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664|回复: 26

[神州大地] 高句丽与中国:公元668年春夏高句丽全部平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6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高句丽与中国:公元668年春夏高句丽全部平定 [推荐]
--------------------------------------------------------------------------------

2007-02-06 01:12:31 点击:1877

高句丽与中国:公元668年春夏高句丽全部平定


-----------------

高句丽与中国


高句丽与中国的关系,或许可用“叛服不常”四字带过,其实高句丽的战略意图还是很清楚的。打开地图,高句丽建国之初仅在浑江、鸭绿江中游占据一小片土地,四面皆敌:西面为汉辽东、玄菟〔注:第二玄菟郡〕二郡,南为乐浪、带方二郡,北面是夫余,东边有沃沮。因此,除了对周边小邦和夫余、沃沮进行吞并、打击外,对中国历代王朝采取了时战时和的态度,但中心是围绕着蚕食、兼并上述四郡进行的。一旦中原王朝强大时采取称臣纳贡的恭顺态度;中原一旦有事或国家分裂,即乘机入寇侵掠,以收渔人之利。中间虽几经反复,有几次还因受到中原或地方朝廷的报复性讨伐而几乎亡国,但在五世纪初还是完全达到了其战略目标:上述四郡先后入其囊中,夫余等也先后征服,西至辽河,东、北已无强敌,东南与百济、新罗接壤。其后鉴于北魏已兴,向中原内地进取的可能性不大,长寿王于427年从丸都城迁都平壤,致力于向朝鲜半岛南部发展,以打击百济、新罗为主;对中国则以辽河为界,采取守势。当中国再次统一起来后,高句丽以其倔强,击败了隋炀帝大军的进讨。后来又与唐朝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二十余年的战争,最后终于在内部分裂,外部强敌压境的局面下灭亡。


1、高句丽与东汉:打打停停

高句丽立国之初,主要精力在于吞并周边小国以及应付象夫余这样的大国,还没有力量敢向天朝叫板。高句丽建国称王后,西汉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也承认其高句丽王号,并令玄菟郡管理。事情还是从王莽同志那里搞糟的,这个王皇帝一来比较讲究礼仪规矩,象高句丽这样的小国怎么好僭越称王?于是降一级为侯;二者还有给别人改名字的喜好,比如“匈奴单于”改作“降奴服于”,等等。待匈奴反了,就集三十万大军准备讨击,并征发高句丽人助攻。高句丽人不愿和匈奴打仗,派去的兵纷纷逃亡塞外为盗寇,还打死了辽西大尹田谭。这还了得,王皇帝派大将严尤来讨,严尤摆了个鸿门宴,斩了高句丽边将延丕,大获全胜。王皇帝大悦,又发挥了一下自己的嗜好:下旨贬高句丽为“下句丽”,高句丽王为“下句丽侯”。高句丽从此以后就成为东北的一大边患。公元14年高句丽人占领了属于玄菟郡的高句丽县〔注:高句丽既是族国名,也是县名〕,这是第一次攻陷了汉家的郡县。

公元28年,东汉辽东郡太守发兵讨伐高句丽。大武神王高无恤坚壁清野,退入国都〔注:时国都为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县〕附近的丸都山城〔注:今集安县西之山城子〕据守。汉军围困了三个月,高句丽人粮食将尽,大武神王急中生智,以犒军为名,派人给辽东太守送去了酒和捉到的鲤鱼。太守以为城里粮草充足,只好退兵。高句丽躲过了第一次几乎亡国的厄运。四年后,汉光武帝因偃武修文,重新册封恢复了高句丽的王号。但高句丽并未因此而停止对东汉的侵扰,公元37年大武神王向鸭绿江南的乐浪郡发动进攻,一度占据。七年后,光武帝派兵渡海收复了乐浪,阻止了高句丽的扩张,并划定朝鲜半岛上的萨水〔注:今清川江〕以南地区归东汉直辖,以北属高句丽统领。从此时起,高句丽的触角开始伸入了朝鲜半岛。

此后高句丽与东汉中间维持了六十余年的和平,高句丽太祖王高宫在一世纪的下半期一直频频出击,周边小国陆续纳入其麾下。待周围统一,内部的王权经整合而大大增强后,于二世纪时重新寇边。至146年太祖王传为于弟次大王时〔注:太祖王在位91年传位于弟,又活了近二十年才死,寿命之长真是罕见!〕,高句丽与东汉发生了以下的几次较大的冲突:
105年春,高句丽人寇略辽东六县,被太守耿夔击破,斩其渠帅;
118年,高句丽与秽貊联合寇汉玄菟郡,攻华丽城;
121年春,汉幽州刺史冯焕等击高句丽,被高句丽用诈降计打败,死伤二千余人;
同年夏,太祖王合鲜卑共八千人侵辽东,太守蔡讽以下百余人战死;
同年冬,太祖王合马韩、秽貊共万余攻玄菟郡,汉军得到两万夫余军的援助,击退之;
146年 袭扰汉乐浪郡,杀带方县令,掠太守妻子。

太祖王之后,次大王、新大王、故国川王三代,对东汉采取了顺服的态度,除偶尔小冲突外,基本上罢兵休战,达半个多世纪。


2、高句丽与公孙氏:远交近攻

东汉末年,公孙氏雄踞辽东,远近戎夷咸服。高句丽与公孙氏的关系初时较睦,还曾出兵帮助其剿灭山贼。但196年高句丽新大王初即位时,王兄拔奇曾得到公孙度之助,起兵争位,旋败死。从此高句丽与公孙氏就结下了墚子。公孙氏欲入中原争锋,必须要先解决高句丽这个后顾之忧;高句丽要想实现独霸辽东的预想,也必须要排除掉公孙氏这个障碍。二者都心怀鬼胎,互相提防。但高句丽毕竟力弱,主要采取保境安民的守势,待机而动。公孙康时曾给高句丽以重击,并焚毁其国都国内城,高句丽被迫迁都山城丸都(吉林集安以西之山城子)。

高句丽在外交上对待公孙氏的一招就是远交近攻,分别与吴、魏建立了关系。233年,东吴曾派使者出使辽东公孙渊处,后来公孙渊反目,杀死为首的两使者。使者团中有几个逃亡到高句丽,假称奉孙权之命而来。从此高句丽与东吴一度打得火热,东吴还赐予高句丽东川王为“单于”的称号。但好景不长,曹魏当然不愿看到这种关系继续发展下去,频频派人出使高句丽,促其与东吴断交。几年后高句丽迫于魏国压力,与吴绝交,斩吴使胡卫等,送首级与幽州。

形势发展很快,随着诸葛亮死于五丈原,魏国西南战线压力减轻,开始腾出手来收拾桀骜不训的公孙渊。237年,司马懿率四万大军分水陆两路征辽东,并要求高句丽出兵相助。高句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派出主簿大加率数千精兵帮助魏军作战。几个月后,襄平城破,公孙渊走死于梁水,公孙氏在辽东的势力土崩瓦解。魏军随即潜军浮海,又收乐浪、带方二郡。魏在原公孙氏所辖地区设平州,辖辽东、昌黎、玄菟、乐浪、带方五郡,并置东夷校尉于襄平以统管之。


3、高句丽与曹魏:毋丘东征

公孙氏败亡后,辽东诸郡尽入魏手。当时魏正忙于与吴、蜀的战争,内部司马氏与曹氏又斗得正欢,无暇回顾。高句丽故态复萌,东川王又开始频频入寇,攻打辽东几个小城,获得一些小胜,便自以为兵强马壮,大吹大擂。有大臣沛者得来绝食死谏,劝国王不要惹恼大魏,招来亡国之运,东川王哪里听得进去。

果然,不久吴蜀方面战事稍息,魏国派毋丘俭东征,以报高句丽侵寇之仇。公元246年,毋丘俭带领魏军步骑万人,东出玄菟郡,向高句丽进发。高句丽东川王亲自率领步骑2万余人迎敌至沸流水,战魏军于梁口(注:今通化市江口村)。两军对阵,以死相搏,魏军以方阵迎敌。东川王被打得大败,魏军斩首数千级。东川王率少数残军狼狈逃回,据守坚固的丸都城。毋丘俭围城后,见山城的西北面山体陡峭,上面的守兵也不多,就采用避实就虚,正面佯攻,西北偷袭的战法,选派一些身强体壮善于攀登的士兵,带着兵器长绳,偷偷地顺着山崖爬上去,先杀死上面的守兵,“束马悬车”,攻破了丸都山城。据《三国志》所载,魏兵“屠丸都”,采取了烧光杀光的策略,唯独对当初劝说国王不要侵犯魏国的沛者得来一家网开一面,“俭令诸军不坏其墓,不伐其树,得其妻子,皆放遣之。”

不久,毋丘俭再征高句丽,东川王奔买沟(注:今朝鲜咸北会宁)。毋丘俭派玄菟太守王颀紧追东川王,过沃沮千有余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而还〔注:1904年毋丘俭刻石记功碑在吉林辑安被发现,现存于辽宁省博物馆〕。东川王在逃亡中抑郁死去。〔注:据《三国史记》载,高句丽以诈降计刺杀王颀,打败魏追兵。此事不见于中国史籍,应为其吹嘘之语。〕魏军两次征讨,每次均俘获高句丽人口数千,将他们迁入内地。

毋丘俭东征,是中原王朝对东北地区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征讨,魏之势力远至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原属高句丽统辖的朝鲜半岛岭东秽貊地区,也归入了乐浪、带方二郡。高句丽几遭灭顶之灾,侥幸苟延残喘了下来。以后四十余年,高句丽不敢再向辽东入寇,并频频向魏、晋纳表称臣,过了一段太平的日子。


4、高句丽与前燕:千钧压顶

斗转星移,到了西晋末年,国内狼烟四起,高句丽也欲借中原衰微之机东山再起,并先后蚕食吞并了朝鲜半岛上的乐浪和带方二郡。不料,一个强大的对手――汉化的鲜卑慕容氏政权在辽西崛起了。慕容氏本为东部鲜卑三大部之一,时其首领慕容?@受晋封为“持节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平州牧,封辽东郡公”。使慕容氏取得统辖辽西、辽东、玄菟、乐浪、带方五郡的合法权力。333年,慕容?@死后,第三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
马大正 李大龙 耿铁华 权赫秀
2005-05-17 作者提供

中国史研究网络资源导航
文章搜索
近期热点文章
累计热点文章
《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
马大正 李大龙 耿铁华 权赫秀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10月


  再论高句丽历史研究中的相关问题(代前言)

  一、高句丽历史研究深化的尝试


  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大发展的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东北边疆历史研究深化的推动下,高句丽历史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勃发期,有关高句丽考古、历史和资料整理的著作相继问世。对此,马大正在《中国学者高句丽历史研究百年历程》一文中已有简要综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1期)2000年以来又有一批专著出版,仅目见,属历史研究的专著有:曹德全《高句丽史探微》(香港中华国际出版社,2001年12月),姜维东《唐丽战争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5月);属考古研究的专著有:魏存成《高句丽遗迹》(文物出版社,2002年6月),王绵厚《高句丽山城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 12月),耿铁华、尹国有《高句丽瓦当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属资料研究的专著有:朴灿奎《(三国志·高句丽传)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在此期间,由马大正、杨保隆、李大龙、权赫秀、华立合著《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也添列其中。
  我们在《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一书中对如何进一步深化高句丽历史研究,提出几点建议,“开拓思路,抓住重点,优化选题”为其中建议之二,谓:“鉴于近年有关单位启动高句丽历史研究都着力于撰著高句丽简史、高句丽通史和多卷本高句丽史,且互不通气,如此难免重复劳动,人才资源浪费,又囿于简史、通史体裁,对一些难点、热点问题也难以深入展开研究,我们认为当前研究重点应抓住:
  一是高句丽民族的源和流研究;
  二是高句丽民族地方政权的归属研究,并由此深化中国古代地方民族政权归属的理论研究;
  三是中国古籍中,尤其是二十四史中高句丽记载的考释、辨析与研究;
  四是高句丽考古成果的整理与研究;
  五是中国学者对高句丽史研究的总结;
  六是朝鲜、韩国以及日本学者高句丽史研究的总结;
  七是朝鲜、韩国高句丽史研究中非学术化趋势研究。”(马大正等著:(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第418—419页)
  作为《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以下简称《丛论》)的续篇,《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以下简称《续论》)正是对上述深化研究建议的一次尝试,一次实践。
  《续论》以理论、历史、研究为题立篇,历史篇因内容丰富又以论和考不同的侧重分为上、下两篇,全书四篇共18题。
  《续论》立题原则,一是《丛论》中尚未论及的高句丽历史中的难点和疑点问题;二是《丛论》中虽有论述,但似还有可补论之处的问题。
  理论篇共二题,试图对高句丽历史研究中涉及古代中国疆域的理论问题尽量做完整的、多层面的、双向的探索。
  历史篇(上)共五题,其中汉四郡研究,高句丽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研究,高句丽文化研究,都是《丛论》中未论及的;而古代中国政权与高句丽相互政策研究和高句丽活动地域变迁研究,则是在《丛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的探讨。
  历史篇(下)共五题,所涉及的高句丽考、高句丽建国时间考、高句丽诸王在位时间考、高句丽复国活动考、高句丽五部考,都是《丛论》中未展开论述且均是高句丽历史研究中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
  研究篇共六题,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研究评议,高句丽考古是高句丽历史研究的基础,也是高句丽研究中成绩最卓著的领域,有必要做重点的专题评议,而高句丽归属问题研究虽然《丛论》中也有相同的专题综述,但在《续论》中试图对此问题近年来研究深化的轨迹,以及今后研究深化的趋势做些力所能及的分析;二是对高句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史籍——中国正史和《三国史记》进行辨析和评介;三是对当前朝鲜学者孙永钟,以及韩国的白山学会和高句丽研究会的高句丽历史研究试做记述和评介,这应视为是《丛论》中朝鲜半岛学者对高句丽历史研究评述的补充与深化。
  当然,本书所述所论是否达到了立意的预定目标,还待同仁和学者鉴定,在此篇述及本书的主要宗旨也是为更利于同仁对本书尝试和实践的教正。

  二、坦然面对朝鲜半岛学者的高句丽历史研究

  高句丽历史研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的专门领域,朝鲜半岛学者对此所进行探索的努力,值得我们重视,并视之为是深化研究的有益借鉴和推动研究发展的学术上的挑战。对于朝鲜半岛学者研究中出现的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甚至非学术化的倾向和结沦,尽管我们不能认同,也完全可以在正常的学术轨道上进行讨论、争鸣,见仁见智,求同存异。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学术立场,我们应该能够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朝鲜半岛学者普遍具有的这样一个”情结”,即:将高句丽纳入古代朝鲜半岛历史范畴的历史认识与记述,在朝鲜半岛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已经成为朝鲜半岛历史与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句丽王朝700多年历史中,约占1/3时期是定都于今朝鲜平壤地区,协力所及包括今朝鲜半岛北部与中部部分地区,并同当时朝鲜半岛卜的百济、新罗两土朝不断发生征战,最终被唐唐与新罗联军灭亡。因此,今朝鲜境内迄今留停许多高句丽时期的壁画古坟、都城、山城等文化遗迹。据调查,迄今发现高句丽壁圃古坟98座,其中在朝鲜境内分布有68座,朝鲜境内至今保存有25座,其中9座保存状态良好。朝鲜境内另有高句仃山城、都城、寺院遗址计37处,今韩国境内也留存相当一部分高句丽文化遗迹。这些文化遗迹,可以说足朝鲜与韩国学界主张高句丽属于朝鲜半岛历史范畴的一种“物质基础”。
  高句丽灭亡之后,朝鲜半岛实现由兴起于朝鲜半岛东南部之新罗工朝(前57—935年)主导的统一,新罗遂成为朝鲜半岛中南部地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政权。至公元10世纪初,新罗王朝先后分裂为后百济、泰封、新罗等三国,史称后三国,其中泰封国初称高丽,又称后高句丽,意即继承高句丽王朝,旋改摩震、察封等国号。至公元918年,泰封国武将、地方豪族王建夺位自立,改国号为高丽,定都松都(今朝鲜开城),随即重新统一朝鲜半岛,逐渐成为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二个统一政权即高丽王朝(918 —1392年)。所谓“高丽”之称,即有为古代高句丽王朝兴废断绝之意,表现出高丽王朝创建势力的所谓“高句丽继承意识”。
  事实上,在高句丽灭亡250年之后出现的高丽王朝(包括前此短暂出现的“高丽”或“后高丽”),在血缘、疆域乃至正统意识方面都不是古代高句丽王朝的直接继承,由高丽王朝编纂的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部正史《三国史记》中即首列新罗,其本纪部分依次为新罗、高句丽、百济,认为是新罗王朝“归命”于新兴高丽。换言之,10世纪初朝鲜半岛由新罗而高丽之改朝换代过程中短暂出现的所谓“高句丽继承意识”,更多的是当时高丽王朝创建势力利用新罗王朝末期地方豪族与民间怀念古代强盛王朝之社会心理的一种政治性措施,也有借此笼络曾在今我国东北地区出现的渤海国(698—926年)残余势力的意图,渤海国统治势力中包括部分高句丽后裔,因亦有高句丽继承者之自诩。按英文KoREA(初称CoREA)之称,即由“高丽”一词而来,与古代高句丽无关。可以说,在王朝衰微之际因统治意识与文化随之衰微而导致的普遍怀古心态乃至新兴王朝创建集团对这种社会心态的利用,是高丽王朝所修正史《三国史记》将古代高句丽历史正式纳入朝鲜半岛古代历史范畴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朝鲜古代历史文献记载,高句丽曾编纂过题为《留记》的史书,相传达100卷,成书于高句丽建国初期,后又据此缩编出5卷本 (或目6卷)《新集》,而这两种迄今所知由高句丽王朝直接编写的高句丽历史文献已经失传。至王氏高丽王朝中期之公元1145年,王氏高丽王朝官员学者金富轼主持编纂《三国史记》50卷。尽管该书编者主张新罗王朝的正统地位,认为“归命于王氏高丽王朝的是古代新罗王朝而不是高句丽,然而《三国史记》却是将古代高句丽正式纳入朝鲜半岛古代历史范畴的第一部“正史”。至王氏高丽王朝后期之忠烈王(1274--1308年)时期,僧人一然撰《三国遗事》5卷,记述朝鲜古代历史与文化,其中包括朝鲜民族始祖神话(檀君神话),还包括新罗、高句丽、百济年表及大量有关上述古代三国的‘‘遗事”,成为继《三国史记》之后有关上述古代三国历史文化的又一主要文献。从此,包括高句丽在内的三国时代便成为朝鲜半岛古代历史认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王氏高丽王朝及朝鲜王朝 (又称李氏王朝,1392—1910年)而至当代。当今朝鲜半岛南北学界一致主张古代高句丽属朝鲜半岛历史之主张,实际上就是源于上述历史背景。
  因此,将高句丽纳入古代朝鲜半岛历史范畴的历史认识与记述,在朝鲜半岛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已经成为朝鲜半岛(包括朝鲜与韩国)历史与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此理应给予充分的认识。毫无疑问,历史认识并不等于历史事实,纳入自己国家的历史范畴并不意味着确实属于该国历史。然而,那种认为近代以来朝鲜半岛学界才开始将高句丽纳入其国史范围的观点.处有由于1949年以后一段时期我国学界的“失误,,而导致高句丹阿历史由中国史领域“流失”到世界史、外国史领域的观点。应该说与不了解上述历史背景有着很大关系。
  还应指出,自19世纪末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出于侵略朝鲜半岛与中国东北的罪恶目的,动用大量人力与物力介入高句丽历史研究领域,留下大量研究成果,其中主要是服务于侵略利益的反动学说与主张,当然也包括个别认真的考古发掘与调查,乃至研究结果。由于朝鲜半岛自19世纪末以来长期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殖民统治(1910一1945年),朝鲜半岛南北学界在高句丽历史研究过程中无疑要受到上述日本方面研究的一些影响,而对这种影响的认识与评价应保持科学与客观的态度。事实上。自19世纪末以来积极推动自主的高句丽历史研究并获得相当成就的朝鲜学者大多是积极参加反日民族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朝鲜半岛学界称之为民族主义史学家,而那些接受日本教育并参加日本侵略机构工作的朝鲜学者在高句丽研究领域并无多少建树。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南北分裂之后,恰恰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学者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推动朝鲜半岛内高句丽历史研究的主力,而不是与美国、日本保持密切关系的韩国学界。
  因此,对于当今朝鲜半岛南北学界有关高句丽历史的研究结论与20世纪中期以前日本帝国主义御用学者的反动主张之间出现的一些相似之处,应进行客观、认真的科学分析与考察,而不应简单视之为同流合污。大体说来,朝鲜、韩国学界在高句丽历史的归属问题上,与19世纪末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御用学者的观点相当接近(即极力否定高句丽历史之属于中国历史),而在高句丽与古代日本关系等问题上却与日本学界 (包括19世纪末以来军国主义御用学者主张乃至现当代日本学者)的观点呈尖锐对立之势。

  三、关注朝鲜半岛南北学界研究中的非学术倾向


  由于古代高句丽历史本身直接涉及中国及周边各国历史的复杂性,在古代高句丽历史研究中时常出现各种非学术性的不和谐音及其倾向。在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就曾出于侵略朝鲜半岛以及中国的险恶用心而对古代高句丽历史进行有意的歪曲和篡改。在现实中,朝鲜半岛南北学界的高句丽历史研究中也不无许多非学术性因素的作用和表现,至于近年来朝鲜半岛南北的所谓“高句丽热”中更是掺杂着许多非学术性的意图和倾向。早在20世纪70年代,韩国的在野史学就曾掀起所谓“古代史波动”,其中就包括对古代高句丽历史的任意解释甚至歪曲。到1983年,韩国陆军本部编辑出版题为《向着统一与雄飞的民族历史》的所谓“精神教育用历史书”,其中就鼓吹在完成“分裂民族的统一和向着繁荣的民族雄飞”之后应继续实现的“课题”,就是“收复失去的满洲大陆,即那萦绕着我们祖先雄赳赳的气象的辽阔的满洲原野。”([韩]陆军本部编印:<向着统一与雄飞的民族历史),汉城:1983年版,第33页)。就这样,韩国在野史学之非学术化的 “国粹主义”历史认识,居然催生出了当时掌握韩国政权的全斗焕等新军部势力的所谓“收复大陆意志”。毫无疑问,这样一种极不正常的因果关系,其贻害绝不仅止于包括古代高句丽历史研究在内的学术领域本身。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民族主义浪潮泛起,在朝鲜半岛出现了利用高句丽历史来增强“大高丽民族”现实认同感的民族主义热潮,韩国在这方面尤为突出。他们不仅出版了大量著述,而且举办了很多社会化、民间性宣传活动。这种早已超出学术研究领域的“高丽热”中的种种非学术的倾向,通过追溯本民族久远的历史国家及其广泛的领土,来激发和强化朝、韩两国民众的历史民族优越感与现实民族凝聚力,同时,也隐含了将近代朝鲜半岛移民进入中国的那段历史视为“回归故土”,甚至为实现所谓“高丽民族大统一”制造舆沦。
  朝、韩两国属于目前世界上极少数民族同质性最强的国家,加之由于历史上长期藩属于中国,并在近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奴役,其民族意识浓厚,民族性格倔强。冷战对抗造成的朝鲜战争和半个多世纪的国家与民族分裂,虽然使朝、韩两国的同一民族在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影Ⅱ向下形成了较深隔阂,但民间层面“血浓于水”的民族认同感始终存在。所以,在冷战格局终结后,朝鲜半岛统一进程中出现的“大高丽民族主义”思潮,朝、韩双方在朝鲜半岛统一进程中各打“民族牌”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而这股联合朝鲜半岛南北民众民族主义情绪的交会点,突出表现为南北双方认同的体现其辉煌历史的。‘‘高句丽热”。
  早已超出学术研究领域的“高丽热”中的种种非学术的倾向,对朝鲜半岛学者的高句丽历史研究的影响将是强烈的、长期的,对此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如今,朝鲜半岛南北两个国家的学界,在高句丽历史研究领域应该说各有其特点。
  朝鲜学界认为,朝鲜半岛的古代史的主流应是由古朝鲜一高句丽一渤海(与统一新罗形成“南北国”时代)一高丽,而其中高句丽是古代历史上最强大最自主的国家。必须指出,朝鲜学界的上述观点,并不仅仅出于学术研究的结论与动机。强调主要建立与活动于朝鲜半岛北部即今朝鲜境内的上述古代国家历史的正统性,并极力贬低与否定新罗、百济等主要兴起并发展于朝鲜半岛南部即今韩国境内的古代国家的历史地位,无疑是与在南北分裂与对立局面下力争朝鲜国家政权之历史正统性的政治目的有着密切关系。朝鲜新老两代领导人不断发表强调高句丽历史地位的讲话,朝鲜政府自90年代以来大力修复“高句丽始祖东明王陵”,1998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0)后积极开展将朝鲜境内高句丽壁画古坟申请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努力,应该说更多的是出自政治与外交利益的考虑,而不是出自学术与文化的目的。根据朝鲜学界的现状乃至朝鲜国内外局势的现实条件,今后朝鲜学界对高句丽历史的学术性研究水准,未必能够出现可以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之长足发展相比的显著进展,而出于政治外交利益的上述非学术措施与努力却有可能进一步得到加强。近年来朝鲜学界关于高句丽的研究成就,大多为进一步补充和阐发过去观点与主张的水准,已明显失去学术发展与增长的势头。
  韩国学界的高句丽研究实际上迟至20世纪80年代始得兴起,至 90年代出现高潮,并逐步影响到社会政治文化各领域。鉴于目前韩国学界研究条件与环境(包括可以自由利用朝鲜与中国学界研究成果,直接与朝鲜、中国学界开展交流,甚至直接访问朝鲜等)的大力改善和韩国社会方兴未艾的“高句丽热”,韩国学界的高句丽研究已经逐步呈现出后来居上的强劲势头。曾在韩国社会掀起 “在野史学”风波的国粹主义史学势力,也是在推动韩国社会“高句丽热”升温方面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就掀起全社会范围的“高句丽热”以及对国际的影响力而言,韩国学界的高句丽研究已经取得超过朝鲜学界的成就,而包括政界在内之韩国社会各界对高句丽历史研究的关注与介入,尽管在形式上与朝鲜方面有所不同,其目的(强调高句丽历史之朝鲜半岛历史性,否定其中国历史性)与作用(政治化、社会化乃至国际化)却颇有异曲同工之效,至少不会弱于朝鲜方面。
  尽管朝鲜半岛南北之间的分裂与对峙局面迄今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朝鲜与韩国学界在不断提高对高句丽在朝鲜半岛古代历史中的地位与评价的问题上,却几乎没有任何意见冲突,而在就高句丽历史的归属问题同其他国家学界(主要是中国学界)开展争论之际更是惊人地保持着不约而同的立场与态度。近年来,朝、韩两国学界在高句丽历史研究方面已经开始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包括学术会议、共同出版等)。因此,在高句丽历史的归属问题以及不断提高高句丽在朝鲜半岛古代历史乃至东亚世界历史中的地位评价方面,朝鲜与韩国学界分明有着基本接近的政治立场与大体一致的现实利益。随着朝鲜半岛南北关系的缓和与南北学界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同时由于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思潮与势力重新高涨的国际环境,尤其是朝鲜半岛统一进程中朝鲜半岛南北学界、政界都将日益看重事关民族文化传统与利益的高句丽问题,朝鲜半岛南北学界包括社会、政治、文化各界在高句丽历史问题上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必将在其深度与广度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四、高句丽历史研究学术化建设的建言

  我们反对高句丽历史研究中将历史问题现实化、学术问题政治化的倾向和做法,我们应努力使高句丽历史研究回归学术化。为此,提出如下思路与建言。

  1.将高句丽问题研究切实纳入历史化、学术化的正常科研轨道。高句丽民族及其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古代民族和地方政权,同中国历史上兴衰嬗替、存亡绝续的其他古代民族及其政权一样,如北方的匈奴、柔然、鲜卑等民族及其政权。所以,高句丽问题也完全可以同这些历史问题一样进行正常的学术研究,在这方面我民族史学界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研究定式。

  2.加强高句丽民族源流和高句丽政权兴衰的研究,形成我学术上的成熟定论。在我国边疆史、民族史研究中,族源和地方政权研究往往会涉及同周边国家历史疆域盈缩和民族迁徙流变方面的关系,如匈奴西迁与匈牙利民族的关系,突厥汗国的覆灭与我新疆、中亚、土耳其相关民族的关系,蒙古游牧帝国的解体与我内蒙古、蒙古国、俄罗斯相关民族的关系,等等。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存在国内外的不同观点,但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形成比较成熟的学界共识和相应的成就,高句丽问题也属此类历史现象,在研究中可以借鉴。
  3.在高句丽历史研究中应更多发挥我国朝鲜族历史学家的作用。高句丽历史,涉及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古代历史关系问题,在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研究队伍中严重缺乏熟悉朝鲜、韩国语言文字并了解朝、韩学界情况的专家。因此,熟悉朝鲜、韩国语言文字,并正与朝、韩学界有着相当交流的中国朝鲜族的历史学者,便在这一研究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理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发挥他们更大的作用。
  4.加强高句丽研究的基础资料建设和研究信息的收集、追踪工作。组织学界对中国历史文献记载、考古资料等高句丽史证进行全面系统的编年体和专题性梳理、汇集和校勘注释,这是一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对朝、韩以及其他国家有关高句丽问题研究著述的目录索引和信息资料库建设,通过学术交流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这方面的成果和追踪研究动态,并组织力量摘要译介具有代表性的著述、资料和观点,以利我开展针对性的研究。

  5.加强对高句丽、渤海等相关文物古迹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对国内有组织的研究要提供方便,在研究成果和图集刊布方而要加快步伐。同时,对朝、韩等国在出版物或展览中刊载或展示我高句丽文物图片或实物的现象,我有关出版部门或文物部门可根据知识产权的原则进行交涉和索赔等。同时,严厉打击盗掘、盗取高句丽文物的犯罪活动。

  6.加强高句丽历史知识的社会化科学普及,对现行和新编工具书有关高句丽的条目进行修订,同时对教科书和历史普及读物中的相关内容和表述加以规范。

  7.尊重朝鲜半岛南北两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民族感情,承认朝鲜半岛学界在高句丽历史研究上同我国学界有着不同立场与观点的事实。我们的态度应当是,既不赞成朝鲜半岛南北学界否认高句丽历史为中国古代历史一部分的主张,也不强求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从符合学术规范与国际惯例的角度去开展正常的学术交流与争鸣。应该看到,在高句丽历史问题上我国学界同朝鲜半岛南北学界的分歧与争论,主要是学术与历史问题,应避免其政治化。我们应保持冷静与客观态度,坚持学术研究与政治问题、历史研究与现实关系分开的原则,潜心研究,将科学的研究结论提供给国际学术界,从而为推动和深化高句丽历史研究尽到学人的职责。
  后 记
2001年2月,(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出版,同年6月
在长春召开的“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工作座谈会”t,得到
与会专家的重视。我国著名高句丽史学者孙玉良研究员撰写r专
文(溯本追源。以成证论——评<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
刊发r<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6期.在肯定该书之余,提
出“希罐五位作者锦上添花,撰写续编”;张碧波教授(一个研
究新阶段的标志——评(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中国边
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2期)也提出了同样的希望。所有这些
均干我们以极大鼓励。可以说是我们有意再写一部<古代中国高
旬丽历史续论)之由始。
2002年春节后.为‘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研究切入
点的选样,我们征询r众多专家。著名东北史专家杨保隆研究员
为此撰写了(对撰写(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的几点思考).
共提出了十个方面问题。对本书的框架设计极具指导意义。
2002年7月.(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作为“东北边疆
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2002年度委托研究项目正式立项.
并成它丁由马大正、李大龙、耿铁华、权赫秀组成的课题组,进
入了本书的正式运作阶段,至2003年3月中旬初稿完成。
书稿执笔人分工如下:
  代前言…………………·马大正
  理论篇… ………………李大龙
  历史篇上.一、二、三、四…李大龙
  历史篇上,五…………………………………………耿铁华
  历史篇下………………………………………………耿铁华
  研究篇
  一………………………………………………………耿铁华                    二………………………………………………………马大正
三………………………………………………………李大龙
四、五、六……………………………………………权赫秀
后记……………………………………………………马大正

  马大正研究员负责书稿的框架设计,作者队伍的组织、协调和通纂定稿工作。
  本书写作过程中利用了包括王景泽、高福顺《古代中国疆域理论研究》、权赫秀《关于我国高句丽历史研究与朝鲜、韩国关系的若干建议》、郝时远《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句丽问题研究的建议》等未刊文稿的见解,以及众多同仁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杨保隆研究员和孙玉良研究员,他们的灼见对本书的写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专家委员会、工程办公室对本书立项与写作的关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通化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对本书写作提供的人力支持,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劳,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2003年5月15日
                             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目 录

  再论高句丽历史研究中的相关问题

  ——代前言………………………………………………………(1)

理论篇

  一、古代中国的藩属……………………………………………(1)
(一)关于藩、属的概念……………………………………(2)

(二)先秦时期的五服制理论………………………………(4)

(三)先秦时期的“夷夏观”………………………………(17)

(四)汉唐藩属关系的建立和维系…………………………(22)

  二、高句丽国的归属…………………………………………(58)

(一)历代王朝对高句丽归属的认识………………………(59)

(二)高句丽对中国的认同…………………………………(65)

(二)高句丽在中国疆域形成中的作用……………………(73)



  历史篇(上)

  一、汉四郡研究………………………………………………(81)

(‘)四郡设置前的东北边疆………………………………(81)

(二)汉四郡的设置及沿革…………………………………(84)

(三)四郡的地望…………………………………………(90)

  二、古代中国政权与高句丽相互政策研究…………………(97)
  (一) 汉至唐各王朝对高句丽的政策………………………(97)
  (二) 1.两汉王朝的高句丽政策:由直接管辖向羁縻

统治方式转化…………·………………………一(97)

2.魏晋南北朝各政权的高句丽政策:羁縻状态

下的不同政策…………………………………(115)

3.隋唐王朝的高句丽政策:重新构筑直接管辖

的努力和实现…………………………………(126)

  (二)高句丽对汉至唐各王朝的政策……………………(139)

1.对两汉王朝的政策:在郡县辖侯国状态下

谋求发展………………………………………(140)

  2.对魏晋南北朝各政权的政策:在臣属关系

状态下谋求壮大………………………………(142)

  3.对隋唐王朝的政策:为免遭覆灭而做的种种

       努力……………………………………………(147)

  三、高句14Ii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研究…………………(154)
  (一)高句丽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154)

  1.交流的途径和范围……………………………(154)

  2.经济交流对高句丽经济发展的影响…………(158)

  (二)高句丽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16())

  1.交流的途径和范围……………………………(16()) 

  2.文化交流对高句丽文化形成和

发展的影响………………………………………(164)

  四、高句丽活动地域变迁研究………………………………(169)
  (一)建国初期的活动区域………………………………(169)

  (二)东汉曹魏时期的活动区域…………………………(175)

  (三)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活动区域………………………(176)

  (四)隋唐时期的活动区域………………………………(178)

  五、高句丽文化研究…………………………………………(185)
  (一)教育与文学 …………………………………………(185)

  (二)祭祀 ……………………………………………… (190)

1.祭天……………………………………………(190)

   2.祭祀祖先………………………………………(191)

  3.祭祀社稷………………………………………(192)

  4.祭祀山川洞穴…………………………………(192)

  5.祭祀日月………………………………………(193)

  6.祭祀星辰………………………………………(193)

  7.祭祀伏羲女娲…………………………………(193)

  8.诸神灵、仙人的祭祀…………………………(194)

  (三)佛教与道教………………………………………..(194)

  (四)碑碣石刻……………………………………………(200)

  1.好太王碑…………………………………….(200)

  2.中原高句丽碑…………………………………(202)

  3.人像石刻………………………………………(203)

  4.石柱、无字碑…………………………………(204)

  (五)壁画艺术……………………………………………(207)

  (六)音乐舞蹈……………………………………………(217)
  历史篇(下)

  一、句丽考……………………………………………………(225)

  (一)正史中记载的句丽 …………………………………(225)

  (二)句丽之称的出现… …………………………………(232)

  (三)关于“句丽国” ……………………………………(234)

  二、高句丽建国时间考………………………………………(242)
  (一)高句丽建国时间的几种意见 ………………………(242)

  (二)高句丽建国时间考 …………………………………(248)

  (三)建国传说的汉文化本体 ……………………………(256)
  三、高句丽诸王在位时间考…………………………………(260)
  (一)史书记载的分歧……………………………………(260)

  (二)高句丽诸王及年代…………………………………(263)

  四、高句丽复国活动考………………………………………(272)
  (一)安舜复国活动及其失败……………………………(272)

  (二)宝藏复国活动及其失败……………………………(276)

  五、高句丽五部考……………………………………………(279)
  (一)高句丽五部的形成与地域…………………………(279)

  (二)五部地区文化遗址调查……………………………(283)

  (三)万发拨子遗址发掘…………………………………(285)

  (四)五部的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287)


  研究篇

  一、高句丽考古研究评议……………………………………(291)
  (一)中国的考古调查与发掘……………………………(291)
  (二)中国学者的考古研究………………………………(302)

  1.高句丽古城研究 ………………………………(303)

  2.高句丽古墓研究………………………………(306)

  3.高句丽壁画研究………………………………(309)

4.好太王碑研究…………………………………(314)

  5.高句丽文物研究………………………………(318)

  6.考古研究专著…………………………………(321)

  (三)外国学者的考古研究……………………………(323)…

  1.朝鲜学者的研究………………………………(323)

  2.日本学者的研究………………………………(334)

  二、中国学者的高句丽归属研究评析………………………(346)
  (一) 高句丽归属研究已成高句丽历史研究的热点之一……(346)
  (二)高句丽归属研究仍需深化…………………………(348)
  (三)加强疆域理论研究应是当务之急……………………(362)
  三、五代至明中国正史将高句丽写入王氏高句丽传、朝鲜
传原因试析………………………………………………(365)

  (一)唐以前中国正史对高句丽的记载……………………(365)
  (二)五代至明中国正吏对高句丽和王氏高丽之间关系

错误记载的演变过程 ………………………………(375)

  四、《三国史记》及其高句丽历史记述……………………(379)
  (一)金富轼生平及其史学思想…………………………(380)
  (二)《三国史记》的编纂及其刊印………………………(389)
  (三)《三国史记》的体例及其内容………………………(400)
  (四)《三国史记》的高句丽历史记述……………………(405)
  五、朝鲜学者孙永钟的高句丽历史研究评述………………(412)
  (一)孙永钟教授其人……………………………………(412)
  (二)孙永钟著《高句丽史》三卷本评述…………………(415)
  (三)孙永钟新著《高句丽史之诸问题》评述……………(432)
  (四)孙永钟的高句丽历史研究在朝鲜学界的地位与
影响 ……………………………………………… (438)

  六、韩国学界的高句丽研究评述——以白山学会与高句丽

研究会为中心…………………………………………… (439)

  (一)白山学会的沿革及其主要学术活动…………………(440)
  (二)白山学会近年来关于高句丽历史的

主要研究成果………………………………………(449)

  (三)高句丽研究会的沿革及其主要学术活动……………(454)
  (四)高句丽研究会会刊《高句丽研究》1—11辑所载主要

论文评述……………………………………………(475)

  后记 …………………………………………………………(485)
编辑:马一虹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2-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2-7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der 于 2007-2-6 16:59 发表
上网上了一天啊。又浪费了一天的时间啊。


老大,我是存着,以后看$汗$ $汗$ $汗$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2-8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2-8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2-10 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2-10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kobi 于 2007-2-10 03:58 发表
我以前简约过高句丽史。。。。真是挨打血泪史

死棒子,,打的就是他们$angry $angry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2-10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21 13:54 , Processed in 0.067520 second(s), 2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