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遗忘的人间
自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并应用于临床至今已近115年,是临床检查中必不可缺的,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检查手段。
X射线是一种频率非常高的电磁波,具有穿透性、荧光作用、感光作用、电离作用及生物效应特性,医学领域正是利用这些X射线特性对人体的一种检查手段。不可否认X射线的发现并利用对疾病诊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与此同时X射线可以损伤人体细胞,假若使用不当或者滥用将对人类健康构成不可估量的威胁!
X射线对人体的损伤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首先,X射线可以损伤机体细胞(小剂量X射线对细胞造成的损伤通常可以得到很快的修复),由于细胞中75%的成分是水,大多数辐射可以被水分吸收共产生自由基,而自由基是致癌物质;第二,如果孕妇进行X线检查的话,X射线可以损伤正在发育的胎儿,诱发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引起胎儿死亡或畸形;最后,X射线可以损伤精子或卵子,从而有可能导致生理缺陷。白血病的致病危险达4%左右,近距离照射更容易引起皮肤的损伤而增加皮肤癌的患病率;另外,X射线对机体的损伤是可以蓄积的,因此机体的损伤将随着X射线接触次数或者每次线量的增多而加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放射性检查的设备也越来越先进,每次检查所接受的X射线量也越来越小,而图像越来越清晰。近几年比较热捧的数字X光(CR、DR)和多排螺旋CT,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的发明堪称医学诊断领域里的一次革命,也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技水平,CT可以拍摄到比普通X射线详细约20倍的照片,但是由于CT使用了更高的射线剂量,所以病人就被置于更危险的境地。1991年NRPB得出结论:CT扫描仅占英国全部X射线检查的2%,但却占据全部放射剂量来源的20%,因此它成为最大的单一X射线源。而且,假如你在检查中不能使机体在扫描时间内保持静止不动,那么扫描就必须重新进行,这样一来遭受X射线损伤的风险就加倍了!
虽然医用放射检查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越来越先进,照射的剂量越来越小,这对于病人来说无疑是个福音;但是由于临床医生对放射知识的匮乏,个人的经济利益以及安逸心等等导致放射性检查的滥用,无疑又是对病人健康的严重威胁!以前的专家靠的是经验和细心的体格检查,现在的专家靠的是先进的检查;现在病人一进到诊室医生就开一堆检查单给病人先去做检查,说白了,人活了若干年后身体有些地方肯定有问题的。在我们国家,CT检查已经成为临床医生的依赖,特别是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老百姓的文化水平低,不知道放射检查会对身体造成何危害,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必须行CT检查,反正医生叫检查就检查。本来一些疾病照个X光或B超就可以的,可医生却直接叫做CT,病人就当了冤大头,花费又多、又伤身体!X光比CT价廉,X剂量又远远比CT小。曾经见过一个脸上被甩了一巴掌的病人却被要求去照个头CT,这是牛马都不相及的事,有这个必要吗!通过阅读一些资料和实地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放射检查(尤其是CT)是没有意义、没有必要的!建议各位网友有兴趣可以阅读这本书――《医生对你隐瞒了什么》,新华出版社出版的。
其实我们都是生活在辐射的环境中,辐射有天然辐射、人工辐射等,人工辐射已经严重污染我们的环境!人工辐射最常见的有核能的利用、放射性核素、射线装置(医用X线机、CT等),还有各类电器所产生的电磁波。
有时候孕妇由于客观原因不得不接受放射线检查,比如患肺炎需要拍胸片、脑血管意外或者严重颅脑外伤危及生命需做颅脑CT扫描等等情况,在检查前需将风险告知家属并取得家属同意、签字后进行,检查时必须做好辐射防护。研究发现,孕期接触放射线时,当剂量小于0.1Gy时未发现致畸现象;剂量大于0.1Gy有相当致畸危险;当剂量大于0.25Gy时可能发生小头、弱智,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当剂量达到4.5Gy时50%的胎儿会死亡。一般来说,准妈妈一次摄片(拍胸片,腹部防护)胎儿所能接受到的放射剂量约为0.02~0.03Gy,故偶尔摄片影响不大。如果接触时间在受孕1~2周间,X线对胚胎的影响符合“全”或“无”定律,也就是说胚胎要么死亡要么发育正常;受孕3~10周是胎儿各器官分化形成的时期,此期接触X射线量较大时可能致畸;在受孕12周后接触X射线则致畸的危险性明显减小,但仍有导致外观、生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可能。总之孕妇应避免X射线检查,尤其在怀孕的前3个月;看病时要主动说明自己怀孕,提醒医生注意避免X射线检查和有关治疗;对于必须要做X射线检查的孕妇避开腹部的照射,要求医生做好腹部防护措施!
由于本人知识有限,不妥之处望各位多多包涵并指正,谢谢!知识和数据来源于《医生对你隐瞒了什么》和相关书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