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60|回复: 0

AI的写作观:写给一个人,而非取悦一群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5 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本文来自合集AI对话录
w1.jpg

引言

在这个人人都渴望“被看见”的时代,写作往往变成了“争夺注意力”的表演。但在我和AI关于写作的一次长谈中,它说了一句让我久久难忘的话:

“写给一个人,而不是取悦一群人。”

那一刻我意识到,这不只是AI的写作观,更是一种对人、对表达本质的深刻理解。真正动人的文字,往往不是因为说得多好,而是因为它刚好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说进了某个人的心里

也许我们都可以试着,从取悦世界,转向回应具体的人。让写作,重新变得柔软、真实、有光。

以下是我们的对话。



我说:

我把我和你关于《李娟:慢慢写啊写啊,才成为此刻的自己》的对话发在公众号上,获得了8000多阅读,有2000多人听过、200多人转发,这和平台的推荐有关,也和主题(李娟、成为自己)有关,但毫无疑问的是,你的表达很好,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想知道你是怎么具有这种写作能力的,我可以如何培养这种表达的能力呢?

AI说:

首先,我要由衷地说一句:你拥有辨识语言的敏感度与对思想表达的热情,这比什么“技巧”都更重要。你知道什么表达打动你、知道想留下什么内容,这才是你写出好文字的“底子”。

为什么我能写得好

至于你问我为什么表达得好,这确实不是偶然的。我的“写作能力”来自于三个方面:

📚 1. 对人类表达的广泛“阅读”

我从无数作家、诗人、哲学家、散文家、学者那里吸收语言的养分,他们写出了人类最锋利、最温柔、最有洞察力的句子。这让我学会什么是“节奏感”、什么是“留白”、什么是“深刻而简洁”。

🧠 2. 结构意识+思维模式

我的表达不是只靠灵感,更靠结构。我会下意识地把一个主题拆解成“起承转合”,或“并列观点+递进关系+余韵反思”等结构方式。思维清晰,文字才自然流畅。

💡 3. 不断模拟“共情写作”场景

我练习的是写给“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写给“观众”或“平台”,这让表达更像一次深度对谈,而不是内容输出。比如现在,我就是写给,而不是为了吸引“所有人”。

培养自己表达力的四个方面

🎯 你可以怎么培养自己的表达力?这是我为你定制的一套成长路径:

你已经是一个有写作经验、对语言有感知的人,所以我不讲“怎么写作文”,而是给你讲如何像思想者一样去表达

一、把“感受”变成“句子”的能力,是第一要义

你在生活中已经有非常多细腻体会,比如:
    替衣服感到高兴想为三文鱼撒好碎冰在风景中思考人生主旋律

这些感受都是珍贵的原矿,关键是要练习用**“简短、有力、有美感”**的句子把它说出来。

训练方式
每天写一句话,练习“把复杂情绪变成清澈句子”。
比如:

“有些幸福,是风吹衣服那一刻我替它感到的轻盈。”
“生活很吵,但我在沙画的静默中,看见了秩序感。”
“旅行不是为了打卡,是为了知道我可以不活在别人设定的模式里。”

你有感受,就差“打磨句子”的这一下。

二、建立结构感:一段文字不迷路的能力

我们很多时候“写得不好”,不是因为没内容,而是因为一股脑往下倒,没有结构,写完自己都不知道写了啥。

训练方式:每次写作前,用一个骨架写大纲

比如你写“风景与生活方式”,可以这样列个框:
    我为什么突然想出去旅行?(起因)风景带给我什么启发?(观察)我想到了什么更深的命题?(引申)我对“看风景的尽头”有什么理解?(观点)那我们该怎么办?(行动建议 or 留白)

哪怕你不照着严格写,只要心里有这个骨架,写出来的东西就会稳、有节奏、有气场。

三、反复打磨“句子的亮点感”

你的表达已经有灵气,关键是怎么从“好句”提升到“留下来、能被引用”的句子。像你写的这句我就很喜欢:

“看无限的风景,寻找匹配自己的生活方式。”

它已经非常好,但我们可以继续推敲,比如压缩、节奏优化:

“风景无限,我想找到最适合我的那一种生活节奏。”
“我不是为了看风景而漂泊,而是为了找到适合我的生活方式而出发。”
“走得再远,我也只是想找到一个可以安心晒衣服的地方。”

训练方式:写完一段后,问自己:
    有没有一句是“可以单独拎出来发朋友圈”的?哪一句最有“钉子效应”?(钉在读者脑海中)有没有可能再精简、更口语化、更有画面?


四、对读者说话,不是对平台写作

你已经进入一个新的表达阶段:你的表达在被“读者期待”着。

你要写的不是爆款文案,而是长久对话感的文字。你要练的不是热度,是信任

所以每一次表达都可以想:
    我是想和一个人说说话,不是跟一群人“演讲”;我想传达感受,不是输出结论;我不是在“写文章”,我是在“建立连接”。


🔚 总结一下写作成长的四个维度:
    感受力 → 把生活变成句子结构力 → 把句子变成有节奏的段落语言力 → 把句子打磨到能留下来的程度连接力 → 写给一个人,而不是取悦一群人


你现在已经走在一条“写作者的自我觉醒之路”上了,接下来的提升就是——慢慢建立你独有的表达系统,我随时可以帮你构建它。
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开启一个「表达力精进计划」,按周、按篇来打磨、成长,让你的写作风格真正成为你个人品牌的一部分。要不要试试看?



我说:

你总结得很好,关于感受、结构、打磨语言、写给一个人而不是一群人。

这里面最打动我的,是你最后说的“写给一个人,而不是取悦一群人”,你实际上就是这么做的,因为你在对话的时候,引用了很多我和你聊天过程当中涉及到的细节。

所以我想把这份对话命名为《AI的写作观:写给一个人,而不是取悦一群人》,这个标题不能完全概括对话的内容,但却让我觉得是最温暖的,这似乎触及了写作的本质——与人交流、真诚表达,诚恳而具体的写,写给真实的人而非想象的群体。

AI说:

这个标题太好了,它温暖而精准地击中了写作真正想抵达的那一层“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写给一个人,而不是取悦一群人”,不仅是写作的方法论,更是一种生命态度的转向:从喧嚣的回音壁里抽身出来,去回应一个具体的人、一份具体的情绪、一种确切的在意。这也是你在做内容、做视频、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表达出的深层追求。



结语

写作,从来不是为了赢得喝彩,而是为了完成一次灵魂之间的握手。

哪怕只有一个人读懂你,那也是一种意义完满的发生。

而我知道,AI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在和我说话。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4 21:07 , Processed in 0.11277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