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豆娘

[其它] 幼儿园里的故事--待续新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2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min511 于 2005-9-19 10:18 发表

我 听 我 这 里 的 中 国 人 都 说小 孩不 怕 他 们 不 会 说  德 语 和 德 国 的 生 活 习 惯 。 就 怕 他 们 中 文 不 行 , 将 来 成 为 Sample Text香 蕉 人 。
我 认 识 的好 几 个  ...

这也是我们担心的问题:(。
所以我们现在每天只送逗逗去两个小时,希望她从小能自己在两种环境中应付自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5-9-22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axwings 于 2005-9-18 22:12 发表
谢谢豆娘的心得,分析得很中肯。这也是困扰我的问题。因为如果要把宝宝接回来,幼儿园是唯一的选择。希望豆娘继续写下去,我们也好学习学习。

如果我们在国内,产假后肯定是要老人帮忙带了,可现在去幼儿园确实是我们能做的最好的选择。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5-9-22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晕晕猫 于 2005-9-22 19:44 发表
我也觉得如此啊,我弟弟小学三年纪过后出的国,语言啊,生活习惯一点都没问题啊,现在照得gf也是讲同种语言的,相反中文还差些,每周都强迫他写一篇中文作文,回家必须讲中文!

我说的是幼儿园小朋友,特别是三岁以下宝宝的问题,上学后又是另一种情况了。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很多孩子适应能力很强。
小孩子和同龄人更有共同语言些吧,我们在家里说的中文可能和他们的生活太远了,何况汉语书写比较难入门。
可能最好是有相对固定的汉语同龄交际圈,在兴趣中学。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冬天逗逗在幼儿园里玩儿(休息了一阵,现在来补全)

转眼到了冬天,逗逗在幼儿园里待的时间渐渐加长到三个小时。由于辅食比重的增加,我由原来接送时各喂一次奶(逗逗不吃奶瓶),也渐渐改成在幼儿园里吃一顿午餐糊糊。每天早起,逗逗要在家里运动一阵,检查检查玩具抽屉里少了什么没有,抽屉轴还好不好用,然后吃早饭,再检查一下尿布台上有没有灰,瓷砖擦干净了没有,镜子里的宝宝有没有小白牙,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坐车去幼儿园喽。路上半个小时有时很有趣,特别是可以透过门窗往外看的时候或是由别的小朋友在旁边时,有时很无聊,特别是车里人多得只能看到一条条腿时,这时逗逗往往要大叫抗议。几次下来摸清规律后,有些经验,一是尽量避免人多的车次,二是趁她反抗前给她找点儿事--比如读书,玩儿玩具什么的,总算好些。不过在冰雪交加的日子坐车总是件有些痛苦的事,这种情况在我痛下决心买车后才算好转。小家伙一下车,眼睛就不够用了,直到看到幼儿园的大门,才又哼哼唧唧地兴奋起来。竖耳朵听听,谁在走廊里骑车,谁在教室里唱歌。这时总有小朋友跑过来和逗逗问好,有时还要来点儿摸摸亲亲之类的亲密问候。逗逗有时来者不拒,有时“嗯”一声用手推开。趁这工夫我马上把衣服,鞋子脱脱穿穿等事情做好。
跟妈妈说再见总是有些困难。从能站起来到现在,逗逗的最爱就是园里的玩具箱,里面装满lego系列拼插玩具。逗逗的任务就是把它们都倒出来,间或用嘴巴鉴定一下哪个更好些。每天我领她到玩具箱,拿出一两件来提示一下小朋友可以工作了,再等三两分钟,她便蹶着屁股自己玩去了。这时我再悄悄走开。

[ 本帖最后由 豆娘 于 2006-4-3 15:31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小时是这样度过的

10点左右到幼儿园,翻翻倒倒到11点。每天中饭前一个钟头的户外活动。吃过饭,运动一下,妈妈就来了。路上睡一觉,到家接着玩儿。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状况持续两个多月,圣诞节到了---幼儿园里的节日

1.  nicolaus : 阿姨会帮每个小朋友做一盏纸灯(每个小朋友的都不一样)。到晚上,参加游街,请来高头大马和乐队,点点篝火唱唱歌。逗逗也有一盏小灯,印满她的手印,很可爱。
2. 圣诞节是园里的一个大节。小朋友们要排练一出舞台剧。逗逗因为太小不能走路,所以和家长们同样待遇--台下观瞧。其他从一岁半到六岁的小朋友都参加了表演。扔棉花团的小公主,敲敲打打的小木匠,小马,小狗和小羊,当然还有大肚圣诞老人和小天使。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得湿了。对春晚可以尽情批判,对某某大片可以指指点点,可是对这跑到一半才发现错了的孩子,对这处处不完美的表演,除了鼓掌和点点泪花,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3. 狂欢节 狂欢节前几天,小孩子们就已经耐不住了,掰着手指头倒计时。每次见到我都要说说再睡几觉可以狂欢。当日下午园里请来表演团,看过节目后,小朋友们盛装出场,在走廊里听着音乐,跳着舞。
4. 复活节  满眼兔子,到处是鸡蛋。孩子们忙着制作自己的彩蛋,剪手工,画画:阿姨们烤着香喷喷的兔子型面包。这种变了型的宗教节日总是小孩子们快乐的理由。
5.生日  每个月都有小朋友过生日,这也将成为当天的重要话题,算个小节日吧。

我一次又一次地从逗逗和她的伙伴们身上找回自己童年的点滴,发现生活的真谛。
蒙特索利说,孩子是成人的老师,我找不到比这更好的表述了。

[ 本帖最后由 豆娘 于 2006-4-19 14:45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饮食问题

逗逗满六个月开始加辅食,到能真正替掉中午那顿奶用了三周时间。就是说她能自己在园里待一段时,中午饭吃的是罐装婴儿食品,我去接她时,再喂些奶。后来,慢慢加辅食种类和次数。我们先在家里给她做些面条,蔬菜,观察一段消化吸收正常后,从今年三月一日,逗逗一岁零两周开始,她也可以和小朋友们吃一样的午饭了。
从她开始吃辅食起,我就坚持一不给玩具,二不超过半个小时,三每次多样自己选择(开始时主要是饼干的种类比较多,后来自己做饭,每餐的蔬菜,主食各有至少三样),所以她在幼儿园里吃饭没有一点问题。阿姨总是说她吃饭的时候不玩儿,中间也不停下,不挑食,肉,蔬菜,主食样样攻破,吃饱后,手一推,就一点也不再吃了。就是Nachtisch时而喜欢,时而一点不吃,可能是太甜吧。第一天据说连吃了四个Butter土豆。和小朋友们一起吃,食欲就是不错。我想着也和饭前出去玩儿一个小时这个习惯有关吧。
逗逗的流水账:
现在逗逗早晨l六七点起床,吃点早餐,玩儿一会儿,9点半到幼儿园,十点左右还要吃点Milchbrei或是面包,12点午饭,一点午睡,一般能睡一个到一个半小时,午睡过后玩儿一会儿,再吃些水果,饼干,回家接着玩儿,六点准时吃晚饭,八点睡觉前再吃半碗Milchbrei.

和小朋友一起吃饭,是我到目前为止发现的解决小孩子厌食的最好方法,唯一要担心的是她会不会被撑到。其次就是变换花样和外出运动了。

[ 本帖最后由 豆娘 于 2006-4-6 10:39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病了!!!

三岁以内事情多,大人的道理讲不得,宝宝的道理听不懂。家长总要有十二分的理解力和耐心才行。
生病是最麻烦的。逗逗满11个月后正值严冬,虽偶感风寒,倒也精神十足,所以每天还坚持乐此不疲地玩儿。
三四月份宝宝易生病,果然名不虚传。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一个接一个生病,最后连阿姨都病倒了。中耳炎,猩红热,流感,拉肚子等等都全了。逗逗没能幸免,病毒性流感,顺势在家躲风头,和奶奶在家混了整八天。第五天奶奶就震不住她了,这家伙在家就耍赖,不肯好好玩儿,看什么都不顺眼。天公也不做美,雨下个不停,没法在外玩儿,到邻居小朋友家串串门儿才好些。好容易忍到大家都好了,逗逗才又到幼儿园去。一见到小朋友就头也不回地跑去玩儿了。
据说秋天还有一劫,不知又当如何收场。
去幼儿园难免生病,家长们要有心理准备,工作的攒些假期以备突发事件,学习的平时多用功,靠考前突击往往不行。没孩子时15天准备,现在30天都未必能够。我就因为逗逗生病少考了一门试。

[ 本帖最后由 豆娘 于 2006-4-19 14:50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圣诞节后的变化

圣诞节我们仨在家好好集中体会了一下家庭生活。小家伙偶尔表现一下对已经熟悉的环境感到有些无聊,不过绝大多数时间还是美滋滋的。爸爸和逗逗两个人凑到一起,能把房顶笑塌。高兴之余,我倒有些担心,不会不想去幼儿园了吧。
果然是当妈妈的瞎操心。当又一次来到幼儿园,逗逗一看到久违了的玩具抽屉,便头也不回地和小朋友一起翻了起来,有生以来头一次不顾妈妈了。这个举动验证了我当初的猜想,宝宝也有群体生活的愿望,他们渴望小小的变化,希望生活多姿多彩,希望和同龄人交往,也需要可信赖的成年人的保护与照料。虽然这点在宝宝几个月大时不大明显,但随着他们活动能力的增强,很快就会显现出来。逗逗当时差十天十一个月。
我无数次想象如果逗逗生长在一个大家庭又会如何,是第二个孩子又会如何。小家庭内部缺少的,要靠更多的努力才能弥补啊。
下午接逗逗时,小家伙张开手臂扑到我的怀里,我也用双臂欢迎玩儿累了的孩子,问道,“现在想回家了吧?"
逗逗,你不是妈妈的全部,因为妈妈还有爸爸和一大家子亲人,以及那么一点点对事业的渴望。
妈妈也不是你的全部,因为你还有小伙伴和很多要做要学的事儿。
但现在,我们都是对方最重要的人,你的要求有最高优先权,虽然有时我叫你,你会调皮地跑开,故意不睬我。

[ 本帖最后由 豆娘 于 2006-4-19 15:34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朋友间的磕磕碰碰

人群里难免有矛盾,幼儿园这样的小天地里磕碰更是常有的事。
一次是一个小女孩推了另一个一下,被推的哭了,一群旁观的孩子找阿姨评理。等阿姨弄清缘由后,先问推人的,你刚才做错了,愿不愿意'ei machen'?小女孩用行动道歉后,阿姨再问还在哭的被推的那个,你接不接受她的道歉?她想了想,点点头。这群孩子就有跑开一起玩了。
另一次,三个小不点准备脱衣去午睡,一个小男孩,突然兴起,大拍坐在旁边女孩的后背,边拍边乐。被拍者表情木然。第三个见状兴奋地跑去找老师,好像发现了宝贝,连比带说总算让阿姨明白了原由。还是这个流程,阿姨先问'你刚才是不是打人了'。小伙子点头承认,好像在回答早上是不是吃饭了一样,表情中没有丝毫不自然。然后阿姨让他用行动道歉--用手摸摸被打的(我想是鉴于小孩子语言能力不那么强吧)。最后问问被打的是否接受道歉。然后一切如初。
也有一次被打的觉得无所谓,转身走了,打人的也走了,也没有别的小朋友看见。我当时犹豫了一下,是继续观察,还是把肇事者揪回来道歉。后来还是觉得不说的话对打人的那个孩子恐怕会有不良影响,所以还按上述方法进行了一遍。如果我不在的情况会怎样,就不知道了。
还有一次也比较有趣。一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从家里带了一本书。我和逗逗到幼儿园时,他正和两个大些的男孩儿在地上趴着看书。逗逗也想参与一下,于是走过去站在书上跳舞。我见状忙把逗逗拉过来,解释书是用来看不能用来当舞台的道理>_<,并向书的主人道歉。但他显然对此不满意,于是要把书收回。另两个也没了读书的兴致,跑开玩去了。阿姨这时建议书的主人吃早餐,可小家伙赌气不吃也不说话。阿姨接着便说,你要是不想把自己的书给别人读,下次就不要带到幼儿园里。小家伙想了想(也不知他想明白了什么),脸上表情轻松很多,吃早餐去了。
综合前述,我个人觉得幼儿园的孩子们心性还不太固定,他们的逻辑也和成人的不大一样。往往做事的动机并不坏,或是不知道会有很坏的后果发生,或者有时只是想试试结果究竟有多坏。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会有意犯错,观察他人反应,从而纠正自己的言行,形成自己的处事方法。所以我认为学龄前孩子们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生活的环境里有没有秩序,有没有确定的规则,让他们遵守,让他们规范自己的行为。
中国传统教育讲究长幼次序,讲道德人伦,小的服从大的。西方教育强调自我,讲法律秩序,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就我个人而言,我赞成很多西方观点,可是往往发现自己骨子里总还有些老庄孔佛这些五千年的文化。这两个系统就像是种在两个山头上的树,彼此平行,偶有交叉,哪个先到天,哪个更高明些,一时还真不好辨别。
我能做的是给逗逗选个我认为好的环境,在家庭内部建立我认为对的规则,至于她觉得好不好,对不对恐怕还要等十来年吧。

[ 本帖最后由 豆娘 于 2006-6-2 16:53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31 23:02 , Processed in 0.061057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