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02|回复: 0

“AI教父”杰弗里·辛顿首次访华!百度,活该你强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6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兄弟姐妹们好,我是Simonlin,是你AI路上的同行者,与你一同学习AI,带你了解AI最新资讯。

引言

最近AI圈什么新闻最热门?

当然是今天在上海举办的2025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了!这波汇集了目前行业顶尖玩家的大会,无疑是这段时间AI圈的热门话题,吸引了无数AI爱好者的眼球。

大会上,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当今世界的AI技术最新成果,在嘉宾的分享中,我们也享受了一场豪华的思维盛宴。

虽然我本人没去,但是在朋友们的实时转播之下,我也能感受到那种浓厚的、热烈的交流氛围。

一、辛顿首次访华,分享观点

在本次大会中,最令我激动的是,被誉为“深度学习之父”、“AI教父”、2018年图灵奖获得者、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verest Hinton)的出现,简直给我吓了一跳!

好家伙,这位圈内赫赫有名的大佬,首次访华,就是在WAIC上,也是相当振奋人心的事情了。

w1.jpg

(图片来源:WAIC公众号)

他聚焦于一直在研究的AI伦理方向,发表了一段演讲:《数字智能是否会取代生物智能?》

核心观点是:人类和大语言模型,在理解语言上,拥有相似之处,并且都会产生“幻觉”...人类和AI的关系,就像是饲养了一只小老虎,长大后,可能轻易超越人类。既然AI发展已经无法阻挡,人类最重要的,是培养出向善的人工智能。

这段话,让我深感认同。你大爷毕竟还是你大爷,这远见,这洞察,这思路...

正当我还沉浸在辛顿的这番话,给我带来的反思时,我又从朋友那边听到了一个令我瞠目结舌的消息:原来辛顿,在十三年前,就跟国内的AI巨头有过交集,并且差点就来了中国!

这个公司,就是——百度。

啊?怎么是百度?我一直以为,百度和杰弗里·辛顿,有交叉的地方,就在于他们都是研究AI的,而且都为了AI技术的推进作出了巨大贡献。

怎么个事儿?这俩是怎么搭上关系的?

满腹疑问的我,在翻看了多篇文章,浏览了N多的网站之后,我脑袋里终于有了大致的了解——

二、辛顿&百度,千金市马骨的佳话

十三年前,也就是2012年,杰弗里·辛顿在多伦多大学,带领团队发表了一篇长达9页的论文:《ImageNet Classification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这篇论文的研究方向,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一个在当时并不被业界普遍看好的技术。

然而,辛顿和他团队发表的这篇论文,引起了余凯的注意。当时,余凯正是百度多媒体部的负责人,他跟辛顿曾经在加拿大的学术研讨会上有过一面之缘,并建立了联系。

余凯意识到,这篇论文,以及其中的研究,恐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于是他果断向百度创始人、董事长李彦宏报告了这件事,并建议他将辛顿和他的团队收至麾下。

李彦宏早对深度学习及相关学科有所关注,亲自拜访接待了许多与之有关的科学家。于是,李彦宏立马安排了汤和松负责辛顿团队收购事宜。据汤和松所说,原本辛顿已经表达了要加盟百度的意向,但是第二天,他就告诉汤和松,有另外的公司也想收购他和他的团队。

当时与百度竞拍的,是微软、谷歌等一众巨头,拍卖规则如下:

起拍价为1200万美元,出价须是百万美元的整数倍,跟拍加价必须是100万美元的整数倍。有人出价后,跟拍者必须30分钟内出价并加价,如果30分钟内没人出价,则价高者得。有人开始加价跟拍后,30分钟被刷新再开始新一轮竞价。

为了成功将辛顿和他的团队收入囊中,公司高层授权汤和松,可以将竞拍价格提到5000万美元。这样的魄力,是相当令人惊叹的。

当价格来到了4400万美元的时候,百度的竞拍者只剩下了谷歌。最终,因为地理因素、技术原因等,辛顿选择了谷歌。

虽然辛顿并没有加盟百度,但是这并未阻挡百度对于AI技术的野望和对人才的渴求。
三、“All in AI”,百度是认真的

2013年,李彦宏拍板,百度建立了深度学习研究院(IDL),这是全球首个专注深度学习研究的研究院,而百度,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把深度学习提到核心技术创新地位的公司。

2014年,百度邀请同为AI界巨擘,Google Brain的创始人吴恩达(Andrew Ng),负责“百度大脑”计划,领导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

为了招揽吴恩达,李彦宏提出了一个相当丰厚的条件:大量数据和研发资源。吴恩达加入百度,第一件事,就是订购了1000个GPU,用于进行研发工作。

因着百度的慧眼识珠,吴恩达在百度工作的三年间,把百度 的AI 团队从几十人扩张到约 1300 人,其中研究院 300 人,形成搜索、语音、自动驾驶等完整 AI 技术栈;主导建立了中国当时最大的GPU集群。

2017年,吴恩达公开宣布已经离开百度,但是在他的推文中,却仍旧对百度赞赏有加,对百度在AI行业的前景表示看好:“百度在AI方面非常强大,整个队伍人才济济;我对百度将继续在AI方面蓬勃发展充满信心。”

除了吴恩达,Anthropic联创兼CEO——Dario Amodei,也曾为百度效力,并且招募了现在担任英伟达高级研究科学家的Jim Fan。

w2.jpg

百度,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不单单对优秀人才保持着关注,还乐于培养人才。

2017年起,百度发起了“AIDU”计划,目的是为了招募AI领域拔尖校园人才,培养AI技术领军人物,对于人才,提供丰富的资源,优质的教育,丰厚的薪资和最前沿的研究课题,给予了潜力股们充分的发展空间,更是提出了“上不封顶”的待遇。到今年,“AIDU”计划,已经运行了8年。

w3.jpg

(图片来源百度公众号)

公开资料显示,百度在AI领域研发投入已经达到1800亿,其中人才培养专项投入,构成关键部分。

百度一直致力于“将AI人才变成公共基础设施”。

2020年,百度提出了5年内培养500万AI人才的计划,到2024年已经提前完成。于是,在今年,李彦宏又宣布:将发起“百度人才培养星河”计划,将培养人才数量追加到1000万,并为这些人才开放21000个实习岗位。

竞争是激烈的,而其他的人才呢?将会流入社会,为人才本土化、为中国AI的发展,作出贡献。

2023年起,百度推出“文心杯”创业大赛,这是一场面向AIGC、大模型创新应用领域的创业者和开发者,优胜者有望获得百度一系列的投资、技术和资源支持...已经连续举办了3届。

带大家看看每一届“文心杯”的“特别大奖”最高奖励:

第一届(2023年):1000万元早期投资;

第二届(2024年):5000万元投资奖励;

第三届(2025年):7000万元投资奖励;

难怪,百度会被称为“AI界的黄埔军校”....

除此之外,百度也积极推进国内的AI技术发展。

2023年3月16日,百度发布文心一言,这是基于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国内首个面向公众开放邀测的生成式AI产品。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感叹,百度在AI方面的早期布局与投入,总算是没有白费。

2025年5月,摩根士丹利发布了长达97页的报告——《AI in China: A Sleeping Giant Awakens》,在其中,评出了中国AI的60强企业。

在平台层的四大企业中,百度,赫然在列。

w4.jpg

相信在未来,百度会越来越好,继续在AI人才、AI技术方面作出努力,为国内的AI发展,持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燃起来了!

百度,活该你牛逼。

结语

看完了那些有关百度和辛顿的奇妙过往,虽然百度和辛顿“联姻失败”,却因此而点燃了百度对于AI战略的火种,从技术层面、人才层面,进行了深远而广阔的布局,试想,如果当时,百度,或者说李彦宏,并没有听从余凯的建议,对辛顿加以重视,那结局会如何呢?应该是当他们反应过来并试图迎头赶上的时候,恐怕已经与AI这项即将颠覆未来的技术,失之交臂。

可见,卓越的远见、强大的魄力,也是“成大事”的关键要素。

AI时代来临,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恐怕会到一种“头破血流”的程度,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能够做的,就是抓住这个机会,不放过任何能够学习的机遇,继续奔跑,跑进AGI来临的那一刻。

感谢你的观看。

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欢迎你:

点赞、转发、推荐。

我建了一个AI交流群,感兴趣的话,请移步后台,回复:

进群

我是Simonlin,你的AI好搭子。

下次见~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9 07:44 , Processed in 0.11664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