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87|回复: 0

所见与思考:直接问AI不靠谱问题的典型例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2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点击蓝色字关注“唯尘息”,天天原创,感谢关注!

工作原因,时常能看到AI对话机器人的后台数据,这也让我见识到了各种千奇百怪的提问方式。

上半年的一次记录让我印象深刻,有位用户只输入了三个字:“肚子疼”。

这个例子看似极端,但在企业的应用场景中,类似的“无效提问”其实比比皆是。

比如:“要开个招商会,给我出个牛逼方案”。

这就像去看医生,跟大夫来一句:“痒,开方子”。

这种提问,AI不管如何,都能给出一堆回答,但人类,要么无从下手,要么追问了解更多的信息。

这样提问背后的原因,是很多人把AI当成了万能神灯,认为只要说出一个模糊的需求,就能得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这完全误解了AI的工作方式。AI并不具备常识推理能力,它需要准确、具体的输入,才能给出有价值的输出。

就拿“肚子疼”这个例子来说,如果是人类医生接诊,会通过望闻问切来获取更多信息:疼痛的具体位置是上腹还是下腹?是持续性疼痛还是阵发性?有没有伴随发烧、恶心等症状?这些关键信息在简单的“肚子疼”三个字中完全无法体现。

同样地,“出个牛逼的招商方案”这样的需求,缺失了太多必要信息:目标客户群体是谁?预算多少?希望在哪些区域招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背景信息,即便是最优秀的招商专家也无从下手。

日常生活中,因为对一个概念理解不同,相互误解的例子很多。这都是沟通中的信息损耗,这种损耗,在人和AI的对话中被放大得更加明显。

下面是AI帮助输出的相关内容:

在与AI协作时,我们需要学会“有效提问”。一个好的问题应该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明确的背景信息、具体的目标预期、必要的约束条件。例如,与其说“出个招商方案”,不如说:“我们是一家新成立的智能家居公司,目标客户是25-40岁的都市白领,预算50万元,希望在华东地区招募区域代理商,请提供一个包含时间节点、活动流程和预算分配的招商会方案。”

这种结构化的提问方式,不仅能让AI更好地理解需求,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理清思路。很多时候,当我们被迫把需求描述得更加具体时,反而能发现原先没有考虑到的细节问题。

总结与AI高效协作的方法:

首先,把复杂问题拆解成多个子问题,循序渐进地解决;其次,对AI的初步回答进行追问和细化,就像与专业人士讨论一样;最后,始终保持批判性思维,对AI的输出进行审核和优化。

这种与AI沟通的技巧,反过来也提升了我们与人沟通的能力。

当我们习惯了向AI提供清晰、完整的背景信息时,在与同事、客户交流时也会自然而然地变得更加条理清晰。







w1.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2 19:06 , Processed in 0.09838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