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56|回复: 0

[关税] “关税延长”条款细节更利于美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全球供应链经历了一次“濒死体验”。若未达成展期协议,中国输美纺织品的综合关税将在8月12日后从30%飙升至145%,而美国医疗设备价格将面临34%的暴涨。
01 表面缓和,关税延期的战略实质




此次斯德哥尔摩会谈达成的关税展期协议,本质上是中美在“竞争共存”框架下的战术性休战。根据协议,美方暂停的24%“对等关税”及中方反制措施将延期至2025年11月11日,而双方互征的10%基础关税则继续维持。

这一安排延续了2025年5月日内瓦会谈以来的阶段性共识,为全球贸易提供了短暂的确定性窗口。但细究条款细节,可发现暗藏玄机:

    美方在光伏组件上维持50%关税,却单独给予中国储能设备零关税配额;

    22项关键技术出口限制纹丝未动,仅承诺9月前完成半导体产品编码统一认定;

    “芬太尼税”等特殊关税被巧妙排除在协议之外。


这种选择性豁免暴露了美方的战略优先级——在保障关键领域压制力的同时,缓解本土企业的供应链压力。通用汽车在协议宣布当日立即重启天津变速器工厂产能,该厂70%的工业机器人来自沈阳新松。
02 美方战略的多重维度与真实意图




表面上的休战延期,掩盖不了美国精心设计的战略布局。

经济缓冲诉求占据显要位置。美国7月通胀率仍处高位,中期选举压力下,白宫不得不避免消费品价格再度飙升。关税若加征将直接冲击普通美国家庭,沃尔玛等零售商已多次警告白宫:全面加税将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涨12%-15%。

更深层的是产业重组意图。美国正利用时间差加速推进 “去中国化”供应链重构。美日最新贸易协议要求日本采购美国棉花以换取15%优惠税率,直接削弱中国纺织品的竞争力。

同时,通过技术壁垒实施“软性封锁”——美国服装鞋袜业联合会(AAFA)要求2026年起所有输美纺织品提供区块链溯源记录,实质上将中国中小企业排除在数字化供应链之外。

特朗普政治团队的选举考量同样明显。90天延期结束时恰逢美国大选关键冲刺期,关税牌可能成为激发基本盘的政治工具。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释放 “年底前可能访华” 的信号,既维持谈判希望,又保留筹码。

特朗普政府的延期决策绝非善意让步,而是经过精密计算的供应链重构策略。这一战略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

时间维度上的“悬崖管理”

美方频繁使用“延期-施压”循环的“TACO模式”:先设定关税生效期限制造恐慌,待产业链应激反应后再暂缓,以此逐步推动供应链调整。7月18日白宫曾威胁“不再延期”,一周后却态度软化。这种反复性实则为心理威慑工具。

技术维度上的“软性封锁”

当关税武器边际效应递减后,美方转向更隐蔽的技术合规壁垒。美国服装鞋袜业联合会(AAFA)要求2026年起所有输美纺织品需提供全程区块链溯源记录。这种数字化门槛将中国中小纺织企业挡在市场之外。

地理维度上的“近岸重构”

美日贸易协议中,日本获得15%优惠关税税率,代价是承诺采购美国棉花。这种“关税换市场”策略正重塑全球生产地图:墨西哥转口美国的中国纺织制品上半年增长217%;埃塞俄比亚的“中国棉纱+非洲加工”模式使牛仔裤输美成本降低31%。
03 中国应对,被动中的主动破局




面对美方攻势,中国展现了既强硬又灵活的复合策略:

战略威慑的精准部署

中国凭借稀土资源优势形成有效反制杠杆。作为全球稀土供应主导者,中国多次限制出口对美国新能源和军工产业造成精准打击。这种不对称反制迫使美方在关键矿产领域保持克制。

第三国产能的快速布局

中国纺织企业没有坐以待毙。宁波申洲国际等龙头已在墨西哥建立裁剪-缝制一体化基地,利用美墨加协定(USMCA)规避关税。同时,非洲自贸区成为中国制造跳板,通过“半成品出口+当地加工”模式享受对美零关税待遇。

市场多元化的加速推进

RCEP框架下亚洲市场一体化显著降低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2025年数据显示,中国已是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这种网络效应使单一市场风险可控。
04 产业震荡,全球供应链的重组阵痛




关税延期看似缓和,实则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深层裂变:

订单流动的“钟摆效应”

斯德哥尔摩会谈前夕,美国采购商出现恐慌性“提前备货”。江苏纺织企业7月订单较6月激增42%,其中72%要求8月10日前出运。与此同时,越南等东南亚代工厂遭遇“订单撤销潮”,部分转移产能加速回流中国。

技术分岔的“隐形鸿沟”

当美国海关加大对新疆棉追溯文件审查力度,每单清关成本增加约500美元。合规成本正成为比关税更隐蔽的技术壁垒。这种软性封锁倒逼中国企业升级,但也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投资流向的“避险迁移”

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因成本超支延期时,中芯国际深圳基地的28纳米生产线正昼夜赶制销往德州仪器的汽车芯片。这种同步发生的产能调整揭示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在政治压力下的韧性重构。
05 行业自救,90天窗口期的生死时速




面对不确定性的90天喘息期,各行业展开与时间的赛跑:

表1 各行业关键策略与风险应对矩阵
行业领域核心策略风险预案技术升级方向
纺织制造墨西哥/非洲产能布局马来西亚棉纱预处理中心区块链溯源系统
跨境电商加速海外仓补货50%锁汇+50%期权对冲HS编码智能管理系统
新能源储能设备零关税配额利用稀土替代技术研发绝缘模块合规改造
电子科技第三国芯片封装(如墨西哥)分散晶圆生产基地7纳米以下芯片设计

供应链的“防震结构”建设

深圳盐田港的货轮正装载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储能电池驶向洛杉矶,这些产品恰好列入关税豁免目录第702项9。精准利用豁免条款成为企业生存关键。

金融防火墙的紧急构筑

针对谈判期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幅扩大至3.2%,头部外贸企业采用“50%锁汇+50%期权”的组合对冲策略。这种金融工程应用成为新生存技能。

技术合规的快速响应

比亚迪技术中心的工程师们正在调试符合美国新规的储能系统绝缘模块——这正是关税豁免目录的关键条款。预判性技术适配已成为进入美国市场的必修课。
06 未来棋局,超越关税的深层博弈




随着90天窗口期的推进,中美博弈正进入更复杂的新阶段:

10月磋商的技术暗战

下一轮高级别磋商将涉及更敏感的技术贸易与投资审查议题。美方在斯德哥尔摩已埋下伏笔:虽暂缓关税,但37家中国企业被移出实体清单的同时,另有14家生物技术公司被新增列入。

规则制定权的隐形争夺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会议上,中美在车用锂电安全标准投票战成38:38平局。这种技术标准战将决定未来产业主导权。

跨境金融的迂回突围

协议达成当日,香港人民币结算系统处理量激增210%,部分交易指向墨西哥中转贸易。这种支付路径创新正在规避传统贸易监管框架。

中美关税休战的延期本质是一场精密的战术妥协,而非战略和解。

在90天的倒计时中,全球企业加速推进的供应链多元化布局不会停止,即使双方最终达成协议,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发生的结构性裂变也不可逆转。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9 20:52 , Processed in 0.10885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