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80|回复: 0

AI运用于教学的一些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9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写在前面:此文为我今年4月左右所写,当时因为考虑到不要给大家“泼冷水”,技术的使用和善用也需要时间,咱们也让“子弹飞一会儿”,我也需要再观察观察,也许过几个月我会改变看法,就又把文章删除存放草稿箱了。时至今日,已是十月底,AI普及已经有一段时间,我感觉,我的观点依然大差不差,所以,今天想和读者朋友们聊一聊关于AI赋能教学。————我算是个AI重度使用者了,从AI初兴起时就在使用,这点从去年之前的文章大家就能看出——我不只用,我还会用。最近,我在尝试学习使用AI设计教学片段。我设计的教学片段最常用的作用之一就是:用来做导入环节。其实,以我目前对AI赋能教学的了解,结合我一线教学的浅显经验,如果要把AI结合在实际教学里,除了隐形的备课、资料检索等环节可以使用,课堂显性的也许就是把教材上需要具体形象化的东西显现出来。最近我也广泛学习了很多同行、非同行提供的案例,比如做智能体、数字人应用于教学。我觉得都很有想法,不乏创意。但是,我在担心接下来的本末倒置倾向。如果领导层对AI的理解只是“显性”的层次,比如你课堂上要用数字人、智能体进行学生互动,也一定要用ai生成图片、视频。那么所谓的AI赋能对于一线教学现场根本就是一场灾难。扪心自问,我们到底有多少实际教学真的需要数字人,真的需要课堂上用智能体?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在我的理念里,教育是需要师生互动的,数字人放在ppt里互动有啥意思?学生的注意力也是稀缺产品,如果ppt里涉及太多花哨动态的东西,过多吸取了学生的注意力,有何意义?我建议,在高喊AI赋能的大环境下,褪去一点红温热度,AI是个好东西,但是问题是如果本身对AI的理解没有跟上,我会担心教育会出现一个学前行业最搞笑的事情——去参观别人幼儿园教学情况不是看实际课程设计以及师幼互动,是看幼儿园的环创和主题墙。这是可以造假的,但是也确实是最快炫技让别人看到的。有意思伐?没意思。看个热闹而已。我最近随机下载了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用了里面的课文《走月亮》作为文本,进行教学AI视频设计。也因此,我在摸索过程中,尝试设计了3个智能体。1个是帮助教师核验知识点是否有误,生成科学、准确的ai生图指令;
w1.jpg
1个帮助教师在核验知识点的基础上,设计符合认知负担、教育教学原理的【分镜脚本】。便于教师可以一键式跟随步骤设计ai图或视频;
w2.jpg
1个是帮助教师发散思考的,可以在什么环节使用ai。比如我想要教学生李白相关知识,那么AI就会回应在导入环节,也就是我们加涅教学设计原理里的【呈现刺激】环节可以设计李白的自我介绍,并且附上符合史实的李白自我介绍,以便教师引导学生的兴趣、聚焦注意力、唤起期待,同时也链接课程内容。
w3.jpg

个人浅见,如果一定要在课堂展示智能体,是否可以参考我设计者3个智能体的思路,是真的有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有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你需要减轻你的脑力负担,需要AI利用强大的公共知识库帮助你发散思维。而教师,设计智能体,也真的根据“这一堂课”或者“这一学科的学科目的”来设计。而我目前,并不认可在课堂上过多使用智能体,认为最好只是作为“导入、刺激、引起认知冲突”等作用。原因很简单——如果学生问智能体就可以了,教育的互动、精神的流动何从体现?更何况,AI幻觉会导致我们出现一些知识准确性上的问题——用AI和会用,是两回事。如果无法有效识别出自己专业范畴内的AI幻觉,那我劝你别太全权信任AI,否则有可能会让你贻笑大方……AI只是工具,不要为了工具而工具。冷静、克制。掌握底层工具思维,不要被工具牵着走。有相当一部分人对AI的理解非常浅,浅到我暂时想不到词语来形容。有机会下次再更吧~晚安-----【我们发起了一个一周三席AI助力幼教的活动】想请幼儿园一线教师与我对话,我想知道一线教师对AI的需求、困惑,任何关于AI的看法都非常欢迎和我聊聊。也许我可以帮得上你。具体可看此链接→幼教人,别让“陀螺式”的忙碌,耗尽你所有的成长感兴趣的话点击关注我↑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20 09:06 , Processed in 0.10702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