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12|回复: 0

AI基建“隐形赢家”Credo:从紫色线缆到万亿市场,谁在点燃下一座数据中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0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一根“紫色线缆”,撬动AI万亿基建

当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AI芯片巨头上时,一家名叫 Credo Technology 的公司,却在“线缆”这个最不起眼的环节上悄然暴涨。

它不造芯片,却决定着AI超级计算中心能否稳定运转。

过去一年,Credo股价飙涨 245%,市值突破 250亿美元,成为AI基础设施赛道最炙手可热的黑马。

在泡沫与需求交织的AI时代,这家“线缆公司”,究竟是下一个英伟达,还是又一个投机的高估值符号?

从默默无闻到“紫色奇迹”

今年7月,Elon Musk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了xAI数据中心“Colossus 2”的内部照片。画面中,没有展示昂贵的GPU机架,而是密密麻麻、排列整齐的紫色线缆——这正是Credo的标志性产品。

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硅谷公司,最初只是一群前Marvell工程师研发SerDes芯片的小团队。

如今,它的高速连接技术正成为AI超级计算的“血管”,为英伟达、亚马逊、微软、Meta等巨头的数据中心提供底层连接解决方案。

Credo CEO Bill Brennan透露,超大规模云厂商(hyperscalers)选择其铜缆方案,是因为比光纤连接更稳定。“一个光纤链路故障可能让整个AI集群停摆,造成数小时昂贵的GPU闲置损失。”

分析师认为,随着AI算力需求持续暴增,Credo有望成为驱动AI时代数据中心高带宽互联的关键力量。摩根大通等机构预计,Credo将凭借其技术创新与市场份额增长,在AI硬件基础设施的浪潮中实现长期高速成长。

让AI数据流动更快、更稳、更省电

Credo的技术壁垒建立在三大领域:

    高速光电互联(400G–1.6T):自研光学收发器显著提升AI网络的可靠性与能效。

    系统级整合方案:整合SerDes IP、重定时器及系统设计,帮助客户加快产品上市并提升算力密度。

    自研PILOT软件平台:提升产品良率、系统调试与远程监控能力。

同时,Credo通过收购Hyperlume并与Arm等合作伙伴结盟,形成AI数据互联领域的完整布局。其技术不仅服务于云厂商,更正逐步进入AI芯片、汽车计算与边缘AI等新场景。

AI浪潮推高业绩

截至2025财年(5月初结束),Credo营收同比翻倍至 4.37亿美元,并首次实现盈利,净利润5220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2840万美元)。

Credo股价今年以来已翻倍至143.61美元,较2024年上涨245%。该公司市值从2022年IPO时的14亿美元暴涨至接近250亿美元,正冲刺AI基建千亿美元赛道核心。

摩根大通近日给予其“买入”评级和165美元目标价,预计Credo主导的主动电缆(AEC)市场将在2028年突破40亿美元。

分析师指出:“亚马逊、Microsoft、xAI及Meta等巨头的部署扩张,正驱动行业高速增长。到2028年,Credo的年化收入有望保持50%以上增长。”

AEC每根售价300–500美元,内置芯片的铜缆能实现远距离高速传输,稳定性优于光纤。

随着AI集群规模急剧扩大,每台服务器的GPU数量从1–2颗增至8颗以上,未来最强机架甚至可搭载500多颗GPU。每颗GPU都需独立连接至交换机(switch),这意味着数据中心的连接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650 Group分析师Alan Weckel表示:“过去每台服务器只需一根线缆,如今可能需要九根。Credo已占据主动电缆(AEC)市场约88%的份额。”

AI泡沫的镜像

然而,AI的繁荣也带来估值狂热。

截至2026年一季度,Credo市盈率高达 407倍,市销率 49倍,远超行业均值(分别为82和26.52)。

不仅如此,该公司营收高度集中,三家客户占比均超过10%,预计2026财年将有第四家进入此行列,显示其对少数超大客户依赖严重。

与此同时,英伟达、高通、Marvell 等芯片巨头正加速布局同类高速连接技术;而AI资本支出放缓、利率上升与开源AI技术的冲击,都可能削弱市场需求。

摩根士丹利与高盛均警告,如果科技巨头削减AI资本支出,标普500将面临15%–20%的估值回调风险。

OpenAI CEO Sam Altman更直言:“这场AI泡沫,可能比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更大。”

AI基建进入“筛选期”

AI基建正成为资本与技术的双重竞速场。

在未来3–5年内,AI数据中心投资总额或将突破 1万亿美元。但随着资金趋紧与算力集中化趋势加剧,只有技术壁垒高、生态绑定强的玩家,才能在下一个周期幸存。

Credo的故事正是AI浪潮的缩影:它既代表了AI时代的真实需求,也折射出资本追逐下的泡沫风险。

正如Altman所言:“在创新与狂热之间,只有少数公司能跨过那条细线。”

DI数智观察洞察

Credo站在AI基础设施的核心节点——

它的线缆连接的,不只是服务器,更是AI世界的速度与稳定。

但在估值飙升与行业集中化的双重夹击下,

它既可能成为 AI时代的“下一个英伟达”,

也可能成为 泡沫浪潮中最耀眼、却最短暂的光。

相关阅读

7 个月估值暴涨 15 倍!Reflection AI完成20亿美元融资,Nvidia领投:开放式“前沿AI”迎来资本狂潮

软银宣布54亿美金收购 ABB 工业机器人业务,押注“物理智能”与人工超级智能融合

OpenAI完成66亿美元二级股权出售:估值飙升至5000亿美元,马斯克 SpaceX 被甩在身后

【重磅】英伟达 1000 亿美元押注 OpenAI,开启 AI 算力竞赛新篇

w2.jpg
END



DI数智观察
理性观察数智发展探寻产业升级密码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20 18:08 , Processed in 0.12127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