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如幻

[教育札记] 家有春夏(240楼和北美华文教育專家马立平老师的交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1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看到更新,写得太好了。感动。

“为人父母,都有教育自己孩子的天然权利,
而且,也是神圣的。
那是一个孩子生命最初的交托。”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12-11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一段儿一个朋友带着她的小儿子到家里来玩, 我跟她讲我现在在教儿子读老子,如何教的,还让儿子给她念了几段。她很惊讶,说儿子智力超常,还问我是不是给儿子连故事书都不读,只读经典了。 这两个问题都是我没想到的反馈。 我的本意是想说,一个普通的小孩子可以读我们认为很难的书,证明这件事是可行的,并不难,只要方法正确。
我很佩服如幻,能把孩子培养得如此自信,自觉,大方可爱不失天真。记得应该是林怡说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孩子。真能做到这一点,应该说孩子在学前父母要付出不少心思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12-12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信,自觉,大方可爱不失天真"说得非常到位。见过春子的人,都会说她是个敦厚可人的天使。和夏也是异常的可爱,整天乐呵呵的。真想念这两个小家伙和这一家人。呵呵。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幻 于 2009-12-13 22:38 编辑
"自信,自觉,大方可爱不失天真"说得非常到位。见过春子的人,都会说她是个敦厚可人的天使。和夏也是异常的可爱,整天乐呵呵的。真想念这两个小家伙和这一家人。呵呵。
期待诗雅 发表于 2009-12-11 23:14

LS两位妈妈过誉了。

小春子正好在这里,我把阿姨的称赞读給她,问她对吗,她居然很受用的点点头,自己倒不客气。再一项一项问问她,她的反应是:“自信?” 点头。 “自觉?”  (犹豫了,这个有点不敢当吧)。“大方?”(犹豫了。因为她知道自己有时挺害羞的)。“可爱天真?”猛点头。
好了,春子的自我鉴定完毕。呵呵。

继续发8月份回国的一些记录。
2009-08-03
晓夏每天都积极地学习走路,经常东摇西晃地像个醉汉式地在家里走来走去,随时扑通摔倒或者坐个小屁墩儿,然后一骨碌爬起来。

2009-08-11
在HS会所见我研究生时的老师Z法师,一年不见,Z法师已经又是一派仙风道骨了,好像回到了十年前。Z法师是佛教界的青年才俊,第一位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大陆法师,也是49年后第一位在北大取得教授职位的法师。法师在研究工作之余,也受邀在各地讲授国学和佛学,而他自己所主持的HS会所,也一直在组织针对高端客户的国学课程,授课教授都是国内的一流学者。我和Z法师交流了一下我在德国和朋友們学习国学的心得。

那天春子穿着奶奶給买的便装和服同去。曾在日本留学8年的法师自然喜欢得不得了。他很感慨春子的变化。小孩子每一年都不一样啊。

2009-08-13
和王财贵老师语欣哲萱伯毅去衡水见安金磊先生,和他那片有名的生态农业田。
天气好热。
語欣和哲萱轮流开车,到下午3点我们才赶到衡水。
到安金磊家的时候,他刚從地头骑车回来,一脸憨厚,车筐里还放着一本王阳明的《传习录》。让人想起中国农村中的“晴耕雨读”的耕读传统。
安金磊招待我们在他的家里吃他种植的绿色产品,玉米,西瓜。好吃!
之后在他小院儿里喝茶,王老师向他请教书院以后的农业种植计划。王老师计划在今后的书院田地里也请安金磊来种地呢。

说起安金磊,话题要叉开,实在值得給大家介绍一下。每次知道这样的人,心里都非常感动。也因为碰到这种坚持自己理想的人,对我也是一种鼓励。等春夏再大一点,妈妈也会給她们讲安叔叔的故事。

转贴我在儿教论坛转发的帖子,更多帖子见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54745&highlight=%B0%B2%BD%F0%C0%DA

mayavati按:曾和深圳的谦谦师姐通电话,她提到了“安金磊”的儿子在她们鹿鸣学堂读书。谁是安金磊?她说你上网看看就知道了。一看,实在是太喜欢了。

农民安金磊特立独行搞有机试验 创棉花神话(图)http://news.sohu.com/20070621/n250696706.shtml

    来源:南方周末

  一个“犟种”的7年

  一旦受惊飞起,“扑棱棱”的翅膀声连成密密一片。安金磊一边收获旁边的棉花地,一边和妻子说笑:“全县的麻雀在开会呢。”
  为了“养”麻雀而种谷子?周围的农民们没人会这么干,但他们早就习惯了安金磊的“另类”——7年前,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包下村子边缘常年无人问津的一块土地,开始了自己的有机农业试验。

比起7年前,比起周围的田野,安金磊的四十亩农地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棉花的神话
  安家的棉花对乡亲们来说,几乎就是一个神话。
  在河北省枣强县马屯镇东紫龙村,大部分人家遵循着同样的生存模式——青年人进城打工,但除了供养自己在城市里的生活,很少有更多余钱拿回村里;父母带着孙子们在家耕作,小麦是全年的口粮,而主要的经济作物棉花,就是老人看病、孩子上学、一家老小买日用品的来源。
  2006年入秋,马屯镇几乎所有的棉农都皱着眉头。收获季节开始了,但连续两个月的伏旱让棉株干渴不已,严重的已经成片死亡。
  黄昏时分,安金磊经过金顺(化名)的棉田。金顺正在向经过的乡亲打听棉花的行情:“咋样啊?有消息没?”
  “有说是两块七八的。没人来收咱也不知道啊!”
  棉花的行情,是整个收获季节最重要的话题。
  金顺望着自家的棉田——棉株只有半人高,在干旱中挣扎了两个多月后,不断显出枯萎的红褐色。而在安金磊的棉田里,一片油绿的棉株,直长到人的胸膛那么高,不但看不到一棵病株,还开着大朵的花儿,不断生出新的棉朵。
  马屯镇的人们已经习惯了——2004年的大面积枯黄萎病中,这片棉田也是如此。那一年绝收的棉农不在少数,病株占到三四成已经幸运。可安家的棉花保持着最适宜的含水量(9%潮度),亩产达到400斤,每天都有十几个人来看新鲜。
  2006年已经没人来看热闹了, 金顺对安金磊匆匆点点头,便忙着继续打听棉花行情去了——他2005年就已经放弃了向安金磊取经的想法。
  2005年,金顺和其他乡亲们一起,得到了安金磊分赠的自育棉种。他喜滋滋地种下去,长势却跟往年差不多。
  再问,他就觉得安金磊的做法“不靠谱”了。
  在金顺眼里,一个好农民是不应该让土地闲着的, “岂不耽误了收成?一家人就靠这几亩地,能多种就多种几茬。”可每年,安家的土地都轮流休耕至少三个月。休耕期间,他专门让土壤长草,涵养地力。安金磊说,“土地跟人一样,不能总干活不休息啊。”
  金顺家每年都用买来的种子,“那是专家研究出来的,能抗病虫害,收得还多”,但安金磊宁愿相信土生土长的、“经风雨多年”的种子:“本地的种子就像土生土长的人,肯定最适应这地方。”
  金顺在收获期来临之前打杀虫剂,每亩成本几十元,但安金磊从来不打。他的棉田边上,玉米和芝麻像卫兵一样排成直线。“蛾子更喜欢玉米,有了玉米就不往棉花上去了;蚜虫不喜欢芝麻的味道,会远远地躲开,棉花也就沾光了。”原来是一个诱引、一个驱避。
  金顺觉得,自从有了农药,“蚯蚓那东西就不打紧了,有没有也不耽误多打庄稼”。但蚯蚓是安金磊最看重的朋友之一,蚯蚓能松土啊,他趴在地上细看土壤,脸几乎要挨到地面。
  于是,金顺和更多的乡亲们,继续他们十余年来的种植方式。买杂交种子、转基因种子,加化肥加农药加除草剂,再加大型机械化,用安金磊理解的话说:“农民受到压榨,只好再去压榨土地”。
  2006年,金顺家用于棉田的杀虫剂和除草剂成本,比起三年前高了10%左右,但伏旱后依然大面积减产,而安金磊的棉田稳产了8000斤,能给他带来近4万元收入——同村里即便是两个儿子出去打工的人家,也不过是这个数字的一半左右。他的棉花,在绒长、抗拉的性能方面是明显优于其它棉花的。今年,他的棉花已经被一家纺织厂商全部订走,准备做成内衣出售,收购价是每斤4.5元。而市价是每斤“两块七八的样子”。

 小院里的循环
  在东紫龙村,平均每家操持着十余亩土地,春天撒种秋天收获,中间打几次药,其余时间就可以就近打零工了。在工地包点活儿、做装修、跑运输,甚至搬运、烧砖,46岁的张国富说:“田里的活不耽误,额外还有一两百块钱的收入,干吗不挣?”
  安金磊的力气,全部花在土地上。

天刚亮,5点钟,安金磊夫妇起床。6点之前,安金磊一定会赶到几里外的田里,去听虫子的叫声。早晨昆虫活跃,他一听就知道土层里的生物是否丰富。“一定要有虫剌蛄(一种昆虫),它们是帮你间苗的,可以保证七八成的出苗率。”而其他农户的田里,早已听不到任何虫子的鸣叫。同样赶早下田,只是为了更多地趁着天光干活。
  40亩土地,只有夫妻两个人,春天一人一把锹,撒粪肥,一个从南头撒起,一个从北头撒起;秋天腰间绑个纤维袋,摘棉花,一个从南头摘起,一个从北头摘起。偶尔擦身而过,说上一半句话。更多的时候,头也顾不上抬。晚上,人们吃过饭、开始看电视的时候,实在是黑得什么看不清了,夫妻俩才走在回家的路上。安家的晚饭,经常在八九点钟。
  他们的小院在一条土巷子深处。三间砖房大屋,一个月洞门,和一棵大枣树笼罩下的后院。房子是十年前盖的,在村里属于中上水平。
  表面上,安家和别的农家院并没什么不同。住上一天,就知差别——
  洗碗用丝瓜瓤,烧水用玉米棒,洗头用碱面,每天进门,顺手从藤蔓上摘下新鲜薄荷叶,放进新沏的茶壶;饭后的碗筷用玉米面粉擦一遍,油污便干干净净,清水一冲即可。用后的玉米面粉拌上瓜果菜皮,就成了狗的美餐。玉米、芝麻、棉花等的秸秆全部留下,成为来年的堆肥原料。
  安金磊床下住着一只蟋蟀,每晚“唱歌”。房顶上的容器专门用于接雨水喂鸟。女主人在厨房忙碌的时候,灯绳上趴着一只蝉。
  安金磊进门洗手,脸盆从来是斜着放的——他只舀一瓢水。
  存款在一天天增多,但他搞不清楚有多少,这数字对他也没有什么意义。除了电话费和孩子上学的费用,这个家庭很少有生活消费。“钱在大自然里完全用不上嘛!”他的屋子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老式单人沙发,木头方桌,木板床。有电视,但十几天都不开一次。二十年前的金星电视机,只能手动切换8个频道。一般的农舍里常挂着电信或移动公司赠送的年画,安金磊家的墙上是两幅字:“持身同铁汉,慎语学金人。”
  着急起来,安金磊在人前会打嗑巴。但面对土地时,总能听到他在喃喃自语。
  收芝麻时念叨的是:“(芝麻)这东西真有意思——”
  蟋蟀声起,又听到他的喃喃自语:“这多好,不用电就能听到音乐。”

  “傻蛋出来了”
  “磊子?那可是个犟种。”同村的张大爷这样评价安金磊。
  十五年前,安金磊走出农校,在国营农场当技术员,开始种植西瓜。初次打开除草剂瓶子的感受,在多年后依然记忆犹新:“太难闻,开了一瓶,就再也受不了了。”
  他凭本能觉得:这样的东西用下去,“土地肯定很难受,植物肯定很难受。人们常常把大地比作母亲,往土壤里施除草剂,不就好比往母亲身上投毒吗?”
  接着,一个买瓜者的话吓了他一跳:“孩子中考,买了几个西瓜吃,就高烧不退趴下了。到医院一查——呋喃丹中毒。”(呋喃丹:最常见的农药之一,用于杀虫。)
  安金磊开始偷偷改用鸡粪、叶面肥和营养液。
  1997年农场改制解体,他回到村里。村子边缘的40亩,因为路远地薄,近乎废弃,往年一般都包不出去。那一年竞标,有人出十几元(每亩土地的承包款),有人出6元,还有出2元的。安金磊开口出了50元。
  当时就有人说:“傻蛋出来了。”
  当同村人按照习惯、撒种前开着拖拉机施化肥时,他用的肥料袋子上却写着“有机肥”。 从买有机肥开始,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试起来。
  两三年过后,他开始自己堆粪肥了,拉着板车,到别的村去收羊粪、鸡粪。
  但那个时候,他的棉花不比别人家的强到哪里去。
  不爱说话的安金磊,几乎天天读书入夜——《中国棉花景气报告》、《中国生态农业》、《濒临失衡的地球》、《自然不可改良》……,还有老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这些书让他想到:“到底农业的功能在哪儿?她不仅是一个生产的功能,更有生态的功能。”
  2002年前后,安金磊开始求助于专家。他坐火车到北京,找到农业大学,教授们说我们现在只有有机农业的理论,实践还很少,临别送给他一本书;又找到农科院,还是送给他一本书,推荐去找国内的有机农业认证中心,结果又是给了一本书。“谁都说这是好事”,但紧接着好几个人都诚心诚意地说:“这不是你个人能搞的事,太累不说,也搞不成,没有效益。”
  从北京回来,他依然沉默。他的棉花,每年都比别人家产量低,但他知道:这片薄田的土壤在一天天健康起来。“脚踩上去你能感觉出是有弹性的,虫剌蛄、蚯蚓都回来了,地里生出小草了!”
  在国际有机农业的通行标准中,化学耕种的土壤至少要经过3-5年无毒无害的恢复期。六七年平静地过去了,2004年,罕见的灾年让安金磊的棉田成了明星,他将村边的薄田涵养成了一块宝地。那一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栽培研究室主任毛树春亲自驱车而来,在他的田地里“咔嚓咔嚓”地拍着照片。
  那一年他很忙,把自己育出的棉种分赠村里的乡亲们。安静的小院有人上门来攀谈,话里话外的,只是想得到一些种子。
  如前文所述,人们种下种子,却很难做到一整套的自然农法、精耕细作。于是,安金磊依然是个独行者。

  “全县麻雀大会”
  高高的玉米秆后面,只看到一条黑影,尖啸声划过小米地——人声惊动了一只鹰燕,它从谷子地边缘腾起来,沿着玉米秆一线飞走了。
  鹰燕飞起的地方,安金磊咧着嘴在笑——鹰燕是鹰的一种,专爱吃麻雀。它来了,证明这里麻雀多,而麻雀多,是足以让他喜上眉梢的事情。
  不久前的一个场景让安金磊不忍回忆:“我在拉羊粪的路上看到两亩谷子,田里面纵横交错地拉着很多网,用竹竿撑着,显然是防止麻雀等鸟类来吃谷子的。让人痛心的是:上面沾着很多麻雀和燕子,燕子是不吃草的,它们吃谷地里的蛾子。它们都已经死去了,经过了很多挣扎,最后绝望地累死,在上面吊着,翅膀被卡着,实在是惨不忍睹……”
  三年前的另一个场景,留给夫妇俩的记忆同样新鲜如昨:
  安家田里的积水渗到田边的车轮印里,形成一个浅浅的水洼,几千只燕子围在边上抢着喝水!它们挤挤挨挨,喝饱了的还不肯离开,有的蘸着水梳洗羽毛,有的跳闹嬉戏。这水,并无其他特殊之处——除了无毒。鸟儿们的欢乐,是因为它们终于喝到了不含化肥溶解物的水。
  从2006年开始,安金磊为鸟儿们播下了谷子。鸟儿们不但是安家的客人,更是棉田里椿象、蚜虫们的天敌。它们帮了安金磊,使得这片从不施用杀虫剂的棉田,基本不闹虫灾。
  每天早晨,四亩谷子地的上空,成百上千的麻雀、燕子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远远看去,刚刚展露金黄色的谷子地,会因大批鸟儿的停驻变成灰褐色。一旦受惊飞起,“扑棱棱”的翅膀声连成密密一片。安金磊一边收获旁边的棉花地,一边和妻子说笑:“全县的麻雀在开会呢。”
  而一个月前,四亩谷子地里开的,还只是“全镇的麻雀大会”。
  2004年,这个从未离开田地的农民,成为着力推广有机农业的香港公益机构——社区伙伴——的座上宾,之后,他受邀出访泰国,还在云南、四川登上了“ 农民生计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的讲台。2006年12月,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和中山大学公民社会中心联合主办的“2006最具行动能力三农人物” 评选中,安金磊成为32名入围者之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09-12-14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因为学中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所以最后结果如果,还是看孩子自己。做什么都凭自己喜好不可怕,可怕喜好什么都是被别人安排好的,我的小孩3岁4岁已经认了1000,2000汉字了,大学,中庸都滚瓜烂熟了,心算达到 ...
敏颀 发表于 2009-12-11 17:19


慢慢来固然不错,但是有些时候是不是会来的太晚孩子自己也会后悔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12-15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来固然不错,但是有些时候是不是会来的太晚孩子自己也会后悔呢?
himmelblau 发表于 2009-12-14 11:21


慢慢来,总比要比揠苗助长了,再说,难道中华文化5千年都浓缩在所谓那些经典里了么,给她看看红山玉,上面有带着稚气最原始的龙图腾,让她找找青铜器上面(可爱的)饕餮在哪里, 大英博物馆里有宋汝瓷让她体会一下什么是所谓的“温润如玉”,讲讲元青花图案里面的故事,明尼苏达博物馆有真品明代家具复原的苏州小院,八步床,大条案,玫瑰椅,那是中国式的精致生活,牡丹亭,红拂记有让法国人都自愧不如浪漫情怀,走一走京都,奈良,感受一下尚朴的唐风。。。。我说的这些都用不着他认字过千,这些都可以慢慢来,就算到70岁都不晚,因为我的希望是他感受中国文化,找到心灵家园,不是多一门吃饭的,或者炫耀的本事。。。还有一个就是,我觉得药铺旁边就是棺材铺,对于我这种心地不够纯洁的人来说,总要质疑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09-12-15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来,总比要比揠苗助长了,再说,难道中华文化5千年都浓缩在所谓那些经典里了么,给她看看红山玉,上面有带着稚气最原始的龙图腾,让她找找青铜器上面(可爱的)饕餮在哪里, 大英博物馆里有宋汝瓷让她体会一 ...
敏颀 发表于 2009-12-15 11:24


这就是很多父母教育的的难处,太早了,怕拔苗助长,太晚了,又怕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最后只能和现实妥协,只要孩子健康长大,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过平静简单的生活,也就知足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幻 于 2009-12-15 14:55 编辑
慢慢来,总比要比揠苗助长了,再说,难道中华文化5千年都浓缩在所谓那些经典里了么,给她看看红山玉,上面有带着稚气最原始的龙图腾,让她找找青铜器上面(可爱的)饕餮在哪里, 大英博物馆里有宋汝瓷让她体会一 ...
敏颀 发表于 2009-12-15 11:24


两位妈妈说得都很好啊。在恰当的时机做恰当的事情,既不要延误教育的时机,错过孩子的敏感期,也不要揠苗助长了,“中道而行”则是。

经典教育也从来不是只限于书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多么惬意的生活。所以我们夫妇有机会总是尽量帶孩子们出行,让她们用自己的眼睛感受大千世界。春子已经走过大半个中国去过好几个国家,她曾在无锡灵山小住,也曾在苏州园林观鱼,曾在南京夫子庙闲逛,也曾在上海游玩,曾陪妈妈在西施故里拜访古琴老师,也曾在广州一睹南国风光,她曾在西安大雁塔下嬉戏,也曾在香港欣赏维多利亚港的夜景,她曾在英国的乡村迎接春天,也曾在大英博物馆里东张西望,她喜欢哥本哈根的人鱼,也热爱华盛顿郊区的农场小猪;明后年,我们还会帶她去印度和尼泊尔,去日本看奶奶,这些她都早已期待。小春子喜欢旅行,也喜欢平常的日子,她喜欢信手涂鸦,也喜欢描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那对她和画画一一样好玩;她喜欢英文童谣,也喜欢和着妈妈的古琴声唱《关雎》;她喜欢到游泳池玩水,也喜欢和妈妈练习印度古典舞;她喜欢马戏团的动物表演,也喜欢看Handel的Tamerlano。她不知道什么是经典,也不关心,她只是喜欢!她喜欢自己出生的城市北京,那里有她的姥姥姥爷,也有她喜欢的私塾和那些老师同学;她也喜欢在汉堡的日子,这里有她的幼儿园和那么多小伙伴。她已经养成每天從幼儿园回来读经的习惯,因为她知道这样可以认字,而认字了就可以读她自己喜欢的书(当然,现在朗读经典也是她的乐事之一)。而且妈妈说经典里面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她今后会慢慢懂得。当然经典里也有很多故事,妈妈也一直在和她分享。而喜欢白雪公主的她,也喜欢“孟母三迁”“曹冲称象”。因为认字渐多,她可以越来越自由地享受属于她的时间,除了做手工,折纸,她可以自己读更多的Dr. Suess和一本一本的中文绘本,那些陌生的英文和汉字现在成了她的朋友。而这些文字朋友帶給她一个新的世界,可以給她讲很多好听的故事和有趣的知识,让她尝到了自己探索的快乐。

所以,经典和现代不矛盾,经典和童真不矛盾,经典和活泼不矛盾,经典和顺其自然不矛盾,经典和身心平衡发展不矛盾。因为人生并不是非此即彼。

经典,只是让生活更美好。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这样各抒己见真好,喜欢himmelblau,喜欢敏颀。。。各位的发言让我很受益。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幻 于 2009-12-15 19:58 编辑

好像以前帖过我在儿教论坛读经专栏的小春子读经开楼第一帖的几句话,这里再转贴一遍。

“读经教育的概念是非常广泛的, 不仅包括语文教育(中文,英文,德文),当然也包括德育教育,艺术教育(美术,音乐,书法等),体育教育等等,而且同等重要。

我给小春子实行读经教育,并不是期望她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个汉字,会背四书五经,能几岁前就学到多少种语言,学会多少门才艺,这绝对不是我的目的(这些只是读经教育非常容易达成的副产品)。而是期待这种从幼儿时期开始的经典文化的熏习,让她的生命更为美丽,更为充实;希望她拥有真实的快乐,希望她“见贤思齐”,成为于他人于社会充满“仁爱”之心的人。”

我这个楼里可能说孩子读经的事情稍多,給大家感觉小春子好像学习时间比较多,好像我只重视孩子的中文。其实当然不是了。主要是我记日记的时间不多,而孩子的读经学习需要建立习惯,有个记录,这样便于安排和自我调整。我个人过去就也是從别的妈妈这样的日志中受益,所以想这里可能也有妈妈可以参考。

以后有空,也多写写小春子的小生活。呵呵。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12 13:23 , Processed in 0.060418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