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vie

[神州大地] “饿死三千万”质疑 zt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08-11-17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胡绩伟,四川威远人。华西大学、四川大肄业。1936年参与组织成都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队部宣传委员。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成都《星芒报》、《通俗文艺》主编兼《四川日报》编辑,陕甘宁边区《边区群众报》总编辑,《解放日报》采访通讯部主任兼新华通讯社西北前线分社社长。1949年后,任延安《群众日报》总编辑、副社长兼新华社西北总分社和西北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1952年后,历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二届主席团成员,首都新闻学会会长,全国新闻学会联合会会长。是中共八大、十一大、十二大代表,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1990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免去其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职务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08-11-17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锐, 1917年4月生,湖南平江人。原名李厚生,曾用名李候森。毛泽东研究专家,作家。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春参加革命工作,大学文化。1934年至1937年,在国立武汉大学机械系学习,任武汉秘密学联负责人,从事学生运动工作。1937年至1940年,到北平接党的关系,在山东平津同学会从事宣传工作,任徐州五战区青年救国团党团负责人,中共湖南省委青委书记,湖南省委组织部、省委特派员。1940年至1945年任中共中央青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延安《解放日报》评论部组长。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至1948年任冀热辽日报社社长。1948年至1949年任中共中央东北局高岗政治秘书、陈云同志政治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1949年8月至1952年9月任新湖南日报社社长、湖南日报社社长,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1952年起任燃料工业部水电建设总局局长。1955年10月至1958年2月任电力工业部部长助理、党组委员兼水电建设总局局长。1958年8月至1959年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1958年1月后任毛泽东同志兼职秘书。1959年7月庐山会议上受到严厉批判,撤销一切职务,开除党籍。1960年2月下放北大荒虎林850农场劳动。1961年12月北京闲住。1962年12月在安徽磨子潭水电站劳动,当文化教员。1967年11月10日-1975年,北京秦城监狱关押8年。1979年1月恢复工作,任电力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兼基建工程兵水电指挥部政委,国家能源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982年任中央组织部青年干部局局长。1982-1984年任中组部副部长。后任中共组织史资料编纂领导小组组长。中共12届中央委员,12、13届中顾委委员。主要著作有:《庐山会议实录》《毛泽东的早年与晚年》。2003年被评为武汉大学第三届杰出校友。

[ 本帖最后由 TC1100 于 2008-11-17 21:01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08-11-17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esignedBuddha1 于 2008-11-17 19:24 发表
有些人刻意回避当时所谓的人道国家的经济封锁,不提前苏联突然扯了后腿,刻意不提当时发生的三年自然灾害,连刘周都不否认的灾害,怎么就会没有了,历史资料记载的灾害状况上面已经给出了,不知道是不是大家觉得这样 ...


1969年,中苏关系到达冰点,处于剑拔弩张之势。中苏边境,苏军55个步兵师,12个战役火箭师,10个坦克师,4个空军军团,总兵力足有100万。 百万大军,这算什么?我有500万大军与之抗衡。就算他的一万辆坦克突破了我的第 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这是当时的形势,毛估计苏联要有400万军队才能够获胜,而苏联总兵力只有320万,不可能全部投入与中国的战争,这让毛心中有底,认定苏联不可能打赢对中国的战争,如果不能够打赢,那么是否开战苏联方面还需要仔细掂量。

当时苏联已经有了原子弹,万一苏联使用原子弹、发动核战争呢?怎么办?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勃列日涅夫敢作出来吗?毛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九字方针——“深挖洞 广积粮 不称霸”。

深挖洞就是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都要挖防空洞,万一出现核侵略,人们可以进入地下,以保存力量;广积粮就是要搞好物质储备,在地下几年时间不出来也不愁饿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11-18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TC1100 于 2008-11-17 20:53 发表
看看所谓中文维基的注解, 他的话可信吗?
-------------------------------------------------
胡绩伟(1916年—),当代中国争取新闻自由的重要代表人物。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1989年6月被撤消一切职务,留党查看两年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11-18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李锐
----------------------------------------------------
从人民网“揭开毛泽东‘亿元稿费’谣传的真相”看另外一个真相

云淡水暖


今天,看到人民网首页“中国共产党新闻——史海回眸”有篇文章,为“中国红色旅游网”刊载的文章“揭开毛泽东‘亿元稿费’谣传的真相——访毛主席‘管家’吴连登”,附有吴连登的一张亲笔信,信上请新华网、人民网也刊载。核心内容是【最近,毛泽东“管家”吴连登特地找到中红网,系统地介绍了毛主席稿费的有关情况。他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澄清了三个问题:一是毛泽东稿费到他老人家逝世时为止的准确数是124万元人民币;二是“文革”中在国内出版的所有“毛著”与举国上下的著作人一样,没有分文稿费;三是毛泽东对待稿费的态度是明确的和一贯的,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关于毛泽东的所谓“亿元稿费”,草民初看到诸多文人精英就此大发议论,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或阴晦、或强烈地诅咒、发挥,比如《南方都市报》之类“最好的报纸”上都刊登了“著名”的“家”们就所谓“毛泽东亿元稿费”的恶言恶语的时候,是吃惊不小的,因为曾经看过吴连登回忆毛泽东生活细节的相关报道,说过是一百多万,怎么成为“亿元”了呢。

当时草民就猜测,其一,要么是因为“通货膨胀”,一百多万“膨胀成”上亿了,但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数据,70年代中期到现在,通货膨胀率达不到“一万倍”呢,此说不可信;其二,要么是有什么“新”的证据出来了,于是,草民顺着喜好炒这种“X闻”的凤凰网的“摘自”往下追,追了两层,检索了网络上有影响的期刊数据库,只得到一个不是结果的结果,就是此“亿元稿费”说,无确切出处,无确切作者。这种属于道听途说的东西,在往毛泽东身上泼污的时候,海了去了,以至于台湾的与海外的互相掐了起来,因为一个说法证伪了另外一个说法,尽管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

这次,吴连登先生的访谈出来了,估计某些人又要紧忙活了,又要在道听途说的大土堆中刨地三尺了。但是,除非“亿元稿费”说有比为毛泽东管生活、家庭开支的吴连登先生、有比从1952年9月直到1986年离休,一直在中央办公厅专职负责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特别财务,叫“中办特会室”工作的82岁的郑长秋先生,专职保存财务票据的老红军战士、“中办特会室”出纳钟子山先生更有发言权的“证言”出来“权威认证”,否则,“亿元稿费”至今还是道听途说。由此的借题发挥,还是无根无据,甚至是造谣生事。

这些年来的对毛泽东的要么谩骂,要么歪曲,要么发泄的种种言论中,总会听到一个词“真相”,好像有这么一批人,“真相在握”,所限披靡。草民记得比较起敬的,有一位叫做李锐的先生,被众多主流媒体、海外媒体称为“国内外知名的毛泽东研究专家”,据说其成果“既可以称为‘毛泽东晚年研究’,也可说是从‘从大跃进到文革’的中国史研究”(单世联:读《李锐文集》),但是,读了同一位先生的同一篇文章中的文字“李锐著述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毛泽东的研究,其中尤以晚年写的《庐山会议真面目》、《毛泽东的晚年悲剧》、《大跃进亲历记》最具价值,三书的内容多是其担任毛泽东兼职秘书一年多的亲历亲闻”,草民又眼晕起来,一个仅“担任毛泽东兼职秘书一年多”,庐山会议后又“历尽坎坷”,成为普通人的那一点点“亲历亲闻”,怎么就能够大言不惭地成为“中国史研究”的典籍了?怎么就可以说其眼中的“毛泽东的晚年悲剧”具有所谓“权威性”了?

李锐先生的“名篇”《庐山会议真面目》据说当初是具“轰动性”的,是不是因为其他人写的庐山会议没有李锐先生的“真面目”多,草民搞不清楚,但是,草民对另外一件事情的“真面目”有兴趣,就是所谓“毛泽东前秘书李锐”的“真面目”,为什么呢,用“毛泽东前秘书李锐”这个词句在谷歌上检索,有4万9千多个结果,用“李锐”检索,有50多万个结果,这些结果中,大都赫然列出李锐是“毛泽东前秘书”。“真面目”究竟如何呢?“证据”信手拈来。

比如,网上有一篇文章“李锐担任毛泽东秘书前后”(《名人传记》2005年第6期周荣初),绘声绘色地说道,1953年毛泽东视察长江,林一山和李锐就是否上马在毛泽东面前辩论,“最后还是毛泽东拍板说:讲了不算数,你俩各写一篇文章,三天交卷。林、李奉命行文,林一山写了两万字,李锐写了八千字,…这场辩论以李锐的意外获胜结束。毛泽东看中李锐这支笔,指着李锐说:‘我们要有这样的秀才。’南宁会议散会前,毛泽东要李锐当他的秘书。李锐忙说恐怕不成,水电业务忙得很。毛泽东说是兼职的嘛。事情就这样定了。”

如果是作为“报告文学”,草民不反对这样写,如果是“史实”,草民以为这位周先生写的“传记”还差一点考证,第一,“毛泽东看中李锐这支笔”,是不是说李锐的文采、理论水平为毛泽东所“器重”,而不是李锐的所谓“专业知识”?若此,“水电业务忙得很”算个什么理由,好像是毛泽东要个秘书是件可以随便讨价还价的事儿,要么毛泽东并非像李锐们所言的那样“独裁”、“专断”,看中个“这支笔”,“这支笔”还可以推脱,毛泽东也就“让步”了。

这里又引出来另外一个问题,这个“兼职的嘛”有没有组织认定?如果有,李锐先生及其吹捧者这么些年好像没有拿出来么,如果没有,那么所谓“兼职秘书”就缺乏正式的组织程序,算不得“正史”。

按照李锐自己在《毛泽东晚年悲剧——毛泽东秘书手记》中的说法:“就我个人来说虽然三峡的争论结束了,可是一种‘百年难遇幸运’却降临到我身上。完全出乎意料之外,辩论结束这之后,毛泽东以秀才的名义嘉奖我,要我当他的秘书。我以工作繁忙作推辞,结果还是要我做他的兼职秘书。”(第373页)“毛泽东在上海会议讲到这个问题时,把这种‘兼职秘书‘称为’通讯员。‘他说:我要找通讯员,一部一个,人由我自己找。你们可以找通讯员,为什么么我不可以找?我已经找了个李锐。”(同上书,第220页)

那么,既然毛泽东本人说过“我要找通讯员,一部一个,人由我自己找。你们可以找通讯员,为什么么我不可以找?我已经找了个李锐。”,为什么又止于“一个李锐”呢,不是要“一部一个,人由我自己找”么?当时的部级单位数以十计,怎么就“钦点”了李锐一个?是不是其他的同志虽然也当了“通讯员”,为毛泽东提供了一些相关方面的材料,却根本就不好意思几十年来一口一个自己是“毛泽东的秘书”?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21 16:22 , Processed in 0.052412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