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79|回复: 0

Legal AI 1|什么样的律师能从AI时代突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0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写在前面:

作为法律从业者和AI重度爱好者,我時常会想: 法律这个古老又传统的服务业,5-10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法律人又将如何应对变化?

我想在公众号里开个专栏 - Legal AI,和大家一起探讨AI和法律行业的前沿发展、律师在工作中使用AI的技巧,如何更好的让AI为律师们服务這些話題。

w1.jpg

写完文章以后,我问了DS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未来5年AI的发展会给法律行业带来什么变化,会是需要怎样应对?”

他给我的回复全面、精炼,用更简洁优美的语言完美地表达了我想说的,还多一些。看完后,我默默地删掉了刚写的文章。

w2.jpg

其实DS对未来五年法律行业的预测和我完全一致,大概有几个方向:

“1. 工作效率的极致提升:

· 文档自动化与生成: AI将能够快速生成合同、诉状、法律意见书、尽职调查报告等标准法律文书。律师只需输入关键事实和参数,AI即可生成高质量初稿,律师的工作重心转向审核、修订和策略化。

· 法律研究革命: 传统的关键词检索将成为过去。律师可以用自然语言(如“帮我找出关于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责任的最新五个判例,并总结法官的裁判要点”)向AI提问,AI能瞬间梳理海量案例、法规和学术文献,提供精准、有引证的答案。

· 电子取证智能化: 在诉讼和非诉业务中,AI可以快速分析数百万份电子邮件、聊天记录和文件,自动识别关键证据、进行主题分类和相关性排序,将耗时数月的取证工作缩短到几天甚至几小时。

2. 法律服务模式的变革:“普惠化”与“个性化”

· 法律服务普惠化: AI驱动的法律咨询聊天机器人将为大众提供7x24小时、低成本的初步法律咨询,解答常见问题、生成简单文书,极大降低寻求法律帮助的门槛。这将催生一个巨大的“长尾”法律服务市场。

· 预测性法律服务: AI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预测案件结果(如胜诉率、可能的赔偿金额)、法官的裁判倾向,甚至立法动向。这将帮助律师和客户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从“事后补救”更多地向“事前风控”转变。

· 个性化合同与合规方案: 企业法务可以利用AI,根据公司的具体业务模式和风险偏好,生成高度定制化的合同模板和合规检查清单,实现动态风险管理。

3. 行业结构与竞争格局的重塑:“两极分化”

· 初级律师的“可替代性”危机: 大量从事基础文档审阅、法律检索、简单合同起草的初级律师和律师助理的岗位需求将大幅减少。行业的入门门槛将提高。

· 律所竞争力的分化: 积极拥抱并投资AI技术的律所将获得巨大的成本优势和效率优势,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抢占市场。拒绝变革的律所可能面临淘汰。

· 新业态的出现: 可能会出现专注于AI法律模型开发、提示工程、AI法律项目管理的新型专业服务公司或岗位。”

但此外,我认为法律行业还会有两个趋势:

4)AI监管和AI相关争议解决的法律服务需求会加大

随着AI的发展,AI和数据领域的监管也会越来约复杂,并且会有牙齿。复杂的监管就会营运更多的法律服务需求。AI发展过程中会和传统生活和伦理产生碰撞,会有一系列新奇的判决先例出现,书写法治史里最新鲜绚烂的篇章。

5)未来律师会有一个自己的AI助理律师

这个助理律师的知识量极大,写作能力极强,而且可以根据律师个人的工具习惯、领域去训练这个助理。有了这个强有力的助理,未来个人自由职业律师或需能更为普遍。

DS总结到: “未来5年,AI将成为法律行业的“电力”,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它不会让律师失业,但会让不使用AI的律师失业。这场变革的核心是赋能,而非替代。它将律师从繁琐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更专注于真正体现人类智慧和价值的领域:理解客户、制定策略、在复杂情境中做出权衡与判断,并 upholding the rule of law。

又一次,AI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超过了我的预期,我依旧无法理解:书上说大语言模型只不过是根据上一个字思考下一个可能出现的字,但仅仅这样就可以做出如此完美的回答么?(如果有专业人士,请帮忙解答,谢谢了)

w3.jpg

假如这样的法律行业图景在未来5-10年内成为现实,那么什么样的律师能从AI时代突围?法律人需要培养哪些能力去适应AI时代?

DS的回答比我的更优秀,分享给大家:

“1. 从“工匠”到“战略家”的思维转变:

   · 核心竞争力转移: 你的价值不再仅仅是记忆法条和撰写文书,而在于复杂的法律判断、战略规划、谈判技巧、客户关系和道德决策。这些都是AI难以企及的领域。

   · 成为“人机协同”专家: 学会向AI提问(精通提示工程),善于利用AI的输出作为基础和素材,然后用你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批判性审核、提炼和升华。把自己视为AI的“项目经理”或“主编”。

2. 终身学习,拥抱新技术:

   · 主动学习AI工具: 不要畏惧技术,主动去了解和试用市场上的法律AI产品。将其视为像Word和Westlaw一样必须掌握的生产力工具。

   · 拓展跨学科知识: 了解基本的编程逻辑、数据科学和项目管理知识,这将帮助你更好地与技术人员沟通,理解AI的能力与局限。”

总之,我将抱着极大的好奇心和热忱期待着AI更全面、更深入地参与到法律工作中来,也会拥抱试用各种AI工具(当然会本着职业精神核实AI结果的可信性和可靠性),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心得。

最后我想给这篇文章一个诗意的结尾,以下是DS的思路:“愿法律这门古老的技艺,在智能时代的淬炼下,褪去冗繁的茧,显露出智慧的金色内核。未来法庭上,人机共舞的并非替代的阴影,而是正义天平上,科技为砝码、人性为支点的永恒微光。”

大家觉得如何?
注:以上文字图片由Gemini生成,斜体引号部分来自于deepseek。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20 11:42 , Processed in 0.10953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