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mayavati

[其他] 【转贴】我的“中‘读’手记”——儿童读经教育调查(连载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9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赵升君

季谦先生曾說,这个世上有一个人比王财贵还要了解王财贵的读经理论,然后他还会让大家猜这个人是谁,大家会异口同声的说:赵升君!

    赵升君,这三个字在讀經教育界好像一个金字招牌,没有什么别的字眼能比这个名字本身更能说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以前问过赵老师,莱州那么偏僻的地方,怎么招到那么多孩子的?赵老师说,我也不知道,都是家长主动找上门来。真是大智若愚哦。



    赵升君老师的故事,是很有意思的。据说那时候他的女儿该上学了,这个做父亲的人就思考该让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于是将当地的学校走访一遍,竟未发现一家是符合自己教育理念的。

    后来,不知道谁给了他一张读经教育的宣传单,他如获至宝,当下认定这就是他想要的教育,于是把孩子送去了离莱州不远的山东平原小巨人经典学校,校长王敬东老师大概是最早一批成立读经学校的人,我也曾去那里拜访,整体的模式真的蛮正规。

    可是,将女孩子送去外地上学,家里人终是放心不下,在家人强烈的反对下,最后不得已将孩子接回家了,可是,怎么也不想送去平常的学校读书,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自己办私塾吧。

    这是我要写赵升君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也太有代表性了,全国有许多家私塾,都是因为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渐渐长大,又不忍心送去学校读书,于是就下定决心自己开私塾,慢慢扩大。这些为孩子负责的家长,于是就成为了真正的教育家。



    当然,赵升君依旧与众不同,他的绝活之一是,可以随时随地引用季谦先生的话,而且绝不突兀,浑若天成。他疯狂的搜集先生在各地的演讲,以及所有流传在报纸上、网络上的答疑解惑,据说每张先生的演讲,他都看了不下三十遍,几乎是每天要看上一遍,都可以复述了。有人认为他是痴了,同样的内容,看上几遍也就明白了,何至于这样日看夜看,浪费时间,赵老师说,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

    事实证明,赵老师的境界的确异于常人,平素看起来内向寡言的他,一旦回答起家长的疑问,便可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且字字在理,有醍醐灌顶之妙。



    比如有人质疑“儿童读经会变聪明”,赵升君老师就回应:“读一本论语就可以使人变聪明,这是一定的,但这是对自身而然,长进不能横向比,只能自己前后比。

“又长进之程度及哪方面长进明显又因人因年龄而易。人是活的,千差万别,岂可死执。譬如同是修行,有几年成佛作祖的,有终生无功的,岂可因有不成就的而否认现实有成就的。

“读经亦然,从表面上,王教授所说有时效果不明显。然此是立本之道。譬如天生万物,岂可因物之缺憾而怀疑天地化生之功。

“文化教化之功亦如天地之化育。”



还有一位在少年时期读过一些经典的大学生,用亲身经历质疑读经的功效,他说“在完全没有解说的情况下,我背熟了那些句子,虽没有忘记,但在日后正式学习到时却也没有任何的帮助。充其量是不需要花时间再背一次而已。”

赵老师的回答是难得的语重心长,他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的愁滋味,欲语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人生是漫长的,阅历领悟是无尽的。十年二十年后,你会觉今是而昨非。

“如果我在二十左右,或许也和你一样的理解,这很正常,但不要困于今天的想法,人生的大不幸,莫过于太早有了定见。台湾不是有一首歌:三十以后才明白吗?

“记得我24岁时,便想自学中医,当时有个老中医告诉我,学中医一定要先背伤寒论。但当时我也和你一样,有亿万条不要背的理由。伤寒论的大部分解释,我都看了,并且阅读了大量的中医书。我今年37了,两年来,所有在我处长住的近20名孩子,没有一个去过医院,包括心肌炎,我都能药到病除。有个家长开玩笑说,都照我这样,医院大部分要下岗。

“但朋友,我告诉你,我只会点中医的皮毛,我后悔,如果当初背过伤寒论,现在我会成为国手。所以我现在还想背伤寒论。但很难了。

“又,你一直讲,能看金庸等,我当初和你们这年龄也一样,但现在想想,这些对我的一生,没有任何帮助。

“老子你懂一句,胜过千百本,乃至无量无边,算术譬喻所不能及的金庸小说。

“有些事,等你明白过来他的重要,你就知道,一般要下辈子再说了。”



所以,有时候读经孩子的家长有了什么问题,因担心季谦先生太忙,就直接问赵老师了,反正得到的答案也差不到哪里去,恐怕教学的经验还要多一些呢。

他回答最多的问题大都是琐碎的,诸如读经应该多长时间,应该读几遍,应该用什么教材,家长怎么督导等等,这些看似无所谓的问题,其实里面也有大大的学问,都要推到赵升君老师的头上,可见他是多么受人信任了。



凡是尊重王财贵先生的人,大概没有不尊重牟宗三先生的,赵老师于此尤甚,他说:“学问的长进,我以为,以读牟宗三的书为甚。往往一句话胜过一辈子所学。一般的书虽是盛及一时,要之皆主观发挥多于客观了解。若论客观了解,真实学问,千百年来牟宗三一人而已。他的书读多了,自能慧眼独具,无往而不利。其他非不才也,要之,一家之言而已矣。”

为此,他还发起了牟宗三读书会,定期将自己的阅读计划和读书心得发布到网上,这大概也有潜移默化之功吧,我读到他所写的“即不谈文化,至少接受一点思考训练,做人不至睁眼尽说瞎话,亦令智者不敢睁眼说其瞎话以诳百姓,足矣”后,亦无法不将读书列入每日的日程之中了,这天下的人,想必都希望自己生命境界清明,只是人生苦短,能真正明澈到生命真意的,亦需机缘。

难怪赵老师洋洋得意地说:“开读经班,我发现,居然受益最大的是我自己,打着教读经的旗号,实际上,都是相互陪读而已,天下最好的买卖莫过自己读书,别人交钱。”他还有笔小算盘,“下一步作个更妙的买卖,成立个书院什么的,到时请王老师来讲讲课,那不但读了书,又开了眼,真所谓赚了夫人又得兵。”

由此看来,读过经的人做生意也将非同一般啊,呵呵。

其实,赵升君老师的周围,汇集着许多同样有智慧的人,比如他学堂的老师,他的学生,还有那些学生的家长,都绝非等闲之辈,只可惜我不能一一写出来了,因为,不想重复。

赵老师也许只是一个缩影,从古至今,中国的民间,藏龙卧虎啊。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7-11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遥望仲景之门

五 遥望仲景之门

他说:中国,是一个圣人的国度。我有幸生于中国。

    第一次见傅路江先生的时候,并不知道他的身份,那是去曲阜参加孔庙的民间春季释奠礼的偶然相遇。同行的人替我介绍,这位就是河北行唐明德学堂的创始人。



    河北行唐的“明德学堂”创办于2003年2月18日,被喻为我国北方首家真正意义上的私塾学堂。



    之所以要写傅先生的故事,除了与之熟识之外,更因为他生活在农村,而且他是一名中医。他曾经写过自己的办学经历——



    “我作为一名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青年,能够走进中医,进而走进国学教育的殿堂,完全是受了父亲和他老师的影响。

    “我父亲小时候家境贫寒,只念到完小毕业,即拜本村张补裁老先生为师学习中医。张老先生出生于清朝末年,念过四年私塾,是一位真正的传统的中国读书人。他饱读诗书,医术超群,淡泊名利,性情孤傲,一直到八十年代初去世。经历了人世间无数风雨坎坷,仍保持着高风亮节,因此,深受乡里群众的信任和爱戴。被父亲奉为一生做人做事楷模。张老先生的道德勇气,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了我的父亲,也同样影响了我。使我走上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之路。

    “我小时候学习很棒,经常考全班第一。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性的成熟,我的兴趣越来越广泛,特别喜欢看课外书,因此成绩慢慢落了下来。到了高中,这种读书的兴趣和功课的矛盾越来越大,简直到了无法调和的程度,使我痛苦不堪。所幸我父亲对我很宽容,高考前他对我说:‘孩子啊!考上了更好,考不上也没关系。只要会做人,会做事,就是好样的。’因此高考落榜后,我没有选择复读,而是跟随父亲,一边务农,一边学医。按照父亲的安排,从《黄帝内经》《伤寒论》背起,一直到《频湖脉学》《汤头歌诀》。用了三年时间,使我走进了深奥无比,而又魅力无穷的中医世界。这种特殊的学习方法,不但改变了我的一生,也同样改变了九个孩子的命运。(注:明德学堂共有九个孩子)”



    我与傅先生的交流可以算是比较深入,而傅先生对于当今社会问题的思索也可谓深入。他曾经提出过“新乡村建设的构想”,即“推广儿童读经以解教育之困;推广中医偏方验方以解医疗之困;恢复民间传统节日以解信仰之困;恢复出生礼、周岁礼、冠礼、射礼、婚礼、寿礼、丧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投壶等以重建民间社会”,每一条都是金玉良言,而他不仅这样设想,也这样实践着。

    第一次到“明德学堂”,就是参加一位朋友的冠礼,可以算是当代民间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冠礼,也见到了那几个知书达礼的少年,他们的气质与普通农村孩子真的不一样,依旧纯朴,但很大气,这很难用言语表述,也并非有意贬损现在农村孩子,我一直觉得,中国自古人才都出自乡村,乡村的私学之盛也是文明的标志之一,而今天,这一切荡然无存,令人心酸啊。

    所以我一直关注明德学堂的发展,也许在我内心深处,是希望看到傅先生能探索出一条农村教育的出路吧。



    可是,在办学的几年里,他也遇到无数困难,有周围人的不理解,更多的是与当今教育体制的冲突。在当地教育局部门的干涉下,明德学堂被迫解散了,为了重开学堂,傅路江仔细了研究了九年义务教育法,终于找到了依据。在第11条有这样的规定,若孩子因疾病或其他的特殊情况可以免于入学,他于是向教育部门提出申请,说可以让孩子在家自学,照样完成小学六年的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得到批准。明德学堂这才重新开课。



    和其他私塾相比,明德学堂的孩子更多加了中医经典的学习内容,傅先生说,中医惟有依照古代“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才可能传承下去,而现在的中医教育完全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至少要掌握一门技艺,就是中医。

    他说:“读经对学医来说,好比在电脑里安装程序。直接进入经典,聆听圣贤教诲,不但在医术上使我突飞猛进。更重要的是使我从中悟出了人生、社会的真谛。”



    他还在《我的教育观》中写道:“我们主张用最开放的形式进行最经典的教育。《论语》在孩子们眼里不是恐怖可怕的魔法咒语,而是活泼生动可亲可爱的师生生活全景图。在我们的学生日记里,有这样一首诗:‘我有一本圣贤书,/叫做论语,/这本书中,/有孔子的话,/有他学生们的话,/你可知道,/弟子三千,/你一言我一语,/是多么有趣,/有一句最短的:/君子不器。/好吧。/可是道理很深啊,/只要你学习,/书就会告诉你。/希望人们/都来明德讲堂/背诵《论语》/我们这里/都是有文化的人/书是你一生的朋友。/什么也比不上/-------论语’对经典中的内容,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想象,说出他们的观点。比如‘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男生说,女孩子爱撒娇就是难养,女生说,男孩子欺负女生就是小人。难道你能说他们理解的错误吗?难道你能把所谓的‘人权平等 ’的观念强加给孩子们吗?十年、二十年之后他们或许会有更深的理解,甚至会批判这句话,但是,他们批的一定有深度,绝对不会是文痞作风。”



    我认为,私塾教育在农村的开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也觉得,以前解决农村教育的方法,都走错了路。农村的问题,不在于教学设施简陋,不在于师资力量薄弱,也不在于交不起学费,而在于有没有给孩子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在北师大一次沙龙活动的演讲中,傅路江有如下的发言:



    “刚才主持人谈到西部农村的教育,我不知道城市是什么样,但我知道农村的教育状况有多严重。我们现在总在提要增加对西部教育的投入,但是资金的投入只是外在的,真正的教育是什么?真正的教育是精神的培养,是人格的培养。……对于农村教育,我有一个观点就是‘推行私塾、复兴国学’是提高农村教育的一条很可行的路。为什么这样说?私塾教育投入少,回报高,便于推广,意义深远。为什么投入少?一张桌子、几把凳子、再要一些书、一副好喉咙,就行了。关键是给他什么书,同样的教育方法,你给的内容不一样,效果就大不相同。要从根上拯救我们的乡村教育,就要恢复我们几千年来的教育传统。

    ……

    “中国的文化要复兴,必须要振兴农村,这里大家有一个共识。但是在农村振兴教育,能按照现行的那个模式么?能按照西方的那个模式么?就像刚才(短片里)教育局的官员说的那样,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要有标准的英语教室,少先队活动,按照这个标准我们的农村教育怎么搞?大家都到过西部,到过农村,看看农村的现状!按照这种僵化的教育模式发展农村教育行吗?那是不行的。必须因地制宜,创造灵活机动的办学形式。‘明德学堂’的规模很小,只有9个孩子,但是他给我们的启示很大……”



    非常希望,明德学堂的启示,能成为整个农村教育的启示,而傅先生所大声疾呼的中医教育,也能尽快恢复。读经背后,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很多,所以,我用傅先生的网名做了这篇的题目,他有一篇文章很好的诠释了这个名字——



    儒家有一位圣人,叫仲尼,我们尊他为先师。

    医家也有一位圣人,叫仲景,我们尊他为仲圣。



    先师的学生有一个高贵的称呼,叫儒生。

    仲景的学生也有一个高贵的称呼,叫郎中。



    有趣的是,我们的老百姓对他们的学生都尊称“先生。”



    儒家有一本书叫《论语》,是每一个儒生的必读之书。

    医家也有一本书叫《伤寒论》,是每一个郎中的必读之书。



    《论语》是进入圣贤之道的阶梯。

    《伤寒论》是通向生命极终之门的桥梁。



    《论语》共有480章,号称《论语》五百篇,字字珠玑,深意无穷。

    《伤寒论》共有397条,号称三百九十七法,环环相扣,妙不可言。



    先师的学生对他很崇拜,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仲景的学生对他也很崇拜,说:“不是长沙留一线,后生焉能做医郎?”



    有时候,这两位圣人的学生走到了一起,就叫“儒医”



    所以先师有个学生叫范仲淹,他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所以仲景有个学生叫张从正,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儒门事亲》。



    先师教导他的学生,修身是为了治国,说:“学而优则仕。”

    仲景教导他的学生,治国也不要忘了修身,说“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彼何荣势之云哉?”



    先师说他的理想是:“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

    仲景说他的理想是:“上疗君亲之疾,下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



    先师教他的学生要淡泊,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仲景教他的学生要明智,说:“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先师教他的学生要机敏,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仲景教他的学生要灵活,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症治之。”



    儒生有时候也抱怨,说:“家里有半升糠,不当孩子王。”

    郎中有时候也发牢骚,说:“叹无聊,便学医,救人心,做不得谋生计。”



    先师很谦虚,他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仲景也很谦虚,他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原。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中国,是一个圣人的国度。

    我有幸生于中国。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7-1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yavati 于 2007-7-11 07:56 发表
五 遥望仲景之门

他说:中国,是一个圣人的国度。我有幸生于中国。

    第一次见傅路江先生的时候,并不知道他的身份,那是去曲阜参加孔庙的民间春季释奠礼的偶然相遇。同行的人替我介绍,这位就是河北行 ...

一叹。。。过犹不及也。但还是感谢转贴。

重新审视自己半年来关于经典的实践与见闻,想说两点体会。

国人的逻辑,一好百好,一坏全坏,在读经中也避免不了。

文化与科学,总是剪不断,理还乱。文化的东西,科学是在慢慢地尝试解读,而科学的东西,却只能是培育新文化的土壤。中医被指不科学,争不过去,就说是文化,呵呵。没人说中医非文化,但是,文化能看病吗?
至于科学的精神,大体是有,如质疑、实证等,但还没谁给过明确的界定,就是很知名的科学人也没人贸然定论,还需要时间的积淀。现在有人奢谈科学精神,呵呵。。。他可真历害。但有一点很明确,科学当只问是非,却没有义务去捍卫什么真理?

[ 本帖最后由 笑菩提 于 2007-7-12 09:37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淑女学堂的传奇

六  淑女学堂的传奇


    前文提到过,并不是每一个做读经教育的人都是受了季谦先生的影响,傅奇就是其中之一。

    有人评价他的人如同他的名字,是一部傅奇(传奇),也许的确是这样,不过这部传奇,不只属于他一个人,还包括这个既疯狂而又充满瑰丽想象的时代。

    他在大学里读了两个月书之后,认为没有读下去的必要,从此,他就不上学了,这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他学到的东西更多了。

    不上学,却不敢让父母知道,于是在学校里住下来,自己开了一间名叫“子曰”的书屋,和所有的创业故事一样,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开端了。

    没有钱添置书籍呢,就去新华书店借了一万本卖不出去的书,然后又用“两本书换一本书”的租赁方法,把这一万本书变成了两万本。据说这个书店开得还不错,不过也据说,他因为义气好客,开书店赚来的钱都被身边的一群哥们挥霍光了。

    2005年,他离开自己中原大地上的家乡商丘,来到江南一座幽雅秀气的城市——苏州。

    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城市,他开办了一家名叫“复兴”的私塾,于是,另一段传奇开始了。



    我和傅奇的相识,源于这间私塾,而世间的缘分就是那么奇特,当我想找他的时候,他却先找到了我。他说,他要创办淑女学堂,希望我能够帮助他,我并没有真能帮到他,但却有幸见证了淑女学堂的发展历程。

    淑女学堂是复兴私塾课程的一部分,这部分本来与读经大有关系,不过后来关系就淡了,因为它只接受成人。

    而复兴私塾课程的另一部分针对儿童,就是真正的读经教育了。开始的时候,傅奇采用的是《三百千千》《龙文鞭影》等蒙学教材,私塾开办几个月后,才接触到季谦先生的读经教育理论,于是开始《论语》《大学》《中庸》。傅奇是个有悟性的人,只是精力太分散了。

    所以,复兴私塾的儿童读经反而没什么特殊之处,特殊的倒是成人的国学教育。如今,淑女学堂的名声不是大出复兴私塾许多么。



    淑女学堂也是一则传奇,交汇于这个网络时代、娱乐时代、浮躁时代、荒乱时代的传奇,是传奇,也是社会风物史,形形色色的人在这个传奇里上演了千奇百怪的角色,接下来要写的,与读经教育无关,亦有关。



    傅奇是个策划高手,也是执行力很强的人,淑女学堂自从开课之后,被百余家媒体报道,他的门槛也几乎被踏破了,有意思的是,来拜访他的除了想来学习的女孩子,更有一部分是专门来找他辩论的,辩论的话题就是——国学该不该复兴,私塾是不是复古倒退。

    傅奇在辩论的时候,往往表现出对现行教育的不满,为此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因此得罪了许多人。



    傅奇的文笔是犀利的,锋芒毕露,比如他写过一篇回应文章:



    “中国的专家之愚已经出乎了我的意料,在他们的操纵下,我们的许多青年可谓一穷二白:他们有文凭,没文化;有理想,没思想。典型的明证就是:敢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胡说八道。
  ……

    “看看他们的高论吧:复辟、复古、封建礼教的抬头!
  “这叫什么话?一提到古的,他们就跳!天空也是古的,有本事,你别活在天下?大地也是古的,有出息,你别沾在地上?文字也是古的,有能耐,你别使用?语言也是古的,有骨气,你——还不闭嘴!”



    写这篇文章乃是因为,淑女学堂开课的消息传出去后,立刻被各方面的评论家批评得体无完肤,有说是封建礼教抬头的,还有说是为了满足男人的变态心理的,最有趣的是一位学者义正辞严的发问:淑女学堂为什么不开性教育课?

也难怪,傅奇要如此义愤填膺了。



    淑女学堂的学习内容有经学、诗词、茶艺、古琴等等,书籍、古琴等等都是免费借用,练习时间也是免费的,每周还有有对外开放的免费国学讲座,这本来是件好事,却也引起了诸多人的不满。

    有一次免费的易学讲座,居然被电视台报道成“借国学骗人钱财”,将易学说成是江湖术数,将免费的课程说成高额收费。

    多方查证下,才知道这位记者是在参观复兴私塾的时候,与傅奇的朋友的朋友闲聊时,得知了这“惊人的内幕”,转天就报道出去,大概未免打草惊蛇,连复兴私塾的学生和老师都没有采访。

    而这位朋友的朋友,可谓深藏不露,甚至直到现在,也不清楚他为什么一定要造这么大的谣。

    国学的复兴触动了谁敏感的神经,引人深思啊!



    我曾经在复兴私塾借住过一段时间,知道傅奇对于来私塾拜访者不存什么戒心,一概欢迎,哪怕有向左的意见,也乐得交流。但傅奇太容易义愤了,义愤之下,难免说出对某些人不敬的话,而往往得罪了人还不自知。

    可是,我也见了许多与他肝胆相照的朋友,每当傅奇遇到资金上的困难时,是这些朋友解囊相助,不求回报,甚至有些人傅奇都不知道他的真姓名,有些人只是网友素未谋面,有些人身上只剩一千块钱,还是硬塞给他五百块。

    在这个传奇里,结怨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而信任,也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啊!



    “孟母堂事件”后,媒体竞相采访傅奇,这个时候,他没有收敛自己的锋芒,而是直指教育部,称“叫停孟母堂,一出指鹿为马的闹剧”,认为“此举于国家于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既无法理,又无情理。既不尊重传统,又不符合国际惯例。只会让国民更加怀疑现行教育,甚至变成痛恨”。

    他说:“中国不缺少学校,而缺少育人场所。孔子在树下就是一所大学,章太炎在寓所就是一所大学。如果复兴私塾也被取缔,我最多再开个茶馆,在里面义务举办淑女教育好了。我的学生就是长期的茶客。”



    不了解他的人,可能就认为他是这样一个锋芒太盛的人,然而哪个大丈夫心中没有一腔柔情?不然,也不会来到苏州这座纤巧玲珑的城市。他曾经将苏州比作一个女子——



    “难得有这样的女人:秀外慧中,极具气质,又不爱张扬。如果有,中国也只有一个,她没有深圳耀眼,没有上海娇气,没有北京得势。她默默地,勤劳着,一如既往秉承着小家碧玉的美德。让中国的文化有了一个安静的后院。她大方的接纳了落魄的张继,柔情地留驻了风流成性的唐伯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跋涉的,迷茫的,在朝的,回去的,皆可以循着钟声渔火找到生命的皈依!
“苏州的风格,让人感动。走在大街上,天空的颜色,树的形状,河流的走向,建筑的个性,配合的无懈可击。你不必是美学家,也能感受到美的无处不在,你不必是艺术家,也能为意外的发现而喜形于色,你更不必是诗人,因为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个城市,不是建在土地上,而是长在田野中,这...就是苏州!”



    也许,这样的女子就是他心目中的淑女,而这样的苏州,就是他所盼望的中国社会。静谧的城市,优雅的女子,有什么不好吗?在网络上像一个斗士一样批判现实,在书屋中像一个不知疲倦的传道者与人辩论,在媒体面前掷地有声也口沒遮攔的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外人看来是一个疯子、一个狂人、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然而他心中真正想要的,其实只是一方古意潺潺的平静之处啊。

    私塾之外,有着种种猜测、讥笑甚至辱骂,这些人却从不知道私塾之内,香雾袅袅,琴音铮铮,三五好友,品茗手谈,切磋学问,另一间教室里,传来稚嫩的琅琅读书声,那又是怎样一番千金不换的光景。

    在复兴私塾,确然见识过不少淑女,他们绝少出现在镜头前,替淑女学堂争辩,因为倘若真的这样做了,淑女也便不再是淑女了。不过,只要有她们在,淑女学堂就会一直生存下去,生存,就是最好的证明。



    作为傅奇的朋友,我深知他热情仗义、不拘小节的可爱之处,亦深知他身上的缺点和他的优点一样多,尤其是,我也曾劝他不要过于偏激张扬,可是他往往一笑而过,继续着那个不知道结局的传奇。

    红尘俗事总也磨损不掉他的锋芒啊,这让我想起南宋的张孝祥,他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立刻上疏请昭雪岳飞,终为秦桧所忌。好友劝他不该如此锋芒太露,张孝祥回答得十分痛快:“无锋无芒我举进士干什么?有锋有芒却要藏起来我举进士干什么?知秦桧当政就怕他我还举进士干什么?”这三问酣畅淋漓,回肠荡气,足以告慰古今一切锋芒之士。

    既然如此,在这个浑浑噩噩的世间,就让有锋芒的人去锋芒吧,怕被自己的锋芒刺伤,又怎算是洒脱不羁的华夏后裔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尽己力而为之

七 尽己力而为之


    素知如幻乃不喜张扬之人,但她的春风化雨,却使得读经教育的理论传播得更广更远,所以这篇手记,没有理由不写她。


    也许她自己也没有想到会成为读经教育的推广者,甚至于越陷越深,因为她刚刚旅居德国的时候还发贴说:“有时会想,在家里教教我的小春子(小女15个月大了)读诵经典就好了,不必要一定向别人推荐。因为我一向不喜欢推广什么理念,搞什么组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尊重别人的选择比所谓真理更重要。”

    不过,当她到本地(德国汉堡)中文学校介绍儿童经典诵读,应校长之邀旁听了一节幼儿班中文课后,就完全改变了想法:“……一个半小时里,中心内容是教一段小歌谣:‘鱼儿跳,青蛙叫,小朋友,拍手笑。’……听了这么一节课,我不得不承认,真的有痛心的感觉。理解到王财贵教授所说他做经典诵读的推广只是因为 ‘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

    于是她办起了汉堡的读经课堂。



    如幻是个沉静内敛的女子,虽然她也曾一再宣布自己曾经年少轻狂。我与她的第一次会面是在北京,与她一同参加金蔚老师的古琴课,同行的还有另一位娴静如水的女子,是她的同学兼知己。

    第二次相见是在天津在谦学堂的论语读书会上,她带了可爱的小春子一起,与她同行的是另一位教子有方的母亲——妞妞妈。

    就这样,每次回国的短暂时光,总是不忘和读经界的朋友联谊,交流心得体会。她好象一条纽带,牵连起彼此陌生的人,维系着命悬一线的各种优秀文化。

    相信着,我们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的相见,多年之后再回头看走过的这一路,也别有一番滋味吧。



    如幻说自己是个义工,不过她这个义工不属于任何组织,只忠于经典。她为了做好这个义工,和儿童教育论坛的管理员协商开了读经教育专栏,又在德国华人论坛的宝宝园地里宣传读经教育。

    刚才提到过的妞妞妈,就是儿童教育论坛上一位网名为“霏霏”作者,她将自己教女儿读经的经历写下来,给读经理论的实践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那个叫妞妞的五岁小女孩,除了读中英文经典,还学书法、轮滑、小提琴等等,这些却不是母亲逼迫她的,而是小孩子自己非要学,每个读到妞妞故事的父母,都感慨这世上能有这么样一个精灵可爱聪颖活泼的孩子。有心的读者可以去网络上搜索她的故事,除了妞妞,类似的故事还有许多,不过还是那句话,每个读经的孩子都差不多,所以虽然有那么多那么多生动的实例,也不想重复的赘述了。



    在国外推广读经教育,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很难。

    说容易,是因为海外华人是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学中文,说困难,是因为学习中文毕竟只是业余功课。好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经典的重要性——“且不论孩子在背诵经典时能吸收多少文中的精髓,尤其长在外国的中国孩子要把中文(更说不上中华文化)学好是很不容易的,既然孩子小吸收能力好,让他们从小就背背古文古诗应该可以为学中文打上扎实的基础。等他长大了有兴趣研究自己都背了些什么,到时他们应该就有主见可以判断中华历史文化中的优劣。”

    当然这个义工的工作也不是无往而不利的,尤其是一个人单枪匹马的时候,容易遇到挫折,容易沮丧,不过好象如幻总是能够调节自己。开始的时候长篇大论的宣导效果不好,那么就改成更加循循善诱的方式,总之,是相信每个家长都关心着自己的孩子,用一颗母亲的爱心来打动更多的人。

    她后来有了自己的方法,“与其整日理会那些对读经教育成见很深或者智慧不足、福分不足的人,不如先关照有兴趣有福分的人,给她们机会充分地了解进而开始实施经典教育。她们开始做了,受益了,自然会继续影响周围的朋友。那么也许两三年后,不仅在汉堡,在德国的其它城市里的中文学校,也会出现儿童读经班。”

    于是她新年的时候就开始在德国派送新年礼物,凡是有心要了解读经教育的人,都免费赠送经典教育的DVD。

    有一位署名“石心”母亲在网络上分享她接触读经教育的经历:

    “对‘读经宝宝’一词的敏感,使我在女儿三个多月时偶然又幸运的通过德国育儿网结识了如幻老师,她热心致电于我,解答了许多问题,从此一扇智慧之门对我敞开,把我引向季谦老师的读经教育理论的光明世界。对中华博大精深文明的热爱,使我对该理论很有认同感也很有兴趣。由于丈夫是德国人我们又居住在德国,一直担心女儿将来中文学习会成难题,那将多么遗憾。我突然醒悟到这个问题现在是这么容易解决,只要创造环境,甚至她将更有优势精通几门语言。我本人是一个很向古,读到念到古文心有所动就眼眶发热的人,我爱文却在一个重理轻文的环境下学的理工。没有学文深造一直是憾事,一直在真理门外徘徊,当我开始‘论语一百 ’,终于知道这正是填补遗憾不二法门。现在女儿刚满六个月,我已经开始给她读经超过二个月。”

    这位母亲为了“提早给女儿创造一个处处都读经的环境”,与德国卡尔斯厄尔的中文学校联系,开设了读经课程。她不无感慨地说:“与如幻更深的交流让我认识到开读经班的迫切,这认识也提高了我的境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如幻于是也有感而发的写道:“因为读经,我们相遇。5月底德国大学放假,我们一家去海德堡看望了朋友后,就非常冒昧地去卡尔斯厄尔(离海德堡不远),拜访石心一家。南部德国峰峦起伏,山清水秀。车子盘山而上,一路林木葱茏,景色怡人,我的心为之陶醉。石心的家就在卡尔斯厄尔区的一个山间小镇上。和石心初次见面,却已似老友重逢,没有客套,没有拘束。夕阳西下,我们在客厅一起清谈品茶,看着屋外的青山和晚霞,仿佛置身仙境,连我的女儿小春子都颇感触动,一句赞叹‘Wow!’。逗得我们不禁开怀而笑。

    “离开卡尔斯鲁尔两周了,想起我们两家一起相处的短暂时光,心里仍倍觉温暖。

    “今天一早又读到石心的读经班教学笔记。更添一份喜悦。在德国,我们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谁说,这点点星星之火,不会燎原呢。”

    季谦先生则引《易经系辞》中的话对此作出一份评价:“君子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每个读经班都会经历波折,在德国亦如此,不过只要有了这份真心,那么就像如幻讲的,“谁说,这星星之火,不会燎原呢”。

    读经教育是众多教育方式中的一种而已,他可以开发儿童的智慧,涵养儿童的性情,但谁也不能说读经教育是唯一能够开发儿童智慧,涵养儿童性情的教育方式。不过,因他注入了中国文化的灵魂,使得身处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那么轻易的接受了他,并全心全意为推广他作出努力。

    也许读经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发扬中国的文化,但因惋惜中国文化的衰落而最终了解并推动了读经教育,又何尝不是中国文化的幸事。

    也许,让中国文化传播到天下的人,真的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德不孤,必有邻”,尽自己的力量去脚踏实地的做就好了,谁也不知道,这力量究竟有多大,也许你想象它有多大,它就有多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 不做名师做真师

八 不做名师做真师

    让经典课程融入现行教育体制,其实一直是读经教育推广者的愿望,虽然许多人在无奈之下选择了自办学堂,但也有许许多多教师,选择了留在学校,以一己之微薄力量突破现行教育体制这块坚冰。



    山东莱芜的吴乃学老师,原本在初中任教语文,那时他时常为语文教学的现状而痛心疾首。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通过网络认识了孔学馆的创办人周涛先生,从此结缘经典,并发愿让经典教育走进公办学校,让平民子弟享受经典教育,推动全社会普及经典教育。

    为实现这个愿望,他主动要求调入乡村的希望小学,这在普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吴老师就这么决定了。从此,他接手三年级的一个班级,开始了他的经典诵读教学生活。

    在真诚的沟通下,校长基本认同了经典诵读理念接受了他拟定的国学启蒙特色办学规划。但遗憾的是,经典诵读只限于他教学的班级,而用《论语》做教材的愿望也没有成功,只是将《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

    不过,这第一步迈出,接下来就好走了。

   

     两个月后的2006年10月,恰逢季谦先生到山东演讲,吴老师于是专程过来,在与先生三日的相处中,他觉得自己“茅塞顿开,灵感凸现”,想出了几种提高读经效率的几个办法,回到学校,立即试验,非常成功。

     不过,他依然觉得在公办学校教读经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就抓住一切契机,将经典课程纳入现行教育体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想起教研室的下发的“参与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课题实验的通知”,立刻给该部门发了邮件,他说:“我始终坚信,经典诵读是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必由之路。传统的直觉式教学必将在新课改中重放异彩。”

    之后,他又连夜起草申报表,毫不迟疑的确定了子课题: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目标是“继承和创新传统直觉式语文教学”。他的这个项目,得到了课题组的肯定。至此,读经教学终于有政策保障了。

    可是,吴老师依旧“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用他的话说,生怕“成绩不好会对经典教育的推广产生负面影响”,因为,经典已经成为他的“情人”,他的签名也是“回首经典,相见恨晚”。



    同样在山东,济南的陈明磊老师,从2002年开始,在他带的二年级班级,以“国学经典诵读”教育为先导,构建了开放的大语文新课堂。

    由于这个小学的学生大多来自下岗职工或小商小贩的家庭,家里都无力购买更多的书籍。陈老师于是就自己为学生们打印,一年多时间里编录打印了古今中外的优美篇章近10万字。五年时间,带着他的学生背诵了洋洋十万言的国学经典:整部《论语》、《老子》,《爱莲说》、《陋室铭》、《岳阳楼记》、《桃花源记》、《秋声赋》、《秋水》、《劝学》……还有《春江花月夜》、《长恨歌》、《琵琶行》等古代诗词。一篇篇透过时间的迷雾依然闪烁着耀眼光芒的经典篇章经由孩子们口耳相传,融入他们的血液中。

    陈老师在他的教学笔记里写道:“这些年来的实践证明,‘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快乐。快乐来自儿童天性的最大张扬,经典诵读锻造了一个金色的童年。因为我的语文课很少机械地去‘走’教案,不使宝贵的课堂时间大量浪费掉;很少让学生做事倍功半的练习题,不去消磨学生宝贵的课余时间,完全是按照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去生发。在这样一种人身解放和精神自由的学习环境下,才会呈现一种全新的语文——不为遵循科学主义‘懂了才教’的教材所囿,不为机械繁复的习题所困,不为世俗流弊的浮浪虚名所扰,我们能坐得住,能走得宽,在自然、在生活、在自我感知里学习语文,语文是多彩的,语文是快乐的,在似像非像的语文学习里,我们真正遵循了语文的规律:背诵、生情、思想、表达。这也算作‘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吧。”

   

    我曾在济南见过陈老师和他的学生,一个个沉静俊敛的少年,他们把陈老师当做自己的亲人、朋友。据说,有一次课余活动时间大家学电脑,一个女孩子要问陈老师问题的时候,随口喊道:“爸爸……”忽然意识到喊错了,脸红起来。可是,那才是孩子们心底的声音,因为这个老师,就像一位慈父一样关怀着他们,将他们的未来当作自己的事情。



    五年过去,这一批学生马上就要毕业,陈老师写下一段令人落泪的文字:



    “学生们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小学毕业了。我心有不舍,眼望着分别的日子日益临近,我惟愿他们升入中学后继续我们的经典诵读之旅。很久以来孩子们会向老师请求一个同样的问题:老师,您再到初中教我们吧!我无言以对,只是摇摇头,然后不敢再看孩子天真的脸。我望着讲台书案上的那本背诵了一半的《孟子》,还没开始背诵的《易经》和《庄子》,每天轻轻翻弄一下,轻轻掸去灰尘。”



    不过,他也没有灰心,为了让孩子们不要忘记经典,他决定试着采取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督促学生背诵之外,以专题的形式为他们开讲中国文化的要义,实施“点穴”之功。

    当然,学生未必就能领会甚至生发经典透射出来的直逼人生、社会的道理,但陈老师认为“重要的还在于让学生掌握一些进一步探询中国文化的方法,使背诵积累过的东西帮助自己去思考,学用结合。”

    于是,他利用工作之余,匆忙间整理7个专题的讲座,他说,“也许,当这几个专题讲完的时候,同学们就要和老师说声再见了。挥手之间,我仿佛看到,华夏文化的桂棹兰桨会在青春的臂膊里击水三千破万里浪!”



    孩子们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在毕业后的一次“国学经典展示”活动中,在最后一个即兴作文的环节里,孩子们交出了令人们诧异的答卷,一位来现场做评委的大学教授评价说:“在现场,我感到了一种震撼!学生们所背诵的经典数量,足以使我们感到汗颜,足以使大学文科的老师以及本科生感到汗颜!”



    有学生在文章中写道:“我碰到过很多没有稳定经济来源而胡作非为的人,就像孔子所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能安守穷困,小人一穷困就会胡作非为。我们去玩,在半路上看见一位老人在乞讨,我们大发仁慈,没想到竟被那老人抢了,再去追的时候,连人影也不见了。路上一些乞丐连我们喝水的瓶子也竟然伸手来抢,幸好我们抓得紧,不然也被抢去了。‘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说得真对。”



    还有学生在习作中写道:“好像蝴蝶也喜欢上了我们,有只蝴蝶竟落在同学的手中挥之不去了,可能它是从‘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古代田园里飘来,因为我们的诗文背多了,蝴蝶也喜欢我们,跟我们心有灵犀,自然翩翩而来,一路相伴。”



    但是,更使我感动的不是这些学生能够将经典的真义实践到自己的生命中,而是他们都用同一种笔调来描写自己的老师。



    “自从上了二年级之后,我们遇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语文老师。陈老师便从那时开始,把我们领入了春色无边的风景,开始了经典照耀童年的春天之旅,我们在和煦的风里起舞,向天地吸取精华……”



    “陈老师教我们背唐诗宋词,背经典古文,学习古人气质,陶冶我们的情操……老师把我们带到大自然中,如同行走在田野上一样快乐……老师带我们到图书馆,我们进入书的世界,懂得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



    “如果不是陈老师带领我们读古文,也许我们早对语文没了兴趣……现在,我们的语文变得多彩,每次上语文课,都感觉仿佛在丛林之中,在水中,在山中……反正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心情……”



    “……逐渐地,我们从一星脆弱的小芽长成一棵大树,我们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为人性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贵品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在我们即将挥手作别母校的日子,我想对老师说:‘那个和您一起走在梦里的孩子不会消失,望着那一棵棵挺拔的大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让我们做给老师看,努力,努力,再努力。让语文的灵魂不再消失,让我们一直‘学而时习之’下去……”



    “老师,让我们从一个无知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有仁义之心的学生。老师,在小学的时光里,我们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



    本篇是这一部分的最后一篇文字,我写了那么多的老师,每一次再回想他们的故事,心情还是无法平静,这一部分的标题是引用陈明磊老师的一句“不做名师做真师”,他说:“教育不是像工厂一样为社会造机器造部件,它是开阔人的知识视野,启迪人的蒙昧心灵,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去批判和继承前人的精神遗产,发展创造人类的文明。当你为一个小学生考试少得一两分而大动肝火的时候,真正的教育也就离你远去了,学生也就把教育当作了压迫自己生命的异己之物!”


    多么希望,我们的孩子,都可以遇到“真师”,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也都能做“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的“真师”。我在写他们的故事时深受震撼,但我更希望有一天,这为教育的心、为下一代的心不再是个例,这故事可以普遍得写也写不完。我宁可不要感动,而换来一个个出类拔萃的栋梁之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部分 省其身

第六部分 省其身

一 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是革命性的,正如读经理念也是革命性的一样。

    不同的是,蒙氏早期教学法如今正风靡中国,其所遭受的待遇与读经教育截然相反。

    当有人在幼儿园推广读经教育的时候,往往得到一句最有力的驳回,我们在实行蒙氏教育法,其效果相当明显。言外之意的,蒙氏教学法如此之好,又因是舶来品而大受欢迎,读经教育如何证明可以超越它?

    这样的论调实在专断,可是后来,我终于理解,为什么人们如此信奉蒙氏教学法——



    1870年8月31日,玛利亚·蒙台梭利生于意大利安利那省的希亚拉瓦莱小镇。蒙台梭利五岁时,因父亲调职而举家迁居罗马,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十三岁时,她选择了多数女孩子不感兴趣的数学,进入工科学院就读。中学毕业后,再进入国立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学习现代语言与自然科学。

    二十岁时,她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学医。"女孩子学医"在当时保守的欧洲社会里,可谓荒谬与决不可能。但蒙台梭利不顾父亲的反对(中断经济上的资助)以及教育制度的限制,凭着她不屈不扰的努力,终于获准进入医学院研读。

    1896年,她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罗马医学院。成为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这时她才二十六岁。由于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她仅被聘为精神病诊所的助理医师。不过,这份工作却促使了蒙台梭利对教育萌发了热忱,也是她献身儿童教育的起点。

    这期间她接触到精神病院里的智障儿童,在与他们的相处中,她开始研究智障儿童的医疗与教育问题,进而发现“智能不足是教育上的问题,而非医学上的问题。”由于她的发现与研究成果,两年后被聘为启智学校的校长,因而更加强了她研究儿童教育的决心。

    于是,蒙台梭利开始认真地研究正常儿童的教育问题。因而发现并肯定大多数正常儿童的心智不是被压抑,就是被错误的教育,或是启蒙教育开始得太晚,导致了偏差的行为。这时,一种帮助儿童正常化的使命油然而生……

    因此,她又为自己的人生做了一次大抉择——辞离校长职务,重新回到大学研习,进修教育学、实验心理学、人类学、哲学等课程,研究并且了解了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和儿童的究竟。

    1907年,蒙台梭利在意大利“贫穷、黑暗、愚昧、悲惨”的罗马圣罗伦佐贫民区创办了“儿童之家”,她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更加肯定孩子具有自发性的教育本能,因此成人必须为孩子准备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即儿童之家)、多样化的教具操作中和教师的引导下,让孩子自我教育。

    她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内在潜力”,以培养其“独立、自主”精神并善于工作。最后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成长。

    1914年后,二次世界大战相继爆发,蒙台梭利在艰难的年代里并没有松懈为儿童研究和服务的热忱,她不断地在世界各地讲学,推动与协助“儿童之家”的设立,一直到1952年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教育学者史坦但丁推崇地说:"未来的历史学家将会视蒙台梭利是以儿童为中心,来从事伟大社会运动的代表者与解释者。"这段话是对蒙台梭利博士为儿童教育奉献一生的中肯嘉许。



    我为什么花费这么大的篇幅来叙述蒙台梭利的一生?唯一的用意,乃是因为蒙氏的教育目标与读经教育是完全一致的,蒙氏的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与读经教育是相通的,蒙氏的教育成果从一个侧面验证了读经教育的正确性。蒙氏教育与读经教育,二者不是敌对竞争的。



    比如,蒙氏教学法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并鼓励“自我教育”,以此来激发儿童的“内在潜力”,这些也同样是读经教育的理论核心。

    蒙台梭利初次提出了儿童发育中有一个“敏感期”的观念,无论是行走,还是语言、绘画或是音乐、数学,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敏感期,也许这个孩子在这段时间就非常想学习写字,或是很想说话。在这一时期,他们能轻松学会任何事情。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期,对他们加以引导,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没有到达敏感期,任何逼迫的学习都是徒劳的。而延误了时机,则会对儿童的发展造成障碍。成人应该跟随孩子的兴趣去帮助他们学习,而不是强迫他们学习或是强行灌输知识。

    这也是读经教育所极力推崇的,也即是说,要在人类语文发展的最佳时期、记忆力的黄金期,对儿童加以引导,让他轻松的掌握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学习能力。并鼓励顺应儿童的理解力发展以及兴趣方向来选择其他科目的课程,自由阅读,因材施教,快乐健康的成长。

   

    蒙氏教学法与读经教育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蒙氏更多的采用物理教具,通过动手操作来开发儿童的潜能,而读经教育则是采用声音和书本,通过听、看、读、指来开发儿童的潜能。

    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大概与蒙台梭利是一位精神科医师有关,西医比较偏向于从人体来研究病情,因此比较容易发现儿童的肌肤受到刺激后会使大脑发育。前文介绍读经胎教时曾经提及,人类脑神经的发展可以通过五识来给他刺激,也就是耳、眼、鼻、舌、身。蒙氏教学法将身体的触觉这一刺激渠道发挥到了极致,并伴随有对于耳、眼的刺激。而读经教育相反,是将对耳、眼的刺激发挥到极致,同时伴随对身体的刺激。在早期教育阶段,这两者对于开发儿童智力来说,肯定都具有一定效果,至于孰大孰小,恐怕要科学家再来验证。



    不过根据我的了解与观察,蒙氏教学法相比于读经教育,其涵盖性上还有一定距离,这距离也许不能马上在儿童时期体现,但很可能在未来凸显,因为教具的力量恐怕只能提升儿童的智力,而无法提升儿童的心性。当然,对于孩子的爱和关怀,是弥补一切不足的最佳措施,这也是蒙氏教学法在世界上传播开来的秘诀吧。



    很遗憾,蒙台梭利生存的年代离我们久远,否则,作为儿童教育家的她,在了解了读经教育理论后,也一定会站出来支持和赞许,而决不会为了维护自己而断然拒绝甚至恶意排斥。

    好在,蒙氏教学法的发展让读经教育看到了曙光,因为读经教育的推广也同样是用对孩子的爱和关心堆砌起来,他的推广者和蒙台梭利一样,是无私的、智慧的、心胸开阔的、伟大的。

    这为教育的心,为下一代的心,是一样的。
   

    (按:因许多人将蒙氏于读经对立起来,认为非此即彼,更因蒙氏乃西方教育法而排斥读经教育,故有此文。并借此机纪念伟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8-9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读经功利化

其实说到功利的话题,这个社会上已经几乎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功利的,所以功利也并非可耻的事情,相反的,愿意以功利之心来接受读经教育,亦不失为一个理智的人。



    到底什么叫功利化呢?笼统来说,就是做一件事的时候,只为图功名利禄。比如说吧,古人弹琴,是为了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是为了追求一个舒畅、安然的境界,从没有听说弹琴要考试,要评级,却传出无数曲人间绝响,造就了无数的演奏大师。而今弹琴,却是依着等级一路考上去,有多少孩子被家长逼迫,等考下九级十级,却从此终生不再碰琴。

    艺术如此,世间的一切学问又何尝不如此,我想不出有什么比激活一个孩子的智慧更加重要的,然而有些人就只是为了孩子能否在学校考高分而焦虑。



    读经可以提高儿童的应试能力,这成为很大一部分家长选择读经的理由,甚至有一位推广读经的先生跟自己的亲戚说,可以让你的孩子门门得第一,学期末的时候,那位家长找到这个人说,我的孩子为什么只得了第二名,可见读经并不像你说得那么好。



    读经为什么能提高应试成绩呢?这个在之前的文字中可能也旁敲侧击过,不过更直观的来分析,应该更容易理解。

    以前常听季谦先生回答这个问题。他问家长,是什么使孩子应试成绩好呢?家长通常会被这个题目难住。那么就会继续帮忙分析,那么你孩子班上哪个同学学习比较好呢?班长学习好。班长学习好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老师特别的教他吗?好象不是,老师对待每个同学都是一样的教。是因为班长的父母特别严格要求他吗?好象不是,班长的父母因为孩子学习好,反而不怎么管制他。那是因为这个班长特别的用功吗?好象也不是,班长反而多才多艺,学习的时间不一定长。那班长为什么学习好呢?因为他聪明啊。

    家长到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可是恍然后又很沮丧,因为他不知道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变聪明。

    读经就可以使孩子变聪明,我们早已经说过,读经可以刺激人类脑神经的发展,就是提高人类的智商,而同时,读经还可以提高儿童的情商。

    这样学习新知识很快,而又能沉下心来,心理素质又高,考试成绩自然好。



    只不过,父母的用心,也注定有培养大材与小材的区别。



    苏轼十岁的时候在母亲的指导下读《后汉书》,有一天读到“范滂传”——范滂是东汉时人,为反对宦官专政,32岁就被迫害至死,范滂有句名言:“既要做个好人,又怎么可能长寿呢?”——当读到范滂遭党锢之祸,而不愿屈从党徒势力,欲舍生取义但又有老母在堂,处在忠孝不能两全的两难境地,范母就鼓励他去取义成仁的时候,苏轼忍不住问母亲,“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如果我想做范滂那样的人,你答应吗?母亲说:“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你可以做范滂,我怎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



    顾炎武的嗣母王氏,从六岁起教他读书,常给顾炎武讲刘伯温建功立业,于谦打退瓦刺贵族的故事。太平时期教他关心百姓社稷,鼓励他立下“拯司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国难之际,教他恃志守节。在明朝京城失陷后,她即绝食示志,于生命垂危时嘱咐儿子,“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顾炎武不忘母训,以布衣终身,并在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坚持为国家“明学术,正人心”,开一代学风,成为名满天下的大学者。



    在现代成功学中,特别强调信念的力量,就是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关于乔丹,他从15岁到18岁,身高不可思议的从1.70米,一下子长到了1.89米,而乔丹家里还没有一个超过1.83米,有人说,是乔丹强烈的愿望使他长高。

    所以很多家长也相信着,自己的愿望可以影响孩子,但是,他们给告诉孩子的,更多的是如何出人头地,他们讲的故事,更多的关于成功的企业家、明星,而不是圣贤或者英雄。所以,我们的孩子也就更多的以名利为人生最高目标,而非德行。



    古今的教育理念似乎是相通的,就是童年立下的志向将影响孩子一生,只是,这志向的大小却往往有着天壤之别。

    所以,今日的中国盛产“少年作家”,却出不了一个文学大家;盛产“超级女声”,却罕见贤妻良母;盛产“商业巨星”,全球慈善家榜却榜上无名;盛产“科学成果”,却被发现那只是抄袭国外的成果……

    图书大厦里摆放着一排排的成功学书籍,随处爆满的成功学课程,可是,中国人真的成功了吗?中国的孩子,今后真的能成功吗?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个闪亮的熟悉的姓名——祖先的姓名,然而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是不是还将只看到这些姓名,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文明的继承者,我们这几百年来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在哪里?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祖先,又如何面对自己的子孙后代?



    所以,当我看到有孩子在读经时,欣喜的同时,也真希望有一些家长,是为了更加远大的目标而培养自己的孩子。季谦先生说,今后要在读经的孩子里,培养出真正的企业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但是,我知道许多孩子在读了一两部经典后,就停止了经典学习,因为家长觉得已经够用了,所谓的够用,大概是可以考个好成绩,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而大部分读经的孩子最终选择了理工科的专业,也是为了这种专业好找工作。

    这就是培养小材与大材的区别。



    我无意指责那些想培养小材的家长,这无可厚非,能够影响国家乃至于人类进程的人物,永远都不会太多。只是现在中国社会所普遍存在的这一种现象,值得人深思,也许正是经典的没落,才使得中国半个世纪以来,都不曾出现什么值得叹赏的大人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8-15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6 22:54 , Processed in 0.061208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