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德国联邦政府希望通过推行“主动退休金”(Aktivrente)政策,鼓励更多老年人继续工作。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该计划有望提升老年群体的就业率,但对国家财政而言并非“收益项目”。
根据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Stiftung)的研究,若计划顺利实施,未来几年德国劳动力市场可新增相当于约3.3万个全职岗位。原因在于,政策允许法定退休年龄以上的劳动者每月免税收入最高达2000欧元,这一激励措施预计将使该群体的劳动参与率提升约10%。
政策背景与立法进程
德国联邦议院将于本周五首次讨论这一提案。该由基民盟(CDU)推动的“主动退休金”方案,是新养老改革方案的一部分,其中还包括母亲养老金的扩大及养老金水平维持在平均收入的48%。联邦内阁已于今年10月批准相关法案。
根据草案,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在职人员,每年可从非自雇工作中获得最多24,000欧元的免税收入(即每月2000欧元)。雇主与雇员仍需缴纳医疗和护理保险费用,雇主还需承担养老及失业保险的缴费义务。无论受益人是否已开始领取养老金,都可享受该政策。
对财政的影响:8900万欧元税收缺口
联邦财政部预计,该政策将导致每年约8.9亿欧元的税收损失。贝塔斯曼基金会的模型测算显示,若要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至少需新增约4万个全职岗位,即比目前预期的3.3万个多出7000个。研究指出,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需开展广泛的信息宣传活动,以吸引更多退休人员参与。
民调显示:意愿提高但仍有限
德国经济研究所(DIW)受贝塔斯曼委托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52%的年长劳动者不打算在退休后继续工作。但若可享受每月2000欧元免税收入,这一比例将下降约5个百分点。约3000名受访者中,大多数愿意延长至少一年的工作时间。
“‘主动退休金’向社会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年长劳动是被鼓励的,也是值得的。”贝塔斯曼基金会劳动力市场专家埃里克·托德(Eric Thode)指出,“但要真正发挥政策潜力,政府必须通过简明易懂、贴近群体的方式积极宣传,否则改革可能流于形式。”
欧洲对比与现实挑战
研究同时指出,德国的老年劳动参与率低于北欧国家。目前德国65至69岁人群中,只有21%仍在工作,而丹麦与瑞典的比例约为30%。另一项研究表明,繁琐的法律框架是企业雇用老年人的主要障碍,特别是中小企业因担心固定合同风险而望而却步。
企业也需行动: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岗位
专家强调,企业也应改善老年人就业环境,包括提供适合年长者的岗位、更灵活的工作时间及友好的职场氛围。托德表示:“企业若想吸引有经验的员工,应以尊重和认可的态度接纳他们,让他们在工作中保持活力、乐趣与社交联系。”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