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微信文章
“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
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承认最高法院若裁定关税非法,财政部可能需退还“大约一半的关税”时,这场涉及700多亿美元税款的法律对决,已超越司法范畴,催生出一个横跨华尔街与普通投资者的独特投机市场。
从下级法院的违宪裁定到最高法院即将到来的口头辩论,从投行设计的结构化产品到线上平台的小额押注,数百亿关税的归属悬念正搅动着美国金融市场与政治生态。
这场风波的法律核心,是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合法性之争。美国宪法明确将征税权赋予国会,而特朗普政府援引1977年颁布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关税,该法从未被用于此类目的,条款中甚至未出现“关税”字样 。
两家下级法院已裁定这一做法缺乏法律授权,纽约国际贸易法院更明确禁止执行相关关税行政令,认定其超越总统权限 。如今案件上诉至最高法院,11月5日的口头辩论将成为关键转折点。
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数据,截至今年8月,争议关税已累积超过700亿美元,若裁决推翻原政策,约350亿美元的退款将成为美国财政史上罕见的巨额支出。
贝森特将潜在退款形容为对财政部的“可怕”打击,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关税收入早已被纳入联邦财政预算,突然退款可能打破财政平衡,而其影响远不止于政府账本。
高盛集团研究显示,关税成本正持续向消费者转嫁,目前美国企业承担64%的关税成本,消费者承担22%,年底消费者负担比例或飙升至55%。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测算,这些关税已使美国家庭平均额外支出增加2400美元,且作为累退税,低收入家庭承受了更重的负担。
若退款落地,进口企业的成本压力将得到缓解,但财政缺口可能通过其他税收或债务手段弥补,最终仍可能传导至民生领域。
面对法律裁决的巨大不确定性,市场已抢先构建起独特的“定价”机制。华尔街投行成为这场豪赌的核心操盘者,Jefferies、Oppenheimer等机构积极撮合特殊交易,将进口商的关税退款索赔权与对冲基金等投资者连接起来。
交易逻辑直白却精妙:现金流紧张的进口商以20至40美分的折扣价出售1美元索赔权,提前锁定资金;投资者则押注法院胜诉后获得数倍回报。
Oppenheimer的数据显示,其自2021年已促成超16亿美元同类交易,单笔规模多在200万至2000万美元之间,部分突破1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Cantor Fitzgerald等投行曾考虑参与其中,却因风险未知最终叫停业务,折射出这场博弈的复杂性。
与机构的巨额豪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散户投资者在预测市场的谨慎试水。在Kalshi和Polymarket等平台,个人可就“最高法院是否维持关税”进行小额押注,合约价格直接反映市场对事件概率的判断。
彭博专栏作家Matt Levine观察到,相关合约价格约40美分,意味着市场认为关税政策存续的概率仅为40%。但极低的流动性暴露了其局限性:Kalshi相关合约总交易额不足25万美元,Polymarket不足40万美元,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级风险对冲需求,最终沦为市场情绪的“晴雨表”。
所有投机行为的最终命运,仍系于最高法院的一纸裁决。判决结果不仅取决于法律条文的严谨解读,更与法官对行政权力边界的认知深度绑定。特朗普始终坚称关税收入的重要性,将退款视为“国家灾难”,而法院的判决将直接定义总统与国会在税收权上的权力边界。
即便法院裁定关税非法,退款执行仍面临重重阻碍。海关与贸易专家指出,退款将是“后勤噩梦”——美国海关仅向登记在册的进口商退款,而通过联邦快递、联合包裹等处理清关的中小进口商,难以提供完整货运文件申请退款,这为持有索赔权的投资者增添了额外执行风险。
这场关税博弈本质上是法治原则与市场投机的碰撞。从法律维度看,它考验着美国三权分立体制对行政权的约束能力,能否纠正“以紧急状态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权力越界 ;从市场维度看,它展现了金融资本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敏锐捕捉与套利尝试。
从社会维度看,700亿关税的最终归属,将直接影响美国通胀走势与民生成本。11月的最高法院辩论不仅将决定数百亿美元的流向,更将为美国贸易政策的合法性划定边界,而这场由法律争议催生的投机浪潮,早已成为观察美国制度困境的绝佳窗口。
免责申明:本文内容基于市场公开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决策建议。
关于我们alphalio
关于我们alphalio:“FinTech, FunTech”, 让金融变得有趣。智芝全智能科技是一家坚持科技以人为本的金融数据公司。我们力争成为全球最普世化最前沿以智能量化为主题的投资研究机构。同时密切关注ESG监管要求和ESG投资动态,专注ESG和股票价值传播,提供最快、最新、最全的ESG和最新股票金融资讯和解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