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5906|回复: 70

[似血残阳] 《坦克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5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第二次世界大战兵种作战系列》


第一节 堑壕战与坦克的诞生

第一章 “水柜”的魔力

从技术的角度看,坦克是内燃机时代的产物;从军事的角度看,坦克则是为了打破由机枪、堑壕、铁丝网和速射火炮组成的盾而产生的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堑壕胶着战的必然结果。但绝大多数人在坦克发明后的十多年中并没有意识到坦克绝非是矛,也不是盾,而是武器的三大要素——火力、防护和机动的统一体。正是由于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才酿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起大落的陆战悲喜剧。

第一节堑壕战与坦克的诞生

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交战双方——以法国、俄国、英国为首的协约国和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虽然为这次战争准备了几十年,制订了非常详细的作战计划,但没有一个国家估计到1884年发明的机枪与堑壕、铁丝网和火炮结合在一起会给战争带来何种影响。英国军火选购委员会认为机枪是一种防御性武器,机枪最多可以在堡垒要塞中使用,保护部队的侧翼。英国陆军射击技术高超,完全可以以步枪齐射取得同样的效果。因此,英国陆军在战前几乎没有装备机枪。德国陆军在战前虽拥有相当数量的机枪和各种口径的重炮和轻炮,但也未意识到机枪与大炮、铁丝网相结合会给步兵进攻带来何种影响。法国陆军不仅没有意识到机枪的作用,甚至没有重视炮兵,认为有75毫米轻炮就够了。战前各国的战略计划、作战方案、训练内容只贯穿两个字——“进攻”。对法国军界思想影响甚大的格朗梅松上校曾这样强调:“对进攻来说,只有两件事情是必要的,即了解敌人在什么地方和决定应该怎么干。至于敌人想干什么是无关紧要的。”法军总参谋长霞飞对这种理论推崇备至,在他制订的对德国作战的《第十七号计划》中丝毫没有提及机枪、大炮,他企图以密集的步兵突击,击败德国军队。战争爆发后,法国军队以19世纪最好的队形出现在战场上。戴着白手套、修饰得漂漂亮亮的军官走在他们部队前面60英尺处,士兵们则穿着暗蓝色短上衣和猩红色裤子。伴随他们的是团旗和军乐队,以使敌人胆战心惊。但这种进攻在德军机枪和火炮面前无不以血流成河、丢盔弃甲而告终。一位目睹了大屠杀的英国军官这样写道:“每当法国步兵前进,整个战场就立即完全被弹片所覆盖,倒霉的士兵像野兔般地被打翻。他们都很勇敢,不断冒着可怕的炮火冲锋前进,但毫无用处。没有一人能在向他们集中射击的炮火下活下来。军官们都是杰出的。他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约20码处,就像阅兵行进那样安详,但是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见一个能前进50码以上而不被打翻的。”格朗梅松上校也在一次轻率的步兵冲锋中被德军机枪打成了蜂巢。法国军队的进攻在血肉横飞中宣告失败。

德国军队的情况在最初没有这样惨。由于德国军队在战前非常重视炮兵,总参谋部效率奇高,作战计划周密,德军虽在比利时列日城下被比军的机枪和火炮打得尸横遍野,但仍冲过比利时,抵达巴黎近郊,直到马恩河战役中因受到法军的侧翼攻击才受挫后撤。德军在马恩河受挫后,向西机动,企图迂回到法军和刚刚抵达法国的英国远征军的侧翼。英法联军即向海岸延伸其战线,与德军形成“向大海赛跑”的局面,直到双方抵达海岸。由于俄国军队在东线为拯救法国而提前向东普鲁士发动攻势,德国被迫调兵东援,在西线的德军被迫掘壕固守,转入防御。英法联军遂得以加固工事,建立从瑞士到北海长达1000余公里的防线,西线战事从此陷入胶着状态,直到1918年德国战败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就是机枪、火炮和铁丝网。双方的防线均由机枪、火炮和铁丝网组成。防线的最前沿是8~10英尺深、5~8英尺宽的壕沟,接着是数道10英尺高、12~14英尺厚的带刺铁丝网和数百米宽的雷区。障碍区之后是数道由机枪、步枪防守的堑壕,可以扫射一切想接近铁丝网、雷区和壕沟的生命。堑壕之后5~6公里是由各种口径重炮、轻炮组成的炮兵火力支援群。这是所谓的第一防御地带。第一防御地带之后8~10公里又是同样的防线,只是火力稍弱些,接着是类似的第三防御地带。双方的西线防线都是由2~3道防御地带组成,重点地段有4~6条,整个防御纵深为20~60公里。在这种用铁丝网、机枪和火炮组成的防线面前,战前被各国军队视为军中之花的骑兵,已毫无用武之地,呆在后方无所事事,成天盼望步兵和炮兵能在敌人防线上撕开一个口子,自己好冲过这个口子,杀到敌人后方,显示战马、马刀和长矛的威力。但英法联军和德国军队在1916年以前对付这种防御的惟一方法是集中大量的炮兵,进行长时间的炮击,炸开铁丝网,炸毁堑壕里的机枪阵地,压制敌方的炮兵。但由于火炮的射程有限,只有15公里左右,难以摧毁、破坏第二防御地带,因此步兵在占领第一防御地带后在很长的时间内就没有炮兵的火力支援。炮兵为了支援步兵继续推进必须向前沿转移阵地,但此时前沿附近的道路已被双方激烈的炮战炸成烂泥塘,难以通过。除此之外,由于炮兵需要很长时间的炮击才能摧毁敌方的铁丝网、机枪阵地,压制住敌方的炮兵,步兵的进攻方向也由此而不可避免地暴露。同时由于步兵的前进速度很慢,也不可能前进很远。守方可以在敌方步兵进攻前或进攻后,迅速从其他没有遭到进攻的地区向受到威胁或进攻的地区机动兵力,在敌方步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穿过炮击造成的烂泥塘、承受巨大的伤亡占领几条堑壕后,以迅猛的反突击夺回失去的阵地或消灭突入的敌步兵,恢复原战线。在1914年秋西线转入阵地战后,双方都曾发动大规模的攻势,进行数十天的高强度炮兵火力准备,但无一不在伤亡数十万人后以惨败结束。显然,要想突破这种防线,需要有新武器或者新战术。英国人和法国人选择了前者,而德国人选择了后者。1916年秋,一种革命性的新武器——坦克,在英国诞生了。在坦克的孕育和诞生过程中,有两个人为研制这种新型武器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位是英国战地记者欧内斯特·斯温顿,另一位是当时的英国海军大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斯温顿是位足迹遍及全世界的英国随军战地记者,也是英国皇家工程兵的军官,参加过英国军队在南非与布尔人的英布战争,写了很多书,主编了英国官方的日俄战争史,撰写了后来被研究了50年的《笨蛋的防御趋势》,担任过英帝国国防委员会助理秘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作为英国惟一的官方战地记者,被派到法国,亲眼目睹了西线的大屠杀,体会到了铁丝网、机枪、火炮结合在一起的巨大威力。就在斯温顿前往法国的前两个月,他收到在南非的战友、采矿工程师马里奥特的一封信。马里奥特在战争中遇到过如何把火炮拖过烂泥塘的问题,在信中建议用美国柯尔特公司制造的履带式拖拉机,牵引大炮。斯温顿觉得言之有理,就将这封信交给了战时内阁负责运输的部门。斯温顿通过在法国的所见所闻认识到,若想打破僵局,就需要有一种机器,这种机器应有防弹的装甲,安装有能摧毁机枪的武器,可以通过自身的动力越野,跨过壕沟,压垮铁丝网。他想起了马里奥特的那封信和柯尔特履带式拖拉机。1914年10月返回英国的次日,斯温顿就给英帝国国防委员会秘书莫里斯·汉基写了一个备忘录,建议参照柯尔特公司制造的履带式拖拉机,制造一种有装甲、带武器、能越野的战车,并附上了一个草图。汉基立刻看到了其意义所在,将这个备忘录交给战时内阁阁员、英国陆军大臣基钦纳勋爵。基钦纳是个十分保守的人,不相信有什么新武器,看了斯温顿的备忘录后只说了句:“这倒是个可爱的小玩具,可惜不会有什么用处。”

汉基没有泄气,又起草了一个名为《陆上巡洋舰》的备忘录,他首先介绍了法国前线的严重形势,之后建议大量制造一种“能在地面滚动、有自身的动力、有装甲保护乘员、装有一挺马克西姆重机枪的滚筒,这种滚筒可以靠自身的重量压垮铁丝网,掩护跟随在后面的步兵”。由于汉基是帝国国防委员会的秘书,因而有义务向内阁提出对战争胜利有益的意见。汉基决定利用这种地位把自己的备忘录直接递交给首相阿奎那斯。为了加大备忘录的分量,汉基把这个备忘录在全体内阁成员中散发。

备忘录使海军大臣丘吉尔那富于想象的大脑激起一阵狂涛。在大战爆发后,英国海军的陆战队在比利时西部参加了一些战斗,使用了一些装甲汽车,效果不错,但令人遗憾的是装甲汽车无法离开道路。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的丘吉尔见到汉基的备忘录后,兴高采烈地在备忘录里写到:“秘密制造40~50辆这种机器,在夜幕中悄悄运到前线,突然在白天冲向德国人,碾烂铁丝网,跨过堑壕,用顶部的机枪扫射堑壕,并从车顶向堑壕里扔手榴弹。”但汉基和丘吉尔的备忘录都被陆军大臣基钦纳枪毙了。丘吉尔见陆军大臣对此无兴趣,就在1915年2月在海军部内成立了“陆上军舰委员会”,秘密研制这种新式武器。该委员会前后提出了三个方案。第一方案是装甲大轮子,想制造一种直径40英尺的装甲大轮子,用800马力的潜艇柴油机驱动,装有两座4英寸双联装炮塔,总重量达300吨。这个方案很快就被放弃了。第二个方案是三履带式装甲车,车的前部是一个用于导向的单履带,还有一个剪铁丝网的大刀。试验表明这个车无法跨越堑壕。第三个方案名为“象脚”,是把两个履带式拖拉机用挂钩连在一起,外面包上装甲,安装有机枪,装载有50名跨壕突击队员,但这个车的方案太复杂。英国海军的试验没有取得突破。

斯温顿不知道海军的试验,也从未放弃制造这种新式武器的想法。虽然自己的方案在陆军大臣那里遭到冷落,但他没有灰心,他向英国发明委员会、英国军火与弹药委员会、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弗伦奇将军提交了自己的方案。斯温顿的努力在弗伦奇将军那里得到反响。弗伦奇将军被堑壕战弄得焦头烂额,一筹莫展,一下子就被斯温顿的方案所吸引,他上书内阁,要求按斯温顿的设想制造新武器。恰在这时,斯温顿被任命为内阁的“达达尼尔委员会”委员,有权询问内阁的许多决定,结果发现了海军部“陆上军舰委员会”的研制工作。1915年8月,斯温顿受首相之命,在皇家工程兵部内成立一个部门,协调海军与陆军的研制工作。不久,英国福斯特与林肯公司的特连顿爵士和英国海军上尉威尔逊利用海军取得的技术成果和陆军的要求,共同制造了一台机器——“小威利”。“小威利”使用柯尔特拖拉机的履带,履带上是一个装甲箱,无武器,车尾是一对液压控制的轮子,用来协助转向和跨越堑壕。试验表明,“小威利”跨越堑壕的能力太弱,于是两人开始制造“大威利”。“大威利”也采用柯尔特拖拉机的履带,但履带环绕整个装甲车身。车的两侧装有两门57毫米海军炮和四挺机枪,总重量为28吨。1916年1月29日英国陆军对首批29辆“大威利”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威利”可以跨越10~12英尺宽的堑壕,达到了陆军的要求,惟一的缺陷是柯尔特拖拉机的履带太软,极易脱落。经过大量的试验,特连顿和威尔逊采用了锻钢履带,解决了这个问题。一种革命性的新武器出现了,不过最初的“大威利”有两种:一种是只装机枪的“母威利”,另一种是装炮的“公威利”。“母威利”不久被放弃,“公威利”投入大批量生产,定型为MARK Ⅰ型,也称为“母亲”。

斯温顿为这个刚刚诞生的怪物想了许多既可保密、又可表明其特点的名字,后来见“大威利”的模样很像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境内)居民运水的车子,就起名为“水车”,其英语发音是“坦克”。从此这种新武器就被称为坦克。

最初的坦克极其粗糙。车长32英尺,宽14英尺,高8英尺;装甲厚度10毫米,车3.7英里/小时,行程23英里,用一台105马力的汽油发动机驱动,乘员8人。发动机安装在车身的中间,没有减震、隔音、隔热和通风装置,也没有电台。车内酷热难忍,更有意思的是驾驶员无法操纵变速器,还有两名“变速员”,专门听驾驶员的指挥,操纵齿轮变速箱。可以说无人愿意在坦克里呆20分钟。

在英国研制坦克的同时,法国人也在进行同样的工作,也使用了柯尔特拖拉机的履带。在战争爆发后不久,有不少法国人向政府和军队提出制造类似于坦克的武器,但都被法国政府负责发明的副国务秘书M·特雷顿拒绝。特雷顿认为只要有一种能剪铁丝网的机器就可以了。不过法国军队内部也出现了一位斯温顿式的人物——巴蒂斯·埃斯蒂恩上校。埃斯蒂恩上校见英国人使用柯尔特拖拉机牵引大炮,也建议用这种拖拉机制造类似坦克的东西,但他所有的建议无一不石沉大海。1915年12月1日,埃斯蒂恩直接上书法国军队最高统帅霞飞。霞飞同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弗伦奇一样,对德国军队的防线束手无策,所以很快接受了埃斯蒂恩的建议,让他去巴黎同制造商商议。12月20日,埃斯蒂恩向雷诺公司总裁路易斯·雷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却遭冷遇,便去找施奈德公司,发现这家公司正在悄悄研制类似的东西。埃斯蒂恩提出了各项技术要求,公司很快就造出了样车。这种施奈德式坦克的外形与“小威利”类似,但前面有一个压铁丝网的钢板,车体两侧各装有一门75毫米榴弹炮和两挺机枪,总重量是13. 5吨,用一部施奈德70马力的发动机驱动,最高时速为375英里。霞飞没等试验结束就让法国军队订购了400辆。

那位副国务秘书特雷顿见埃斯蒂恩和施奈德公司没有经过自己就制造出了全新的武器,大为不满,也不同军方商量,就找到法国主要的军火制造商圣·夏蒙公司,让他们也制造坦克。不久圣·夏蒙公司的坦克也出来了。这个坦克也采用柯尔特拖拉机的履带,总重量为23吨,车的正前方装有一门75毫米大炮,两侧有四挺机枪,用一台90马力的发动机驱动。所不同的是,夏蒙坦克的发动机是先带动发电机,再通过电动机带动坦克,这样就减少了转动系统的麻烦。法国军队也订购了400辆夏蒙式坦克。英法两国对自己制造的秘密武器进行了交流,埃斯蒂恩访问了英国的坦克训练基地,对英国的重型坦克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求斯温顿在制造出大量的坦克并把人员训练好之前不要急于投入战斗,等法国人准备好后一齐行动,打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他发现斯温顿也有同样的想法。埃斯蒂恩见英国制造的都是重量近30吨的重型坦克,认为法国应发展大量的两座的轻型坦克,用洪水般的轻型坦克淹没战场。他回国找到曾拒绝他的雷诺公司提出技术要求。1916年11月,雷诺公司制造出由其总裁路易斯·雷诺亲自设计的第一台样车——FT17型。这是一种极为优秀的坦克,影响了以后20年的坦克设计思想。这种坦克重6吨,乘员2人,一位是驾驶员,一位是机枪手,发动机功率为39马力,最大装甲厚度为22毫米,在可转动的炮塔内装有一挺机枪,最大时速为5英里,造价低廉,性能可靠,便于大量生产。法国陆军一下子就订购了1000辆。美国陆军在1917年参战后也仿造了这种坦克。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3-15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首次参战


斯温顿在坦克投入批量生产后就去埋头撰写第一个坦克兵训练条令,从事坦克兵的训练

作,准备等制造出大量的坦克、训练好大量的坦克手后,同法国人一起,猛揍德国人。但斯温顿和他的法国同行埃斯蒂恩的这种想法没有实现,原因是英国远征军在1916年6月开始的索姆河战役中被德国人杀得尸横遍野,寸功未立。




1916年2月,德国军队发起了一个名为“处决地”的行动,准备向法国要塞凡尔登进攻,从而开始了著名的凡尔登战役。德国人的目的不是要突破法国人的防线,而是要以凡尔登为碾盘,碾碎法国军队。德法两军在凡尔登展开恶战,把凡尔登变成了地狱。法国军队快要支撑不住了,便向英国远征军求援。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黑格元帅准备在8月15日在索姆河地区发动攻势,牵制德军。但法国人等不及了,霞飞冲着黑格大叫:“如果你们现在还不有所作为,法国军队就要被消灭了!”黑格于是提前一个月在7月1日发动索姆河战役。英军从6月24日起就开始炮火准备,在6天内发射了150万发炮弹,但当7月1日英军步兵进攻时,德国人还是把英军杀得人仰马翻。当天日落时,有6万英军官兵永远躺在了战场上。英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都是无效死亡。德军防线坚如磐石。黑格元帅急了,不顾斯温顿和英国首相与内阁大臣们的劝阻,决定使用坦克。

此时英国只有50辆坦克,人员也没有训练好,坦克的性能也不稳定。为了避免在开进途中被德国间谍发现,英军坦克夜行昼伏,终于安抵前线,但被派到法国的全部50辆坦克只有18辆还能使用,坦克乘员也疲惫不堪。9月15日凌晨,英军的18辆坦克做好了出击的准备,其中6辆分给了加拿大军队,其余的分给英军各个师。清晨5时20分,由莫提莫尔中尉指挥的D1号坦克向德军防守的一个小山包开去,车后是约克夏皇家轻步兵的两个连。英军坦克轰轰隆隆开过炮兵开辟的雷区通道,压垮了铁丝网,跨过了堑壕,不断向堑壕开炮、扫射。德国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钢铁怪兽吓坏了,纷纷投降。不过这几辆英国坦克的运气也到头了,有的掉进弹坑里,有的栽进了太宽的壕沟里出不来了,有的出了机械故障开不动了,还有的挨了德军炮弹被打坏了……那辆拉开坦克战帷幕的D1号坦克挨了一发德国炮弹,2名乘员被打死,车长莫提莫尔中尉安然无恙,平安返回英军战线。

分配给加拿大军的6辆坦克的任务是协助步兵攻占一座制糖厂。还没有出发,一辆坦克就出了故障,一辆开到德军堑壕前陷进了烂泥里,另一辆在糖厂前也陷进泥里。尽管如此,德军还是被坦克吓得抱头鼠窜,举手投降。加拿大步兵很快占领了糖厂。初次尝到坦克好处的加拿大军军长命令坦克去占领一个长满树林的高地,结果一辆被德军炮弹击中,两辆迷路,在寻路时遇到赶来的加拿大步兵,把加拿大人当成了德国人,一顿猛打。

尽管坦克的确把德国人吓了一大跳,但很快就全部完蛋了,占领的土地也被德国人发动的反击夺了回去。索姆河战役同其他所有攻势一样,只得草草收场。

其实德国也有人设计出坦克,像斯温顿和埃斯蒂恩那样四处奔走,但都被军方拒绝。德国军方之所以拒绝接受坦克,是因为德国最高统帅部从未准备打一场拼物资的战争,所依靠的是人力而不是物资和机器。德国可以征召250个师,在西线一直享有步兵和炮兵的数量优势与质量优势。因此坦克出现在战场上后,德国军方也不打算采用这种性能不稳、似乎只能吓唬人的玩艺儿。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3-15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3-17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errara 于 2006-3-15 15:07 发表
然后呢。。。。。。

:lol:后面有几章弄不到了,正在想办法,不好意思……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3-17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3-1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困惑岁月与装甲大王的崛起

第一节 步兵乎? 坦克乎?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坦克不是现代的坦克,速度慢、防护差、火力弱,最致命的是故障率太高和没有合适的通信设备。这时的坦克的最高时速不超过25英里,行程不及100英里,故障奇多,特别是履带经常脱落,行驶100多英里就报废。至于坦克的通信问题,则更令指挥官头疼。当时的无线电电台体积大、重量大,可靠性低,无法在坦克内高温、颠簸、震动的条件下工作,坦克一旦关闭舱门就成了与外界隔绝的铁箱子。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大战中曾把电台安装在装甲容积较大的MARKⅣ型和法国的雷诺M-17型轻型坦克上,但装了电台就无法安装武器,装有电台的坦克只能与司令部联络,无法与其他坦克联络。英国人和法国人都使用信鸽和信号板联络,但这两种方式都太慢,也不可靠。前者在战场难以找到流动的坦克,也容易被打死;后者则使坦克乘员不可能时刻观察其他坦克,遇到大雾或使用烟幕弹时更不起作用。所以当时最常使用的办法就是用一根铁棍在坦克的钢板上猛敲,敲出莫尔斯电码。这种方法也不可靠,一是其他坦克的乘员离开坦克后极易被打死或打伤,后来成为美国名将的巴顿就是在敲坦克时被炮弹炸成重伤的;二是在战斗中坦克内发动机噪音震耳,车体也不断受各种子弹的撞击,乘员之间的交谈都很困难,常常察觉不到车外有人在敲钢板;三是徒步奔跑的人很难追上高速行驶的坦克。由于这些原因,坦克群一旦出发,就成了各自为战、无法控制的一群乱哄哄的乌合之众。

后人大加指责战后以法国为代表的国家没有把坦克当作陆战核心,但当时的确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而这些困难又影响了各国的作战思想。由于上述困难,法国军方认为步兵仍是陆战的主力,坦克只起支持作用。如果只以技术上的困难为传统、保守的将军来解释他们的迟钝,也太便宜了他们。要把坦克集中使用,自然要涉及坦克兵特有的技术维修、油料补给、部队训练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将坦克兵变成与步兵、炮兵和骑兵并列的一个独立的兵种。其结果是一直在陆军中居统治地位的步兵的地位将大大下降,那些靠步兵发迹的大小军官势必要失去许多晋升的机会,失去其传统的地盘。这种兵种集团利益至上的思想决定了许多国家,特别是法国装甲兵的命运。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双方只强调进攻的惨痛教训,法国军队认为在未来的战争中,防御一方将占优势,就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在法德边界开始修筑坚固的马奇诺防线。

执行防守战略,坚持以步兵为主政策的结果,不仅使法国陆军只有很少的资金研制、试验和装备坦克,还直接影响了坦克的发展方向。

既然坦克的作用只是支援步兵,或是像骑兵那样进行警戒、侦察,坦克就没有必要有很高的速度和较大的行程,而只须有很强的装甲防护能力和火力就够了。对于后者,法国已经有了轻便、可靠的雷诺系列轻型坦克,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已无须更新。对于前者的要求,法国在1917年研制出夏尔C1型重型坦克,坦克重42吨,使用一台420马力的雷诺飞机发动机,同圣·夏蒙式坦克一样,也采用电传动,有一个可旋转的炮塔,安装了一门75毫米炮,这种坦克因悬挂系统不好而被放弃。战后法国在这个C1型坦克的基础上,研制并装备了2C型坦克。2C型坦克是个庞然大物,重70吨,使用2台250马力的飞机发动机,以减少转动系统的动力损失,有前后两个炮塔,前炮塔安装了一门75毫米炮,后来改装了155毫米炮,后炮塔只有一挺机枪,两侧各有2挺机枪。最大装甲厚度为45毫米,最大时速为9英里,乘员13人。由于经费限制,这种坦克只生产了10辆。法国军方对这种坦克大吹大擂,对其实际性能和生产数量严格保密。除了这个70吨的怪物外,法国人在1921年还研制并装备了夏尔B型主战坦克。这种坦克也是支援步兵的步兵坦克,类似于英国的MARKⅠ型,重32吨,采用全环绕式履带,车顶有一可旋转的单人炮塔,安装了一门47毫米炮;车的右前部有一门75毫米炮,最大装甲厚度60毫米,乘员4人,最大时速17英里。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3-17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半途而废


英国的情况比法国好些。英国在大战后就解散了在战时组织的庞大的陆军。由于英军在大战中遭到前所未有的惨重伤亡,英国军队开始寻找新的克敌之道。英国一方面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空军,企图以战略轰炸击败、瓦解大陆上的敌国;另一方面把注意力放在坦克和装甲车辆上。英国陆军有意向私人军火制造商提出中标的坦克技术要求,目的不是要用这些新坦克装备陆军,而是刺激陆军和制造商的思想,开扩思路。所以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坦克制造出现了一个高潮。坦克和装甲车种类繁多,有多炮塔的重型坦克,亦有双炮塔、单炮塔的中型坦克,又有双人、单人的轻型坦克。在这一竞争激烈、思想活跃的时代,英国大军火公司维克斯公司,独树一帜,在坦克制造领域独领风骚,对除法国以外的各国坦克发展影响甚大。

维克斯公司原是制造火炮的军火公司,但公司看准了坦克的前途,在英国陆军的鼓励下,研制出多种型号的坦克,其最有影响的是"独立"型"陆上战列舰"重型坦克、"维克斯-中型-MkⅡ"中型坦克和"维克斯-轻型-MkⅥ"轻型坦克。维克斯公司的设计思路受到海军舰队的影响,它把"独立"式重型与炮塔坦克当作主宰战场的战列舰,把"中型-MkⅡ"当成舰队的前锋巡洋舰,把"轻型-MkⅥ"型当作舰队的哨兵驱逐舰,并在"独立"式坦克上首次应用喉头送话器,解决了车内联络问题。但维克斯公司发现多炮塔坦克难以指挥和协调,很快放弃了多炮塔坦克,但多炮塔式坦克却影响了苏联。苏联以"独立式"坦克为蓝本,发展了T-35型5炮塔坦克。"中型-MkⅡ"重量适中(135吨)、速度快(18英里/小时)、火力适中(一门47毫米炮)、装甲薄,被日本采纳,演变成日本在侵华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87A式坦克。而"轻型-MkⅥ"坦克则演变成英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量使用的装甲输送车和轻型自行火炮。

英国不仅在坦克研制领域内百花齐放,在军内关于坦克使用上也百家争鸣。同研制坦克一样,英国陆军也在鼓励这种争鸣。在这场争鸣中,富勒和后起之秀利德尔·哈特上尉,大放异彩,为日后的装甲战理论奠定了基础。

富勒的《1919年计划》虽未能付诸实施,但已在坦克军的军官中间生根。坦克军的军要求建立独立的兵种,不必依靠其他兵种的支援就可以影响战争的进程。富勒意识到要实现《1919年计划》必须有步兵、炮兵和航空兵的支援。从20世纪20年代起他积极主张建立独立的装甲兵,认为装甲兵只有坦克是不够的,还要有归装甲兵指挥的"坦克陆战队(即现在的装甲步兵)"和"皇家坦克炮兵(即现在的自行炮兵)"。富勒的"皇家坦克炮兵"的言论引起英国皇家炮兵的惊恐,炮兵将领担心自己研制出的自行火炮会被坦克军抢走,竟在10年内没有发展自行火炮。

富勒建立独立的装甲兵的理论得到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陆军上尉利德尔·哈特的大力支持。利德尔·哈特是位历史学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是步兵,1920年参加修编《步兵训练教范》的工作。他主张以1918年德军渗透战术为基础,进行"洪水"式进攻,用步兵像洪水一样渗入敌方防线空隙,最后将之冲垮。利德尔·哈特最初没有注意到坦克,但同富勒见面后,就彻底改变了对坦克的看法,成为对后世影响甚大的装甲战、机械化陆军的鼓吹者。

1922年,利德尔·哈特发表了题为《"新模范军"的发展》的文章,主张陆军必须全部实现机械化。第一步是师的运输车辆机械化,第二步是炮兵的牵引机械化和履带化,第三步是步兵营的装甲化和履带化。利德尔·哈特还主张未来的陆军应各兵种配置均衡,一个旅应有2个坦克营、3个机械化步兵营和1个机械化炮兵团,旅的通信和勤务分队亦全部机械化。这是机械化的第一阶段,最后形成以坦克为主、机械化步兵和机械化炮兵为辅的陆军。他在文章的末尾还进一步声称理想的陆军应是拥有众多坦克,并有重炮、飞机的机械化军队。

利德尔·哈特在1925年~1938年担任英国《每日电讯报》和《泰晤士报》的军事记者军事顾问时,宣扬机械化陆军理论,他还阐述了被后人、特别是被德国人广泛运用,被誉为装甲战核心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个是以"使敌崩溃","使敌秩序混乱、瓦解而无法战斗"的原则,代替了一直被各国陆军奉为经典的"摧毁敌军"理论。要达到这一点,进攻方必须具有很高的进攻速度和进攻深度,进攻速度越快,进攻纵深越大,就越能打击敌人的神经中枢,造成敌军的崩溃。这就是所谓的"力矩原则"。力矩不仅有赖于一个物体的质量,而且有赖于这个质量的作用距离,力臂越长,力矩越大。"力矩原则"便是利德尔·哈特的第二个原则。

富勒和利德尔·哈特的观点,在英国陆军传统人士眼中简直是异端邪说,遭到猛烈抨击。传统人士认为建立这样的军队耗资巨大,在平时无法维持,还说机械化理论没有考虑人的因素,主张保留骑兵。1931年英国《皇家炮兵》杂志还发表了一篇酸楚又自信的小诗:

老马要走了,

眼中充满悲哀。

只要马儿在,

国家永平安。

去嗅你们那刺鼻的汽油烟吧!

去染一身油污吧!

引擎一坏,

马儿又要驰骋疆场。

然而英国军内军外的坦克支持者如此之多,英国陆军大臣于1926年在英国国会宣布:英国陆军将成立"机械化试验部队"。这是世界上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相当于一个旅,有一个装甲汽车营、一个中型坦克营、一个野战炮兵营、一个山地榴弹炮连(均由履带式车辆拖拽)、一个乘半履带式装甲车的步兵营和一个乘卡车的工程兵连。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名扬四海的富勒少将。

富勒兴高采烈地走马上任,但一上任他就大失所望。这支沸沸扬扬的"机械化试验部队"其实是一个最普通的步兵旅。更糟的是富勒还成为英格兰最大的陆军基地之一--提德沃斯要塞的司令,吃喝拉撒睡无所不管,根本无暇进行机械化部队的试验。富勒在失望之余竟辞职了,又干起原来的参谋工作,从事未来战争样式的研究,写了后来被德国军队在北非沙漠广泛运用的著作《野战勤务条令讲义·第二卷》。富勒在这个讲义中继续阐述他的观点:由于坦克的出现,突破堑壕将成为可能,1914年~1918年的阵地胶着战将被区域机动战取代,阵地会受到来自任何方向的进攻,反坦克炮将用于重点防御地区,它将是进攻方炮兵的首要打击目标……1933年,讨厌军事理论家的"奇谈怪论",特别厌恶富勒的阿奇巴尔德·蒙哥马利·马辛伯德爵士出任英军总参谋长。富勒觉得前途渺茫,就退休了。

富勒虽在1926年辞去了"机械化试验部队"指挥官的职务,但这个部队还是按原来的设想组建起来,由柯林斯上校指挥,于1927年~1928年在英格兰南部的索尔兹伯里平原进行了演习。这次演习暴露了组建独立的装甲兵所存在的许多难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对大量运动着的坦克进行指挥和控制;第二个问题是坦克如何与机械化步兵和炮兵协同;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在野外为坦克等车辆加油和维修;第四个问题是如何确保坦克不出故障。英国人在坦克与其他兵种的协同和坦克的可靠性等难题面前后退了。1929年英国解散了这个"机械化试验部队",转为建立只有坦克的装甲部队,并采用故障率低的轻型坦克。其结果是剥夺了装甲部队的左膀和右臂--机械化步兵和机械化炮兵。后来的实践证明轻型坦克不是坦克的发展方向,它在坦克与坦克或坦克对反坦克炮的交锋中不堪一击。1931年,英国建立了第1坦克旅,下辖四个坦克营,没有其他兵种,不能独立作战。

英国的装甲兵在以后的3年里停滞不前,直到1934年才又组建了一个坦克旅,内有步兵和炮兵,但又引起步兵和炮兵的反对,发展受到限制。这一时期惟一值得一提的是英国陆军根据1927年~1928年索尔兹伯里平原演习和试验的经验,写了《机械化装甲分队的条令草案》,设想了以后旅一级和师一级装甲部队的组织结构,认为在通信问题解决后,可以组建由诸兵种组成,可以独立作战的装甲旅、装甲师。不幸的是,这个草案在英国没有人读,却被一名上尉将草案连同维克斯公司的新型坦克方案一同卖给了德国人,成为德国军官的必读书,为德国装甲兵的发展注入了一支催生剂。

富勒和利德尔·哈特的呼吁、努力就这样在英国半途而废了,但他们播下的种子却在曾杀得英国陆军血流成河的德国陆军中,生根开花结果,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3-17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装甲大王的崛起与陆战革命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打败了,总参谋部被解散,被剥夺了拥有坦克、研制坦克的权力,军队的总人数被限制在10万人以内。但德国人并不甘心受战胜国的宰割,在英国人和法国人试验坦克和装甲部队的同时,德国人也在总结失败的教训,设想未来的战争,秘密发展自己的坦克和装甲部队。1921年当上德军总司令的冯·西克特为后来德国装甲部队的建立埋下了第一块基石。

西克特是位非常优秀的参谋军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任东线德军参谋长,大败俄军。战后他一直琢磨未来的战争方式和未来的军队建设,他认为德军应是"少而精,具有高度机动性并有飞机支援的军队",通过机动战而不是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阵地消耗战来击败敌军。为了取得高度的机动性,西克特把目光盯住了摩托车辆,成立了"摩托化部队监察部",由西奇希维兹将军任部长,负责研究摩托化部队的战术和训练、补给、维护等一系列问题。1922年,后来被誉为"装甲大王"的海因兹·古德里安上尉被调到这个部。古德里安在此之前对摩托车辆一无所知,他被派到慕尼黑的一个摩托化运输营学习摩托车辆的应用,接着回来坐办公室负责研究运输问题。开始他大为不满,可不久就被摩托化问题迷住了。

西克特将军在成立"摩托化部队监察部"的同时,又说服了德国政府同另一个国际弃儿--苏联,签订了《拉巴洛条约》。这个条约表面上是个经济条约,但还有一个秘密的军事合作协议。根据这个秘密协议,德国可以在苏联研制、生产新式武器并训练部队;苏联则可以分享德国的研究成果。不久,德国军火巨头--克虏伯公司就在德国政府的资助下,在苏联罗斯托夫设立了"拖拉机实验厂",从事坦克的研制工作。1927年,德苏双方又在莫斯科以东800公里的喀山开设了一个坦克试验中心和一所坦克学校。

古德里安在柏林被摩托化部队迷住后,阅读了英国刊物上刊载的富勒和利德尔·哈特等人的大量文章,受到极大的启发和鼓舞,他把富勒和利德尔·哈特的理论介绍给德国军官。德国军官总数虽只有4000名,但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军中之花,虽然中间不乏思想保守、头脑僵化者,但富勒和利德尔·哈特的理论在德军中找到了比在其本国军队更大的市场。除富勒和利德尔·哈特外,还有一位对德国装甲兵发展影响甚大,却鲜为中国读者所知的理论家--奥地利少校、工程博士海格尔。他在20年代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各国的坦克,打开了德国军官的眼界。他的著作《坦克手册》是德国早期坦克指挥官的案头珍品,他本人也被古德里安等德国将领奉为德国装甲部队的鼻祖。1927年,古德里安受命研究用汽车运载步兵的问题。但由于在1928年这个部被改为"摩托运输训练部",古德里安被任命为部长,他开始研究坦克与其他兵种的配合问题。可这时古德里安连坦克里面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他只得以观察员身份去瑞典考察瑞典仿制的M-21型坦克,又去英国观察索尔兹伯里的演习。1929年,古德里安回国参加了德国军队举行的首次步兵与装甲兵的联合演习。德国军队由于还没有坦克,就用包着木板的汽车代替坦克。虽然步兵对这种假玩艺儿大加嘲笑,但古德里安却终于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出建立以坦克为核心的装甲师的主张。他这样写道:"通过对军事历史、英国的演习和我们自己模拟坦克演习的研究,我更加确信:只有与坦克伴随的兵种的速度和越野能力达到坦克的水平时,坦克才能发挥出其威力。坦克应在由诸兵种组成的部队中起主导作用,其他兵种只能配合坦克。坦克不能在步兵师里使用;相反,装甲师中要有能让坦克发挥威力的兵种。"次年(1930年),身为少校的古德里安接到"摩托化运输监察部"参谋长卢茨将军的命令,担任第3摩托化运输营营长。在卢茨将军的支持下,古德里安改组了这个营:第1连是汽车侦察连,第2连是使用假坦克的坦克连,第3连是使用木头假炮的反坦克炮连,第4连是汽车运输连。未来德国装甲师的雏形出现了。第二年(1931年),使用晶体管,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可靠的电台研制成功,可以装入坦克,终于解决了十几年来令无数人头疼的难题。也在这一年,装甲战的祖师爷英国才成立了只有坦克的坦克旅。同英国、法国陆军一样,古德里安的观点和做法遭到一些高级将领的反对,特别是后来担任国防部长的弗里奇上将和总参谋长的贝克上将,这两位将军同英法传统派将领的思想没有什么区别,但古德里安的观点和做法在德国军队上下有许多支持者,其中他的老上级卢茨将军给了他无可估量的帮助。1931年4月1日,卢茨担任了"摩托运输监察部"部长,即任命古德里安为自己的参谋长,古德里安在卢茨将军的庇护下放手大干起来。他的第一个目标是建立装甲师,第二个目标是建立装甲军。卢茨将军也利用自己的地位,为古德里安的过火言行开脱,并宣传坦克战理论,影响其他高级将领。后来德国装甲兵上将坎普夫这样评价卢茨将军的贡献:"卢茨将军对于德国陆军摩托化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古德里安性格冲动,很容易得罪国防部里有影响的大人物,而性格稳健的卢茨将军正好弥补了古德里安的这个缺陷。"正因如此,当德国在1935年设立"装甲兵上将"军衔时,卢茨将军成为第一位获得这个军衔的将领。

2年后(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古德里安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去参观德国新武器,古德里安乘机向他展示了尚在雏形中的德国装甲部队的风采。希特勒看到了一个摩托车排、一个反坦克排和一个Ⅰ型坦克排,他对部队的行进速度和准确执行命令的能力大为惊讶。他对古德里安说道:"我能用它们,我需要的就是这些!"建立装甲师的通天之门打开了。1934年,德国"装甲部队司令部"成立,进行装甲师的组建准备工作,由卢茨将军任司令。1935年,第1、第2、第3装甲师成立,古德里安任第2装甲师师长。到1938年11月10日,德国又组建了第4、第5装甲师和4个装甲旅、4个装甲团和3个轻型坦克营(这3个营后来并入新成立的轻型装甲师)。1938年秋,希特勒任命古德里安担任新设立的"快速部队司令",提升他为装甲兵上将,统领所有的装甲部队、反坦克部队、摩托化部队和骑兵。一位装甲大王就此出现。

德国新建的装甲师以一个坦克旅为核心,外加一个摩托化步兵旅和一个机械化炮兵团、一个反坦克炮兵营、一个摩托化工兵连、一个乘装甲车和摩托车的侦察营。从表面上看,德国的装甲师同法国同年组建的"轻型机械化师"和英国的坦克旅有许多雷同之处,使用的坦克都是重55吨、乘员2人、只有2挺机枪的Ⅰ型坦克,性能远不及英国和法国坦克。但德国装甲师实际上是一个革命性的军队编制,内部各兵种齐全、均衡,是一支以坦克为主,可以独立作战、具有强大快速突击力的部队。而法国的"轻型机械化师"实际上是个骑兵师,任务是为步兵集团军进行侦察、警戒和屏护,只有180辆坦克(德国最初的装甲师有560辆Ⅰ型轻型坦克),还分散在各步兵连使用。至于战术和战略地位,法国轻型机械化师更无法与德国装甲师相比。前者是从属于步兵,用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步兵战术,而后者的战术原则是"Nicht kleckern,sondern klotzen!""集中坦克,迅猛进攻"和"机动就是胜利"。装甲师的任务不仅是要突破敌军的防御,还要迅猛插入敌军后方的神经中枢,打乱敌人的整个防御体系,使敌陷入瘫痪,在广阔的地区完成战略迂回和战略包围,再把濒于瓦解的敌军交给步兵去收拾,而自己则继续向前推进,直至敌军发生战略崩溃。这就是日后令全世界震惊的"闪击战"。希特勒对装甲师大加赞赏,把装甲部队称为德国陆军的主要兵种,装甲部队不是盾,不是流动的火力点,而是进攻的刀锋。

装甲师的战术和战略地位,确立了德国坦克的发展方向,使之摒弃了重量大、多炮塔、装甲厚、火力猛、速度慢、行程近,以支援步兵为主的坦克。德国坦克强调装甲、火力、速度的均衡性,均是单炮单塔坦克,时速都在20英里以上,奠定了现代坦克的布局方式。随着悬挂技术和履带制造技术的发展,坦克的可靠性在德国装甲师建立时已今非昔比。靠着在苏联积累起来的经验,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研制并装备了四个型号的坦克。第一种是1934年服役的Ⅰ型,这是克虏伯公司以英国维克斯公司6吨坦克为原型研制的轻型坦克,重55吨,乘员2人,装甲厚度12毫米,以57马力的汽油机为动力,装有2挺机枪,时速22英里,行程90英里。德国陆军选择这种坦克的目的是训练和积累经验,向德国公众展示初创的装甲部队,振奋民心。由于Ⅰ型坦克无战场价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被编入轻装甲师,后来很快被淘汰,部分被改为指挥车,部分底盘被用来造自行火炮。由于Ⅰ型的这种特殊作用,也被称为"德国装甲兵之父"。

Ⅰ型坦克仍在研制中,德国军方又提出了研制重10吨,装有一门20毫米炮的坦克。克虏伯公司提出一个把Ⅰ型加大的方案,但未被接受,德国陆军接受了MAN公司的方案,即Ⅱ型坦克。Ⅱ型坦克采用弹簧板减震和悬挂装置,重10吨,乘员3人,最大装甲厚度30毫米,最大时速35英里,行程90英里,有一门20毫米炮。

鉴于Ⅰ、Ⅱ型的火力太弱,无法对付欧洲其他国家的坦克,德国陆军又提出15吨坦克的技术要求,戴姆勒·奔驰公司的坦克样车被接受,定型为Ⅲ型。Ⅲ-A型重15吨,采用汽油发动机和扭杆式悬挂装置,乘员5人,装甲厚度145毫米,最大时速20英里,装有一门37毫米炮和3挺机枪,行程137英里。这种坦克在波兰之役和进攻西欧时,是德军的主力坦克。

德国陆军又要求军火商制造一种重20吨、可安装一门75毫米炮的"营级指挥官"中型坦克,以支援火力弱的轻型坦克,结果克虏伯公司的方案被选中,定型为Ⅳ型。Ⅳ型使用12缸300马力汽油机为动力,采用扭杆式悬挂装置,乘员5人,装甲厚度为20毫米,最大时速25英里,行程124英里,装有一门75毫米短身管低压炮。少数的Ⅳ型坦克参加了波兰之役和进攻西欧的战役。1940年击败法国后,其数量激增,成为德军的主力坦克,但在1941年6月入侵苏联时,其数量仍低于Ⅲ型。

除上述四种坦克外,德国在1939年3月占领捷克后,还获得大量捷克制造的LT-35、LT-38型轻型坦克,其重量为10吨以下,均装有1门37毫米炮。

希特勒就是靠着这些单个性能不佳的坦克连续打败了波兰、法国,占领了巴尔干诸国,在北非沙漠大败英军,最后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因此德军的胜利并不是其坦克技术的胜利,而是坦克运用上的胜利。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3-17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分道扬镳


德国人最早的坦克研制、试验都是在苏联领土上进行的,这块土地的主人也自然知道德国人在做什么,也对德国的试验极有兴趣。他们知道条顿武士有多么厉害。但苏联人并不是因为德国人的缘故才对坦克和装甲车感兴趣。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化学家门捷列夫就设计了一种坦克(当时还没有坦克的说法)。沙皇政府也向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订购了一批装甲汽车。由于东线战场广阔,军队密度小,堑壕战也是德奥军队与俄国军队交战的主要方式,但东线的战线有几次大起大落,出现过机动战,其中俄军西南方面军1916年夏季在布西洛夫元帅的指挥下,采用宽正面多点突破的方法,打破了奥匈军队的堑壕防线。俄国在1917年10月革命后陷入3年的血腥内战,由于种种原因,作战方式完全是机动战。在机动战中,在西线无用的兵种--骑兵却大显身手,成为苏联红军和白卫军最重要的兵种。红军组建了两个骑兵集团军,集中使用骑兵,利用骑兵对步兵在机动能力上的优势,对白卫军进行战役包围。可以说,俄国经济落后、战线广阔的特点是东线出现机动战的原因,苏联红军没有受到堑壕战的困扰,一开始就把注意力放在了机动战上。后来的装甲战恰恰也是机动战,与苏联内战时的骑兵机动战有许多相同之处,可以说苏联红军从一开始就在机动战研究和应用上占了上风。

但是马不是坦克,这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东西。好在苏联KP人信奉马克思主义,他们从恩格斯的著作中清醒地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武器的发展,武器发展要带来战术的变化,战术的变化将使战争方式改观。从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内燃机时代,必然有一种代表战争方式发展的新武器。苏联军政领导人把目光放在了新出现的坦克和飞机上。在苏联经济尚未恢复时,苏联就在1920年11月仿造了法国雷诺公司的轻型坦克,定型为M型。苏联在20年代又少量购买英国和法国的坦克,进行研究,并密切注意德国人的研究和试验进展。因此苏联的坦克设计思想在最初受到英法的强烈影响,坦克也主要用于支援步兵进攻。1928年,苏联以英国维克斯公司74吨的"B"轻型坦克为基础,研制出T-26型坦克。

随着苏联经济的恢复,加之德国人在装甲战方面的进展,苏联坦克和装甲兵在30年代进入大发展时期。1929年底,苏联红军设立了机械化与摩托化兵部,组建了试验性部队--机械化团。1930年在该团的基础上扩建为独立第1机械化旅。1932年又以该旅为基础,成立第一机械化军,全军有2个机械化旅,1个步兵机枪旅、1个高炮营。

然而就在这时,苏德的军队关系开始恶化。随着古德里安为首的德军装甲师、装甲战越来越接近成形,德国人就不再在苏联进行关键性的试验,而用假坦克在国内试验,因而引起苏联人的怀疑。苏联人遂悄悄地在沃罗涅日建立了自己的试验中心。1934年德国军方在希特勒的干预下,撤走了在苏联的所有军官。苏德军事联系从此中断。苏联的坦克兵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1935年~1936年,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机械化大兵团的试验性演习,给各国军队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苏联战役理论在这时也取得重大突破,在军事天才图哈切夫斯基的推动下,制订出"大纵深"战役理论,与富勒的1919年计划极为相似。到1936年初,苏军共组建了4个机械化军,6个独立机械化旅。苏联的坦克总数超过各国的总和。

不过这些机械化军与德国装甲师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没有全部机械化,不能像德国装甲师那样独立地进行快速、纵深的作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苏军将领布琼尼、伏罗希洛夫均出身骑兵,文化和军事修养差,思想保守,没有把内战时的骑兵机动战经验,升华到富勒、利德尔·哈特和古德里安装甲战思想的高度。加之激烈的党内斗争,没有人敢提出以装甲兵代替骑兵,或步兵要配合装甲兵的思想,因此苏联机械化军是坦克同骑兵混编在一起,坦克要与骑兵配合。这种混乱的思想也就导致造出乱七八糟的坦克,苏联的坦克虽然多种多样,从20吨的超轻型坦克到50吨的重型坦克,无所不有,但其主流却是法国、英国的"陆上战列舰"--多炮塔的步兵坦克和"陆上快艇"--10吨以下的轻型坦克。苏联坦克虽多,但绝大部分是T-26轻型坦克,最令苏军官兵自豪的坦克是拥有5个炮塔、重50吨、乘员10人的T-35型重型坦克。

可以说苏联机械化军虽有现代装甲战的一点意思,但还有相当距离,仍没有摆脱支持传统兵种--步兵和骑兵作战的思想束缚。就在苏联装甲兵还未挣脱母体降生,令人毛骨悚然的大肃反开始了,图哈切夫斯基被枪毙了,西班牙内战也愈演愈烈了。1936年苏联机械化兵以志愿军的名义赴西班牙参战,实战后的结论与图哈切夫斯基的死,决定了苏联机械化军的命运:1938年,苏联机械化军被解散了。苏联坦克兵的发展在以后关键的两年里,与时代的潮流分道扬镳了。

1936年夏季,西班牙内战爆发,苏联支持共和派,派出了志愿军,陆军由巴甫洛夫上将指挥,共向西班牙送去700辆坦克,主要是T-26轻型坦克。德国和意大利支持佛朗哥领导的长枪党,也派遣了装甲部队。德国的装甲部队由后来在阿拉曼战役中猝死的托马将军指挥,使用的坦克是Ⅰ型。1936年10月,苏联志愿军的一支由50辆坦克支援的步兵纵队与佛朗哥的一队骑兵遭遇,佛朗哥的骑兵被打得四散逃命,苏联坦克杀得兴起,忘乎所以,抛开步兵,穷追不舍,结果孤军深入,没有步兵和炮兵的配合,遭到大炮齐射,大败而归。3个月后,德国装甲兵首次参战,试图突破共和军的防线并像古德里安设想的那样迂回、包围共和军。德军最初进展顺利,但西班牙山多路少,前进速度缓慢,德军缺乏经验,坦克也脱离了步兵和炮兵,遇到巴甫洛夫迅速构筑的反坦克炮阵地,结果Ⅰ型轻型坦克薄薄的装甲被炮弹撕裂。3月,意大利派出300辆轻型坦克想突破共和军防线,他们的命运同德军一样。苏联坦克兵乘胜发动反攻,大败意军,可又忘乎所以,把步兵远远抛在了后面,最后又是一个悲伤的结局。

苏联和德国都在西班牙的丘陵上试验了新生的坦克部队,感受颇深,影响极大。巴甫洛夫回国后向斯大林报告:坦克只能与步兵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战果,坦克不能没有步兵。由于巴甫洛夫的结论,苏联解散了机械化军,把坦克分配给步兵,作为步兵支援武器。当德国装甲部队在1941年杀得苏军一溃千里时,巴甫洛夫也被绑到刑场枪毙了。

德国军队内部也出现过与巴甫洛夫相同的观点,托马将军还反对用电台来指挥和控制坦克部队。这种观点遭到古德里安的有力反驳。古德里安的理由简单而有力:第一,西班牙多为山地丘陵,战线狭窄,坦克难以进行高速冲击;第二,Ⅰ型坦克是过渡型号,西班牙的战争只证明轻型坦克不是发展方向;第三,德国空军可以对付对坦克威胁最大的反坦克炮和炮兵;第四,装甲部队须是均衡的由多兵种组成的部队;第五,德国装甲师的缺陷是协同不佳,须进一步加强训练。在古德里安的坚持下,德国装甲师保存了下来,并继续发展。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3-17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节 朱可夫崭露头角


苏联的机械化军由于对西班牙战争经验的错误总结而被解散,但陆军的机械化和坦克的集中使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由于德国装甲师的发展和坦克数量、质量的迅速提高,英国和法国又重新考虑坦克的集中使用问题。苏联军队受到英法陆军的影响,又组建了坦克旅。这是苏联的幸事,这些坦克旅成为苏军在1939年夏天大败日本军队的王牌,并为苏联军队的英豪朱可夫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朱可夫在军队中领导地位的确定对战争结局的影响,远远胜于古德里安。

格奥尔基·朱可夫原是沙皇军队中的军士,在内战中加入苏联红军的骑兵,后来担任骑兵师师长、骑兵军军长,参加过西班牙战争。朱可夫虽长期在骑兵工作,但一直关注着坦克和装甲兵的突击作用,曾多次组织自己骑兵师里的坦克团进行快速纵深进攻的演练。1938年年底,由于苏联高级将领在大清洗中纷纷人头落地,刚满42岁的朱可夫当上了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朱可夫当上这个高官后时间不长,大清洗的罗网也向他逼近,可这时苏联第57特别军(司令是费克连科)和日本军队在中蒙两国交界处的哈拉哈河地区发生了越来越激烈的冲突,苏军虽未被打败,但很不顺利。消息传到了莫斯科,斯大林很恼火,问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谁在哈拉哈河指挥军队?”

伏罗希洛夫答:“是费克连科军长。”

“谁是费克连科?他是什么人?”

伏罗希洛夫有些尴尬,他说:“我不认识这个人。”斯大林有些上火:“这是怎么回事?前方在打仗,而你却不了解谁在打仗,谁在指挥。为了改变那里的状况,要采取主动行动,应派另一个人去。不仅要改变状况,而且还要找机会给日本人点儿颜色看看。”

一旁的总参谋长铁木辛哥说:“我有一个候选人,原第6骑兵军军长、现任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朱可夫。”

“朱可夫?我好像记得这个人。”

“就是1937年曾给你和我发电报,说给他党纪处分不对的那个朱可夫。”伏罗希洛夫提醒说。

“后来结论如何呢?”斯大林问。

“没什么事,问题弄清楚了,没有理由给他党纪处分。”伏罗希洛夫道。

铁木辛哥乘机把朱可夫夸奖了一番,说他果敢、坚强,一定能胜任。几天后,朱可夫被派到远东。

朱可夫在6月5日到达第57特别军,担任该军军长。他发现日军的企图是在7月上半月消灭哈拉哈河以东的苏军,再渡河消灭西岸的苏军预备队,为此已调来了在海拉尔的第6军。朱可夫根据苏军与日军的实力对比,向莫斯科汇报了自己的作战方案,并提出增兵的要求:苏军首先坚守哈拉哈河东岸,同时准备从纵深进行反击,为此远东苏军需要得到空军的支援,得到不少于3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旅的增援。从6月下旬起,苏日空军在哈拉哈河上空展开了激烈的空战。到了7月3日凌晨,苏军情况突然恶化,日军乘夜在北线偷渡哈拉哈河成功,并迅速集结了近万人,准备攻取哈拉哈河西岸的战略高地巴英查岗,然后迂回到在东岸的苏军后方,而苏军在当地只有1000多人。朱可夫当即使出了自己的王牌——第11坦克旅和摩托装甲第7旅,令其立即在行进间从南向渡过河的日军侧翼进行卷击,乘日军未建立反坦克阵地,将它们全部消灭在哈拉哈河西岸。苏军第11坦克旅和第7摩托装甲旅共有150辆坦克和154辆装甲车辆,而当地地形开阔,数百公里无树木,日军也无坦克。7月3日上午10时45分,苏联坦克第11旅发动进攻,日军大乱。一个日兵在日记中记下当时的情况:“几十辆坦克突然向我们冲来,我们惊慌失措;战马嘶叫,拖着大炮向四处奔跑,汽车也四处乱窜。空中我军两架飞机被击落。官兵上下胆颤心惊,嘴上越来越多的字是‘可怕’。”过了河的日军第23师师长担心被困在河西,在当夜就撤过了河。他的随从这样写道:“将军的汽车缓慢、谨慎的向前开。月亮把平原照得如白昼一般。夜是静悄悄的、紧张的,像我们这伙人一样。多么可怕的夜景。我们终于找到了桥,顺利地过了河。据说我们的部队被敌人大量的坦克围住,面临覆灭的危险。”两军激战到5日,日军的抵抗被粉碎,仓皇过河。由于担心苏联坦克快速冲来,日军过早炸掉了浮桥,后面的逃兵跳入水中,纷纷被淹死。巴英查岗的山坡上到处是被打死的日军尸体、马匹和丢弃的火炮、机枪、车辆。日军从此再也未过哈拉哈河,转入防御,挖沟筑垒,准备固守。

击退了日军,守住了哈拉哈河和东岸的阵地,朱可夫动手准备消灭已开到哈拉哈河的日军第6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朱可夫又向莫斯科要了一个坦克旅和一个摩托化装甲旅——即第6坦克旅和第8摩托化装甲旅。朱可夫采用富勒《1919年计划》中的进攻方式,这种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德军和苏军典型的进攻方式。朱可夫将军队分为北、中、南三个集群,其中路是步兵,北、南两个集群的中坚是500辆坦克和400辆装甲车。苏军步兵在正面与日军对峙,成为铁砧;两翼装甲兵突破日军薄弱的两侧后,发挥坦克的速度、火力和防护优势,迅速向日军后方纵深进攻,会师于诺门坎,形成铁锤,把日军夹在步兵铁砧和坦克铁锤之间,将其击得粉碎。为了防止日军察觉苏军企图,朱可夫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用“狼来了”的办法欺骗日军,故意在全线天天打桩,用卡车装成坦克跑来跑去,不断开炮射击,弄得日军以为苏军要全线进攻,精神高度紧张,但时间一久,就习以为常了,许多将军们去后方休假。日军刚一松懈,苏军雪崩式的进攻就开始了。

8月20日晨,苏联炮兵突然开炮,接着150架轰炸机在100架战斗机的掩护下猛烈轰炸日军后方。猛烈的炮击和空袭持续了3小时,日军前沿的观察所、通信线路和炮兵阵地都被摧毁。8时45分,随着红色信号弹升起,苏联红军在高音喇叭播放的《国际歌》的伴随下,在70公里宽的战线上发起进攻。北南两侧的两个苏军坦克旅,撕开了日军的防线,机械化步兵和骑兵紧随其后,冲向诺门坎。尽管当地有大片不易通行的沙丘,两路苏军还是在8月25日会合,把整个日本第6军包围。驻满洲里的日军企图从外打破包围圈,结果被击败。包围圈内的日军被苏联坦克分割成许多块。日军利用沙丘、山岗、凹地和芦苇顽抗。战斗变成小股部队的角逐。8月29日,日军全部被歼。苏军以伤亡18万人的代价,消灭日军61万人。

这次哈拉哈河之役的影响非同小可。朱可夫用坦克给日本军阀好好上了一课,让他们领教了拥有大量坦克的苏军的厉害。日本在苏军发起反击之前想与德国和意大利签定军事条约,遭到拒绝。一星期后,正当日军即将被围之际,德国又与苏联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日本朝野大哗,着实觉得被出卖了。平诏内阁就此垮台,日本从此再未敢向苏联轻举妄动。故而苏联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德国。

朱可夫也因用坦克大败日军,躲开了罗网,平步青云,很快就出任苏联最重要的军区——基辅特别军区司令,打开了通向总参谋长的道路。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10 21:05 , Processed in 0.063366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