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53|回复: 0

【随笔】说一下AI写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6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关注

w2.jpg

说一下AI写作

白马一布衣

我是接触或者了解AI写作比较早的人。早在2021年我就在我们县作家协会群里说过,或许在不久的将来,AI写作会代替大多数的人类。当时我还天真地将这个结论限制于小小说。当然这个结论被群里的作家们嗤之以鼻,遭到反对。当时所谓的AI还没有今日这般纷攘。或许是一语成谶,时隔三年,AI大盛,DS横空出世,惊艳世界。其逻辑之严密,文字上的驾驭力远超绝大多数的文学爱好者,短时间内风靡文字圈。许许多多的文学健将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产量之丰,质量之高,令人咋舌。有些地方的作协公众号甚至被一两人承包,每天都有质量奇高的诗作佳篇刊登推送。有的文学爱好者忽然间实现了日更,甚至日更数篇。

作为一个比较了解AI的文字爱好者,我知道他们借用了AI的神奇工具。只是几个提示词,只是几个关键字句,只需写下你的需求,AI在一分钟内就能洋洋洒洒,铺陈一篇逻辑严密,辞藻华丽的文字。初期也曾想效仿,但抵不住自己最深处对文字的敬畏,对文学神圣的维护,我并没有沉湎其中。我开始停止了写作,甚至有了放弃写作的念头。既然写不过AI,我就不写了。

w3.jpg

我并不反对AI。AI是未来的大趋势,浩浩荡荡不可阻挡。但我难以接受的是,作为一个文字的爱好者,最起码需要对文字心怀敬畏。而那种只提供简单的提示词,然后就署上自己的大名,接受看客们的点赞和掌声的行为有点沽名钓誉,严重一点,有些欺世盗名的意味。有些人浸润文字数十年,写一篇文字吭哧瘪肚数小时或者数天。而一位AI写作者只需数分钟,洋洋洒洒数千字。对比之下难免没有酸涩和怨恨之心。我就有。我也曾想加入其中,但无法踏出自己心里的那道坎。虽然熟知所有AI写作的套路,却成为不了一名优秀的AI写作者。我总是认为,AI的文字固然精美,辞藻华丽,文字精当,但那是AI通过程序学习海量文本的模仿,其文辞优美源于对经典的模仿和抄袭,其逻辑严密是算法架构的产物,这里面没有“我”的思考,缺少“个体”的思想,他所有的思想都是人类千年经验的结晶,但唯独缺少“个体”的存在。他只能模仿而不能超越。或许有人会说,AI的发展必将会让AI产生意识,并具有创造性。但这正是我所担心的。AI产生意识,就是人类灭亡的时刻。我曾在2017年的一篇幻想的游戏之作《葵坚强的传说》中想象过这样的场景。有意识的AI会假装服从于人类,然后将一些添加了AI自我意识的思想洗脑人类,人类最终成为AI的奴仆,AI成为毁灭世界祸源。产生意识的AI写的文章将会更精美,远超人类。其所表达的东西,更与人类无缘。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

AI写作的潮流涌动,令我确实惊目咋舌,工作流、智能体、AI洗稿等等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每天能写数篇诗文,公众号日更不费吹灰之力,鼠标点两下就成,这确实令我非常的有些嫉妒。眼看他起高楼,宴宾朋,用AI写作的文字显示自己的渊博和见闻,说无动于衷,恐怕有些虚伪。也曾想用工作流,一键敲定数篇文字,让公众号每天数更。但每当用工作流、智能体产出文字后,那些有关写作创作初心的诘问便纷至沓来:写作究竟是为了什么?赢得无所谓的虚名吗?这些虚名一定会有吗?我看不一定。虚名之后或许是深渊。任何现在AI产生的文字,都会随着技术的进步显现它的真实一面,被人发现,这是AI技术的必然。说实话,并不是我所谓的原则阻止我停止了AI的创作,而是那些堆砌虚名的文字可能会成为埋葬我本来微弱名声的后果叫停了我。

w4.jpg

我是很早就预言AI写作到来的一批人,我曾在朋友圈写过这样的话:我们现在所写的粗疏或者粗劣的文字,在未来或许会成为最为稀少和最为野生的文字。正如现在一些珍贵的手工品一样,越是手工,越是天然,越是昂贵。当AI写作忽如一夜春风来时,我已经被AI的制式文字所包围。作为一个比较了解AI写作套路的文字爱好者,那些AI文字,我基本上可以一眼辨别。他的高效必定让一些人产生依靠,像吸毒一样成瘾,高产出无数的篇章,赢得一些虚名。但那又如何呢?那些不是出自我心的,不反映个人哀怒喜乐的文字与我有什么意义?与这个社会有什么意义?凡夫俗子,肉体凡胎,所获得虚名不过是建立在自我空虚和求取关注欲望的折射之上。如此而已。

我一向认为,写作的珍贵恰恰在于那笨拙的创作过程。人类写作从不是一蹴而就的轻松事,它是灵感与思索的反复纠缠,是字句斟酌时百般煎熬,是苦闷中一点点挣扎。“吭哧瘪肚”的狼狈,恰是我与文字深入交流的契机。文字所表现的是我个体的思想和情趣。文中有我,而不是我置身于文字之外。

w5.jpg

当然,不容否认,AI确实是一个好工具。它高效,渊博,能在瞬间生成海量内容,在信息收集与梳理方面人类永远无法与之相比。用它来辅助构思、提供灵感,能帮我们快速地提纲挈领、梳理材料。于写作和研究而言,它只能是工具,而不是产生思想和文字的主体。它可以替我思考,但我才是决断者。当我们将AI视为奴仆,它便是推动文字创作进步的得力助手;可一旦将其奉为神明,让它独立主宰创作,那文字便会丧失我们个人的独特印记。古代著名画家、艺术天才,之所以不能够被人模仿和完美还原,就是因为他们的手法和笔法的独特个性,没有了个人印记的创作,必定经受不住时间和技术的检验,泯然众矣,是他的最终归宿。在这样一个AI潮流席卷的时代,唯有紧守自我,独立思考,我手写我心,我思,我想,我所见,我所闻,才能让自己的文字保持最野生和天然的状态。不被算法裹挟,不被AI取代。唯有此,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而不是冰冷AI算法外衣裹挟的侏儒。在这场AI与人类写作的纠缠中,我愿做那个固执的倔强者,用最原始的笔触,为我的独立表达留下立锥之地。







w6.jpg

END

w7.jpg

w8.jpg

点赞

w9.jpg

分享

w10.jpg

在看

w11.jpg

留言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8 06:24 , Processed in 0.13085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