧,我不会的。”吃一堑长一智,看来上次的飞机场没有白建。儿子终于懂得保护他的小被子了。
但是,那天晚上又有新情况了。我给儿子洗完澡,正给他穿衣服呢,一个物件突然从衣服里坠到了地板上。伴随着那声清脆的石头撞击地板的声音,另一个声音更加嘹亮地响了起来:“妈妈,你摔坏了我的恐龙蛋。”儿子的眼泪马上就落了下来。谢天谢地,“恐龙蛋”总算顽强地抵抗住了猛烈的一击,完好无恙地躺在了地板上。小家伙脸颊的眼泪掉到一半,立马便止住了:“妈妈,看我的恐龙蛋多结实呀!一点都没有摔坏呢!”
毫无疑问,儿子进澡盆前已经悄没声息地将鹅卵石藏在了我刚刚拿出的干净衣物里。好在这已经是被我处理过的“恐龙蛋”,否则……儿子将“恐龙蛋”抱在怀里,死活不肯放在别的位置。

“宝贝,我们给恐龙蛋找个妈妈,好不好?”好在我的这点伎俩儿子还无法窥透,因此我的提议很快便被儿子采纳了。我们将“恐龙蛋”放在小书桌上那只丑陋无比的霸王龙身边。“恐龙蛋”有了保护神,儿子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地入睡了。

天底下的垃圾何止多于牛毛?儿子感兴趣的垃圾又何止多于牛毛?几乎每天,他的小兜里都有一些石头、树枝、小塑料片,甚至泥巴、小草、小花。因为这些我来不及处理的垃圾们作怪,他的小裤兜总被染得花里胡哨无法入目。除了头痛,我似乎找不到任何有效而又不伤和气的对付小家伙的办法。终于有一天,我忍无可忍,将儿子那只抓得满手是泥的小手拍了两下。疼痛使小家伙老实起来,我也因此大大地轻松下来。被垃圾烦恼那么长时间以后我才感觉没有垃圾袭扰的日子真是快乐无比。

但是这样的日子没过两天,儿子又与垃圾们打得火热了。我实在想象不出那些垃圾们究竟有什么魔力,竟然让他痴迷到如此程度。

某个周末,我终于腾出点时间好好收拾收拾已经乱得不忍卒睹的家。正当我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儿子大呼小叫地从外面回来了。“妈妈,快看我的盆景。”

不用看我就可以肯定,这小东西肯定又捡回了一堆垃圾。“宝贝乖,到外面玩去,妈妈忙着呢!”我头也没抬,一叠声地想将儿子打发走。

“妈妈,你看一眼嘛!”儿子固执地央求着。

为了早点打发走儿子,我不得不抬眼看看他的“盆景”。

儿子将沾满泥土的小胖手伸了过来,我的心突然被震撼了。天!我敢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微型“盆景”:

儿子的小手里捧着半个核桃壳,核桃壳里填满了泥土,泥土里插着一朵金黄色的小野花,还有一两株嫩绿的小草、一两片细长的小树叶……

那朵金黄的小花已经有些枯萎,那两株嫩绿的小草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所有组成盆景的材料都是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垃圾,没一样值得我恭维,但是经过儿子那双并不算灵巧的小手,这些我曾经深恶痛绝的垃圾组成了一幅异常美丽的图画。

我不得不大大地赞美一番儿子绝妙的想象力。那尊美丽的盆景洗却了我心头萦绕已久的烦闷,也使我见识了垃圾们另一个不为人知的方面。我的内心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只要有效地加以利用,所有垃圾都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审美特性。既然儿子那么喜欢捡拾垃圾而我又实在无法改变他,那么我何不将计就计引导儿子玩垃圾玩出点品位呢?

记得某个炎热的夏日,知了们正在树梢疯狂地鼓噪,偏偏儿子要到户外捡拾垃圾的热情高涨,我只好无奈地放弃了舒适的床头。

我们提了一小桶水,在花园里浓密的树荫下选了块草地,和了些软硬适度的泥巴,摘了些植物果实,揪了些野花、野草,开始了组装垃圾艺术品的工作。我在旁边当艺术指导,偶尔也帮儿子搭把手。儿子则耐心地用泥巴捏了个小人,用一种黑亮黑亮不知名的植物果实当小人的眼睛,用一瓣小树叶当小人的小嘴,用小草给小人围上一圈裙子——就这样,“跳草裙舞的小人”便被组装成功了。望着他的得意之作,儿子高兴得在一旁大喊大叫。

在我容忍了儿子捡拾垃圾的行为之后,小家伙便更加变本加厉地玩开了垃圾。渐渐地,儿子创造的那些垃圾艺术品,什么坦克、飞机、大炮、导弹呀,什么恐龙、怪兽呀,什么乡村别墅、破败古堡呀……充斥了家里的每个角落。

那些充满奇思异想的垃圾艺术品们好是好,但如此众多的垃圾艺术品堆放在家里总让我有些无法接受。我该如何面对儿子的这些宝贝呢?为了劝说儿子给他的垃圾艺术品们寻找新的乐园,我很是费了一番唇舌。终于有一天,我成功地说服儿子顾全大局,将他那些千奇百怪的垃圾艺术品们小心地迁徙到了小花园的某个角落。为了庆祝垃圾们的乔迁之喜,我特意邀请了儿子的几个好朋友在小花园一角为小家伙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艺术品展览会。

在一片赞叹声中,小家伙畅快淋漓地品尝着独具风味的心灵鸡汤,完完全全陶醉在他那堆充满童真童趣的垃圾艺术品里。

没有儿子那盆核桃壳做的盆景,或许我永远想象不出要让垃圾们在小家伙成长的历程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那些被我不齿的垃圾虽然经常将儿子的小手染得不忍卒睹,但我不得不承认,在培养小家伙想象力与创造力方面,它们确确实实功不可没。

我们习惯了循规蹈矩,因此也难以接受孩子们超出常规的行为。事实上,让孩子玩得超出点常规又有什么不好呢?那不正是体现他们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最佳途径吗?给孩子多一点自由,多一点快乐,你就能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

2、制作玩具
ilovekids于10/18/2005 7:56:08 PM写到

一提到玩具,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商场里那些琳琅满目色彩缤纷需要花费不少银子才能换来的商品。其实,对于宝宝来说,玩具的概念全然不是如此。在宝宝的眼里,什么都可能成为玩具。一个几个月的小婴儿,他自己的小手小脚就是玩具,所以他常常将小手伸进嘴里,滋滋有味地吮吸,或者在眼前挥动着小胳臂,好奇地盯着看。在大一点的宝宝眼里,一个包装盒、一张废报纸、一根小细线,一块碎布头、一颗小石子,一根小树枝,所有所有这一切毫不起眼的小物件都是玩具,他都可以满腔热情地玩得不亦乐乎。

日本的大都市收集垃圾都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当天8点,各家各户都将要丢弃的垃圾等收拾好拿出去。不少妈妈有一个特别的习惯,她们常常在垃圾收集日的前一天傍晚收拾好准备第二天早晨拿出去的废品,并利用这些废旧物品对宝宝进行创造力教育。“这个丢了真可惜,你看还有别的用处吗?”妈妈把这个问题抛给宝宝,让宝宝养成从不同角度观察物品、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宝宝的观察力与创造力。

有鉴于此,有心的家长不妨主动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丢弃的废旧物品,消毒后归类放置,引导宝宝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制作一些宝宝喜爱的玩具,让宝宝在制作玩具的过程中利用他的所有感观去认识他周围的世界,从而调动起他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宝宝的观察力、思维力与创造力。

找材料、设计构思、尝试制作、不断完善,到最终制作成功一个完整的玩具,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玩的诱惑,是比玩玩具更高一层次的创造性地玩的过程。当一个最初构想的玩具在宝宝的参与甚至全盘操作下制作成功,那种成功的喜悦将有效地提高宝宝的自信心。此外,自制玩具的过程可以让宝宝更好地了解玩具的构造以及玩具的来之不易,既发展了宝宝的认知能力,也让宝宝学会了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宝宝在与家人或者小朋友等一道自制玩具的过程中,当他遇到困难或者当别的同伴需要提供帮助时,大家彼此之间的配合与参与给宝宝提供了一个愉快的学习与人合作的环境,对宝宝良好性格的养成起着非常好的作用。

不能否认的是,在自制玩具的过程中,宝宝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也可能突发奇想,冒出新的创作意图,于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宝宝不得不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设想及时修改设计方案,整个过程都由宝宝自己控制,灵活而又主动,对开发宝宝的创造力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3、冬天的游戏
ilovekids于11/2/2005 6:03:50 PM 写到

冬天马上就要到了,奉献几个我自己设计的适合冬天玩的小游戏,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

(1)变脸雪人
堆雪人的过程对宝宝来说真可谓充满了乐趣。南方的雪粘性比较好,捏个小雪球往地上一滚,眼见着雪球越滚越大,一会儿就滚不动了。北方的雪像沙子一样散散碎碎,有时候根本就滚不成雪球。没关系,带上一桶水,往雪地上洒点水,或者洒点盐,雪就有粘性了。雪人做好后,让宝宝自己来设计一下,在哪里给雪人安上鼻子,哪里安上嘴,哪里安上胡子之类的。只要宝宝愿意,让他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去创作好了。即便他设计出来的雪人像来自外星球的怪物也没什么关系。跟宝宝好好讨论一下这些怪物,他会很感兴趣的,也会很乐于表达自己独特的创意。

雪人堆好了,要干的事情就多了。下雪的时候出去看看,雪人是不是变胖了?阳光明媚的时候出去看看,雪人是不是变瘦了甚至有可能变形了?往雪人身上洒点雪,往雪人身上浇点热水,往雪人身上洒点盐,往雪人身上蒙一块黑布,往雪人身上扔一根燃烧着的火柴……就这些小小的花招带来许许多多的变化,一定让宝宝惊奇不已。让宝宝睁大双眼去观察,放开手脚去试验,他一定能发现很多变脸雪人的奥秘。

(2)幻彩奇冰
没有比晶莹剔透的冰更让人神往的了。准备一些透明的塑料瓶、各类容器,形状越奇特越好。给塑料瓶(或其他容器)装上水,然后在水里洒上一些彩色碎纸片。把这些装了水的容器放到户外冻上,也许过一夜,容器里的水就结冰了。那些彩色的冰在宝宝的眼里一定充满了神奇的色彩。还可以引导宝宝自己观察,一次给容器装满水再洒上彩色碎纸片冻成冰跟一次盛一些水洒上碎纸片,冻成冰后再加点水洒上碎纸片,再冻成冰,如此反复,最后得到的彩冰有什么不同。如果没有特别好看的容器,可以给宝贝买些不同形状的气球,将气球口对准水龙头往里灌水,同样可以冻成不同形状的彩冰,最后用剪刀或刀片将气球割开,把里面的冰块露出来就可以了。如果气球是小动物形状,还可以冻成各种动物的冰娃娃,宝宝一定更加喜爱。也可以在水里添加些颜料,冻成不同颜色的彩冰。

(3)神秘印记
带宝宝到一片没有被人破坏的纯净的雪地上,让他找找雪地上的小脚印:小鸟的,小猫的,小狗的,甚至小水滴的……让宝宝辨别一下,这些都是谁的脚印?如果遇上融雪的日子,带宝宝到树下看看,那些被水滴砸出来的小洞洞。让宝宝对着雪地吐一口,看看会不会出来一个小洞洞?和宝宝一道附卧在雪地上,然后让他分辨一下那些印在雪地上的身影究竟属于谁?再让他找找自己的小脑袋、小鼻子、小手、小脚……当然,还可以带上他的几个小玩具,让玩具在雪地上留下印痕,然后跟宝宝来一场猜谜游戏:这是哪个玩具的印痕?那是那个玩具的印痕……

要想打动孩子,妈妈自己先要像个孩子,跟孩子一样和宝宝游戏,你们之间就会水RJ融,永远不会存在任何沟壑。

4、网友提问
(1)不要一次给孩子太多玩具
tappy提问Ilovekids姐姐,你写得太好了,受益匪不浅。我对女儿就有些急功近利的做法,教她认图,看她心没在上面,就觉得泄气。这下知道了只计耕耘不计收获。现在一个问题讨教:我的女儿六个多月,有不少玩具,有买的,也有别的妈妈给的。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常常玩着这个,又看着那个。这个玩几下,甩出去又捡起那个。有的时候一忙,会把她放在玩具堆里,随她去。这样下去是不是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这种优良品质?有什么好的原则或是游戏?谢谢!

ilovekids于10/25/2005 3:59:06 PM写到
把孩子放在玩具堆里对孩子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情,这样他有太多的选择,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一会儿玩玩这个,一会儿玩玩那个,确实有可能将来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而且也会让宝宝对玩具失去兴趣,多好的玩具他都不会长时间玩耍。让孩子玩玩具,最好是一次给他一两个,其他玩具都收起来,并经常更换玩具,这样他才能有新鲜感,手里拿一个玩具一次玩比较长的时间,也会比较珍惜他的玩具,而不至于像猴子掰苞米掰一个丢一个。

(2)玩游戏
gracely写道:“请教楼主你是怎样打压你儿子玩电脑游戏的,有好的什么方法推荐一下?”其实说到“打压”是不太确切的,因为我并没有采取一些强硬的手段来对待他玩电脑游戏的事情。把道理跟他讲明白,然后跟他商量我们都能接受的每天玩游戏的时间,在这个基础上诱导他逐渐远离电脑游戏。比如到网上给他下载一些有趣的小动画,给他找来相应的做动画的软件,然后鼓励他自己制作动画。他非常喜欢他的小表弟,诱惑他给小表弟做个适合他玩的小游戏等等。当他第一次将自己画的一个球滚动起来的时候,他对做动画的兴趣也就随之起来了,以后自然就不那么热心玩电脑游戏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1-20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艺术修养
1、涂鸦

ilovekids于10/10/2005 4:36:05 PM 写到
当宝宝涂鸦的时候,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时刻盯着宝宝,批评他这个画得不像,那个画得不好,这个画错了,那个画不对了,指导他这个应该怎么画,那个应该怎么画。涂鸦就是涂鸦,其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凡高、莫奈,因此,尽管让宝宝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涂涂画画好了,没有必要一定要教给他正确的画法,或者非要他遵照父母的意愿来布局、着色、表达某些情节或者故事。如果一定要功利地看待某项活动,我们不仅不能如愿,相反还可能给宝宝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让活动本身变得了无情趣,甚至可能带给宝宝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严重的还可能挫伤宝宝的自信心,导致宝宝将来产生厌学心理。

当宝宝兴致勃勃涂涂画画的时候,妈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热情地对宝宝的作品给予回应,帮助他把涂鸦的积极性保持下来,同时,妈妈也可以请求宝宝讲述他的作品,鼓励他告诉妈妈他究竟画了些什么。如果妈妈想要给予宝宝指导,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一味地批评宝宝,而要采取更策略的方式,既不伤害宝宝的自尊,挫伤宝宝的积极性,同时也将你要表达的想法明明白白告诉宝宝。“你画的小猫很不错,你看妈妈画一只,妈妈会这么画。快看,小猫在咬自己的尾巴,它为什么要咬自己的尾巴呢?”如果宝宝给予回应,你就可以引导他继续按照你的方式往下进行。如果宝宝没有回应,不要管他,继续自言自语:“他可能饿了吧。谁来给他画条小鱼呀?”这时候,宝宝可能就会急不可待地抢过给小猫画小鱼的工作,继续这项有趣的游戏了。

当你以这样的方式和宝宝沟通时,你很快就会发现,宝宝在描述他的涂鸦作品时,他那些梦幻般的说法会让我们感到十分惊诧——天啦!他的小脑瓜里居然会有那么多神奇的想法。如果妈妈对他的涂鸦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宝宝就会更加自信地拓展他的涂鸦活动,而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也会在与妈妈交流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并不断提高。

记得儿子小的时候,我也曾经由衷地欣赏过他那些谁也看不懂的“画”,他的画布局可能很凌乱,着色也非常不合理,不协调,总之有太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如果我评价这些,最终的结局肯定是皆大不欢喜,于是,我避开这个敏感的话题,不评价他的画,只问他画了些什么,然后根据他的叙说引导他尽情地想象。涂鸦不能培养出凡高莫奈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通过涂鸦能锻炼宝宝小手指的活动能力,培养他的自信心,甚至滋养他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那又有什么不好呢?

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至今真真切切:小家伙在白纸上画了太阳、小树、小草,还有小花,我正夸他画得好呢,他大笔一挥,很快就将那所谓的太阳、小树、小草、小花给涂没了,整个画面变得乱糟糟一团,只剩下星星点点几个小空白:“天黑了,只剩下天上的星星了。”小家伙一边说,一边继续在那少得可怜的空白处涂画,最后整张白纸成了漆黑一团。“妈妈,你看,一朵乌云飘过来,把星星挡住了,现在什么都看不到了。”本来还算看得过去的一幅画,就这样让他给糟蹋了。我庆幸当他在那张白纸上胡乱涂画的时候,我没有呵斥他。因为我温和的态度,他的自信心、想象力得到了保护,或许这就是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变得十分自信的原由之一吧。  

与涂鸦类似,宝宝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瞎玩玩具,他总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性地玩他手中的玩具,其结果可能是玩具买回来才一小会儿就在他的小手折腾下变得七零八落,甚至尸骨无存,很多妈妈可能就会很急切地教给他正确的玩法。其实,正是宝宝那些错误的玩法后面,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创造力,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约束他呢?与其规之矩之,以打压宝宝的创造力、自信心为代价,将宝宝塑造成我们理想的盆景,还不如给他多一点玩耍的自由,让他是一颗兰花就养成一颗优秀的兰花,是一株月季就养成一株出色的月季来得明智。

ilovekids于10/17/2005 3:16:18 PM 写到
接下来补充一些关于宝宝涂鸦的话题。涂鸦是宝宝观察世界、了解世界、感受世界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也是心灵培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1岁半的宝宝手眼脑、小肌肉的协调能力发展迅速,已经能够较好地支配手中的画笔。刚刚学会这一技能的宝宝,对笔和涂涂抹抹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于是,小家伙急于借助各种颜色的笔或者其他用具,尤其是颜色鲜艳的笔来显现自己的这种能力,表达自己对色彩与形状的理解与喜爱。尽管宝宝握笔的姿势可能有些怪异,并且涂画得也很幼稚,甚至让人不忍卒睹,但这个随意涂鸦的过程带给宝宝前所未有的快乐与自信。可以帮助宝宝锻炼手、腕部的诸多关节与小肌肉群的协调动作。看似简单的涂鸦,对宝宝来说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对发展宝宝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眼、脑、手配合活动和形象思维的习惯,培育宝宝的心灵都很有好处。

对宝宝来说,涂鸦更多的是一种游戏,而不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正因为是游戏,所以宝宝才会乐此不疲。在宝宝的眼里,无论宽阔雪白的墙壁还是妈妈雪白的衬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尽兴涂鸦的材质。因为担心宝宝破坏家里用具而压抑宝宝涂鸦的兴致,不如给宝宝创造更好的涂鸦环境,比如给宝宝准备一块白板或者在白色的墙壁上用透明胶沾一层白纸,为宝宝提供施展身手尽兴涂鸦的场所,宝宝就会在跑跑跳跳的过程中全面体验涂鸦的乐趣。另外,让宝宝用手指、手掌或者自制的其他工具,比如用纸张随便卷一个筒,把用纸卷的筒的一端剪成碎条,用一把小草绑在一起做笔……所有这些奇形怪状的笔都可以成为宝宝游戏的极好材料,而且通过让宝宝观察这些不同类型的“笔”画出来的不同的画之间的区别,也可以为宝宝提供不同材质的“纸张”,比如布、彩纸、光面纸、皱纹纸、木头片……总之你能找到什么材质都可以给宝宝试一试。涂鸦的内容也可以成为为宝贝施行心灵教育的素材或者开发宝贝智力、情商的素材。如此这般,涂鸦就不再仅仅是涂鸦,也不再仅仅是游戏,而是一种综合的培养宝宝能力与心灵的方式,通过引导宝宝涂鸦,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地教会宝宝观察、分析、思考或者其他任何与之相关的能力。这就是用玩将一切贯穿起来的教养方式。这就是教育的延续性、多面性、多元性、灵活性、主动性的具体体现。只要用心,你总可以在生活中灵机一动找到很多类似的机会去培育你的宝宝。当宝宝拿起画笔,家长总期望他在画面上写实地描绘某个物体、某个人、某个小动物之类的事物,甚至期望他能比较完整地表达一个故事或某段情节,因此,我们经常看到家长在指导宝宝涂鸦的时候,总在批评宝宝这里画得不像,那里画得不成比例或者多了什么少了什么。宝宝在这种“指导”下,要么对涂鸦了无兴趣,要么逐渐变成了一架照相机或复印机,机械地反映着周围的一切。这真的是涂鸦的终极目的吗?

实际上,宝宝画画的特点重在表现不在写真。通常是事物最突出最明显的特征引起宝宝注意,在宝宝心目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于是宝宝画画的时候就会把那些印象最深刻的部分画出来,并且自以为就是画出了整个事物。宝宝画画的过程更多的就是提高自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培养宝宝的审美情趣和充满灵性的心灵的过程,这才是宝宝涂鸦的最大最有价值的收获。

大多数的宝宝成不了凡高、莫耐不说,有几个宝宝长大后会成为美术专业人才呢?涂鸦仅仅是宝宝发挥创造力的手段与方式罢了。涂鸦是宝宝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父母首先要保留宝宝的这种探索的积极性。如果一定要宝宝成就什么,那么宝宝的涂鸦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另外,即便宝宝有成为画家的天赋,不可忽视的一点是,美术不是一种模仿的艺术,而是创造的艺术、视觉的艺术,因此让美术停留在写实、故事或情节是远远不够的。即便宝宝真的有艺术天赋,那么着重培养宝宝对色彩、形状、构图、节奏与变化的感觉,在此基础上让宝宝即兴涂鸦,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样,宝宝才可以通过他手中的画笔传达一些灵性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些形似的映象。

跟宝宝一起这样度过每一天的某一段时间,你就会看到他的改变。这与时间的多寡无关,而与你是否用心有关。如果你能每天坚持5分钟,和宝宝一起以类似的方式玩耍,相信你能养育出一个出色的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2、音乐
ilovekids于10/18/2005 11:45:28 AM写到
宝宝听音乐的时间也不能太长,太长了他会感到疲劳厌倦。每天间断地给他听听就行。如果你不在家,可以拜托其他人给他放音乐。至于讲故事,拿着书给他讲也行,他要书就给他,为什么要打消他拿书的积极性呢?现在重要的不是让他安安静静看着书听你讲故事,而是要培养他对书的兴趣。他翻到哪一页就给他讲哪一页,讲故事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书本的内容来讲,你可以即兴发挥,让宝宝觉得有趣就行,说点什么都行,与画面有关就行。不同的年龄段给他讲故事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如果宝宝还不能坐下来一页一页翻着书听你讲,那就让他随便翻书,你随便给他讲点什么,等他大点再给他讲完整的故事好了。给孩子讲故事也不需要把故事背下来再给他讲,一边翻着书一边讲,既可以让他对故事产生兴趣,也可以让他对书本产生兴趣,不是很好吗?关键是不要约束他,跟着他的需要走,不要功利地看待阅读这件事,这样时间长了才会有收获,否则就会打消他阅读的积极性。至于没有时间,还是那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总可以挤出来,而且也不需要每天花太多的时间,5分钟能做到不?再不行,一分钟两分钟行不?让宝宝觉得这几分钟充满了乐趣,以后他就会对这段时间充满了期待,这样你就很成功了。

3、培养音乐智能
至于谈到培养宝宝的音乐智能,我个人认为,音乐智能主要体现在宝宝的乐感和对声音的敏感性这样两个方面。要培养宝宝的音乐智能,需要提供给他的不仅仅是一些纯粹的音乐的元素,比如让他听听那些经典的音乐,教宝宝唱歌、跳舞,让宝宝学乐器等等,当然这些都是培养宝宝音乐智能必不可少的一些元素,但是除了这些,另外一些看起来似乎与音乐智能的开发不那么关系紧密的东西,其实对培养宝宝的音乐智能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训练宝宝对声音的辨识力和敏感性。一个对声音不敏感,对语言不敏感的人一般都成不了音乐人,而真正有造诣的音乐家通常都是对声音与语言高度敏感的一类人。其实自然界的一切声音,包括风声、雨声、鸟鸣声、溪流声、波涛声……这些声音都包含了很多音乐的元素,比如他们有高低、强弱之分,节奏快慢之分,所以很多音乐作品都会借鉴大自然的这些声音,或者通过大自然的一切引发出各种灵感。带宝宝外出的时候,让他认真听听这些声音,让他学会辨识这些声音,这本身就是音乐智能开发的一部分。除了利用大自然的一切声音之外,还可以自己制造一些声音,比如敲击玩具,拿吸管往水里吹泡泡,吹瓶子,所有看起来很孩子气的一些活动都是非常不错的游戏。制造这些声音让宝宝听,调动宝宝辨别声音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游戏中训练他对声音的敏感度,他以后分辩声音的能力就会得到加强,实际上也就在无形中培养了他的音乐智能。另外,文字本身也包含了平仄、节奏甚至旋律等元素,都与音乐有着关系,因此,一些非常好的文学作品,无论诗歌、散文、故事还是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也是培养宝宝音乐智能的一部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文字与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宝宝更好地理解音乐,毕竟音乐不单单是节奏速度和旋律等等技巧的东西,它还包含一些来自灵魂的东西和一些灵性的东西,需要用心去体会和感受,因此,无论学什么,其实都不能是单一的,所有学科之间都有着某种联系。培养单一的技巧只是培养普通的匠人,全方位地提升一个人才能培养巨匠,所以音乐智能的培养也是一样,可以融合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培养宝宝的音乐智能不见得一定要将他培养成莫扎特、贝多芬,但是让宝宝学会欣赏音乐,体验音乐带来的一些来自灵魂的东西,对于提高他将来的生活品质仍然是很重要的。

除了让宝宝熟悉各种声音外,还可以和她一起玩玩音乐游戏。比如大家一起打打节奏,鼓励宝宝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打节奏,自己编歌曲,自己哼哼一些曲调,即便她哼得一点乐感都没有那也没关系,或者随手用乐器或各种器皿制造出一些乐音等等。总之不要功利地看待这件事,因为你需要给予她的只是一种兴趣,一种熏陶,以及由此给她带来的快乐。不要指望通过这些方式将她培养成一个小小音乐家,但是确信这些对开发她的音乐智能确实有帮助。

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而不是暴风骤雨似的。慢慢地影响她吧。

4、认颜色
ilovekids于10/25/2005 4:21:41 PM写到

这是以儿子的口吻写的一篇关于他认颜色的短文,希望能带给大家快乐与一丁点启示。;)

彩色奶奶
五彩小牙膏

颜色,不就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吗?我喜欢的那些食物、玩具、娃娃读物不都是五颜六色的吗?哪一样不跟颜色有关系呀!咳,认识颜色应该说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不瞒你说,在我一岁多一点的时候,我总是分不清它们。每次妈妈问我,我只好挠挠头,免开尊口,假扮深沉了。

为了帮助我认识颜色,妈妈给我买回一盒国画色。什么是国画色呀,国画色也是一种颜色吗?不过不等妈妈回答,我很快就对这个问题失去了兴趣,因为那些小牙膏吸引了我,它们真的很好看哦!它们会不会也是甜甜的、香香的呀?妈妈说不是。我问妈妈,你尝过吗?妈妈笑着摇摇头。你没尝过,那你怎么知道它不是甜的?亏你还老教育我凡事要试一试才能下结论呢!妈妈被我难住了。我坚持要尝尝那些小牙膏,但是被妈妈制止了。

从妈妈买回小牙膏的那天起,我的心里一直惦记着一件事,那就是要弄明白小牙膏到底味道怎样。对,我得找个机会尝尝。不尝尝,我怎么知道妈妈的话是真是假呀。于是,趁妈妈不注意,我快速地挤了一点牙膏在舌头上。哇,天呀,太难吃了!那是什么滋味,我实在说不出来。如果你想知道,你还是自己去品尝一下吧。你可知道,为了让我那彩色的舌头恢复原来的颜色,我的舌头都快洗木了。这可一点都不好玩。当然,后来我也就再没有兴趣尝那些小牙膏了。

很快,我就发现了那些色彩斑斓的小牙膏的秘密。我用画笔蘸点牙膏往白纸上一画,很多漂亮的颜色就出来了。顺便问一下,你会拿画笔吗?不会呀?很容易的啦,一把抓就行了。把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就可以变出很多颜色。如果再加点水,颜色就会变的淡一点。加水越多,颜色就越浅。当然变颜色的时候,我会破坏家里的环境卫生。这可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妈妈老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吧。

就这样,我变出了很多很多颜色,并且练就了一身分辨颜色的本领。淡蓝、深蓝、海蓝、湖蓝、天蓝……几乎所有的颜色我都能明确无误地分辨出来。妈妈可没这个本领。你看看,为了判断我到底错没错,她又到小本本上找答案去了。
有很多次,我悄悄地对自己说:“我得玩出点花样来。”为了玩出花样,我天天拿着画笔在房间里转来转去,寻找机会。果然,只要用心,机会总是会来的。你看看,那白白的墙壁多像一张大白纸呀!要是在墙壁上画画,那多爽呀!唉,以前怎么没发现呢?好吧,现在画也来得及。说干就干,我当即举着画笔扑向了白白的墙壁。

我把家里部分墙壁重新粉刷了一遍。不过我很快就厌倦了刷墙壁。对了,去刷刷被子,刷刷枕头吧。刷被子、刷枕头果然跟刷墙壁不一样。我的画笔一碰到被子、枕头,那些彩色的水很快就散开,布面上一道粗粗的线就出来了,比在墙壁上画的线粗多了。呃,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我实在是闹不明白!后来妈妈给我解释了很久,她说的什么“纤维”呀、“扩散”呀,听得我大眼瞪小眼。

妈妈说画家都用宣纸、画布作画。我问妈妈,宣纸、画布是不是跟我的大白纸一样?妈妈说不是。不是就不是吧,反正我也不想学他们!画家干吗非得要用宣纸画布作画呀?你看,只要用心寻找,那里没有画布。那不是妈妈穿着白衬衣过来了?多好的活动画布呀!我赶紧扑了上去,狠狠地刷上几笔。一眨眼工夫,妈妈的白衬衣便鲜亮起来。望着我的杰作,我开心地笑了。妈妈大惊失色,怪模怪样地喊叫起来。大人真是奇怪,我做错什么了?还不是为了让你漂亮一点!

自从那天刷过墙壁、被子、枕头,还有妈妈的白衬衣后,妈妈就盯住我了。我再没有了在白纸以外的东东上画画的自由了。虽然妈妈没有批评我,但为了这事儿,我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很没趣,只觉得小手痒痒的,总想在什么物品上涂抹几下才好。唉,妈妈为什么不理解我呢?她为什么一定要遏止我的爱好呢?我创造的作品多好呀!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妈妈一再地破坏,我的那些作品还是顽强地在家里各个角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没什么事可做的时候,我就用我胖胖的小手去摸摸它们。毕竟因为我,它们才有了色彩呀!

有一天,我灵机一动。妈妈不让我在那些东西上画画,那我就拿我自己当画布,这下你没得说了吧。嘻嘻!于是,我的衣服上、手上、脸上甚至脖子里很快就点缀了各种色彩。我在穿衣镜前很有成就感地晃着,得意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那是我最开心的一天。妈妈也笑了,但最终她还是将我抓到了澡盆里。

春天来了。我终于可以出门了。那些牙膏很快就被我遗忘了。屋外五颜六色的花、五颜六色的衣服、五颜六色的标牌,多美呀!

我的牙膏们丢在家里某个角落。我冷落它们很多天了。还好,有一天,我突然想起了它们。望着花园里色彩斑斓的花朵,我问妈妈:“这些颜色是我的小牙膏画出来的吗?”妈妈说不是,妈妈说用我的牙膏可以画出它们。我坚持捧着我的小牙膏与画笔,要到花园里去画画。妈妈拗不过我,只好提着我的画画工具去了花园。
刚出家门,我们就碰上了邻居黄奶奶。黄奶奶穿的黄上衣,多漂亮呀!“宝贝,叫黄奶奶!”“黄奶奶好!”“宝贝真乖!”黄奶奶的话最对我的胃口了,我爱听。

我一出现,很多爷爷奶奶就围了过来。我好奇地看了看黄奶奶的黄上衣,又看看其他的爷爷奶奶,歪着头想了片刻,突然有了主意。不等妈妈提醒,我就主动与他们打开了招呼。“紫奶奶好!绿奶奶好!蓝爷爷好……|”所有的人都笑得直不起腰来。这有什么好笑的!真是不明白!不过,看他们那么高兴,我也拍着小手,开心地笑了。

“宝贝,画什么呀?”“我要画一个黄奶奶,画一个绿奶奶,画一个……”我用画笔蘸了黄色牙膏在纸上画一笔,再蘸绿色的牙膏在纸上画一笔……我的作品当然很高产,几分钟工夫,我就把在场的爷爷奶奶全都画遍了。只可惜,他们都看不懂我的画。这些大人,真是没法跟他们沟通。于是我只好一边画一边解说:“这是黄奶奶,这是绿奶奶……”

在那些彩色牙膏的帮助下,一岁半的我很快就认准了各种颜色。如果你也不认识颜色,赶快叫爸爸妈妈去买小牙膏吧!我敢打赌,要不了几天,你也能分清谁是黄奶奶,谁是绿奶奶了。


5、感官刺激
说到感官刺激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刚出生的孩子需要,不管他处在哪个年龄段都需要。因此,家长可以接触来自自然界的、人为的各种刺激材料,给予宝宝刺激。比如,让宝宝摸不同质地的材料,发展他的触觉。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年龄段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游戏,通过这些游戏调动他接受这些刺激的积极性,同时也通过这些游戏让他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常识与探索的乐趣。举个例,比如小小孩,可以用破旧的毛巾、光滑的布料、一般的棉布、条绒布等等绑在小棍上,伸进宝宝的手心,让他触摸,每递给宝宝一个这样的小棍,就跟他讲解一下他手里拿到了什么,这个东西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等等。如果是大的孩子,可以将这些东西放在一个大布袋里,让他闭上眼睛从中摸出一个,并要求他说出摸到的小棍上绑着什么样的材料,或者指定让他从中摸出什么样的材料等等。最关键的是,家长在跟孩子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当着孩子,像个孩子一个满腔热情地玩每一个游戏,并且尽可能让游戏充满了乐趣。这样,宝宝就会从这些游戏中获得乐趣。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习惯培养
1、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


ilovekids于10/10/2005 12:27:06 PM 写到
首先回答cindyking73的问题,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好习惯好行为多早开始都不嫌早,多晚开始都会有成效。只要意识到了,就赶紧行动吧! 嘟嘟xm谈到良好性格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很重要,这一点我非常认同,而且良好性格和行为习惯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与智力开发同样重要。这些我以后也会在我的帖子里陆续谈到。其实智力培养与良好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该是整体性的,不能截然分开,所有这一切都应该融合在一起,并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出来,没有必要刻意去做些什么。真水无香,真正成功的教育可以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影响孩子,让他在你的一言一行中受到熏陶、感染,他就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2、培养良好习惯

qxzhong2005发言:谢谢林怡的回复。我朋友让帮问问: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她的宝宝一岁了。

ilovekids于11/3/2005 12:58:20 PM 写到
说到好习惯的养成,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一点点渗透。而且孩子越小渗透,越容易养成好习惯。比如,宝宝刚刚开始呀呀学语就要教给他正确的礼貌用语,即便他不会说,但是你经常给他讲,他就会往心里去,一旦他会说话了,他就会形成习惯。最好经常带宝宝出去玩耍,给他多一些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并鼓励他友好地与小朋友相处,学会以正确的方式与人交流。有小朋友到家来,鼓励宝宝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小朋友玩,把好吃的拿给小朋友吃等等。从宝宝很小的时候起就要让他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不要因为他做不好就包办代替,剥夺了他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的权力。

其实,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一些琐琐碎碎的小事做起,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办法。
一般宝宝6-9个月就可以训练他自己吃东西,当发现小家伙看到勺子双眼放光,妈妈喂他吃东西,他的小手开始不老实地抢夺勺子的时候,那就是训练他自己吃饭的时候了。给宝宝准备一把适合他的小勺,不管他自己吃得怎样一团糟,都要多点耐心,等待他掌握这项对他来说难度很大的重要技能。

当宝宝3-4个月的时候,他开始对白天与黑夜有了些概念,开始逐步接受夜间睡眠/白天玩耍的事实,这时候就可以开始培养他按时睡眠的好习惯了。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给宝宝洗漱完毕,然后让他躺在自己的小床上,把房间里的灯关闭,或者留盏小夜灯,给他讲讲睡前故事,或者给他听听音乐,让他习惯这样的作息时间。当然,如果宝宝不能按时入睡,也不要着急,毕竟养成这样的习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都要到半岁以后,宝宝才能比较容易遵守这种时间表。

从新生儿开始,就可以开始训练宝宝对阅读的兴趣。给宝宝买一些软质的图书,给宝宝把玩,或者父母每天给宝宝朗读一些优美的作品,这种阅读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并且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意识到从书本中可以寻找到快乐。不过每次朗读持续时间不要太长,通常不要超过10分钟,但每天可以重复多次。如果你的朗读像个冗长的报告,你自己先就烦了,还指望宝宝能满腔热情地回应你吗?

到宝宝一岁多,会走路了,可以尝试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妈妈下班后给妈妈拿拖鞋,给宝宝放音乐的时候,请宝宝帮忙拿遥控器等等。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总之,好习惯的养成一定要尽早,并且保持这种教育的延续性,不要因为有什么事情影响,就放弃一贯的教养策略,尤其不要父母或爷爷奶奶之间意见相左,让宝宝无所适从。这样就会妨碍宝宝好习惯养成的进程,甚至让宝宝的好习惯在家长不一致的要求下变得烟消云散。

3、假想的朋友
ilovekids于10/21/2005 8:51:10 PM 写到
两三岁的宝宝常常会有一个想象的朋友。我常常听儿子煞有介事地模仿着与他想象中的好朋友交流。为什么不利用他这个想象的朋友呢?或许,通过这个虚拟的对象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变小家伙呢。

“儿子,最近我们家出现了一个表现特别好的孩子……”我将自己的期望完完全全地加在这个虚拟的孩子身上,并且我有意将这个虚拟榜样的模样与特征描绘得与儿子一模一样。在我们谈论这个虚拟的榜样的过程中,儿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而我没有说半句批评他的话。最后我问儿子“你认识妈妈说的这个好孩子吗?”儿子犹犹豫豫地问我:“妈妈,是说我吗?”我紧紧地搂着儿子,高兴地说:“当然啦,我们家儿子不就是表现那么好吗?就算他过去没有那么好,但从现在起他肯定会变得非常好了。”

尽管儿子明白他没有我描绘的那么令人满意,但他小小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这使他可以脱身事外,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约束自己。“妈妈,我会比你说的那个好孩子表现得更好!”儿子骄傲地昂着头,悄悄对我说。
儿子没有食言。从那次独特的聊天以后,儿子彻底地改变了,再没有犯同样的错误。就这样,一个虚拟的小人物在我和儿子之间存活了,从此,这个儿子想象中闹不清到底是他自己还是别人的虚拟的对手便伴随着我和他,成了我们交流的坚实纽带。每当我对儿子有什么新的要求,我便通过这个可爱的小人物准确无误地将我的想法传达给儿子,并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改变着儿子的一切。眼见着儿子一天天朝着我期望的方向前行,我明白儿子成长的蓝图也在一天天添上绚丽的色彩。

4、睡觉的问题
由始至终入睡比较困难,而且一定要妈妈睡在旁边陪,我试过好多方法都无效!平均每次入睡要提前20分钟进入状态。

因为不了解你家宝宝睡前的情况,所以我只能按照我的猜想来回答这个问题。一般孩子睡前有大量激烈的活动,或者做了一些比较耗费脑力的游戏与活动,看了场面激烈的电视剧等等,都会使他的大脑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导致宝宝难以入睡。另外,孩子对黑暗、独自一人远离妈妈呆在一个房间睡觉可能有一种恐惧感,这些都会影响到他正常入睡。因此,在睡前半小时,最好让孩子安静下来,早点给孩子洗漱,不要等他困的不行了再给他洗漱,这样一折腾,他的睡意就全都没了。如果孩子精神特别好,就是不肯睡,给他准备一盆热水,泡泡热水澡,也有助于孩子尽早产生睡意。此外,做一些比较安静的活动,比如给孩子讲讲故事(但是不要讲那些可能让孩子害怕或者过于兴奋的故事),听听舒缓宁静的音乐等等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孩子要人陪着睡,可能是一直以来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要改变这个习惯不能操之过急,得慢慢调整。比如,一开始妈妈可以不和宝宝睡一个被窝里,而是坐在床边一边给宝宝讲故事,一边搂着宝宝入睡,等他适应了,再搬个椅子坐在床边,将手搭在宝宝身上一边讲故事一边陪他入睡,就这样一点点过渡,他就会慢慢习惯自己一个人睡觉。给宝宝讲睡前故事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转移他要妈妈搂着睡的注意力,同时有研究表明,睡前至刚刚入睡5分钟这段时间,宝宝的大脑还处在比较活跃的状态,给他一些语言的刺激,对于提高他的语言能力很有好处。

5、大小便习惯

cxd158发言:这几天一直关注这个帖子,感觉实在受益匪浅。有这么一个慧智的充满爱心的妈妈,真是孩子的福气啊。我也一直在努力!有一件事要请教,我的女儿19个月了,有大便了会来叫我们,小便了却总是不肯叫,有时候明明要解了,可还是说“没有没有,不解不解”。我主张顺其自然,等待孩子慢慢来,当然也常适当的提醒她。可她的爸爸却总说一定要把尿。请问您以前是如何做的?

ilovekids于10/31/2005 10:41:38 PM 写到

其实我儿子小时候也会常常尿湿裤子,一开始也是不叫,等他知道要叫了,却又常常因为贪玩,等他想起来叫,裤子都来不及脱就哗哗地尿了。哈哈!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来改变他,每次估计他差不多该尿了,就对他说:“你看,这棵小树渴了,给它浇点水吧。”“这些小草需要施肥了,给他们来点肥料吧。”儿子听了这样的提议,通常都会很热心地为小树小草们服务,尿湿裤子的问题就这样轻松地解决了。孩子这些生理上的控制能力确实需要一个过程,不能着急,而且每个孩子发育的进程也不一样,有的孩子很早就能控制自己,有的孩子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学会控制自己。耐心地等待,同时也可以用一些小花招来训练他,这样,他就会愉愉快快地养成习惯,学会控制自己了。

6、网友提问
(1)亲子班、看电视

伊依妈发言:我昨天把楼主的文章全部用打印机打出来..足足三十五张纸和气.哈哈.好棒呀..回家慢慢消化...另外想请教一下.我女儿快一岁了..我想去上那种亲子班.楼主认为有必要吗?还有.她很喜欢看电视..有时盯着幕动都不动..我也知道看到了对眼睛不好.有时只好把她抱开..看了你的文章有点企发..是不是可以放一些英语的原声碟现在给她看'但一只看十分钟左右呢?

ilovekids于10/31/2005 11:26:33 PM 写到
谢谢你对我的帖子的关注。如果有条件,上亲子班其实还是不错的。上亲子班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学到什么东西,而是给他一个有效的实践社交技能的环境。亲子班很多小朋友和妈妈在一起,加上老师的引导,孩子即便什么都学不到,但是他可以再亲子班那样的环境和小伙伴一起摸爬滚打,获得更多的机会与小伙伴交流、游戏,从中获得很多的乐趣,同时,宝宝也会在有意无意的模仿中学到一些东西。另外,习惯亲子班的一切,这对他将来克服上幼儿园面临的各种问题也有帮助。比如,习惯了这样的游戏环境,宝宝上幼儿园时就会比较容易摆脱分离焦虑的困扰。所以,可以考虑带他上亲子班。

看电视只要控制好时间,让他看看其实也没什么关系。电视是个非常好的影响宝宝的媒介,利用VCD/DVD等给宝宝放一些英文版的动画片或者别的适合宝宝观看的影像制品也很不错。如果担心他看的时间太长,影响视力,可以给他手里准备一两个玩具,让他一边看一边玩玩具,这样可以减少他盯着屏幕观看的时间,同时又可以给他一些听觉上的刺激。孩子学习的方式跟成人完全不一样,所以他们一心可以好几用,他们像海绵吸水一样,根本不需要理解那些刺激他们的内容就可以全盘的吸收周围环境给予他的一切,并内化成他自己的东西。

记得儿子小的时候(应该不到1岁,因为那时候他还不会说话)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这件事情后来促使我思考,并得出上述“孩子可以一心好几用”的结论。婆婆喜欢看电视,因此我们家的电视经常会开着,儿子喜欢看电视,也喜欢听录音机里那些儿歌之类的东西,有一天,我给了他几个玩具,又给他打开了录音机。婆婆等着看一个电视连续剧,于是打开了电视机。儿子正在专心致志地玩着他的玩具,我就悄悄走过去把录音机关上,他立刻哇啦哇啦大声叫着表达他的愤怒情绪。婆婆看儿子喜欢听录音,就很自觉地把电视机关了。谁知儿子又哇啦哇啦叫开了,试了几次才明白,这小东西非要电视机、录音机全部开着,悄悄地关了哪个都会引来他的抗议。因为了解到他的这个特点,后来我就利用这一点,让他无所用心地边玩边无意识地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我会经常给他放放录音,录像等等,并不要求他去看,去听,因为这一切会无形中进入他的脑海,根本不需要你紧盯着他,非要指导他去看,去听。其实,孩子很多本领都是在这样看似无所用心的游戏中习得的,这就是我老强调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原因。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需要提供给他的其实仅仅是一个环境,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学习内容,环境会给予他一切,也会对他产生深刻的影响。

你给予孩子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从小就给予他一些高雅的东西,他也会受到熏陶,变得高雅起来,如果从小给予他一些粗俗的东西,他也会因此变得粗俗起来,等他长大了,再想到要改变他可能就会比较费力,除非他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否则这种改变很难彻底。谁带孩子,孩子就会像谁。这个说法其实满有道理的。孩子像谁,跟他的抚养人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孩子天生就有模仿的能力,因此,他的神态,他的行为习惯都会跟经常跟他接触的抚养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越长越像保姆的原因。说他像保姆当然不是指他的长相,更多的是指他的神态和气质。所以,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就给他创造什么样的环境吧!

(2)如何改掉打人习惯
pizzahut_dyshen发言:林怡,你解决儿子吃饭问题的方法太有意思了。我有个问题,我的儿子不到13个月大,最近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如果谁不让他做他要去做的事情,他就会打人。比如,让他嘘嘘,而他又不愿意的时候,或者他想去的地方,但是因为不安全不让他去的时候。如果我们用严厉的语言责备他,他反而继续出手打。现在,我们只能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在他打人的时候,分散他的注意力。可是,这只能保证他不会连续打人,却避免不了打人的习惯。我该怎么做才能让他改掉这个习惯那?

ilovekids于11/10/2005 9:26:06 PM 写到
打人是很多孩子都经历过的事情。尤其刚刚学步的孩子,独立的个性逐渐显露,他渴望独立,但是自己的能力又达不到;他想跟人交往,却仍旧停留在自我中心阶段,因此不善于体察他人的感受,所以他与人交往的基础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并且,孩子天生具有一种侵犯性,因此,他可能想也不想就把别人的玩具抢了过来、把别的孩子推开,或者伸手去打别人。有时候,他打人没有任何理由,可能仅仅因为他想打,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显示自己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人是他试图独立的动力,当然也不排除里面有一些好奇的因素,比如,他想试试他打人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对方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如果父母对宝宝的打人行为反应过于激烈,他可能会更多地发现打人的乐趣。当孩子打人的时候,不要训斥他,或者体罚他,只要平静而坚定地告诉他打人会伤害到别人,抓住他的小手,制止他的打人行为,并教给他正确的达成自己愿望的方式就可以。坚持一段时间,他会摆脱这种不良的行为。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07-2-9 17:59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2-9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幼儿园
1、日托与整托

zhengyun517提问:多谢楼主的经验。有两个问题请教:1,孩子送幼儿园是日托好还是整托好?
孩子当然还是日托比全托好了。毕竟,对孩子来说,在他人生的最初几年,母爱比什么都重要。给孩子足够的爱与足够的安全感,这对他性格的养成以及身心发育都有好处。

2、双语教育
hengyun517提问:2,是否应该对孩子进行双语教育,如何进行?多谢了!

至于双语教育,我认为条件成熟就可以进行。我不认同那种双语教育会影响孩子语言发展的观点,如果因为进行双语教育而影响了孩子语言的正常发展,那一定是施教者的方法出了问题。
记得儿子2岁半那年回老家,仅仅二十来天的时间,当他再回来的时候,居然学了一嘴的老家土话,回来还说了很长时间。刚回家的时候,他跟周围的小朋友玩耍,但是仅仅是玩,一句话都不说,其实他一直都在很努力地观察人家的嘴型,学习人家说话,到快要回来那两天,他居然能很流利地跟当地的小朋友交流了。普通话和老家的土话,他绝对不会混在一起说,有什么事情要找我,他一定说普通话,但是跟小朋友交流,他指定说老家话。

6岁之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如果能在这个期间给孩子施行双语教育当然是非常不错的。比如父母的外语说得很好,或者周围有说外语的环境,不如教教他。但是如果父母本身发音就有问题,由父母来施行双语教育的问题还是暂时免谈吧。不过可以通过一些别的方式来弥补这种缺憾。比如借助其他的工具像电视、DVD、电脑、录音机等等,给孩子听听那种纯正的英文儿歌,看纯正的英文版动画片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还是那句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给他这种刺激,至少他可以熟悉这种语音环境,即便暂时看不到效果,但是当他以后学习外语的时候,这一切都会在他的脑海里留下印刻,到时候他的语感就会比较好,发音也会比较准确。像“这是苹果,apple”这样的教外语的方法我认为是最拙劣的,最好不要采用。我自己就是这种教育方式的受害者,加上毕业后也没什么用外语交流的环境,所以到老学的都是一种哑巴英语。

我当年教儿子英语,自己一个字都不敢教,为什么,发音不准,教给他错的不如不教他,免得他学了一口错误的英语,将来还需要费心费力去纠正,实在是得不偿失。一开始我给他买了一套《迪斯尼神奇英语》,他看得津津有味。后来我又给他买了一些他喜欢的迪斯尼出的英文版的动画片,他基本每天看,到现在就养成了看原声片的习惯。其实孩子的潜能常常出乎我们的意外,你根本不知道他的潜力究竟有多大,那些英文版的动画片本身就已经为孩子创设了一个非常好的语言环境,他完全可以根据画面理解那些对话的含义,即便他理解有偏差,但是看的多了,时间长了,这种偏差他自己会悟出,并且纠正,根本用不着大人在一旁指指点点,既影响他观看的乐趣,也起不到该起的作用。当然也没必要担心他看不懂,动画片本身无需语言,单靠画面一样可以把故事情节叙述得完完整整,坚持给他看就行了。

其实教育孩子很多时候都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你看似无所用心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往往比你刻意为之所做的一切更能发挥作用。我一直给儿子看英文版的片子,并没有给他在外面报这个班那个班,他一样学的不错。因为他喜欢玩电脑,后来我又给他买了一些英文游戏,有条件的可以直接到国外一些网站上在线玩,因为玩这些游戏,他的英文水平也提高不少。现在他的口语与听力非常好,已经能够很流利地跟老外交流。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应该归功于我为他选对了教材和“老师”。给他他最感兴趣的,他就有去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动力,他就能自己从中挖掘出很多你想也想不到的东西,在某个时候突然带给你惊喜。顺便说一句,我当年给他买那些动画片,一些我自认为不错的,他居然瞧都不瞧一眼,所以我只好不断地尝试,后来就根据他平时的喜好给他挑选一些具有幽默色彩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动画片,这下才算照准了他的胃口。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需要慢慢去摸索,所以养育孩子要信专家,但是更要信自己。因为只有你自己最了解你的孩子。跟着他的需要走,你就可以无往而不胜。

孩子学习总依赖父母其实都是父母给养成的习惯,如果从他小的时候,就给他一个自我学习的环境,他就会在这样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摸索到一些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方法。比如,他后来自学西班牙语,现在又报了第二外语——法语,他能从各种语言的发音与拼写中找出一些很奇怪的特征,然后以他自己的方式把几种语言串起来学,但是觉得不会把几种语言混淆在一起。孩子有他自己的方式,只要养成了自我探索的习惯,你根本就不用管他,父母惟一需要做的就是给他提供适宜的环境,给他成长的空间。

3、入托年龄小
bzqiuxiaohong提问:我的儿子已经一岁半了'但是我很惭愧'为了工作(也就是为了生活)'我把孩子送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寄养'农村的老人'根本就不懂早教.这次我下定决心把孩子带回身边扶养'但是没人带又是个严重问题'哎'我明天打算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了'可是他太小了'我有点担心'不知楼主姐姐能不能给我这个失职的妈妈点建议?谢谢了!

ilovekids于10/24/2005 7:54:05 PM 写到

我想我能理解bzqiuxiaohong此时此刻的心情。如果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强,1岁半上幼儿园也没什么不可以,有研究表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实际上更容易摆脱分离焦虑,所以孩子小不是问题的关键。最关键的是,他是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否已做好上幼儿园的准备,包括生理的准备和心理的准备。如果具备了上幼儿园的条件,送他上幼儿园也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至少你每天接他回家后可以在一起呆一些时间,另外,周末你也可以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总比把他丢在乡下要好。而且老人不懂教育,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问题,以后要解决这些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老人不懂教育其实还在其次,3岁之前,母爱对孩子来说何其重要,所以不管怎么样,我觉得把他接回来是上策。不过你也没必要把这事情看得过于严重,毕竟,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可能自立能力比较强,加上在农村那种环境,邻居之间往来比较多,对发展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是挺有好处的。另外,他在那种环境长大,耳濡目染很多其他孩子的一些行为,他可能也会像其他孩子一样不会那么娇气,这也是比较好的一个方面。凡事都一分为二来看吧。我想你没必要因为自己没有带孩子而耿耿于怀,还是把孩子接回来,以一颗比较平常的心态来面对孩子,否则你对孩子的这种负疚感很容易以一种焦虑的情绪体现出来,反而会带给他一些不好的影响。不管你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爱孩子都需要一个健康的心态,过去的就过去了,不要去想他,现在开始想办法补救也为时不晚。如果孩子还不具备上幼儿园的条件,最好请个保姆帮着照看一段时间,你自己先调教孩子一段时间,等实际成熟了再送他上幼儿园,或者请爷爷奶奶来帮忙,跟他们好好沟通,大家齐心协力来养育孩子。多一个人爱孩子总是好事,这对他将来能否有一个比较健康的心态还是很有好处的。所以,别那么难过,一切都还来得及。3岁之前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时期,6岁之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也为时不晚。6岁之后再教育孩子虽然有些晚,但是只要努力了,总还是会有成效。总之,只要意识到了,方法正确,其实什么时候对孩子施行教育都不晚。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7 01:52 , Processed in 0.068384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