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37|回复: 0

开源AI模型越来越多,但是AI产品经理却越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0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随着现在开源模型越来越多, 我发现身边做AI产品经理的却越来越少。上周OpenAI更新了开源模型 ChatGPT OSS 120B,也成了开源榜单的榜首模型,官方发布的时候也提到现在是开源模型的SOTA(最佳)。在huggingface上,开源模型榜单第一名热门趋势榜单,也是第一,下面是社区模型榜单。
w1.jpg
看到开源模型的策略从Meta最早开始,再后面的deepseek,开源模型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必争之地,越来越多的开源模型加入了开源,从而引导开发者使用生态。不过有一点的是,随着DEEPSEEK、OpenAI等各类开源模型出圈后,AI产品经理并没有像开源AI模型那样爆发式增长,反而AI产品经理越来越少了,趋近于平静我认为主要是有3个点的原因1.AI模型管理平台规范不统一就像前几天字节跳动的Coze选择开源,很多开发者之前如果部署的是Dify,现在要切换到Coze,就需要花费新的研发资源与精力投入,这对企业来说其实是不好的。企业最怕的就是需求变化,而技术变化也是需求的变化之一。因为对于客户与用户始终要提供稳定的服务,如果切换了新的平台,就会涉及到数据迁移与平台功能迁移,又需要联调测试、以及新平台技术研究,就算Coze和Dify长得一样,但仍然有区别,前几天我就写了一篇。提到了Coze的局限性,尤其是是插件生态,导致开发者私有化部署之后,其实没有办法用起来,达到替换DIFY的地步。Coze开源了,为什么AI产品经理还是不会用?2.模型下载时间也长,还是要专注上下文提示开源的模型越来越多,其AI产品经理团队的模型开发与部署时间也增加,尤其是每个模型都是几十GB甚至是上百GB,简单的下载时间也很麻烦。除了新模型的技术文档要学习,还要了解到模型的新能力,并且做模型联调测试,比如上下文对话测试在Manus里面,聚焦了6个方向Manus的工程实践经验1. 围绕KV-Cache设计且保持prompt前缀稳定
千万不要在前缀用上时间戳这种动态更新的信息,极容易导致cache失效。

2. 掩蔽而非移除工具
通过在解码时掩蔽token logits来防止(或强制)选择某些操作,而不是在prompt中移除工具定义,也是为了保证cache的有效。

3. 将外挂的文件系统作为上下文
不要把什么信息都塞到上下文窗口中,用外挂文件系统存储必要的详细信息,然后在上下文窗口中留下访问路径。即压缩了上下文长度,又保证了信息完整。

4. 通过复述操纵注意力
通过不断重写如这样的文件,将全局计划"复述"到上下文的末尾。利用大模型偏好记住末尾信息的特点,最低成本减少目标偏差。

5. 保留错误信息
不仅要知道做什么能吃糖,也要知道做什么会挨打。

6. 避免Few-shot陷入困境
众所周知,适当的Few-shot提示可以让大模型遵守输出规则,但也有可能过度泛化,导致模型只输出一种格式的内容。

Manus的解决方案: 增加上下文中的多样性,引入少量结构化变体(不同的序列化模板、替代措辞、顺序或格式上的微小噪音)。由此可以看见,这又是新模型看不见的成本与时间,首先连AI产品经理个人都不愿意花时间,就更别提企业了。3.现在还处于混乱期间,没有定局有一点比较庆幸的是,在2025年如果有人还在告诉你打算做基础大模型训练,那显然很多人都会认为你是骗子,要么就是不相信你能够超越现在的阿里通义千问、腾讯混元等这些主流厂商模型。
w2.jpg

比较很多早期模型公司,现在都已经死在了沙滩上了。如果你说做AI模型应用,那还有人相信你的产品价值与市场的,甚至是现在有很多自媒体博主掀起了每天1款AI产品来做记录与挑战,得到了顶级投资机构的青睐,但真正能够持续的靠nativeAI应用产品产生稳定的收益产品,现在很难找,并且投入研发成本也高。这也就导致了成规模的研发团队就仍在观察,会先看别人先行,再来获取后来的经验,这也导致很少有人提AI产品的研发需求,要么就是全新的创业公司,基于API来做AI产品,但什么时候可以盈利,这都是后话,先有用户和早期的付费订阅,给投资人交差。这就是导致了AI产品经理连基本的需求土壤都没有,中小研发团队都是在看热闹,而其他企业都是在做自己的产品,维护好自己的业务。做了一段时间AI需求,发现除了追潮流,但短期却没有收益,所以AI产品经理也就越来越少了。4.开源模型与AI应用的分界线,还不明确除了上面的模型排名在你争我抢,没有形成固定的局面。而现在AI模型与agent的分工也没有明确,曾经我做过一个调研,提到了模型厂商的能力会越来越走进通用能力,以及agent的落地能力。结果有80%的人产品经理认为通用模型厂商会朝着Manus这样的产品发展。比如PPT绘制、编码、设计图都会成为模型厂商自己的能力,而基于此做的套壳应用厂家,都会被模型厂家收购或者挤压。Manus“跑路”,是产品经理必然的选择就像manus这样的产品,我认为会成为模型厂商的发展方向,从文本到语音再到视觉化,模型厂商最终的目的是AI可以替代人类或者超越人类,成为人类最好的伙伴,这一点可以从马斯克Grok4的伴侣模式就可以看出来。因此AI产品经理到底做什么样的战略规划、需求设计与产品形态,这就不好确定了,因为自己在技术资源与技术能力上,不能成为模型厂商,那么就只能选择AI应用,但是那些AI应用不会成为大模型公司的方向,谁也说不准。至少主流的行业在数据安全、医疗、电商、教育上,我们可以看到像OpenAI已经推出了电商与支付渠道,未来是否会在其他行业里延展,没有人看得准。因为AI底座模型厂商,只做底层,投资人也说不过去,只要有足够的市场份额,都可以投入。这也就造成了AI产品经理难以孵化,因为不知道那些投入之后未来会被抢夺,从而导致白白损失。综上,这就是AI产品经理越来越少的原因。今天的分享就在这里。

“关注我,了解第一批空间计算的产品经理做什么”点击加入XR空间计算开发者、产品经理交流群

AI开源项目拆解群,以及每天体验1款APP

我创建的产品设计打卡社群,加入后365天,每天体验一款APP。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同时有1300份体验报告帮助你找到竞品。

在这里你可以随时查询到你想找的各类竞品行业APP以及我收集整理的开源Github项目,马上得到APP的一手产品优化、交互设计、功能描述信息。

从优化&建议、商业模式、运营、功能描述、交互设计、产品定位至少6个维度,体验一款应用。

平均1天1块钱,扫码购买即可加入

连续体验48款应用,通过后原路退回



报名后添加星球助理

PMTalk123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7 10:00 , Processed in 0.13006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