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51|回复: 0

AI可以鉴定古玉的真伪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7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

很多藏家寄希望于用AI鉴别古玉的真伪

那么ai是否能鉴别古玉的真伪呢

我们知道碳14可以测算文物的年代

但这种方法是基于可以量化的基础

比如同位性放射素碳14的半衰期是5730年

只要测算标本残余碳14的量

就可以推算标本的年代了

再比如你去验血

需要测量的值是都可以量化的

w2.jpg

而古玉的鉴定恰恰是不能量化的

现代的AI技术同样基于强大的数据库

和一些不断完善的算法

这都是需要量化的

我们看古玉鉴定的三个要素

首先是工痕

先要将仿品或真品工痕进行量化

我们可以将仿品和真品的痕迹图片存储

但问题是一件真品的痕迹特征存进数据库

但另一件真品的痕迹又有不同

仿品也是同样道理

每个人做出来的痕迹也不同

没有完全一致的痕迹特征

w3.jpg

而人工智能认的是数据

也就是我们存储的图片

算法也是基于存储的数据

再说古玉的皮壳

古玉皮壳状态更是不能量化

每件古玉皮壳都是千变万化

即便把世界上所有真品的图片存储

同样无法识别那些高仿的皮壳状态

w4.jpg

所以,无论是工痕、皮壳还是沁色

不能量化就无法被算法使用

人工智能的算法最后只能去接近

但接近存储图片的状态

会有千变万化

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得出的结论自然会有出入

w5.jpg

所以ai不能精确的鉴别古玉真伪

除非ai本身能进化

古玉鉴定本身就是经验积累

说白了就是大脑对真伪的印象

也可以说是“眼学”

同样人工智能也是一种“印象”的调用

但人工智能不是人类

没有自主思想意识

这就导致了对于“接近”这个概念

无法掌握最后的“度”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w6.jpg

所以网上那些所谓ai鉴定

都是一个噱头而已

更不用说用ai来比较这种荒诞的事

w7.jpg

w8.jpg

关注我们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7 17:54 , Processed in 0.12759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